甘露醇及甘露醇注射液有关物质检查的研究

合集下载

甘露醇发酵试验原理

甘露醇发酵试验原理

甘露醇发酵试验原理
甘露醇发酵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可以用来检测微生物对甘露醇的发酵能力。

该实验基于甘露醇发酵产生酸的特性,通过观察和测量酸的生成情况来评估微生物对甘露醇的代谢能力。

首先,将待测试的微生物培养在含有甘露醇的培养基中。

培养基中通常还含有其他营养物质,以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条件。

短暂的培养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是否有酸的产生。

在甘露醇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会将甘露醇转化为酸,其中最常见的是乳酸。

这一过程需要通过一系列的酶来催化,因此只有具备相应酶的微生物才能进行甘露醇发酵。

检测酸的生成通常采用酸碱指示剂来实现。

常用的指示剂包括菲尔斯试剂,该试剂在酸性条件下呈黄色,在碱性条件下呈紫色。

当微生物发酵产生酸时,培养液的pH值下降,指示剂由
紫色转变为黄色。

通过观察培养液的颜色变化,可以初步判断微生物是否具有甘露醇发酵能力。

在一些研究中,可以进一步用pH计或酸度计测定培养液中的
酸性程度。

通过测定培养液的pH值或酸度变化,可以定量评
估微生物对甘露醇的发酵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甘露醇发酵试验只能初步判断微生物是否具有甘露醇发酵能力,不能确定具体的代谢产物。

进一步的实验和分析需要借助其他方法,如气相色谱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总而言之,甘露醇发酵试验通过观察和测量微生物培养液中酸的生成情况来评估微生物对甘露醇的发酵能力,为研究微生物代谢提供了一种基本的实验方法。

甘露醇注射液中甘露醇的含量测定(HPLC)

甘露醇注射液中甘露醇的含量测定(HPLC)

甘露醇 注射 液 属于脱 水药[1]。具 有组织脱 水,降低眼内压,和 利尿等作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甘露醇进行 含量测定。结果 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大连依利特UV-230+的高效液相色谱仪,P230泵,EC20 0 0色 谱工作 站,示差 检 测器。甘 露 醇 注 射 液 是四 平巨能 药业有限 公司生 产的产品,批号是A10110 05、A10110 0 6、A10110 07。甘露醇(批号 81105,纯度:99.5%)和山梨醇(批号:LB78111,纯度:98.0%)对照品 购于中国药品生物料制检定所。 2 方法和结果 2.1 色谱 条 件
用磺化交联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为填充剂的强阳离子 钙型交换柱,以水为流动相,流速为0.5 mL/min,柱温为80℃,示差 折光检测器,检测温度为55℃。
进样量(μL) 峰面积
1 80.19
表1 线性关系测定
5
10
402.64 826.08
15 1259.8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 1646.44
表2 精密度测定
将同一供试品溶液在室温下放置,每间隔2 h测试一次,在上述 色谱条件下,测定峰面积,其RSD值为0.20%,结果表明样品在8 h内 稳定。见表4。 2.7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 供试品5 份 进 行重 复性 试 验,按 含 量 测定 项 下方 法制备 供试品溶液,计算甘露醇含量,其RSD为0.21%。 2.8 样品测定
实验
RSD
1
2
3
4
5
6 平均值
次数
(%)
峰面积
1667.77 1666.93 1665.55 1661.94 1662.27 1668.22 0.51

甘露醇CP2010

甘露醇CP2010
6 1 4
用性试验溶液,取注人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甘露醇 峰与山梨醇色谱峰之间的分离度应大于2.0。照高效液相色 谱法(附录 V D)试验,用磺化交联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
物为填充剂的强阳离子钙型交换柱(或分离效能相当的色谱 柱),以水为流动相,流速为每分钟 0. 5ml ,柱温为 80°C ,示差 折光检测器,检测温度为55°C,取对照溶液20^1注人液相色 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主成分色谱峰的峰高约为满量程的 30% ;再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溶液各 20fxl ,分别注人液 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2倍。供试品
(3) 100ml : 20g 的 3 倍 。 供 试 品 溶 液 色 谱 图 中 如 有 杂 质 峰 , 各 杂 质 峰 面 积 的 和 不 得 大 于 对 照 溶 液 主 峰 面 积 的 0 . 5倍(0. 5 % )
0
(5)500ml : 100g
(6)3000ml : 150g
【贮藏】遮光,密闭保存。
甘露醇 (0. l m o l / L ) 相 当 于 7 . 5 0 7 m g 的 C H N 0 。
2 5 2
溶液的色谱图中如显杂质峰,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 照溶液主峰面积的2倍(2.0%)。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任何 小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0. 05倍的峰可忽略不计。 还原糖取本品5. 0g ,置锥形瓶中,加 25ml 水使溶解,加 、枸橼酸50g和无水碳酸钠
s
182. 17
6
化 钠 溶 液 6 . 0ml 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 0. 0 0 3 % ) 。 硫 酸 盐 取 本 品 2 . 0g, 依法检査(附录 W B) ,与标准硫酸 钾 溶 液 2 . 0ml 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 0. 0 1 % ) 。 草酸盐取本品 l.Og ,加水 6ml ,加热溶解后,放冷,加氨 试液3滴与氯化钙试液lml,摇匀,置水浴中加热15分钟后. 取出放冷;如发生浑浊,与草酸钠溶液〔取草酸钠 0. 1523g. 置 10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每lml相当 于 0 . lmg 的草酸盐( GCX);^. 0 m l 用 同 一 方 法 制 成 的 对 照 液 比较,不得更浓(0. 0 2 % ) 。 干燥失重取本品,在105°C干燥至恒重,减失重fl不得 过0.5% (附录1 L)。 炽 灼 残 渣 不 得 过 0 . 1% (附录 W N ) 。 重金属取本品2. 0g,加水23ml溶解后,加醋酸盐缓冲

29例甘露醇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29例甘露醇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2 9 例甘露醇注射液不 良反应文献分析
葛文超 刘艳 汪峰 黄萍 ( 安徽省药品不 良反应监测中心 , 安徽 合肥 2 3 0 0 5 1 ) 摘要 : 目的 通过对 2 9 例甘露醇注射液致不 良反应文献病例进行分析 , 探讨其引起不 良反应 的规律和原因 , 为临床
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 1 9 9 8 ~ 2 0 1 2 年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文献进行检索 , 对其中涉及甘露醇注射液致不良反 应l 7 篇文献报道 的 2 9 例病例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甘露醇注射液不良反应多发于老年患者 , 以速发型为主 , 主要 不良反应损害为全身性损害等。结论 甘露醇注射液临床使用具有一定风险性 , 应注意合理用药和用药后监护 。
p a t i e n t s , t h e ma i n l y a d v e r s e r e a c t i o n s we r e s y s t e mi c d a ma g e e t c . Co n c l u i s i o n T h e r e a r e s o me i r s k s i n c l i n i c a l u s e o f
r e p o r t s we r e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a n a l y z e d . Re s u l t s T h e a d v e r s e r e a c t i o n s o f ma n n i t o l i n j e c t i o n o c c u r i n a s h o r t t i me i n e l d e r l y
f r o m 1 9 9 8 ̄ 2 0 1 2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d a t a b a s e , 2 9 c a s e s o f a d v e r s e r e a c t i o n s i n d u j e c t i o n i n 1 7 l i t e r a t u r e

成都医学院学报2008年第3卷总目次

成都医学院学报2008年第3卷总目次
成都医学 院学报 2 0 0 8年 l 2月 ,( ) 3 4
31 5
成 都 医学 院 学报 20 0 8年 第 3卷 总 目次

论著 ・
健康家兔服用大川芎丸后体 内阿魏酸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 ……………………………………………………… 王 兴(1) 1… 活化蛋 白 一l 在膳食 牛磺 酸防护视 网膜光损伤 中的表达变化 ( )… …… ………………………… 余 小平 , 1 陈 卡, 糜漫天(5) 结 核 分 枝 杆 菌 基 因 分 型及 其 耐 药 性 分 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陈 建 , 1 万康 林 , 杨 筠 , ( 0 等 1) 长时间运动对正常大 鼠体 温和 L S P 发热反应 的影 响与 I 6的关系 ( ) …………………… 黄 涛 , L一 1 孟 立, 沈字玲 , 1 ) 等( 6 三种染色方式下四种 核酸染料 的灵 敏度 比较 ( ) ……………………………………………… 刘 阳 , 1 杨淑 霞, 李敏 惠, 2 ) 等( 0 新城疫 病毒合用 中药 黄芪诱生 内源性 干扰 素的研究 ( ) ……………………………………… 沈富兵 , 1 郑崛村 , 程 曦, 2 ) 等(4 四川贫困农 村妇 幼健康状 况与服务 利用 分析 ( ) I …………………………………………………… 陈文贤, 李宁秀, 任晓辉(7 2) 心可宁胶囊 质量标 准研究 ( ) …………………………………………………………………… 廖 婉 , 1 傅超 美, 贾东艳 , 3 ) 等( 1 莲 房 中 金丝 桃 苷 的分 离 鉴 定 及 药 材 质 量 标 准 研 究 ( ) … … … … … … … … … … … … … … … … 王 继 森 , 友 平 , 1 刘 程 贝 , (5 等 3) 怀牛膝对去 卵巢肥胖大 鼠体重和肿瘤坏死 因子 一 的影响 ( )……………………………… 郭姣红 , 2 李旭 炯, 岳 嘉 , (0 ) 等 10 贫铀长期植入对大 鼠肾脏损伤效应 的研究 ( ) 2 ………………………………………………… 冷 言冰 , 李 蓉, 国平 , (0 ) 艾 等 13 红芸豆红细胞凝集素单体 的分离纯化和性质研究 ( ) 2 ………………………………………… 何 涛 , 张 涛, 吴昌英, 17 等( 0 ) 引物浓度与退火温度不当导致巢式 P R非 特异 性扩增( ) ………………………………… 刘 阳 , C 2 杨淑 霞, 李敏 惠, 1 1 等( 1 ) 医疗废物产量预测研究( )……………………………………………………………………… 赵 锐 , 丹 , 2 刘 李启彬 , 15 等( 1 ) 中鼻道上颌窦 内窥镜开窗术相关的断层解剖研究及临床意义 ( ) 2 ………………………………………… 刘卫华, 王 凡( 2 ) 10 中药对幽 门螺杆菌的体外联合抗菌实验 ( )………………………………………………………………… 曾莉萍, 2 崔秀琴( 2 ) 14 家庭访视对 2型糖 尿病 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 的影 响( ) ………………………………………… 黄 瑾 , 2 黎 红, 王灵芳( 2 ) 16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 c片含量结 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 ) ………………………………… 李婷婷 , 2 邓晶晶, 尤思路 (2 ) 19 发表性偏倚产生与识 别方 法的可行性论证 ( ) …………………………………………………… 杨 书 , 2 杨晓虹 , 新 (3 ) 刘 12 基于 JE 2 E的电子病历交互系统的研究( ) 2 ………………………………………………………… 王 萍 , 游强华 , 王 霞(3 ) 1 6 4 3株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和药敏分析( )…………………… …………………………… 张瑚敏 , 8 2 周 广 , 健 , (3 ) 徐 等 19 针灸治疗海洛因依赖选穴 规律探究 ( ) ………… …… …… ……………… ………… ……… 蔡 琛 ,吴俊梅 ,薛 红 , 10 3 等(7 ) 重复给烟碱 引起 大鼠降温 耐受性反应及对活 动和体重 的影 响( )……… ………………… 杨永 录,黄 涛 , 3 孟 立 , (7 ) 等 1 3 大 鼠胚胎背部皮肤发育过程 中毛囊干细胞 的发育初探 ( )………………………………… 林 森 , 3 谢拥 军,李新枝 , (7 ) 等 18 雌激素对正 常人精子运动参数及胞 内钙离子 的影 响( ) ……………………… …… …… …… 何彦 芳,郑 洁 , 3 岳利 民( 8 ) 1 1 甘露醇及甘露醇注射液有关物质检查的研究 ( ) …………………………………………… 徐 燕 ,兰婉玲 , 超美, 14 3 傅 等( 8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川明参 中总香豆素类成分含量 ( ) …………………………………… 谌立巍 , 静 , 3 刘 赵 波, 18 等( 8 ) 川芎嗪对任意型皮瓣成活影响的初步实验研究 ( ) ……………………………………………… ……… 刘漪沦,孙 静( 9 ) 3 1 1 心胸比对左心瓣膜返流患者左心室扩大预示价值 的临床研究 ( ) 3 ………………………………………… 陈忠军, 钟 灵( 9 ) 13 自体 CK细胞免疫疗 法治疗 中晚期 非小 细胞肺癌 的临床研 究( )………………………… 魏 彪 ,蒋文 军, 小兰, 16 I 3 唐 等( 9 ) 实时 P R检测 H V 2D A的方法学评价及应用 ( ) ……………………………………………………………… 邓念华(9 ) C S - N 3 19 成都市健康人群流脑抗体水平调查( ) …… ……………………………………………… … 蔡 军, 3… 冯曦兮 , 张晓春 , 2 2 等(0 ) 成都市 1 4个区县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的 R R评价 ( ) … …… …… …… …… ……… 杨 建南,李世 云 , 勇华 , (0 ) S 3 刘 等 24 白术茯苓汤调控脾虚大鼠血 管活性肠肽 总多糖 的提 取工 艺研 究( ) 4 ………………………… 彭 腾 , 波 , 贾 彭 成 , (5 ) 等 23 大孔吸附树脂 纯化 贯叶连翘 总黄 酮工艺研究 ( ) ………………………………………………… 汪 茜 , 宇新 , 4 何 邓 芸( 5 ) 26 多孔磷酸钙生物材料的制备及表 征( ) 4 ……………………………………………………………………… 傅 荣 , 屈树新 (5 ) 29 S S — 聚丙 烯 酰 胺 凝 胶 电泳 分 析 壳 寡 糖 ( )… … … … … … … … … … … … … … … … … … … 王 亮 , 昌 英 ,刘 桦 , (6 ) D— 4 吴 等 23 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 的临床分析 ( ) … ………… …… ………… ………… …… …… …… ………………………… 邱 燕( 6 ) 4 26 临床常见非发 酵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 ) 4 ……………………………………………………………… 向秀梅 , 曾云芳( 6 ) 2 9 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液 中 I 7表达水平 的临床研究 ( ) ………………………………… 董军峰 , L一1 4 郑之和 , 李新 志 , 2 2 等( 7 ) 同种异体新鲜半月板移植的长期随访观察 ( ) …………………………………………………… 李 学金 , 4 李 群, 张知博 ( 7 ) 2 7 二 甲 双胍 对 糖 耐 量 减 低 者 同 型 半 胱 氨 酸 的 影 响 研 究 ( )… … …… … … …… …… …… … … … … … … … … 李 改仙 , 胜偶 ( 8 ) 4 苏 2 0 针剌 、 艾灸 对佐剂性关节炎大 鼠血浆皮质酮 的影响差异 ( ) ………………………………… 魏焦禄 , 4 刘明雪 。 卢圣锋 , 2 3 等( 8 ) 检测尿液微量清蛋 白及 , 一微球蛋 白的检测对糖尿病早期 肾损 害的诊断价值 ( )……………………………… 马 骄 ( 8 ) 4 2 5 3 8例异位妊娠超 声诊 断分 析( ) …………………………… …… …… …… ……………………………… 张华庆 , 4 邹建设 ( 8 ) 2 7

甘露醇临床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进展

甘露醇临床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进展
2 临床表现 自穿刺点沿静脉上行 1 m~ 0c 皮肤 0c 3 m, 发红 、 炽热感 , 血管壁增厚 , 弹性消失 , 呈硬索状 。
ml 4h 需精确记 录尿量 , / , 2 并计算 2 4 h总尿量 。( ) 2 严格控
制其它对 肾有毒性的药物 。 四、 外渗 1 原因 一条静脉反复应 用, 造成血 管炎性改变 , 血管
3 护理 : 输液时根 据个体情况 , 适量 调整 , 慢后快 ,2 先 1
1 临床表现 : 引起皮疹 、 荨麻疹 、 呼吸困难 、 过敏性休克。 2 原 因: 当输入甘露 醇时 , 物及其代谢产 物与人体 的 药
蛋 白质结合 , 形成某种过敏原 , 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即产生过敏
反应 。
3 护理 : 1 若出现输液处有渗 出肿胀 , 即停 止输液 , () 立 用 5m 注射器连接穿刺 针 , l 缓慢 回抽 , 尽可 能抽吸 出刚渗 出
菪碱 , 均匀涂抹穿刺部位 , 可预防静脉炎 的发生。山茛菪碱扩 张浅表血管的作用 强。它可减轻甘露 醇诱 发 内皮细胞 凋亡 , 进而减轻甘露醇对外周静 脉的损害 , 同时提高静 脉穿刺成功 率, 减轻病人 的痛苦。( ) 5 局部采用 7 %酒精纱 布湿敷 , 5 可扩
进入皮下时 , 不易被组织 吸收且损伤组织 , 同时提高了组织液
滴注不同温度 的甘露醇对静脉及 周围组织 的损 害各异 , 露 甘 醇的温度越低 于人体 温度 , 对血 管及周 围组织 的损 害越重 , 3 ̄ 5C时损害最轻。( ) 3 局部持续热敷 。热水袋 (0~ 0C) 4 5  ̄ 热 敷穿刺局部减少了静脉炎 的发生率。其原 因是热能扩张局部
张局部血管 , 改善血液循环 , 增强血管 内皮 功能 , 而减少静 从

甘露醇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探讨

甘露醇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探讨
红 花样 品 粉碎 过 4 o目筛 ,置 硅 较好 ,可作为 红花药材及相关 制剂 的质量控制标 胶 干燥 器 内干燥 2 ,每份 精 密称 取 1 g 4h 5m ,分 别 准 2 6 重复性 试 验 . 加水 5 ,超声 3 i,过 滤 ,水洗 涤 药渣 3次 , 参考文献 0mL 0rn a 合 并滤 液 ,定 容至 10m 0 L容 量瓶 刻度 ,混 匀即 得 , l PA o ¥一ze ( IO Y n h 朴永哲) I ig ( 鸣) ,] M 盘 N 在波 长 43a 0 m处测 定 吸光度 。称 量 3批 样 品粉末 , 每批 1 O份依 上 法 平 行测 定 ,平 均 吸光 度 为 032 .6 , 0 30 .7 ,R D分 男 为 19 ,I6 ,16 , .7 ,0 32 S 9 .% .% .%
( 张之 玉 ) t 1 D tn [ai fs 盯 州 1 ,e a. eemnt no 坷 o 0 w,plsch6 e o aea d y a a  ̄oi nCx a u t c i s yU n M d s ei at t s n ̄f VadHP C ( V.HP C n ha i ub L U L
4 A i i g ( 熙 强 ) Ⅱ l 一hn ( 艳 红 ) H N . N X —qa n 安 , 蛐 og 亭 .C E 1 i e ( 陈杰 ) , e I ao n d nictn o L  ̄l i ad iet ai f ̄ o e e o n tn i f o wrylw ad l
R D分别 为 07 % ,10 ,04 % ,n= S .4 .% .7 5 28 样 品测定 . 取红 花干燥 粉末 ,依 “ . 9
方法称量、提取 、稀释、测定 ,将 吸收值代人 回归

甘露醇的临床应用进展

甘露醇的临床应用进展

甘露醇的临床应用进展甘露醇做为常用的脱水剂,在急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经常使用,随着对其作用机理的不断深入研究,其临床上的用途越来越多,现就甘露醇在临床上非神经科的应用进展做一综合。

1 治疗梅尼埃病内耳眩晕症亦称梅尼埃病,是由于内耳的膜迷路积水所致的特发性内耳疾病,耳鼻喉科门诊较为常见。

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旋转性眩晕,波动性感音神经性耳聋,伴有耳鸣、耳闷感,间歇期无眩晕,可持续耳鸣。

甘露醇为单糖,在体内不被代谢,其高渗溶液经静脉滴注进入血管,到达脑部,不易从毛细血管透人组织,故能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使组织间液向血循环转移,致组织脱水而从肾脏排出,因此能使膜迷路水肿减轻以致消除,内淋巴系压力降低,以致缓解膜迷路血管的痉挛,改善前庭和内耳的微循环,改善局部缺氧状况,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眩晕症状,且全部症状多在2~3 d后缓解,缩短了急性期治疗时间。

王明婷[1]研究表明,应用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与20% 甘露醇注射液250ml,30 min 内快速静脉滴注治疗总有效率梅尼埃病97.37%。

2 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十分常见,占所有肠梗阻的40%~60%。

在非手术治疗中,快速有效引流肠腔积气积液,降低肠腔压力,减轻肠壁水肿是治疗的关键。

20%甘露醇为高渗溶液,口服不吸收,能使肠内晶体渗透压增高,利用其高渗性阻碍水分的吸收,并促进肠管壁和细胞间水分进入肠腔,肠腔内水分增加,刺激肠壁,促进蠕动,进而减轻肠管水肿,使因肠壁水肿而加重的肠梗阻得以缓解,也使某些扭曲不重的肠袢得以复位;进入肠腔内的水分稀释肠内容物,增加了梗阻肠管压力梯度,使肠内容物更易通过狭窄段[2]。

3 老年人肠道准备及治疗老年性便秘结肠镜检查是早期发现结肠病变的重要手段。

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清洁度是结肠镜检查成败的关键。

由于老年人各系统功能减退,肠蠕动差,肠道对药物的刺激不敏感。

口服甘露醇進行肠道准备的基本原理是甘露醇溶液不被肠道吸收,在较短时间内导致肠内渗透压急剧升高,阻止肠内水分的吸收,使肠腔内容积增多,刺激肠壁传入神经末梢反射引起肠蠕动,起到整段肠腔容积性泻下的作用,排出肠内粪便而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徐燕兰婉玲傅超美何瑶
【摘要】目的建立甘露醇及甘露醇注射液有关物质的检查方法。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rid 检测器)进行有关物质检查。

色谱柱:phenomenex rezex rcm monosaccharide ca+;流动相:脱气水;流速:1.0 ml/min。

结果该试验条件能有效分离主峰与杂质、降解产物峰,可用于甘露醇及甘露醇注射液的有关物质检查;甘露醇及甘露醇注射液均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甘露醇注射液在灭菌后的储藏过程中亦未见有降解产物产生。

结论 hplc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甘露醇及甘露醇注射液中有关物质的检测。

【关键词】甘露醇;甘露醇注射液;有关物质检查
甘露醇(mannitol)又称d 甘露糖醇,分子式c6h14o6,是一种六元醇,与山梨醇为同分异构体,白色或无色的结晶粉未。

其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广泛,可作为降压剂、利尿剂、脱水剂,以及片剂的填充剂、直接压片的赋形剂、咀嚼片的矫味剂、冻干粉针剂的支架剂。

甘露醇注射液为甘露醇的灭菌水溶液,是上世纪60年代初即开始在我国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脱水利尿药,效果好,副作用小,经济安全可靠,应用日益广泛。

药物中含有杂质会降低疗效和影响稳定性,有的甚至对人体健康有害或产生其他副作用。

因此,检测有关物质、控制纯度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保证药物质量的重要方面。

英国药典(bp2005)与欧洲药典(ep 5.0)均收载了甘露醇原料的有关物质检查项[1,2],而现行《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中收载的甘露醇及甘露醇注射液质量标准中却未设有关物质检查项[3]。

为有效控制甘露醇及甘露醇注射液中有关物质的限量,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作者参照英国药典(bp2005)与欧洲药典(ep 5.0)对甘露醇及其注射液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agilent 1200 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 rid 检测器。

1.2 试药
甘露醇(市售原料药,收集了3个生产厂家,共5个批次样品);山梨醇(生化试剂);甘露醇注射液(市售药品,收集了11个生产厂家,共11个批次样品)。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 phenomenex rezex rcm monosaccharide ca(300 mm×7.8 mm 8 μm);检测器:agilent rid 检测器(设置温度:55℃);柱温:80℃;流动相:脱气水;流速:1.0 ml/min。

2.2 系统适用性试验
取甘露醇与山梨醇各0.5 g,置100 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作为系统分离度测试溶液。

照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ⅴd)测定,将系统分离度测试溶液2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见图1~3.
甘露醇的出峰时间约为22 min,山梨醇的出峰时间约为27 min,相对保留时间约为1.25,两者的分离度为4.59,色谱峰面积响应值比约为1.0:0.93,本系统适用性试验符合英国药典(bp2005)方法的要求。

2.3 强制破坏试验
取甘露醇5 g,置100 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约20%浓度);取供试品溶液5 ml,加水稀释至4倍体积(约5%浓度),摇匀,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20 μ
l,记录色谱图,结果未经破坏的供试品溶液检测出一个杂质峰,出峰时间约为27 min,可确定为山梨醇,以归一化法计算其含量为0.36%,见图4.
光破坏试验取供试品溶液5 ml,置强光(4 500lx)下照射240 h,加水稀释至4倍体积(约5%浓度),摇匀,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20 μl,记录色谱图,色谱图中除原有的山梨醇杂
质峰外,未产生新增杂质峰,且山梨醇杂质峰的量未见增加。

见图5.
酸破坏试验取供试品溶液5 ml,加入5 mol/l的盐酸溶液2 ml,水浴加热1 h,用5 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后,加水稀释至4倍体积(约5%浓度),摇匀,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20 μl,记录色谱图,色谱图中除原有的山梨醇杂质峰外,未产生新增杂质峰,且山梨醇杂质峰的量未见增加,见图6。

(注:出现在色谱图中保留时间约10 min的峰为强酸强碱破坏空白试剂产生,见图7)。

氧破坏试验取供试品溶液5 ml,加入过氧化氢溶液2 ml,在室温放置1 h,100℃水浴加热1 h,加水稀释至4倍体积(约5%浓度),摇匀,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20 μl,记录色谱图,可见在氧化破坏试验中供试品溶液产生了少量杂质,见图9.
热破坏试验取供试品溶液5 ml,100℃水浴加热4 h,加水稀释至4倍体积(约5%浓度),摇匀,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20 μl,记录色谱图,色谱图中除原有的山梨醇杂质峰外,未产生新增杂质峰,且山梨醇杂质峰的量未见增加,见图10.
强制破坏试验降解产物检测结果表明,甘露醇溶液能耐受强酸、强碱、高热及强光照射的破坏,记录的色谱图中均未产生新的杂质峰,仅在氧化破坏试验中产生少量杂质;在该色谱系统中,杂质峰能与主峰基线分离,说明该色谱系统能有效检测降解杂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