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认识》微课学习任务单

合集下载

学习任务单(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

学习任务单(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

学习任务单一、学习指南
1.“微课程”名称: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
2.达成目标:
1、在自主选择学习中初步了解、观察发现、探索领悟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2、初步探究用展开图的方法进行几何图形表面积的计算过程,感受其中的数学规律。

3、领略数学之美,培养学生对数学探究的喜爱之情。

3.学习方法建议:
1、观看视频前:认真观察长方体与正方体,思考。

2、观看过程中:认真倾听老师通过投放的相关内容,通过观看展开图,结合自己对几何图形各个面的思考,及时调整想象画面,借以加深对长正方体表面积的深入理解和形象记忆。

3、观看视频后:及时总结,学以致用,把课后习题完成。

4.学习形式预告:讨论汇报
二、学习任务
1、仔细观察长方体,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2、观看后想一想,正方体的表面积展开图又是怎样的呢?
3、整理出他们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思考:如果做一个微波炉的包装箱,但是这个包装箱不需要盖子,那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呢?
三、资源链接
四、困惑与建议(提示:此项由学生自主学习之后填写)。

《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 学习任务单

《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 学习任务单

《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包括面、棱、顶点的数量和特征。

2、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包装盒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设计合适的包装盒尺寸以节省材料。

4、培养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对数学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认识。

二、学习内容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的面:一般为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

正方体的面:都是正方形,且面积都相等。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顶点: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 8 个顶点。

2、表面积的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 63、体积的计算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4、实际应用如何根据物品的尺寸选择合适的包装盒,以达到节省空间和材料的目的。

计算包装盒所需材料的面积和体积,考虑材料的厚度等实际因素。

三、学习资料1、教材相关章节:详细介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性质及应用。

2、在线课程:通过网络平台搜索相关的数学课程视频,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数学辅导书籍:提供更多的例题和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学习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实际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体,如纸盒、魔方等,直观地理解其特征。

2、实践操作:动手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亲身体验面、棱、顶点的特点。

3、计算练习:通过大量的练习题,熟练掌握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4、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包装盒案例,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五、学习活动1、观察身边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品,记录它们的尺寸,并计算表面积和体积。

2、小组合作,设计一个包装盒,要求满足一定的物品存放需求,并计算所需材料的面积和体积。

3、参加线上或线下的数学讨论活动,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和疑惑。

《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 学习任务单

《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 学习任务单

《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包括面、棱、顶点的数量和特征。

2、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

3、能够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包装盒的表面积、体积,确定合适的尺寸等。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够准确区分它们。

(2)熟练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

2、难点(1)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概念,能够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在实际问题中,如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如计算无盖包装盒的表面积等。

三、学习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包装盒,直观地了解它们的形状和特征。

2、操作法:利用纸张、卡纸等材料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亲身体验它们的构成和特点。

3、比较法: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加深对它们的理解。

四、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1、回顾之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等,思考它们与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

2、复习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换算,为后续计算表面积和体积做好准备。

(二)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1、观察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品,如牙膏盒、魔方等,描述它们的形状和特点。

2、拿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数一数它们的面、棱、顶点的数量。

(1)长方体有 6 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 12 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有 8 个顶点。

(2)正方体有 6 个面,每个面都完全相同;有 12 条棱,每条棱长度都相等;有 8 个顶点。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理解表面积的概念:长方体或正方体 6 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们的表面积。

2、推导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1)展开长方体的模型,观察每个面的形状和大小。

(2)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3、推导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1)正方体的 6 个面都完全相同,所以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 6(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理解体积的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 学习任务单

《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 学习任务单

《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包括面、棱、顶点的数量和特征。

2、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包装盒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设计、制作、材料用量计算等。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够准确区分两者。

(2)熟练运用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1)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概念的本质。

(2)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和计算。

三、学习资源1、教材:数学课本中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章节。

2、在线课程:相关数学教学网站上的课程视频。

3、实物模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或积木。

四、学习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实物模型和生活中的包装盒,直观地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操作法:动手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加深对其特征和计算公式的理解。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五、学习过程1、知识回顾(1)回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如边、角的特点。

(2)思考长方形和正方形与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联系。

2、新课导入展示各种不同的包装盒,如鞋盒、牙膏盒、魔方盒子等,提问:这些包装盒有什么特点?引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

3、长方体的特征(1)观察长方体实物模型,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相对的面有什么关系。

(2)观察长方体的棱,数一数共有几条棱,分组讨论棱的长度关系。

(3)认识长方体的顶点,了解顶点的数量。

4、正方体的特征(1)以同样的方法观察正方体实物模型,总结正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

(2)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5、表面积的计算(1)理解表面积的概念,即长方体或正方体 6 个面的总面积。

(2)推导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长×宽+长×高+宽×高)×2。

(3)推导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棱长×棱长×6。

《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 学习任务单

《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 学习任务单

《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包括面、棱、顶点的数量和特征。

2、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概念,掌握其计算方法。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包装盒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计算包装盒的用料面积、容积等。

4、培养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内容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表面积的定义。

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S = 2(ab + ah + bh)$,其中$a$、$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

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S = 6a^2$,其中$a$表示正方体的棱长。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体积的定义。

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V = abh$。

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V = a^3$。

4、包装盒的实际应用根据给定的尺寸计算包装盒的表面积和体积。

设计合理的包装盒,使其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用料最少或容积最大。

三、学习资源1、教材:《数学》(_____版)第_____册。

2、在线课程:_____网站上的相关教学视频。

3、教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

四、学习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直观地认识其特征。

2、计算法:运用公式进行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实践法:通过实际制作包装盒或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五、学习过程1、知识讲解观看教学视频,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和特征。

结合教材中的插图和文字,掌握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练习巩固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在线做一些相关的习题,检验学习效果。

3、实践操作用硬纸板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包装盒,测量并计算其表面积和体积。

尝试设计不同尺寸的包装盒,比较其用料和容积。

4、小组讨论与同学交流制作和设计包装盒的经验和体会。

讨论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长方体的认识微课讲课教案

长方体的认识微课讲课教案
2、通过填写表格,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顶点,面,棱的基本特点,和它们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设计理念与特色
3、运用PPT提供的长方体正方体,在理解长方体面,棱,顶点的含义的基础上,学习观察长方体纸盒,讨论长方体面,棱,顶点基本特点以及理解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在学习的过程中概括出长方体,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长方体的认识 》微课教学设计
知识点名称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和联系
学科类型及其对象
观察,操作,讨论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上课时间长度
10分钟
教学资源
与环境
PPT
教学目标
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1、在理解长方体面,棱,顶点的含义的基础上,学习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纸盒,讨论长方体面,棱,顶点基本特点以及理解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

《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 学习任务单

《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 学习任务单

《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包括面、棱、顶点的数量和特征。

2、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

3、能够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包装盒的表面积和体积,设计合理的包装盒。

二、学习内容(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长方体的特征(1)长方体有 6 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2)长方体有 12 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3)长方体有 8 个顶点。

2、正方体的特征(1)正方体有 6 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6 个面完全相同。

(2)正方体有 12 条棱,12 条棱长度都相等。

(3)正方体有 8 个顶点。

(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表面积的概念长方体或正方体 6 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2)用字母表示:S = 2(ab + ah + bh) ,其中 a 表示长,b 表示宽,h 表示高。

3、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 6用字母表示:S = 6a²,其中 a 表示正方体的棱长。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体积的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长方体体积的计算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用字母表示:V = abh3、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用字母表示:V = a³(四)体积单位1、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cm³)、立方分米(dm³)、立方米(m³)。

2、 1 立方厘米:棱长为 1 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 1 立方厘米。

3、 1 立方分米:棱长为 1 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 1 立方分米。

4、 1 立方米:棱长为 1 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 1 立方米。

《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 学习任务单

《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 学习任务单

《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包括面、棱、顶点的数量和特征。

2、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准确区分两者。

(2)熟练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

2、难点(1)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概念的内涵和本质。

(2)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表面积和体积的知识解决问题。

三、学习资源1、教材相关章节。

2、网络上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视频。

3、生活中的各种长方体和正方体包装盒,如鞋盒、牙膏盒、魔方等。

四、学习方法1、观察法:观察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包装盒,了解它们的形状和结构。

2、操作法:通过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亲身感受它们的特征。

3、比较法: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加深对两者的理解。

五、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1、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2、这些平面图形有什么特点?(比如三角形有三条边,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二)新课导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包装盒,如鞋盒、牛奶盒、魔方等,提问:这些包装盒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

(三)探究长方体的特征1、观察长方体包装盒,数一数它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相对的面有什么关系?2、长方体有几条棱?棱可以分成几组?每组棱的长度有什么关系?3、长方体有几个顶点?(四)探究正方体的特征1、观察正方体包装盒,它的面、棱、顶点又有哪些特点?2、比较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异同。

(五)表面积的计算1、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 )3、正方体的表面积又该如何计算?(公式: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 6 )(六)体积的计算1、什么是体积?2、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公式:长方体体积=长×宽×高)3、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公式: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七)实际应用1、给出一个长方体包装盒的长、宽、高,计算它的表面积和体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方体的认识》微课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认识。
2.达成目标:
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和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完成《微课学习任务单》规定的学习任务。
3.学习方法建议:
边观看视频边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1)、感知生活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形状的物体。
(2)、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
(3)、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4)、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理解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二、学习任务
通过观看微课自学,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2、认识长方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棱,理解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三、资源链接
新世纪小学数学网
四、困惑与建议
(提示:此项由学生自主学习之后填写)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