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二冬》示范课
【国学启蒙】《声律启蒙》二冬(二)

【国学启蒙】《声律启蒙》二冬(二)《声律启蒙》是一篇配合《106部平水韵》来进行韵律学习的文章,是学习诗词必需的基础,也是学习吟诵所必要掌握的韵律基础,更是初学者积累典故最简单的着手点,我们将《声律启蒙》分为“上平韵”和“下平韵”来学习,接下来继续看第一段落: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
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
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上节课我们讲了“二冬韵”的第一自然的第一小节,学习了一些典故,最主要的有“绿竹”与“苍松”,“冯妇搏虎”与“叶公好龙”,大家不知道有没有做相关的练习。
中国有一句俗语叫“勤学苦练”,就是说,仅仅做到了“勤学”是不可以的,知识积累得再多,不加强练习,时间久了也会淡忘,只有配合“苦练”,才能够强化记忆,把知识点掌握扎实。
所以,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勤加练习。
今天继续第二小节的分析: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
燕子也是侯鸟,春归秋去,由于燕子的颔下羽毛呈紫色,所以也被称作“紫燕”。
燕子常常是出双入对的,这一点跟大雁很像,十分恩爱,因此常以“双飞燕”,“比翼双飞”等词来形容恩爱的夫妻。
燕子夫妇春天回归后,便于梁间筑巢,然后孵养小燕子,一家其乐融融,一派天伦之乐。
“衔泥燕”,是指燕子在初春的时候,开始潮从湿的河滩处衔泥筑巢。
出自唐五代时期牛峤qiáo 的词《忆江南·衔泥燕》:“衔泥燕,飞到画堂前。
占得杏梁安稳处,体轻唯有主人怜,堪羡好因缘。
”春日融和,紫燕成双,总是给人以旖旎美好的初春气象。
“湿觜衔泥燕,香须采蕊峰。
独怜无限思,吟罢亚枝松。
”——《暮春有感寄友人》唐·鱼玄机。
“天际长垂饮涧虹,檐前不去衔泥燕。
”——《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唐·李绅。
“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
”——《圆圆曲》清·吴伟业。
还有一种关于燕子的意象,中国文学是一种意象的文化,每一个汉字都是有它的意义的,从最开始的甲骨文开始,汉字的起源、创造、变化,由以象形字为主,“山”字原来就是一座山的形象。
声律启蒙《二冬》示范课

秋天塞外雁雍雍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
巫山雨洗, 嵯峨十二危峰。
嵯峨 山势高耸险峻的意思。
听描述,猜汉字 一边是红,一边是绿 一边喜风,一边喜雨
秋
雨
天
千
立秋 风
收
季
分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漳江边。
叶公好龙
“叶公”代指表面爱
好而并非真正爱好的人。 出自西汉刘向《新序·杂 事》。
qióng
舞蝶对鸣蛩
衔泥双紫燕
课蜜几黄蜂
春日园中莺恰恰
pao
“雍雍鸣雁,旭日始旦” ——《诗经·邶风·匏有苦叶》
(大雁雍雍地鸣叫,旭日东升光闪耀。)
塞外,古代指长城以北的地区,也称塞北。包括内蒙古、甘肃、 宁夏、河北等省、自治区的北部以及蒙古高原
jiē gǎn
秋
对
冬
冬
飘风不冬朝,暴雨不冬日。
暴风不会刮整整一个早晨而不停,骤雨下不了一个整天。
春 秋冬
暮 鼓
晨 钟
观 山
玩 水以此为业,后来 不再杀虎,被称为善 士。有一次在野外偶 遇众人逐虎,不觉技 痒,又卷起袖子下车 打虎,遭到士人的取 笑。后代便以“冯妇” 代指重操旧业者。出 自《孟子·尽心下》。
嵯(cuō)峨:山势高险的样子。
谢谢
《声律启蒙》
(清)车万育
二冬 示范课
二东: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 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 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 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通用新版声律启蒙6 声律启蒙二冬(三)

这么算来,这个皇帝平均一小时就得做两件坏事。这也太夸张了,根 本不可能。有些大臣也知道霍光在瞎说,但是霍光权力太大了,大家 都不敢和他对着干,就这样。当时的皇帝,就被霍光赶跑了。 赶走了一个皇帝,总得立一个新皇帝。找谁来当皇帝?这个时候,大家 想起来,民间还有一个皇家后代刘病已。于是,大家就把他叫回宫里, 让他当了皇帝。 有了皇帝,那就得有皇后。大臣们就商量了,说:“霍光将军的小女儿 还没出嫁,就让她来当皇后吧!” 但是刘病已在民间的时候,的确已经娶了妻子,他的妻子叫许平君。 但是,古时候谁来当皇后这件事,不仅仅是皇帝的私事,也是整个朝廷 的公事,得拿出来大家一起商量。如果大臣们都觉得不合适,就算皇 帝已经有了妻子,这个妻子还是不能当皇后。震半极力大。,大巧们 都相中结震光。所以的的媒过计他力目来自后需来可开心了的心 相,“更刘病已想了个好办法。他对手下的人说:“我以前是生活在民 间的。那个时候我有一把剑,可我入宫的时候忘记带了。现在我很 想它,想把它带回宫里。大家帮我找找吧!”
声律启蒙
二冬(三)
一起来欣赏
原文朗读
二冬(三)
rén duì yì rànɡ duì ɡōnɡ yǔ shùn duì xī nónɡ
仁 对义,让 对 恭,禹舜 对羲农。
xuě huā duì yún yè sháo yào duì fú rónɡ
雪花 对云 叶,芍 药对 芙蓉。
chén hòu zhǔ hàn zhōnɡ zōnɡ xiù hǔ duì diāo lónɡ
禹舜对羲农
译文:夏禹、虞舜和伏羲、神农相对
雪花
对 云叶
云叶:空中的云朵 译文:雪花和云朵相对
译文:芍药花对芙蓉花
陈后主,汉中宗,秀虎对雕龙。
译文:陈后主和汉中宗相对,曹植和刘勰相对
声律启蒙3分钟教给孩子古时最美调调(二冬三段)

声律启蒙3分钟教给孩⼦古时最美调调(⼆冬三段)诗词和对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学形式,两千多年来⼀直薪⽕相传,⾄今仍具有强⼤的⽣命⼒。
在古代,⾃私塾的幼童起,就开始这种⽂学修养的训练,除了要学习识字外,还要学习⾳律、格律等。
因此,《声律启蒙》应运⽽⽣,它是古时训练⼉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我们的国学经典课程开设“声律启蒙”课程,带孩⼦追溯、学习古时那最美的调调。
声律启蒙(⼆冬三段)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
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
陈后主,汉中宗,绣虎对雕龙。
柳塘风淡淡,花圃⽉浓浓。
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
战⼠邀功,必借⼲⼽成勇武;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疏慵。
知识拓展①舜禹:“舜”“禹”皆为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
相传“舜”受“尧”禅让,后禅位于禹,史称“尧舜禹”。
禅让制:尧是黄帝以后⽐较著名的部落联盟⾸领,尧去世前,尧把部落联盟⾸领位置让于舜,推舜为帝。
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
“禹”史称“⼤禹”,奉“舜”命治⽔有功,“舜”死后即位,其⼦“启”建⽴夏代,开家天下之始。
⼤禹治⽔禹的⽗亲叫鲧。
当尧还在世的时候,中原地带洪⽔泛滥,⽔患给⼈民带来了⽆边的灾难。
鲧治⽔九年,⼤⽔还是没有消退,鲧不但毫⽆办法,⽽且消极怠⼯。
后来舜开始操理朝政,他⾸先⾰去了鲧的职务,将他流放到⽻⼭,后来鲧就死在那⾥。
舜征求⼤⾂们的意见,⼤⾂们推荐禹来治⽔:“禹虽然是鲧的⼉⼦,但是⽐他的⽗亲德⾏能⼒都强多了,为⼈谦逊、待⼈有礼、做认真。
”舜并不因他是鲧的⼉⼦,⽽轻视禹,⽽是很快把治⽔的⼤任交给了他。
⼤禹也并不因舜处罚了他的⽗亲就嫉恨在⼼,⽽是欣然接受了任务。
他暗暗下定决⼼:“我的⽗亲因为没有治好⽔,⽽给⼈民带来了苦难,我⼀定要努⼒治⽔。
”当时,⼤禹刚刚结婚才四天,他的妻⼦涂⼭⽒是⼀位贤惠的⼥⼈,同意丈夫前去,⼤禹洒泪和⾃⼰的恩爱妻⼦告别,就踏上了征程。
禹带领着⼀批助⼿,跋⼭涉⽔,风餐露宿,⾛遍了当时中原⼤地的⼭⼭⽔⽔。
《声律启蒙》二冬

二冬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
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
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注释:2.冯妇,男,战国晋国人,冯妇是人名,不是说此人是姓冯的妇女。
《孟子·尽心下》:"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
"翻译:晋国有个人叫冯妇的,善于打虎,后来成了善士,不再打虎了。
有次他到野外去,看到有很多人正在追逐一只老虎。
那老虎背靠着山势险阻的地方,没有人敢去迫近它。
大家远远望见冯妇来了,连忙跑过去迎接他。
冯妇挽袖伸臂地走下车来,众人都很高兴,这件事却被士人们当成了笑话。
":士人们讥笑他什么?讥笑他重操旧业,又干起了打虎的勾当,而把自己做善士的追求放弃了。
所以,"再作冯妇"作为一个相关成语,是指人应该明己见机守义,不应因环境而轻易放弃自己的追求与原则。
简言之.就是不应"再作冯5.恰恰:黄莺的叫声。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
6.雍雍:大雁的叫声。
《诗经》里有“雍雍鸣雁,旭日始旦。
”7.迢递:遥远的样子。
8.嵯峨:山势显高的样子。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
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
花灼烁,草蒙茸,九夏对三冬。
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
手擘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
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注释:1.台高名戏马:公元前206年,盖世英雄项羽灭秦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于城南里许的南山上,构筑崇台,以观戏马,故名戏马台。
成语秋风戏马,戏马台——宋·吕定据鞍指挥八千兵,昔日中原几战争。
追鹿已无秦社稷,逝骓方叹楚歌声。
英雄事往人何在,寂寞台空草自生。
声律启蒙—《二冬》

声律启蒙—《二冬》第二节冬的第一部分春对夏,秋对冬。
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跫。
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春日园中莺恰怡,秋天塞外雁雍雍。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春夏秋冬是一年中的四个季节,真难不倒我。
暮鼓和晨钟是什么东西啊?暮鼓是傍晚击鼓,晨钟是早上撞钟,他们都是寺庙里用来通知时间的。
哈哈,就像现在的闹钟一样。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观山去看看山,玩水是去玩玩水,对吗?嗯,这么理解也没错。
其实观山玩水和游山玩水一样,就是在山水之中旅游啦。
我最喜欢旅游啦。
绿竹是不是绿色的竹子?苍松就是金色的松树?我在公园里看到过。
没错,他们都是四季常青的植物。
)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
(冯妇虎,叶公龙,这是什么动物啊?它们啊不是动物,是两个小故事。
冯妇虎讲的是古代有一个大力士,叫冯虎。
他力气大到能打老虎。
这名字听起来是个女的,其实是个壮汉。
后来做了读书人,决定要当个善良的人。
不杀生了,就发誓不再打虎了。
可有一天,冯妇?路过一个地方,看见一群人在追一只老虎,但没有人敢靠近,他忍不住又卷起袖子和老虎打了起来。
他忘了自己发誓不打老虎啦。
也许他是想为民除害。
不过,这种行为确实被一些读书人嘲笑了,说他这么做违背自己的誓言,所以寓言冯妇搏虎。
来形容一个人,只是表面变了,实际上还是和从前一样。
)(我记住了。
叶公龙说的是叶公很喜欢龙。
屋里到处都是龙的花纹。
真龙听说有人这么喜欢他,就跑到叶公冢去了。
结果叶公竟然害怕地扭头就跑,看来叶公不是真的喜欢龙。
是啊,后来叶公好龙变成了成语。
用来形容有些人自称喜欢什么事物,可实际上根本不喜欢。
甚至还有点儿害怕它。
不喜欢,还假装喜欢,真奇怪。
)(蝴蝶应该是飞舞的蝴蝶,鸣蛩又是什么呢?鸣蛩就是鸣叫的蟋蟀。
蟋蟀叫起来叽吱叽吱的,可好玩儿啦。
不错后面两句的小动物你认识吗?)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
(嗯,是小燕子和大黄蜂。
声律启蒙.二冬 教案

声律启蒙二冬·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诵读韵文,读准词文中的生字新词,根据节奏进行朗读,并找出韵脚、平仄规律,体会音韵的形式美。
(重点)2、结合译文理解二冬第二节大意,了解其中蕴含的典故如戏马台、盘龙寺的由来、霸王别姬,走近历史人物项羽、毕卓和王恭,欣赏中华名山的自然风光,感受人文意境美。
(难点)3、积累简单的具有代表性的描写四季景物的古诗,想象诗歌画面,完成诗配画。
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
生齐诵《声律启蒙》二冬第一节。
二、初读感知。
1、借助书本上的注音,生自由读二冬第二节的内容,注意带拼音的生字。
2、认识带拼音的生字,师正音并范读文本。
3、播放凯叔朗读范本,生跟读。
4、生齐读二冬第二节。
三、图文结合理解,学习第一部分。
1、根据图片理解并背诵“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2、指名读、分小组、齐读等形式读第一句。
3、结合图片,教师讲解,理解什么是“镜奁”、“衣笥”、“野杵”、“村舂”。
4、一二句连起来读,小组PK,帮助背诵。
5、图文结合,想象“花灼烁,草蒙茸,九夏对三冬”的画面,过渡:师:孩子们欣赏了春、夏、冬的景色,唯独少了哪一个季节?你能说说你眼中的秋天吗?师相机拓展了解秋天的其他称呼“秋天:三秋、金秋、金天、素秋”6、积累感悟。
结合图片,师带领学生读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生边读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7、复习第一部分所学的内容,背一背,比一比。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复习第一部分内容,指名背诵、齐诵。
二、学习第二部分内容,了解典故。
1、齐读所学内容。
注意带点的生字读音,这一部分生僻字较多,可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先读熟。
2、认真观看视频,了解西楚霸王项羽,观看戏马台,霸王别姬动画片。
3、师讲故事。
带领学生了解毕卓、王恭。
4、背诵加油站。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
1、听凯叔范本朗读,生齐读。
二、学习第三部分内容。
2、小老师教读所学内容。
3、欣赏秀美山川。
图文结合了解五老峰、三姑石,师讲述传说故事。
笠翁对韵二冬教案传统文化

笠翁对韵二冬教案传统文化第一篇:笠翁对韵二冬教案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笠翁对韵》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给孩子们扎下中国传统文化之根,使孩子们能够植根传统,把国学教育发扬光大,使孩子学习经典化、生活经典化、人生经典化。
2、让学生了解《笠翁对韵》的原文。
3、熟练朗诵背诵课文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内涵,学写对仗春联。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春联、教学用卡片、彩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
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
“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
“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
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
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1、师读第一段讲解第一段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苍穹下响高舂青春2、学生一起说文意。
三、朗读一东、二冬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四、课后拓展: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一东、二冬。
2、收集对联。
第二篇:《笠翁对韵》(节选二)教案《笠翁对韵》(节选二)教案郭素华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理解“暮鼓对晨钟,吹竹对弹丝”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节选二)。
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节选二)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iē gǎn
秋
对
冬
冬
飘风不冬朝,暴雨不冬日。
暴风不会刮整整一个早晨而不停,骤雨下不了一个整天。
春 秋冬
暮 鼓
晨 钟
观 山
玩 水
绿 竹
苍 松
冯妇虎
冯妇,晋国人,善搏 虎,以此为业,后来 不再杀虎,被称为善 士。有一次在野外偶 遇众人逐虎,不觉技 痒,又卷起袖子下车 打虎,遭到士人的取 笑。后代便以“冯妇” 代指重操旧业者。出 自《孟子·尽心下》。
嵯(cuō)峨:山势高险的样子。
谢谢
秋天塞外雁雍雍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
巫山雨洗, 嵯峨十二危峰。
嵯峨 山绿 一边喜风,一边喜雨
秋
雨
天
千
立秋 风
收
季
分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漳江边。
叶公好龙
“叶公”代指表面爱
好而并非真正爱好的人。 出自西汉刘向《新序·杂 事》。
qióng
舞蝶对鸣蛩
衔泥双紫燕
课蜜几黄蜂
春日园中莺恰恰
pao
“雍雍鸣雁,旭日始旦” ——《诗经·邶风·匏有苦叶》
(大雁雍雍地鸣叫,旭日东升光闪耀。)
塞外,古代指长城以北的地区,也称塞北。包括内蒙古、甘肃、 宁夏、河北等省、自治区的北部以及蒙古高原
《声律启蒙》
(清)车万育
二冬 示范课
二东: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 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 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 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这是什么季节?
春 看图片,猜汉字
春
对
夏
这是什么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