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处方管理和处方点评制度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制度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制度一、引言医院处方点评管理是为了确保医生开出的处方合理、安全,并通过专业人员的点评和管理提高处方质量。
本文将从管理制度的实施、评估和改进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制度。
二、管理制度的实施1. 管理目标:医院处方点评管理的目标是通过点评和分析处方,促进医生合理用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2. 管理流程:医院应建立完整的处方点评管理流程,包括处方点评的发起、评审、反馈和改进环节。
3. 管理人员:医院应派遣专业的药学人员参与处方点评工作,确保点评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4. 数据分析:医院应将处方点评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发现处方开具的问题和病例特点,为改进处方提供参考。
三、评估管理制度的效果1. 指标确定:医院应根据处方点评管理的目标,制定相应的评估指标,如合理用药率、不良反应率等。
2. 数据收集:医院应建立处方点评数据的收集和存储系统,及时记录和整理处方点评的结果和反馈意见。
3. 结果分析:医院应定期对处方点评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发现问题所在,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四、改进管理制度的措施1. 医生培训:医院应组织相关培训,提高医生的药学知识和用药水平,减少不合理处方的出现。
2. 制度完善:医院应根据处方点评的结果和反馈意见,及时修订和完善处方点评管理制度。
3. 激励机制:医院应建立激励机制,对点评工作出色的人员给予奖励,增强医护人员参与点评的积极性。
4. 多学科协作:医院应加强与临床专科的合作,共同研究和解决处方点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结论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制度的实施对提高药品使用的合理性和患者的治疗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完善管理流程、加强数据分析和改进措施,可以不断提高处方点评的质量和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六、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的研究[J]. 医药经济导刊, 2018(2): 45-48.[2] 王五, 赵六.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制度的探讨[J]. 医院管理论坛, 2019(4): 63-67.[3] 朱七, 钱八. 加强医院处方点评管理的几点建议[J]. 中国医院管理, 2020(1): 12-15.。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及相关制度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及相关制度一、背景介绍医院药师是医疗机构中负责药品管理和处方点评的重要人员,处方点评对于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提升医疗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规范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医院用药管理水平,制定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及相关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1.机构设置:医院应设置专门的药品管理科室,负责处方点评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同时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药师队伍来完成具体的处方点评工作。
2.药师资质:药师应具备相应的执业证书和相关职业资格,同时需要经过岗前培训,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药品知识,能够熟练运用常见的处方点评工具。
3.点评范围: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应包括所有门诊和住院患者的处方,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都需要进行点评。
点评内容应涵盖药物的适应症、用药剂量、给药途径等方面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4.点评流程:医院处方点评应按照流程进行,包括处方收集、处方审核、点评记录等环节。
此外,对于通过点评的处方也应进行回访和追踪,以及定期进行点评效果的评估。
5.处方点评工具:医院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方点评工具,可以是电子化的点评软件,也可以是纸质的点评表格。
无论使用哪种工具,都需要保证点评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6.处方点评标准:医院应制定统一的处方点评标准,标准应包括适应症、用药剂量、给药途径、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要求,同时需要考虑到不同药物和疾病的特殊性。
7.点评结果反馈:医院应及时将处方点评结果反馈给医生,包括不合理处方的指出和改进建议等,同时需要与医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医生的用药水平。
三、相关制度1.处方点评制度:明确医院处方点评的工作流程、具体职责和要求,保证点评工作的规范性和及时性。
2.处方点评记录制度:建立健全的处方点评记录,保留点评结果和医生反馈等信息,为日后的工作评估和统计提供依据。
3.处方点评培训制度:通过定期组织处方点评的培训和学习,提高药师的专业素质和处方点评能力,为患者用药提供更好的保障。
处方制度及处方点评制度

处方制度及处方点评制度为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处方管理办法及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处方评分标准,特制定医院处方及处方点评制度;1、处方应由合格的执业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应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并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医师在处方开具过程中应遵循诊疗常规、药品使用要求等;医师书写处方、药师调剂处方等过程均应符合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处方管理办法及省卫生计生委的相3后记中“医师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药品金额以及审核、调配、核对、发药的药师双人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等栏目有缺项;4处方用纸颜色不符合要求急诊处方、普通处方、麻醉的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的印刷用纸应分别为淡黄色、白色、淡红色、淡红色、白色,并在处方右上角以文字标注;(2)处方书写规范1开具处方时,处方前记、正文、后记规定的各项目中有缺项,或与病历记载不相一致;2开具处方时使用了规定外的红笔、铅笔和易褪色的笔;3每张处方未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4处方书写字迹难以辨认,或修改处缺签名或加盖签章及未注明修改日期;、3处方用药合理性1对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未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2药品的适应证与临床主要诊断明细不符合;3单张处方超过五种药品或针对性不强的“大范围”用药;4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及再次签名;普通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适当延长处方用药天数未加说明;麻醉的药品、精神药品用量超过麻醉的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要求;、5药品用法用量欠妥;包括剂型与给药途径不合理、药品剂量与用法不准确与常用剂量相比给药剂量不足或剂量过大、给药间隔时间不合理等;6有重复给药现象;7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品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3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和处方管理小组负责定期对处方用药不合理的情况进行点评,对不合理用药的医嘱提出合理建议;4定期汇总各类不合格处方的频次,通过医院内部刊物药讯、每季度医疗质量通报、院内网络等方式进行通报公示;5通过引入奖惩制度,对评价处方的药师进行有效的激励和制约,从而确保其“处方评价的公正性”;6、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要求调剂处方药名,认真审核处方,准确调配药品,做到“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室、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对于不规范处方或不能判定其合法性的处方,不得调剂;调剂时应正确书写药袋或粘贴标签、包装,向患者交付处方药品时,应当对患者进行用药交待与指导;在调剂完成后,应在处方上签名;7、处方由药学部妥善保存;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保存期限为1年,医疗用毒性药品、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2年,麻醉药品与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3年;。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医院是社会公共服务机构,负责提供医疗服务。
处方是医生开具给患者的药品使用指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然而,由于医疗水平、医院管理不同等原因,处方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不尽相同,从而给患者带来风险和困扰。
为了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提升医院医疗质量,制定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具有重要意义。
一、处方点评的目的和原则1. 目的:对医院开具的处方进行点评,评估其合理性和准确性,减少错误用药和患者风险。
2. 原则:(1) 专业性:点评人员应具备执业医师资格,熟悉临床指南和用药规范。
(2) 全面性:对处方中的药品种类、用量、用法用量等方面进行点评,并提供改进意见。
(3) 公正性:点评过程应公正客观,避免主观评价和偏见。
(4) 合规性:点评过程遵守相关法规和医疗伦理规范。
(5) 可操作性:点评结果要具有实施的可操作性,容易被医生接受和改进。
二、处方点评流程1. 申请点评:患者、医生、护士或药师可以申请对医院处方进行点评,提供相应的处方副本和相关信息。
2. 点评审核:由专业人员组成的点评审核小组对申请进行审核,确保符合点评的要求。
(此处可以插入流程图示)3. 点评执行:审核通过后,指派专业的医师或药师进行处方点评,并填写点评报告。
4. 点评报告:点评人员需填写详细的点评报告,包括对处方存在的问题、风险评估和改进意见。
5. 反馈和改进:医院需将点评报告反馈给开具处方的医生,并协助医生进行改进,充分利用点评结果提升用药水平。
三、处方点评的数据管理1. 数据收集:医院应建立处方点评信息的数据库,将点评报告和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和储存。
2. 数据分析:定期对处方点评数据库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发现用药风险和问题的趋势和规律。
3. 质量评估: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评估医院的处方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4. 信息共享:将处方点评有关的信息和经验进行共享,促进医院间的相互学习和进步。
5. 风险预警:基于数据分析和质量评估,提前预警和防范潜在的药物风险和处方问题。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医务人员、药剂科、医政科等部门。
第三条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依规,科学合理;(二)客观公正,注重实效;(三)持续改进,不断完善。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医院成立处方点评专家组,由主管院长任组长,医疗质量处处长、药剂科科长任副组长,医院药学、临床医学、临床微生物学、医疗管理等多学科专家共同组成。
第五条处方点评专家组职责:(一)制定处方点评工作计划;(二)组织开展处方点评活动;(三)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评估,提出改进措施;(四)定期对处方点评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并向医院领导汇报。
第六条医院医疗管理部门和药学部门共同组织实施处方点评工作,具体职责如下:(一)医疗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处方点评工作,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二)药学部门:负责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审核、分析,提出改进建议,并对处方点评工作进行技术支持。
第三章处方点评内容与方法第七条处方点评内容主要包括:(一)处方书写的规范性;(二)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三)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
第八条处方点评方法:(一)随机抽样点评;(二)重点监测点评;(三)针对特定问题专项点评。
第四章处方点评结果处理第九条对不合理处方,由处方点评专家组提出改进建议,并责成相关科室进行整改。
第十条对整改不到位的科室或个人,由医院领导进行约谈,并追究相关责任。
第五章持续改进与监督第十一条医院应定期对处方点评工作进行总结、评估,不断完善处方点评制度。
第十二条医院应加强对处方点评工作的监督,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第十三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医院医疗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相关规定执行。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制度范文1. 简介医院处方点评是指对医生开出的处方进行审核和评估的过程,旨在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为了规范医院的处方点评管理,制定了以下管理制度。
2. 目的和意义处方点评管理的目的是确保医生开具的处方符合科学、合理、安全、经济的原则,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健康和权益。
3. 负责部门和人员处方点评工作由医院的药学部门负责,具体工作由药学专业人员和临床药师等来执行。
4. 处方点评的依据和标准处方点评的依据和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关法律、法规和药品管理政策- 医院的临床路径和治疗指南- 国家和地方的临床药理学指南- 药物治疗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5. 处方点评的程序处方点评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处方录入:将医生开出的处方录入电子处方系统。
2) 处方审核:由药学专业人员对处方进行审核,判断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3) 处方评估:由临床药师等专业人员对处方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4) 处方反馈:将审核和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开具处方的医生,与其沟通并解释相关问题。
5) 处方纠错:对存在问题的处方进行纠正,确保患者得到正确的治疗。
6. 处方点评的具体内容处方点评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药物的选用和剂量:是否符合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要,是否存在不必要的重复用药。
- 药物的相互作用:是否存在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
- 药物的不良反应:是否存在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
- 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是否符合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7. 处方点评的要求处方点评应符合以下要求:- 独立性:进行处方点评的人员应独立、客观地进行评估,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 及时性:处方点评应及时完成,确保患者能够尽早得到正确的治疗。
- 准确性:处方点评应准确地判断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
- 协作性:处方点评应与临床医生和其他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共同提高处方质量。
医院处方管理和处方点评制度

医院处方管理和处方点评制度一、医院处方管理处方是医院医生开具的诊疗行为的书面体现,是指医生依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需要,在合理用药的前提下,开具的用药建议,包含药物名称、用量、用法等详细信息。
为了保证医院处方管理的规范化、安全化和信息化,我院制定了如下的处方管理制度:1.处方开具(1)医生资质要求:医生必须持有有效执业证书,并且在规定范围内习惯开具处方。
(2)处方要求:处方必须写明医生的姓名、职称、执业医师证书号码等个人信息,并按照规定的格式填写患者的姓名、性别、病历号、病情等信息。
药物名称必须使用通用名称,避免使用拼音或简写。
对于特殊病情的处方,如疫情期间的药物处方,要加注医院的章。
2.处方审核(1)处方审核人员:医院设立专门的处方审核岗位,由具有丰富医学临床经验的医生担任。
审核人员应对处方的合理性、准确性和规范性进行审核,并记录审核结果。
(2)审核内容:审核人员应对处方的药物选择、剂量、用法用量进行审查,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对于存在问题的处方,审核人员应及时向医生提出意见和建议。
3.处方点评(1)处方点评要求:医院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定期对处方进行点评,纠正医生开具处方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医生用药合理性和质量。
(2)点评方式:医院可以利用电子病历系统,对处方进行记录和点评。
点评人员根据处方的合理性、准确性和规范性进行点评,并向医生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1.点评标准(1)合理性:处方是否符合药物治疗的相关指南和规范。
包括药物选择的合理性、剂量的合理性,以及联合用药是否合理等。
(2)准确性:处方是否准确填写了药物的名称、用量、用法等信息,避免拼音或简写的使用,以免出现药物的混淆或理解错误。
(3)规范性:处方是否按照医院规定的格式填写,是否包含必要的个人信息和病情描述,是否加注了特殊病情下的药物处方。
2.点评程序(1)点评周期:医院制订处方点评周期,一般为每月或每季度进行一次点评。
对于特殊情况下的处方(如急救药物处方),应及时进行点评。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制度(三篇)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院各科室的处方点评工作。
第三条处方点评是指对医院医生开出的处方进行评估和审核的过程,旨在确保患者合理用药、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使用。
第四条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处方点评工作机构,明确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第五条处方点评应以患者用药安全为核心,坚持科学、合理和规范的原则,确保点评工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第六条医院应定期对处方点评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第七条医院应加强与药物监管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推动处方点评工作的开展。
第二章处方点评工作机构第八条医院应设立处方点评委员会,负责处方点评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第九条处方点评委员会由医院相关部门负责人、临床科室主任和药剂科相关人员组成,主任由医院院长或副院长担任。
第十条处方点评委员会应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处方点评工作的相关事宜,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十一条医院应设立处方点评数据管理中心,负责处方点评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
第十二条处方点评数据管理中心应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先进的信息系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第三章处方点评工作程序第十三条处方点评工作应遵循以下程序进行:(一)医生开出处方后,患者在药房或药剂科领取药品。
(二)药房或药剂科将处方信息录入电子系统,并按要求提交处方点评数据管理中心。
(三)处方点评数据管理中心根据事先设定的规则和标准对处方进行点评。
(四)处方点评数据管理中心将点评结果反馈给医生和相应的临床科室,要求医生进行修改或解释,必要时进行讨论和决策。
(五)医生根据点评结果进行处方修改,并将修改后的处方重新提交给药房或药剂科。
(六)药房或药剂科将修改后的处方进行再次审核,并确认患者用药是否合理。
第四章医生处方点评标准第十四条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应遵循以下标准:(一)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医学伦理的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处方管理和处方点评制度
人民医院处方管理和处方点评制度
一、处方管理制度
1、为进一步加强对医院处方的开具、调剂、使用、保存等的规范化管理,根据《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特制定此制度。
2、医师的处方权需经院医务科批准、登记备案,药剂科签字留样备查,医师调离本院须到医务科及药剂科注销签字。
3、医师应根据医疗需要,诊疗规范及药品说明书的药理作用、适应症、用法用量、禁忌症、注意事项等开具处方,合理用药。
4、处方应用钢笔或圆珠笔书写,药品名称统一使用药品通用名;药品剂量、数量用法定计量单位和阿拉伯数字书写,单位用克(g)、毫克(mg)、毫升(m1),国际单位用(IU)表示;片、丸、胶囊剂以片、丸、粒为单位,标明剂量,口服液、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标明容量和剂量,合剂要标明数量和单位,溶液必须写明含量浓度,以瓶为单位,标明数量,冲剂以最小剂量袋为单位。
5、处方书写要求字迹清楚,各项内容完整,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病情诊断等,对有项目欠缺或有错误的处方,药剂人员有权拒绝调配。
6、处方当日有效,延期应由医师签名确认,延期不超过三天。
处方开药量,急诊处方一般不超过3天,门诊一般以1周为限,对某些慢性疾病或者特殊情况,可酌情延长。
7、麻醉处方为淡红色,急诊处方为淡黄色,儿科处方为淡绿色,普通处方为白色。
8、开具”毒、麻、精神”药品,应遵照”毒、麻、精神药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9、开具处方时,医师要签全名,字迹清楚;处方各项目不得涂改,如需修改,修改处须有医师签字,已涂改而无医师签字处方为作废处方,药剂人员不予调配;医师要自己签名,不得代签,药剂人员发现签字字体与处方签字留样不一致时,有权向当事医师提出质疑,当事医师有义务解释清楚;医师不得事先在空白处方笺上签字后,交给无处方权者或下级医师。
10、凡需要经过上级医师同意的处方,必须双签字;
11、无处方权的人员不得开处方,也无权修改处方。
12、药师在调配处方时要做到”四查十对”,防止差错,对不规范处方和不能确定其合法性的处方不得调配。
13、处方作为医疗文件,应保存备查。
普通、急诊、儿科处方保存1年,医疗用毒性药
品、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2年;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3年。
期满后经药剂科主任审核,报医务科、分管院长批准后方可销毁。
二、处方点评制度
1、为加强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2、处方点评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
3、医院成立处方点评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负责全院处方点评管理工作。
4、抽样方法和抽样率:门急诊处方的抽样率不少于总处方量的5%,单张处方金额超过1000元为重点抽查对象;病区医嘱单的抽样率(按出院病历数计)不少于1%,且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不少于30份。
5、专项处方点评:根据药事管理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确定点评的范围和内容,对特定的药物或特定疾病的药物(如国家基本药物、中药注射剂、抗菌药物、辅助治疗药物及超说明书用药等)使用情况进行的处方点评。
6、处方点评工作应坚持科学、公正、务实的原则,有完整、准确的书面记录,并通报临床科室和当事人。
7、处方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
8、每季度公布处方点评结果,通报不合理处方并提出质量改进建议。
9、监督管理
(1)对评定为不合理的处方,依据医院奖惩规则给予相应的处罚。
(2)处方点评过程中,开具不合理处方医师,下月为必查对象,直至抽查处方完全合格。
(3)连续3个月处方点评均有不合格者,暂停该医师处方权,时间半个月。
(4)一年内,再次出现连续3个月处方点评均有不合格者,暂停该医师处方权,时间一个月,须经过医院组织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重新授予处方权。
(5)药师未按规定审核处方、调剂药品、进行用药交待或未对不合理处方进行有效干预的,医院将采取教育培训、批评、经济处罚等措施;对患者造成严重损害的,依据医院相关
规定给予处罚。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