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人员培训制度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人员培训制度

1 目的:规范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管理人员、研究者及其他参与者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保障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科学、规范地进行。

2 范围:适用于本机构所有管理和参与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人员。

3 内容:

3.1 培训内容:《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机构内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相关管理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临床试验技术,临床试验伦理原则与要求,以及该领域所涉及的新知识和新信息。此外,还包括医疗器械临床试验项目的启动培训。

3.2 培训范围:涉及所有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包括机构各部门、专业负责人、研究医生、研究护士、医疗器械管理员、临床检验学和影像学技术人员以及医学统计人员等。以上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合格证书方可参加临床试验。

3.3 机构办公室负责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包括院内培训、网络培训和院外培训,并监督实施,确保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3.4 院内培训由机构办公室组织人员参加,并进行培训效果考核;网络培训主要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高级研修学院举办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网络培训;院外培训主要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可的GCP和临床试验技术培训,以及具有权威性、能够颁发培训合格证书的某些临床试验机构举办的相关培训。网络培训和院外培训信息由机构办公室提供,参加人员可提出培训申请,获批后参加培训,考试合格取得证书后培训费用可申请报销。证书在机构办公室备案。

3.5 每次培训应有相应的培训记录,并整理为电子培训纪要,培训结束应有培训小结,年度培训全部结束后应有年度培训总结。

3.6 每项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开始前,为使所有参加人员对项目的要求有统一认识,从而可以按统一的标准执行,需进行项目启动培训,内容包括:

3.6.1 介绍受试者的权益保障、研究者的职责、申办者的职责、监察员的职责、质量的保证。

3.6.2 试验方案:试验设计介绍,入选排除标准,试验流程,筛选评估程序,治疗期间的评估,伦理要求,揭盲程序,疗效判定。强调研究者遵从方案,严格执行入选排除标准,避免违反方案的情况发生。

3.6.3 一般不良事件的记录与严重不良事件的汇报:一般不良事件的定义、分类、记录要求;严重不良事件的定义、记录,报告程序。

3.6.4 病例报告表填写说明:填写要求,易出现的问题,修改说明。

3.6.5 试验文件的保存与归档要求:保管原则,原始资料定义以及相关填写表格说明。强调原始资料完整,可靠。

3.6.6 试验用医疗器械管理:保存、发放、回收具体要求。

3.6.7 临床试验时间安排:试验启动时间,入组时间,入组结束时间,中期统计时间,中期会议时间,所有病例完成时间。

3.7 机构办公室设立培训档案,对培训计划,每次培训内容,参加人员以及人员证书进行归档。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人员培训制度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人员培训制度 1 目的:规范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管理人员、研究者及其他参与者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保障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科学、规范地进行。 2 范围:适用于本机构所有管理和参与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人员。 3 内容: 3.1 培训内容:《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机构内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相关管理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临床试验技术,临床试验伦理原则与要求,以及该领域所涉及的新知识和新信息。此外,还包括医疗器械临床试验项目的启动培训。 3.2 培训范围:涉及所有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包括机构各部门、专业负责人、研究医生、研究护士、医疗器械管理员、临床检验学和影像学技术人员以及医学统计人员等。以上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合格证书方可参加临床试验。 3.3 机构办公室负责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包括院内培训、网络培训和院外培训,并监督实施,确保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3.4 院内培训由机构办公室组织人员参加,并进行培训效果考核;网络培训主要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高级研修学院举办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网络培训;院外培训主要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可的GCP和临床试验技术培训,以及具有权威性、能够颁发培训合格证书的某些临床试验机构举办的相关培训。网络培训和院外培训信息由机构办公室提供,参加人员可提出培训申请,获批后参加培训,考试合格取得证书后培训费用可申请报销。证书在机构办公室备案。

3.5 每次培训应有相应的培训记录,并整理为电子培训纪要,培训结束应有培训小结,年度培训全部结束后应有年度培训总结。 3.6 每项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开始前,为使所有参加人员对项目的要求有统一认识,从而可以按统一的标准执行,需进行项目启动培训,内容包括: 3.6.1 介绍受试者的权益保障、研究者的职责、申办者的职责、监察员的职责、质量的保证。 3.6.2 试验方案:试验设计介绍,入选排除标准,试验流程,筛选评估程序,治疗期间的评估,伦理要求,揭盲程序,疗效判定。强调研究者遵从方案,严格执行入选排除标准,避免违反方案的情况发生。 3.6.3 一般不良事件的记录与严重不良事件的汇报:一般不良事件的定义、分类、记录要求;严重不良事件的定义、记录,报告程序。 3.6.4 病例报告表填写说明:填写要求,易出现的问题,修改说明。 3.6.5 试验文件的保存与归档要求:保管原则,原始资料定义以及相关填写表格说明。强调原始资料完整,可靠。 3.6.6 试验用医疗器械管理:保存、发放、回收具体要求。 3.6.7 临床试验时间安排:试验启动时间,入组时间,入组结束时间,中期统计时间,中期会议时间,所有病例完成时间。 3.7 机构办公室设立培训档案,对培训计划,每次培训内容,参加人员以及人员证书进行归档。

临床试验人员培训制度

临床试验人员培训制度 版本号 1.0 页数2页 起草人起草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颁布日期年月日起效日期年月日 威海市立医院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临床试验人员培训制度 一、目的 为提高本机构药物临床研究的整体水平,保证临床试验的质量,有计划地对相关临床医师、药师和护士及其他有关人员进行GCP等相关法规和临床试验技术培训,确保临床试验参加人员熟悉GCP、掌握临床试验的基本原则、严格执行SOP、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推动GCP在我院规范的实施。 二、范围 适用于本机构所有参与临床试验的人员。 三、内容 1机构办公室负责在上年度12月份制定下一年度的培训计划,交机构主任审核签名。 2负责建立培训档案,包括培训申请、培训记录、培训证明等,记录培训内容和培训日期。 3机构管理和工作人员以及各专业组研究者每三年必须参加一次院外GCP培训。 4院外培训:机构每年按计划委派相关人员及技术骨干参加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或相关单位举办的GCP、伦理以及临床试验技能培训。或邀请国内外临床试验专家来院进 行专题授课培训。 5机构负责每年至少组织1次医院内部培训。 6机构人员外出接受培训计划由机构主任批准。在完成培训后将获得证书原件归档于机构培训档案中。 7临床试验启动前,主要研究者和机构办公室要组织对参与试验的全体人员进行培训,启动会培训记录应保存、归档于项目档案中。 8根据机构培训及临床试验的开展状况,机构办公室每年12月份总结本年度培训情况。 四、参考资料 1《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07.10.01 2《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03.08.06 3《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办法(试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04

Ⅰ期临床试验研究室工作人员培训制度

Ⅰ期临床试验研究室工作人员培训制度 【目的】 建立Ⅰ期临床试验研究室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制度,以保证所有参加临床试验的相关人员得到GCP、相关法律法规和 SOPs等的培训,从而保证临床试验的质量。 【适用范围】 参加培训人员包括参与I期临床试验的负责人、医师、药师、护士、技术人员、统计学人员、研究室秘书等。 【规程】 1.临床试验开始之前项目负责人及所有参与临床试验的相关研究人员必须经过一系列必要的培训,以保证其熟悉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临床试验的标准操作规程(SOP)等。培训的内容依据相关研究人员职能的不同而不同。 2.培训内容 (1)现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赫尔辛基宣言-人体医学研究的伦理准则》。 (2)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执业医师法》等。 (3)临床试验运行管理制度培训。 (4)临床试验的标准操作规程。 (5)岗位职责。

(6)与某项临床试验相关的特殊技能。 (7)各种急症或不良事件处理的标准操作规程。 (8)药物临床试验所需的临床药理学专业知识。 (9)药物临床试验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3.培训要求 (1)以上培训内容(1)~(3)要求临床试验相关人员参加培训,并取得国家有关部门GCP 培训合格证书,取得证书的人员可将所学的内容准确、完整地传达给其他的研究人员(如护士、技术人员等)。 (2)培训内容(4)~(7)要求实验室工作人员与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相关的技术人员一同参加。 (3)培训内容的(8)、(9)将作为参与药物临床试验的相关研究人员的长期培训内容,不断完善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掌握最新的方法学。 4.培训形式 (1)聘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tat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SFDA)的GCP 专家、院内外医学专家、药学专家、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伦理学专家等来I期临床试验研究室讲课。 (2)选派Ⅰ期临床试验研究室负责人及骨干研究人员外出参加全国举办的GCP培训班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 (3)所有参与临床试验的相关研究人员均应长期参加各种形式的讲座,不断更新知识。每人每年至少参加2次学习。

医疗器械人员培训制度

医疗器械人员培训制度 一、引言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器械广泛应用于各种医疗场合,为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医疗器械的复杂性及其对使用者技能和知识的严格要求,使得对医疗器械人员的培训变得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医疗器械人员培训制度的重要性,设计原则和实施方法。 二、医疗器械人员培训制度的重要性 1、提高医疗质量:通过培训,医疗器械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各种医疗器械,从而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 2、保障患者安全:通过对医疗器械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维护保养等方面的培训,可以降低因错误使用或操作不当导致的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3、提升员工专业素养: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提升其专业素养,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医疗器械人员培训制度的设计原则

1、目标明确:培训目标应明确,内容应针对医疗器械的特性、操作、维护等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2、科学合理:培训内容和方式应科学合理,符合学习规律,便于理解和掌握。 3、实践为主:培训应注重实践操作,让员工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4、持续改进:培训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反馈,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满足不断提高的医疗需求。 四、医疗器械人员培训制度的实施方法 1、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根据医疗器械的类型和使用特点,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时间、方式等。 2、组建专业的培训团队:培训团队应由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教师和医疗专家组成,以保证培训质量。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训应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以加深员工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进行定期的考核和评估: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和评估,以了解员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管理制度 一、背景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是保障医疗器械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为了规范 临床试验过程,提高试验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制定医疗器械临床 试验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二、试验范围和目的 1. 试验范围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涵盖各类医疗器械,包括但不限于手术器械、 诊断设备、治疗设备等。 2. 试验目的 试验的目的是验证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靠性。通过充 分的试验数据,评估器械在真实临床环境中的表现,并为临床使用提 供科学依据。 三、试验设计与实施 1. 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需要合理且符合科学原则。具体要求包括确定研究对象、制定试验方案和流程、确定试验指标和终点、随机分组和盲法、样本 量估计、控制组选择等。 2. 试验实施

试验实施应按照试验方案和流程进行。试验过程应记录详细的操 作步骤、数据记录及管理、质量控制等。同时,临床试验人员需要具 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确保试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试验数据管理与分析 1. 试验数据管理 试验数据管理应遵循国家相关规定,确保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备份和保密安全。试验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需得到有 效保障。 2. 试验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分析应使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和软件工具进行,以客观、 科学的方式评估试验结果。分析结果应准确、可靠,并得出相应结论 和建议。 五、试验伦理与安全 1. 试验伦理 试验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伦理原则,包括确保试验对象知情同意、保护个人隐私、尊重试验对象权益、确保诚信原则等。试验相关人员 需具备伦理意识和伦理知识。 2. 试验安全 为了保护试验对象的安全,试验过程中应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 同时,试验人员也需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试验过程的安全性。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管理制度 一、概述 二、试验前准备 1.试验计划编制:编制试验方案,明确试验目的、设计、方案、入组和排除标准等。 2.试验人员培训:对参与试验的医生、护士和数据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其了解试验的目的和操作规范。 3.试验设备准备:准备试验所需的医疗器械设备,确保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 三、试验过程管理 1.试验入组管理:按照试验方案的入组标准进行试验对象的招募和筛选,确保试验对象符合相关条件。 2.试验操作管理:对试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进行管理,确保试验对象按照规定操作,并记录试验过程中的相关数据。 3.试验随访管理:对试验对象的随访进行管理,确保试验过程中的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 4.试验数据管理:对试验过程中的数据进行管理,包括数据录入、校核、审核和存储等工作,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四、试验结果统计和分析 1.数据统计和分析:对试验过程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评估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试验结果报告:编制试验结果报告,对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并提出评估和改进建议。 五、试验安全管理 1.试验安全监测:监测试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保障试 验对象的安全。 2.不良事件管理:对试验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管理,包括记录、评估、处理和报告等。 六、试验审查和监督 1.试验审查:在试验开始前,由有关机构对试验方案进行审查,以确 保试验方案的科学性和合规性。 2.试验监督:对试验过程进行监督,确保试验活动的规范性和合规性。 七、试验报告和结果发布 1.试验报告编制:根据试验结果和分析,编制试验报告,对试验的目的、设计、结果和结论进行描述和解释。 2.试验结果发布:将试验结果发布给相关机构和公众,以供评估和参考。 八、责任与制度执行 1.责任明确:明确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责任分工,包括试验方案编制、试验操作、数据管理、审查监督等。 2.制度执行:对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管理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和评估, 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运行管理制度及流程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运行管理制度及流程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是新型医疗器械上市前必须进行的关键环节。为保证临床试验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安全性,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运行管理制度及流程。下面将详细介绍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运行管理制度和流程。 一、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运行管理制度 1.试验设计和方案制定: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前,需要制定试验设计和方案,明确试验目的、对象、方法和指标等内容。要确保试验设计符合法规要求,能够科学全面地评价医疗器械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2.试验机构选择和合作协议:试验机构的选择非常重要,需要具备一定的设施和技术条件,有临床试验经验和患者资源。与试验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试验的顺利进行。 3.试验设备和试验药品购买和管理:根据试验设计和方案的要求,采购试验所需的设备和药品。同时要建立设备购买和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设备和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试验人员招募和培训:根据试验的需要,招募试验人员,并进行相应的培训。试验人员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对试验操作规程进行严格的遵守,保证试验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5.试验伦理委员会审评和监管:医疗器械临床试验需要提交给伦理委员会进行审评,并获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伦理委员会要对试验方案、试验人员、试验对患者的安全和利益等进行全面的审查和监管。

6.试验数据采集和管理:试验过程中要进行数据的采集和管理,确保 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要建立严格的数据采集和管理制度,包括数据采 集工具的设计、数据录入和质控等方面,以保证试验数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7.试验安全和监测:医疗器械临床试验需要对试验患者的安全进行监 测和管理,包括对试验设备、试验药品的使用安全进行监控,以及对试验 患者的不良事件进行收集和报告。要建立试验安全和监测制度,确保试验 过程中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8.试验数据分析和报告:试验结束后,需要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撰写试验报告。试验数据的分析要符合统计学原理,结果要真实可靠,报告要全面、准确地反映试验结果。 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运行流程 1.研发阶段:在医疗器械研发阶段确定试验方案,并提交给伦理委员 会进行审评。同时进行试验设备和试验药品的采购,以及试验人员的招募 和培训。 2.试验准备阶段:确定试验机构、制定试验计划和时间表。与试验机 构签订合作协议,并进行试验相关设施和技术的检查。 3.试验实施阶段:按照试验方案进行实施,采集试验数据。根据试验 监测计划对试验设备和试验药品进行监控和管理,对试验患者进行不良事 件的收集和报告。 4.数据分析和报告阶段:试验结束后,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撰写试验报告。报告要包括试验设计、试验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运行管理流程和制度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运行管理流程和制度 Ⅰ.目的:医疗器械的临床试验是申办方对拟申请注册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确认或者验证的过程。本机构按照《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以及《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并参照国内外开展临床试验的规范和要求,结合我中心开展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特点,制定本制度与流程。 II.范围:适用于本机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 Ⅲ.规程: 1.立项准备 1.1 申办者/CRO若有意在我院开展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请首先与本机构就研究科室、主要研究者等相关问题进行商洽。 1.2 申办者/CRO与临床科室和机构共同商定主要研究者(PI)承担医疗器械临床试验项目负责人原则上需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并取得GCP培训证书,无GCP培训证书及院内GCP 培训学分证的人员不能作为项目负责人。 1.3 PI提出研究小组成员(必须有相关培训证书),机构视情况派出研究人员参与。 1.4 若本单位为该项目的组长单位,PI主持召开研究者会议;若为参加单位,PI、机构代表应参加研究者会议。 1.5 申办者或CRO负责派出合格的、研究者所接受的监查员。 1.6 申办者或CRO按照附件1 准备申请临床试验的相关材料,递交机构办公室秘书 2.立项审核 机构对送审材料及研究小组成员资质进行审核,由机构主任、专科负责人审批后立项,正式立项后通知PI及申办者或CRO。 3.伦理委员会审核 3.1 申办者/CRO按照伦理委员会要求准备材料,并递交至伦理委员会秘书进行伦理审评。 3.2 申办者/CRO将最终的审评意见交机构办公室秘书存档。 4.合同审核 4.1 项目取得本中心伦理批件后,申办者/CRO与研究者初步拟定合同和经费预算,按照《试验合同签订的SOP》,递交机构经费管理人员,由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科技处、医院审计室、财务科、医院主管领导对合同进行审核。 4.2 经审核通过的合同,申办者法人(或其授权人)与项目负责人共同签署后,交医院法人(或其授权人)审批签字并加盖公章后生效。

医疗器械行业临床试验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行业临床试验管理制度近年来,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迅猛,为了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试验成为医疗器械上市前的必经之路。为了规范和管理临床试验,医疗器械行业制定了一系列临床试验管理制度。 一、临床试验管理制度的起源和意义 临床试验管理制度起源于对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需求,其意义在于提高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质量和效率,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医疗器械的研发和上市提供科学依据。 二、临床试验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 1.伦理及知情同意原则:临床试验必须遵循伦理原则,确保试验对象的知情同意,并保护其隐私权和人身安全。 2.试验设计和合理性原则:临床试验必须具备合理的试验设计,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3.实施质量原则:临床试验必须按照严谨的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试验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4.数据质量和可审查性原则:临床试验必须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以便监督部门进行审查和验证。 三、临床试验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1.临床试验计划管理:包括试验方案、试验流程、试验分组与随机化、试验样本大小和试验时间计划等。

2.试验对象管理:包括试验对象招募、知情同意和解释、试验对象登记和筛选标准等。 3.试验执行管理:包括试验的操作规程和流程、试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试验过程的监督和记录等。 4.试验数据管理:包括数据的采集、整理、录入和存储,以及数据的质量控制和验证。 5.试验报告和分析管理:包括试验报告的编写和提交,试验结果的统计和分析,以及结论的推断和描述。 6.试验药物和器械管理:包括试验药物和器械的购买和管理,试验药物和器械的质量控制和追溯等。 四、临床试验管理制度的推行和实施 为了确保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管理制度的落地和实施,需要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1.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明确临床试验的要求和规范。 2.加强监督管理,对试验机构和研究人员进行监督和评估。 3.推动技术手段的应用,如电子数据采集系统和数据管理系统等,提高试验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4.加强知识普及和培训,提高试验机构和研究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制度(全文)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制度(全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治理,维护受试者权益,保证临床试验结果真实、可靠,根据《医疗器械监督治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实施及监督检查,应当依照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是指:获得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资格的医疗机构(以下称医疗机构)对申请注册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按照规定进行试用或验证的过程。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目的是评价受试产品是否具有预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四条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应当遵守《世界医学大会赫尔辛基宣言》(附件1)的道德原则,公正、尊重人格、力求使受试者最大程度受益和尽可能幸免损害。 第五条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分医疗器械临床试用和医疗器械临床验证。 医疗器械临床试用是指通过临床使用来验证该医疗器械理论原理、基本结构、性能等要素能否保证安全性有效性。 医疗器械临床验证是指通过临床使用来验证该医疗器械与已上市产品的主要结构、性能等要素是否实质性等同,是否具有

同样的安全性、有效性。 医疗器械临床试用的范围:市场上尚未出现过,安全性、有效性有待确认的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临床验证的范围:同类产品已上市,其安全性、有效性需要进一步确认的医疗器械。 第六条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前提条件: (一)该产品具有复核通过的注册产品标准或相应的GJ、行业标准; (二)该产品具有自测报告; (三)该产品具有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治理部门会同国务院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可的检测机构出具的产品型式试验报告,且结论为合格; (四)受试产品为首次用于植入人体的医疗器械,应当具有该产品的动物试验报告; 其它需要由动物试验确认产品对人体临床试验安全性的产品,也应当提交动物试验报告。 第二章受试者的权益保障 第七条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不得向受试者收取费用。 第八条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负责人或其托付人应当向受试者或其法定代理人详细说明如下事项: (一)受试者自愿参加临床试验,有权在临床试验的任何阶段退出;

临床试验研究者培训制度

临床试验研究者培训制度 目的: 合格的研究者是保证临床试验质量的关键。临床药理室对研究者的培训,是研究者获得参加其所承担试验项目资格的必备条件。为此,特制定本规程。 1.制定培训计划 1.1室内针对每位研究者制定个性化的岗位培训计划。 1.2针对具体试验任务,制定试验前研究者培训计划。 2.培训原则:培训者应遵循尊重、真诚的原则,在培训者与受训者之间形成相互信任、相互负责的氛围。 3.培训者资格:临床试验项目负责人或主要研究者负责临床试验 开始前的培训工作。培训者必须熟悉我国GCP有关要求、各项室内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临床试验方案及其实施的规定。 4.培训内容 4. 1培训文件 4. 1. 1规范文件:GCP、GLP、与临床研究有关的技术指导原则。 4. 1.2技术文件:研究者手册、临床试验方案、知情同意书、病 例报告表、试验药物使用记录表以及针对特定研究项目而制定的SOPo 4.2岗位培训:室内所有研究者、研究协助人员及项目负责人、试验分析测试人员、试验药品管理员、质量保证部门人员、数据录人员、档案管理员等,除接受专业技能培训外。还应接受工作职责的专门培

训、如部门或科室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岗位标准操作规程等, 以保证 其能正确履行各自的职责。 有计划地派出研究者进行CCP证书培训和相关专业培训或进修, 在机构内部组织有关临床试验设计与实施的学术讲座。 4.3临床试验前研究者培训:确定参加培调的研究者与研究协助人员(包括监护医师、护士、学生等),安排培训会议日期与地点。 4.3. 1临床试验管理规范培训:CCP及基地、室内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重点是研究者职责,招募受试者与知情同意,试验数据的记录与报告,试验药物的管理,不良事件的处理与报告。需有书面考核成绩。 4.3.2临床试验方案的培训:重点是受试病例选择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监护方案及不良反应处理措施,试验方法及检测方法,标本收集及处理。 4. 3. 3研究病例报告表记录培训:逐页逐项讲解研究病例报告表记录的规定与要求。 4. 3. 4讨论落实临床试验流程及其各环节的职责和标准操作规程,如各研究小组间工作衔接的程序,I期临床试验的护理,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以及试验过程中各环节的标准操作规程。 4.3.5讨论确定研究分工,明确职责。 4.3.6签署“授权书”:研究者和研究协助人员具有与其岗位相适应的专业资格和经验。经过临床试验前培训会议有关试验方案、标准操作规程及临床试验管理规范的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室内授权其参加培训项目的临床试验。被授权者签字。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7篇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7篇Regulations on clinical trials of medical devices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7篇 前言:规章制度是指用人单位制定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本文档根据规则制度书写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第一章总则范文(实用版) 2、篇章2:第二章受试者权益保障范文(通用版) 3、篇章3:第三章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方案 4、篇章4:第四章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实施者 5、篇章5:第五章医疗机构及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人员 6、篇章6:第六章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报告 7、篇章7:第七章附则文档 篇章1:第一章总则范文(实用版) 第一条为加强对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管理,维护受试者权益,保证临床试验结果真实、可靠,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实施及监督检查,应当依照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是指:获得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资格的医疗机构(以下称医疗机构)对申请注册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按照规定进行试用或验证的过程。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目的是评价受试产品是否具有预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四条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应当遵守《世界医学大会赫尔辛基宣言》(附件1)的道德原则,公正、尊重人格、力求使受试者最大程度受益和尽可能避免伤害。 第五条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分医疗器械临床试用和医疗器械临床验证。 医疗器械临床试用是指通过临床使用来验证该医疗器械理论原理、基本结构、性能等要素能否保证安全性有效性。 医疗器械临床验证是指通过临床使用来验证该医疗器械与已上市产品的主要结构、性能等要素是否实质性等同,是否具有同样的安全性、有效性。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管理制度-临床试验管理制度

LOGO 上海XXXX有限公司 MAGI Company., Ltd. 文件编号:XXXX 版次/修订:A/1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管理制度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本程序由上海XXXX有限公司提出

文件会签页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加强对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管理,维护受试者权益和安全,保证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过程规范,结果真实、准确、完整和可追溯,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制定本规范。 2 范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本公司为申请医疗器械注册而实施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相关活动,应当遵守本管理制度。 本管理制度涵盖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全过程,包括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方案设计、实施、监查、稽查、检查以及数据的采集、记录、保存、分析,总结和报告等。 3 职责 3.1伦理委员会: 保护受试者合法权益和安全,维护受试者尊严。 对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伦理性和科学性进行审查。 3.2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负责在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备案管理信息系统中填报、管理和变更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备案信息,包括临床试验专业、主要研究者等信息; 负责在备案系统中在线提交上一年度实施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工作总结报告; 负责在伦理委员会对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审查前,组织评估该临床试验主要研究者的资质并完成其备案。 3.3 研究者 确保医疗器械临床试验遵守伦理委员会同意的最新版本临床试验方案; 在约定的时限内,按照本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医疗器械临床试验。

3.4 申办者 即本公司,临床部为本公司负责临床试验的责任部门。 申办者对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真实性、合规性负责。 4 程序 4.1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开始前,申办者应当通过主要研究者向伦理委员会提交下列文件: (一)临床试验方案; (二)研究者手册; (三)知情同意书文本和其他任何提供给受试者的书面材料; (四)招募受试者和向其宣传的程序性文件(如适用); (五)病例报告表文本; (六)基于产品技术要求的产品检验报告; (七)临床前研究相关资料; (八)主要研究者简历、专业特长、能力、接受培训和其他能够证明其资格的文件; (九)试验医疗器械的研制符合适用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相关要求的声明; (十)与伦理审查相关的其他文件。XXXXX 4.2知情同意书一般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以及对事项的说明: (一)主要研究者的姓名以及相关信息; (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的名称; (三)临床试验名称、目的、方法、内容; (四)临床试验过程、期限; (五)临床试验的资金来源、可能的利益冲突; (六)预期受试者可能的受益和已知的、可以预见的风险以及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 (七)受试者可以获得的替代诊疗方法以及其潜在受益和风险的信息;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运行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运行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Ⅰ.目的: 为保证我院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科学、规范和有序进行,充分保障受试者的权益。 Ⅱ.范围:适用于我院开展的器械临床试验。 Ⅲ.规程: 遵照《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参照国内外开展器械临床试验的经验,制定本制度与流程。 本院的器械临床试验由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以下简称机构办)组织相关专业实施,实行“准入制”,未经GCP机构办同意进行的临床试验,概不予认可。 1.立项准备。 1.1.申办者/CRO(合同研究者组织)联系机构办、意向科室共同确定主要研究者。 CRA提交“器械临床试验立项申请表”(附件1),并按照“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立项文件列表”(附件2)准备临床试验相关完整材料一份,交机构办公室。 1.2.PI提出研究小组成员,填写“主要研究者履历”(附件3)“项目研究团队 成员表”(附件4),由CRA连同试验资料一起递交机构办公室。 研究小组人员的资质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研究团队成员必须经GCP培训并获取证书; ➢主要研究者组建研究团队,包括:①临床医师;②病区护士;③研究护士; ④药物管理 人员;⑤药物代谢研究人员(如需要);⑥其他相关科室人员(如需要)1.3.文件资料请用黑色、厚壳、双孔文件夹装订,文件夹侧标使用统一的模板(附 件10),第一页均为文件目录,每项文件中间用带数字标识的隔页纸分隔。 请按文件目录所列文件顺序排列各项文件,文件夹中不包括的文件无需列入目录。文件多的项目请准备多个“机构文件夹”,编号“①,②,③……”。 2.受理立项。

机构对送审材料及研究小组成员资质进行审核,决定是否同意立项。若同意,则向伦理委员会发出“临床试验审批受理通知”(附件5)。 3.伦理委员会审核。 3.1.申请者持“临床试验审批受理通知”(附件5)按照伦理委员会要求准备材 料,将申报材料交伦理委员会进行伦理评审 3.2.评审结束后,将“伦理委员会接受临床试验回执”(附件5)和“伦理委员 会审批件”原件交回机构办公室。若按伦理委员会要求所提交项目资料有所修订,要将已修订的项目资料补交到机构办公室备案。 4.协议签订。 4.1.临床试验协议样本先由研究团队审核确认后再交机构办公室复审,协议终版 以主要研究者、机构办公室及申办者三方达成一致为准。经申办者签字盖章的临床试验协议终版一式两份(或两份以上),先由主要研究者签字后交机构办公室主任签字并加盖机构公章,具体参考《临床试验合同签订的SOP》。 4.2.凡属人类遗传资源国际合作项目的,在签署协议时,需要同时提交人遗办出 具的“人类遗传资源采集、收集、买卖、出口、出境审批决定”,或者在协议中注明获得人遗办批准后生效。 4.3.只有在正式协议签署后,才能开始临床试验。 4.4.申办者在协议签订后15 个工作日内将第一笔试验经费汇到医院帐户,并将 标注有试验名称及主要研究者的汇款证明交给机构,机构向财务科开具“临床试验经费确认函”(附件6)通知财务管理相应经费项目。 5.试验启动。 5.1.临床试验启动会之前,CRA必须向GCP机构办递交《总随机表》(如适用)、 《监查计划》、《监查报告》样表、《受试者鉴认代码表》样表、《受试者筛选表与入选表》样表、《严重不良事件报告表》样表、“临床试验项目科室启动会通知函”(附件7)等文件资料电子版与纸质版,并填写“临床试验相关物资交接单”(附件8)。以上文件资料递交CRA不能绕过GCP机构办,直接送至临床试验科室。其他临床试验项目有关耗材和仪器设备等物资递交可直接送至临床试验科室研究者接收。

1-医疗器械检验人员培训课:标准体系介绍

大家好,我是老钱,在食药监系统有12年的工作经历,在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检查过程中,在一些规模较小的医疗器械企业经常会发现这么一种现象,上半年去质量管理方方面面做的不能说完美无缺,但也是中规中矩,该执行的制度,该做的记录,该履行的程序一样不少,下半年再去的时候却发现质量管理大滑坡,公司的管理制度还是原来的制度、程序文件也都原封不动,但是一检查,批生产记录也缺了,检验记录也不全了,该审核的也找不到了。再一问,要么是企业的管理者代表被人挖走了、要么是质量管理相关岗位人员离职了。 在这类企业里,好的制度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一方面,但人的因素要重要的多,往往一个质量管理方面的关键人员离职后会对企业质量管理在相当一段时间造成影响,而企业受限于规模,不可能建立稳定的人才梯队和互补性制度。面对这类情形,我希望我做的这个音频能够方便企业新入行人员对医疗器械行业质量管理模式、框架有一个基础的认知。 下面的节目里,我会就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检验人员日常工作中涉及的一些基本方法入手,介绍检验相关的内容,共大家参考。作为检验人员,大家还是要对《中国药典》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相关附录做个了解,药典中应用到的一些技术,方法及要求都与大家有很密切的关联。 受限于个人知识储备、实践经验,存在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我会及时进行修改。希望我的微薄之力能够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检验工作规范化起到正向作用。

今天呢,我会把医疗器械涉及的标准体系做个简单介绍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二章第六条的规定,我国标准分为四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国家标准:顾名思义,他的适用范围是全国。比如:我们常接触的药典收载的药品标准,是国家药品标准,具有法律效力。还有2007年轰动一时的《小麦粉馒头》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可以在国家标准信息服务公共平台查询到。 行业标准:适用范围是某个行业。比如医药是YY开头、建筑工程师JG开头,我们用大写的YY表示医药行业强制标准;用YY/T表示行业推荐标准; 在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可以方便的查询到已施行的标准。 地方标准:适用范围是本行政区域,比如我们国家很多省份都出台了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就是对国家药品标准中未收载的地方临床习用饮片品规和炮制方法的补充,是地方饮片加工、生产、经营、使用、检验、监督管理的法定依据。 企业标准(产品技术要求):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产品,企业应制订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 这四级标准的关系是怎样的呢?首先,国家标准是标准体系中的主体,其他各级标准不得和国家标准相抵触;国家标准一经批准发布,与其重复的行业、地方标准相应废止。 行业标准是对国家标准的补充:专业性、技术性较强。

医疗器械员工培训制度

医疗器械员工培训制度 医疗器械员工培训制度 现在医疗器械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非常不错,如何培训医疗器械创从业员工?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医疗器械员工培训制度,希望能帮到你。 医疗器械员工培训计划 培训内容:在国家以往发放的教材《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管理办法》、《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办法等的基础上,结合地方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类考核、检查、备案、注册办法及企业内部培训资料等重点进行培训。 培训人员及时间安排:参加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及业务骨干,利用周例会、月末总结会时间讲解专业技术知识、法律法规等相关方面知识,每月保障最低1课时培训。 具体培训计划安排:本培训执行以季度为操作阶段,,在具体执行效果评估的基础上循环评估,循环培训,循环固化与优化相结合,持续提升所有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操作意识与专业执行能力。 (一) 第一季度培训主题: (1)公司工作会会议精神及典型发言. (2)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学习. (3)医疗器械方面简单知识培训 (4)参加药监局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 培训目的:做好公司正式运营前的培训准备工作,使员工全面了解医疗器械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医疗器械有初步的了解。 培训对象:企业负责人、质量负责人 主讲讲师:杭州光典质量负责人市县药监局主讲老师 (二) 第二季度培训主题:

(1)医疗器械产品专业知识培训 (2)销售服务技巧培训。 培训目的:强化质量管理制度的熟悉贯彻、熟悉国家医疗器械的法律法规及地方药品监 督管理局发布的各类考核、检查、备案、注册办法,加强服务理念,提高销售水平。 培训对象:企业负责人、质量负责人仓库保管员销售人员 主讲讲师:杭州光典质量负责人产品研发部人员产品营销部负责人 (四)第四季度培训主题: (1)针对本年度工作进行汇总 (2)医疗器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及注意事项 (3)器械知识的培训 培训目的:提升专业知识应用技巧,提高业务部销售水平,规范调剂流程,避免发生问题,提高售后服务反应速度。 培训对象:公司所有员工,重点是负责销售、储运、售后服务的员工 主讲讲师:杭州光典质量负责人产品研发部人员产品营销部负责人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培训计划(一):20xx年医疗器械培训计划 20xx年xxx医疗器械培训、考核计划 20xx年xxx根据公司生产需要,结合日常工作、业务技能实际需求,公司对员工培训做如下安排: 注:1、培训时间拟定于公司没有生产任务的周六。 2、请各授课老师提前准备好授课教材、考核试卷及答案;授课完毕后交人力资源部备存。 3、请各部门届时负责准备好员工培训签到单,并负责收集部门内员工的各项考核试卷,完全收集后交授课老师批卷。 4、各授课老师批卷完毕后,请将考核试卷交回各部门。由各部门再仔细核对考核人员与考核试卷,确保部门内所有相关人员都已经过必要的上岗前培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