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卫生学课件.ppt

合集下载

2024版学前卫生学全部ppt课件

2024版学前卫生学全部ppt课件

学前卫生学全部ppt课件contents •学前卫生学概述•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学前儿童营养与膳食•学前儿童常见疾病预防与处理•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管理•家庭、社区与儿童健康促进目录CHAPTER学前卫生学概述学前卫生学的定义与任务定义任务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对象:0-6岁儿童,包括婴儿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

儿童常见疾病预防与保健。

期、幼儿期和学龄前期儿童。

研究内容儿童营养需求及膳食指导。

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

学前卫生学的意义与价值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通过科学的卫生保健措施,保障儿童身体健康,促进心理发展。

提高儿童生命质量通过预防疾病和提供优质的卫生保健服务,提高儿童生命质量。

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健康的儿童更有可能成为未来社会的有用之才,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贡献。

CHAPTER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与特点生长发育的连续性01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02生长发育的阶段性03身高和体重头围和胸围其他指标030201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评价指标与标准感知觉发展语言与认知发展情感与社会性发展动作与运动技能发展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观察与评估CHAPTER学前儿童营养与膳食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营养素的生理功能与食物来源学前儿童膳食指南及食谱编制膳食指南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吃清淡少盐的膳食;如饮酒应限量;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食谱编制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生理特点、营养需求和饮食习惯编制食谱,保证食物种类多样,营养均衡。

同时,要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提高儿童的食欲。

预防措施合理膳食,保证各种营养素的摄入;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纠正营养问题;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家长和儿童的营养意识。

营养性疾病的种类包括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症、矿物质缺乏症等。

处理方法根据具体疾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补充缺乏的营养素、调整饮食结构等。

学前儿童卫生学——序言ppt课件

学前儿童卫生学——序言ppt课件

精选版
6
• 二、学前儿童健康的标志 • 生长发育、患病率和死亡率是衡量学前儿童健康状
况的标志。 • 解释生长发育(孕育至成年):每一个年龄阶段都
有相关的指标要求,比如新生儿,体重方面,男孩 6.2-6.6斤,女孩6-6.4斤,身长50厘米左右,视听 指标测查等。生长发育迅速。第二章中会详讲。 • 患病率是指在一个时间点上患某种疾病的人数占全 体人数的百分率。解释:爱生病、弱势群体、抵抗 力差。在小孩子常见疾病这一章会详讲。 • 死亡率指的是某年死亡人数与同年总人数的比率。 解释:许多疾病的死亡率高,如心脑血管疾病、癌 症、艾滋病等。现状:死亡年龄低龄化趋势。
学前卫生学
精选版
1
精选版
2
容主 要 内
一、概念解析(What) 二、主要任务(Which) 三、基本内容:(Whom) 四、学科地位(Where) 五、学习方法:(How Learn) 六、学前卫生学的研究方法(How Find)
精选版
3
第一节 健康的概念
• 一、健康概念的演变 • 学前儿童卫生学是一门研究保护和增进学前儿童,特别
研究社会科学和管理学等范畴内的问题,使学前儿
童卫生学的研究范围大为扩展,使学科的综合性大
大加强。我们幼师学生开设《学前卫生学》这门学
科,就是让大家掌握卫生保健工作技能,适应幼儿
保教工作。
精选版
19
1、掌握婴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 和技能(如护理和急救等)。
2、以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 为依据,科学地开展教育工作,制订和执行 婴幼儿的生活制度,合理调配幼儿、婴儿的 膳食,预防身心疾病和传染病,培养婴幼儿 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做好安全教育和预防 意外事故的工作。

学前卫生学第一章ppt课件

学前卫生学第一章ppt课件

(4)婴幼儿眼的保健
.
2、听觉器官——耳 人耳有双重感觉功能,即既是听觉器官又是机体
位置和平衡感觉器官。
(1)耳的结构和功能 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组成
(2)婴幼儿耳的特点 婴幼儿的咽鼓管较成人的短,官腔宽,位置水平。 鼻咽部的细菌容易沿咽鼓管侵入鼓室,引发中耳 炎,中耳的炎症可导致脑膜炎。 婴幼儿的听觉较成人敏锐,故而对噪音也更敏感。
(一)体格发育的特点
出生体重、身长 出生头围、胸围 身体各部分的比例
(二)各系统的特点
骨骼、肌肉 皮肤 呼吸 消化 心脏和血液 泌尿和生殖器 免疫系统 神经系统 感觉器官
.
二 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现象
生理性体重下降 生理性黄疸 螳螂嘴和板牙 乳房肿大 女婴阴道流血
.
本节主要介绍新生儿的生理特 点。通过对新生儿期各系统解剖生 理特点的阐述,以了解新生儿期的特 殊性;同时对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现象 基本了解。
四肢等几个部分 。
(二)细胞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三)组织、器官和系统
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由它形成组织,进 而形成器官、系统,最后组成人体。
.
二、婴幼儿各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运动 系统
消化 系统
内分泌 神经 系统 系统
呼吸 系统
泌尿 生殖
循环 系统
感觉 器官
.
(一)运动系统
1、婴幼儿骨骼的特征 骨的形态、结构特征 颅骨、脊柱、胸廓、上肢骨、下肢骨的特征
.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刺激作出反应, 叫反射。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人体各种活动的基 本方式。 参与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机体中的任 何反射活动都是在反射弧的基础上实现的。一个 完整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效应器5部分组成。

学前儿童卫生学PPT课件

学前儿童卫生学PPT课件
睾丸已 降、大 阴唇覆 盖小阴 唇 睾丸未 降、大 阴唇未 覆盖小 阴唇
较少

短少 绒毛
呼吸系统
呼吸中枢不成熟,节律不规则, 40~45 次 / 分,胸腔 小,腹式呼吸为主,表浅 早产儿:
呼吸暂停: 呼吸停止超过 15-20 秒,或虽 不到15秒但伴有心率减慢(<100次/分)并 出现紫绀及肌张力减低。 肺透明膜病
• •



3、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O、胎儿血型为A 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 且造成的黄疸较轻。据报道,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11.9%。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生后24小时 内出现黄疸,且逐渐加重。早期可进行换血疗法,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轻微症状,只要采用光照疗法即可。
2、母乳性黄疸 因吃母乳新生儿发生黄疸称为母乳性黄疸,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少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 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原因还不十分明了。其黄疸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峰后黄疸继续加重,如继续哺 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黄疸明显下降,若再次哺乳,黄疸又 上升。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它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致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 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于是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增加,出现新生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 出现母乳性黄疸后,一般不会影响小儿的健康,也无发烧和食欲不好的症状。对于母乳性黄疸也不必惊慌, 停母乳时可用牛奶暂时替代,待黄疸好转后可以继续用母乳喂养。
• 低血糖、低蛋白血症
血液系统

学前教育卫生学PPT课件

学前教育卫生学PPT课件

流行性感冒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示意图
流感患者 讲话、咳嗽、空气传播途径
(携带流感病毒)
病原体
飞沫悬 浮于空 气中
散播
健康人
病原体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上页 下页 40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上页 下页
41
麻疹
上页 返回 42
第四讲
健康教育与健康评价
上页 下页45
三、影响健康的因素
自然环境 1、环境
社会环境 生物学的因素
2、生物学基础 心理学的因素
3、生活方式
4、卫生保健设施
上页 下页 46
四、生活方式与健康
我国健康教育工作者提出以下几项主要生活方式建议
1、心胸豁达,情绪乐观; 2、劳逸结合,坚持锻炼; 3、生活规律,善用闲暇; 4、营养适当,防止肥胖; 5、不吸烟,不酗酒; 6、家庭和谐,适应环境; 7、与人为善,自尊自重; 8、爱好清洁,注意安全。
种成分。
上页 下页27
这些食物中含有的主要物质是什么?
脂肪
其作用是: 提供 能量 的重 要物质,但常作 为 备用能源 物质 贮存在体内。
上页 下页28
无机盐的作用
占体重约为--4-%----,作用很大: 其中-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 一种成分,钙---、--磷----是构成牙 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
上页 下页44
二、对健康行为的重要判断依据
⑴有利性:所表现的行为对自已、对他人、对社会有益; ⑵规律性:如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从容应变等; ⑶合理性:表现的行为可被他人和社会理解、接受,不荒唐; ⑷适中性:在语言表达、情绪、动作等方面居常态水平; ⑸习惯性:已形成动力定型; ⑹同一性:表现某种行为时,无理冲突、躯体冲突、社会冲 突,行为与所处环境条件也无冲突; ⑺整体性:人体既有行为个性特征,又能与别人或环境冲突 时,表现出容忍和适应; ⑻创造性:不墨守成规,勇于探索,能适应环境的新变化。

《学前卫生学》第一章PPT课件

《学前卫生学》第一章PPT课件

每餐5大碗饭
不在话下,易
出汗,情绪激
动,眼球严重
凸出
-
47
患者五 女,55岁,家住
贵州省某边远 山区,脖子肿大, 呼吸困难,劳动 时心跳快,气短.
-
48
患者一
这些人患了: 侏儒症 病因是: 幼年时期
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
49
资料下载
阳鸣村,位
于四川资中县,
几十年下来,全
村男女几乎一个
身段——80厘米
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较为复杂的反射。 比如望梅止渴、不寒而栗等
你还能举出哪些非条件反射的例子?
-
40
植物性神经- 示意图
41
• (二)体液调节:一种比较原始的调节方 式,作用范围广泛、作用缓慢持久
主要指一些化学物质如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 素及新陈代谢的产物如二氧化碳,通过血液循环 或组织间液作用于机体的组织和器官,促进或抑 制组织或器官发生功能性的变化。
-
8
本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一)地位、性质
《儿童卫生与急救》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 也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二)任务 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
-
9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有关幼儿的解剖生理 特点与卫生、生长发育规律、心理卫生、常见疾 病和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托幼园所的环境卫 生和卫生保健制度等基本知识,具备相应卫生保 健的基本技能,能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维护和 增进儿童的身心健康。
案例3
1999年12月8日下午两点多,在萧山某幼儿园大(3)班就读的
6岁女孩丹丹(化名)在午睡起床时不慎从上铺摔了下来,由于幼儿
园老师的大意,致使病情延误,最后只能实施开颅手术保持了她的

学前儿童卫生学说课稿PPT课件

学前儿童卫生学说课稿PPT课件
第24页/共28页
五、课程特色
1、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坚持并形成“三基三严”的教学特色。重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严(严格要求、
严肃态度、严密方法)”。
第25页/共28页
六、教学效果
• 1、学生评价 在学院教学质量反馈评估中,教学效果好,教学评价优良。
第7页/共28页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根据《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教学目标、本课题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以及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确定单元的目标、重难点如下: 1、知识目标
(1)明确意外伤害的急救原则 (2)熟悉急救技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知道各种常见意外伤害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掌握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方法.
第23页/共28页
考核方法
本课程从以下三个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 1、平时成绩:包括上课考勤、课堂提问、平时作业、课堂笔记等。侧重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 学习能力。占总成绩的30% 2、期末考试成绩:侧重考核学生对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占总成绩的70%
第2页/共28页
课程目标
1、能力目标
• 能根据婴幼儿的生理特点,保护和促进其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发展 • 会正确测量和科学评价婴幼儿的身体发育状况 • 能对婴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做出诊断、预防和矫正 • 能正确分析幼儿园食谱,会编制符合幼儿营养需要的食谱 • 能辨别、判断和预防婴幼儿的常见病,会适当护理生病的幼儿 • 能积极防范并恰当处理婴幼儿常见的意外伤害 • 会照料和指导婴幼儿的日常生活,合理安排和组织各项教育活动和体育锻炼 • 能为婴幼儿创设安全、符合卫生要求的物质环境,并能及时发现并改善环境中的安全隐

学前儿童卫生学课件.ppt

学前儿童卫生学课件.ppt
各系统的发育不均衡,但各部分的生长发育并非孤 立进行,而是相互影响、相互适应。因此,任何一 种对机体作用的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到多个系统。 (四)每个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都有着自己的特点
因遗传和环境的因素,每一个儿童的发育水平和发 育过程都不同。
二、影响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因素 (一)影响因素分两类 1.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
※ 呼吸系统保健要点
1.用鼻呼吸,防止灰尘和细菌进入肺部,并调 节空气温度和湿度,减少感冒;
2.掌握擤鼻涕的方法,防止鼻腔压力过大引发 的中耳炎;
3.注意保护嗓音,防止声带过度紧张; 4.培养正确的姿势,加强体育锻炼,促进胸廓
及肺的正常发育;
5.多进行户外活动,室内注意通风换气; 6.进餐时要小心,防止食物误入气管;
牛羊奶 肾脏 肝脏 蛋类 瘦肉 扁豆
二、你知道什么颜色对眼睛更好吗?
青色和绿色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都比较适中,所 以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和眼睛里的视网膜 组织比较适应。
因此,当人在紧张的学习或工作后,在窗口眺望 一下远处的树木,紧张的神经就会顿觉轻松,眼睛 的疲劳也会随之消失。
三、护眼运动
1.远方凝视
五、泌尿系统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及解剖生理特点 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泌尿系统的保健要点 1.供应足量的饮用水,尿液的形成有利于冲刷输尿管 、膀胱、尿道。 2.培养婴幼儿定时排尿的习惯,防止尿频和憋尿。 3.保持外阴清洁,定时清洗,并注意清洗方式。 4.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气味,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2、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 3、预防骨折、脱臼、肌肉损伤等伤害性事故的发生。 4、经常晒太阳,促进身体对维生素D以及钙、磷等的 吸收。
5、学前儿童的服饰应有别与成人,要便于骨骼的发育 和动作的发展,不能一味追求美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功能:T淋巴细胞消灭入侵微生物,B淋巴细 胞产生抗体
免疫系统的保健要点 1.保持生活环境的卫生,减少污染源 2.通过户外互动、体育锻炼、合理营养 等积极有效的方式,增强儿童体质,提 高机体抵抗力。
九、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生命活动的重要调节系统,人体之所以 能够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保持各种生理活动的正 常进行,正是因为神经系统具有支配与协调作用。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1.构成: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2.中枢神经系统的构成:脑和脊髓
五、泌尿系统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及解剖生理特点 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泌尿系统的保健要点 1.供应足量的饮用水,尿液的形成有利于冲刷输尿管 、膀胱、尿道。 2.培养婴幼儿定时排尿的习惯,防止尿频和憋尿。 3.保持外阴清洁,定时清洗,并注意清洗方式。 4.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气味,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七、内分泌系统 (一)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及生理功能 1.组成 脑下垂体、肾上腺、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松 果体、胰岛、性腺 2.生理功能
(二)内分泌系统保健要点 1.要保证学前儿童有充足睡眠,以促进其生长发育 2.防治碘的缺乏,常吃含碘食物,提倡使用加碘盐 3.不乱服用营养品,防治性早熟。
八、免疫系统
2、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 3、预防骨折、脱臼、肌肉损伤等伤害性事故的发生。 4、经常晒太阳,促进身体对维生素D以及钙、磷等的 吸收。
5、学前儿童的服饰应有别与成人,要便于骨骼的发育 和动作的发展,不能一味追求美观。
二、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及肺 泡,执行着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吸入氧气 、排出二氧化碳的功能。
3.周围神经系统的构成: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神 经
4.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反射 种类: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在种系发展过程中, 为适应环境而形成的随意的快速反应,是有机 体本能、不学而能的反射。
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经学习才会的反射, 是后天学习、积累经验的反射活动。
(二)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学前儿童卫生学
学前儿童生理卫生
一、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骨骼肌三部分组成,在神经 系统的调节和各系统的配合下,起着支撑身体、执行 动作、保护内脏器官的重要作用。人体骨骼系统由206 块骨头链接而成,按部分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 骨,它们的组成和机能又各有不同。
运动系统保健要点
1、注意培养学前儿童各种正确的姿势,包括坐、立、 行等。
六、皮肤 (一)皮肤的构造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还包括毛发 、汗腺、皮脂腺、指(趾) 甲等附属物。
(二)皮肤的生理功能 1.保护功能 2.体温调节功能 3.吸收功能 4.分泌与排泄功能 5.感觉功能 6.代谢功能
(三)皮肤的保健要点 1.学前儿童不宜佩戴任何首饰 2.根据气温变化、运动量大小等实际情况及时提醒孩 子增减衣物 3.在学前儿童可触及之处,不可放置炉子、开水、 菜汤等物 4.婴幼儿,特别是婴儿,晒太阳时应尽量将皮肤暴露 在温和的阳光下,不能在烈日下暴晒。 5.勤洗澡、洗头,勤剪指(趾)甲,保持皮肤清洁 6.选择宽松、棉质、吸汗、柔软的内衣,小男孩裤子 不用拉链 7.使用儿童专用的外用药,要注意用量
合理营养,防治贫血,注意摄入含铁和蛋白质 丰富的食物;
避心免 脏过 和度 血的 管或 的突 正然常的机神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刺激,否则将会影响
儿童的衣服和鞋袜不宜过小、过紧,以免影响 心脏活动和血液循环;
保持正常的睡眠和适当的休息,以利于保护心 脏。
四、消化系统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为可以被吸收的 成分的过程。
1.脑的发育 (1)大脑 脑重量增长迅速,特别是出生后的第一年。
出生前半年至出生后一年是脑细胞数目增长的 重要阶段,以后脑细胞数目不在增加。
年龄越小,大脑发育越不成熟,形成的条件反 射少、速度慢、较不稳定。2岁时可利用第二信 号系统形成条件反射。
(2)脑干 (3)小脑:6个月时生长高峰,6岁时小脑发育 达到成人水平。
三、循环系统
(一)循环系统的组成
循环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部分。
心血管的解剖生理特点
1.心脏 学前儿童心脏重量占体重的百分比大于成人。
心脏发育过程中有两次增快阶段:2岁以前和 青春期后期。
2.血管 学前儿童血管内径相比成人宽,毛细血管非常 丰富,血流量大,身体的得到的营养物质和氧 气十分充足。
免疫是人体与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相互作用,从 而保持自身完整性和稳定性的反应,其本质是识别 自己、排除异己。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分子
1.免疫器官 (1)组成:脾脏、淋巴结、扁桃体、胸腺、骨髓 (2)功能:产生免疫细胞 2.免疫细胞 (1)组成: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B 淋巴细胞
吸收:经过消化的食物成分通过消化道壁进入 血液循环的过程。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大肠、小 肠和肛门。
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和胰 腺等。
消化腺有导管与消化管想通,使消化液流入消 化管。
(四)消化系统保健要点 保持口腔卫生。 保护好乳牙。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保持进餐时的愉快情绪。 定时排便,防止便秘。
※ 呼吸系统保健要点
1.用鼻呼吸,防止灰尘和细菌进入肺部,并调 节空气温度和湿度,减少感冒;
2.掌握擤鼻涕的方法,防止鼻腔压力过大引发 的中耳炎;
3.注意保护嗓音,防止声带过度紧张; 4.培养正确的姿势,加强体育锻炼,促进胸廓
及肺的正常发育;
5.多进行户外活动,室内注意通风换气; 6.进餐时要小心,防止食物误入气管;
3.心率、脉搏 正常情况下,心率和脉搏是一致的。
年龄越小,每分钟心率、脉搏次数越多。
心率、脉搏次数的个体差异较大,容易受儿童 运动、哭闹、体温升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4.血压 儿童血压比成人低得多,年龄越小,血压越低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也逐渐升高。
※循环系统的保健要点
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改善学前儿童心肌纤 维的收缩性和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