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弧圈球技术特点的对比分析及运用
高调弧圈球和前冲弧圈球的区别

高调弧圈球前冲弧圈球适用范围:强烈下旋来球轻微下旋球/上旋球等引拍位置:身体右侧偏下身体右侧稍偏下击球点:球体中部稍偏上球体中部偏上略有盖的动作击球动作:向上为主略带向前向前发力为主稍向上动作幅度:稍缓,幅度较大迅速,动作干脆重心起伏:起伏较大起伏不应过大力量成分:摩擦为主击打为辅击打为主略带摩擦运行特点:弧线较高球速缓慢弧线低且球速快触台后迅速前冲弧线低落台后弧线较低注意要点:旋转要强,落点要刁突然性要强,落点要刁高调弧圈球一般应用于处理较强烈的下旋来球,起到一个将下旋转化为上旋的目的。
这一技术在当今进攻性支很强烈的乒乓技术领域颇有实用价值,但由于其攻击性较之前冲弧圈及攻球较差,一般作为一种过渡手段使用,将防守型的下旋球转化为进攻性较强的上旋球!经常在接发球的时候使用,用以将对方放所发较强烈的上旋来球转化为上旋球,另外对付对方搓、切过来的来球也可以使用。
主要用于对付半出台来球,动作以及球速较慢,弧线较高,落台后球速强烈前冲弧线低!前冲弧圈球用于反胶弧圈型运动员进攻,前冲弧圈球较之一般进攻准确率更高,但是来球速度较慢,但由于其有一定的前冲速度,保证落台后的第二速度较之攻球快!进而增加了对方接发球的难度,除此之外,前冲弧圈球还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即适用于处理多种来球。
前冲弧圈球的特点是:球速快,弧线低,第二速度较快!第二弧线较低,具备较强的攻击性能。
这两者可以这么说,高调是制造进攻机会,或者说是一种进攻性防守,如果运用得好不仅可以摆脱被动局面(或者制造进攻机会)更可能直接得分!前冲弧圈球是当今乒坛比较流行的一种进攻手段,一般用于机会球或半高球等的进攻杀球。
两者交替使用,一个是为制造进攻机会准备,一个是进行绝杀!嘿嘿,两者的使用要视来球的旋转或者落点使用,这需要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只有熟悉了来球的性质,方可有的放矢!横拍握拍方式横拍握拍方式一般分为浅握和深握两种,不同的握拍方式各有其优缺点,主要表现在利于正手还是利于反手。
浅析弧圈球技术特点与训练

·研究探讨·293浅析弧圈球技术特点与训练天津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丁光雪前言我国是乒乓球大国,近来中国的乒乓球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
谈到乒乓球,弧圈球是不可或缺的话题。
弧圈球技术在乒乓球的各项技术中,攻击力最强,稳定性也非常好,它将乒乓球的旋转力量和速度不断地结合,成为了当今乒乓球技术的主流进攻手段。
简单来说,弧圈球就是强烈的上旋球。
1弧圈球技术的发展历程根据文献记载,弧圈球最早起源于日本。
正是因为有上旋球技术的发明,使日本在50年代的乒乓球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
其独特的中远台抽球技术独步天下,风靡乒乓球界。
打败了以削球为主的占据乒坛数十年的欧洲运动选手。
从此乒乓球技术进入了攻球的时代。
但是日本队离台较远,速度较慢的弱点被中国队抓住,中国队利用近台快攻技术是日本队陷入了被动的局面。
日本队的远台抽球具有上旋的特点,在被中国队用速度快的特点打败之后进行反思总结,在上旋球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形成了运动轨迹有明显弧线的技术,这就是所谓的弧圈球。
80年代之后,中国对弧圈球技术有了新的了解,对技术有了进一步的革新。
运用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蔡振华、郭跃华等一群中国弧圈球高手踊跃出现。
这一时期的中国运动员形成了近台拉前冲弧圈的技术,使得中国的弧圈球技术打欧洲弧圈球技术的局面的形成,中国乒乓球把弧圈球和快攻组合形成了现在弧圈球加护的主流特征。
2弧圈球的技术特点弧圈球成为当今乒乓球技术中的主流进攻手段,因其有很多适合进攻的特点。
2.1它能产生强烈的上旋,制造事宜的弧线,提高回球的稳定性。
由于拉弧圈球时产生的摩擦力,使球产生强烈的上旋,球体的强烈旋转,会因球体的上沿和下沿不同的气流而产生压力差,这种压力差再加上球体自身的重量,会使球上升到最高点后,运动轨迹产生较大弯曲程度的弧线,并俯冲向球台。
这种现象会使球更加稳健的落到对方台面,提高了回球的稳定性。
2.2有多个击球时机。
攻球一般要击球的上升球才能发挥其进攻的效果,而弧圈球既可以在球上升到最高点击球,又可以在球的下降期击球,相对于攻球,有较多的攻球时机,大大地提高了进攻得手的几率。
乒乓球弧圈球的特点

乒乓球弧圈球的特点乒乓球弧圈球是乒乓球比赛中常见的技术之一,也是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必备的技能。
它的特点如下:1. 高度旋转:乒乓球弧圈球的最大特点是高度旋转。
运动员在发球或接发球时,通过球拍的运动轨迹和球拍的角度,给球施加回旋力,使球在飞行过程中产生自转,从而改变球的弹跳轨迹和速度。
这种高度旋转的球有时被称为“毒药球”,因为它会使对手难以预测和接住。
2. 深度变化:乒乓球弧圈球的另一个特点是其深度的变化。
运动员可以通过改变球拍的角度和力度,使球的落点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制造出深浅各异的球。
这种变化让对手很难适应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增加了对手的失误率。
3. 球速快慢:乒乓球弧圈球在速度方面也有很大的变化。
运动员可以调整球拍的力度和球的发力方式,使球的速度快慢有别。
有时候,运动员会故意使球速较慢,以便迷惑对手和打破对手的节奏;而有时候,运动员会发出快速强力的弧圈球,使对手无法及时做出反应。
4. 弧度高低:弧圈球的弧度高低也是其特点之一。
球拍与球的接触点位置和接触时间的长短会影响球的弧度。
弧度高的球,通常飞行轨迹曲线较大,不易被对手接住;而弧度低的球,飞行轨迹相对直线,更容易被对手预测和接近。
5. 伪装性强:乒乓球弧圈球往往具有较强的伪装性。
运动员可以通过打出类似发球的动作,来模糊对手的预判,使对手难以判断出球的旋转方向。
这种伪装性不仅增加了对手的失误率,还给自身争取了更多的进攻机会。
6. 稳定性要求高:乒乓球弧圈球要求运动员技术水平的稳定性较高。
要打出旋转球,运动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技术基础,包括正确的站位、稳定的握拍、灵活的步伐等。
同时,对球的角度、力度和时机的掌握也需要高度的专注和细致的触觉。
总体而言,乒乓球弧圈球在比赛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给对手制造困扰和压力,增加对手失误,同时也为运动员争取了更多的进攻机会。
因此,在乒乓球训练中,弧圈球的技术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乒乓球正手弧圈球

乒乓球正手弧圈球正手弧圈球技术详解1·弧圈球介绍1·1 弧圈球定义弧圈球是乒乓球比赛中最常见的击球技术之一,通过球拍从下往上的倾斜角度击球,使球以弧线飞出,带有旋转。
1·2 弧圈球的作用弧圈球能够产生旋转,使得球在飞行过程中产生曲线,给对手制造困扰。
同时,由于球的下旋,击球点后球会对地面有一定的压迫力,使得对手难以击返回去。
2·准备动作2·1 接球姿势站立姿势保持稳定,注意保持身体平衡。
下肢微曲,双脚分开与肩同宽。
身体向前倾斜,上半身略微偏向接球方向。
2·2 握拍正手握拍:手持球拍,手指弯曲用力握住拍面。
手心对正拍面,拇指和食指与拍柄成垂直关系,其余手指稍微贴合。
2·3 准备动作准备阶段要有充分的反弹时间,根据对手球的速度和旋转程度合理调整,保持身体的平衡并且根据球的高度做好相应的移动。
3·击球技术3·1 击球点弧圈球的击球点在正手侧面,在准备动作之后,迎球的拍面与球的拍面在运动过程中会形成一个适当的夹角。
3·2 击球动作击球过程中,身体稍微向上抬起,并在球来到准备位置的一瞬间迅速向前移动,通过回压的方式施加力量。
然后以从下往上的倾斜角度击球,用力转动手腕,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旋转。
3·3 击球力度和角度击球力度和角度的大小需要根据球的高度、速度、旋转以及对手的位置和身体状况进行合理调整。
一般情况下,力度要适中,力道要均匀。
4·注意事项4·1 上球时注意球的旋转在击球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对手送来球的旋转方向和旋转程度,及时调整自己的击球方式以及平衡力,使球获得更好的旋转效果。
4·2 手腕的灵活运用在击球过程中要注意手腕的灵活运用,通过转动手腕来改变球的旋转方向和旋转程度,增加对手的困扰和误判机会。
5·法律名词及注释5·1 弧圈球:是一种乒乓球击球技术,通过球拍从下往上的倾斜角度击球,使球以弧线飞出,带有旋转。
乒乓球三维旋转球的飞行弧线(2)各类弧圈球弧线差异

乒乓球三维旋转球的飞行弧线(2)各类弧圈球弧线差异乒乓球三维旋转球的飞行弧线(2)各类弧圈球弧线差异分析因旋转性质、旋转强度和球速、线路、落点差异,右手持拍正手拉攻打出来的三维旋转球种类很多,多数都可归属于左逆上旋球的弧圈球范围。
本帖拟采用长方体法从理论上对各类弧圈球飞行弧线的异同做一个比较与鉴别。
前帖《球类飞行轨迹的定性分析方法——长方体法》已述及,对每种类弧圈球的两段弧线可以用两个紧密邻接的长方体来辅助表达。
1 前冲弧圈 fast loop(前冲力最强、上旋最强,图1)一般在上升后期或高点期击球,多向前发力,打摩皆强,出球前冲力很大、速度最快、强烈上旋为主、左逆旋较弱、弧线低平、侧弯与侧跳均不明显。
一般称为综合性或速度型弧圈球(参见《乒乓球的动态特性—旋转与速度相对原理》韩同康国家体委科研所, 体育科学学会学报《体育科学》 1994年第 6期),球落台反弹后会产生“前冲稍减速、上旋稍加转、反弹角略增大、反弹弧线并不下沉”的效果。
其弧线变化反映在两个长方体上就是弧宽、弧高都不大。
2 加转弧圈或高吊弧圈 slow loop 或high – spin loop(前冲力一般、上旋最强)一般在下降期击球,多向上发力摩擦,出球前冲力一般、球速不快、上旋强烈,左逆旋较弱、第一弧线高且下坠较快,侧弯与侧跳均不明显。
一般称为旋转型弧圈球。
球落台反弹后会产生“反弹角减小、反弹弧线低、前冲加速加强、上旋稍减转”的效果。
其弧线变化反映在两个长方体上就是弧宽都不大、高吊第一弧高较大、第二弧高突然变小(图1)。
3 侧拐弧圈英文中,顺逆旋球被叫做软木塞旋球corkspin或钻头旋球drill-spin(见Wikipedia维基百科乒乓球Table tennis词条)。
(前冲力不强、顺逆旋最强)一般在下降期击球,多沿冠状面(横立面)环状发力(参见图2,截取自网络),兜拉动作较明显,出球前冲力稍弱、球速不快、(顺)逆旋强烈,左上旋较弱、第一弧线正常,稍有侧弯,落台后向左侧跳明显。
三点颠覆你对弧圈球的认识,看完我恍然大悟!

三点颠覆你对弧圈球的认识,看完我恍然大悟!一、高吊弧圈球比去前冲弧圈球更转?据悉,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的有关科研报告来看,国家队、国家青年队的几十名运动员的测试数据显示,前冲弧圈球的转速要高于高吊弧圈的。
特别是在乒乓球实战中,我们防守高吊弧圈球比前冲弧圈球更容易出界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转速所导致,而是因为高吊弧圈球的弯曲度较大,第二跳的入射角也就较大,体现在球拍的击打上,反射角相应地也会加大,那么同样板型的击打,防守高吊弧圈球就更容易出界。
二、粘性胶皮比涩性胶皮更转?物体的旋转是由于力矩的作用,简单地说是由于有偏离了转动轴的力的存在。
导致物体旋转的力,可以是摩擦力,可以是弹力,也可以是重力,无论什么力,只要有偏离转动轴的力,物体就会旋转。
物体的旋转速度与力的大小有关,理想状态下,物体的旋转速度与力的大小与作用时间成正比。
乒乓球竞技中,乒乓球的旋转,既可以由撞击产生,也可以由摩擦产生,而一般情况下,撞击力(弹力)要比摩擦力大得多,所以,只要掌握了一定的击打技巧,我们就可以使用涩性胶皮让乒乓球产生更高速的旋转。
这也就是为什么欧洲人用涩性胶皮以撞击为主的方式拉弧圈,可以击打出高速旋转球的缘故。
以撞击为主的前冲弧圈比以摩擦为主的高吊弧圈更转,其根本的原因就在这里。
三、击球出界是因为力量过大?拉弧圈球时击球出界,很多的选手都会叫“大了!大了!”“猛了!猛了!”,这其中有相当的成分是说由于力量过大而导致了球的出界。
乒乓球的飞行距离,与乒乓球的飞行速度有关,但同时也与乒乓球的旋转有关。
总体上说,乒乓球的飞行速度越高,飞行的距离就会越远,与此同时,乒乓球的旋转越高,其飞行的距离就会越短。
关于乒乓球的旋转越高其飞行的距离就会越短,有人做过相关的试验,在乒乓球的飞行速度为10m/s、飞行角度在30度(不好意思,记忆出了点问题,好像是这个角度),在不同转速的情况下,乒乓球回到同一水平面时的飞行距离的数据具体如下:乒乓球的转速为80r/s时,其飞行距离约为3.0m;乒乓球的转速为120r/s时,其飞行距离约为2.4m;乒乓球的转速为160r/s时,其飞行距离约为2.0m。
乒乓球七种弧圈球技术是什么

乒乓球七种弧圈球技术是什么很多人在打乒乓球的时候把重点放在一些技术和战术的应用上面。
弧圈球技术是乒乓球运动中是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掌握好这7种技术,可谓是跨过新手的边界了。
那么你还是新手?来了解一下。
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乒乓球七种弧圈球技术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乒乓球七种弧圈球技术1、正手加转弧圈球:左脚在前,右脚稍后,两膝微屈,重心约在右脚上。
手臂自然下垂伸直,拍形略前倾,当来球从台面弹起时,右脚蹬地,腰部向左上方转动,上臂带动前臂向左前上方加速挥动,击球瞬间,整个身体的动量传递到手腕,加速度达到最大。
在来球的下降初期摩擦球的中部或中上部,击球后重心移至左脚。
2、不转弧圈球(亦称假弧圈)在掌握了加转弧圈球的动作要领的基础上,把拍形稍后仰,触球的中下部,手臂紧张些向前上方推拉球,就可拉出不转弧圈球。
2、正手前冲弧圈球:站位基本上与加转弧圈球相同。
手臂的引拍要比如转弧圈球高一些,球拍与地面大约形成80度夹角。
当球从台面弹起时,腿、腰、上臂、前臂依次进行动量传递,击球瞬间手腕向内向前略为转动,加速度达到最大,在上升后期或高点期摩擦球的中上部。
击球后,重心移至左脚。
3、直板正胶正手弧圈球(俗称小上旋):与反胶弧圈动作要领基本上相似,但因正胶粒凸起,胶皮的摩擦系数小于反胶,缺少粘性,触球面积没有反胶大,如果摩擦过薄,就容易打滑,所以在击球时要加强手腕转动,扩大球拍接触球的面积,这是正胶弧圈与反胶弧圈的最大区别。
此外,正胶弧圈动作较小,以前臂发力为主,球的弧线较低。
4、正手侧旋弧圈球:击球准备姿势和整个身体的用力方法与加转弧圈球相似,但在击球时,摩擦球的偏右面,拍形稍前倾,手臂自右外侧向左前上方(近似于弧形)发力。
在拉侧旋球时,如果击球的右中部或右中上部,拉出的球是侧上旋;如果击球的中下部,主要以向内向前发力为主,往往会拉出侧下旋弧圈球。
6、横拍反手弧圈球两脚平行或左脚稍后站立,两膝微屈,击球前,将球拍引至腹部下方。
乒乓球弧圈球的特点

乒乓球弧圈球的特点乒乓球弧圈球是乒乓球比赛中的一种击球方式,也是乒乓球运动中最基本的技术之一。
与直线球相比,弧圈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球路曲线乒乓球弧圈球是一种旋转球,通过在击球时给球以旋转,使球在飞行过程中产生角度变化,最终形成弧形的球路。
与直线球相比,弧圈球的球路更加曲线,难以预测,增加了对手接球的难度。
2. 球速变化弧圈球同时具有旋转和速度两个属性,通过正确掌握击球力度和击球角度,可以使弧圈球发生速度变化。
例如,在球由下往上旋转时,击球力度适中,可以产生一个快速的弧圈球,对手接球时容易出现失误。
3. 旋转幅度弧圈球的旋转幅度是指旋转球给球体带来的旋转影响大小。
乒乓球弧圈球通常会给球体施加正旋(顺时针旋转)或反旋(逆时针旋转)。
旋转幅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接球方对球的正确判断和处理能力,旋转幅度越大,对手接球时越容易出现失误。
4. 弧圈球与直线球的对比弧圈球与直线球相比,有以下几点不同之处:(1) 弧圈球更具变化性,球路曲线更复杂,给对手接球带来更大的困扰。
(2) 弧圈球的速度变化更大,对手接球时难以预测球的速度。
(3) 弧圈球的旋转幅度较大,对手接球时需要更准确地判断球的旋转,增加了接球的难度。
5. 技术要点要打好乒乓球弧圈球,需要掌握以下一些技术要点:(1) 准确把握击球时的力度和角度,使球以既有威力又有旋转的方式飞向对方场地。
(2) 注意球拍的切球动作,通过切球动作使球得以旋转。
(3) 准确判断并观察对手接球的角度和动作,根据对手的位置和反应能力,调整自己的击球策略。
(4) 练习接球能力,提高对弧圈球的判断和应对能力。
总的来说,乒乓球弧圈球是一种技术性较高的击球方式,通过球路曲线、球速变化和旋转幅度的变化,给对手接球带来更大的困难。
掌握好弧圈球的技术要点,能够在比赛中更加灵活地运用,增加胜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第 14 卷 第 6 期
27
2006 年 6 月
1.1.4 正手正胶小弧圈球的特点及运用 它是用正胶海绵拍拉出的弧圈球, 因正胶海绵拍的粘性
小于反胶海绵拍, 所以拉出的弧圈球的旋转强度小, 球速以 及落台后的前冲力都比反胶弧圈球差一些。它是快攻型打法 对付强烈下旋球的一种辅助技术, 起到过渡的作用。 1.1.5 正手各种弧圈球在技战术的运用中的优点及不足
作者简介: 唐芳武( 1980- ) , 男, 广东佛山人, 助教, 研究方向: 乒乓球 教学和训练研究。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 佛山 528225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Foshan 528225, Guangdong China.
特 点 : 正 手 前 冲 弧 圈 球 飞 行 弧 线 低 、速 度 快 、前 冲 力 强 。 落点后弹起不高, 急前冲并向下滑落。
运用: 正手前冲弧圈球在比赛中能起到扣杀的作用, 常 用 于 对 付 发 球 、推 挡 球 、削 球 、搓 球 以 及 中 等 力 量 的 攻 球 , 离 台相持时, 也可以利用它进行反攻。在实际运用中, 步法移动 的 速 度 快 、范 围 广 。 1.1.3 正手侧旋弧圈球的特点和运用
百家论坛
不同弧圈球技术特点的对比分析及运用 C om parative A nalysis on T echnicalC haracteristic of D ifferent K ind of Loo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对比法和经验总结法对各种弧圈球技术特点进行比较分析, 并对其 在 实 战 中 的 综 合 运 用 进 行 对 比 和 总 结 。 使 从 事 乒 乓 球 教 学 、训 练 者 以 及 广 大 乒 乓 球 爱 好 者 对 各 种 弧 圈球技术特点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和清晰区分, 有利于初学者的学习掌握和高水平运动员在实战中综 合地运用各种弧圈球技术并“ 对症下药”, 起到克制对手的效果, 从而取得比赛的胜利。 关键词: 乒乓球; 弧圈球; 技术; 分析 Abs tract: Through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observation, comparison and experience, this paper made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kind of loop drives, summed up the usage in practical competition. The main purpose was to tell the clear difference on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 of different kind of loop drives and had general understanding on it for trainer, person for table tennis teaching and fans. It is useful for beginner to learn and master this skill and for high level players to use it in competition. Key words : table tennis= loop drive= technique=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 G8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 0256( 2006) 06- 0027- 3
特点: 反手加转弧圈球, 同正手拉加转弧圈球比较, 弧 线、反弹点基本相同, 但速度稍慢, 力量、旋转稍小。
是不容易拉出来的。当有机会运用它时, 一般常易争得主动, 可为下一板冲杀创造机会。 1.2.4 反手直拍反面弧圈球的特点及运用
直 拍 反 面 可 以 拉 出 前 冲 、加 转 和 侧 旋 弧 圈 球 , 特 点 与 横 拍拉出的三种弧圈球相同。它主要用于“ 前三板”争抢阶段, 对对方发至左大角长球以及加转劈搓左大角球具有上手抢 拉的能力。直拍横打的出现和发展, 较好地弥补了传统直拍 反手位进攻能力不足的缺陷, 是现代直板运动员必备掌握的 一项技术。刘国梁 、王 皓 的 直 拍 横 打 比 较 完 善 、丰 富 、发 展 了 直拍反手位技术, 拓宽了快攻打法的球路, 使传统的左推右 攻 打 法 朝 着“ 两 面 开 弓 ”方 向 发 展 。 使 直 拍 反 手 位“ 死 角 变 活 ”。 1.2.5 反手各种弧圈球在技战术运用中的优点与不足
反手弧圈球在空中及落台后运行的特点, 与正手弧圈球 相同。反手弧 圈 球 常 用 来 对 付 下 旋 发 球 、搓 球 和 对 方 一 般 速 度攻过来的球以及中台对冲球。反手弧圈球拉得好, 常有利 于在开局和相持中争得主动。它可用于发球抢冲, 接发球, 搓 中转拉以及一般的对攻和中台对拉, 运用得当, 可以直接得 分, 而且能为正手的冲杀创造机会。 1.2.1 反手加转弧圈球的特点和在技战术中的运用
正手有多种弧圈球技术, 而不同的弧圈球技术在比赛中 的运用时机不同, 并有其不同的特点和作用。在一场比赛中, 不能单纯只用一种弧圈球技术, 要跟据临场比赛中的变化和 自己技术的特点, 综合地运用正手弧圈球。 1.1.1 正手加转弧圈球的特点和运用
特点: 正手加转弧圈球上旋强烈, 第一弧线较高, 运行速 度较慢, 第二弧线反弹下坠, 向下滑落快, 不容易识别落点以 及 运 行 轨 迹 , 给 对 手 掌 握 回 球 的 节 奏 、时 间 、拍 形 增 加 困 难 , 感到对不上点, 使不上劲。对方回击容易出高球, 甚至出界, 可以直接得分或为扣杀争取机会。
弧圈球能够制造适当的弧线, 回击低而强烈的下旋球, 与攻球相比有更多的发力击球时机, 使用范围更广, 这可以 体现出它的稳健性; 如拉出的弧圈球质量高, 无论对攻球还 是削球其“ 杀伤力 ”均 很 大 , 能 直 接 得 分 , 这 又 体 现 了 它 的 攻 击力。因此, 比赛中运用弧圈球技术既可以主动攻击, 又可以 作为相持或被动时的过渡技术; 任何一种技术既有优势的一 面, 也有不足的一面, 关键看采用该技术的人如何扬长避短、 合理运用。弧圈球相对攻球来说, 动作比较大, 挥拍速度相对 较 慢 , 过 分 使 用 侧 身 , 正 手 位 易 留 下 大 空 档 , 对 速 度 、步 法 和 对体力要求较高。但就弧圈球的发展及其演变规律而言, 符 合乒乓球运动技术 的 发 展 趋 势 : 弧 圈 球 既 有 力 量 、又 有 速 度 、 还有旋转。而该技术的优点多于不足, 在当今世界乒坛处于 领先地位。 1.2 反手各种弧圈球的特点及其在技战术中的运用
28
BU LLE TIN OF S P OR T S CIE NCE A N D TE C H N O LO G Y
Vol.14.NO.6.2006
成对方回球困难或直接失误。但在比赛中, 不可能始终都拉 弧圈球或使用同一种弧圈球, 通常都要结合其它技术一起运 用。一般情况下, 当对方搓或削来下旋强的球, 拉加转弧圈球 比 较 容 易 。 对 方 用 拉 球 、推 挡 、攻 球 打 来 速 度 较 快 的 上 旋 球 时, 就不宜拉加转弧圈球, 而应用前冲弧圈球。前冲弧圈球使 用范围较广, 除来球较高应扣杀外, 对于其它多种来球, 只要 部位适合, 都可运用前冲弧圈球还击。正胶小弧圈球是快攻 型打法对付强烈下旋球的一种辅助技术, 起到过渡和改变比 赛节奏的作用 。 侧 旋 弧 圈 球 是 对 付 右 方 大 角 度 、下 旋 球 的 有 力武器。根据弧圈球技术使用比例的大小和不同的使用目 的, 可形成不同的技术风格和打法。一种是以弧圈球为主结 合快攻, 有机会即尽量使用弧圈球技术, 发挥其威力。一种是 以快攻为主结合弧圈球技术, 以弧圈球来为快攻开路, 被动
运用: 正手拉加转弧圈球是对付下旋来球的有力武器。 比赛中当自己位置不好或对方来球弧线低, 下旋很强烈不便 于 抢 攻 、抢 冲 时 , 常 使 用 加 转 弧 圈 球 来 为 下 一 板 的 抢 攻 或 抢
冲 创 造 机 会 。 它 是 对 付 削 球 、搓 球 和 接 出 台 发 球 的 重 要 技 术 。 另外, 由于球出手弧线的弯曲度较大, 落到对方台面后迅速 下滑, 还可起到变化击球节奏的作用。 1.1.2 正手前冲弧圈球的特点和运用
弧圈球技术的运用是通过主动增强击球的上旋强度, 造
加转弧圈球 前冲弧圈球 侧旋弧圈球 正胶小弧圈球
表 1 各种弧圈球的特点对比分析
弧线 较高
低 比加转低比前冲高
较高
旋转 上旋强烈 上旋一般 侧上旋强烈 上旋一般
速度 较慢
快 较慢 较慢
着台后的变化 反弹下坠, 向下滑落快 着台弹起不高, 急前冲并向下滑落 向对方右( 左) 侧下急速滑落 着台后向前冲力较小
特点: 正手侧旋弧圈球飞行弧线一般比加转弧圈球低, 但比前冲弧圈球高, 向对方右侧偏拐, 落台后急速向对方右 侧下滑落。
运 用 : 正 手 侧 旋 弧 圈 球 是 对 付 右 方 大 角 度 、下 旋 球 的 有 力武器。当自己位置处于不易发力拉冲时, 可在移动中即使 拉一板侧旋弧圈球过渡, 变被动为主动。
弧 圈 球 具 有 强 烈 的 上 旋 , 是 攻 击 力 强 、威 力 大 的 进 攻 技 术。弧圈球在发展的过程中, 经过几代人的反复摸索和实践, 至今繁衍出了多种弧圈球技术, 发展成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 弧圈球技术体系。如弧圈球种类按击球方位区分有: 正手弧 圈 球 、反 手 弧 圈 球 ; 按 旋 转 特 点 区 分 有 : 加 转 弧 圈 球 、前 冲 弧 圈球、侧旋弧圈球 、正 胶 小 弧 圈 球 。 各 种 弧 圈 球 的 出 现 , 都 有 其共性和不同的特点及运用方法。所以研究和掌握弧圈球技 术的特点及其运用, 有重要的意义。 1 各种弧圈球技术特点的对比分析和其在技术战术中的运用 1.1 正手各种弧圈球的特点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