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窦外提升术共33页文档
上颌窦提升的几点体会

上颌窦提升的几点体会案例简述病例1:患者28岁,女,术前25骨高度3mm,计划上颌窦外提升+智齿拔除+自体骨移植,+延期不翻瓣种植上颌窦底提升术在牙种植中应用的几点体会口腔种植治疗的长期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植骨床的质与量,上颌后牙缺牙后经常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该区的骨量不足,限制了牙种植的进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增加上颌后牙区骨高度,为种植创造了条件。
最早设计并描述的上颌窦提升骨移植术,与当今的不完全相同,自1987年以来由于新技术、新器械与新材料层出不穷,更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改良的方法,如Summers提出的骨凿技术(osteotome technique)使上颌窦底提升趋于微创化。
特别是超声骨刀的使用,让上颌窦底提升的成功率大大提高,并发症更少。
临床上上颌后牙区骨高度往往分为四种情况1,可用高度为8-12mm,无需进行上颌窦底提升,常规植入种植体,2,可用骨高度6-8mm,骨质较好,上颌窦底无不规则形态,可利用骨凿技术轻度抬高窦底,同期植入种植体,3,可用高度为4-6mm,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如剩余牙槽骨密度尚好,可考虑同期植入种植体。
4,可用骨高度小于4mm,行上颌窦底提升术6个月后再进行种植手术。
结合作者本人的临床病例现总结如下;一:选择上颌窦底冲顶术还是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术?上颌窦底冲顶术,俗称上颌窦底内提升,当上颌骨后部可用骨高度6-8mm,骨质较好,上颌窦底无不规则形态,可利用骨凿技术轻度抬高窦底2-3mm,可以选择长度为10mm的种植体同期植入,临床上通常还能遇到一些骨高度6-8mm,但是上颌窦底有间隔,勉强进行内提升容易导致粘膜破裂。
或者粘膜有增生,上颌窦有慢性炎症,需要手术前整体评估,综合考虑,不可勉强盲视下进行该术式。
如颌间距离正常,患者咬合力偏轻也可以采用短种植体植入,避免内提升术本身技术的敏感性。
如上颌窦底内提升术进行骨移植时,一些学者建议采用骨胶原,因为骨胶原内大量丰富的胶原成分,有利于新骨形成。
上颌窦内外提升

= professional
Professional +
= save time much money
实用性证明
10,000 用户 3 年之间
40个国家的用户
3 年之间
Article
Dr. Steve S Wallace
Dr. Micro Pikos
USA
Dr. Wang Hom Lay
目前,会做种植体牙医
改变了牙科趋势和行业
是
创新的牙科行业
如何使用
用户指南
Stopper 安全环
S-reamer S-绞刀
Bone Condenser 推骨粉工具
Bone Inserter 插入骨粉工具
Initial Drill 定位钻
Depth Gauge 深度仪
Bone Spreader 分散骨粉工具
Straight implant? 直型植体
1. Drilling with S-reamer 2. Insert bone material and lift membrane (Get enough space for final drilling) 3. Final drilling with surgical straight drill 4. Place implant
投入旋转骨粉
80RPM
Bone Spreader 分散骨粉工具
为了减少窦区中的压力,铺开骨材料
80RPM
特点
S-铰刀的特殊结构 薄骨盘 安全环
内切削刃
特殊结构
S-铰刀
即使铰刀直接接触窦膜,是安全的。 所以隔,错位的情况下,没问题。 但其它相似的系统总是需要的骨片或骨板,为了防止窦膜的撕裂。
种植牙上颌窦提升术

在CBCT技术出现之前,X线片是口腔科临床辅助检查的主要手段。
二维的X 线片由于提供的信息量有限,且存在重叠、变形、伪影等不足,有时难以为临床医师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因而不得不借助螺旋CT进行辅助诊断做种植牙手术为什么要做上颌窦提升植得专家介绍,但由于先天性上颌窦底位置低、牙槽骨吸收、费用性萎缩、长期的活动义齿咬合负重等因素,往往导致患者种植牙可用骨高度不足。
这是困扰种植牙修复的难题。
上颌窦提升术安全可行,是解决上颌后牙骨高度不足区种植修复难题的有效方法。
植得专家解释,上颌窦提升术是指在上颌窦侧壁开窗,直视下将上颌窦底黏膜剥离并向上向内推,在上颌窦底黏膜和上颌窦底之间植入或不植入骨移植材料,以增加上颌窦底至牙槽嵴顶的骨量。
种植牙为什么要做上颌窦提升上颌后牙缺失后严重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由于采用活动修复很难得到患者的满意,而固定桥修复则对剩健康牙齿造成一定的影响。
上颌窦提升术不仅能解决种植骨量不足的问题,而且种植成功率非常理想,国外研究资料显示,上颌窦挤压提升术成功率在95%以上。
上颌窦提升术主要是利用骨挤压器在外力的作用下,松骨质被挤压器向周围和上颌窦方向排齐,从而增加了周围骨的密度,骨质被挤压的同时上颌窦底也被提升。
挤压上颌窦提升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治疗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
CBCT的应用对口腔牙颌面各种硬组织疾病的诊断带来飞跃性的发展,全国各大口腔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甚至诊所都已逐渐开始使用CBCT机。
CBCT进入中国市场不过是短短几个年的时间,对天大多数医院来说,在购买和使用时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于2009年4月开始使用小视野CBCT,已使用1年,完成病人拍摄两千多例。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医院主要面临的问题是:CBCT 机器和软件操作的培训问题;软件的汉化问题;软件的兼容问题;备份及存储容量问题;硬盘问题及其它可能的硬件问题;医院网络病毒问题;机器和软件维修维护问题。
口腔种植术中上颌窦外提升的应用

由于种 植义齿有美 观 、 咀嚼功能 好 、 舒 适 等优点 , 种植 义齿 修复越来 越受到患者的关注… 。随着上颌 窦外提升术 的不断发展 , 有效地扩大 了种植 修复 的适应 证 , 解 决 了上颌 窦区骨高度 的不足 J 。现选 取 2 0 1 1 年 5月 一 2 0 1 3年 5月
2 . 1 两组患者种植体累计存 留率情况 年期内留存 率无差异 。见表 1 、 2 。
1年内观察组 与对
照组种植年期 内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率无 差异 , 3年内观察组与对照组种植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种植体 1 年 内的累计 存留率/ n ( %)
C o , 韩 国) , 术 中用 的植 骨材料 为 B i o—O s s 人工 骨粉 、 B i o—
【 关键词】 上颌窦外提升; 口 腔种植术 ; 运用 【 中图分类号】 1 1 7 8 2 . 1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4 . 5 5 1 1 ( 2 0 1 7 ) 0 1 - 0 0 8 5 0 - 2
术后 1 0 d 左右拆线 , 半年后行冠修复 。 1 . 3 观察指标 种植修复完成后 , 观察 并记 录近几年 内患
P> 0 . 0 5 ) , 且1 年后两 组患 者 留存 的种植 体周 围骨 吸收 量
平均 < 0 . 2 m m / 年。
素, 叮嘱观察组患者术后禁剧烈运动 、 擤鼻涕及用力打喷嚏 ,
作者单位 : 4 6 6 7 0 0河 南 周 口 , 周 口市 淮 阳县 人 民医 院 口腔 科
G i d e可 吸 收生 物膜 。
1 . 2 . 1 常规种植手术
术前含漱 氯 己定漱 口液 1 0 mi n , 行
上颌窦外提升术种植手术病例报告(摘要)

成功率的因素, 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 以2 0 1 2年 7月至 2 0 1 3 年4 月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 口 腔医院种植科就诊 的5位上颌后牙缺失患者为研究对象 , 根据术前 V I 腔检查以及 C B C T进行术前评估 , 制定 合理的上颌窦提升及种植手术方案 , 在术后通过 C B C T测量得出垂直骨量 的改变。结果 : 五例手术病人术后 3 ~ 6个月后复诊 , 1 : 3 腔内检查结合术后 C B C T检查发现上颌窦垂直骨量均得到提升。讨论 : 剩余牙槽嵴 的 高 度 小于 6 a r m 是上 颌窦 外提 升 的适 应 症 。上颌 窦 区域 垂 直 骨量 不 足 可 以通 过 植骨 来解 决 。术 区骨 密 度 疏 松将对种植体预后产生不利影响 , 骨挤压技术有助于增加种植体周 围骨密度 , 保证种植体初期稳定性 。当可 用骨的高度 > 5 m m是上颌窦提升后 同期种植 的适应症 。在选择种植体时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 的种植系统。结论 : 上颌窦外提升术对于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时满足种植条件具有非常大的临床意义。
微 创 种 植 固定 修 复 在 下 颌 无 牙颌 患者 中的 临床 应 用 研 究
滕 立钊 杨 小 东 吴大怡
( 四川 大学成 都华 西 牙种植 医院 )
【 摘
要】 目的: 通过在下颌微创种植 8 枚种植体 , 使下颌无牙颌患者获得固定义齿 。方法 : 对下颌无牙颌
要求种植 固定义齿 的患者 , 通过研究模试排牙分析。定点标记后拍 曲断片了解解剖结构 , 筛选 出适合患者并 根据试排牙和 x光片的情况制作模板 以确定植入种植体的数量和位置 。采用不翻瓣的手术方法植入 8枚 种植体 , 对患者原义齿缓冲后做过渡使用 。术后 6个月采用黏固式分段烤瓷桥 的设计方式修复完成至少 1 2 牙单位修复。结果 : 本院 自2 0 0 6 年以来采用此方法对下颌无牙颌患者完成种植固定义齿修复 1 8 例, 追踪期
上颌窦外提升术

全景片(6个月后)
图14种植体愈合良好已形成骨结合,上颌窦内植骨区已骨化, 形成新的上颌窦底壁。
修复照片
图15定位杆就位
修复照片
图16 开放式去模托盘
图17 一二次印模材相结合精确取模
修复照片
图18 印模取出
图19 旋入高愈合帽
修复照片
图20 种植体替代体
修复照片
图21 涂分离剂、打人工牙龈
手术过程
在分离抬高地上颌窦粘膜下放置一小块纱布(防止备 洞时损伤上颌窦粘膜),再在牙槽嵴顶区定点,备孔 (图7)。 植入种植体,旋如愈合帽(图9)。 完成后去除纱布,用生理盐水将自体骨和人工骨粉 (bio-oss)混合植入上颌窦内(图10); 将人工膜(bio-gide)覆盖于上颌窦内的人工骨表面; 再将一张较大的人工膜完全覆盖于窗口的颊侧(图10、 11); 创口严密缝合(图12); 术后拍全景片(图13),常规抗生素6天。7-10天后 拆线。常规医嘱。术后6个月后再来做上部修复体。
上颌窦外提升术
侧壁开窗式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
适应症
连续多颗上颌后牙缺失
牙槽嵴极度萎缩 上颌窦底到牙槽突之间的骨量不足5mm 者
禁忌症
上颌窦内肿瘤、囊肿、息肉 上颌窦急慢性炎症等
手术优点
开放式提升能在直视下进行, 植入足够量的移植材料 能控制提升高度 有效保护窦底黏膜 移植骨植入方便和定位准确
图22 导出模型
修复照片
图23 烤瓷冠试戴
手术缺点
手术步骤较繁杂,需翻开大量黏骨膜瓣
时间较长 创伤较大,术后粘膜肿胀较严重
上颌窦提升相关技术

同种移植物
植骨材料
主要包括脱矿冻干骨移植物和冻干骨移 植物等。同种异体骨有三种,冷冻、冻干 和脱钙冻干骨。通常是从尸体骨中获得, 不能直接用于骨移植,经脱脂、脱矿以及X 射线等处理后备用,免疫原性大大降低, 但也丧失了骨诱导性,骨修复能力较弱, 与自体骨比较骨形成缓慢。
异体骨移植材料
植骨材料
异体骨移植材料具有易获得及减少手术 时间及供骨区术后并发症的优点,包括矿化 冻干骨及脱矿骨。 目前广泛使用的异种移植材料经过加工 处理其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已大大降低。一般 植入3—7 个月后可与周围骨组织发生整合。 脱矿骨具有骨诱导性能,当自体骨获得 有限时,可与自体骨结合使用,增大骨量, 且易于保持移植骨的容积。
骨性分隔
骨性分隔发生率未见无统计数据 全升
优势:
提供支持骨壁 稳定骨移植物 利于种植体初期稳定性
植骨材料
自体骨移植物
植骨材料
自体骨移植物为最理想的骨移植材料, 效果稳定,成活率高,松质骨以及骨髓移 植物有明显的骨诱导能力,迅速再血管化, 容易与脱矿骨结合,但机械稳定性差;皮 质骨机械稳定性好,但骨诱导能力差;皮 质松质骨较理想。 成骨性能最好,但可能发生供区并发症 及骨量不足,加重创伤,
上颌窦提升的适应症
磨牙、前磨牙缺失,牙槽嵴萎缩, 窦底到牙槽嵴之间距离小于10mm 无上颌窦急性炎症、囊肿、肿瘤等 无全身、局部禁忌症
禁忌症
除种植手术一般禁忌症外,鼻 道病变是上颌窦提升术的禁忌
高度不足的原因
解剖因素:上颌窦底位置低,拔牙后气化 加速 炎症: 严重的牙周病 创伤 : 外伤 拔牙时损伤过大 废用性牙槽嵴顶吸收: 长期缺牙 活动义齿 压迫
外提升
若上颌窦粘膜完整,可见窦层粘膜 存在“呼吸”情况.若穿孔太大并伴 炎症停止手术。一般认为2毫米以上, 应停止手术,窦膜穿孔,切忌缝合修 补,因其常能造成更大的破损.
上颌窦根治术.docx

功能性内窥镜下筛窦切除术1. 术前准备器械准备选用0、30、70、90、120度视角鼻内窥镜,不但照明度强,而且视野无盲区,多种弯曲度的筛窦钳数把,直形和变形吸引器各1把,鼻中隔手术器械1套,鼻圈套器1把,鼻刀1把,注射器和长针头各一个,鼻镊1把,剪刀1把,鼻镜1个,电凝固止血器1台,电视及录象系统1台。
病人准备①询问有无鼻内手术史,对有鼻息肉手术史者应予重视,对有服醋柳酸制剂者应延期手术。
②全身系统检查包括血尿常规化验及心电图检查。
③眼部检查注意视力、视野、眼压、眼肌力能和眼球突出度。
④鼻部处理剪鼻毛,行负压置换术,用抗生素药液滴鼻。
⑤备血500ml,对二次手术者需多备血。
⑥鼻窦X线摄片及CT片,注意筛窦顶及纸样板情况。
⑦手术前数日开始鼻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鼻窦炎的致病菌中常有厌氧菌,故厌氧菌培养甚为必要,若为阳性,应在术前二日内服甲硝唑200mg,每日3次。
⑧做好病人及其家属的解释工作,应客观分析与估计手术效果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尤其在手术将涉及前颅底、蝶窦和眶周时,更需说明有一定的危险性,不宜忽略签署手术同意书。
⑨手术前半小时肌注鲁米那0.1g。
2.手术体位与麻醉体位取平卧位或30°仰卧位。
麻醉若用局部麻醉,行双侧鼻窦手术,可用2%地卡因25ml,加0.1%肾上腺素2~3ml,混匀,放入棉片浸透,再取出轻度挤压至不滴药液为度,分两次麻醉鼻腔粘膜,每次间隔5分钟。
中鼻甲和鼻丘处需用5号长针头另行粘膜下浸润麻醉,药物可用1%利多卡因5ml加0.1%肾上腺素2~3滴。
若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局部粘膜也需用肾上腺素棉片处理,以减少术中出血量。
3.手术者位置和职责术者位于病人右侧;第一助手位于术者身旁,负责器械、敷料、麻药等直接与手术有关的工作;第二助手位于病人左侧,负责管理录象监视系统,按术者指示进行摄影和录象;巡视护士一名,负责输液、输血、注射,提供术者要求的各种手术用品。
4.手术操作面部消毒使用75%酒精行面部消毒,鼻孔内可用红汞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