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徐渭的泼墨写意画

合集下载

徐渭《墨葡萄图》赏析

徐渭《墨葡萄图》赏析

浅谈徐渭徐渭(1521—1593年‎),字文清,后更字文长‎,号天池,晚又号青藤‎道人、田水月等,浙江山阴(今绍兴)人。

明文学家、戏曲家、书画家。

传世著名作‎品有《墨葡萄图》轴、《山水人物花‎鸟》册、《牡丹蕉石图‎》轴,以及晚年所‎作《墨花》九段卷等。

徐渭的作品‎主要是水墨‎写意花卉,在继承沈周‎、陈淳写意技‎巧上,笔墨更为自‎由活泼,纵横驰骋,淋漓满纸、不受任何拘‎束,加上题句,以表达他心‎中的愤懑,对世态的讽‎刺,并真正发挥‎了中国画笔‎墨纸张特殊‎效果而创立‎了水墨大写‎意画法,因此被誉为‎中国大写意‎花鸟花派的‎创派始祖。

主要艺术特‎色表现在:内容上的文‎人画物质和‎形式上的水‎墨大写意技‎法。

文人画物质‎突出体现在‎作品的主体‎化和个性化‎方面,徐渭擅长绘‎文人所熟悉‎和喜爱的四‎君子、荷花、芭蕉等,尤喜以花木‎在凄风苦雨‎中的姿态,来象征他人‎生的苦痛。

牡丹属宝贵‎花,色彩绚烂,但他却常以‎水墨绘之,不着意刻画‎花卉的自然‎生趣,而是从主观‎出发,有意改其本‎性,从而借题发‎挥,直抒胸襟,抒写自己的‎怀才不遇。

横溢雄阔的‎才情、变幻莫测的‎意境、高旷脱俗的‎情趣。

诗书画的三‎结合也是其‎文人画的特‎质。

徐渭的水墨‎写意法,不仅将技巧‎升华到新的‎高度,还强化了文‎人画特色。

他笔下的形‎象,以寥寥几笔‎,倾倒墨汁的‎淋漓水墨,浑然天成地‎传达出物象‎的神韵,将写意法演‎变为大写意‎法,真正达到了‎“逸品”和文人画所‎标榜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此诗出自明‎代著名画家‎徐渭的《墨葡萄图》的题画诗,作为徐渭的‎代表杰作,《墨葡萄图》成为研究徐‎渭不得不提‎的一幅重要‎作品。

徐渭把水墨‎花卉大写意‎推向颠峰并‎开宗立派。

从《墨葡萄图》中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大师的艺术‎精神之所在‎。

《墨葡萄图》,纸本,水墨,纯以水墨写‎葡萄,以饱含水分‎的泼墨写意‎法。

徐渭水墨写意画的审美解读

徐渭水墨写意画的审美解读

艺术平台徐渭水墨写意画的审美解读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钟艳红生活在晚明时期的徐渭,以其坎坷的人生经历融于其绘画艺术中,仕途的不顺并没有让他失去生活的信心。

他将心中的压抑、困惑、矛盾等复杂的情感展现在绘画艺术创作中,形成独特的绘画风格,由他开创的大写意水墨画,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画史上的重要人物。

一、时代与命运的悲歌明朝后期相对于在政治经济体制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前期,明朝是以朱元璋为首的农民起义建立起来的汉族政权,统治者以宽恕和重典相结合的政策,保持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各方面的发展,使得百姓相对安居乐业;而到了明朝后期,封建领导层荒废朝政,导致社会危机四起,社会矛盾日益激烈,而此时的社会性质已经不同于传统儒家礼教下的生活,带有较强的世俗化和商业化的倾向,而这些变化对于文学艺术的创作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艺术家们在各种矛盾碰撞的条件下产生了许多新的思维方式、人生价值观念以及新的艺术主张,并敢于大胆地向腐朽的思想冲击,于是重视人们的主观思想和个性解放的艺术创作观念逐步形成。

徐渭于正德十六年出生,这一年于国于家都是大动荡的一年。

武宗朱厚照在江苏驾崩,留下了一个荒废的王朝;其父徐鏓又在他出生 个月后离开了人世。

徐渭伴随着家事与国事的大变故,开始了他的一生艰难跋涉。

徐渭童年由其父妻室苗夫人悉心照料,总算人生有一个平稳的起步。

苗夫人为其延师,悉心栽培,望他有朝一日能够重振家业。

天资聪颖的徐渭在先生的教导下, 岁便能识文断字; 岁即可即兴写诗。

岁开始学琴 可谓兼善多能,可塑之才也!徐渭早期接触到的许多优秀的启蒙老师,如沈炼、谢时臣等,为他在通向仕途的道路上铺上了垫脚石,同时也使其日后在思想上较为复杂,但总体而言视野上有很大的开阔。

然而人生的不幸终究无法抵制,在徐渭十岁那年,家中又遭遇一次大变故,长兄经商亏损,直至破产,无奈之下,苗夫人遣散了家中所有家丁,甚至包括徐渭的亲生母亲。

生离死别的痛苦在他幼小的心中留下了烙印!青年时期的徐渭深知要想实现宏图大业,为徐家光宗耀祖,就要通过科举考试以谋得一官半职,然而他虽然从 岁开始就参加科举考试,之后每逢三年一考,没有落下一场,却屡试屡黜,而其文学才情,已渐为人知。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徐渭(1521年-1593年),字元仲,明代大画家,人称徐元仲。

他擅长绘制花鸟画,并创造了独特的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被誉为“大写意花鸟之祖”。

下面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徐渭的艺术风格。

一、笔墨酣畅,意境深远徐渭的花鸟画即使是写实的作品,眼前的事物也不是他描写的主题。

他已将笔淋湿了,意念±氤氲起来,蓦地画出一只百灵、一朵梅花,笔墨简略、酣畅淋漓,达到神韵之妙。

在画中,梅花即是梅花,瘦鹅即为瘦鹅,同时又是极具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以感召人心的姿态出现在作品中。

二、构图富有变化,布置雅致和谐徐渭的花鸟画构图始终以画面感为先,尤其是对比和借鉴日本绘画的大胆布局,更是为徐渭的花鸟画构思和创作带来了不少启示。

他往往将画中花鸟放入山石流水之中,使画面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画面中的花鸟和背景相互呼应,既有对比之美,也有和谐之美。

三、色彩凝重素雅,气韵生动徐渭的花鸟画的色彩相对浓重,多以墨色为底,少用蓝、绿等高级色彩,而是以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红、黄、白等为主要色调,这样画出来的花鸟画色彩虽然不太华丽,但却有凝重素雅的美感。

通过笔墨的表现手法,不仅能够表现花卉的婉转柔美、鸟儿的灵动可爱,还能够把画面中天地之间的气韵生动地表现出来。

四、传统文化意境浓郁徐渭的花鸟画风格虽然大写意,但其中不乏传统文化的符号和意境。

他非常注重作品的精神内涵和思想深度,往往能够将自然景观与文化寓意相结合,使作品既有追求自然美的品质,又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堪称传统文化的珍品。

总之,徐渭以其独特的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赢得了艺术界的高度评价,也为后世花鸟画的发展奠定了不可替代的基础。

他的作品不仅精美绝伦,而且充满了智慧和灵气,是我们在欣赏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灵感和启发的艺术珍品。

徐渭的写意精神及当下意义

徐渭的写意精神及当下意义

34摘 要: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恣肆淋漓,别开生面,独具一格,突破了传统温柔敦厚,和谐雅逸的审美风尚,开创了惊世骇俗,狂放纵逸的审美境界,有着独特的精神特质和魅力。

是其一生悲惨命运所形成的孤愤心理与放达超然人格精神的真实写照。

其绘画艺术影响深远,尤其对当下写意精神失落,雕琢矫饰之风盛行的花鸟画坛,无疑具有深刻的警示与启示意义。

关键词:徐渭;大写意花鸟画;写意精神;启示意义一、徐渭写意精神的成因徐渭(1521年―1593年)字文长,号天池,别号青藤老人、青藤道人、天池渔隐、山阴布衣等。

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晚明杰出的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和戏剧家,是人奇、诗奇、文奇、字奇、画奇的奇才。

尤其是他的泼墨大写意花鸟画,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但徐渭并不是以绘画为业的专职画家,他的绘画创作也主要是50岁以后,那么徐渭何以能在晚年较短的时间里,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他大写意精神的背后潜藏着哪些秘密?是哪些因素成就了他写意精神的特质?这须从他生活的社会背景、人生经历、学识修养、交游、画学思想及艺术心理等方面综合考察。

1.徐渭生活的时代及交游徐渭生活的明中晚期,朝廷昏庸腐败,制度紊乱,法制松弛,统治者对人性的钳制比明初期大为减轻,人的个性、思想、言论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与自由。

思想领域出现了批判传统伦理道德,提倡个性自由、思想解放的思潮,知识分子普遍追求人格独立和思想自由。

这一时期的社会充满着矛盾、变革和活力,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解放较为活跃开放的时期。

出现了王廷相、王阳明、王艮、王畿、李贽等一批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突破了程朱理学思想的长期禁锢,唤醒人的自我意识,肯定人的价值,提倡平等和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倡导经世致用,强调“为有用之学”,不务空谈。

王阳明的“心理合一”“知行合一”,王艮的“日用即道”,李贽的“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及“童心说”等,对这一时期的学术研究、文艺创作、经济发展及生活方式等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徐渭(1786-1846),字子树,号八斋,浙江绍兴人,清代著名画家、文学家。

他是江南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大写意花鸟画而著称。

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在中国画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法特点,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下面将对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进行深入浅析。

一、笔墨运用灵动自如,创造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以笔墨运用灵动自如而著称,他善于利用淡墨、拖笔、点染等技法,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擅长以简洁而不失生动的笔墨表现出花鸟的形态,注重用墨的浓淡变化和笔法的灵动性,通过简练而精湛的画面,表现出画家对花鸟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在他的作品中,经常能够看到鸟禽的活泼形态和花草的自然姿态,非常具有生动感和表现力。

二、以意传情,以情显意,寓意深远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在表现形态的更注重作品背后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他善于以意传情,以情显意,通过作品中的花鸟形象和寄寓其中的情感来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对花鸟的形态刻画,更是对心灵境界的表达。

在他的作品中,常常能够感受到画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世界的热爱,寓意深远,情感真挚。

三、突破传统,注重表现个性化的艺术追求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在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所突破,他不拘一格,注重表现个性化的艺术追求。

在继承传统笔墨技法的他还融入了自己对形式美和意境美的追求,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在画中常常用寥寥几笔就能够表现出花鸟的形态和生动性,让人感受到画家的艺术功底和个性魅力。

他的作品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展现出他在艺术上对于自由、个性化的追求。

四、影响深远,为后世大写意花鸟画家树立了典范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在当时就已经颇受青睐,而且对后世的影响也十分深远。

他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为后世大写意花鸟画家树立了典范,开阔了画家们的艺术视野,也促进了中国画艺术的发展和创新。

在他的影响下,许多画家受到启发,纷纷效仿他的笔法和风格,使得大写意花鸟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徐渭被誉为大写意花鸟画的“宗师”。

浅谈徐渭绘画的艺术风格

浅谈徐渭绘画的艺术风格

浅谈徐渭绘画的艺术风格徐渭(1521年-1593年),字子云,号一斋,江西临川人。

是明朝中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

他擅长于文学、书法、绘画,尤以绘画而著称。

徐渭的绘画风格独具特色,深受后人喜爱和推崇。

本文将就徐渭绘画的艺术风格进行一番探讨和解析。

徐渭的绘画以山水画为主,其画风清新自然、别具一格。

他的作品注重写意,擅长以几笔勾勒出高山流水的气势,画面简练且意境深远。

徐渭在绘画中尊崇笔墨用法,善于情感表达,能够用简练的线条表现出深远的意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徐渭的作品重视构图和墨法。

他的构图布局简洁大方,尤其擅长运用虚实结合、远近呼应的手法,以点、线、面的结合构成丰富的画面。

他的画作深得中国文人山水画的传统精髓,题材广泛丰富,尤其擅长表现自然山水之美。

徐渭笔下的山水画,富有浓厚的文人气息。

他的画风在传统山水画的基础上融入了他的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表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徐渭笔下的山水既有南方的秀丽山川,也有北方的雄浑壮美,他喜欢以悬崖峭壁、江河湖泊为题材,用墨色描绘出形态生动,气势磅礴的景象,展现出了峥嵘的山水意境。

徐渭的画作大多以淡泼写意墨色为主,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他笔下山水苍劲有力,墨色淋漓尽致,给人以豪放洒脱之感。

徐渭画作的写意墨色展现出鲜明的个人风采,充分彰显了他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情趣。

徐渭的画风受到了前人的影响,但他在绘画中注重形神兼备、情景交融,以挥洒自如的墨法表达自己的情感与个性,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小巧玲珑的“徐一斋”画风。

他的山水画多以泼墨写意见长,因此在绘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徐渭的绘画风格在其时代极具影响力,对后来的文人画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张力和韵味,展现了他高度的艺术修养和墨韵表现力。

徐渭的画作虽然不多,但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绘画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徐渭:泼墨大写意画派,生时潦倒,死后不朽

徐渭:泼墨大写意画派,生时潦倒,死后不朽

徐渭:泼墨大写意画派,生时潦倒,死后不朽徐渭,明文学家、书画家。

字文长,号青藤,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徐渭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独树一帜,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的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

其画酣畅淋漓,极具气势,求神似不求形似,最擅长水墨花卉,书法尤擅长狂草,开创了一代画风,被誉为“有明一代才人” 。

徐渭的一生,身世坎坷,历经波折,满腹才华却不得施展,晚年凄凉落魄,穷苦潦倒,历经沧桑的一生形成了他放荡不羁的性格,喜作大写意花鸟画来隐喻了自己怀才不遇,借物抒情,“不求形似求生韵”,看似乱涂乱抹却逸趣横生。

对后世如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及近代吴昌硕产生了很大影响。

蟹鱼图水墨牡丹图徐渭从小寄人篱下,这也造成了他脆弱敏感的心理,兄弟早亡,三次结婚,七次入狱,九次自杀,命运似乎总是与他开玩笑。

在徐渭之前,明代画家以文人画为主,画作用笔工整、细腻、写实,体现文人意味,但徐渭独树一帜,其坎坷的经历造就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抛弃具体写实的细腻,画出淋漓尽致的个人情感。

比如下图《黄甲图轴》,徐渭寥寥数笔,将墨汁重叠晕染,画出快要凋谢的荷花,以及一只缓缓爬行的螃蟹。

构图简洁洗练,布局清新奇巧。

图中的水墨加入了适量的胶,以避免水墨渗散,恰是此图的特色所在。

《黄甲图轴》荷花图明_徐渭_驴背吟诗图徐渭的绘画题材较为广泛,包括人物、花鸟、山水等方面。

其中,徐渭尤其擅长花鸟画,他的成就也在于将花鸟画与写意绘画相结合。

在徐渭的绘画中,有文人画常见的花卉、果类题材,如梅花、海棠、菊花、竹石、葡萄等,徐渭将常见的物象用独特的绘画方式赋予精神情感,创作出别具一格的艺术作品,有着深刻的艺术内涵。

明_徐渭_花卉图卷明_徐渭_雪竹明_徐渭_榴实图徐渭才华横溢,却屡次落榜,他的家庭更是支离破碎,从小寄人篱下,26岁的徐渭,结发之妻病逝,几经波折,徐渭在37岁遇到了他的伯乐——闽浙总督胡宗宪,徐渭为胡宗宪屡屡献策,一展才华。

好景不长,明朝政变,胡宗宪上属严嵩倒台了,击垮了徐渭最后的挣扎和抱负。

徐渭的水墨人物画赏析

徐渭的水墨人物画赏析

徐渭的水墨人物画赏析徐渭(1597-1655),字子安,号梅溪,江苏苏州人,明末清初文学家、书画家。

他擅长诗文,亦善书画,尤以水墨人物画闻名。

徐渭的水墨人物画,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艺术内涵,被誉为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瑰宝。

下面我们将对徐渭的水墨人物画进行赏析。

首先,徐渭的水墨人物画在形式上极富变化和创新。

他不拘泥于传统的绘画手法,而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创意和个性。

他的人物形象多姿多彩,有的刚毅挺拔,有的娇柔婉约,有的憨厚可爱,有的阴郁忧伤,每一幅作品都展现了不同的人物性格和情感。

在构图上,徐渭善于运用对比和比例,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和有力。

他的画面常常以简洁的线条和明快的笔墨勾勒出人物的形态,同时又能在细节处表现出人物的神韵和气质。

这种形式上的变化和创新,使徐渭的水墨人物画显得更加鲜活和富有生命力。

其次,徐渭的水墨人物画在内容上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情感。

他擅长通过人物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情感的张力和思想的深度。

他的人物形象常常带有浓厚的个性色彩,有的刚毅坚定,有的忧郁沉静,有的欢快活泼,有的忧伤感怀,每一个人物都鲜活地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情感和命运的思考和感悟。

在表现手法上,徐渭善于用笔墨和构图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更加具有感染力和震撼力。

他的画面常常以深沉的墨色和简练的线条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气质,同时又能在细节处表现出人物的个性和心境。

这种内容上的深刻内涵和丰富情感,使徐渭的水墨人物画显得更加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

最后,徐渭的水墨人物画在意境上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内涵。

他擅长通过人物形象来表达自己对生活、情感和命运的理解和感悟,使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诗意的韵味和哲理的深度。

他的人物形象常常带有浓厚的文学气息,有的刚毅坚定,有的忧郁沉静,有的欢快活泼,有的忧伤感怀,每一个人物都鲜活地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情感和命运的感悟和领悟。

在意境上,徐渭善于用笔墨和构图来表现人物的心境和情感,使人物形象更加具有诗意的韵味和哲理的深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徐渭的泼墨写意画
作者:佚名来源:拙风文化网
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徐渭泼墨写意画的特点,其画的似与不似,与书品相通,与人格相通,品味其画,更能深切的体会这其中所承载的画家的痛苦和泪水、郁闷和隐衷。

关键词:徐渭;泼墨写意画;人格
徐渭(1521-1593),自文长,号天池,又号青藤,山阴人。

徐渭一生坎坷,早年丧父,终年丧兄,家境贫寒。

屡次应试不中,后因参加抗倭战争,成为浙、闽总督胡宗宪幕僚。

后胡遭弹劾并在狱中自杀,徐渭听说后,精神几近失常,竟因误杀自己的妻子而入狱。

出狱后,徐渭曾自杀九次,几近癫狂。

晚年极其贫寒,靠卖画为生,生活凄惨,73岁离开人间。

徐渭生性狂放,性格恣肆,但他在书画、诗文、戏曲等方面均获得较大成功。

他的写意水墨花鸟画,气势纵横奔放,不拘小节,笔简意赅,用墨多用泼墨,很少着色,层次分明,虚实相生,水墨淋漓,生动无比。

他又融劲健的笔法于画中,书与画相得益彰,给人以丰富的想象。

当人们品味他的诗、画、书更能深切的领会这其中承载着画家埋藏心中的郁闷和隐衷、痛苦和泪水,还有他那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的人格,而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

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他的水墨画。

一、似与不似之间
徐渭的泼墨写意花鸟画,别开生面自成一家。

其花鸟画,兼收各家之长而不为所限,大胆变革,极具创造力。

其写意画,无论是花卉还是花鸟,皆一挥而就,一切尽在似与不似之间,对笔下的四时花木,画家运用勾、点、泼、皴等多种笔墨形态,将牡丹之雍容、紫薇之隽秀、竹子之萧疏、霜菊之孤傲、寒梅之挺洁的神韵刻画的入木三分,分别舒展九尺与五尺的梧桐和芭蕉,直冲画外,不见首尾,与密如骤雨的葡萄、虬如蟠龙的藤蔓构成了巨大的张力,充溢在画面中的纵横之气和豪放境界更是前所未有。

他的水墨葡萄,串串果实倒挂枝头,水鲜嫩欲滴,形象生动,茂盛的叶子以大块水墨点成,风格疏放,不求形似,代表了徐渭的大写意花卉的风格。

丰富的运动轨迹与浓淡、徐疾、大小、干湿、疏密程度各异的笔踪墨韵,无不具备振笔急书的即兴性和不可重复性,呈现出中国绘画中最为强烈的抽象表现主义。

这不是一般的描摹物象,而是艺术的加工,使其蕴含某种内在的气质、精神,这种气质、
精神又使欣赏者有如临其境之感。

徐渭笔下的南瓜、菊花图,一气呵成,驱墨如云,气势逼人,同时又恰如其分的驾驭笔墨,轻重、浓淡、疏密、干湿极富变化。

墨法上既呈随意浸渗的墨晕,又见控制得宜的浓淡。

虽然被徐渭自称“戏抹”,然而在写意中仍生动的传达出了花果的不同秉性和生韵。

它的梧桐图,只以泼墨笔法绘其一小部分,却有使人联想到挺拔正直的参天梧桐。

正如翁方纲所说:“纸才一尺树百尺,何以著此青林庐。

恐是磊落千丈气,夜半被酒歌嘘唏。

” (《复初斋诗集》)徐渭以其精湛的笔法,在似与不似之间,为欣赏者营造出一片开阔的审美天地。

二、“书中有画,画中有书”
徐渭是一个书法家,在绘画中,他将自己的书法技巧和笔法融于画中,使人觉得他的泼墨写意画简直就是一幅慷慨淋漓的苍劲书法。

正如张岱所言:“今见青藤诸画,离奇超脱,苍劲中姿媚跃出,与其书法奇绝略同。

昔人谓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余谓青藤之书,书中有画,青藤之画,画中有书。

”(《陶庵梦忆》)他的《墨葡萄图》,墨的浓淡显示了叶的质感,题诗的字体结构与行距不规则,如葡萄藤蔓一样在空中自由延伸,书与画融为一体。

徐渭的书法造诣很高,其跌宕纵横的笔法有助于绘画艺术的巧妙变化,如画墨荷、葡萄,大刀阔斧,纵横驰骋,没有深厚的书法功力是难以做到的。

徐渭曾做一幅《梅花蕉叶图》,将梅花与芭蕉放在一起,并且在画上题写道:“芭蕉伴梅花,此是王维画”,显示出徐渭与王维在某些构图上的源流关系。

当然,王维画雪里芭蕉,更突出一种禅机,即,使得雪的清寒与芭蕉的心空构成画面的宗教底蕴,而徐渭在这样的画面组合中,更突出一种超越时空的主体解放性。

徐渭的书法和画法都极为娴熟,功底深厚,他的题字,如他的泼墨写意画,纵横不羁,洋洋洒洒;他的泼墨写意画,融合了精熟的笔法,意趣横生,极富韵味。

尤其是他的《榴实图》,立意属缘物抒情,五绝题诗,批露出作者怀才不遇之慨,提跋书法亦做连绵飞动的狂草,一气呵成,不可遏制,与其绘画相一致,笔法运用书法技巧,笔墨痛快淋漓,极富变化,榴实水墨渲染破壳,信笔点染榴籽,干湿浓淡层次丰富,枝条以正锋行笔,从上向下运行,笔道由粗变细,在瘦笔中又蕴含破笔与断笔,形成笔断意连,无限伸展的走势。

这称得上是一幅将书法与画法高度融合的杰作。

三、画如其人
徐渭一生命途多舛,遭遇坎坷,晚年悲苦凄凉,形影相吊,他将自己的悲愤和怀才不遇之感融注于笔端,创造了一幅又一幅惊世骇俗的水墨名画。

他笔下的墨竹,枝淡叶浓,,逸笔草草,竹枝气势劲健,竹叶俯垂含情,虽属竹枝而高洁清爽之气不减。

这正是画家身处下层,怀才不遇,品格高洁,绝世独立人格的光辉写照。

他的泼墨牡丹,不拘于牡丹的富贵高雅特征,色彩绚烂,他却常常以水墨绘之,有意改其本性,其目的是有赋予牡丹清雅脱俗的格调和神韵,所谓“从来国色无装点,空染胭脂媚俗人。

”其他如《三友图》中的松竹梅,傲寒挺立,《雪竹图》中的竹枝,不畏风雪,正象征了画家自身在人生历程中遭遇的种种凄风苦雨。

如同其诗中所说:“独有一般差似我,积高千仗恨难消”。

在一些冬季花卉画中,作者似乎要着意渲染一种寒意,只是在这凛凛寒意中,蕉、梅、竹、松才倍添了一种精神。

这其中正蕴含着画家不畏强暴,敢于直面黑暗社会的精神。

他曾赋诗曰:“少年曾负请缨雄,转眼青袍万事空。

今日独余霜鬓在,一肩舆坐度居庸。

”作者将满腔义愤,有志不能伸的情感融于笔端,在画中表达出来,这画,正是文长一生坎坷的写照,更是他人格精神的写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