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费用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教材

合集下载

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

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
M eal r ia n t lu e c lFi anc a c untn i lAc o i
企 业研 发 费 用 的会 计 核 算与税 务 处理
陆 燕
在知识经济时代, 研发逐渐成为企业在激烈市场中保持
领先地位的最重要的创新活动, 研发的成 功能给企业带来极
造费, 设备调整及检验费, 样品、 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 费, 试制产品的检验费等。 6 . 研发成果的论证、 评审、 验收、 评估以及知识产权的申
没有注意到会计与税收政策的差异. 人为扩大加计扣除的范
围, 导致申 请税收优惠备案时费用归集不准确。仔细研究有
关所得税管理的政策规定, 通过综合国税发[ 0]1 号文. 2 8 6 0 1

圜 分 财 2 第期 o 年 8 1
M e a l gi alFi nc a c t lur c na i lAc oun i tng
整理 和明确 了受益 企业 、 研发活动 、 费用和不 得扣 除的 研发 究 开发 费用 的扣除方法规定如下: 1 . 研发费用计人当期损益未形成无形资产的, 允许再按其当 年研发费用实际发生额的 5%直接抵扣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 。 0,
得税 法》 出台 了 多鼓励创新的优惠政策 , 中的研究开发 , 许 其
培训费、 培养费、 专家咨询费、 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用等。
f 国家税务总局规定 二)
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引人关注。20 年 l 月国家税务总 08 2
局下发了《 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管理 ( 试行) 的通知》 ( 国税发[ 01 6 , 2 8 1 号)进一步明确了研发活动、 0 1 加计扣除项 目的范围、 企业享受优惠的方法等具体政策问题。本文就企 业研发费用会计及税法之间异同进行相关探讨。

关于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关于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关于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第一篇:关于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新会计准则对于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一、研发费用处理的类型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企业对于研发的投入逐年在提高。

研发投入是保证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来源,也是提高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保障。

顾名思义,研究和开发费用即研究与开发某项目所支付的费用,一般是指用于研发活动的设备设施费、材料费、人工费、合同服务费、外购无形资产费以及有关间接费用等。

目前国际上有关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全部费用化、全部资本化和部分资本化。

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

全部费用化处理,即将研究与开发费用在发生时全部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这种处理方法符合谨慎性原则,核算比较简单,但是费用化会引起当期利润减少,企业管理者为了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就可能减少研发投入,不利于企业创新发展。

实行全部资本化处理,研发费用发生时全部予以资本化,作为长期资产分期摊销,计入相关成本。

这种方法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但不符合谨慎性原则,并且可能导致企业高估资产和收益。

研发费用实行部分资本化,这种做法的特点是将符合某些特定“条件”的研究开发费用予以资本化,其他研发费用则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也采用此法。

此种方法避免了全部费用化和全部资本化的缺点,但是在确定是否资本化时的界限不好把握,容易给管理者操纵利润的机会。

二、我国企业研发费用处理的变迁对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问题是国内外会计准则争论的焦点问题。

我国原准则规定:“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入账价值应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定;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

显然我国对研发费用是采用全部费用化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于企业日常发生的研发费用通常计入“管理费用”。

然而,该准则实施以来,不断受到人们的批评。

全部费用化处理除了减少当期利润外,还可能被企业用来平滑利润。

企业研发费用核算及税务处理分析

企业研发费用核算及税务处理分析

企业研发费用核算及税务处理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企业研发投入成为了企业竞争的重要力量之一。

研发费用的核算及税务处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企业在进行研发活动时,需要考虑到研发费用在财务和税务方面的影响,以合理化研发成本和优化企业利润空间。

一、研发费用的核算研发费用的核算可以分为直接与间接两类。

直接研发费用是指能够直接归属于研发项目的费用,如人员工资、实验材料费、研究设备等;间接研发费用则是指无法直接归属于特定研发项目的一些费用,如管理费用、房屋租金、公共设施等。

对于直接研发费用,企业可以通过记账或制定专项管理制度的方式进行核算。

一般来说,在研发过程中,企业应根据研发项目的重要性和紧迫程度等因素,制定预算和管理制度,以便严密控制研发成本,并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益。

而对于间接研发费用的核算,企业需要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进行分摊。

常用的间接费用分摊方法有人均费用法、直接费用比例法、生产量比例法等。

企业在进行间接费用的分摊时,应注意对不同部门、不同项目的研发费用进行区分,以保证分摊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税务处理上,研发费用是可以享受税务优惠政策的。

根据我国现行税法规定,企业在进行研发活动时,可享受以下优惠政策:1.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在计算所得税时,可以按照规定的比例将当年实际发生并在当年费用中计入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以减少企业所得税负担。

2. 税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在所得税前计算研发费用时,可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这一政策适用于投资资金充足、研发项目备案不便及其他一些特殊情况下。

3. 技术成果转让所得税优惠:企业将研发成果向其他企业转让时,可以享受一定程度的税务优惠。

以上税务优惠政策的执行要求较为严格,企业在享受这些政策优惠前,需要详细了解所属行业和实际情况下的具体执行细则和操作要求,才能确保享受相应的税务优惠。

总之,研发费用在企业成本和利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企业需要充分认识和合理管理研发费用,以实现在研发过程中的成本最小化和效益最大化。

【税会实务】研究开发费的会计核算实例

【税会实务】研究开发费的会计核算实例

【税会实务】研究开发费的会计核算实例【例】2008.1.1, 甲公司经董事会批准研发某项新产品专利技术, 本年度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材料费500万元、研发人员工资100万元, 以及其他费用400万元, 总计1000万元。

假定:(1)研发费用均不符合资本化条件, 全部计入当期损益;(2)研发费用均符合资本化条件, 该专利技术于2009年1月达到预定用途, 并采用直线法按10年摊销;(3)研发费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600万元, 该专利技术于2009年1月达到预定用途, 并采用直线法按10年摊销。

(1)第一种情况的处理:当各种研发费用发生时: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10000000贷:原材料5000000应付职工薪酬 1000000银行存款 4000000会计期末:借:管理费用10000000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10000000(2)第二种情况的处理:2008年当各种研发费用发生时: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10000000贷:原材料5000000应付职工薪酬 1000000银行存款 4000000 2008年末, 因该专利技术未达到预定用途, 无须结转“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账户。

2009年1月, 该专利技术达到预定用途时:借:无形资产 10000000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10000000从2009年开始, 分10年平均摊销:借:管理费用1000000贷:累计摊销(10000000/10) 1000000(3)第二种情况的处理:2008年当各种研发费用发生时: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4000000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6000000贷:原材料5000000应付职工薪酬 1000000银行存款 40000002008年每月末, 将费用化支出转入“管理费用”账户(此处做的是一笔汇总分录), 由于资本化支出部分未达到预定用途, 无须结转“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账户。

借:管理费用 4000000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40000002009年1月, 该专利技术达到预定用途时:借:无形资产 6000000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6000000从2009年开始, 分10年平均摊销:借:管理费用 600000贷:累计摊销(6000000/10)600000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专业, 同时, 由于会计又分很多行业, 比如工业企业会计、商业企业会计、酒店企业会计、餐饮企业会计、金融企业会计等等。

企业研发费用核算及税务处理分析

企业研发费用核算及税务处理分析

企业研发费用核算及税务处理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竞争,企业的研发工作显得愈加重要。

在进行研发工作的对研发费用的核算及税务处理也是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针对企业研发费用的核算及税务处理进行详细的分析,为企业在这一方面提供一些建议。

一、研发费用的核算研发费用的核算是指企业对用于研发活动的费用进行记录、汇总和分析的过程。

研发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设备费、测试费等,这些费用是企业进行研发活动的直接成本。

企业在进行研发费用核算时,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以确保费用的记录准确无误。

1. 人工费用:人工费用是企业进行研发活动的重要成本之一,包括研发人员的工资、社会保险、福利费等。

企业在进行核算时,需要将相关人员的工资、福利等费用进行分摊,确保每位研发人员的工时和工资能够准确地反映在研发费用中。

材料费用是指企业在进行研发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类原材料、试剂、实验耗材等费用。

企业需要对材料费用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类,以便于后期的费用分析和核算。

设备费用是企业进行研发活动的另一项重要成本,包括用于研发的各类设备、仪器等。

企业需要对设备费用进行折旧和维护的核算,同时需要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和记录,以确保设备费用的准确性。

在研发活动中,企业可能需要进行各类测试和检验,对于测试费用的核算也是企业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之一。

企业需要对测试费用进行分类汇总,并与研发活动进行匹配,确保相关费用能够准确地反映在研发费用中。

以上就是企业在进行研发费用核算时需要特别关注的几个方面,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建立完善的研发费用核算体系,确保研发费用的记录准确无误。

二、研发费用的税务处理在研发费用的核算基础上,企业还需要将研发费用的税务处理纳入考虑范围。

对研发费用的税务处理需要遵循相关税法规定,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税务风险,增加企业的税收优惠。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研究与开发活动》的规定,企业进行研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可以确认为资产,这项资产将在未来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经济利益。

研发费用的核算与归集课件

研发费用的核算与归集课件

核算流程
01
收集和整理研发过程中 的原始凭证和资料,如 发票、合同、付款记录 等。
02
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 类和归集,按照不同的 研发项目进行划分。
03
根据核算方法和研发项 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 核算方法进行费用核算 。
04
对核算结果进行复核和 审查,确保核算的准确 性和完整性。
核算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准确区分研发费用和其他费用 ,避免将不属于研发费用的支
出计入研发费用。
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 进行核算,确保合规性。
注意保持核算的连续性和一致 性,避免不同项目之间出现费
用归集的差异。
对于研发过程中的无形资产, 如专利、非专利技术等,要进
行合理的评估和核算。
03
研发费用的归集
归集方法
研发费用披露的形式
研发费用可以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或现金流量表中披露,具体披 露形式根据会计准则要求而定。
研发费用对财务报告的影响
对利润表的影响
01
研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对企业的净利润产生影响,进而影响
企业的盈利能力。
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02
研发费用会影响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结构,如研发投入资本化后
,将形成无形资产,影响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科目。
根据费用性质分类
可分为人员工资、材料费、设备费、 技术文献费等。
02
研发费用的核算
核算方法
01
02
03
直接费用法
只将研发过程中产生的直 接费用,如材料费、设备 费等,计入研发费用。
全部费用法
将研发过程中产生的所有 费用,包括直接费用和间 接费用,都计入研发费用 。

在新准则下企业研发支出的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

在新准则下企业研发支出的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
资产获 得成 功并依 法 申请 取得权 利后 , 并不能 通过追 溯调 整 , 再 将 原 已计 入损 益的 开发费 用资本 化。
( ) 三 区别 企业 自行进 行的研 究开发 项 目与取得 的 已作 为无 形 资产确 认 的正在进 行 中的研究 开发项 目
新《 则》 定 : 业取 得的 已作 为 无形 资产确 认 的正 在进 准 规 企 行 中的研 究开 发项 目,在取 得后发 生的 支出应 当按 照本 准则 第
人 员依据 具体情 况作 出职业 判断 。
二、 企业研 究开 发费用 的税务 处理
新《 业所 得税 法 》 简 称 新法 ) 企 ( 实施 前 , 照 财 政部 、 家 按 国 税 务 总局 《 于企 业 技 术 创 新有 关 企业 所 得 税优 惠 政 策 的通 关
知》 财 税 [ 0 6 8 ( 2 0 ]8号 ) 于技 术 开 发费 的要 求 , 新产 品 、 关 与 新 工 艺试 制 和 研 究相 关 的 费 用 , 按 规 定 1O D 在 O % ̄ 除的 基 础 上 ,
市 场 或 该 无 形 资 产 自身 存 在 市 场 ,无 形 资 产 将 在 内部 使 用
时 , 当证 明其 有 用 性 ; 应 四是 有 足够 的技 术 、 务 资源 和其 他 财 资源的支持 , 以完 成 该 无形 资 产 的 开 发 , 有 能 力 使 用 或 出 并 售 该 无 形 资产 ; 是 归 属 于该 无形 资 产 开 发 阶 段 的 支 出 能 够 五
允许 再 按 当年 实 际 支 出额 的 5 %在 企 业所 得税 前 扣 除 。财税 0

[0 6 8 2 0 ] 8号文 件 , 有将 研 究开 发 费 用 区分 为是 否 形成 无形 没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培训课件ppt课件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培训课件ppt课件

产品销售与对应的材料费用发生在不同纳税年度且材料费用已计入研发费用的,可在销售当年以对应的材料费用发生额直接冲减当年的研发费用,不足冲减的,结转以后年度继续冲减。
1
2
3
4
2、直接投入费用
指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折旧费。
企业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符合税法规定且选择加速折旧优惠政策的,在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时,就税前扣除的折旧部分计算加计扣除。
简化对研发费用的归集和核算管理。
原来企业享受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必须单独设置研发费用专账,但实际上很多企业可能没有单独设立专账核算,申报时往往不符合条件。此次政策调整,只是要求企业在现有会计科目基础上,按照研发支出科目设置辅助账。辅助账比专账更为简化,企业的核算管理更为简便。
减少审核程序
原来企业享受加计扣除优惠,必须在年度申报时向税务机关提供全部有效证明,税务机关对企业申报的研发项目有异议时,由企业提供科技部门的鉴定意见,增加了企业的工作量,享受优惠的门槛较高。调整后的程序将企业享受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简化为事后备案管理,申报即可享受,有关资料由企业留存备查即可。另外,在争议解决机制上也进行了调整,如果税务机关对研发项目有异议,不再由企业找科技部门进行鉴定,而是由税务机关转请科技部门提供鉴定意见,从而使企业享受优惠政策的通道更加便捷高效。
(三)负面清单行业的企业不能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财税〔2015〕119号文件第四条列举了6个不适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行业:烟草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娱乐业。上述行业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4754-2017)》为准,并随之更新。 97号公告将6个行业企业的判断具体细化为:以6个行业业务为主营业务,其研发费用发生当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按《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计算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和投资收益的余额50%(不含)以上的企业。 在判定主营业务时,应将企业当年取得的各项不适用加计扣除行业业务收入汇总确定。 在计算收入总额时,应注意收入总额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税收上确认的收入总额不能简单等同于会计收入,重点关注税会收入确认差异及调整情况。 收入总额按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的规定计算。从收入总额中减除的投资收益包括税法规定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以及股权转让所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类科技计划和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国家科技计划 和专项经费监 督管理暂行办 法(国科发财 字【2007】393 号)
财政部 科技部关 于调整国家科技 计划和公益性行 业科研专项经费 管理办法若干规 定的通知(财教 【2011】434号)
关于进一步加 强国家科技计 划项目(课题 承担单位法人 责任的若干意
见国科发政策依据
❖ 1、山东省科技计划和专项经费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鲁科办字(2007)173号
❖ 2、山东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资金管理办法

鲁财教(2007)48号
❖ 3、山东省自主创新专项 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鲁财教(2012)94号
国家科技计划和专项经费管理使 用的基本原则 在经费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政策相符性、目标相
直接费用的支出管理
◆测试化验加工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支付给 外单位(包括课题承担单位内部独立经济核算单 位)的检验、测试、化验及加工等费用。
① 列支应当提供发票、委托合同、测试结果报告、测试单位资质证明; ② 在课题承担单位(包括合作单位)内进行测试,承担单位的测试化验加工部门应为独
立经济核算单位,并应有内部委托、内部结算的有关规定和结算凭证; ③ 不得以测试化验加工费的名义分立子任务,变相转拨经费。
① 会议费支出手续要完备,要有预算单、会议通知、参加人员等; ② 会议开支标准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标准,严禁铺张浪费; ③ 严格控制会议规模、会议数量和会期; ④ 严禁开支招待费、礼品费和旅游费用等不合理支出。
直接费用的支出管理
差旅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开展科学实验(试验)、科学考察、业务 调研、学术交流等所发生的外埠差旅费、市内交通费用等。
一、研发支出会计核算政策依据
❖ 1、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 2、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 3、《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 ❖ 4、《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
费管理若干意见》国办发【2006】56号) 5、各类科技计划和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含国家和省级等)。
国家科研计划经费政策体系构成 《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若干意见》 国办发【2006】56号)
目录
第一部分研发费用的会计核算
第二部分 研发费用的税务处理
NAME OF PRESENTATION
Location and date
山东大明联合会计师事务所
SHANDONG DAMING C.P.A.Partnership 第一部分 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核算
研1 发费用一、会财务计账核面未算核算现状
① 不应列支预算外设备; ② 应有完整的设备验收入库手续; ③ 使用属于承担单位支撑条件的设备不得在专项经费中列支设备租赁费。
直接费用的支出管理
材料费:材料费是指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消耗的 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等的采购及运输、装卸、 整理等费用。
① 列支应有合同、发票及完整的材料验收、入库、出库单据; ② 不得列支大量的日常办公耗材; ③ 不可以在专项经费中列支生产性材料、基建材料、大宗工业化原料。
间接费用:仪器设备及房屋,水、电、气、暖消耗,有关管理费用的补助支出, 以及绩效支出等。 绩效支出是指承担课题任务的单位为提高科研 工作绩效安排的相关支出。
直接费用的支出管理
设备费:是指在课题研究开发周期以内发生的以下三类费用:
——购置或试制专用仪器设备 ——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升级改造 ——租赁外单位设备
会计核算
总体要求:
单独核算: ➢ 专项经费及自筹经费分别进行单独核算 ➢ 承担单位及合作单位都应实现单独核算 实现方式: ➢ 在单位会计核算系统中单独设置会计科目(分别设收入和支出科 目); ➢ 在单位会计核算系统中设辅助明细账
专款专用
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直接费用: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 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 费和其他支出等。
2 二、在管理费用-技术开发费归集
3
三、设置研发支出科目
4
四、设置专门账册
现状
❖ 我国企业贯彻“走出去”战略,加强自主创新,强化无形资 产管理和税收扶持显得尤为重要。《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 —无形资产》(以下简称无形资产准则)、《关于改进和加强 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若干意见》国办发【2006】56号和 《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旨在企业 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价值和核心竞争力。 2012年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5600.1亿元,比上年增加 803.1亿元,增长16.7%;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国家财 政支出的比重为4.45%,高于上年4.39%的水平。各级政府 科技投入力度越来越大,必将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动力。
直接费用的支出管理
燃料动力费: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相关大型仪器设备、专用科学装置等运行 发生的可以单独计量的水、电、气、燃料消耗费用等。
不能单独计量的仪器设备、科学装置以及实验室日常运行 的水、电、气、暖等支出属于间接费用的开支范围,不 能再重复列支或分摊。
直接费用的支出管理
会议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为组织开展学 术研讨、咨询以及协调项目或课题等活动而发 生的会议费用。
关性和经济合理性原则。
国家科技计划和专项经费管理使 用的基本原则 1、政策相符性原则:
➢ 国家财经法规 ➢ 相应的科技经费管理制度
2、目标相关性原则:
➢ 概预算总量、强度与结构应以任务目标为依据 ➢ 支出应与研究任务紧密相关,符合研究任务的规
律和特点。
国家科技计划和专项经费管理使 3、经济合理性用原则的:基本原则
➢ 参照国内外同类研究开发活动 ➢ 符合我国国情 ➢ 概预算应与同类科研活动的支出水平相匹配 ➢ 材料、设备等支出与市场同类产品一般价格水平相匹配 ➢ 在考虑技术创新风险和不影响研究任务的前提下,提高资金的使用
效率。
预算执行要点
➢ 单位制定内部管理办法,强化法人责任 ➢ 单独核算,专款专用 ➢ 严格按照下达的课题预算执行 ➢ 严格遵守预算调整程序 ➢ 年度决算、中期财务检查、财务验收(结题审计) ➢ 重大事项报告 ➢ 结余经费原渠道上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