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审查意见回复

合集下载

专利申请及发明专利审查意见答复

专利申请及发明专利审查意见答复

专利申请及发明专利审查意见答复尊敬的专利局:我代表申请人XXX公司回复专利申请号XXXXX的发明专利审查意见。

我将按照您在审查意见中提出的要求对相关问题逐一进行回复。

首先,我将回复审查意见中的问题一:申请的技术方案是否具有实际可行性。

针对专利局对技术方案实际可行性的疑问,我特向您提供了更加详细和清晰的技术细节。

我们已经进行了相关的仿真实验和测试,证明了该技术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具体来说,我们进行了X轴和Y轴的运动控制测试,并发现该方案可以稳定地控制机械的运动轨迹,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使用寿命的测试,并证明了该技术方案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依然保持稳定和高效。

其次,针对审查意见中的问题二:与已有技术方案的差异和创新点,我提供了以下的解释。

针对已有的技术方案,我们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分析,并基于此提出了本次申请的技术方案。

与现有技术相比,我们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创新点:一是采用了新型的控制算法,提高了机械运动的精度和稳定性;二是通过优化系统结构,减少了能耗和材料消耗,实现了更加高效和环保的工作模式;三是在运动控制方面引入了智能化的元素,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

最后,针对审查意见中的问题三:申请的技术方案是否符合专利法的保护要求。

我们认为本次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符合专利法的保护要求。

首先,该技术方案具有实际可行性和实用性,可以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加以实现;其次,该技术方案具有创新性和差异性,与已有的技术方案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和创新点;最后,该技术方案对技术领域的进步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综上所述,我们对专利局在审查意见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回答。

我们再次强调本次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实际可行性、具有创新性和差异性,并符合专利法的保护要求。

我们对专利局的审查工作表示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并希望能够得到您对本次申请的批准和支持。

此致敬礼XXX公司。

关于缺乏必要技术特征的专利审查意见的答复

关于缺乏必要技术特征的专利审查意见的答复

关于缺乏必要技术特征的专利审查意见的答复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尊敬的专利局领导:感谢您对本公司提交的专利申请进行审查,并向我们提供了关于缺乏必要技术特征的审查意见。

我们对贵局的细致审查表示感谢,并认真对待您提出的意见。

经过审慎考虑和深入分析,我们特此作出如下答复:我们非常重视专利审查意见中所提及的关于缺乏必要技术特征的问题。

我们理解技术特征的准确定义对于专利申请的审查至关重要,必须保证专利申请所揭示的技术特征是清晰、明确且具备可操作性的。

在此,我们将逐一分析您提出的缺乏必要技术特征的问题,并对您所关注的问题进行进一步阐述。

第一点,您提到专利申请中所揭示的技术特征缺乏必要的描述性和具体性。

我们意识到技术特征的描述应当非常具体和详细,以确保专利权的范围清晰明了。

在接受您的指导下,我们将对专利申请中的技术特征进行重新梳理和补充,以使其更加具体和清晰。

第二点,您指出专利申请中的技术特征缺乏实质性的技术方案和创新性。

我们深知技术创新对于专利授予的重要性,只有具备足够的技术创新性,才能获得专利权的保护。

在此,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强调其创新性和实用性,以充分展示其独特之处。

第三点,您提及专利申请中的技术特征与已有技术存在较大相似性。

我们了解专利申请必须区别于已有技术,具备显著的区别性和新颖性。

鉴于您的意见,我们将对专利申请进行全面的技术比较和分析,寻找其与现有技术的区别点,并加强其独创性和创新性。

我们郑重承诺将严格按照专利局的指导和要求,积极响应审查意见,全力修正和完善专利申请中的技术特征,确保其符合规范和标准。

我们对专利审查意见中提出的问题表示感谢,并诚恳接受您的指导和建议。

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取得专利审查的成功,并为技术创新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再次感谢您对本公司专利申请的审查和指导,请您放心,我们将尽最大努力,使专利申请更加完善,以期获得专利权的授予。

衷心期待您的继续关注和支持,共同见证我们的专利申请取得成功。

新形势下五种实用新型专利审查意见的答复方法

新形势下五种实用新型专利审查意见的答复方法

新形势下五种实用新型专利审查意见的答复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新型专利审查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新形势下,五种实用新型专利审查意见的答复方法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这五种方法进行介绍,以帮助专利审查人员更好地开展工作。

一、采取积极的态度在回复审查意见的过程中,审查人员应该保持积极的态度。

只有积极主动地与审查员沟通,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从而更快地通过审查。

积极的态度也会给审查人员留下良好的印象,有利于今后的合作。

二、深入研究审查意见在回复审查意见之前,审查人员应该对审查意见进行深入研究。

这包括仔细阅读审查意见,弄清楚其中的问题所在。

只有充分理解审查意见,才能准确地给出回复,从而更好地促进审查的顺利通过。

三、尊重审查人员的意见在回复审查意见时,审查人员应该充分尊重审查人员的意见。

即使自己对审查意见有不同的看法,也应该客观地分析,以达到最终的解决方案。

还应该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确保回复的合规性。

四、提供充分的证据在回复审查意见时,审查人员应该提供充分的证据。

这包括相关的实验证据、文献资料、专利文献等。

只有通过客观的证据,才能更好地说服审查人员,从而加快审查的进程。

五、定期跟踪审查进展在回复审查意见后,审查人员应该及时跟踪审查进展。

这包括及时了解审查意见的反馈情况,及时回复审查员的问题,及时提供补充材料等。

只有做到及时跟踪,才能更好地推动审查进程,最终取得审查通过。

新形势下,五种实用新型专利审查意见的答复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审查人员积极主动地采取积极的态度,深入研究审查意见,尊重审查人员的意见,提供充分的证据,定期跟踪审查进展,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提高审查通过率,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好的保障。

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做好这项工作,为我国的科技创新贡献更大的力量。

【2000字】。

专利申请怎么回复审查意见

专利申请怎么回复审查意见

专利申请怎么回复审查意见我们都知道,许多证书以及资料特别是具有法律效⼒的证书在授予时为了保证法律效⼒的合理利⽤往往都需要经过审查,⽽发明专利申请的情况,其⽣产⽬的在于确定发明专利是否属于有创造性实⽤性的发明。

那么专利申请怎么回复审查意见呢?店铺⼩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专利申请怎么回复审查意见1、如果申请⽂件仅存在形式缺陷,那么通过对申请⽂件进⾏修改即可授予专利权;如果申请⽂件存在实质性缺陷将会导致专利申请被驳回,对专利申请的前景起决定性作⽤,因此,在阅读审查意见通知书时要特别重视其指出的实质性缺陷。

2、⾸先需要明确对⽐⽂件的类型,如果对⽐⽂件为抵触申请,则只能⽤于评价新颖性,接着分析对⽐⽂件的技术领域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是否相同、相近或相关,本领域技术⼈员在解决本申请的技术问题时是否会去了解该对⽐⽂件所述领域现有技术的现状。

3、逐篇研读对⽐⽂件,理解并分析对⽐⽂件所披露的技术内容,将它们分别与本申请权利要求的技术⽅案进⾏对⽐分析,必要时可以列表分析,如此可以更清楚,确定对⽐⽂件究竟披露了本申请权利要求中的哪些技术特征,⽽本申请权利要求中哪些技术特征还未被对⽐⽂件披露,只要存在对⽐⽂件未披露的技术特征,则本申请相对该对⽐⽂件具有新颖性。

相关法律知识《中华⼈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三⼗五条发明专利申请⾃申请⽇起三年内,国务院专利⾏政部门可以根据申请⼈随时提出的请求,对其申请进⾏实质审查;申请⼈⽆正当理由逾期不请求实质审查的,该申请即被视为撤回。

国务院专利⾏政部门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对发明专利申请进⾏实质审查。

实际上,在司法实践的申请专利审查过程中⼤多数的发明专利申请只要当事⼈能够针对申请书当中的意见提出令审查员认可的陈述书那么申请就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所以建议如果时间⽐较紧迫的,请及时咨询专业⼈⼠帮忙处理,店铺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法律咨询。

专利审查意见回复

专利审查意见回复

专利审查意见回复专利审查指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受理发明专利申请以后,必须依照专利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查。

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专利审查意见回复范文,供大家参考!专利审查意见回复范文一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人仔细研究了贵局X年X月X日发出的审查意见通知书,针对该审查意见所指出的问题,申请人对本申请作出修改并陈述意见如下:一、修改说明1.修改权利要求1 (以下简称权1),在其特征部分增加技术特征xxx,以具备专利法(以下简称法)22.3 条的创造性,其修改依据见说明书xx 段。

2.删除从属权利要求x (以下简称从权x ),对比文件公开了xxx,与权x 属于相同的技术领域,相同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相同,达到的技术效果也相同,因此权x 不具备新颖性,申请人将其删除。

3.修改了从属权利要求x 的主题名称,使其与所引用的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一致。

4 .修改了原权利要求书中其他一些形式缺陷,如错别字xxx,附图标记未加括号,yyy 括号使用错误,设备型号,标点符号,宣传用语等。

以及其他一些明显的实质性缺陷,如……。

此修改符合审查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第二部分第八章的规定,可视为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 (以下简称细则)51.3 条要求的修改。

以上修改均未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的记载范围,符合法33 条要求,并且是针对审查意见通知书指出的缺陷进行的修改,符合细则51.3 条要求。

具体修改可见修改后的权利要求书。

二、新颖性【采用单独对比法】1.新权1 记载了技术特征X、Y、Z 1)对比文件1 (以下简称D1) 没有公开X,新权1 相对D1 具有新颖性。

2)D2 没有公开Y,新权1 相对D2 具有新颖性。

2.从权2-3 在其独立权利要求具备新颖性的基础上,也具备新颖性。

综上所述,权1、2 具备法22.2 条规定的新颖性。

三、创造性【采用三步法分析】1.权11)D1 公开了一种xxx 的技术手段,其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相同,技术问题相同/相似,技术效果相同/相似,且公开了最多技术特征,因此选为最接近现有技术。

关于缺乏必要技术特征的专利审查意见的答复

关于缺乏必要技术特征的专利审查意见的答复

关于缺乏必要技术特征的专利审查意见的答复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致尊敬的专利审查官:感谢您对我们提交的专利申请进行审查,并提供宝贵意见。

我们已经仔细阅读了您的审查意见,对您指出的缺乏必要技术特征表示感谢。

我们也根据您的意见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并就这一问题做出了如下答复:我们理解在专利审查过程中,必要的技术特征对于确保专利申请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在您的审查意见中提到我们的专利申请缺乏必要的技术特征,我们深感抱歉并表示诚恳的道歉。

我们已经认真研究了您的意见,并对照您指出的问题,我们认为可能是由于我们在专利申请中未能清晰地描述相关技术特征所致。

在这里,我们诚恳表示我们将会对专利申请中的技术特征加以充分的补充和完善,以确保专利申请内容的准确和充足。

我们会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调研,结合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完善专利申请中的技术特征,使其更加具体、明确和独特。

我们深知专利审查的重要性,也十分重视您的意见,我们会认真对待专利申请的每一个细节,确保其符合专利法的相关规定,并能够为技术创新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在此,我们再次对给予我们的审查意见表示感谢,您的建议和指导对我们的技术研发和专利申请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将以更加扎实的技术和更加专业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次专利审查,力求取得更好的效果。

我们期待能够与您携手合作,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发展,共同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再次感谢您对我们专利申请的审查工作,也感谢您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给予我们指导和关注。

如果您对我们的答复有任何疑问或意见,请随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积极配合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期待您能够继续对我们的专利申请进行审查,希望我们之间的合作能够取得更多的成功和成果。

再次感谢您的审查和指导!此致敬礼(申请人签名)第二篇示例:尊敬的专利审查员:感谢您对我公司提交的专利申请进行审查。

在您最近的审查意见中,指出了我们所申请的专利缺乏必要的技术特征。

专利审查意见答复技巧

专利审查意见答复技巧

专利审查意见答复技巧作为申请人,正确回复和处理专利审查意见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直接关系到专利申请的成功与否,还会影响到专利的保护范围和效力。

以下是一些专利审查意见答复的技巧:1.仔细分析审查意见在收到专利审查意见后,首先要认真阅读和分析审查意见的内容。

理解审查意见是什么,以及对哪些具体内容提出了问题。

只有对审查意见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才能准确地回复和解决相关问题。

2.准备详尽的答复材料根据审查意见的内容,准备详尽的答复材料。

答复材料可以包括详细的技术解释、实验数据、专利文献引用等。

答复材料要充分证明发明的技术特点和创新点,确保专利申请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3.清晰简明的语言表达在回复专利审查意见时,使用清晰简明的语言表达是很重要的。

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或模糊不清的表达方式,让专利审查员能够清楚地理解回复的内容。

简单明了的语言可以更好地传达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4.提供充分的证据和数据支持在回复专利审查意见时,应提供充分的证据和数据支持。

例如,可以提供实验数据、图表、图片、技术报告等。

这些证据和数据可以帮助审查员更好地评估发明的可行性和创新性,并增加专利申请的成功概率。

5.避免争议和冲突在回复专利审查意见时,要避免与专利审查员产生争议和冲突。

尽量保持客观和冷静的态度,以事实为依据进行回复。

如果对审查意见存在不同意见,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但需要注意方式和措辞,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6.积极沟通和合作在回复专利审查意见的过程中,与专利审查员保持积极的沟通和合作是很重要的。

及时回复问题、提供需要的材料,并根据专利审查员的指导进行修改和完善。

通过积极的合作,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并促进专利申请的顺利通过。

总之,回复专利审查意见需要认真分析、准备详尽的答复材料、清晰简明地表达、提供充分的证据和数据支持、避免争议和冲突,以及积极沟通和合作。

以上技巧可以帮助申请人更好地回复专利审查意见,并提高专利申请的成功率。

论专利申请中审查意见的答复方法

论专利申请中审查意见的答复方法

论专利申请中审查意见的答复方法专利是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申请专利过程中,审查意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针对审查意见进行合理的答复方法。

本文将围绕着论专利申请中审查意见的答复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认真阅读审查意见在收到专利申请的审查意见后,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认真阅读审查意见。

审查意见中会对申请的专利进行技术和法律层面的审查,涉及专利的创新性、实用性、新颖性等方面。

我们要仔细阅读审查意见,了解审查员对我们的专利申请提出的意见和要求。

二、分析审查意见在认真阅读审查意见的基础上,要对审查意见进行深入的分析。

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将审查意见与自己专利申请的内容进行比对,找出审查意见所提出的问题所在,分析问题的严重性和影响范围。

也需要梳理出如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答复方法。

三、合理答复在分析审查意见的基础上,需要针对性地提出合理的答复。

对于审查意见中所提出的问题,我们需要提出清晰、有力的论据和解释来解决问题。

在答复中,需要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合理利用专利文件中的技术和实施例,通过合理的解释和论证来说服审查员。

四、避免模糊答复在答复审查意见的过程中,要避免模糊的答复。

审查员在审查专利申请时需要充分了解专利申请的技术内容和创新点,因此答复要求要清晰而具体,避免使用模糊的措辞,使审查员难以理解和接受答复。

五、积极沟通专利申请中的审查意见是在专利申请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积极和审查员进行沟通。

在答复审查意见的过程中,如果有疑问或者需要进一步解释的地方,可以通过书面或者口头的形式向审查员进行沟通,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和提出合理的答复方法。

六、重新申请七、寻求专业帮助在答复审查意见的过程中,如果遇到较为复杂的问题或者需要进一步提供专业的技术解释,可以寻求专业的帮助。

可以委托专业的专利代理机构或者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帮助解决问题,提供合理的答复方法。

论专利申请中审查意见的答复方法是一个复杂且重要的过程,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敬的审查员您好!如下是对发明文件(CN107369858A)审查意见的回复。

审查意见1认为:该权利要求(CN107369858A)与对比文件(CN106887877A)的区别特征在于:本申请为电池SOC,对比文件为电池开路电压;本申请为分阶段均衡,电池端电压是在均衡周期T内的前半个周期T/2进行均衡,所述电池SOC是在均衡周期T内的后半个周期T/2进行均衡。

该技术方案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采用何种均衡周期设置。

回复:(1)“采用何种均衡周期设置”是本发明的一个内容,并不是本发明的核心内容。

本发明的核心内容在于通过对锂电池等效电路模型的理论分析,得出:“内阻+阻容”更能反映串联电池组中各单体的实际差异。

目前均衡技术的文献多以均衡拓扑的研究为主[1-3],而对均衡指标的研究逐渐成为均衡技术研究的趋势[4-5]。

理想的均衡指标应该是电池组中各单体的老化程度差异[6-8],而单体老化程度的估计和SOC估计存在较多相似的问题:①没有统一公认的估计精度参考标准;②估计方法可移植性差,电池换种类型,估计方法可能不再适用。

为了克服不同类型锂离子电池老化程度估计困难的问题,本发明提出基于端电压和SOC的双目标均衡技术。

由常见电池等效电路[9-11]可知,单体的差异主要由“开路电压”、“端电压”、“内阻+阻容环节”组成。

其中开路电压和SOC存在近似线性关系,可以利用现有的SOC估计方法进行估计;而端电压可以直接测量,不需要额外算法;“内阻+阻容环节”实际反映的是单体电池的电抗特性(阻抗和容抗),即对充放电电流的阻碍作用,由电化学机理分析[12-15],单体电池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即是其老化程度的表现。

基于此,本发明提出对SOC(即开路电压)和端电压同时均衡,通过减小最高SOC对应的开路电压与最低端电压的差值,来实现电池组内各单体“内阻+阻容环节”的一致,进而实现对电池本质特性(老化程度)的均衡,克服目前锂电池老化估计方法可移植性差,电池换种类型,估计方法可能不再适用的问题。

发明人根据本发明内容搭建了如图1示实验平台,目前取得了初步的实验成果:基于SOC和端电压的双目标均衡,相比SOC均衡更能减小电池组单体不一致性对整个电池组循环寿命的影响。

图1实验平台(2)本发明与对比文件的区别对比文件的均衡控制以SOE作为均衡指标,克服了SOC作为均衡指标的不足,最大化电池组的能量利用率。

而本发明以SOC和端电压为共同均衡目标,通过对OCV和端电压求差实现电池组单体电池“内阻+阻容环节”的一致,最终实现单体的老化程度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①均衡过程单体电池老化程度的差异导致各单体充放电速度不同,进而影响电池组循环寿命。

理想的均衡指标既不是SOC也不是SOE,SOC或SOE只是单体差异的外部表现。

②对比文件在估计SOE的过程中(对比文件计算公式1),以电池额定容量作为分母,实际应用过程中,随着电池使用次数的增加,单体老化程度发生变化,最大可用容量也在逐渐减少,并不是一个不变的参数。

③对比文件利用图4对SOE进行估计,存在较大过均衡的可能。

由图可知,OCV发生微小变化,可能导致SOE发生巨大变化,这对充放电均衡精确控制极为不利。

④本发明通过对SOC和端电压的共同均衡,实现电池老化程度的均衡,特点在于:克服目前锂电池老化估计方法可移植性差,电池换种类型,估计方法可能不再适用的问题。

审查意见1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基于本申请和对比文件1相似的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其中的开路电压与SOC在一定范围内呈现一一对应的线性关系,而电池SOC是常用的电池组均衡目标,因此,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选用电池SOC与电池端电压结合作为电池组的两个均衡指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在一个均衡周期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完成均衡指标的先后顺序及时间,以满足所需要均衡的目的,即电池端电压是在均衡周期T内的前半个周期T/2进行均衡,所述电池SOC是在均衡周期T内的后半个周期T/2进行均衡,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其技术效果是可以预期的。

回复:在均衡过程中,本发明并非简单的先对某一个变量均衡,再对另外一个变量均衡。

而是同时对两个变量均衡。

均衡过程包含若干个采样周期,而每一个采样周期又包含若干均衡周期,通过对前后半个均衡周期开关管的控制,实现每个均衡周期内开路电压与端电压的差值趋于一致。

审查意见2-5认为:本申请的独立权利不具备创造性,所以其余从属权利也不具备创造性。

回复:前述对关于独立权利的审查意见进行了回复。

参考文献:[1] Yuanmao Ye, Ka Wai E. Cheng, Yat Chi Fong, et al. Topology, Modeling, and Design ofSwitched Capacitor Based Cell Balancing Systems and Their Balancing Exploration [J].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2017, 32(6):4444-4454.[2] Yunlong Shang , Bing Xia, Chenghui Zhang, et al. A Modularization Method for BatteryEqualizers Using Multiwinding Transformers [J].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2017, 66(10):8710-8722.[3] 叶凌云. 朱幸. 黄添添. 变压器分立的动力电池组主动均衡技术研究[J]. 仪器仪表学报,2018,39(7):83-90.[4] Caiping Zhang, Yan Jiang, Jiuchun Jiang, et al. Study on battery pack consistency evolutionsand equilibrium diagnosis for serial- connected lithium-ion batteries [J]. Applied Energy. 2017, 207: 510-519.[5] Mohammad Abdul Hannan, Md. Murshadul Hoque, Seow Eng Peng, et al. Lithium-Ion BatteryCharge Equalization Algorithm for Electric Vehicle Applications [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 2017, 53(3):2541-2549.[6] Weiping Diao, Nan Xue, Vikram Bhattacharjee, et al. Active battery cell equalization based onresidual available energy maximization [J]. Applied Energy.2018, 208: 690-698.[7] Se¨ıma Shili, Alaa Hijazi, Ali Sari, et al. Balancing Circuit New Control for SupercapacitorStorage System Lifetime Maximization [J].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2017, 32(6):4939-4948.[8] Ruixin Yang, Rui Xiong, Hongwen He, et al. A novel method on estimating the degradation andstate of charge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used for electrical vehicles [J]. Applied Energy. 207, 2017: 336-345.[9] Hao Mu, Rui Xiong, Hongfei Zheng, et al. A novel fractional order model based state-of-chargeestimation method for lithium-ion battery [J]. Applied Energy. 207, 2017: 384-393.[10] Zhongbao Wei, Jiyun Zhao, Dongxu Ji ,et al. A multi-timescale estimator for battery state ofcharge and capacity dual estimation based on an online identified model [J]. Applied Energy.2017, 204: 1264-1274.[11] Walid Allafi, Kotub Uddin, Cheng Zhang, et al. On-line scheme for parameter estimation ofnonlinear lithium ion battery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s using the simplified refined instrumental variable method for a modified Wiener continuous-time model [J]. Applied Energy. 2017, 204: 497-508.[12] Xuebing Han, Minggao Ouyang, Languang Lu, et al.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ommerciallithium ion battery cycle life in electrical vehicle: Aging mechanism identification [J].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14, 251:38-54.[13] 徐蒙,张竹茜,贾力,等. 圆柱形锂离子动力电池放电过程电化学与传热特性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33(32):54-61.[14] Anthony Barré, Benjamin Deguilhem, Sébastien Grolleau, et al. A review on lithium-ion batteryageing mechanisms and estimations for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J].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13, 241:680-689.[15] Madeleine Ecker, Pouyan Shafiei Sabet, Dirk Uwe Sauer. Influence of operational conditionon lithium plating for commercial lithium-ion batteries – Electrochemical experiments and post-mortem analysis [J]. Applied Energy. 2017, 206: 934-9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