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思试讲题目-初中物理

学而思试讲题目-初中物理
学而思试讲题目-初中物理

1、河中有一漂浮物,甲船在漂浮物上游100米处,乙船在漂浮物下游100米处,

若两船同时以相对于河水的相同速度去打捞,则( )

A、甲船先到

B、乙船先到

C、两船同时到

D、无法判断谁先

2、如图所示,重力分别为G甲和G乙的甲乙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甲物体对乙物体的压力为N1,乙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N2,水平桌面对乙物体的支持力为N3,则下列表述正确的()

A.G甲与N1是一对平衡力

B.G乙与N3大小相等

C.N2与N3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N3大小等于N1与N2大小之和

3.一水桶内结满了冰,且冰面恰好与桶口相平,此时冰与桶的总质量为22kg,当冰完全融化后,需要向桶内倒入2L的水,水面才正好与桶口相平,求桶的容积与桶的质量。(ρ冰=0.9×103kg/m3)

4、有一种密度瓶大家可能没有见过, 但道理很简单, 如图所示, 它是一个壁较薄的玻璃瓶, 配有磨光的瓶塞, 瓶塞中央留有一细管, 在注满水盖上塞子时, 多余

的水会从细管中溢出, 从而保证瓶内总容积一定.如何用该密度瓶、天平(含砝码)及水、干抹布来测量米粒的密度? 请补充操作步骤及计算表达式.

(1)先用天平测出适量米粒的质量m;

(2)将瓶注满水, 称出总质量m1;

(3)__________________ ;

4)计算: 米粒的密度ρ = _______.

5、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露出水面的体积为浸在水下体积的23,若在木块上放一个0.6N重的物体,木块正好全部浸入水中,求:

①木块密度和体积?②若使木块刚好浸没在酒精中,至少需要施加多少牛顿的力?(g=10N/kg)

6、(多选)质量为1kg的平底空木桶,底面积为700cm2,桶内装有30cm深的水,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水对水桶底的压强比水对地面的压强小1kPa。

当小明用竖直向上的力F提水桶,但没有提起来时,如图乙所示,水桶对地面的压强为1.8kPa,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g=10N/kg)

A、桶内水的质量为28kg

B、桶内水的质量为27kg

C、F的大小为154N

D、F的大小为126N

7、如图,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已知两烧杯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那么在杯底以上相等高度的A、B两点处液体的压强pA与pB的大小关系为( )

A、pA= Pb

B、pA>pB

C、pA<pB

D、无法判断

8、(多选)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灯丝电

阻不随温度变化,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a端滑动时,下

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流表示数变小

B.电压表V1增加的示数等于电压表V2增加的示数

C.电压表V1增加的示数大于电压表V2增加的示数

D.电压表V1增加的示数小于电压表V2增加的示数

9、(多选)同学们在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时,了解到物体运动时

所受的空气阻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快慢有关,物体运动越快,

受到的空气阻力越大。同学们认真观察了竖直向上抛出的篮球

的运动情况,并讨论了篮球从抛出到落回地面过程中的受力情

况,下面几种看法中正确的是( )

A、刚抛出时篮球受到的合力最大;

B、落地前瞬间篮球受到的合力最小;

C、整个运动过程中,篮球所受合力先减小后增大;

D、整个运动过程中,篮球所受合力先增大后减小;

10、(多选)给某物质组成的一个物体均匀加热,设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加热时间成正比,得到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该物质是晶体,熔点是60℃

C、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与液态时的比热容之比是2:1

D、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与液态时的比热容之比是1:4

11、如图,杆OB的O端用铰链(可自由转动)固定在竖直壁上,杆中点挂一重物G,杆的B点受水平拉力F而平衡,若拉力F沿逆时针方向逐渐转向竖直方向,而保持OB在原位置平衡,则在此过程中F将( )

A、大小保持不变

B、逐渐变大

C、逐渐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12、如图连接滑轮组,人用F=200N的力水平拉动A物块,使A以2m/s的速度匀速向左运动。已知A所受右侧绳子上的拉力是A所受摩擦力的3倍,不计绳重、轮重及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则此时B所受拉力的功率为______W,右侧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N

13、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调节滑动变阻器, 两电压表的示数随电路中电流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根据图线的信息可知()

A.电阻R1与R2是并联连接的

B.甲是电压表V2示数变化的图线

C.电阻R1的阻值为10Ω

D.电源电压为8V

14、把标有“8V 16W”的灯泡L1和“12V 36W”的灯泡L2串联后接在电源两端,其

中一只灯泡正常发光,另一只没有达到其额定功率,则( )A、电源电压为20V;B、两灯泡的总功率为32W;C、电路中电流为3A;D、灯L1的实际功率小于L2的实际功率;

15、(多选)如图甲所示电路,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闭合开关S, 调节滑动变阻器R2阻值从最大变化到最小, 其“U-I”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源电压为6V

B.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20Ω

C.变阻器滑片在中点时, 电流表示数为0.3A

D.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10Ω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面试真题及答案初中物理:升华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答辩题目解析】 1. 请你简述一下物态变化。 【参考答案】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3.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4.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5.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2. 这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什么?你是如何突破的? 【参考答案】

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就是利用所学升华和凝华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由于升华和凝华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现象。在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升华和凝华以后。首先我让同学们说一下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升华和凝华现象,根据学生的回答,我会一一给出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并且纠正学生的一些不正确的认识,接着我会出现一些非常典型的例子如日光灯变黑等,让学生判断和解释之后,我会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再通过多媒体出示一组升华和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子,让学生彻底的理解深化和凝华,以及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初中物理:熔化和凝固

二、考题解析

【答辩题目解析】 1.为什么“下雪不冷化雪冷”? 【参考答案】 下雪的时候,高空中的小水珠凝结成雪花,凝固过程要放出热量,所以显得没有那么冷。而雪融化的时候,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人们就会觉得,化雪的时候比下雪的时候还要冷。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逐字稿万能模板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逐字稿万能模板 1.题目:《摩擦力》 2.内容: 3.基本要求: (1)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影响摩擦力的三要素 (2)试讲时间10分钟左右 (3)适当师生互动,有过程性评价 教学设计逐字稿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习了什么是滑动摩擦力,也了解了摩檫力的方向是阻碍物体运动的方向,作用点在物体的接触面上,此外,你们还想了解什么呢?(你还想了解摩擦力的大小啊,我也想了解)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探究一下摩擦力的第三要素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新课讲授 请同学们猜想一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接触面、重力、速度、接触面的面积……) 摩擦力可能跟这些因素有关,要研究跟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应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 (有人提到是控制变量法,物理思想掌握的很好。) 控制变量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就是在研究问题时,若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我们要保持实验中的其它量不变,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量,来探究这个变量与要求物理量的关系。希望大家能熟记。 既然要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我们首先应该测出摩擦力的大小,那么如何测木块在桌面上滑动时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呢? (我们之前学过弹簧测力计) 用弹簧测力计怎么测量物理所受摩擦力呢?利用了我们学过的那个知识呢? (看来大家对昨天所学的知识掌握的很牢固,我们根据二力平衡知识能够得到,水平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摩擦力大小) 明确了摩擦力的测量方法,下面我们先探究一下重力与摩檫力大小有什么关系。桌面上有物块、弹簧测力计、木板、玻璃板、毛巾、砝码等实验器材。那同学们,我们应该怎么选用器材进行实验操作呢? 这位同学建议说可以通过添加砝码来改变木块质量来研究。(他找准了变量。)那其他量需要保证不变才是控制变量,也就是我们可以选用同一接触面——木板,直接将物块放在木板上,再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老师来操作一下,请前排两位同学作小助手,其他同学们注意观察【教师边讲边模拟操作过程】 大家在匀速拉动木块的时候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改变木块的质量,再做实验,记录数据。 那么在研究接触面与摩擦力大小之间的关系时,又该怎么做呢?请同学们根据刚刚老师的操作试着设计一下实验方案,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讨论一下。(三组代表你来说一下你们组的实验方案,好请坐,他们组说,用控制变量法进行,保持木块的质量不变,先用木板作为接触面,然后改为玻璃板,最后在木板上铺上毛巾,分别读出相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其他同学有不同想法吗?)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真题(初中物理《凹透镜和凸透镜》)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真题初中物理《凹透镜和凸透镜》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初中物理《凹透镜和凸透镜》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能让光透过的镜子,我们称为透镜。透镜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除近视眼镜外,还有远视眼镜(即老花眼镜)。仔细观察两种眼镜的镜片,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学生:它们的形状不同,近视镜片中间薄、边缘厚,而远视镜片中间厚、边缘薄。 老师: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凸透镜,如远视镜片、生活中的放大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凹透镜,如近视镜片。 二、新课讲授 老师提问:凸透镜和凹透镜只是外形不同吗?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不同:凸透镜能成放大的像;凹透镜能成缩小的像。) 老师演示:拿出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观察到纸上有个小小的光斑。换一个凹透镜,重复上面的实验,不能看到光斑,而且四周比中间还要亮些说明了什么? 学生思考。 老师总结:这说明两种透镜对光有不同的作用。(板书)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老师引导学生把上面的现象画出来,结合图形,如: 光心──透镜的中心叫光心。 主光轴──通过透镜光心与透镜垂直的直线叫主光轴。 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的点叫做焦点,对凹透镜是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叫虚焦点。 焦点用字母F表示。焦距──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焦距用字母f表示。 在此基础上,介绍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路,如图2所示。

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对凹透镜来说,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虚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对凹透镜而言,是指其延长线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 三、小结 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两种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它们在形状、成像及对光线的作用等方面不同,具体见下表: 四、作业 如何测得透镜的焦距?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请用光路图画出凸透镜成像规律?【专业知识问题】

初中物理初试试讲题

高思教育初中物理初试试讲题 要求: 1.模拟真实课堂(大约15名学生),以讲课为主,注意引入和总结,不要仅仅是讲题; 2.和下面听众有一定的互动(语言交流或提问); 3.课程能够形象、生动,讲课时尽量面对听众; 4.注意语速,声音要有激情,有起伏; 5.板书整齐,便于理解、记录。 6. 请各位老师任选一题,讲解10分钟左右。 试讲题一:如图1所示,平静的湖面上有两艘小船,绳的一端拴在甲船上,绕过乙船上的滑轮,站在甲船 上的人用150N 的力拉绳子的自由端。如果在20s 内甲船向右匀速移动了10m ,同时乙船向左匀速移动了4m ,则人拉绳子的功率为 W 。 【注】不计绳重、轮重及轴摩擦。 试讲题二:把标有“6V 3W ”的小灯泡与标有“100Ω 0.3A ”的滑动变阻器连接在电源两端电压恒为18V 的 电路中,电路的连接如图2所示,电压表使用的量程为0~15V ,电流表使用的量程为0~0.6A 。要求闭合开关后两电表的示数均不超过所选量程,且不损坏用电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允许调节的范围是24Ω~60Ω B .小灯泡的电功率最小值为0.25W C .电路总功率的最大值为5.4W D . 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变化量的最大值为0.25A 试讲题三:如图3甲所示,溢水杯中液面与溢出口距离的距离为h 1,当将U 型物体A 放入溢水杯时,有体积为V 1体积的水溢出(图3乙),当物体A 完全浸入后,液面到溢出口的距离为h 2(图3丙),已知溢水杯的底面积为S ,求物体A 的密度。 图1 甲 乙 图2 甲 丙 乙 图3

初中数学初试试讲题目(同名23295)

初中数学初试试讲题目(同名23295)

初中数学初试试讲题目 1、如图,已知ABC △ ⑴ 请你在BC 边上分别取两点D 、E (BC 的中点除外),连结AD 、AE ,写出使此图中只存..在两对... 面积相等的三角形的相应条件,并表示出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⑵ 请你根据使⑴成立的相应条件,证明AB AC AD AE +>+. C B A ⑴ D E C B A 2、在ABC △中,AB AC >,D ,E 分别为AB ,AC 上两点且BD CE =. 求证:DE BC <. 3、如图,在等腰ABC △中,AB AC =,ABC α∠=,在四边形BDEC 中, DB DE =,2BDE α∠=,M 为CE 的中点,连接AM ,DM . ⑴ 在图中画出DEM △关于点M 成中心对称的图形; ⑵ 求证:AM DM ⊥; ⑶ 当α=___________时,AM DM =. E D C B A M E D C B A

4、如图,E 是矩形ABCD 外任意一点,已知18EAF S =△,50BCDF S =四边形, 8EDC S =△,求EDF S △的值 5、已知:如图,△ABC 内接于⊙O ,点D 在OC 的延长线上,sinB =2 1 ,∠CAD =30°。 (1)求证:AD 是⊙O 的切线; (2)若OD ⊥AB ,BC =5,求AD 的长。 6、如图①,OP 是∠MON 的平分线,请你利用该图形画一对以OP 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的全等三角形。请你参考这个作全等三角形的方法,解答下列问题: (1)如图②,在△ABC 中,∠ACB 是直角,∠B =60°,AD 、CE 分别是∠BAC 、∠BCA 的平分线,AD 、CE 相交于点F 。请你判断并写出FE 与FD 之间的数量关系; (2)如图③,在△ABC 中,如果∠ACB 不是直角,而(1)中的其它条件不变,请问,你在(1)中所得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F E D C B A A D B C O O P A M N E B C D F A C E F B D 图① 图② 图③

2019年上半年《初中物理》教师资格面试真题汇总

2019年上半年《初中物理》教师资格面试真题汇总 一、考题回顾 初中物理《定滑轮和动滑轮》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两组视频:升旗和电动起重机提升重物。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旗手向下拉绳子旗子就会上升,为什么电动起重机能够提起重物,带着这两个思考一起进入今天的新课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定滑轮和动滑轮 教师让学生分别观察旗杆和起重机的构造,提问学生回答观察结果——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起重机吊钩上也有一个滑轮,且旗杆顶部的滑轮的轴固定不动,起重机吊钩上的滑轮的轴随物体运动,继而教师给出定滑轮及动滑轮的定义。 根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教师让学生再列举一些生活或工作中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例。 2.研究定滑轮的特点 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定滑轮动滑轮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作用分别是什么?是否省力或者省距离?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照教材讨论实验方案,共同得出实验方案: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重力。 环节四:小结作业 总结本堂课内容,让学生课下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释一下动滑轮省一半力的道理。 板书设计 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滑轮和动滑轮 2.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3.动滑轮特点:可以省一半力,自由端移动距离是重物端移动距离2倍,动

滑轮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一、考题回顾 初中物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基本要求: (1)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2)有实验要有教师演示; (3)注意试讲过程中要有师生提问互动环节。 答辩题目 1.如何突破“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这一难点? 2.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通过创设情境的方法进行导入,用多媒体展示两张图片,第一张是运动着的锤子能将钉子钉入木板中,第二张图片是运动着的子弹射穿鸡蛋,请同学观看图片,并思考“图中所发生的情况,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由此引出动能的概念,即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物体的动能越大,它可以对其他物体做的功就越多,由此引出今天的内容——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实验原理 猜想:将小车放置于斜面然后释放,小车沿斜面下滑在水平面上继续前进碰撞静止木块时,木块移动,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车的质量和速度) 由于动能的大小与多个因素有关,因此实验应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师生共同设计实验。 明确实验原理:控制小车质量相同,比较速度和动能的关系,控制小车速度相同,比较质量和动能的关系。 2.实验器材 让学生根据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分组讨论应该会用到的实验器材,学生可能

初中化学面试试讲真题汇总

初中化学面试试讲真题 汇总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中化学面试真题收集 目录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原子的构成》 (3) 题目名称:《原子的构成》 (3)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 (7) 题目名称:《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 (7)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0) 题目名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1)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固体药品的取用》 (15) 题目名称:《固体药品的取用》 (15)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酯化反应》 (19) 题目名称:《酯化反应》 (19)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如何从大豆中提取油脂》 (22) 题目名称:《如何从大豆中提取油脂》 (22)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 (26) 题目名称:《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 (26)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硬水和软水》 (30) 题目名称:《硬水和软水》 (30)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原子的构成》 考试目标:初中 面试科目:初中化学 题目名称:《原子的构成》 详情: 1、题目:《原子的构成》 2、内容: 原子的房量、体积都很小。那么,原子是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原子能不能再分科学家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其中,英国科学家汤姆生(Joseph John Thomson, 1856-1940)和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 1871-1937)为人们认识原子结构作出了巨大贡献。 科学家研究发现,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两者所带的电量大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呈电中性。 原子核的半径大约是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核外电子在核外空间作高速运动。 原子核的体积虽然很小,但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的质量相对要小的多。 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等于核内质子所带的电荷数(质子数),也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基本要求: (1)配合教学内容要有适当板书; (2)教学中要有提问互动环节; (3)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 解析: 初中化学《原子的构成》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招聘物理面试真题汇总

教师招聘物理面试真题 汇总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初中物理】1.理论课程 1.《力的三要素》 2.《分子热运动》 3.《比热容》 4.《电压》 5.《温度计的使用》 6.《质量》 2.验证性实验 1.《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 2.《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3.《测量物质的密度》 3.探究性实验 《阿基米德原理》 4.计算应用类 1.《欧姆定律》 2.《密度》 5.生活应用类 1.《机械能及其转化》 2.《升华和凝华》 【高中物理】 1.理论课程 1.《重力势能》 2.《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3《弹力》4《参考系》5《线速度》6.《电势差》 2.验证性实验 1.《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 2.《伏安法测电阻》 3.探究性实验 1.《共点力的平衡》 2.《自由落体运动》 4.计算应用类

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动能定理》 3.《万有引力定律》 4.《功率》 5生活应用类‘【高中物理中此类型没有涉及】’ 1.《质量》 2.《共点力的平衡》 要求:①有板书;②有实验过程;③能够提出让学生思考的问题。 要求:①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如果试讲内容有实验,则要描述具体实验过程;②试讲过程中要有启发性提问;③要求适当板书;④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试讲内容的拓展延伸。 答辩题目:①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你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②为什么分子运动又叫分子热运动 要求:①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如果试讲内容有实验,则要描述具体实验过程;②试讲过程中要有启发性提问;③要求适当板书。 答辩题目:①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你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③为什么分子运动又叫分子热运动 5.《升华和凝华》 要求:①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②试讲过程中要有启发性提问;③要求适当板书;④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试讲内容的拓展延伸。 答辩题目:①请你简述一下物态变化②这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什么 6.《比热容》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与解析:初中数学第三批.doc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复习题 1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对电子商务网络正确的说法是 A.电子商务网络只包括商流和信息流网络 B.配送网络是电子商务网络的组成部分 C.电子商务网络由局域网和配送网两部分组成 D.电子商务网络中不包括配送网络 2.电子商务的物流服务内容分为 A.传统物流服务、现代物流服务 B.一般物流服务、特殊物流服务 C.基本物流服务、基础物流服务 D.传统物流服务、增值性物流服务 3.企业确定物流服务水平正确的选择是 A.在成本与服务之间选择最高水平服务 B.在成本与服务之间选择最低成本 C.在成本与销售额之间选择最大利润 D.在成本与销售额之间选择最低成本 4.电子商务的物流外包是指 A.委托专业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 B.与普通商务共用物流系统 C.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电子商务 D.电子商务企业经营物流业务 5.物流系统化的目标是 A.服务目标最优 B.成本目标最优 C.内部要素目标最优 D.系统整体最优 6.LD-CED模式的核心是 A.交换、收集、发送 B.收集、交换、发送 C.交换、发送、收集 D.收集、发送、交换 7.周转库存由两部分组成即经常库存和 A.安全库存 B.在途库存 C.季节库存 D.临时库存 8.ABC库存管理法中重点管理的是 A.A类库存品 B.B类库存品 C.C类库存品 D.A和C类库存品 9.消除库存“牛鞭效应”的管理方式是 A.QR B.DRP C.JIT D.VMI 10.在概率型库存模型中针对需求量和前置时间波动采取的措施是 A.制订经济批量 B.建立保险储备 C.缩短订货周期 D.采用ABC分类法 11.保税仓库中储存的是 A.免税货物 B.减税货物 C.退税货物 D.暂未纳税的货物 12.下列运输现象中属于运输流向不 合理的是 A.对流运输 B.迂回运输 C.重复运输 D.无效运输

初中物理所有试讲教案

初中物理所有试讲教案 【篇一:初中物理说课稿模板(我用的面试第一的模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 我是_____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 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 七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________________知识后进一步展开对 ________________的学习,是对________________知识的巩固和 应用,也是学习________________等后续知识的铺垫,在教材中具 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①宏观分析一:本章在初中物理中的地位(是否重点、几个重要概 念和规律、前后联系及在生活实际中应用情况)。②宏观分析二: 本章的特点(如综合性强、与实际结合紧密…………)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物理: 初二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 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但是刚 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并且他们的逻辑思维 还需要经验支持。因此应以学生身边现象引入知识,逐步让学生理 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九年级物理: 初三学生是初中的毕业年级,心智较为成熟,通过一年的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形象思维和抽象 思维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进一步 加强。 三.教学目标 依据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 标如下 1.知识与技 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物理初试试讲题目(学而思面试试讲)培训资料

初中物理初试试讲题目(学而思面试试讲)

初中物理初试试讲题目1、 2、 3、 4、 5、

6、 7、甲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1的液体,乙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2的液体。将密度为ρ的小球A 轻轻放入甲溢水杯,小球A 浸没在液体中,甲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32g 。将小球B 轻轻放入乙溢水杯,小球B 漂浮,有6 1体积露出液面,乙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40g 。已知小球A 与小球B 完全相同,ρ大于ρ1。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小球A 的质量为32g B .小球B 的质量为8g C .ρ1与ρ2之比为2∶3 D .ρ1与ρ2之比为24∶25 8、

9、 10、如图7所示,在底面积为S 的圆柱形水槽底部有一个金属球,圆柱型的烧杯漂浮在水面上,此时烧杯底受到水的压力为F 1。若把金属球从水中捞出放在烧杯里使其底部保持水平漂浮在水中,此时烧杯底受到水的压力为F 2,此时水槽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与捞起金属球前的变化量为p ,水的密度为ρ水。根据上述条件可知金属球捞起放入烧杯后 A .烧杯受到的浮力为F 2 –F 1 B .烧杯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了 g F F 水ρ1 2- C .金属球受的支持力为F 2 –F 1–pS D .水槽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变化了pS 11、如图8所示,电源电压为12V 且保持不变,小灯泡L 的规格为“6V 3W”,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2Ω,电流表的量程为0~3A 。当开关S 1、S 2都断开时,小灯泡L 恰能正常发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R 1的阻值为24Ω B .当开关S 1、S 2都断开时,在10min 内电流通过R 1所产生的热量是1.8 ×103J C .当开关S 1、S 2都闭合时,要使电流表能安全使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得小于6Ω D .当开关S 1、S 2都闭合时,R 2消耗的电功率的变化范围是12W ~24W 图7

最新初中数学初试试讲题目

初中数学初试试讲题目 1、如图,已知ABC △ ⑴ 请你在BC 边上分别取两点D 、E (BC 的中点除外),连结AD 、AE ,写出使此图中只存在两对..... 面积相等的三角形的相应条件,并表示出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⑵ 请你根据使⑴成立的相应条件,证明AB AC AD AE +>+. C B A ⑴ D E C B A 2、在ABC △中,AB AC >,D ,E 分别为AB ,AC 上两点且BD CE =. 求证:DE BC <. 3、如图,在等腰ABC △中,AB AC =,ABC α∠=,在四边形BDEC 中, DB DE =,2BDE α∠=,M 为CE 的中点,连接AM ,DM . ⑴ 在图中画出DEM △关于点M 成中心对称的图形; ⑵ 求证:AM DM ⊥; ⑶ 当α=___________时,AM DM =. 4、如图,E 是矩形ABCD 外任意一点,已知18EAF S =△,50BCDF S =四边形, 8EDC S =△,求EDF S △的值 5、已知:如图,△ABC 内接于⊙O ,点D 在OC 的延长线上,sinB =2 1 ,∠CAD =30°。 (1)求证:AD 是⊙O 的切线; (2)若OD ⊥AB ,BC =5,求AD 的长。 E D C B A M D C B A F E D C B A

6、如图①,OP 是∠MON 的平分线,请你利用该图形画一对以OP 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的全等三 角形。请你参考这个作全等三角形的方法,解答下列问题: (1)如图②,在△ABC 中,∠ACB 是直角,∠B =60°,AD 、CE 分别是∠BAC 、∠BCA 的平分线, AD 、CE 相交于点F 。请你判断并写出FE 与FD 之间的数量关系; (2)如图③,在△ABC 中,如果∠ACB 不是直角,而(1)中的其它条件不变,请问,你在(1)中所得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7、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AB AC ⊥,45B ∠=,AD =,BC =求DC 的长. 解: 8、我们知道: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类似地,我们定 义:至少有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等对边四边形. (1)请写出一个你学过的特殊四边形中是等对边四边形的图形的名称; (2)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AB 、AC 上,设CD 、BE 相 交于O ,若60A ∠=?,1 2DCB EBC A ∠=∠=∠,请你写出图中一个与A ∠相等的角,并猜想图 中哪个四边形是等对边四边形; (3)在ABC ?中,如果A ∠是不等于60o的锐角,点D 、E 分别在AB 、AC 上,且 1 2DCB EBC A ∠=∠=∠,探究:满足上述条件的图形中是否存在等对边四边形,并证明你的 结论. O P A M N E B C D F A E F B D 图① 图② 图③ A B C D

教师招聘物理面试真题汇总

【初中物理】 1.理论课程 1.《力的三要素》 2.《分子热运动》 3.《比热容》 4.《电压》 5.《温度计的使用》 6.《质量》 2.验证性实验 1.《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 2.《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3.《测量物质的密度》 3.探究性实验 《阿基米德原理》 4.计算应用类 1.《欧姆定律》 2.《密度》 5.生活应用类 1.《机械能及其转化》 2.《升华和凝华》 【高中物理】 1.理论课程 1.《重力势能》 2.《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3《弹力》4《参考系》5《线速度》6.《电势差》 2.验证性实验 1.《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 2.《伏安法测电阻》 3.探究性实验 1.《共点力的平衡》 2.《自由落体运动》 4.计算应用类 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动能定理》 3.《万有引力定律》 4.《功率》 5生活应用类‘【高中物理中此类型没有涉及】’ 1.《质量》

2.《共点力的平衡》 要求:①有板书;②有实验过程;③能够提出让学生思考的问题。 要求:①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如果试讲内容有实验,则要描述具体实验过程; ②试讲过程中要有启发性提问;③要求适当板书;④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试讲内容的拓展延伸。 答辩题目:①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你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②为什么分子运动又叫分子热运动? 要求:①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如果试讲内容有实验,则要描述具体实验过程; ②试讲过程中要有启发性提问;③要求适当板书。 答辩题目:①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你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③为什么分子运动又叫分子热运动? 5.《升华和凝华》 要求:①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②试讲过程中要有启发性提问;③要求适当板书;④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试讲内容的拓展延伸。 答辩题目:①请你简述一下物态变化?②这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什么? 6.《比热容》 要求:①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②如果试讲内容有实验,则要详细描述具体实验过程; ②试讲过程中要有启发性提问;③要求适当板书;④注意结合生活实际。 答辩题目:①比热容的定义和公式分别是什么?②你认为在授课过程中导入环节重要吗? 7.《温度计的使用》 要求:①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说明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②要有适当板书;④试讲过程中注意结合生活实际。 答辩题目:①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②液体温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 8.《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 要求:①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②如果试讲内容有实验,则要详细描述具体实验过程; ③要有适当板书;④试讲过程中注意结合生活实际。 答辩题目:①有时,当某一电路中连接的电压表和电流表数较多,会使电路变得复杂,你会运用什么方法识别串并联电路。②实验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学中有什么作用? 9.《密度》 要求:①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如果试讲内容有实验,描述实验过程即可;②要有适当板书;③要讲物理概念的意义。

2017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数学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数学面试真题及答案初中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

答辩题目解析 1.画平面直角坐标系时要注意什么?【数学专业问题】 【参考答案】 学生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对其正方向、原点、单位长度等问题上有时候会不够清晰。因此要注意引导学生明晰平面直角坐标系两轴之间是直角,交点为原点,坐标系是向右为x轴正方向,向上为y轴正方向。 2.平面直角坐标系把坐标平面上的所有点分成几大类?【数学专业问题】 【参考答案】 因为平面直角坐标系把坐标平面分成四部分,分别为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但是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所以,坐标平面上的点可以被看作成五大类,各象限内的点与坐标轴上的点。 初中数学《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初中数学《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 (一)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把一张纸对折后扎一个孔,然后展开平铺。

师生总结: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类似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三)例题巩固,深化原理 出示例题: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指出他们的对称轴。 师生活动:学生先独立完成例题,老师对例题进行讲解。 (四)小结作业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通过相互交流分享观点: (1)垂直平分线的概念是什么? (2)图形轴对称的性质是什么? 师生活动: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概括 作业:课后作业题,并寻找身边的轴对称图形,标出对称轴,找出一对对称点。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2019年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

2017下半年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第二批 初中物理《光的直线传播》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看到我呢? 学生自由发表想法,教师抓住学生提到的“光”这个条件引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光源的概念学习: 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发光的物体,如太阳、月亮、灯等,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回答加以区分,从而得到光源的概念。 2.光的直线传播: 教师继续追问:这些光是怎么被我们看见的呢?也就是光是如何传播的呢? 教师出示一些汽车前灯或者清晨森林里的阳光,引导学生发现光线都是直的。 此时,教师再次抛出问题:光在什么条件下都是沿直线传播的吗?我们可以一起来做个实验看一看。

【答辩题目解析】 1.如何在课上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激光准直” 【参考答案】 准备三个大头针,一块方木板,一张白纸,图钉、直尺。用图钉把纸固定在方木板上,在木板上相距一段距离插上两枚大头针A,并使其与木板垂直,在某一位置观察大头针A,并演视线插上两根大头针B、C,使B刚好挡住A,C刚好挡住B,拔去大头针,用直尺把三只大头针在纸上扎的小孔连起来,可以看到这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2.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如何才能让他们对物理产生兴趣? 【参考答案】 八年的学生刚刚接触物理,由于学科的特点,很多学生会产生畏难的心理,这种情况就需要老师正确的引导,亚里士多德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兴趣和好奇是学习物理的开始,所以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要利用起他们对于探索世界的好奇心。首先就是无论那一节课都要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入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面试真题及答案(第一批)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两组视频:升旗和电动起重机提升重物。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旗手向下拉绳子旗子就会上升,为什么电动起重机能够提起重物,带着这两个思考一起进入今天的新课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定滑轮和动滑轮 教师让学生分别观察旗杆和起重机的构造,提问学生回答观察结果——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起重机吊钩上也有一个滑轮,且旗杆顶部的滑轮的轴固定不动,起重机吊钩上的滑轮的轴随物体运动,继而教师给出定滑轮及动滑轮的定义。 根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教师让学生再列举一些生活或工作中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例。 2.研究定滑轮的特点 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定滑轮动滑轮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作用分别是什么?是否省力或者省距离?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照教材讨论实验方案,共同得出实验方案: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重力,

环节四:小结作业

总结本堂课内容,让学生课下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释一下动滑轮省一半力的道理。 板书设计 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滑轮和动滑轮 2.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3.动滑轮特点:可以省一半力,自由端移动距离是重物端移动距离2倍,动滑轮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月18日吉林省吉林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内容:

3.基本要求: (1)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2)有实验要有教师演示; (3)注意试讲过程中要有师生提问互动环节。 答辩题目 1.如何突破“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这一难点?

2019上半年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及答案【网友版】

2019上半年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及答案【网友版】 【导语】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陆续发布中,无忧考网在考后整理了很多网友提供的2019上半年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及答案【网友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本次教资面试试题来源于学员回忆与真实试题存在偏差,仅供参考。 初中物理《定滑轮和动滑轮》 一、考题回顾【版本一】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两组视频:升旗和电动起重机提升重物。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旗手向下拉绳子旗子就会上升,为什么电动起重机能够提起重物,带着这两个思考一起进入今天的新课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定滑轮和动滑轮

教师让学生分别观察旗杆和起重机的构造,提问学生回答观察结果——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起重机吊钩上也有一个滑轮,且旗杆顶部的滑轮的轴固定不动,起重机吊钩上的滑轮的轴随物体运动,继而教师给出定滑轮及动滑轮的定义。 根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教师让学生再列举一些生活或工作中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例。 2.研究定滑轮的特点 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定滑轮动滑轮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作用分别是什么?是否省力或者省距离?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照教材讨论实验方案,共同得出实验方案: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重力, 环节四:小结作业 总结本堂课内容,让学生课下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释一下动滑轮省一半力的道理。 板书设计 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滑轮和动滑轮 2.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3.动滑轮特点:可以省一半力,自由端移动距离是重物端移动距离2倍,动滑轮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学而思试讲题目-初中物理

1、河中有一漂浮物,甲船在漂浮物上游100米处,乙船在漂浮物下游100米处, 若两船同时以相对于河水的相同速度去打捞,则( ) A、甲船先到 B、乙船先到 C、两船同时到 D、无法判断谁先 2、如图所示,重力分别为G甲和G乙的甲乙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甲物体对乙物体的压力为N1,乙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N2,水平桌面对乙物体的支持力为N3,则下列表述正确的() A.G甲与N1是一对平衡力 B.G乙与N3大小相等 C.N2与N3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N3大小等于N1与N2大小之和 3.一水桶内结满了冰,且冰面恰好与桶口相平,此时冰与桶的总质量为22kg,当冰完全融化后,需要向桶内倒入2L的水,水面才正好与桶口相平,求桶的容积与桶的质量。(ρ冰=0.9×103kg/m3)

4、有一种密度瓶大家可能没有见过, 但道理很简单, 如图所示, 它是一个壁较薄的玻璃瓶, 配有磨光的瓶塞, 瓶塞中央留有一细管, 在注满水盖上塞子时, 多余 的水会从细管中溢出, 从而保证瓶内总容积一定.如何用该密度瓶、天平(含砝码)及水、干抹布来测量米粒的密度? 请补充操作步骤及计算表达式. (1)先用天平测出适量米粒的质量m; (2)将瓶注满水, 称出总质量m1; (3)__________________ ; 4)计算: 米粒的密度ρ = _______. 5、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露出水面的体积为浸在水下体积的23,若在木块上放一个0.6N重的物体,木块正好全部浸入水中,求: ①木块密度和体积?②若使木块刚好浸没在酒精中,至少需要施加多少牛顿的力?(g=10N/kg) 6、(多选)质量为1kg的平底空木桶,底面积为700cm2,桶内装有30cm深的水,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水对水桶底的压强比水对地面的压强小1kPa。 当小明用竖直向上的力F提水桶,但没有提起来时,如图乙所示,水桶对地面的压强为1.8kPa,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g=10N/kg) A、桶内水的质量为28kg B、桶内水的质量为27kg C、F的大小为154N D、F的大小为126N

学而思初一竞赛班选拔考试数学试卷

绝密★启用前 2015年学而思初一竞赛班选拔考试试卷 数 学 试 卷 考试时间:2015年8月16日 上午9:00~10:30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分,每小题4分) 1. 2012 2012 20112011a -+- 是 A. 正数 B. 非正数 C. 负数 D. 非负数 2. 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有最小的自然数 B. 没有最小的正有理数 C. 没有最大的负整数 D. 没有最大的非负数 3. 已知a b c m ,,,都是有理数,并且201020112012a b c m ++=,201020122013a b c m ++=,则b 与c A. 互为相反数 B. 互为倒数 C. 互为负倒数 D. 相等 4. 有四种说法: ⑴ 正数的平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⑵ 正数的立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 ⑶ 负数的平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⑷ 负数的立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 这四种说法中,不正确的说法的个数是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5. 如图,12∠>∠,那么2∠与 ()1 122 ∠-∠之间的关系是 A. 和为22.5? B. 和为45? C. 互余 D. 互补 6. 观察图中的数轴: 图1-13 -23 10 -1 用字母a b c ,,依次表示A B C ,, 对应的数,则111ab b a c -,,的大小关系是 A. 111ab b a c <<- B. 111b a ab c <<- C. 111c ab b a <<- D. 111c b a ab << - 二、填空题(本题共32分,每小题4分) 7. 计算:()()2 3 2011431122011201279232????? ???--+-÷--++--+?-=?? ? ????????? ??_____________. 8. 已知方程()356320x x -=-的解与方程 1053633 a x a x - =+的解相同,则a =_____________. 9. 如图,线段2AB BC =,3 2 DA AB = ,M 是AD 的中点,N 是AC 的中点,若1NB =,则CD 的长为_____________. 10. 若方程组41 23 x y k x y +=+??+=?的解满足12x y <+<,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11. 已知0x z <<,0xy >,y z x >>,那么x z y z x y +++--=____________. 12. 如图,ABC △中,E 为AD 与CF 的交点,AE ED =,已知ABC △的面积是1, BEF △的面积是 1 10 ,则AEF △的面积是 . 13. 若不等式4241x x x a -+-+-≥对于任意x 均成立,则a 的最大可能值是 ___________. 14. 已知三个非负数a b c ,,满足325a b c ++=,21a b c +-=,若38m a b c =+-,则m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44分) 15. (本题满分6分)已知a 、b 均为整数,x 是正整数,若17能被(a-5b+3)整除,也能被(10a+b+x )整除,求x 的最小值. 16. (本题满分5分)已知对于任意有理数a b ,,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3a b x a b y a b --+=-有一组公共解,求这组公共解. 17. (本题满分15分)小明每周六下午一点半到四点半在学而思上数学课,在上课过程中,小明偶然间看了一下教室后面的时钟,发现那个时刻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恰好是60?,请问这个时刻距离下课(四点半)还有多长时间? 18. (本题满分18分)两个有理数a b ,按一定次序排在一起称为一个有序数对,记为()a b ,,当a b ≠时,显然()()a b b a ≠, ,.我们对有序数对定义运算?:()()()a b c d ac bd bc ad ?=-+,,,,记() ()()()n n a b a b a b a b =???1444442444443 个 ,,,…,. ⑴ 求()()1321-?-,, ; ⑵ 若有理数x y ,满足()()()1111y x ?=,, ,,求满足条件的有序数对()x y ,; ⑶ 求证:①()()()()a b c d c d a b ?=?,,,,;②()()()()()()a b c d e f a b c d e f ??=??????????,,,,,,; ⑷ 求()() 2011 2011 6886?, ,. O 2 1N M D C B A E D C B F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