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广夏案例审计分析共33页文档

合集下载

银广夏公司审计案例33页PPT

银广夏公司审计案例33页PPT
银广夏公司审计案例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完整word版银广夏案例分析

完整word版银广夏案例分析

银广夏案例分析银广夏事件是资本市场上最广为人知的造假事件。

1994年,银广夏上市,在市场上各种神话和辉煌。

2001年8月,《财经》杂志发表“银广夏陷阱”一文,银广夏虚构财务报表事件被曝光。

之后,中国证监会迅速组织力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认定: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自1998年至2001年期间,累计虚构销售收入10忆多元,虚增利润7.7忆多元,而天津广夏在造假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

专家意见认为,天津广夏出口德国诚信贸易公司的为“不可能的产量、不可能的价格、不可能的产品”。

负责银广夏审计业务的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签字注册会计师,违反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为银广夏出具严重失实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最终,参与造假者受到法律惩处。

二、银广夏公司的基本情况1、公司简介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557)注册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公司前身为1992年成立的广夏(银川)磁技术有限公司,1993年5月开始进行股份制改组,以原公司及其他8家发起人的净资产与投资折为4 400万股发起人股,于1993年12月21日至12月26日发行职工股300万股,社会公众股2 700万股,总量3 000万的普通股,发行价3.98元。

1994年1月28日“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宣告成立,同年6月17日“银广夏A”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截止2007年2月28日,公司总股本605,007,626元。

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家上市公司。

2、经营范围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天然物产的开发、加工、销售;动植物的养殖、种植、加工、销售;食品、日用化工产品、酒的开发、生产、销售;房地产的开发、餐饮、客房服务、经济信息以及咨询服务。

3、银广夏与天津广夏银广夏1994年在天津成立控股子公司——天津宝洁制品有限公司,1997年12月31日更名为天津广夏(集团)有限公司。

由上可见,天津广夏是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额最大的全资子公司,主要经营业务为生物萃取化工产品,截至2000年6月底财务报表显示,天津广夏(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财务报表中,资产总额119 662.18万元,负债总额55 808.95万元,其中银行借款14 307万元,股东权益63 853.23万元。

银广夏案例分析分析

银广夏案例分析分析

谢谢大家
2、公司背景
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银广夏” 股票代码000557 发展历史: 1992年广夏(银川)磁技术有限公司成立; 1993年5月开始进行股份制改组; 1994年1月28日,“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宣告 成立; 1994年6月17日,“银广夏A”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公司开始时的主要业务为软磁盘生产,然后便逐渐进入了 全面多元化投资阶段
三、总结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方面
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方面
审计证据方面
深圳中天 勤会计师 事务所的 重大过失
1、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方面
2、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方面
中天勤在审计中严重失职并非偶然。事务所内部管理混 乱,审计态度随意,审计人员对审计目的、目标、范围以及 需重点关注的事项多数表述不清,内部风险控制制度不健全 而且执行不力。在对银广夏的审计中,他们未履行基本的三 级审核制度,审阅与签发均有一人包办,审核工作实际上流 于形式。 而且事务所的名称合并后,并没有进行业务管理的实质 性合并。原来两家事务所目前仍是采用独立运作方式,在内 部管理、质量控制程序及财务等方面尚未统一,各自的业务 也不搭界,代表对外业务风险由中天勤统一承担,而内部业 务各自为阵,没有统一的控制机制。为了追求规模的全国第 一,严重忽视了会计师事务所最重要的业务风险管理。
269 227.78 159 721.06 55 440.19 46 191.20 10 471.52 92 363.32 6 671.89 96 596.83 44 517.69 110 295.86 21 469.86 7 595.49 2.180 0 2.020 0 40.967 52.415 0.424 9
弥天大谎一中国安然事件 银广夏审计案例

银广夏-审计案例分析

银广夏-审计案例分析
这样,董博虚构天津广夏萃取产品出口收入23 898.60万 元。
2. 2000年的造假过程 2000年没有在虚构原材料供货方。据董博称,依旧是
接受丁功民的指示,伪造了虚构出口销售合同、银行汇款单、 销售发票、出口报关单以及德国诚信贸易公司支付的货款进 账单,同时,同样指使天津广夏职工伪造了虚假财务凭据。
一直以来,有关银广夏公司的正面报道颇多,公司在有关 萃取产品销售、发张和进一步投资的公告方面,给人民的 印象是信息披露及时、全面。这些给社会各界留下了良好 的印象,严重误导了公众包括注册会计师。在这种情况下, 很少有人对银广夏公司的财务报告产生怀疑,注册会计师 无疑也是收到同样的心理影响,在当时的情况下对公司的 财务报告给予了肯定。”
2001年8月7日,《财经》杂志发表《银广夏陷阱》(以 下简称《陷阱》)一文披露,银广夏利润赖以实现,以及其神 话得以延续的秘密武器在于萃取技术和利用该技术进行的生产 销售活动,而所谓的萃取技术和萃取产品是“不可能的产量、 不可能的价格、不可能的产品”。
《陷阱》发表后,社会舆论一片哗然。2001年8月8日,三 大证券报同时刊登《证监会正式立案稽查银广夏公司事件》。 文中称:“就银广夏公司涉嫌造假的事件,中国证监会已于8 月3日针对此事正式立案稽查,并于8月5日派稽查组抵达银 川。”据调查,发现以下事实:
银广夏公司1998—2001年间共计虚增利润77 156万元, 其中,1999年虚增17 781万元,2000年虚增56 704万元,从 原料购进到生产、销售、出口等环节,公司伪造了全部单据, 包括销售合同、发票、银行票据、出口报关单和所得税免税文 件等。
具体的造假过程包括: 1. 1999年的造假过程 天津广夏的董事长董博承认,1999年11月,他接到广夏财务 总监丁功民的电话,要求他将每股利润做到0.8元。董博便进 行了相应的计算,得出天津广夏公司需要制造多少利润,进而 根据这一利润,计算出天津广夏需要多大的产量、多少销售量 以及购入多少原材料等数据。

银广夏案例分析

银广夏案例分析

银广夏案例分析银广夏案例分析摘要银广夏事件是资本市场上最广为人知的造假事件。

本案例首先对银广夏财务造假事件及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便使用者对案例形成初步的整体印象。

之后又分析了造假的原因,案件的处理结果,对主要人物的处罚规定,进而暴漏出中国财务舞弊监管力量的薄弱。

并针对注册会计师,社会现状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

【关键词】银广夏;注册会计师;财务舞弊一、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务舞弊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焦点问题。

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现象屡禁不止,甚至可以用“造假成风”形容。

为恢复投资者的信心,必须对舞弊展开行动以查处并减少舞弊。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事件一直不断,自上世纪90年代到目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此起彼浮,“诚信危机”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国家会计学院的调查显示,只有2.51%的总会计师认为中国目前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是可信的。

舞弊事件的发生对各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此种情况下,审计中对舞弊就需要愈加关注,而从理论上探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更是至关重要。

银广夏事件是资本市场上最广为人知的造假事件。

1994年,银广夏上市,在市场上各种神话和辉煌。

2001年8月,《财经》杂志发表“银广夏陷阱”一文,银广夏虚构财务报表事件被曝光。

之后,中国证监会迅速组织力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认定: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自1998年至2001年期间,累计虚构销售收入10忆多元,虚增利润7.7忆多元,而天津广夏在造假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

专家意见认为,天津广夏出口德国诚信贸易公司的为“不可能的产量、不可能的价格、不可能的产品”。

负责银广夏审计业务的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签字注册会计师,违反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为银广夏出具严重失实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最终,参与造假者受到法律惩处。

二、银广夏公司的基本情况1、公司简介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557)注册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公司前身为1992年成立的广夏(银川)磁技术有限公司,1993年5月开始进行股份制改组,以原公司及其他8家发起人的净资产与投资折为4 400万股发起人股,于1993年12月21日至12月26日发行职工股300万股,社会公众股2 700万股,总量3 000万的普通股,发行价3.98元。

银广夏公司审计案例.pptx

银广夏公司审计案例.pptx
第8页/共31页
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 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是国内成立最早的老
牌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它由过去的蛇口中华会计 师事务所(后改名为天勤所)和深圳中华会计师 事务所(后改名为中天所)合并而成。总部设在 深圳,在北京、大连、成都、合肥、漳州等地设 有分所。中天所前身是属于电子工业部的深圳中 华会计师事务所,而天勤所的前身是交通部的蛇 口中华会计师事务所,两所均成立在20世纪80年 代中,有过辉煌的历史。知情者说,当时整个蛇 口地区的上市公司全部是天勤的客户,2001 年,中天勤达到了繁盛的“顶峰”,拥有320 名员工、近百名注册会计师、超过60家上市公 司客户,年均业务收入超过6000万元,在深 圳排名第一,全国位列五强。
第10页/共31页
《财经》杂志记者质疑:银广夏撒下迷天大 谎的会计报表,连非财务审计专业人士都能从中 找出那么多破绽,难道中天勤派出的审计专才经 过实地检查、抽样、监盘、观察、查询、函证、 核数、分析和专业判断以后,真的就一点疑问都 没有?最后堂而皇之地向股民、社会、国家宣布 银广夏会计报表“无保留”般地公允?
第20页/共31页
在银广夏审计案例中,银广夏公司在上市之 初是以生产软磁盘为主业的企业,后通过兼并收 购等一系列资本运作,由单一产业公司发展为拥 有27家全资、控股子公司和分公司的跨行业实业 公司。从牙膏、水泥、海洋物产、白酒、牛黄、 活性炭、文化产业、房地产到葡萄酒和麻黄草, 但盈利水平始终貌不惊人。“银广夏”公司“咸 鱼翻身”的奇迹,是该公司1999年从国外进口一 套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设备,对于“银广夏”公 司生产经营的上述重大变化,作为主审会计师有 必要从各种渠道详细了解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设 备相关背景知识及从事同类产业相关企业的情况。 如果主审注册会计师做到这一点,“银广夏”公 司也不至于胆大妄为地造假到如此地步。

审计案例分析

审计案例分析

案例01] 银广夏审计失败案--案例主题:道德风险\专业判断\职业谨慎一、案情简介银广夏股份公司以"倒推"的方法,根据"成本"计算出"销售量"和"销售价格",并据此安排每个月的进料和出货单以及每月、每季度财务数据,同时采取虚开增值税发票(实际交纳税金)、伪造销售合同、采购合同、银行票据、出口报关单手法:(1) 1999年虚增利润1.7亿元;(2)2000年虚增利润5.2 亿元。

其注册会计师没有发现并出具无保留意见,被移交司法机关侦察,2003年9月16日银川中级法院作出判决:以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分别判处注册会计师刘某某、徐某某有期徒刑2年6个月、2年3个月,并各处罚金3万元。

二、法院审理(一)公诉人起诉1.明知YGX及天津GX的财务报告可能虚假,却未实施有效询证、认证及核查程序;1)指派的审计人员在对天津GX进行审计时,严重违反审计规定,委托天津GX董博等人代替审计人员向银行、海关等单位进行询证,致使董博得以伪造询证结果;2)两位会计师在不辨真伪、不履行三级复核有关要求的情况下,仍先后为银广夏出具了1999年度、2000年度"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致使银广夏虚假审计报告向社会公众发布,造成投资者利益的重大损失。

2.具备了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构成要件1)主体要件:中介机构人员2)主观要件:属于主观故意3)客体要件:中介管理制度4)客观要件: 提供虚假证明(二)会计师答辩1.起诉书认定的注册会计师明知财务报表“可能虚假”就存在主观推定;2.检察机关随意不能以“可能“为理由办案,否则严重当事人合法民权益;3 .现有审计技术手段难以发现公司系统化造假;4.会计师行为不具备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主观故意要件1)没有明知行为2)没有串通舞弊3)没有证据证明"明知"(三)法院的判决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三、失败原因(一)审计理念与方法缺陷1.审计模式选择错误:帐目审计-制度审计-风险审计2.审计理念偏颇倾向1)偏袒熟人与客户的心理失去应有职业谨慎2)喜新厌旧的思维对高科技产品深信不疑3)权利崇拜的媚骨对政治高官的钦定盲从认可3.审计程序不当简化1)期末审计未能实施存货盘点程序;2)外销收入的政府佐证-退税凭证3) 外销收入的现金来源---境外收入4)审计疑点的后续审计-海关报关单5)分析性测试程序不当-计划阶段与报告阶段6)没有利用专家工作-高科技产能(二)客观审计障碍(1)现代化舞弊对独立审计提出挑战;(2)与国外客户交易给函证带来困难;(3)向海关等政府部门函证尚有法律障碍;(4)高科技产品带有诱惑欺骗性;(5)执业环境与社会诚信---尤其是政府诚信缺失(6)有现金流量配合有一定蒙蔽性.四、借鉴启示1.技术创新:审计理念与方法--观念重于方法2.组织创新:事务所模式选择-制度重于技术3.监管创新: 政府行为的理性4.协会定位: 权益维护与诉求5.合并教训:责任配置与防范[案例02]麦科特审计失败案---案例主题:政府认定与审计确认之责任一、案情介绍某公司在1996年-1999年上市重组期间:(一)虚增资产9074万1. 签订虚假融资租赁合同;2.提高进口设备报关价格9000多万;3.制作虚假进口设备发票;4. 海关出证明提前解除设备监管.(二)虚构利润9320万1.虚开进出口发票,虚增利润2.伪造承包合同,增加中方利润3.签订虚假合同,虚构销售收入4.改变来料加工企业为进料加工(三)虚构股东1. 倒签时间虚构股权转让,将3家股东变为5家2. 将虚构利润9000多万转为实收资本达到上市规模2000年7月21日交易所上市,11月证监会立案调查,01年5月17日移交公安部,某省公安厅01年7月15日立案侦察。

审计案例分析PPT演示文稿

审计案例分析PPT演示文稿
18
分析
(1)从基本情况中明显看出安然和安达信有着很 大的经济利益,在加上安达信为其记账,如果安 达信对安然进行审计的时候查出为问题,就是搬 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向外界透漏出安达信连基本 的企业业务都不能做好,如何有能力审计企业的 错误信息,因此安达信不得不考虑到带来的负面 影响。这样安达信作假也在所难免。
12
天津广夏审计项目负责人由非注册会计师担任, 审计人员普遍缺乏外贸业务知识,不具备专业胜 任能力,严重违反《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和《独 立审计具体准则第3号——审计计划》的相关要求。
对于不符合国家税法规定的异常增值税及所得税 政策披露情况,审计人员未予以应有关注;在收 集了真假两种海关报关单后为予以必要关注;对 于境外销售合同的行文不符合一般商业的惯例情 况,未能予以关注;未收集或严格审查重要的法 律文件等等,都违反了《独立审计具体准则》。
11
• 注册会计师未有效执行分析性测试程序,例如面 对银广夏2000年度生产卵磷脂的投入产出较比例 1999年度大幅度下降的异常情况,注册会计师既 未实地考察,又没有咨询专家意见,而轻信银广 夏管理当局声称的“生产进入成熟期”,违反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1号——分析性复核》
• 一、正确做法是当注册会计师发现异常情况时, 注册会计师应当进行深一步的调查,要求被审计 单位予以解释,并获得适当的验证证据,如果被 审计单位不予以解释或解释不当,注册会计师应 当考虑是否实施其他的审计程序。

13
(1)警示注册会计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 以及应有的判断能力 (2)应当执行分析程序,分析数据、指标和事情 等的异常波动。 (3)应当调查异常的原因,并跟踪查证。 (4)对于超出注册会计师专业指使之外的领域, 应当事先采取措施,如安排咨询专家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