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分析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2月-2016年2月儿科患者200例的临床资料,将其分成两组,防范措施实施前就诊的100例为对照组,防范措施实施后就诊的100例为研究组,评定护理期间的差错情况,并探究风险性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期间护理差错4例,占比4.0%;对照组患者护理期间护理差错13例,占比1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儿科护理中根据风险因素实施针对、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于降低护理风险,增强护理质量来说,意义重大。

标签:儿科护理;风险因素;防范措施

近年来,随着医疗事业的完善、发展,人们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患者对护理需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再加上儿科患者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低,治疗依从性差等因素的存在,间接增加护理服务纠纷发生率,不但影响护理服务的实施,还给医患双方带来严重影响[1]。故而,需根据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预防医疗纠纷,提高护理质量。下面,将笔者所在医院儿科护理患者的资料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2月-2016年2月儿科患者200例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两组,防范措施实施前的100例为对照组,女45例,男55例,年龄2个月~13岁,平均(6.2±0.6)岁;防范措施实施后的100例为研究组,女44例,男56例,年龄3个月~14岁,平均(6.3±0.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护理风险因素(1)未落实规章制度。临床相关规章制度是确保疾病治疗、护理活动顺利实施的关键措施。一旦出现落实不到位现象,将无法有序的实施该操作,降低护理服务质量。(2)护理人员技术差。护理人员学历低,而儿科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复杂的特点,再加上无法自我描述自身病情,家属无法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家属通常将期望寄托于护理人员身上,若护理人员无法有效地解释病情,不能采取果断的护理措施,将造成家属不满,增加医疗纠纷[2]。(3)实习生。相对于医院护理人员来说,实习生造成的护理风险更多。如:未熟练掌握相关操作技巧,遇事不冷静,盲目处理突发事件;儿童检查时未牢靠固定,导致儿童从仪器上跌落等,造成纠纷。(4)服务态度差、责任心不强。儿科病房过于嘈杂,护理人员长时间的处于此环境,极易出现烦躁情绪。若此过程中面对患者家属的质疑,通常会出现不耐心现象,引发冲突。并且,部分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无法及时巡视病房、观察患者病情,使患者家属产生不满情绪,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1.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护理缺陷安全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2.认真执行有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3.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均需履行告知程序。对新技术、新业务、自费项目、创伤性操作等,需履行签字手续。 4.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加强医、护、患沟通。 5.按护理级别要求巡视患者,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规范准确的书写护理记录,抢救病人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 6.进行各项技术操作时,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三查七对”制度。 7.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 8.加强病房药品管理制度,确保患者用药安全,严格执行药疗原则,注意药物配伍禁忌,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9.抢救药品、物品、设备要做到“四定”,定期检查,保证处于良好备用状态。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抢救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0.按规定认真交接班,对危重患者、新人院、年老体弱、小儿、手术、特殊检查及突然发生病情变化等的患者,要床头交接班。 11.按医院规定使用一次性医疗物品,并定期检查,防止过期、包装破损、潮湿、污染等现象发 页脚内容1

生。 12.按规定处理医疗垃圾,防止再次污染及交叉感染。 13.住院期间要保证患者安全,防止一切意外发生。 14.对专科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应及时制定护理常规,并使护理人员能够遵照执行。 15.当出现护理差错或护理投诉时,要按规定及时上报,不得隐瞒,并及时封存好病历。 预防患者跌倒/坠床的护理措施①当患者入院后应及时对患者做出评估评估有无医学上相关因素。如有医学上相关的危险因素时应进行有关预防跌倒的评估。②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a、一览表与床头挂“预防跌倒”与“预防坠床”的警示标识。b 、病历上有记录提示患者有跌倒的危险性。 c、每班评估患者的认知、感觉及活动能力。d 、向患者交代如需要协助可使用呼叫仪求助确保患者可以随手触到呼叫器。e 、病床高度要适中床、椅的轮子要固定床两边要加床栏。r、增添必要的设备使用坐式马桶在楼梯、浴室等处装置扶手并将扶手调整至适当的高度。g、将环境中的危险源移除室内家具的摆设定位放置尽量设置无障碍空间需要用的物品尽量放置在手能拿及位置。h 、指导患者选择适当的鞋子购买合脚的鞋子或拖鞋鞋底要粗糙、防滑且鞋内不要垫太厚的鞋垫以免影响脚底感觉。i 、给予跌倒高危患者安全的辅助器材如拐杖、助步器及轮椅等并将其放置于靠床边。j、楼梯的收边处须有止滑条处理浴室、洗手间地面应保持干燥地板应有止滑设备如防滑砖、具吸水及底面有防滑功能的垫子。k 、指导老年人如何在跌倒后爬起老年人跌倒勿用手撑避免手腕骨折一旦查觉疼痛就应该找医师做详细检查。l、协助生活护理及移动协助。m、让家属陪护患者并交代有关注意事项。 预防压疮防范措施 页脚内容2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概念 风险是指可能会发生的危险。 医疗护理风险是一种职业风险,即从事医疗护理服务职业,具有一定的发生频率并由该职业者承受的风险,风险包括经济风险、政治风险、法律风险、人身风险。 相关因素 患者因素:患者所患疾病的危险性、复杂性和医疗技术难度等决定医疗风险概率的客观因素。 医源性因素:是指因医务人员的语言、行为不当或过失给患者造成的不安全感和不安全结果。 医疗护理技术因素:是指医务人员医疗护理技术水平低下、临床经验不足或相互配合不协调直接或间接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 药物性因素:是指错误用药、无效用药、药物配伍不当或使用有质量问题的药品所导致的患者病程延长,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造成药源性疾病,甚至危害患者的生命。 医院卫生学因素:是指医院内感染、环境污染(包括废弃物、剧毒药物、消毒制剂、化学试剂、放射线污染等)导致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受到损害。 医疗设备、器械因素:是指因医疗设备、器械因素影响医疗护理技术的有效发挥,而延误患者的诊断、治疗、抢救。 组织管理因素:组织领导、人力资源管理、设备环境管理、安全保障制度等方面的因素直接或间接给患者、医务人员的健康造成损害。 理念 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 加强护士理论和技能的培训 在日常工作中,应注重护士的素质培养与在职培训,不断更新知识与技术、提高专业技术和工作能力。可通过个人自学、临床实践、外出进修和参加学术交流等方式进行在职培训 护士素质要求 1.护士的基本素质:是指护士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它不仅体现于仪表、风度、举止等外在形象,更体现于护士的道德品质、业务能力等内在素养 2.护士要求在工作上反应灵敏,熟悉病情变化及各种仪器操作,有高度责任心,勤于钻研业务,能默契配合医师抢救 3.心理素质:积极稳定的情绪,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清晰敏捷的思维 4.身体素质良好。 细则 1.落实患者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2.提高护士长自身的风险意识 3.重点抓高危环节、高危人群、高危时间的风险管理 4.加强护士风险教育及风险管理内容培训,强化护士的风险意识 5.主动服务,加强沟通,认真履行告知义务 6.建立

医疗风险防范的工作制度

医疗风险防范、控制制度及工作流程 一总则 1 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防范医疗纠纷,创建平安医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2 强化以事前防范为主,做到防患于未然。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理念,重视患者安全,不断改善服务条件,优化服务流程,转变服务作风,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3 落实院长负责制,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规范管理和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建立科学的医疗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价方法,加强监督管理,保证责任落实到部门和个人,积极做好医疗风险防范与控制工作。 4 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医务人员应当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增强责任心,关心、爱护、尊重患者,加强医患沟通,保护患者隐私;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 5 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季进行各项制度检查,进行医疗安全情况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制定并完善医疗风险防范措施,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减轻医疗事故的损害。 6 定期召开防范医疗事故及争议工作会议,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讨论科室存在的医疗安全隐患,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抓好落实。 7 建立健全医务人员违法违规行为公示和责任追究制度、医疗质量监控和评价制度、医患沟通制度。 8 加强治安管理,明确治安责任人,逐级落实内部治安保卫安全责任制,完善医院内部安全防范机制,落实人防、技防、特防等安全防范措施。 二医德医风建设 1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政治思想、医德医风、个人修养和职业道德建设,制订落实行风教育、考核和责任追究制。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改善服务态度,转变服务作风,改进服务流程,方便病人就医,努力为病人提供温馨、细心、爱心、耐心的医疗服务。 2 医务人员应当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崇高的职业道德、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树立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及防范措施

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及防范措施 一、压疮、压疮高危病人管理制度及流程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组织破损和坏死。一旦发生压疮不但增加病人的躯体痛苦,而且加重病人的心理负担,严重时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危及生命,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预防和控制压疮的发生。为加强我院对压疮及压疮高危病人的管理,特制定以下制度: 1、根据《压疮发生高危人群评估表》对入院病人进行评分。评分在15~18分提示轻度危险;评分在13~14分提示中度危险;评分在10-12分者提示高度危险;评分9分以下提示极度危险。 2、Braden评分≤18分者、发现(以压疮住院治疗的除外)或发生压疮后,护理人员要及时、准确填写《压疮发生高危人群评估表》一份留科室。Braden评分≤12分填写《压疮发生高危人群评估表》一式两份,一份(纸质版需家属签字)留科室,一份(电子版无需家属签字)24内QQ上传护理部,重大压疮或特殊情况需立即报告护理部。护理部在收到《压疮发生高危人群评估表》时进行审核,护理部应及时下病房查看,指导病区护士采取治疗或预防措施,在评估表上填写指导意见签全名。 3、凡填写《压疮发生高危人群评估表》者,科室应建立《压疮高危人群跟踪表》,Braden评分≤14分、外院带入、院内发生的压疮或压疮高危病人,要求周一、周四进行Braden评分,若评分15-18分,周一进行评分,特殊情况随时评估,评估结果、日期记录于《压

疮高危人群跟踪表》,评估者签名。 4、当转科时,转出的科室在《压疮发生高危人群评估表》的预后及评价栏里填写预后及评价,电子版上传护理部,将《压疮发生高危人群评估表》、《压疮高危人群跟踪表》一同转到转入科室并交接。由接受科室护士评估病人皮肤情况,若发现有压疮者,双方护士共同确认后,并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病人皮肤情况,双方签名,并在《压疮高危人群跟踪表》重新评估。 5、发生压疮后积极采取干预措施,防止皮肤伤害的加深或扩大,减轻病人痛苦。对于护理难度较大的压疮及压疮高危病人及时请会诊,并记录会诊意见,对压疮处理给予指导,认真落实各项预防和护理措施。 6、发现或发生压疮如隐瞒不报,一经发现与科室责任人及护士长的质量考核挂钩。 7、压疮高危因素解除、病人出院或死亡时,科室及时到护理部填写病人压疮反馈表。 8、积极预防压疮发生:正确评估病情,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压疮发生,按程序处理病人: 压疮护理流程: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70581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70581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一、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护理缺陷安全教育,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对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二、树立“以人为本,满意服务”的服务理念,用真心、真情为患者服务。 三、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熟练掌握高新仪器的使用,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四、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均需履行告知程序,对新技术、新业务、自费项目、创伤性操作等需履行签字手续。 五、工作时间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不随意脱岗。 六、维护全局,搞好医护配合,加强护患沟通。 七、按护理级别要求巡视患者,认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按要求规范书写护理记录及一般患者护理记录。抢救病人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 八、进行各项技术操作时,要严格按操作规程,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九、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十一、病房各类药品放置有序,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十二、如出现护理差错或护理投诉按规定及时上报科室领导及护理部,不得隐瞒,并保存好病历。

十三、护理用具、抢救仪器要定期检查,保证处于备用状态,护理人员要熟悉放置位置,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 十四、按规定认真交接班,危重患者、新患者、年老体弱、手术、特殊检查及突然发生病情变化等患者要床头交接班。 十五、按有关规定使用一次性医疗物品,并定期检查,防止过期、包装破损、潮湿、污染等现象发生。 十六、按规定处理医用垃圾,防止再次污染及交叉感染,给患者带来伤害。 十七、住院期间要保证患者安全,防止各种意外发生。 十八、对专科开展的新项目及新技术应及时制定护理常规,以使护理人员能够遵照执行。

医疗风险防范控制制度及工作流程

息县人民医院 医疗风险防范、控制制度及工作流程 一总则 1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防范医疗纠纷,创建平安医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2强化以事前防范为主,做到防患于未然。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理念,重视患者安全,不断改善服务条件,优化服务流程,转变服务作风,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3落实院长负责制,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规范管理和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建立科学的医疗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价方法,加强监督管理,保证责任落实到部门和个人,积极做好医疗风险防范与控制工作。 4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医务人员应当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增强责任心,关心、爱护、尊重患者,加强医患沟通,保护患者隐私;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 5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季进行各项制度检查,进行医疗安全情

况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制定并完善医疗风险防范措施,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减轻医疗事故的损害。 6定期召开防范医疗事故及争议工作会议,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讨论科室存在的医疗安全隐患,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抓好落实。 7建立健全医务人员违法违规行为公示和责任追究制度、医疗质量监控和评价制度、医患沟通制度。 8加强治安管理,明确治安责任人,逐级落实内部治安保卫安全责任制,完善医院内部安全防范机制,落实人防、技防、特防等安全防范措施。 二、医德医风建设 1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政治思想、医德医风、个人修养和职业道德建设,制订落实行风教育、考核和责任追究制。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改善服务态度,转变服务作风,改进服务流程,方便病人就医,努力为病人提供温馨、细心、爱心、耐心的医疗服务。 2医务人员应当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崇高的职业道德、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树立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卫生行业新风尚;恪守医生职业道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的神圣职责。 3切实改善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在言语举止上讲究文明礼貌,对待病员一视同仁,树立“病人至上,廉洁行医”的观念,坚决抵制收受药品回扣及开单提成、红包等不正之风。

浅谈儿科护理风险与防范

浅谈儿科护理风险与防范 发表时间:2013-07-18T10:29:43.3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3期供稿作者:倪莉 [导读] 儿科护理是一项高风险工作,护理风险是护理实践中客观存在的一种具有不确定性、损害性事件。 倪莉(安徽省泗县人民医院 234300) 【关键词】护理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3-0285-02 儿科护理是一项高风险工作,护理风险是护理实践中客观存在的一种具有不确定性、损害性事件。护理风险的存在有着复杂的原因,它不仅对病人构成危险,而且也会给医院带来不利影响。儿科患儿因其年龄较小,自我控制力、自我保护能力、治疗合作性差;病情变化快及用药特殊性强等因素,与成人科室比,较容易产生护理纠纷。所以必须对护理风险加以防范,提高护理质量,给病人一个安全的医疗环境。 1 风险因素 1.1 直接风险 直接风险主要来自护士自身,直接护理风险的结果可对病人直接造成损害,常见的直接原因:(1)不坚守岗位,离岗、脱班,病人出现病情变化时护士不能及时抢救;(2)工作中由于过度疲劳而造成注意力不集中,未严格执行护理相关规章制度,导致执行医嘱错误,给药错误;(3)设备使用不当,给病人造成伤害;(4)抽血错误引发检验失败;(5)未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而导致院内感染;(6)护理措施不到位发生的压疮或技术问题给病人造成伤害;(7)护士法律意识淡薄,未及时履行风险告知义务;(8)护理记录不认真、不规范,医护记录相符性差,内容不连贯重点不突出、记录不及时准确;(9)新招聘的护士因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没有过硬的技术及临床经验,特别是小儿穿刺技术,不能做到一针见血,心里素质差等。病情观察不到位、技术欠缺、错收费等问题引发病人对护士的不满意或是投诉;(10)沟通不良,护理过程中布注重语言交流,解释工作不耐心,言语生硬,回答问题简单,缺乏技巧。而导致病人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不理解、不信任。 1.2 间接风险 间接风险主要来自对医疗工作的后勤支持系统。间接护理风险的结果一般不会对病人造成直接伤害,常见的间接原因:(1)管理的监督不到位,导致相关规章制度不落实;(2)人员配备不到位,导致工作繁忙,压力大,影响护理质量;(3)环境因素指病人住院期间的生活环境安全。如:停电、中心供氧故障、中心吸引的中断、仪器故障、病区地面湿滑导致病人跌倒等;(4)社会环境病人的经济状况、家庭及社会对病人的关心度,对病人构成影响。(5)病人因素文化信仰和名族、经济状况、学历层次、年龄性格和对疾病的认知等。 1.3 意外风险 (1)患儿在外出检查或者转科搬运中出现病情变化;(2)发生不安全事件,如病人烫伤、跌床、摔倒、自杀等;(3)发生难免性压疮、输液部位感染等护理并发症;(4)材料故障、仪器故障;(5)护士被针刺伤及接触危险病原体事件等;(6)护士受到病人伤害的事件,如被抓伤、咬伤及踢伤等。 2 风险防范 2.1 护理质量督导 增强护士的风险意识,加强培训,开展优质护理,经常征求患儿及家属意见,持续改进工作,提高病人满意度,加强工作责任心,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注意“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及“差错事故上报制度”等各种规章制度的落实。交接班时,清点物品并检查各种设备是否处于应急状态,并清楚摆放位置,以防抢救病人时延误时机。 加强理论学习和操作技术的培训,各种护理技术必须是护士完成而不能交给家属来做。基于小儿病情变化快而部分小儿不会说话的特点,护士观察病情要认真及时,并及时将所观察的信息反馈给医生,以便能为病情发生变化的患儿给予及时的治疗处理。及时记录,记录必须是真实、客观,准确,正确应用医学术语,不涂改,“写自己做的,做自己写的。”要做到观察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及时,记录及时。 2.2 护理风险评估 对常见护理风险因素进行评估:(1)对相关工作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评估;(2)对护理常规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3)对值班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估;(4)对设备和相关物品的完好状况进行评估;(5)对相关告知义务的范围进行评估;(6)对所有护理记录进行评估;(7)对患儿及家属的沟通能力进行评估。只有对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对疑难重症进行讨论,管理好重症患儿,保障人力资源,才能将风险降到最低。 2.3 护患沟通 随着现实社会的文明与发展,沟通在社会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富有艺术性。沟通就像我们随时需要空气一样,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的周围。护患沟通是遵循一系列共同规则,将信息从护士传递到病人(或相反)的过程。有效沟通是应是接受者(病人或护士)所收到的信息与发出者(护士或病人)多表达的正好相同。沟通的结果不但双方能相互影响,并且双方还能建立一定的关系。 病人入院后居住环境的变化,治疗效果的差异都是导致病人抱怨的重要原因或因素。当病人抱怨时,我们应给予病人充分发泄的时间,注意倾听病人抱怨的内容。待病人安静下来,对于能帮助病人解决的问题尽量予以解决;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应向病人说明实际情况,取得病人的谅解,让病人意识到住院后大家是一个集体,应该学会替其他病友和医院着想,要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治疗和护理及医院的情况,争取早日康复出院。对于不信任的病人,护士应采用灵活的方式和方法,站在医学的角度,给予全面的、细致的解释。 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操作是护理工作中的主体部分。即使工作经验再丰富,操作技术水平再高,工作再谨慎、认真,也难免有操作失败的时候。如果护士操作前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操作失败后尽快采取补救措施,可以减轻操作失败对病人带来的痛苦,改善病人对护士的印象。大部分病人能够对此表示理解,不会介意和为难护士,甚至有很多病人还会安慰护士。 如果对护士服务不满意的,可以换其她护士,避免和病人产生正面冲突而引起病人投诉,待病人情绪稳定后再采用恰当的方式与其沟通,以取得病人的理解和支持。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1.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护理缺陷安全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服 务理念,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2.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仪器的使 用,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3.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均需履行告知程序。对新技术、新业务、自费项目、创伤 性操作、侵入性操作等,需履行签字手续。 4.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 5.维护全局,搞好医护配合,加强护患沟通。 6.按护理级别要求巡视患者,认真观察病情变化,特、一级护理患者按要求及 时、规范、准确地书写重症护理记录,抢救病人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 7.进行各项技术操作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查对制度。 8.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9.严格执行病房药品管理制度,确保患者用药安全,严格执行药疗原则,注意 药物配伍禁忌,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10.抢救药品、物品、设备要做到“四定”,定期检查,保证处于良好备用状 态。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抢救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浓KCI、NaCL 等高危药品须单独存放,并有醒目标识。 11.按规定认真交接班,对危重患者、新入院、年老体弱、小儿、特殊检查、 手术、带管道及突然发生病情变化等的患者,要床头交接班。

12.按医院规定使用一次性医疗物品,并定期检查,防止过期、包装破损、潮 湿、污染。 13.按规定处理医疗垃圾,防止再次污染及交叉感染。 14.住院期间要保证患者安全,防止一切意外发生。 15.对专科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应及时制定护理常规,并使护理人员能够遵 照执行。 16.当出现护理差错或护理投诉时,要按规定及时上报,不得隐瞒。 17.住院患者进行入院评估,评估患者一般情况,筛查病情危重、跌倒、坠 床、压疮、心理等的高风险因素。对于高风险患者,做好风险告知,床旁悬挂警示标识、取适当的措施预防风险发生。 18.有药物过敏史、药物皮试结果阳性的病人,必须在床头卡、病例夹、体温 单特殊栏内有记录,床旁悬挂警示卡,并告知病人、家属。 19.毒麻药品实施双人双锁管理,定位定柜放置,使用后详细登记并保留空 瓶,及时补充,保持药品基数不变。 20.如出现护理不良事件或护理投诉时,按规定及时上报科室领导及护理部, 不得隐瞒。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1.认真落实各级护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结合各种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2.安全管理由专人负责,定期组织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及时上报,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3.安全告知:患者一入院,护士就有关住院期间的安全事项及时宣教告知。

医疗风险防范和控制管理办法

医疗风险防范和控制管理办法

解放军第150中心医院 医疗风险识别、监控、防范、处理措施 医疗风险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医疗活动的过程中存在的对患方或医方造成伤害的危险因素。对患方是指存在于整个医疗服务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损害或伤残事件的不确定性,以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情。对医方是指发生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生医疗失误或过失导致的不安全事件的风险。因其存在不确定性且与医疗质量有密切关系,故医院制定本措施以最大限度规避风险,构建和诣医患关系。 一、医疗风险识别 医疗风险识别是发现、认可并记录医疗风险的过程。目的是确定可能影响系统或组织目标得以实现的事件或情况。一旦医疗风险得以识别,组织应对现有的控制措施(人员、过程和系统等)进行识别。 二、医疗风险防范 医疗风险重在防范,全院职工必须树立医疗风险防范意识,自觉参与风险监控与报告,一旦出现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平时工作中就严格执行相关卫生管理法规和制度,总体要求:(一)、临床、医技科室及有关部门围绕保障病人的医疗质量与安全,防范医疗风险,建立各项规章制度。 (二)、切实做好“重点”病人管理与沟通。

(三)、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严禁推诿病人,做好“严重创作、急性心梗、脑卒中”等重点病种的抢救“绿色通道”。(四)、严格医务人员资格准入,特殊岗位持证上岗。 (五)、加强围手术期管理,认真落实手术资格准入、手术分级管理、手术安全核对制度。 (六)、实施临床路径的单病种质控,执行临床诊疗常规和技术准备,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 (七)、严格把握高风险诊疗操作的资格认定和管理。 (八)、切实保障患者的权益,做好知情同意告知工作。(九)、遵循药物使用原则,安全、合理用药。 (十)、各诊疗环节认真做好检查。 (十一)、各种救治设备、设施和器械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特殊抢救设备,需要时服从医务处、护理部统一调配。 (十二)、全院各科室及医务人员就竭尽全力相互配合、共同协作,积极应对医疗风险,保障病人安全。 三、医疗风险监控范围 (一)、临床 1、推诿、延误治疗; 2、未按规定知情告知,谈话签字不规范; 3、重点病人管理不到位; 4、入院一周内仍诊断不清,病情疑难由外院转入的病人; 5、院内急会诊未按时到达;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坠床与跌倒报告制度及防范措施(一)对于有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加床档,并有家属陪伴。 (二)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但要注意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三)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有需要可以让护士帮助。 (四)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告诉患者不做体位突然变化的动作,以免引起血压快速变化,造成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状,易于发生危险。 (五)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信号灯告诉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六)一旦患者不慎坠床或跌倒时,护士应立即到患者身边,通知医生迅速查看全身状况和局部受伤情况,初步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症状、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等情况。 (七)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及时上报护士长。 (八)加强巡视至病情稳定。巡视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

(九)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 【处理程序】 做好安全防范→发生坠床时→护士立即赶到→通知医生→查看受伤情况→判断病情→采取急救措施→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记录→做好交接班 【上报程序】 发生坠床/跌倒时→护士立即赶到→通知医生→查看受伤情况→判断病情→采取急救措施→上报护士长→护士长根据情况逐级上报1.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使用信号灯告诉医护职员,给夺必要的从事办法。 2.共同大夫对患者进行查抄,依照伤情采取必要的抢救办法,并实时上报护士长。 3.增强巡视至病情稳定。巡视外缜密观察病情变迁,发现病情变迁,实时向大夫报告叨教。

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

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 [摘要]最近几年,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在不断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多,但是我国的医疗护理服务水平和人们的期望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医疗行业自身又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所以在这样的情况,护理当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就越来越多,因此,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也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一个关注点,儿科护理更是如此。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 在儿科护理的过程中,护理的风险是一直存在的,护理抢救等多个环节都是风险高发的环节,有的时候即使是非常小的一个临床活动都会产生非常大的风险,如果出现了护理事故,就会给患儿及患儿的家属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儿科是一个相对比较特殊的科室,所以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护理过程中的风险,更好的为患儿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1、儿科护理安全问题分析 1.1护理人员因素 护理人员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服务意识相对较差,护理沟通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所以出现了护患之间的矛盾。护理人员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所以护理人员一定要给患者和患者家属以足够的关爱,做好沟通工作,从而让患者及家属能够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患者维权的意识比较强,所以如果护理工

作中出现了问题,家属就会投诉护士,护理工作中是一个和人的生命相互交织的行业,它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医护人员必须要懂法守法。 儿科护士的工作量和思想压力都比较大,职业认同感并不是很强,儿科护理的工作比较细碎,本来就要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这个时候还要承受来自家属的种种压力,必然会感觉疲惫。 1.2管理方面因素 儿科护士没有编制,所以也无法满足的床护要求,尤其是工作比较繁忙的时候,病房的床位在不断的增加,门急诊输液的人数也呈上升的趋势,所以护士时常处在超负荷的状态,每一年都会出现新的忽视,这样也不利于管理。 护士站工作呈现出明显的多面化特征。除了正常范围之内的管理工作之外,还要对奖金的计算机其他事务性的工作进行操作,这样就会疏忽了对护理质量的控制,护士站在考核的时候不够严格,一些客观因素影响到了护理流程的规范性。 1.3患者及社会因素 病人家属对医院的期望值过高,住院的儿童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十分疼爱,所以对忽视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比如静脉穿刺要求一次完成,但是因为众多因素的影响,很难满足家长的期望,症状也就增加了人们的不满情绪。 市场经济的影响之下,贫富差距更大,就业形势也比较紧张,一些失业人员会对社会有一种不满情绪,常常会表现在孩子住院的时候鸡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1.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护理缺陷安全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服 务理念,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2.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仪器的使 用,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3.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均需履行告知程序。对新技术、新业务、自费项目、创伤 性操作、侵入性操作等,需履行签字手续。 4.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 5.维护全局,搞好医护配合,加强护患沟通。 6.按护理级别要求巡视患者,认真观察病情变化,特、一级护理患者按要求及 时、规范、准确地书写重症护理记录,抢救病人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 7.进行各项技术操作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查对制度。 8.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9.严格执行病房药品管理制度,确保患者用药安全,严格执行药疗原则,注意 药物配伍禁忌,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10.抢救药品、物品、设备要做到“四定”,定期检查,保证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抢救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浓KCI、NaCL等高危药品须单独存放,并有醒目标识。 11.按规定认真交接班,对危重患者、新入院、年老体弱、小儿、特殊检查、手 术、带管道及突然发生病情变化等的患者,要床头交接班。

12.按医院规定使用一次性医疗物品,并定期检查,防止过期、包装破损、潮湿、 污染。 13.按规定处理医疗垃圾,防止再次污染及交叉感染。 14.住院期间要保证患者安全,防止一切意外发生。 15.对专科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应及时制定护理常规,并使护理人员能够遵照 执行。 16.当出现护理差错或护理投诉时,要按规定及时上报,不得隐瞒。 17.住院患者进行入院评估,评估患者一般情况,筛查病情危重、跌倒、坠床、 压疮、心理等的高风险因素。对于高风险患者,做好风险告知,床旁悬挂警示标识、取适当的措施预防风险发生。 18.有药物过敏史、药物皮试结果阳性的病人,必须在床头卡、病例夹、体温单 特殊栏内有记录,床旁悬挂警示卡,并告知病人、家属。 19.毒麻药品实施双人双锁管理,定位定柜放置,使用后详细登记并保留空瓶, 及时补充,保持药品基数不变。 20.如出现护理不良事件或护理投诉时,按规定及时上报科室领导及护理部,不 得隐瞒。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1.认真落实各级护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结合各种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2.安全管理由专人负责,定期组织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及时上报,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3.安全告知:患者一入院,护士就有关住院期间的安全事项及时宣教告知。

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分析

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18-01-16T15:32:42.740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34期作者:康香[导读] 定期分析总结,发现问题,另一方面根据风险因素分析积极制定防范措施,降低护理风险,减少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江安县人民医院四川宜宾 644200) 【摘要】目的:分析儿科护理中的常见因素,并制定防范措施。方法:以我院20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760例患儿发生护理纠纷事件,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结果:通过分析,儿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风险因素包括社会因素、管理因素以及护理人员因素等,制定防范护理措施并实施一段时间后,护理纠纷发生率显著得到降低,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包含多个方面,实施护理防范措施能够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 【关键词】护理风险;儿科护理;防范措施【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4-0008-02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mmon factors in pediatric care, and to develop preventive measures.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2000 ca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760 cases occurred nursing dispute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nursing analysis of common risk factors in nursing work, to develop targeted preventive measures. Results Through the analysis, the common risk factors in pediatric nursing include social factors, management factors and nursing personnel factors, formulate and implement preventive nursing measures a fter a period of time,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disputes can be significantly reduced,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fore and after contrast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 Pediatric nursing risk factors include many aspects,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prevention measures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disputes events. 【Key words】Nursing risk; Pediatric nursing; Preventive measures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生活理念发生了很大转变,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因此对于护理服务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儿科护理中尤其是如此,由于儿科患者年较小,各方面配合能力都不完善,且现在患儿家属都比较宠爱孩子,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很容易导致发生护理纠纷事件。因此分析儿科护理中常见的风险因素,并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以我院接诊的2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此进行了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每年接诊患儿5000例左右,本次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接诊的10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共有380例患儿发生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38.0%。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中男孩660例,女孩340例。患儿年龄2~8岁,平均年龄(3.8±0.5)岁。儿科护士共有17名,全部为女性,平均年龄(23.5±2.5)岁,本科学历4名,专科学历11名,中专2名。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诊治的1000例患儿对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年龄等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风险因素分析由护士长选择3名护理技能强、护理知识掌握扎实的人员组成儿科护理风险小组[1],选取护士长为小组组长,对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诊治的20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发生护理风险纠纷事件的76例患儿进行重点检查分析,排查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根据分析结果,将风险因素归为4类[2]:(1)护理服务质量类:由于护理过程中护理态度缺乏热情、护理技能不够熟练或者没有及时更换药液的原因造成;(2)护理差错类:在对患儿病情查对、输液、用药或者输血过程中,由于护理人员的失误造成;(3)意外情况类:在对患儿输液、输血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或在护理过程中导致发生烫伤、坠床、碰伤以及走失等情况;(4)护理记录类:在对患儿的信息记录过程中信息记录不全面,不及时、不准确导致患儿临床治疗中发生意外情况。 1.2.2制定防范措施根据以上对儿科护理中常见的风险因素的分析,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主要内容包括:由护士长选择3名护理风险意识强、护理技能水平高的护士组成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对于护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构建护理安全网络,强化各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意识,提升护理安全管理水平。完善相关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技能培训,并加强法律知识教育,提升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规范各护理环节的操作行为。根据实际护理情况修订护理安全管理规范,包括专科护理常规、疾病护理常规等[3]。完善监督机制建设,确保各项护理工作能够完全执行落实。对护理人员的沟通技能进行培训,提升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水平,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降低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以上护理防范措施从2016年5月份开始实施,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诊治的200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观察实施护理防范措施后的临床护理效果。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数据处理通过专业SPSS16.0软件进行处理,数据采用百分比(%),组间数据比较进行χ2检验,当P<0.05时具有比较意义。 2.结果 2.1 患儿护理投诉风险因素 分析对本次探究中患儿家属投诉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统计,主要因素包括护理人员责任心差、护理技能差、沟通态度不友好、未严格按照护理规范操作、护理制度建设不完善等。 2.2 实施护理防范措施前后护理纠纷发生率比较比较实施护理防范措施后儿科护理中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如表1所示,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与实施护理防范措施之前相比,通过实施护理防范措施,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数据比较具有统计意义(P<0.05)。表1 护理防范措施实施前后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

医疗风险及应急预案制度

医院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为保护病人的合法权益及医务人员的正当行医权利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差错事故,提高医疗质量,适应现代社会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推动医疗技术的发展,并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制定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预案。我院各医疗及相关医技科室必须严格执行。 防范预案 一、总则 1 、医疗、医技及相关科室必须围绕医疗质量保障工作建立、完善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2 、各种抢救器械设备要处于备用状态,可随时投人使用。根据资源共享、特殊急救设备共用的原则,医务处有权根据临床急救需要进行调配。 3 、全体医务人员要有大局意识,科室之间、医护之间、临床医技之间、门诊与急诊之间、门急诊与病房之间应相互配合。 4 、严禁在患者及其家属面前谈论同行之间对诊疗的不同意见,严禁诽谤他人,抬高自己的不符合医疗道德的行为. 5 、禁止在诊疗过程中、手术中谈论无关或不利于医疗过程的话题. 6 、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严禁推诿病人。 7 、任何情况下,进修及实习医师均不得独自参加各

种会诊。 二、加强对下列重点病人的关注与沟通: 1 、低收入阶层的患者。 2 、孤寡老人或虽有子女,但家庭不睦者。 3 、自费患者。 4 、在与医务人员接触中已有不满情绪者. 5 、预计手术等治疗效果不佳或预后难以预料者。 6 、本人对治疗期望值过高者。 7 、交代病情过程中表示难以理解者,情绪偏激者。 8 、发生院内感染者。 9 、病情复杂,可能发生纠纷者。 10 、住院预交金不足者。 11 、已经产生医疗欠费者。 12 、需使用贵重自费药品或材料者。 13 、由于交通事故有可能推诿责任者。 14 、经他人介绍者。 15 、患者或家属具有一定医学知识者。 16 、艾滋病患者。 三、常规要求 1、已经出现的医患纠纷苗头,科室主任必须亲自过问和参与决定下一步的诊治措施。主任本人或安排专人接待病人及家属,其它人员不得随意解释病情。

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陈琼 【摘要】目的探讨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方法加强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的识别;强化管理 的理念,以人为本;健全风险管理机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的识别能力, 执行操作流程时更加科学、规范。结论加强风险管理有利于降低护理风险,有利于保障病人安全,有利于医 疗护理服务安全,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护理风险护理安全护理质量 风险管理(RiskManagement, RM)是指“对经济损失的风险予以发现、评价,并寻求其对策的管理科学”,以减少经济损失和法律诉讼为目的[1],期望达到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目标的管理过程[2]。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所面临的责任和风险逐渐增多,因此,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必须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3]。近两年来,我院护理部将风险管理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用于分析现存和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不断加强护理风险的管理,收到良好的效果。 1引发护理风险的原因 1. 1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 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士的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服务对象不断增多,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也越来越多。护理人员普遍存在法律意识不强,特别是缺乏与护理有关的法律知识,认为在工作中只要不打错针、不发错药,护理行为与法律无关。而实际上自病人入院起,就与医院建立了合同关系,就享有知情同意权、安全治疗权、自由选择权等。护士在工作中往往忽视了病人的合法权益,自我保护意识差。 1. 2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 入院评估不准确,护理评估直接影响护理措施是否符合病情,同时评估资料的记载为举证提供依据。如病人入院时即存在压疮,在入院评估中未发现、前后矛盾,或护理记录和其它记录不一致、不完整。 1. 3告知义务不规范落实告知义务不到位,如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便秘,排便 用力可导致猝死等。落实知情同意签字不到位,知情同意权不单单是“被告知”和“同意”的权利,而且也有选择“不同意”的权利。因此在护理行为中,要尊重病人的选择权。 1.4侵入性护理技术操作行为不规范 医学是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为一体的高科技、高难度、高风险的科学,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同样有着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如为严重有机磷中毒病人洗胃,可能发生黏膜出血或胃穿孔等并发症,如护理人员未向病人和家属讲解清楚,则会引发纠纷。 1. 5执行规章制度不严格,自律性差医院规章制度是保证医疗安全,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是规范护理行为的准则。临床护理工作有多种相应的规章制度,如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三级护理制度等。若管理者管理力度不够,缺乏指导、监督机制,就会造成护理人员玩忽职守,护理行为有章不循,导致纠纷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