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派的理论要点-张存悌(1)
现代人导致阴盛阳衰态势的原因

现代人导致阴盛阳衰态势的原因字号:大中小所谓“病是自家生”,大多数的疾病都是由于我们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的。
火神派为什么说现代人大多是阴盛阳衰,适合使用回阳救逆的附子呢?请先检讨一下,你有没有自己创造下面的生病条件:(一)内外受寒科技的发达,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前所未有的享受,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身体受寒机会。
张景岳曰:“寒之为病,有寒邪犯于肌表者,有生冷伤于脾胃者”。
寒为阴邪,最易损伤阳气。
首先是空调(寒邪犯于肌表)。
在夏天,气候炎热,人的毛孔常常都是处在开放出汗的状态。
外在的寒邪最容易从表面的肌肤入侵。
人们常常是在30多度的室外环境,一步进入到室内空调(大多数在20多度),温差至少在5度以上。
现代所谓的空调病,其实是外感风寒了。
人体早已经在适应自然的过程中,有了一套适应四季的生存规律。
毛孔的收敛开放,也是根据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现在人为的调控了温度,使到身体毛孔的开合混乱了。
忽冷忽热,就像气候反常的年份,生病的人会增加一样。
空调的普及,也使患病的人增加了。
其次是过食生冷(生冷伤于脾胃)。
冰箱也给我们带来了反季节的享受。
雪糕、酸奶、冰镇饮料、冰镇水果、凉茶,所有让你从内而外凉快的东西,在夏季都卖疯了。
同时,我们增加了古人没有的从内受寒机会(除了贵族以外,所以有句话:财多身子弱)。
冬天吃冷饮,更是雪上加霜。
冷饮损伤的是我们的脾胃,脾胃功能主控着身体吸收营养。
就像粮草对于一支军队(体内的阳气、正气)的重要性,没有粮草供应,军队哪里能抵抗外敌(病邪)。
脾胃受冷,表现为脾胃虚弱,消化和食欲差,或者是胃强脾弱,食欲虽好,但不长肉,只是造粪而已,身体不能在食物中吸收到营养。
从大便可以看到未化的食物。
在中医来说,保脾胃是很重要的,不但是为了吸收营养,而是药物的吸收也要靠强健的脾胃。
药物吸收的好,药到才能病除。
(二)睡眠不足睡眠不足,同样会造成阳气受损。
这也是有赖于电灯和发电机的发明。
古人都是顺应太阳的出入而作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此乃天人合一。
如何看待火神派_火了_张存悌

如何看待火神派“火了”?张存悌(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辽宁沈阳110003)关键词:火神派;发展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19(2011)03-0521-02收稿日期:2010-07-15作者简介:张存悌(1947-),男,辽宁沈阳人,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火神派和伤寒论。
有人认为,当今“火神派真的火了,不仅火了,而且这火有点过度。
”“这把火神之火如今越烧越旺,成为现今中医界的一种时尚。
”也有人称火神派已成“显学”,这些看法并不全面。
毛泽东说过:“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该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积淀二千多年的中医宝库,很多宝贵的理论和经验尚待发掘,火神派可以说就是一个近年整理出来的一大成果。
有人曾说:“现在已经不存在产生新学派的可能了”,这话未免武断。
事实上,各家医派可以说都是包括现代人在内的后人归纳、整理出来的,所谓《中医各家学说》就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产物。
各家开山宗师未必料定自己开辟了一个新学派,因为这需要时间的积淀和历史的考验以及后人的整理。
现代人能否再创立新的医派难以预料,但是从科学的角度说,任何一门科学都是要不断发展的,创新是题中应有之义,因此说“现在已经不存在产生新学派的可能了”,恐怕站不住脚。
问题是火神派并非现代人的发明,从郑钦安1869年刊行《医理真传》算起,它的积淀已有大约150年的历史,它的构成要素是齐备的,加上后人的努力传承,它在今天的兴起应该说是自然而正常的。
倒是有人受教材一统天下的束缚,乃至如桃花源中人,“只知有汉,无论魏晋。
”既有的所谓七大医派绝不能成为阻碍新医派发掘和产生的桎梏,火神派也许有一天会如阳光普照医林。
1火神派并未成显学作者认为,火神派确实正在兴起,方兴未艾,其标志为:火神派的多部专著相继出版,全国连续招开了三届“扶阳论坛”会议,媒体报道会议场面热烈,颇有“爆棚”之势。
部分地区招开了吴佩衡、李可等人的专题研讨会,《中国中医药报》和部分中医杂志时有相关文章刊发,等等,在一定程度上似乎形成“热点”。
中医火神派:扶阳秘诀!

中医火神派:扶阳秘诀!《黄帝内经》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
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
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
阴气多,阳气少,故身寒如从水中出。
阳予之正,阴为之主。
同时两伤,其身热者易已,多寒者难已。
诸阳之会,皆在于面。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黄帝外经》命门,火也,无形有气,居两肾之间,能生水而亦能藏于水也。
命门旺而十二经皆旺,命门衰而十二皆衰也。
命门生而气生,命门绝而气绝矣。
人非火不生,命门属火,先天之火也,十二经得命门之火始能生化。
物之生也,生于阳;物之成也,成于阴也。
阳,火也;阴,水也。
阴生阳则缓,阳生阴则速。
救阴而阳之绝不能遽回,救阳而阴之绝可以骤复,故救阴不若救阳也。
《难经》阳虚阴盛,汗出而愈,下之即死。
《中藏经》阳者生之本,阴者死之基。
得其阳者生,得其阴者死。
阴常宜损,阳常宜盈。
顺阴者多消灭,顺阳者多长生。
阴中之阴中者,一生九死;阳中之阳中者,九生一死。
清·黄元御《四圣心源》头为手足六阳之所聚会。
阴易盛而阳易衰,故湿气恒长而燥气恒消。
阴盛则病,阳绝则死,理之至浅,未尝难知。
水以蛰藏为性,火必于内,水敛于外,是谓平人。
阳藏则外清而内容温,阳泄则内寒而外热。
外愈热而内愈寒,生气绝根,是以死也。
阳盛于上而生于下,水中之气,是曰阳根。
夫纯阳则仙,纯阴则鬼。
阳盛则壮,阴盛则病。
病于阴虚者,千百之一,病于阳虚者,尽人皆是也。
仙为纯阳,鬼为纯阴,人居阴阳之半,仙鬼之交。
清·杨西山《弄丸心法》阴阳之气,妙用无穷,人之一身,阴阳而已,二气之中,阳气更尊,气盛者强,气衰者病,气聚则生,气散则死,人之阳气,犹天之日,仰观乎天,可悟乎人。
清·郑钦安《医理真传》《医法圆通》天一生水,在人身为肾,一点真阳,含于二阴之中,居于至阴之地,乃人立命之根,真种子也。
火神派的理论要点张存悌

四、阴盛阳衰的病势观
• 所谓病势观,是指医家对群体社会的发病
特点和大体趋势的概括认识,它是关系到 医家和学派的学术特点和认识疾病的前提 ,一般与社会、时代及地域、气候特点密 切相关。
• 郑钦安说过:“阴阳不明,医门坏极。喜
清凉而恶辛温,无怪乎阴盛阳衰矣”(《医 法圆通卷二》) 。是说俗医“喜清凉而恶辛 温”,滥用寒凉伤阳,导致世人“阴盛阳 衰”的基本态势,指出阴证、寒证占了大 多数(盛),而阳证、热证则少见(衰) 。
重要的是,郑氏对阴寒偏盛所致虚阳上浮、外越、下陷所 引起的种种假热之象,他称之为“阴火”者,有着相当深 刻的认识。所谓“阴火”即阴证所生之火(与东垣之阴火 不同),又称假火,本质是阴寒偏盛,导致虚阳上浮、外 越、下陷而引起的种种“肿痛火形”其实是假象,常见的 如慢性咽炎、口腔溃疡、牙龈肿痛、舌疮、口臭、头痛、 颧红、目赤、耳鸣以及内伤发热、皮肤包块红斑、足心发 热如焚等都是极为常见的病症,看似火热之象,其实是真 寒假热亦即阴火,极易被误认作火症和阴虚火旺,俗医治 以滋阴泻火之法,“实不啻雪地加霜”。
火神派的理论要点张存悌
一、以阴阳为纲,判分万病,是火神派 最基本的学术观点。
• “一病有一病之阴阳”,“万病总是在阴阳
之中”,突出阴阳作为总纲的地位,这就 是郑氏临床辨证最基本的学术思想,这一 观点他称之为“阴阳至理”。由此,临床 上“认证只分阴阳”,“功夫全在阴阳上 打算”,套用一句《内经》的话说,就是 “谨熟阴阳,无与众谋”。
• 一百多年过去了,今天郑钦安关于“阴盛
阳衰” 的病势观,仍然是适用的,这正是 火神派重视扶阳、擅用附子的现实基础, 也是我们传承、弘扬火神派的缘由所在。
• 祝味菊说:“余治医三十年,习见可温者
十之八九,可清者百无一二。”
火神派思想总结

火神派思想总结火神派思想总结火神派思想是一种融合了传统和现代价值观的思想体系,主张个人和社会的统一发展。
火神派思想强调自由、平等、尊重和创造力,旨在帮助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并且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下面将对火神派思想进行总结。
首先,火神派思想强调个人的自由和平等。
火神派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自由追求幸福的权利,不受限于性别、种族、宗教等因素。
在火神派思想中,个人的自由是最重要的价值,人们应该有权利做出自己的选择,并且为个人的自由付出相应的努力。
同时,火神派主张平等,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机会和待遇。
火神派思想主张消除社会不平等现象,使人们在平等的起跑线上竞争和发展。
其次,火神派思想注重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
火神派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尊重,并且应该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
火神派主张多元化和包容性,认为社会应该接纳不同的文化、信仰和生活方式。
火神派思想不鼓励歧视和偏见,强调彼此之间的平等关系和相互理解。
火神派思想倡导和谐的社会关系,通过互相尊重和支持来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此外,火神派思想强调创造力和创新。
火神派认为创造力是社会进步的基础,每个人都应该被鼓励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火神派主张开放思维和不拘一格,鼓励人们勇于尝试新事物并且不怕失败。
火神派思想认为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源泉,通过不断地创新和进步,人类才能不断地提高生活水平和实现自我价值。
最后,火神派思想注重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发展。
火神派认为个人和社会是相互关联的,个人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支持。
火神派主张个人要为社会做出贡献,并且社会也应该为个人的发展提供合适的机会和条件。
火神派思想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倡导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
总而言之,火神派思想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体系,强调个人的自由、平等和尊重,倡导创造力和创新,关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发展。
火神派思想的核心是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和为社会做出贡献,通过这样的努力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火神派思想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是一种值得倡导和推崇的思想体系。
火神派

火神派简介中医是用来干什么的?别费话是用来看病的!看病最重要的是什么,疗效!!火神派就是一个有很高疗效的中医流派!请大家看一个医案。
蒋某,口糜,满口生白疮,容易疲乏,特别怕冷。
先用炮姜加甘草汤加桔梗,无不良反应,继以附子理中汤4剂,最后用潜阳丹四剂而愈。
虽食煎炒辛辣食物,亦未复发。
“以后用此方治愈此类病症,数十例”评析:在《医法圆通卷一》中,郑氏说到··口糜者,满口生白疮,系胃火旺也。
”对于口糜,西医学称之为口腔溃疡者,“亦非仅由胃火所致,有因虚火上浮引起的”“唐氏举自己的案例证明,并用此法治愈这类患者数十人”可见此类患者并不少见。
郑氏一向强调,头面五官各症,常存阴火概念。
关于本案所用前后3方,为唐氏治疗虚阳上浮,治疗五官诸症诸症如咽炎,喉炎等用药常规套路。
其中首选炮姜甘草加桔梗,具有一定的试探意义,若无不良反应或不加重,即考虑用附子理中汤或潜阳丹进取。
节选张存悌《中医火神派医案全解》郑钦安火神派是由清代末年四川名医著名伤寒学家郑钦安创立的一个重要学派。
阴阳阴阳为纲辨认万病阳气火神派已扶阳学说为理论,注重阳气。
附子临床上以擅用附子而著称。
重要传人卢门三代(卢铸之,卢永定,卢崇汉)云南吴佩衡(其子吴容祖),上海祝味菊,唐步琪,李可,刘力红。
《医理真传》火神派奠基之作火神派完全可以登堂入室,可以说是中医的正统!火神派基本学术观点1.阴阳为纲判分万病。
良医之救人不过能辨认此阴阳而已,庸医之杀人,不过错认此阴阳而已“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证。
亦不难于识证,而难于识阴阳”“是以病参究,一病有一病之阴阳,知此,始明仲景之六经还是一经,人身五气还是一气,三焦还是一焦,万病总是在阴阳之中”。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内经)“余考究多年,用药有一点真机,与众不同,无论上下诸证,不问男女老幼,但见舌青,满口津液,脉息无神,其人安静,唇口淡白,口不渴,即渴喜热饮,二便自利者,即外现大热,身疼头痛,目肿,口疮,一切诸症,一概不究,用药专在这先天之极真种子上治之,百发百中。
揭秘中医“火神派”(扶阳学派)

揭秘中医“火神派”(扶阳学派)四川火神学派(又称扶阳学派) ,为晚清四川名医郑钦安所创立,因其善用干姜、附子、肉桂等热药治疗各种危证、险证,而在民间广为传颂、口碑颇高。
尽管在中医各家流派中,火神派还非常年轻,但其独特理论和卓越疗效受到众多临床医家的追捧,并诞生了诸如吴佩衡、祝味菊等近现代名医大家。
开山鼻祖:郑钦安郑钦安(1824-1911),名寿全,字钦安,晚清著名医家,四川临邛(今邛崃县固驿镇)人。
郑氏早年学医于成都儒医刘止唐,刘止唐又是什么人呢?南怀瑾说:“乾嘉间,西蜀双流有刘沅(字止唐)者出,初以博学鸿儒,不猎功名……以儒者而兼弘佛道之学,著作等身,名震当世,世称其教曰‘刘门’”。
郑氏在刘止唐的指导下,不仅熟读四书五经、深研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而且精研《内经》、《周易》、《伤寒》诸书,深谙人身阴阳合一的道理及仲景立法立方要旨,刘氏曾赞许他将来的医学造诣必将光耀师门。
郑钦安到了二十四岁时就开始在成都正式悬壶行医,并广读医书,各取所长,不断在医疗中总结经验,逐渐形成自身的一套治病理论和方法。
中年以后,为将医术传于后代,郑氏在诊病之余开始著书带徒,其传于后世的代表著作有《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其门徒及学术追随者主要有卢铸之、祝味菊、卢永定、徐佩衡、李可等。
由于郑氏及其门人注重扶助和保护人体阳气,善用附子、干姜等治疗多种疑难杂证,以能单刀直入、拨乱反正著称,故被称为“火神派”,郑氏亦被尊为“火神派”开山鼻祖。
以阴阳为纲,统分万病郑氏医书之一的《医理真传·自序》开篇即云:“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证。
亦不难于识证,而难于别阴阳。
”故其一生临床,均统以阴阳立门,以阴阳为纲,统分万病。
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郑钦安的著书中也屡次批评世医一味在“五行生克上追求”,郑氏认为“逐经、逐脏、逐腑论之,旨多反晦,诚不若少之为愈也”,指出辨病只识脏腑、经络,而不辨阴阳正是舍本逐末、不明医道正理的做法。
火神派思想及总结

火神派思想及总结
火神派思想起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是一种综合了多种思想体系和宗教信仰的思想流派。
它以“火”为象征,强调内外修炼、身心合一、天人合一等思想,是一种追求心灵修炼和身体健康的综合性信仰体系。
火神派主要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火神派思想强调追求心灵修炼。
它认为心灵是人的核心,而心灵的修炼是达到人生境界的关键。
火神派主张以冥想、瑜伽等方式来修炼心灵,通过打开心灵的通道,使个体与宇宙之间建立起联系,实现心灵的升华与解放。
其次,火神派思想强调身心合一。
它认为人的身体和心灵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只有保持身心的和谐与平衡,才能达到健康和幸福。
火神派主张通过锻炼身体、调节饮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等方式来实现身心的统一,达到身心健康的目标。
再次,火神派思想强调天人合一。
它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宇宙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共生关系。
火神派主张个体要积极适应和融入自然环境,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与他人和谐相处,实现天人之间的和谐共生。
最后,火神派思想强调追求真理。
它认为真理是世界的本质和目标,只有认识和追寻真理,才能领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火神派主张通过不断学习、思考和实践,不断向真理靠近,提高自己的认知和智慧,实现人生的升华和完美。
综上所述,火神派思想是一种综合了多种思想体系和宗教信仰的思想流派,强调心灵修炼、身心合一、天人合一和追求真理等核心思想。
它是一种追求内心和谐、身心健康、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综合性信仰体系。
虽然火神派思想在当今社会的影响力相对较小,但它对个体的心灵追求和自我发展,以及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这些,郑氏通常又称为“阴象”、“阴
色”、“阳虚实据”。“阴虚辨诀”则与 之相反。其中郑氏将舌象列在首位,强调 舌的认证价值,是其独到之处,许多医家 往往单凭一个舌象就能作出阴证的判断。
精品课件
• 郑钦安提出的阴阳辨诀的现实意义就在于,
对上述通常按照湿热、阴虚、阳亢、实热 等来认识的病变,用这两把尺子衡量,不 难辨认出其阳虚阴盛的实质,从而用扶阳 法治疗取得可靠疗效,这对目前严重的中 医西化倾向,起到拨乱反正的作用,也是 学习火神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 不解决,你就不敢用附子。
精品课件
• 近代医家杨华亭指出:“乌头虽毒极,而
入药主治之功能,则为诸药所莫 及。”“惟能用毒药,方为良医。”
• 近代浙江名医范文甫先生有一句名言,
“不杀人不足为名医”,意谓不善用峻烈 药(峻烈到能杀人)者,难以成为名医。 因此,是否善于运用毒药、峻药,最大限 度的发挥附子的作用,是衡量一个名医的 重要标准,对于传承火神派的学术思想, 尤具现实意义。
精品课件
• “病有千端,漫云易为窥测,苟能识得阴
阳两字,而万变万化之机,亦可由此而推 也。”“学者苟能于阴阳上探求至理,便 可入仲景之门也。”
• 本人体会,艰苦摸索二十余年,于今方有
登堂入室之感,上了“一个境界”,明白 了阴阳至理,才真正会看病了,这是学习 火神派的首要收获,其意义不下于掌握附 子的运用方法。
精品课件
• “予考究多年,用药有一点真机与众不同。无论
一切上中下诸病,不同男妇老幼,但见舌青,满 口津液,脉息无神,其人安静,唇口淡白,口不 渴,即渴而喜热饮,二便自利者,即外现大热, 身疼头痛,目肿,口疮,一切诸症,一概不究, 用药专在这先天立极真种子上治之,百发百中。 若见舌苔干黄,津液枯槁,口渴饮冷,脉息有神, 其人烦躁,即身冷如冰,一概不究,专在这先天 立极之元阴上求之,百发百中。”
精品课件
• “今人亦有知得此方(指四逆汤)者,信
之不真,认之不定,即用四逆汤,而又加 以参、归、熟地,羁绊附子回阳之力,亦 不见效。病家等毙,医生束手,自以为用 药无差,不知用药之未当甚矣”《医理真 传卷四》)。
精品课件
• 郑氏所谓“甘温固元,是姜、附、草,不
是参、芪、术,学者不可不知也”(《医 法圆通卷二》),可谓一针见血。
• 运用附子单刀直入,不夹阴药,这是火神
派十分重要的观点,这就无怪乎火神派应 用最多的方剂是四逆汤了。许多医家在用 附子时经常夹以人参、熟地、白术等药, 恐怕就没弄明白这一点。
精品课件
2) 熟知附子的用药反应
• “初服辛温,有胸中烦躁者,有昏死一二
时者,有鼻血出者,有满口起疱者,有喉 干喉痛、目赤者,此是阳药运行,阴邪化 去,从上窍而出也。以不思冷水吃为准, 即吃一二口冷水,皆无妨。
精品课件
• 我们以“舌脉神色口气便”七项为纲,将
郑氏“阳虚辨诀”重新归纳如下:
• 舌——舌青滑或淡白,满口津液; • 脉——脉息无神,浮空或细微无力; • 神——其人安静,目暝倦卧,声低息短,
少气懒言;
• 色——面色唇口淡白;
精品课件
• 口气——口不渴,即渴而喜热饮; • 便——二便自利。这样应该更清晰,便于
精品课件
• 卢崇汉教授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做中
医的始终要跟着脉证走,不要跟着指标 走。”
• 陈修园有一句名言:“良医之救人,不过
能辨认此阴阳而己;庸医之杀人,不过错 认此阴阳而己。”可见辨清阴阳的重要意 义。
精品课件
二、重视阳气,擅用附子,是火神派的 理论核心。
• 1. 阳主阴从,重视肾阳 • 火神派理论上推重阳气,对姜附等温阳药物的应
• 服辛温四五剂,或七八剂,忽咳嗽痰多,
日夜不辍,此是肺胃之阴邪,从上出也, 切不可清润。
精品课件
• 服辛温十余剂后,忽然周身面目浮肿,或发现斑
点,痛痒异常,或汗出,此是阳药运行,阴邪化 去,从七窍而出也,以饮食渐加为准。
• 服辛温十余剂,或二十余剂,或腹痛泄泻,此是
阳药运行,阴邪化去,从下窍而出也。但人必困 倦数日,饮食懒餐,三五日自已。其中尚有辛温 回阳,而周身反见大痛大热者,阴陷于内,得阳 运而外解也,半日即愈。”
精品课件
• 祝味菊甚至说:“变更附子的毒性,发挥
附子的特长,医之能事毕矣”。是说医生 的全部本事就在于擅用附子,可见熟练应 用附子的意义多么重要。许多人攻击火神 派滥用附子,恐怕与他们不敢用附子有关 系。
精品课件
1)专用附子,不夹阴药
• 郑钦安与张景岳在理论上都重视阳气,但在具体
用药上则大相径庭。张景岳温补讲究阴阳互济, 熟地与附子常常同用,体现阴中求阳;郑钦安则 专用姜附等纯阳温热之药,讲究单刀直入,不夹 阴药。郑钦安在《医法圆通》“阳虚一切病证忌 滋阴也”一节中明确表示:“凡阳虚之人,多属 气衰血盛,无论发何疾病,多缘阴邪为殃,切不 可再滋其阴。若更滋其阴,则阴愈盛而阳愈消, 每每酿出真阳外越之候,不可不知。”
火神派的理论要点和现实意义
主讲人:张存悌
精品课件
一、以阴阳为纲,判分万病,是火神派 最基本的学术观点。
• “一病有一病之阴阳”,“万病总是在阴
阳之中”,突出阴阳作为总纲的地位,这 就是郑氏临床辨证最基本的学术思想,这 一观点他称之为“阴阳至理”。由此,临 床上“认证只分阴阳”,“功夫全在阴阳 上打算”,套用一句《内经》的话说,就 是“谨熟阴阳,无与众谋”。
用独树一帜,积累了十分独特而丰富的经验,这 是火神派的理论核心,本人将其归纳为两句通俗 的话:万物生长靠太阳,百药之长数附子。广义 上讲,一个医家如果推重阳气,广泛应用附子, 就可以归之于火神派,当然这是相对于经典火神 派而言。
精品课件
• 郑钦安重视阳气,有2个特点, • 其一是阳主阴从; • 其二是独重肾阳。
精品课件
• “下阳为上、中二阳之根”,下焦肾阳是
上焦中焦阳气之根。也就是说,在诸种阳 气中,郑钦安又特别强调肾阳的作用, “人生立命全在坎中一阳”,肾阳为人身 阳气之本,立命之根,
精品课件Βιβλιοθήκη • 2. 擅用附子,独树一帜 • 恽铁樵说:“附子最有用,亦最难用。”
事实上,药之本性在毒,无毒则不成药。 李可老师认为:“附子为强心主将,其毒 性正是起死回生药效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