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全册)

语文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全册)

篇一:语文同步练习册答案

语文同步练习册答案

第一单元

1 鼎湖山听泉

积累与运用

1.zhàolíng c?ng mài chàng gǔ chà xiág?u yǎn

2. 缆—揽班—斑景—锦昂—盎

3. (1)B扑(2)A绕(3)C推(4)B嵌(5)C泓

4.柔曼如提琴清脆如弹拨万道细流汇于空谷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

5. 示例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示例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 B

7. 持之以恒,就能水滴石穿。

理解与鉴赏

1. (1)鼎湖山多层次的泉声。 (2)作者在听泉时所产生的人生感悟。

(3)对鼎湖山泉水的由衷赞美。2.因为它能孕育生机,滋润万木。可结合文章具体语句来谈。3.示例1:哺育人类,浇灌土地,水就是生命的源泉。示例2:陶冶情操,开拓眼界,知识就是人类的导师。4.作者在鼎湖山听泉,听到了非常丰富的内容,包括“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作者能听出如此丰富的内容与作者本人熟悉乐器和音乐,关爱生命,关注社会,具有很高的人文素养以及善于观察、

体验和想象是分不开的。示例:淅淅沥沥的雨声,犹如贝多芬的曲子般清脆美妙,我好像进入仙境,陶醉在雨水的歌唱之中。你听,滴滴嗒嗒的雨声,汇成一曲奇妙的钢琴曲,在这曲子之中,灵魂得到洗礼,得到升华,清新柔美的感觉遍布全身。5. 略点拨:要在叙述中突出鼎湖山的特点。

拓展与提高

1.(1)为写“水珠洒落”、“花果洒泪”作铺垫;(2)以天气的阴沉反衬(衬托)石榴花的鲜艳。

2.具体指(1)它不曾留恋枝头的繁华,不夸耀自己的功绩。(它让位于新生之果,让其更好地成长)(2)它落而无憾,又准备滋养明年的花。

3.并不矛盾。作者描写花果满枝的景象是为了从侧面写落花,因为正是有了“落花”的无私奉献,才会有如此花朵满枝的盛事,从而巧妙地表达了主题。

4. [甲]运用比喻和通感,以声音写色彩,形象地写

出了石榴花热烈、鲜艳、红火的开放盛况。[乙]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夜间各种泉声汇聚起来以后而形成的瑰奇壮丽的乐曲,既整齐形象又错落有致,极富表现力。5.今天的“落花”是为求得新生,为新的生命出现而主动离开树枝,而旧时的“落花”是风雨的摧残,是“未果之花备受挫磨而夭谢”。

2 林中小溪

积累与运用

1.lín lìnsa ji? sù r?ng 惬漪潺潺煦涸辙镳

2. (1) “融融”改成“溶溶” (2)“泛”改“乏” (3)“窜”改“蹿” (4)“荣”改“萦”

3. C D B A

4. A-b B-a

C-d D- c 5. D 6. 示例:爱护一方环境,保留一

片诗意。7.示例:小溪在永不停息地奔向大海,小鸟在一刻不停地飞向森林,只要努力地向着目标奋进,你都会成功。

理解与鉴赏

1.作者怀着一颗爱的心来亲近自然,不用世俗的眼光,不从功利的角度来审视自然。

2.溪流前进中有分有合,但始终向着共同目标前进。“早晚”是溪的信念。

3.“最后一名的我”,是指“我”感到孤独,感到被生活所抛弃。“我”之所以说自己“最先进入了百花争艳的世界”,是因为小溪在奔流中体现出春的活力,“我”在愉悦的情境中找回了自己,领略到幸福的所在和人生真谛。

4.(1)在林中流淌的小溪,和人的生命之流有不少相似的地方:①溪流行进中不断出现的障碍,就像人生历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②溪流在前进中要越过障碍,要聚集力量,要坚持到底,人们战胜困难同样需要毅力,同样要不懈地进行斗争;③溪流行进中有分有合,但都有共同的终极目标── 流向大海,人生的奋斗也要有终极目标;④小溪在与障碍持续的搏斗中创造了时间和生活,人生也是如此,如果平平坦坦,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同样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和时间;⑤溪流和周围

的景物构成了美的境界,战斗的人生同样是美丽的。(任选三条作答)(2)人生哲理:①生活本来就是充满艰难困苦的,每个人都是为战胜困难而生,没有同困难作斗争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人生。②人生就是一条充满困难并不断与之搏斗的道路,时间就由此而被创造出来。③搏斗持续不断,生活和人的自我意识就会在这持续不断中形成。

4.拓展与提高

1. 从四个方面:溪水无处不在的源头;溪水的流淌显示出的大自然的智慧;溪水丰富的经历;溪水纯洁美好的品性。

2.(内容是森林里的植物或动物,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子流畅,没有语病,即可)参考例句:欢快的小松鼠蹲在水边,小溪立即亮出清澈的明镜,让它梳妆打扮娇美的容貌。

3.走该走的路,说该说的话,做该做的事,这就是智慧。没有标语和口号,只有默默的践行。人,正应该如此。

4. (1)与溪水形成对比,突出溪水的美好,赞美溪水具有清澈的情感和思想;(2)突出文章主题,通过“我”羡慕和渴望做溪水,表现人们应该像溪水一样追求美好境界:清亮、坦荡,而不自私。

3*飞红滴翠记黄山

积累与运用

1.qiào ch?u qiú áo 跷犀皎馨

2.竟—竞匆—葱涯—崖急—极

3. 渊苞姿翩耸

4.(1)处处是仙境 (2)黄山归来不看岳 (3)纵横千万里(4)云是峰之衣(5)庄严神圣瑰丽壮观

5.奇特怪异古老轻盈瑰丽、

壮观解乏、舒适 6. 名不虚传重峦叠嶂流连忘返 7.示例:和谐是为汽车提供动力的引擎,没

篇二:五语文全册课练习题和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1 窃读记

一、我能把字写漂亮(看拼音,写词语)。

jī è tān lán wū yán zhāopái suāntònɡ

二、一锤定音(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后画“√”)。踮脚(diān diǎn )目的(dí dì )暂时(zànzhàn )支撑(zhǎnɡ chēnɡ )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婪()瞻()炒()柜()焚()檐()秒()拒()四、从课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适合()识趣()急迫()发现()光临()害怕()担心()勉励()

五、在句子中间的空线处用上恰当的词语。

上了半天的课,我们个个(),早已经给饿得前胸贴着后背了。尽管此时外面正下着 (),但放学的铃声一响,大家伙儿便赶紧收好书包,( )冲出了教室。就等着回到家里 () 地坐在沙发上,对着父母早已为自己准备好的丰盛的午餐像 () 一样狼吞虎咽一番。(要求用上课文中出现的词语哟)

六、选词填空。

充足充分充沛

1、你的理由很(),我可以答应你的要求。

2、小学生要保证每天10个小时()的睡眠。

3、这里降雨量(),适合水稻生长。隐藏隐蔽隐瞒

1、我们不应该帮犯错的同学()事情的真相。

2、这个地方比较(),不易被人发现。

3、他把东西()在一个不易被人发现的地方。七、按照要求写词语。(每一类至少四个)

1、描写颜色鲜明多彩的:

2、表现人物留恋不舍的:九、你知道吗(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是,原名,小名。原籍苗粟县,生于日本大阪。她在北京呆过25年,被她称为“金色年代”,她的作品具有浓重的。她的作品有散文集,短篇小说集等。十、要点扫描(课文回放)。1、这篇课文以以放学后匆匆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序和、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和复杂滋味,表达了“我” 。2、按照、我们可以把课文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十一、理解感悟(文章阅读)。

(一)

我边走边想□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边第三排□

不错□走到门口,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我可以安心了。但我又担忧那本书会不会卖光,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有人买,昨天好像只剩下一两本了。

我跨进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哟,①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面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边。②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③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④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1、在语段中的□里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2、依次找出这几段文字中描写人物心情的词语,想一想“我”为什么会有如此复杂的心情的变化。

():是因为;():是因为;():是因为;():是因为;():是因为。3、注意语段中标有①②③的句子,完成填空。

①句可以改写成“被”字句:②句朗读时应读出的语气。

③句运用了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我”的。

- 1 -

④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4、第二段中加点字的都是描写人物什么?

5、“窃读”的“窃”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这个字在课文中的含义是。(二)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吗?”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然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吗。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 ]能体会文章情感,[ ]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呢。1、在文中的[ ]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2、写出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豁然开朗→()3、文中“煮书”的“煮”具体含义指的是什么?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尽量引用文中的词句作答)

5、和下面例句的修辞法不同的一句是:()例句:既然是食粮,怎

么不可以煮呢? A、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B、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吗?

C、肚子里词多了,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D、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

6、短文中爷爷把书籍比作人类的“精神食粮”,除此之外,关于书籍的比喻你知道的还有那些?请写出你知道的有关书籍的两个比喻句来。 ? ?

7、这篇短文,对你今后的语文学习有什么重要的启发?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写一写阅读后的心得和体会。

十二、拓展运用。

九月,学校举办了读书节,同学们都沉浸在书的世界中。瞧,大家读得多认真啊! 1、请你写出描写他们神态专注的四字词语。

2、书的内容多精彩啊!请写出形容书精彩的四字词语。

3、向同学介绍你最近读的书,以及你读书后的感受。关于读书学习的名言警句

1、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2、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品德高尚的人谈话。

3、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

4、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5、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6、粮食补养身体,书籍丰富智慧。

- 2 -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一、我能把字写漂亮(看拼音,写词语)。ɡuàn tōnɡqǐ mǎɡǔ lì tōnɡ shun bèi sònɡ jiàn yìzuò cì cǎi fǎnɡ

5、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贪玩了。()七、小法官,巧断案(判明对错)。请在你认为正确的说法后面打“√”。苗苗访问季羡林爷爷,获得了许多关于读书的启示。 1、看闲书会挨打,以后不能再看了。()

2、要把文章写好,应该多看课外书。()

3、21世纪的青年必须做到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二、一锤定音(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后画“√”)。散文(sǎn sàn )水浒(xǔ hǔ )应该(yīnɡ yìnɡ )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挤()狭()拖()码()济()侠()施()蚂()四、写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随便()培养()赶紧()反义词:喜欢()永远()困难()五、择优录取(选词填空)。思考思索思路

1、他遇到了难题,正在苦苦地()着。

2、他正在构思文章,别打断他的()。

3、弟弟反复(),终于找到了简便的方法。嗯呢吧呀哟吗

4、这是谁的书()?

5、这件好事是小红做的(),你怎么表扬亮亮?

6、热爱书()——这是知识的源泉!

7、(),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总算挤过来了! 8、(),你说得很对,

我完全赞成。 9、我能够和你们一块儿玩()?

六、对号入座(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打:①自从;②殴打;③玩耍;④振作;⑤写出 1、爸爸知道后,头一回打了我。() 2、几位年轻的叔叔在操场上打篮球。() 3、喂,打起精神来,马上就要到了。( ) 4、他把自己打好的作文稿交给老师看。()

绿林(lǜ lù ) 4、古文也很重要,从小就要进行的积累。() 5、过了12岁再学外语就永远也说不准了。()八、调兵遣将(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朗读、背诵得熟练流利。()

2、全部透彻的理解和领悟,达到精通。()

3、最低要求,最低限度。()

4、座位的次序或排名的先后。()九、你知道吗(文学常识)?

1、本文是一篇以形式的,是一名对老先生进行的访谈的记录。

2、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

3、在《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季羡林老先生指出:把文章写好,要;要努力培养、、的人才,学习上做到不要、要学好,还要进行积累。

4、《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课题采用了“小苗”指的是,“大树”指的是。

十、理解感悟(文章阅读)。(一)

苗苗:爷爷,我喜欢语文,数学不行,偏科。

季羡林:喜欢语文当然好,但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21世纪的青年,

要能文能理。所以,[ ]你喜不喜欢,[ ] 一定要学好数学。最近清华大学办了一个班,选的是高材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才。我看,有着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1、这段话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同步练习试题 1 北京的春节 一、辨字组词。 寺()饺()拌()腊()侍()绞()伴()醋()待()跤()绊()措() 二、读拼音,写词语。 là yuè zhǎn lǎn chú xī biān pào ()()()() rán fàng yuán xiāo fēng zhēng cǎi huì ()()()()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一切事物或景象都焕然一新。() 2.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3.(连续的事情)中间隔断,不连接。() 四、给下列句子选择恰当地修辞方法。(填字母) A.比喻 B.排比 C.引用 1.“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2.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3.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 五、填空。 1.本文作者是,原名,字,满洲人,被授予“”称号。代表作有等。 2.本文是描述北京风俗民情的(体裁),描述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之情。 3.课文是按顺序来写的,其中这几天写得详细。 六、课内阅读。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先用“//”将这段话分两层。再说说你分层的依据是什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文基础同步练习(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文基础同步练习(附答案)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1 邓稼先 1.走近作者 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____________。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____________。他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著有《论文选集与后记1945—1980》《曙光集》等。 2.文体知识 3.字词汇总 (1)【读准字音】给下列加点字和多音字注音。 氢.弹( ) 夐.( ) 颤.抖( ) 华裔. ( ) 大厦.( ) 孕.育( ) 元勋.( ) 罗布泊. ( ) 难堪.( ) 筹.划( ) 无垠.( ) 妇孺. 皆知( ) 拓()拓本()开拓殷()殷红()殷切露? ()锋芒毕露()露脸强()强占()强迫()倔强参()参加()人参()参差不齐 鲜()鲜为人知()鲜艳 (2)【辨清字形】根据拼音写汉字。 sh ǔ( )名y íng( )带日x ūn( ) y áo( )言仰m ù( ) zh ì( )友

p áng( )徨di àn( )基ái( )症 呼xi ào( ) 鞠躬尽cu ì( ) 马革gu ǒ( )尸 选p ìn ()驰ch ěng ()家y ù()户晓手y ù() ? 眼ku àn ɡ()ku àn ɡ()架 z ū()借z ǔ()咒z ǔ()碍z ǔ()辈沉m ò()罢ch ù()y ǒu ()黑狡xi á()t ǎn ()白t ǎn ()护d ǎn ()小d àn ()子 (3)【理解词义】请把下列词义或词语补充完整。 ①筹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彷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鲜为人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当之无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家喻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锋芒毕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妇孺皆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形容人或事物具有特色,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⑨________: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⑩________: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________:一直到死也没有松懈。 ________: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4.写作特色 小中见大,真实可信 小中见大就是通过小的具体形象来高度概括、集中反映重大题材

语文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全册)

语文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全册) 篇一:语文同步练习册答案 语文同步练习册答案 第一单元 1 鼎湖山听泉 积累与运用 1.zhàolíng c?ng mài chàng gǔ chà xiág?u yǎn 2. 缆—揽班—斑景—锦昂—盎 3. (1)B扑(2)A绕(3)C推(4)B嵌(5)C泓 4.柔曼如提琴清脆如弹拨万道细流汇于空谷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 5. 示例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示例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 B 7. 持之以恒,就能水滴石穿。 理解与鉴赏 1. (1)鼎湖山多层次的泉声。 (2)作者在听泉时所产生的人生感悟。 (3)对鼎湖山泉水的由衷赞美。2.因为它能孕育生机,滋润万木。可结合文章具体语句来谈。3.示例1:哺育人类,浇灌土地,水就是生命的源泉。示例2:陶冶情操,开拓眼界,知识就是人类的导师。4.作者在鼎湖山听泉,听到了非常丰富的内容,包括“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作者能听出如此丰富的内容与作者本人熟悉乐器和音乐,关爱生命,关注社会,具有很高的人文素养以及善于观察、

体验和想象是分不开的。示例:淅淅沥沥的雨声,犹如贝多芬的曲子般清脆美妙,我好像进入仙境,陶醉在雨水的歌唱之中。你听,滴滴嗒嗒的雨声,汇成一曲奇妙的钢琴曲,在这曲子之中,灵魂得到洗礼,得到升华,清新柔美的感觉遍布全身。5. 略点拨:要在叙述中突出鼎湖山的特点。 拓展与提高 1.(1)为写“水珠洒落”、“花果洒泪”作铺垫;(2)以天气的阴沉反衬(衬托)石榴花的鲜艳。 2.具体指(1)它不曾留恋枝头的繁华,不夸耀自己的功绩。(它让位于新生之果,让其更好地成长)(2)它落而无憾,又准备滋养明年的花。 3.并不矛盾。作者描写花果满枝的景象是为了从侧面写落花,因为正是有了“落花”的无私奉献,才会有如此花朵满枝的盛事,从而巧妙地表达了主题。 4. [甲]运用比喻和通感,以声音写色彩,形象地写 出了石榴花热烈、鲜艳、红火的开放盛况。[乙]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夜间各种泉声汇聚起来以后而形成的瑰奇壮丽的乐曲,既整齐形象又错落有致,极富表现力。5.今天的“落花”是为求得新生,为新的生命出现而主动离开树枝,而旧时的“落花”是风雨的摧残,是“未果之花备受挫磨而夭谢”。 2 林中小溪 积累与运用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同步训练及答案(优秀)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春夏秋冬》课后练习(精选)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íbāchóng zi dōng xītiān shàng lǐtou dàhuǒnǚrén kěshì 二、用“√”选择下列字的正确读音。 吹(chuī chūi)游(yóu yoú)霜(shāng shuāng)落(loù luò)降(jiàng xiáng)飘(qiāo piāo) 三、我会比一比组成词。 口(______)木(______)了(______)日(______) 田(______)本(______)子(______)目(______) 四、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小猫(____)小鸡(____)小青蛙(____) ①呱呱②喵喵③叽叽 2.蓝天对(____),柳绿对(____),塞北对(____)。 ①江南②白云③桃红 3.太阳(____)起来了,小学(____)读书的(____)音响起来了。 ①声②升③生 4.《安徒生童话》:(____)中,皇帝什么衣服也没穿,在大街游行; (____)中,小美人鱼最后和其他泡沫一起升上天空;(____)中,小女孩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①《卖火柴的小女孩》②《皇帝的新装》③《海的女儿》 五、想一想,连一连。 麻雀穿鞋子感觉不出地上的动静 小猫咪穿鞋子游泳不方便 大白鹅穿鞋子跑得慢 大黄狗穿鞋子脚趾抓不住树枝 六、我会填。 1.“几”共有几画(),第二画是(),组词()。 2.“牙”共有几画(),第二画是(),组词()。 3.“冬”共有几画(),第三画是(),组词()。 七、课外阅读。 春雨,落下来啦! 甜津津的春雨撵着香喷喷的春风落下来—— 土粒儿湿啦,油黑油黑的; 草叶儿湿啦,嫩绿嫩绿的; 花瓣儿湿啦,火红火红的。 春雨是什么颜色呢? 土粒说,是黑色的; 草叶说,是绿色的; 花瓣说,是红色的。 咦?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呢? 1.文中还有一个与“甜津津”类似的词语,请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句子。 咦?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呢?

语文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全册)

语文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全册) 语文同步练习册答案 第一单元 1 鼎湖山听泉 积累与运用 1.zhàolíng c?ng mài chàng gǔ chà xiág?u yǎn 2. 缆—揽班—斑景—锦昂—盎 3. (1)B扑(2)A绕(3)C推(4)B嵌(5)C泓 4.柔曼如提琴清脆如弹拨万道细流汇于空谷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 5. 示例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示例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 B 7. 持之以恒,就能水滴石穿。 理解与鉴赏 1. (1)鼎湖山多层次的泉声。 (2)作者在听泉时所产生的人生感悟。(3)对鼎湖山泉水的由衷赞美。 2.因为它能孕育生机,滋润万木。可结合文章具体语句来谈。 3.示例1:哺育人类,浇灌土地,水就是生命的源泉。示例2:陶冶情操,开拓眼界,知识就是人类的导师。 4.作者在鼎湖山听泉,听到了非常丰富的内容,包括“岁月的流逝,

__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作者能听出如此丰富的内容与作者本人熟悉乐器和音乐,关爱生命,关注社会,具有很高的人文素养以及善于观察、体验和想象是分不开的。示例:淅淅沥沥的雨声,犹如贝多芬的曲子般清脆美妙,我好像进入仙境,陶醉在雨水的歌唱之中。你听,滴滴嗒嗒的雨声,汇成一曲奇妙的钢琴曲,在这曲子之中,灵魂得到洗礼,得到升华,清新柔美的感觉遍布全身。5. 略点拨:要在叙述中突出鼎湖山的特点。 拓展与提高 1.(1)为写“水珠洒落”、“花果洒泪”作铺垫;(2)以天气的阴沉反衬(衬托)石榴花的鲜艳。 2.具体指(1)它不曾留恋枝头的繁华,不夸耀自己的功绩。(它让位于新生之果,让其更好地成长)(2)它落而无憾,又准备滋养明年的花。 3.并不矛盾。作者描写花果满枝的景象是为了从侧面写落花,因为正是有了“落花”的无私奉献,才会有如此花朵满枝的盛事,从而巧妙地表达了主题。 4. [甲]运用比喻和通感,以声音写色彩,形象地写 出了石榴花热烈、鲜艳、红火的开放盛况。[乙]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夜间各种泉声汇聚起来以后而形成的瑰奇壮丽的乐曲,既整齐形象又错落有致,极富表现力。5.今天的“落

部编版二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七单元第21课《青蛙卖泥塘》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七单元第21课《青蛙卖泥塘》同步练习 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读拼音,写词语。 yīnɡgāi quán shuǐqīnɡwāpò huài dào chē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选字填空 栽种修盖晒 ________路________房子________太阳________花________树 3.连一连,组词语。 牌________ 服 舒________ 子 播________ 灌 浇________ 好 集________ 撒 挺________ 市 4.按要求写字组词。 ①用带有部件“皮”的字组词。 ________纹 ________裂筋________力尽山________ ②用带有部件“子”的字组词。 ________细花________ 写________ 女________ 5.读一读,选词填空。 白花花毛茸茸绿茵茵 ①到了春天,泥塘周围长出了________的小草。 ②青蛙有一张________的肚皮。 ③松鼠有一条________的大尾巴。 6.青蛙是怎样改建泥塘的?根据课文内容按先后顺序排序。 ①栽树,种花②引水③修路,盖房子④种草 正确顺序:________ 7.“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挺好的,为什么要卖掉呢?”这句话的意思是() A. 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挺好的,不卖了 B. 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挺好的,卖掉吧 8.青蛙为了把泥塘卖出去,做了哪些努力?() A. 在泥塘周围种上草。 B. 在周围的山里找到泉水,用竹子做水槽,把水引到自己的泥塘里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打印版)

2020 春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时练习 古诗词三首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一字多音我会选。 xiǔsù 1.昨天晚上,我在同学家住了一宿()。 2.下了晚自习,同学们都要回宿()舍。 二、读拼音,写汉字。 黄昏时分,一只蜻蜓xú xú ()落在xīshū()的lí bɑ()上,准备要在这儿借sù()一晚。 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宿()未()径()菜()宜()味()经()彩() 四、读读古诗,说说自己的理解。 1.这首诗是代诗人写的。诗中描写了 种景物,分别是。表达了诗人之情。 2.“,。”一句写出了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欢乐情景。 【答案】

一、徐徐篱笆生疏 二、住宿适宜未来品味小径经过白菜彩色 三、1.xiǔ 2.sù 四、1.宋杨万里 6 篱落、一径、枝头儿童黄蝶菜花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第二课时 一、拼一拼,写一写。 傍晚时分,夕阳照在xī ()疏的篱笆上,几只qīnɡ tínɡ()正落在上面休息。 二、形近字组词。 梅()麦()唯()蛱()海()青()惟()峡() 三、一字多音,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今天得到老师的表扬,我很高兴(xīng)。() 2.刚才听到爸爸说要给我买台电脑,我听后兴(xīng)奋极了。() 3.日长(cháng)篱落无人过。() 四、读读诗句,理解词语和句子。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篱落:蛱蝶:惟有: 2.说说读了这两句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答案】 一、稀蜻蜓 二、梅子小麦唯一蛱蝶大海青草惟有山峡三、 1.× 2.√ 3.√ 四、1.篱笆蝴蝶的一种只有 2.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第三课时 一、给加粗字选择正确读音。(画上“√”) 清平乐(lè yuè )茅檐(yán yáng) 剥莲蓬(bōbāo) 无赖(wáng wú) 相媚好(méi mèi)翁媪(wēn ǎo) 二、填空。 《清平乐•村居》中,“”是词牌名,“村居”是,他的意思是。词的作者是代词人。这是一首描写的词作,词中通过描写、、、等这些平常的景象,把农村生活风貌真实地反映了出来,抒发了词人的思想感情。 三、写一写。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根据“相媚好”的意思,想象两位老人聊些什么?想想当时情景,写一段对话。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珍珠鸟》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珍珠鸟》同步 练习及答案 26.珍珠鸟 【积累·感知】 一.给加点字注音 鸟巢___ 垂蔓___ 雏儿___ 蓬松___ 眼睑___ 眸子___ 流泻___ 呷嘴___ 二.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卷()___挨()___似()___颤()___ ()___()___()___()___ 三.形似字注音组词 斑()___葱()___茏()___享()___ 班()___忽()___笼()___哼()___

四.找出句子中的动词,说说它们的作用 1.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动词: 作用: 2.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动词: 作用: 五.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 1.本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 2.为什么文章在开始部分用单独一段强调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 3.作者是如何描写珍珠鸟可爱的形象的? 4.“我”为小鸟做了哪些事? 【体验·探究】 六.课内语段阅读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大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

响。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他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1.段⑤中“这样”一词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2.先前“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了”。选段中小鸟对大鸟呼唤的反应有什么不同?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3.段⑤中“淘气”一词在文中要表达什么意思?“再三” 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4.段⑦中“感受”一词指代什么内容?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堂同步练习试题附答案(全册)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堂同步练习 试题附答案〔全册〕 《独坐敬亭山》导学案 一、根本学习目的 1、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借助字典与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生通过自己查阅课外资料、字典,朗读体会、 小组合作来学习古诗。 3、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预测 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有感情的诵读古诗。学生自读自悟,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意思。 三、新知预习 1、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独” 的含义 3、我会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孤独寂寞之情。

四、课堂探究 1、理解诗人。 2、自由诵读古诗、借助工具书理解古诗含义。 3、此诗是李白单独一人坐在敬亭山上,以山为伴,抒发了孤独寂寞之情。 4 背诵并默写古诗。 5、复习学习古诗方法: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也可以简单总结为读通,读懂,读情。 五、达标练习 一、查预习,扫生字 1、给生字注音。亭〔〕 二、解诗题,知作者 1、解题意:独〔〕独坐敬亭山: 2、知 《独坐敬亭山》的诗人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 ,被后人称为“ ”,他与杜甫并称为“ ”。我们还学过他写的《》,《》。 三、抓字眼,明诗意 1、联络上下文解释以下字词: 众:闲:相:厌:

2、理解诗意。 〔1〕“众鸟” 指什么?〔〕“尽” 是什么意思?〔〕“众鸟高飞尽” 的意思是〔〕 (2) “孤云” 是什么意思?〔〕“孤云独去闲” 的意思是〔〕 (3) “相看” 是指谁与谁“相看” ?〔〕“两不厌” 是什么意思?〔〕“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的意思是〔〕 四、多诵读,悟诗情 〔1〕《独坐敬亭山》题目中的“独”,不仅写山,也是写作者。这首诗里,还有______、 _______、________这些词也表现出孤独的意思。 〔2〕诗人通过对_________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______的感情。 五、学习反思和评价。 《独坐敬亭山》导学案练习题答案 一、查预习,扫生字 略 二、解诗题,知作者 1、解题意:独〔单独〕 独坐敬亭山:单独一个人在敬亭山上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小学四年级下册全册同步练习附答案(共27课)

部编版语文小学四年级下册全册同步练习 1.古诗词三首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上“√”) 清平乐.(lè yuè)茅檐.(yán yáng) 剥.莲蓬(bō bāo) 亡.赖(wáng wú)相媚.好(méi mèi)翁媪.(wēn ǎo) 二、读拼音,写汉字。 黄昏时分,一只蜻蜓xú xú ()落在xīshū()的lí bɑ()上,准备要在这儿借sù()一晚。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的篱落(____)的小径(____)的儿童 (____)的蝴蝶(____)的菜花(____)的树 四、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日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相媚好”的意思是__________。这两句词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画线句子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卧”换成“趴”好不好?( ) A.好,“趴”的意思和“卧”相近,可以互换。 B.不好,“卧”巧妙地写出了小儿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 (3)结合整首词,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内阅读。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语文同步练习册的答案整理2021

语文同步练习册的答案整理2021 每一门功课都有它自身的规律,有它自身的特点,语文当然也不例外,如果同学们在平日的学习和练习中,注意了这些规律和方法,语文也一定会得心应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语文同步练习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语文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距关,毋内诸侯 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C.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张良出,要项伯 【解析】A项,“距”通“拒”;B项,“蚤”通“早”;D项“要”通“邀”。 【答案】C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籍吏民 B.沛公军霸上 C.范增数目项王 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解析】D项为名词的使动用法,A、B、C三项均为名词作动词。 【答案】D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沛公居山东时 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D.财物无所取 【解析】A项,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十分,极。B项,古义: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今义:指山东省。C项,古义:儿女亲家;今义:结婚的事,夫妻关系。 【答案】D

4.下列各组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①乃令张良留谢②良乃入,具告沛公 B.①项伯杀人,臣活之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C.①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②拔剑撞而破之 D.①谁为大王为此计者②何辞为 【解析】A项,均为副词,于是,就。B项,①代词,他,指项伯;②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不译。C项,①连词,表修饰;②连词,表承接。D项,①介词,替;②句末语气词,呢。 【答案】A 5.(对应本课“重难突破”第1题)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若属皆且为所虏 B.客何为者 C.沛公安在 D.大王来何操 【解析】A项,被动句;B、C、D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 【答案】A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6~10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文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1古诗三首 一、选择汉字正确的读音,打“√”。 yu ān () 惠 hu ì() yu àn () h ùn () c óng () t ún () ch óng ()í() 二、巧填同音字。 x ī 流 饭 y àn 鲜 子 l ú 山 苇 三、照样子先组词,再换偏旁并组词。 例: 四、解释带点的词语。 1.迟日.. 江山丽。_____________ 2.泥融.. 飞燕子。_____________ 3.正是河豚欲. 上时。_________ 4.小溪泛尽却. 山行。________ 大喊 增减喊 减 ____梅 ____融 ____芽 ____泛

五、根据意思写诗句。 1.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默写《绝句》一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请你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这三首古诗的作者都是唐代人。 () 2.《惠崇春江晚景》写的是晚春的景色。 () 3.“小溪泛尽却山行”中的“尽”和“白日依山尽”中的“尽”意思一样。() 4.“添得黄鹂四五声”中的“四五声”表示虚指。()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 1.《绝句》是 ___ 代诗人___写的。诗的前两句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 之情。 2.《惠崇春江晚景》是____朝诗人______为惠崇的画作《》所写的______诗。诗中写到的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动物有_______ 和_______。 3.《三衢道中》描述了_______时(填季节)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______的心情。这首诗的前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时练习同步随堂练习(全册)(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时练习同步随堂练习(全册)(含答案) 《彩虹》第一课时课时练习 一、小雨点会落在哪?请连一连吧。 zhào jìn g hón g tí jiāo 虹提浇镜照 二、组词开火车,看看谁的火车快。 真真好认真兴 成高 三、把句子补充完整。 1.冬冬和明明。 2. 在教室里。 《彩虹》第二课时课时练习 一、重点段落品析。 妈妈,如果我拿着你梳头用的那面圆圆的镜子,走到桥上去,天上不是多了一个月亮吗? 1.仿写句子。 天上不是多了一个月亮吗? 不是? 2.说一说:天上真的又多了一个月亮吗? 二、大雨过后,一道彩虹挂在天空多漂亮啊!你能画出来吗?

参考答案 一、虹hóng 提tí浇jiāo 镜jìng 照zhào 二、真实高兴兴趣兴致成了成就成为高兴很高高大 三、1.在玩游戏 2.我看书 参考答案 一、1.前面的那个人不是小红的妈妈吗? 2.不是的,而是我拿着妈妈梳头用的那面圆圆的镜子,走到桥上去。 二、提示:把美丽的彩虹画出来即可。 《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一课时课时练习 一、读拼音,写词语。 hǎo chīzhǔrén yǐhòu zhùfáng jiāng shuǐméi yǒu 二、轻松找朋友(连线)。 zhàn xíwàng cūn 忘村席战 三、组词 井()()主()() 吃()()面()()

《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二课时课时练习 一、课文整体梳理。 这是一篇传统革命题材的文章,课文最后在碑文“,”中得到升华。 二、重点段落品析。 解放以后,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1.挖井人是谁? 2.理解“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的意思。 3.“吃水不忘挖井人”根据这句话写出一个成语是:() 三、想一想,填一填。 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帮助乡亲们挖水井,解决了吃水困难的问题。乡亲们非常感激他,会对他说:“” 第一课时参考答案: 一、好吃主人以后住房江水没有 二、忘 wàn g村 cūn 席 xí战 zhàn 三、井(井水)(井口)主(主任)(主见) 吃(吃水)(吃饭)面(面子)(面包) 第二课时参考答案: 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二、1.挖井人是毛主席,战士和乡亲们。 2.吃水的时候,我们要不忘“挖井人”——毛主席。

部编人教版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同步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同步练习 1.北京的春节 一、看拼音,写词语。 gēng xīn biān pào làyuètōng xiāo jiān duàn guāng jǐng ( ) ()()()()( ) rán fàng zhǎn lǎn jiérán bùtóng zhāng dēng jiécǎi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醋()燃()饺()拌() 腊()然()较()伴() 宵()摊()筝()眨() 销()滩()挣()泛()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注意不能重复。 ()腊八粥()新衣()庙会()毛驴 ()醋大蒜()年画()爆竹()灯笼 四、请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 1.元宵节除夕重阳节清明节春节元旦中秋节 2.旬年时月周日季 3.自然资源木材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

第二课时 一、给下列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今天是元宵节,()今天的北京特别热闹。 2.()孩子们要放鞭炮,()要过春节了。 3.()除夕之夜要守岁,()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人睡觉。 4.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5.北京()是城市,()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过得分外热闹。 二、阅读《北京的春节》片段,回答问题。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zhēnɡzhènɡ)月十五,处处张灯结(jiējié)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pùpū)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zhuàn chuán)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1.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画“√”。 2.照样子再写几个词语。 各形各色(ABAC) 3.找出文中表示“全部、都”意思的词语: 4.给文中缺少标点的地方补上合适的标点。 5.“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请你联系上下文,想想春节的三次高潮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说元宵是“又一个高潮”?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1、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课时一练习: 一、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并完成后面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村庄儿女各当家。 ,也傍学种瓜。 1.选择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意思。 耘.田()①在田里锄草②犁地 傍.()①靠近②并排 2.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后两行的意思。 二、查资料,抄写一首自己喜欢的其他田园诗。 课时二练习: 一、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稚子弄冰 宋代:杨万里 稚子 ..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 ..碎地声。 1.稚子:。 2.钲:。 3.磬(qìng):。 4.玻璃:。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稚子弄冰》前两句的意思。 【课时一答案】 一、1.夜绩麻童孙未解供耕织桑阴 2.①① 3. 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二、乡村四月作者:翁卷 (宋)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课时二答案】 一、1.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2.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3.磬(qìng):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击乐器。 4.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二、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取,当做银钲。 2、祖父的园子同步练习 课时一练习: 一、读拼音,写汉字。 春天到了,爷爷把我家院子后面的空地上的杂草bá()掉,用来种菜。我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还东一脚西一脚地xiā()闹。几天后,爷爷种的菜发芽了,我和爷爷一起chǎn()地,我往往把菜苗当做野菜gē()掉,把野菜留着。 爷爷浇菜,我拿着水piáo(),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文练习题及答案(最新)

一年级语文下册《春夏秋冬》同步练习带答案一、读拼音,写词语。 rùmén chūn tiān fēi niǎo fēng yǔ shén me guówáng xìng wáng wáng zǐ 二、哪个宝宝站错了队?用“”画出来。 (1)冰雹霜冻天气雷电(2)吴李上官姓名(3)春天秋天雨天冬天(4)雪花桃花杏花莲花 三、比一比,组词语。 主(_______)以(_______)江(_______)吃(_______)井(_______)注(_______)从(_______)红(_______)叫(_______)开(_______) 四、看图辨四季。(填序号)(4星) ①春②夏③秋④冬 这是___季这是___季这是___季这是___季 五、连线组词。 风朵白车 草雨火云 花牛下语

水地词雨 六、我会填。 1.“几”共有几画(),第二画是(),组词()。 2.“牙”共有几画(),第二画是(),组词()。 3.“冬”共有几画(),第三画是(),组词()。 七、读一读,练一练。 春夏秋冬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青草红花游鱼飞鸟 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1.根据课文内容连一连。 池草水 山花林 鱼出青 鸟入红 2.看图连一连。 夏雨秋霜冬雪 3.选择合适的动词填空。(填序号) A吹 B落 C降 D飘 春风(________)夏雨(________) 秋霜(________)冬雪(________)

参考答案 1、入门春天飞鸟风雨什么国王姓王王子 2、天气姓名 雨天雪花 3、主人以后长江吃力水井注意从来红花大叫开头 4、②④③① 5、 6、 1.“几”共有几画( 2 ),第二画是(),组词(几个)。 2.“牙”共有几画( 4 ),第二画是(ㄥ),组词(牙齿)。 3.“冬”共有几画( 5 ),第三画是(),组词(冬天)。7、 1. 2. 3. A B C D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同步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习题(全册,含答案)《小蝌蚪找妈妈》同步练习 第一课时 ◆基础知识达标 1. 看拼音写词语。 n z à n me i shé mé i y óu xi à ()()() n ti á o n hu àmi à bi à ()() 2. 按要求在课文中找出词语写下来。 (1) 表示颜色的词:、、 (2) 表示动作的词:、、 3. 按课文内容填空。 (1) 池塘里有一群,大,黑灰色的,甩着长长的 ,快活地。 (2) 小蝌蚪先长出两条,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又过了几天, 变短,成了。 (3) 青蛙妈妈着的衣裳,着的肚皮,着一对大眼睛,蹲在。 4. 按顺序排列下列词语。 (1) 长出两条后腿蝌蚪尾巴不见青蛙长出两条前腿 (2) 结果发芽播种长叶开花 (3) 冷烫凉温热 第二课时 ◆课后能力提升 1. 按课文内容填空。 小蝌蚪向(谁)问他们的妈妈在哪里,把(谁)错误地认为是他们的妈妈,(谁)才是他们真正的妈妈。

2. 小蝌蚪的妈妈唱歌的声音是()。 A.呱呱呱 B .哈哈哈 C .嘻嘻嘻 3. 填空题。 (1) 一只青蛙()条腿,()只眼睛()张嘴。 (2) 一只蝌蚪()条腿,()只眼睛()张嘴。 (3) 一只鸭子()条腿,()只眼睛()张嘴 4. 选词填空。 ①露②鼓③蹲④披 (1) 青蛙()在荷叶上,()着碧绿的衣服,()着雪白的肚皮,()着一对大眼睛,正在捉虫。 ①蹦②蹬③跳 (2) 小蝌蚪后腿一(),向前一(),()到荷叶上。 5. 读一读,回答问题。 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不见了。他们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 (1) 这段话一共有()句。 (2) 青蛙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从文中“”一句中可以看出来。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基础知识达标 1. 没有现在什么变化面条 2. 略 3. 略 4. 提示 (1) 按小蝌蚪的生长过程。(2) 植物的生长过程。(3) 冷热程度不同 第二课时 课后能力提升 1. 鲤鱼妈妈乌龟青蛙

【苏教版】春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文同步练习(含答案)

1晨光 1.读一读 光光亮亮光 成变成成为 处到处处处 2.猜几种常见的自然现象。 A.风 B.雨 C.星星 (1)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 (2)云儿见它让路,花儿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小树见它点头。 (3)青石板上钉银钉,夜里发光亮晶晶,若问明灯有多少?天下无人数得清。 3.选一选,填一填,使句子变完整。 A.鸟儿,鸟儿,快来吃美味的早点 B.树儿,树儿,快看我跳优美的舞 C.云儿,云儿,快听我唱好听的歌声 晨光叫醒了风,风叫醒了树, 树叫醒了鸟,鸟叫醒了云。 晨光对风说:“风儿,风儿,快看我漂亮的衣衫。”风儿就醒了。 风对树说:“ _______________。”树就醒了。 树对鸟说:“_______________。”鸟就醒了。 鸟对云说:“________________。”云就醒了。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们都知道云是水蒸气变的。云如果遇到了冷空气,云里的一些小水珠就 会结成一粒粒的小冰珠。这些小冰珠碰来撞去,小水珠不断地合并到小冰珠的 身体上。小冰珠变得胖胖的、重重的,在半空里站不住脚,就会往下掉。 小冰珠们往下掉时,遇到下边的热空气,就又化成了一滴滴的雨点。 滴滴答,滴滴答!雨点落在山上、地上,落在海洋里、江河里、池塘里。 (1)读一读,想一想,这些词前后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一粒——一粒粒一片——一片片 一滴——一滴滴一朵——一朵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填写“云变成雨”的过程。

云遇到()→结成()→往下掉时遇到()→化成雨 (3)请你用“____”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4)请你张开想象的翅膀,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雨点落在山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点落在地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点落在江河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知道云是什么变的?又是怎么形成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略 2.(1)B(2)A(3)C 3.BAC 4.(1)前边的词形容的量比较有限,后边的词形容数量多。(意思对即可)(2)冷空气小冰珠热空气(3)小冰珠变得胖胖的、重重的,在半空里站不住脚。(4)略。(5)太阳照射到江、河、湖、海上,使水蒸发,水蒸气上升到气温较低的高空,凝结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形成一朵朵白色的云。 2春笋 1.在正确的读音下面画“”。 春笋(chūn sǔn chūn shǔn)掀翻( xīn fān xiān fān ) 冲破(cōnɡ pò chōnɡ pò)笑声 (xiào shēnɡ xiào shēn) 2.照样子,说一说。 一节,一节,又一节。 一片,,。 ,,。 3.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再组词。 士冫

2020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0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同步练习 1 古诗三首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并完成后面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村庄儿女各当家。 ,也傍学种瓜。 1.选择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意思。 耘田()①在田里锄草②犁地 傍()①靠近②并排 2.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后两行的意思。 二、查资料,抄写一首自己喜欢的其他田园诗。 【答案】 一、 1.夜绩麻童孙未解供耕织桑阴 2.①① 3. 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二、乡村四月作者:翁卷(宋)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 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第二课时 一、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稚子弄冰 宋代: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 .稚子:。 2 .钲:。 3 .磬(qì ng): 。 4 .玻璃:。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稚子弄冰》前两句的意思。

【答案】 一、 1.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2 .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3 .磬(qì ng):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击乐器。 4 .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二、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取,当做 银钲。 第三课时一、把诗句补充完整,并用自己的话写出所填字词的意思。村晚 宋代: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山衔落日()寒漪。 牧童()横牛背,短笛无腔()吹。 1. 。 2. 。 3. 。 4. 。 一、陂浸归去信口 1 .陂(bēi):池塘。 2.浸:淹没。3.归去:回去。 4.信口:随口。 二、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 有固定的曲调。 2 祖父的园子课时练 第一课时一、读拼音,写汉字。 春天到了,爷爷把我家院子后面的空地上的杂草bá()掉,用来 种菜。我 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还东一脚西一脚地xiā( )闹。几天 后,爷爷种的菜发芽了,我和爷爷一起chǎ n( )地,我往往把菜苗当做野菜g ē()掉,把野菜留着。 爷爷浇菜,我拿着水piá o(),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玩累了,我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