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西安市15条地铁规划

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规划方案
来源:西安地铁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2012-6-29
规划方案
(1)方案概述
规划方案由15条轨道交通线路组成,其主体网络形态承袭了05版线网棋盘+放射型结构。
规划线网总规模为586.7km,其中市区线路279.8km,市域线路51.6km,市域快线262.3km。
规划线网在主城区、中心市区和明城墙区内线网密度分别为0.713 km/km2、1.024 km/km2、1.146 km/km2。
(2)功能层次根据本次规划范围、规划目标和功能定位,规划线网由市区线、市域快线、市域线三个功能层次构成,具体如下图所示:
(3)运营效果规划方案整体线网日客运周转量为12658.3万人km,承担客运量1204.7万人次/日,占公交出行的48%左右,这与城市轨道交通在未来城市客运交通中的骨干地位是相符的。
就整体线网的负荷强度而言,规划方案线网平均客流强度为2.09万人次/km日,略低于世界客运城市轨道平均客流强度2.7万人次/km日;市区线网(1-6号线和8号线)平均客流强度为2.67万人次/ km日,具有较高的客流强度和较好的运营效果。
西安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研究

加大城市 道路 交通 基础 设施 建设的同时 , 迫切需 要新 的交通 工具 持续 发展 有着 重要 意见 。
及技 术装 备来 支持未来城市的发展 , 进入 2 1世纪 , 发展 中国家 随 2 西 安 市轨道 交通 线 网规划研 究 方法 与技 术路线 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城市规模的扩大 , 城市地 面交通 的压 力也将
西 安 城 市 快 速 轨 道 交 通 线 网 规 划 研 究
杨 沛 敏
摘 要: 通过对西安 市经 济发 展和交通现状 的研 究 , 结合参加西安城 市快速轨道交通 线网规划的编制体会 , 论述 了西安
城 市快速轨道 交通 线网规划方案的研 究思路及方法。 关键词 : 轨道交通 , 线网规划, 城市 空间 中图分类号 : 9 4 13 TU 8 .1 文献标识码 : A
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
本次规划 研究 采用 近年来 在 国内许 多城市 具体 实践证 明相 划理论和方法进行进一步 的改进和完 善 , 其更 加符合 西安市城 使
西安地铁规划分析

地铁五号线分一、二两期建设。
五号线一期西起西郊和平工业园,东至纺织城火车站。
最新发布的规划显示,这条线路全长25.2km,共设21座车站,其中高架线1.1km,高架站1座。
五号线一期2015年底将全面开工,计划2020年建成运营。
届时,乘客在五号线上将可一览雁鸣湖、浐河的风景。
五号线二期将向西延伸至渭河畔的交大创新港,线路全长20.1km,其中地下线为3.2km,其余均为高架线,共设车站13座,其中11座高架站。
6和五号线一样,地铁六号线也分一、二期建设。
六号线一期自南客站至劳动南路站,线路全长19.9公里,均为地下线,设车站15座,车辆段1处,总投资118.37 亿元。
计划2016年上半年开工建设,2020年底建成通车。
今年6月,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六号线二期工程沿东、西大街避绕钟楼方案,这标志着西安未来将形成以钟楼为中心的东西、南北两条地铁换乘线路,届时将大大缓解钟楼附近的交通压力。
六号线二期自劳动南路站至一号线起点纺织城站,全长19.7公里,均为地下线,设车站16座,计划明年8月份开工建设,争取2020年底与一期工程同步开通试运营。
地铁六号线站名(暂定名)一览六号线一期:南客站、侧坡、纬二十八路、纬十八路、西部大道、锦业二路、锦业路、丈八六路、丈八四路、丈八一路、省游泳馆、木塔寺、科技路、劳动南路六号线二期:丰庆路、西关正街、贡院门、广济街、钟楼、大差市、东关正街、兴庆路、咸宁路、万寿南路、东胜北路、田家湾、纺南路、纺五路、纺三路、纺织城8西安地铁规划最新修编方案已将地铁八号线调整为环线,北沿凤城二路,东沿幸福路、万寿路,南走丈八东路一线,向北沿沣惠南路、唐延路一线,至大兴东路转向东,沿朱宏路向北止于凤城二路。
地铁环线可将城市各片区紧密地连在一起,快速分散客流,缓解换乘压力。
八号线周长近50公里,比二环还要大一圈,与北京地铁十号线相近。
这条环线将于“十三五”时期开工建设。
地铁九号线(临潼线)起点设在地铁一号线终点站纺织城站,终点设在临潼秦汉大道。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8-2024年)的批复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8-2024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9.06.12•【文号】发改基础〔2019〕1049号•【施行日期】2019.06.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产业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8-2024年)的批复发改基础〔2019〕1049号陕西省发展改革委:你委《关于请审定〈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8-2024年)〉的请示》(陕发改基础〔2018〕463号)、《关于调整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8-2024年)规模及建设年限的请示》(陕发改基础〔2018〕1496号)收悉。
经研究并商住房城乡建设部,现批复如下。
一、为支持国家及区域发展战略,推进西咸一体化进程,支撑大西安都市圈发展,完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优化综合交通枢纽衔接,原则同意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建设1号线三期、2号线二期、8号线、10号线一期、14号线、15号线一期、16号线一期等7个项目,规划期为2019-2024年。
二、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按照现代、安全、高效、绿色、经济的原则,统筹城市开发进程、建设条件及财力情况,量力而行、有序推进项目建设。
三、加强城市轨道交通与综合交通系统的衔接,进一步优化换乘衔接与完善综合交通一体化。
优化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换乘衔接、运能匹配以及车辆基地、控制中心等资源共享方案。
做好城市轨道交通与铁路、机场等对外交通衔接和轨道交通站点公交配套。
落实建设用地,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发挥土地增值效益,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
四、严格按照批准的建设规划和权限审批(核准)项目,基本建设方案不得随意变更。
审批(核准)前应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开展项目评估,建立公示和信息公开制度。
项目批复文件抄送我委,并按要求及时报送项目建设进展等情况。
西安地铁规划

6和五号线一样,地铁六号线也分一、二期建设。
六号线一期自南客站至劳动南路站,线路全长19.9公里,均为地下线,设车站15座,车辆段1处,总投资118.37亿元。
计划2016年上半年开工建设,2020年底建成通车。
今年6月,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六号线二期工程沿东、西大街避绕钟楼方案,这标志着西安未来将形成以钟楼为中心的东西、南北两条地铁换乘线路,届时将大大缓解钟楼附近的交通压力。
六号线二期自劳动南路站至一号线起点纺织城站,全长19.7公里,均为地下线,设车站16座,计划明年8月份开工建设,争取2020年底与一期工程同步开通试运营。
地铁六号线站名(暂定名)一览六号线一期:南客站、侧坡、纬二十八路、纬十八路、西部大道、锦业二路、锦业路、丈八六路、丈八四路、丈八一路、省游泳馆、木塔寺、科技路、劳动南路六号线二期:丰庆路、西关正街、贡院门、广济街、钟楼、大差市、东关正街、兴庆路、咸宁路、万寿南路、东胜北路、田家湾、纺南路、纺五路、纺三路、纺织城89地铁九号线(临潼线)起点设在地铁一号线终点站纺织城站,终点设在临潼秦汉大道。
临潼线全长约25.92公里,线路以地下为主,地面为辅。
目前九号线临潼大学城试验段已经开工,将于2016年3月份启动全线前期工作,计划2016年10月份全线开工,争取2020年底与地铁六号线同步通车试运营。
13地铁十三号线(机场线)全称叫西安北至机场城际轨道项目,它是陕西省首条城际铁路,线路全长27.3km,设有9座车站,其中3个站在地下,3个站在高架桥上,另外三个站在地面,连接机场与北客站。
地铁十三号线已于2014年开工,计划2018年建成通车,届时从北客站到机场仅需约27分钟。
14地铁十四号线通往户县方向。
主线以航天基地为起点,向西经长安韦曲、高新新区及长安通讯产业园,至户县副中心;支线从西留村起至草堂科技产业基地。
十四号线也将在“十三五”时期开工建设。
未来据“悦西安”论坛网友近日爆料的规划图所示,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由15条轨道交通线路组成,其主体网络形态呈棋盘+环+放射型结构。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7~2023年)环评公示

韦曲南站至常宁站
3.4
4
—
1
—
昆明池至鱼化寨
8.3
3 三号线二期
保税区至水流路站
2.0
6
—
1
—
4 七号线一期
子午路至朝阳路
42.0
27
1
1
—
5
八号线
环线
50.5
36
1
1
2
十号线主线一 康复路至水景公园
40.0
17
6
期及支线
绳刘村站至高泾中路站
18.9
6
1
1
2
1
—
1
3
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7~2023 年)环境影响报告书
耗、经济发展、文物古迹、旅游环境的影响。其中,对城市土地利用、文物古迹(主要为
振动影响)产生的是负面影响,对道路交通、能源消耗、经济发展、旅游环境带来的是正
建设规划环评公示专用 面效应。比如轨道交通运行后,由于更多乘客采用轨道交通,整个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得到
提高,产生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由于轨道交通系统能够节约出行时间,提高了社会劳动 生产率;地铁的载运容量很大,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3.1.3 规划实施对城市各环境要素的影响
江新区、浐灞区、经开区、国际港务区、航天产业基地等各开发区和产业基地的发展起到 支撑带动作用,同时线路经过的各行政区及各开发区都希望尽早建设轨道交通,给轨道交 通的建设出财出力,为西安市的轨道交通建设的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2009)》的贯彻落实,陕西省建设厅组织编制了《关 中城市群核心区战略规划(2015)》。为了实现“以西安(咸阳)为核心的大都市”的构建、 《关中城市群核心区战略规划(2015)》的落实,紧密结合未来都市区空间发展,发挥城 市轨道交通的功能和作用,在《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的基础上,进一 步深化、优化推荐方案,形成《关中城市群都市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研究》规划方案。 规划方案由 23 条轨道交通线路组成,总规模 986.0km,其中西安市境 691.1km,西咸新区 境内 238.4km,咸阳境内 56.5km。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调整方案(2013~2021年)的批复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调整方案(2013~2021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6.02.03•【文号】发改基础[2016]283号•【施行日期】2016.02.0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产业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调整方案(2013~2021年)的批复发改基础[2016]283号陕西省发展改革委:你委《关于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调整(2013~2021年)的请示》(陕发改基础〔2015〕1634号)收悉。
经研究,并商住房城乡建设部,现批复如下:一、为实现城市总体规划目标,支持重点发展区域,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完善轨道交通网络功能,同意对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确定的建设任务及目标进行调整。
二、规划调整内容(一)调整方案新增5号线二期工程、6号线二期工程和临潼线工程,线路长度65.1公里。
5号线二期工程自交大创新港至和平村站,线路长20.1公里,设站13座,投资95.21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6~2020年。
6号线二期工程自劳动南路至纺织城站,线路长19.8公里,设站16座,投资143.64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6~2021年。
临潼线自纺织城至秦汉大道站,线路长25.2公里,设站15座,投资149.88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6~2021年。
预计到2021年,形成7条运营线路、总长243.2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二)主要技术标准采用B型车6辆编组,最高运行时速80公里。
规划实施阶段,进一步深化主要技术标准和运营组织方案。
三、资金安排项目总投资为388.73亿元,其中资本金占40%,计155.49亿元,其中5号线二期工程资本金由西咸新区财政资金解决,6号线二期工程和临潼线工程资本金由西安市、区两级财政资金解决。
资本金以外的资金利用国内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解决。
西安地铁远景规划图

西安地铁远景规划图西安地铁,是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1994年,西安市人民政府在《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中,首次正式提出兴建4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长度73.17公里。
这项规划于1999年获得国务院的批复。
2004年2月,在重新编制的《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市政府将轨道交通线网的远期规划,增加到6条线路,总长251.8公里。
一号线:线路西起西安市西大门后卫寨站,经三桥站,沿枣园路一路东行,经皂河、汉城路、枣园站后,沿大庆路经开远门、劳动路至玉祥门站。
线路穿越古城墙后沿莲湖路、西五路、东五路经洒金桥、北大街、五路口至朝阳门站,穿越古城墙后,沿长乐路经康复路、通化门、万寿路、长乐坡站,西行下穿浐河后经浐河、半坡站后沿纺北路至终点纺织城站。
线路全长23.9千米,设车站19座。
二号线:线路北起北客站站,是亚洲最大铁路枢纽站——西安火车北站,向南经运动公园站,沿未央路经行政中心、凤城五路、市图书馆、龙首原至安远门站,线路穿越古城墙后,沿北大街经北大街站后设钟楼站,绕西安钟楼后沿南大街至永宁门站,穿越古城墙后,沿长安路经南稍门、体育场、小寨、纬一街至会展中心站。
二号线线路全长26.4千米,二期建成后设车站21座。
三号线:线路北起灞桥新筑镇,向南延伸至香湖湾后折向西南,跨灞河后南行经浮沱寨、辛家庙,沿东二环经长缨路、长乐路、互助路、咸宁路、建工路至西影路后折向西,沿西影路经三兆路、大雁塔、小寨、吉祥村继续西行,经太白南路、唐延路、丈八北路至周家寨后折向南,经东焦村、袁旗寨、邓店新村至终点长安侧坡村。
线路全长44.3千米,共设车站30座。
四号线:线路北起西安北郊草滩现代农业开发区,跨规划郑州至西安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北三环、尚稷路后沿朱宏路南行,至凤城七路折向东,经张家堡至太华路,沿太华路南行至马旗寨,在含元殿西南方向下穿既有西安火车站后,沿解放路南行,经大差市、和平门、李家村至后村,绕大雁塔,沿雁南路前行至水厂路后折向东南,直达韦曲科技产业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4年,西安市提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由4条线组成,线网总长度73.17公里,并纳入1999年经国务院批复的《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
2004年,西安市重新编制了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其目标是形成以公共交通为主体,轨道交通为骨干,其它公交为辅助的多元化、快速、高效、环保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实现公共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棋盘加放射型”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布局。
轨道交通线网远期规划由6条线组成,总长251.8公里。
(1) 一号线:(后围寨~纺织城)
该线路位置为西安市东西向主客流走廊。
线路起迄点后围寨、纺织城是西安市对外交通枢纽。
该线路穿越西安城区的东西,通过市区最繁华的地区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同时,线路连接主城东西轴和上城西客运站、西安客运站、康复路批发市场、长乐路客支站、半坡客运站等大型客流集散点和长途客运枢纽。
一号线向西延伸至咸阳市人民广场,为西咸一体化创造有利条件;向东延伸至临潼旅
游渡假区,可大大促进西安市旅游事业的发展及沿线土地开发利用,进一步加强西安作为国际级旅游城市的地位。
该线为轨道交通线网中的骨干线。
(2) 二号线:(铁路北客站~韦曲)
该线路位置为西安市南北向主客流走廊,线路将郑州至西安高速铁路北客站、张家堡广场、城市中心北大街及钟楼、南郊省体育场、小寨商业文化中心、西安国际展览中心、长安区等大型客流集散点串联起来,沿途分布有张家堡客运站、城北客运站、明德门客运站等长途客运枢纽。
二号线与一号线构成轨道交通线网中的十字骨架,是线网中的骨干线。
(3) 三号线:(新筑~侧坡村)
该线路为东北、西南走向。
线路沿城市主要客流走廊东二环敷设,毗邻西安浐灞新区、兴庆公园,经国家级历史文物景点大雁塔、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小寨商业文化中心、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安科技产业园等客流及人口密集区,促进城市发展空间向东北、西南方向拓展。
(4) 四号线:(草滩农场~韦曲科技产业园)
线路连接草滩现代农业开发区、张家堡广场、曲江旅游度假区、韦曲科技产业园,途经既有西安火车站、明城墙内五路口及大差市、历史文物景点大雁塔等客流密集区。
四号线对于城市南北向客流转换起到了辅助和补充作用。
(5) 五号线:(纺织城火车站~六村堡(纪阳))
五号线东端的纺织城火车站为既有西康铁路客运站,是西安铁路枢纽的辅助客站。
连接六村堡工业园区、纪阳组团,途经曲江旅游度假区、西安国际展览中心及三桥交通枢纽等大的客流集散点,将辅助一号线分流城区内东西向客流。
(6) 六号线:(纺织城~长安科技产业园)
线路连接东郊纺织城、明城墙内东、西大街及钟楼、南郊大学城、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长安科技产业园等工商业聚集区和人口密集区。
可辅助一号线对主城区客流起到较大的分流作用,缓解主城核心区的交通压力,同时可带动东郊纺织城社会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南郊大学城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该线网规划中轨道交通在主城区内的线网密度0.338km/km2,明城墙区内线网密度1.146km/ km2。
覆盖了全市61个主要客流集散点中的52个。
线网形成后,轨道交通方式的出行量将占居民总出行量的25%,占公交出行量的50%。
以西安钟楼为中心,在无轨道交通的情况下,公交40分钟的出行范围是251.96平方公里,大约覆盖主城区1/3的面积;而在有轨道交通的情况下,公交40分钟的出行范围可以达到853.42平方公里,覆盖了整个主城区。
线网中一、二、三号线为骨干线,既满足了城市东西向、南北向主轴线上的客运交通需求,又向外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
四、五、六号线是轨道交通网的辅助线,主要满足城市功能组团之间的交通需求,对线网进行加密完善。
线网总体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06~2011年):建设二号线(铁路北客站~韦曲,26.4公里),以缓解城市南北向主客流走廊的交通压力,为城市中心区的逐步外移、市政府北迁及郑州至西安客运专线西安火车站密集客流的疏导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拓展西安市空间结构,引导城市向北、向南发展。
第二阶段(2010~2015年):建设一号线(后围寨~纺织城,23.9公里),形成西安市主城区“十字”型轨道交通骨架网,以缓解城市东西向及南北向主客
流走廊的交通压力,同时双方向拓展城市空间,加快城市郊区经济发展,为西咸一体化及临潼旅游区的发展创造便利的交通条件。
第三阶段(2016~2020年,远期):建设三号线(44.3公里),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线网结构,扩大线网规模,同时加强主城核心区与外围组团的联系,支持城市新中心的形成。
第四阶段(2021年~2050年,远景):建设四、五、六号线和一号线东、西延伸段及二号线北延伸段(157.2公里),完善主城核心区内部轨道交通网及对外交通联络,完善线网覆盖范围和密度,提高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形成西安市完整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