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食抑制炎症的机制
间歇性禁食对减重和糖脂代谢作用的研究进展

间歇性禁食对减重和糖脂代谢作用的研究进展一、I F 的种类1. 隔日禁食(alternate day fasting,ADF)ADF,即每隔一日完全禁食。
ADF 是目前研究最多,最为流行,也最具有代表性的IF 方案。
根据禁食日是否摄入热量,ADF 又可分为完全禁食(complete alternate-day fasting,CADF)和改良禁食(modified alternate-day fasting,MADF)两种。
与CADF 方案下禁食日受试者不摄入任何含有热量的食物不同,MADF 方案下,禁食日受试者摄入的热量控制在平日的25% 以内即可。
相较于CADF,MADF 方案目前应用更为广泛。
MADF 的禁食时间一般在30 h 和40 h 之间。
若受试者于星期一(第一个摄食日)的24 时摄取最后一餐,星期三(第二个摄食日)的6 时摄取下一餐,则禁食时间为30 h;而受试者若于星期一(第一个摄食日)的17 时摄取最后一餐,星期三(第二个摄食日)9 时摄取下一餐,则禁食时间为40 h。
ADF 的持续周数不同,对人体代谢的影响不尽相同。
4 周的严格ADF (即使处于非禁食日)已被证明可在减轻健康中年人体质量(4.5%)的同时,减少其体内脂肪量(特别是躯干脂肪),改善其脂肪与肌肉的比例,降低其心血管疾病生物标志物水平,并提升其血清β- 羟丁酸水平。
CAI 等发现,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为期12 周的ADF 干预后,其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均明显减低。
而更为长期的ADF (>6 个月)可使健康中年人的细胞黏附分子(ICAM-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代谢调节器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降低,且低水平的FT3 并不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受损。
上述结果均说明ADF 可作为治疗超重/ 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有效措施。
2. 周期性禁食(periodic fasting,PF)PF,即一段时期内或每周禁食1~2 d;禁食日限制能量摄入在平日的20%~25% 水平,其余时间可以自由摄食。
断食疗法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

断食疗法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能量摄入过多是肥胖发生的核心原因,因此,限制能量摄入是减重治疗的关键因素之一。
目前主流减重方式(包括减重手术、减重药物和生活方式干预)的减重机制中均涉及食物摄入的减少。
研究证明机体在食物供给不足的状态下,也可发生多种促代谢改善的生理变化。
因此,研究饥饿状态所导致的多种代谢获益对于治疗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意义重大。
断食疗法(fasting)作为生活方式干预的一种形式,是指机体在一段时间内不摄入或仅摄入极少能量的治疗方法,断食时长可持续12 h 至3周不等。
相较于药物及手术减重存在安全性风险及患者接受度不高等缺点,断食疗法门槛低,可作为减重首选干预治疗方法之一,具有花费低、并发症少的天然优势。
研究证明,断食疗法还具有促进胰岛β细胞再生和独立于体重降低以外的改善糖代谢、调节脂代谢及改善心脑血管疾病预后的作用,使其在防治代谢性疾病方面出现了新的研究前景。
另外,断食疗法在降低肿瘤发生率、延缓衰老等领域也可产生获益。
因此,本文拟就断食疗法的方法种类和其在减轻体重、改善糖代谢等方面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
一、断食疗法的种类饮食干预主要包括饮食结构及饮食热量干预,后者又分为2种形式。
一种是持续热量限制(continuousenergy restriction),指在干预过程中每日摄入的热量均减少20%~40%,但每日保证进食的次数[2]。
另一种则是断食疗法,常以间歇性断食(intermittent fasting)的形式应用于临床研究与实践中[2,6]。
间歇性断食是指在断食干预期间仅摄入极低甚至不摄入能量,而在非断食干预期可恢复正常饮食,并进行多次循环。
其中断食干预的持续时间从12 h到长达3周不等。
断食期间的能量摄入也各有差别,从绝对的禁食禁水到可允许摄入日常需要能量的20%~25%不等[8]。
因此,断食疗法衍生出各种不同形式,其中研究最多的包括隔日断食法、时间限制饮食法和宗教相关的断食饮食等。
重症胰腺炎治疗与护理PPT课件

护理原则、措施和注意事项
新型治疗方法研究进展介绍
免疫调节治疗:通过调节机体 免疫应答,减轻炎症反应和组 织损伤。
细胞治疗:利用干细胞或间充 质干细胞等细胞制剂,促进受 损胰腺组织修复和再生。
精准医学在重症胰腺炎治疗中 的应用:基于个体差异的精准 诊断和治疗策略。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应用
早期、足量、联合使用 抗生素
首选针对革兰阴性菌和 厌氧菌的抗生素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 抗生素使用
注意抗生素的副作用和 耐药性
抑制胃酸分泌药物选择依据
H2受体拮抗剂
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通过 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对胰腺
的刺激和损伤。
质子泵抑制剂
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通过 抑制胃壁细胞H+-K+-ATP酶,
02
通过人体测量、生化指标、膳食调查等方法,全面评估患者的
营养状况。
炎症和免疫状态评估
03
检测炎症因子、免疫球蛋白等指标,了解患者的炎症和免疫状
态。
个性化营养支持方案制定
确定营养需求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病情等因素,计算每日所需能量、 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的需求量。
选择营养支持途径
根据患者的胃肠道功能、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选择肠内营养或肠 外营养支持途径。
重症胰腺炎治疗与护 理ppt课件
https://
REPORTING
• 重症胰腺炎概述 • 重症胰腺炎治疗方法 • 重症胰腺炎护理要点 • 药物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 • 重症胰腺炎患者营养支持策略 • 并发症观察与处理技术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方向
目录
PART 01
营养支持方案调整
内科学版急性胰腺炎培训课件

内科学版急性胰腺炎
2
(七) 药物:利尿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磺胺类; (八) 感染:继发于病毒或衣原体感染; (九) 其他:自身免疫性血管炎,遗传性胰腺炎,特发性胰 腺炎,多数是微小结石导致。
内科学版急性胰腺炎
3
发病机制
各种病因,导致胰管内高压,腺泡细胞内Ca2+升高,激活 酶原,消化自身。 炎症因子释放,导致炎性渗出;微循环障碍使胰腺出血、 坏死。 炎症因子级联反应,导致多器官损伤。
内科学版急性胰腺炎
6
(二)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症状:上述基础上,腹痛持续,腹胀加重,出现低血压、 休克、呼吸困难、少尿、无尿、黄疸、消化道出血、意识 障碍、高热等症状; 体征:腹部膨隆,广泛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Grey-Turner征,Cullen征。 胰腺局部并发症; 器官功能障碍(APACCHE Ⅱ评分)。
概述
急性胰腺炎(AP)是多种病因导致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所致的胰 腺水肿、出血及坏死等炎性损伤。 临床表现为急性上腹痛及血淀粉酶或脂肪酶升高为特点。 多数患者病情轻,预后好;少数重症患者,死亡率高,总体 病死率为5%~10%。
内科学版急性胰腺炎
1
病因
(一) 胆道疾病:胆石症、胆道感染是其主要病因,约占 50%~60%;微小结石容易导致急性胰腺炎; (二) 酒精:促进胰液分泌,产生活性氧,激发炎症反应, 约占3%~9% ; (三) 胰管阻塞:结石、蛔虫、狭窄、肿瘤、胰腺分裂等; (四) 十二指肠降段疾病:溃疡、憩室炎; (五) 手术和创伤:包括ERCP; (六) 代谢障碍:高脂血症约占20%~39% ,高钙血症;
经胃镜下胃壁造口技术,将感染的胰腺组织在直视下清除(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 ,效果不亚于外科手术。
胰腺炎的治疗药物方案

三、药物治疗方案
1.一般治疗
(1)禁食、胃肠减压:减轻胰腺负担,降低胰腺分泌。
(2)补液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维持内环境稳定。
(3)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营养支持方式。
2.药物治疗
(1)抑制胰腺分泌:
①抑酸治疗: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等),降低胃酸分泌。
3.针对不同病因,个体化治疗;
4.遵循阶梯式药物治疗原则,避免过度治疗。
三、药物治疗方案
1.非手术治疗
(1)禁食、胃肠减压:减轻胰腺负担,降低胰腺分泌。
(2)补液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给予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3)抗感染治疗:针对病原菌选用敏感抗生素,如第三代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等。
(4)止痛治疗:根据疼痛程度,选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或阿片类止痛药。
2.药物治疗
(1)抑制胰腺分泌:
①抑酸治疗:选用质子泵抑制剂(PPIs),如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等,减少胃酸分泌,降低胰腺分泌。
②抑酶治疗:选用胰酶制剂,如熊去氧胆酸、硫酸镁等,降低胰腺分泌。
(2)抗氧化治疗:选用抗氧化剂,如谷胱甘肽、N-乙酰半胱氨酸等,减轻氧化应激损伤。
(完)
②抑酶治疗:使用胰酶抑制剂(如熊去氧胆酸、硫酸镁等),减少胰腺分泌。
(2)抗感染治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据病原菌种类,选用敏感抗生素。
(3)止痛治疗:根据疼痛程度,合理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或阿片类药物。
(4)抗氧化治疗:使用抗氧化剂(如谷胱甘肽、N-乙酰半胱氨酸等),减轻氧化应激损伤。
(5)改善微循环:选用丹参、川芎嗪等中药注射剂,改善胰腺微循环。
中医禁食疗法

脏腑经络学说
脏腑:中医认为人体有五脏六腑,各司其
01
职,相互协调
经络:中医认为人体有十二经脉,连接脏
02
腑,运行气血
气血: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
03
质基础,通过经络运行
禁食疗法:通过禁食,调整脏腑功能,疏
04
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治病养生的目的
气血津液理论
气血津液是人体的基本物质
气血津液的生成、运行和消耗与 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
禁食疗法 可以改善 睡眠质量, 提高精神 状态
禁食疗法 可以预防 疾病,延 长寿命
01
02
03
04
减肥瘦身
01
禁食疗法可 以帮助控制 食欲,减少 热量摄入
02
禁食疗法可 以促进新陈 代谢,加速 脂肪燃烧
03
禁食疗法可 以改善肠道 健康,减少 脂肪吸收
04
禁食疗法可 以调节内分 泌,帮助控 制体重
禁食疗法的注意事项
04 情绪波动:禁食期间可能 会出现情绪波动,需要保 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管理
谢 谢
禁食时间
1
2
3
4
禁食时间不宜过长, 禁食时间应根据个 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人身体状况和疾病
特点来制定
禁食时间结束后, 应逐渐恢复饮食, 不可突然大量进食
禁食时间应遵循医 生的建议,不可盲
目自行决定
禁食食物
01
辛辣食物:如辣椒、 花椒等,容易刺激肠
胃,引起不适
02
油腻食物:如肥肉、 油炸食品等,难以消
炎症性疾病:禁食 疗法可以减轻炎症 反应,改善关节炎、 肠炎等疾病的症状
癌症:禁食疗法可 以抑制癌细胞的生 长,提高化疗和放 疗的效果
金银花乙醇提取液对急性炎症的抑制作用

机 分 成 实 验组 、 阳性 对 照 组 和 阴 性 对 照 组 , 组 i 每 o只 。 实 验 组 给 小 鼠腹 腔 注 射 金 银 花 乙 醇 提 取 液 o 2 ml . ‘
・
1 2・
实用临床 医学 21 年 第 1 卷 第 2 02 3 趣
PataCicl d i —21 ,o 1 , o ——i l l i in , 0 2V l3 N rcc — n a Me c e 2
金 银 花 乙醇 提 取 液对 急性 炎 症 的抑 制 作 用
周细 根 , 梁生 林 , 胡存 华 , 颜峰 光 , 庆耀 , 李 罗 婷, 余 侬 ( 冈山大 学 医学 院药 学 系药理 学教研 室 , 西 吉安 3 3 0 ) 井 江 4 0 0
金 银花 乙醇提 取液 0 2mL・( 0g _ , . 1 ) 。 阳性对 照 组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药 品 .
金 银 花 ( 于吉 安市新 特药 店) 1 地塞 米松 ; 购 ;0
生 理盐 水 。
1 2 器 材 .
给小 鼠腹 腔 注射 1 地塞米 松 0 2mL・(0g _ , O . 1 ) 。 阴性 对 照 组 给 小 鼠腹 腔 注 射 生 理 盐 水 0 2 mL ・ . ( 0g , 0mi , 组 小 鼠均 灌 胃 1 卡 红 硫 1 ) 3 n后 各 O 酸 镁 溶 液 (1 卡 红 溶 于 硫 酸 镁 溶 液 )
剪下左 右两 耳 , 用打 孔 器分 别 在 相 同部 位 打下 圆耳 片 , 电子 天平称 量并 记 录 Hale Waihona Puke 用 15 评 价指标 .
蛋白质在减少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蛋白质在减少炎症反应中的作用炎症反应是机体对于损伤和感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但过度或持续的炎症反应可能导致组织损伤和疾病的发展。
研究表明,蛋白质在调节炎症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蛋白质在减少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并讨论其中的机制和研究进展。
一、蛋白质对于炎症反应的调节1.1 细胞因子的调节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包括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等)和抗炎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0等)。
蛋白质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来抑制炎症反应。
例如,一些蛋白质可以通过干扰转录和转录后调控来抑制炎症介质的合成,同时促进抗炎因子的产生。
1.2 免疫细胞的调节免疫细胞在炎症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包括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
一些蛋白质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从而减少炎症反应。
例如,某些蛋白质可以抑制巨噬细胞的活性,阻断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其他蛋白质可以促进免疫细胞的抗炎活性,增强其对炎症的清除能力。
二、蛋白质在减少炎症反应中的机制2.1 转录调控蛋白质可以通过作用于转录因子,调控与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
一些蛋白质可以与转录因子结合,抑制其转录活性,从而抑制炎症反应相关基因的转录。
另一些蛋白质则能够促进转录因子的活性,增强抗炎基因的表达。
2.2 蛋白质相互作用蛋白质还可以通过与其他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发挥调节炎症反应的作用。
例如,一些蛋白质可以与炎症介质相互作用,阻断其信号传导通路;其他蛋白质可以与转录因子或其他调节蛋白结合,影响其活性和功能。
三、蛋白质在减少炎症反应中的研究进展近年来,人们对于蛋白质在减少炎症反应中的作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研究人员发现了许多具有抗炎作用的蛋白质,并阐明了其作用机制。
一些研究还发现,蛋白质的异常表达与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进一步研究蛋白质调节炎症反应的机制,对于炎症性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四、总结蛋白质在调节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禁食抑制炎症的机制
2015-02-22
不少人使用禁食作为改善健康的手段,比较极端的是辟谷,需要长时间禁食,红楼梦上就有使用禁食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情节,说明中国古代就使用这种方法治疗疾病。
无独有偶,生酮饮食就是一直模拟禁食的饮食方法,就是利用脂肪作为能量供应的原料,这是禁饮食的情况下的代谢方式,因为缺乏葡萄糖,需要动员脂肪作为能量供应的代谢方式,这种代谢方式会有大量酮体的产生,因此也被称为生酮饮食,其实就是饥饿模拟疗法。
生酮饮食最成功的是治疗癫痫,尤其是难治性癫痫,到现在又成为学术领域的热点。
随着对这种现象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发现酮体的功能很多,现在发现对炎症的抑制作用就是其中一种。
这一发现也和饥饿和运动疗法的一些健康促进效应有一定联系,说明饥饿和运动疗法的一个分子基础是通过酮体抗炎症效应。
耶鲁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运动和禁食时身体产生的一种化合物β羟基丁酸,能够阻断炎症小体,部分阻断炎症反应,对某些炎症相关疾病具有治疗作用,炎症相关疾病如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和阿尔兹海默症等,或许确实能通过节食或禁食获得改善。
这篇研究在线发表在《自然医学》上。
研究发现,β羟基丁酸是酮体的一种,能直接抑制炎症小体NLRP3。
炎性小体是由多种蛋白质组成的复合体,分子量约700 KDa,2002年,Tschopp小组首次提出这一概念。
炎性小体能够调节caspase-1(胱冬肽酶-1)活化,在天然免疫防御过程中能促进细胞因子前体pro-IL-1β和pro-IL-18切割和成熟。
也能调节caspase-1依赖的细胞死亡,诱导细胞在炎性和应激的病理条件下死亡。
炎症小体与自身免疫性疾病、2型糖尿病、阿尔茨海默氏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β羟基丁酸等酮体通常在禁食,高强度运动,热量限制或低碳水化合物生酮饮食时大量产生。
身体在空腹和热量限制时能减少炎症反应,但免疫细胞如何适应机体葡萄糖供应减少,或者是否利用从脂肪氧化产生的代谢物却不甚清楚。
研究在小鼠模型上模拟由炎症小体NLP3诱发的炎性疾病,随后给小鼠生酮饮食,生酮饮食确实可使动物血清中β羟基丁酸水平升高,小鼠炎症也相应减轻(表型出现,联系初现,深入研究,形成文献)。
进一步研究发现,β羟基丁酸降低NLRP3炎性小体的作用不依赖AMPK的激活、ROS水平、细胞自噬或者糖酵解抑制。
β羟基丁酸机械的抑制NLRP3炎症小体,防止K+外流,降低ASC齐聚(oligomerization)和斑点的形成。
研究还发现,β羟基丁酸降低NLRP3炎性介导的人单核细胞产生IL-1β和IL-18(人体细胞研究,拔高研究意
义,这暗示人体也符合这一现象,至少在单核细胞层面上)。
动物模型研究发现,β羟基丁酸或生酮饮食能减弱caspase-1的激活和NLRP3介导IL-1β分泌引起的相关疾病,如Muckle-Wells综合征,家族性冷因性自体发炎征候群和尿酸盐晶体诱发的腹膜炎。
耶鲁大学Dixit教授表示,内源性代谢物β羟基丁酸能抑制NLRP3炎症体,这提示许多炎症疾病与这种代谢物有关系,这一发现很重要。
本研究使用了生酮饮食的方法,这是一个高脂、低碳水化合物和适当蛋白质的饮食,它模拟了人体饥饿的状态。
脂肪代谢产生的酮体作为另一种身体能量的供给源可以产生对脑部的抗惊厥作用。
这一疗法用于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已有数十年的历史,虽然其抗癫痫的机理目前还不清楚,但是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得到了公认。
生酮饮食是从观察饥饿能减少癫痫发作而开始的。
很早以前,Hippocrates用饥饿疗法来治疗癫痫,Bible提到饥饿疗法作为癫痫治疗的一种方法。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医生Hugh Conklin采用禁食而不禁水的办法治疗癫痫患儿,取得了很高的治疗成功率,较多患者很长时间无癫痫发作。
1921年,美国Mayo Clinic的Wilder 医生首先提出一种生酮饮食(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可模拟饥饿的代谢效果。
1921年生酮饮食被首次应用于癫痫治疗以来,它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疗法。
但随着新抗癫痫药的出现,人们对它的热情开始减低,然而近二十年来,尽管各种新型抗癫痫药的不断问世,人们发现这些药物并不能治愈所有的癫痫,难治性癫痫的比例始终在30%左右,于是生酮饮食作为一种有效的疗法又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作者:孙学军来源: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