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一例临床病理分析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特点、诊断与治疗

局部 切除 4侧 , 联合 肝段切 除 2例 , 左肝 外 叶切除 1
例, 左半肝切除 1 例 肿瘤 大小 : 例 <5c 另 3 6 m,
例 5 1 l 术后 发 生 胆汁 漏 l例 , 手 术 死亡 ~ 0C n 无
( m 】H h
实验 室检 查 . 能够 大大 提高 F NH 的诊 断准确 率
4 治疗 : . 目前认 为 F NH 是 一 种 肝脏 良性 肿瘤 , 经 长期观 察多数病 人 肿瘤 无增 大 , 的甚 至变 小 或 有 原有 症状 消失 . 般 小破 裂 出血 . 不会 恶 性 变 一 也 因
自就诊 至手术 时 间 7d至 9个 月。手 术 方 式 : 瘤 肿
发病, 多为查体时偶然发现 . 只有 】 的病人有上 0
腹 部 隐痛不适 或扪 及腹 部 包 块 ,无 乙肝 病 史 . 肝功 能 及 肿瘤 系列 检 查 多 正常 。影像 学 检 查 中 B 超及 血 管造影 能 够定 位 , 不 能 明确 病 灶 性质 ; 但 MRI 及
4. 14岁 , 肝 炎 及 口服 避 孕 药 物 史 。常 规 行 肝 功 、 无
肝炎指标 、 肿瘤 系列 及肝脏 B超 、T、 C 核素 扫描 等 检 查。 细针穿刺 活榆并 注射无 水酒精 l , 例 血管造 影 并 行 明胶 海绵栓 塞 l 。全 部 为单 个 结 节 . 中 l例 例 其 合并 有肝 多 发 血 管 瘤 。8例 手 术 切 除 并 经 病 理 证 实 术 后进行 了随访 。另 l 例行 密切观 察 。
结 果
表现为等 T 、 长 信 号. 边缘清晰, 内有长 T 、 一比
T 结节 影 . 围有 辐 射 状 长 T,长 T 周 、 条索 影 。在 Tw 及 w 脂像 上 , 压 上述 政变 更加 清晰 本 组术 前 确诊 的 4例均 有 此改 变 。同位 素 扫描 : 胶 体显 像 肝 病 灶处 呈核 素浓集 区, 放 射 水平 与 正常肝 组 织相 其 似 肝 血池 显像动 态观察病 灶处未 见明显过 度填 充 现象 。本 组 j例有 此改变 。 3诊 断 :NH 的好发 年龄 2  ̄6 , 女均 可 . F 0 0岁 男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诊断及治疗--附1例报告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诊断及治疗--附1例报告李华;马清涌;孟勇【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年(卷),期】2004(14)21【摘要】@@ 1病例回顾rn患者女,13岁,以"右上腹胀痛20天"之主诉来院.发病期间,无发热,黄疸,无恶心及呕吐,食纳差,大小便正常.在当地医院行腹部彩超示"肝右前叶海绵状血管瘤".于2003年5月5日入我院.入院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平软,上腹正中轻度深压痛.肝脏肋缘下二指,边缘圆钝,质软,无明显压痛,脾脏肋下未及.既往无肝炎,肝硬化病史.入院后查肝功,ALP:198U/L,其余正常.AFP<20μg/L.B超示:肝右叶可探及78 mm×39 mm稍高回声区,边界欠清,形态欠规整,内回声欠均匀,提示海绵状血管瘤,肝癌不排除.【总页数】2页(P159-160)【作者】李华;马清涌;孟勇【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肝胆外科,陕西,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肝胆外科,陕西,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肝胆外科,陕西,西安,71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3【相关文献】1.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CT动态增强影像学特征(附35例报告) [J], 王楠2.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患者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结果分析(附10例报告) [J], 贺宇平;王晋;田民3.改善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临床诊断和治疗——附病理确诊74例临床资料分层分析 [J], 徐剑; 李仲洋; 孙亚辉; 黎东明; 张启逸; 王北; 黄业宁4.改善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临床诊断和治疗——附病理确诊74例临床资料分层分析 [J], 徐剑; 李仲洋; 孙亚辉; 黎东明; 张启逸; 王北; 黄业宁5.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诊断与治疗(附6例报告) [J], 张红卫;区庆嘉;曾韵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病理和影像学表现

F H, 2 N 占 %。经典 型 的 F H 的特 征是存 在① 异 常 的结 N
节样结构 、 畸形 血管和③ 胆管增生 。非 经典 型 F H缺 ② N
乏异常的结节样结构或畸形血管 , 但总是存在胆管增生 。
2 大 体 病 理 及 组 织 学 特征
的肝 内时 , 显示得 更为清楚 。在某 些病例 围绕 F H的 晕 N
3 2C 由于 C . T T应 用 的 广 泛性 和近 来 多 排 C T的快 速 发
经典型 F t 大体外观 由分叶状的轮廓和被起 源于中 Nt 央疤 (et l el 的纤维 分隔 围绕 的肝 实质组 成。中央 cnr a) as " 疤含有畸形血管结构 。在大部分经典型 F H病变 中可见 N
被压缩的肝实质缺乏脂肪 , 与肝 和病 变对 比, 显示为相 对 低的 回声 。虽然 F H的 内部 结构 ( 括 中央疤 ) N 包 往往 不 能被很好地显示 , 是其外 部轮 廓 可以是 清楚的。用彩 但 色和三维多普勒 超声可 以增加有关可疑 F H血管分布的 N 信息。尽管如此 , 目前 超声不 被考 虑作为显 示局灶 性肝 脏病 变特征 的检查方法 。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个或多个中央疤 。组织学分析显示经典型 F H为结节 N
增生的肝 实质 , 些结节 被环 状或 短纤维 分隔 完全 或不 这
完全包绕 。肝 板 呈 正常 形 态 的中 度增 厚 ( 2—3细胞 厚
度) 。中央疤含有纤维结缔组织 、 被炎性浸 润包绕 的增殖 的胆管和不 同大小 的畸形血 管 , 包括 扭 曲的壁增 厚 的动 脉、 毛细血管 、 未确定类型 的血 管和静脉 。输 入动脉逐 级 分枝 进入 , 最小 的分 枝供应 直径 约为 1mn的单腺 泡结 l 节 - 。与腺瘤相反 ,N 2 F H的动脉血从异常的中央动脉离 心地 流出, 是部分 F H增强方式呈“ N 中央开花 ” 的病理基 础 。大约 5 %的 F H显示不同程度 的脂 肪浸润 , 围绕 0 N 而 F H周 围的肝组织的脂肪变性仅仅不 足其 2 % 。经典型 N 0
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的诊断与治疗

肝 脏 局 灶 结 节 性 增 生 ( clndl yepa f a oua hprl— o r s ,N 是 由 E m n sn 15 年 首 先 报 道 的 , i F H) a d odo 在 98 是
一
常, 肝功能 , 凝血酶原时间等正常。女性患者均没有 口服 避孕 药史 。 1 影像学资料 1 例行 B . 2 1 超检查 , 肿物 内血流较 丰富 , 中 3 其 例诊 断 为肝 血 管瘤 , 例考 虑 为 F H, 2 N 其
wh n t e e i u p c o fmai n n y e r s a s s ii n o l g a c . h
Ke r s: Lie e p a ms Fo a du a y e p a i ; Di g o i; S r i a r a me t y wo d v rn o l s ; c lno lr h p r l sa a n ss u gc lte t n
回顾性分析 , 以进一步提高对本病 的认识。 1 临床 资料 1 一 般资 料 . 1 本 组 1 例 , 5 , 6 ; 龄 1 男 例 女 例 年
1 6~5 岁 , 均 3 岁 , 中 4 岁 以下 8 , 7 %。 6 平 7 其 5 例 占 3
T WI 1 扫描病灶呈低信号或等信号 ,2 扫描呈等 T WI 或稍高信号 , 增强扫描提示动脉期强化 , 门脉期及实 质期去强化 , 3例 可 见 中 央 瘢 痕 组 织 , 央 瘢 痕 中 T WI 1 呈低信号 ,2 呈 明显高信号 , T WI 动脉期 以后 出 现强化( 见图 1 , )诊断为F H 6 、 N 例 肝癌 1 、 例 炎性假
i hlflodans rF , orc peprt edans a a 5 68 . lptns n ew n rsc s e u igoif NH cr t roeav i oi rt w s7 %(/) Al ai tu dretee— p t so e i g s e e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误诊分析(附4例报告)

10 l 0 m 。进 行 动脉 期 (0 3 S 、 门静 脉期 (5 7 S 、 2 —0 ) 6 — 5 )
1 材料和方法
1 1 一般 资料 收 集 本 院 0 . 3年 1月至 l 0年 1 月经 穿刺 活检 或手 术病 理证 实 的 1例 F | 2 NI 病例 , MC 将 ST 误诊 为H C 其他 占位 性病变 的4 Ft C等 例 Nt 进行 分析研 究 。
12检查方法 采用SeesSmtmSnain . im n oao esto
4 螺旋 C 对 可 疑 FH 层 T N 病人 行 平扫及 三 期增 强扫描 ,患
1 9
J 0URNAL OF RARE AND UNC0M M ON DI E S AS V 11 No 1 0 1 ES l . 8 O . 2 l
【 关键词 】肝脏 ;局 灶结节性增生;计算机断层扫描 ;误诊原 因
【 中图分类号 】R 7 55
【 献标识码 o e a i o a o ua y e pa i r p r f a e ) T Mida n ssA ay i f p t F c l d lr p r Isa( o t c s s H c N H e o 4
G o Q .D p r n f R doo y h e o d P o l’S Hoptl h n h n 5 8 3 u i e at me to a ilg ,t e S c n e pe s i ,S e z e 1 0 5 a
【 src】O jcieTo iv siae t e c u e f t e mi ig oi n i e e ta ig oi fh p t o a Ab ta t be tv n etg t h a ss o h s a n ssa d df rn ild a n ss o e ai fc l d f c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Apo oa fr rg ot cr g J .B C n e,9 3 6 :16 rpslo ponscsoi [ ] r acr19 ,7 1 3 a i n J
C T显 示 1 4
个 病 例 中 单发 l 例 , 1 多发 3例 。C T平 扫 显 示 l 8个 病 灶 中 , 瘤 直径 12~1 . m, 径 >3c 的 病 灶 9个 , 显 示 肿 . 2 8c 直 m 且 低 密度 中 心 瘢 痕 ; m 的 9个 , <3e 未发 现 明显 瘢 痕 。 增 强 扫描 动 脉 期 肿 块 实性 部 分 明 显 均 匀强 化 1 6个 , 中等 度 不 均 匀 强化 1个 , 度 不 均 匀 强化 1个 ; 门脉 晚期 和 延 迟 扫 描 显 示 高 密 度 的 9个 , 高 密度 7个 , 低 密 度 2个 ; 脉 期 中 轻 于 等 略 能 性 。 甚 需 C S
[ ] urO c l e , 0 4, :8 J .C r n o rp 2 0 6 3 8
B a Y, a s tC, ri e 1 l y J L s e Ca r C, ta .Mu t a i t n lsso r g o t e l v rae a a y i f o n si i p c
[ 要 】 胃的 分 析肝 脏 局 灶 性 结 节 增 生 ( N 的’ 扫 和 多期 增 强 扫 描 的 C 摘 F H) 平 T表 现 并 与病 理 对 照 分 析 , 高 其 提
诊 断的 准确 性 。 方 法
肝脏局灶性结节样增生28例的超声诊断要素探索

肝脏局灶性结节样增生28例的超声诊断要素探索肝脏局灶性结节样增生(FNH)是一种较常见的肝脏良性病变,其病理学特征为以肝细胞增生为主,周围有纤维或弹力纤维包绕形成假包膜,通常单发、大小多在5cm以内,多无自发破裂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由于FNH无恶性潜能,因此对于其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FNH诊断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就超声诊断肝脏FNH的要素进行探索,以期对临床更精准的判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1. 形态特征FNH的形态特征较为典型,多呈一个近于圆形的结节状影像,直径一般在5cm以内,常位于肝脏右叶的后上部或前下部,亦可见于左叶。
超声图像中,FNH通常为高回声,呈欠均匀的假包膜下低回声,边缘光整,常有血管穿行,且血管呈'半圆'或'鱼钩'状。
FNH有时伴有毛刺状锐角或血管抽象,这些特征对于进一步确认病变的良恶性十分有帮助。
2. 血液灌注FNH的特征性血液供应是进行诊断的重要指标。
多数情况下,FNH的血供表现为异位性动脉供血,即病变内的血管与周围肝组织无直接分支关系。
超声检查可通过彩色多普勒测量病变内血管的血流速度、流量、充盈时间等指标,发现局限性的、特征性的、大量的血流供应,而周围健康肝组织血流情况无循环淤滞的迹象。
此外,对于血管囊性扩张病人,在超声引导下可进行局部静脉注射造影剂以更明确地显示病变的血流特征。
3. 弹性成像弹性成像技术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FNH的诊断中,其能够定量地测量病变组织的硬度和弹性,有助于准确分析病变的组织学和功能学信息。
常见的弹性成像技术包括声速弹性成像、切向弹性成像等。
声速弹性成像可将组织的声波传播速度与硬度联系起来,通过对声波传播过程中声波反射和折射的分析,计算出病变与周围健康组织的声速比值,发现FNH的声速比值通常高于0.9,其硬度与正常肝组织接近;而恶性肝瘤的声速比值通常在0.5-0.9之间,且硬度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多层螺旋CT和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吴振东

1726
33 卷 9期 2017 年 9月 ㊀ J Clin Hepatol, Vol. 33 No. 9, Sep. 2017 临 床 肝 胆 病 杂 志 第 第
[ ]。经 影 像 技 术 的 发 展 , 出 率 明 显 增 高 典 FNH 检 FNH 影 FNH 像 学 有 特 异 性 表 现 , 能 明 确 诊 断 ; 不 典 型 诊 断 困 难 , 尤 其 是 与 肝 血 管 瘤 、 肝 腺 瘤 、 肝 细 胞 癌 及 转 [ ] 移 瘤 等 难 以 鉴 别 。肝 脏 良 性 病 变 , 明 确 诊 FNH 为 FNH 断 能 减 轻 患 者 身 心 负 担 。本 文 回 顾 性 分 析 肝 脏 患 者 的 ( 或 )MRI 影 像 表 现 及 病 理 基 础 , 以 期 MSCT 和 提 高 像 学 诊 断 水 平 。 FNH 影 料 与 方 法 1㊀ 资 究 对 象 集 本 1. 1㊀ 研 ㊀ 收 2010 年 1月 - 2016 年 12 月 院 收 治 经 病 理 证 实 的 肝 脏 者 。男 , FNH 患 40 例 23 例 17 例 12 84 岁 50 岁 1. 5 女 ; 年 龄 , 平 均 。病 灶 直 径 11. 2 cm, 6. 3 cm。无 34 例 平 均 症 状 者 ,为 超 声 或 查 偶 然 发 现 ; 有 症 状 者 , 其 中 右 上 腹 胀 MSCT 检 6例 , 乙 型 肝 炎 病 史 。实 验 室 检 查 均 未 见 不 适 5例 1例 异 常 。 查 方 法 行 查 , 禁 食 检 查 1. 2㊀ 检 ㊀ 30 例 MSCT 检 12 h, 前 者 口 服 温 水 西 门 子 10 15 min 患 800 1000 ml, 64 MSCT 平 +增 3 5 mm, 排 扫 强 三 期 扫 描 。平 扫 : 层 厚 进 床 速 度 式 ) ,pitch1. 0,FOV 40 75 mm / rot ( HQ 模 造 影 剂 : 碘 海 醇 ( ) ; 部 位 : 120 kV, 220 mA; 350 型 mm, 2. 50 3. 5 ml / s; 90 100 ml; 总 量 : 肘 前 静 脉 , 速 率 : 注 入 造 影 剂 后 20 25 s 动 65 70 s 门 脉 期 扫 描 , 静 脉 4 5 min 延 40 例 迟 期 扫 描 。MRI 检 查 , 禁 食 期 扫 描 , 扫 强 三 期 扫 描 。平 12 h, GE Signa 1. 5 T MRI 平 +增 扫 : 采 用 快 速 自 旋 回 波 ,T1WI:TR 300 500 ms / TE T2WI: TR 1100 4000 ms / TE 80 200 ms; 10 15 ms, TR 2000 4000 ms / TE 22 30 ms; 反 复 回 波 脂 肪 抑 制 增 强 扫 描 : 静 脉 团 注 采 用 Gd - DTPA, 3D FS - T1WI 序 列 , 层 厚 层 间 距 2. 5 mm, 0. 5 mm, FOV 40 46 cm。 果 2㊀ 结 发 病 灶 , 类 圆 或 卵 圆 形 , 态 学 表 现 2. 1㊀ 形 ㊀ 单 36 例 左 叶 , 右 叶 , 左 右 叶 交 界 处 , 尾 状 叶 11 例 22 例 2例 1 例 ; 右 叶 多 发 病 灶 。 4例 扫 : 低 密 度 , 其 中 查 结 果 2. 2㊀ MSCT 检 ㊀ 平 24 例 18 例 密 度 不 均 、 中 央 星 状 或 斑 条 状 更 低 密 度 影 ; 稍 高 (或 , 有 脂 肪 肝 背 景 。动 脉 期 : 所 有 病 灶 强 近 等 ) 密 度 6例 化 明 显 、 界 清 ; 其 中 强 化 不 均 一 、 瘢 痕 无 强 化 , 强 18 例 化 均 一 。门 静 脉 期 : 除 瘢 痕 外 均 为 轻 度 强 12 例 -中 , 等 密 度 ; 中 央 18 例 12 例 18 例 化 。延 迟 期 : 稍 高 密 度 瘢 痕 延 时 强 化 ( 图 。所 有 病 灶 未 见 包 膜 。 1) 现 扫 : 均 呈 长 信 号 ) 、 2. 3㊀ MRI 表 ㊀ 平 40 例 T1WI (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一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病因与临床表现;方法:对一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是较少见的良性病变,手术疗效肯定,术后长期随访无复发;结论: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确诊主要依据术后病理检查,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标签: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鉴别诊断治疗预后
临床资料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是一种少见的肝细胞良性病变【1】曾被称
为局灶性肝硬化,肝错构瘤,“肝腺瘤”等,因容易与肝细胞腺瘤混淆,而备受重视【2】。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是一种有肝实质组成的病变,被纤维分隔呈小结节,可形成星状瘢痕。
现将此例的临床特点及预后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患者,女,48岁,间断性上腹部胀痛一月余,近日无诱因出现腹胀,呈间断性。
感上腹及中上腹隐痛,伴后背部放射性疼痛,无恶心、呕吐,于2008年11月3日入院。
查体:皮肤黏膜无黄染,肝区无压痛、无腹水症;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正常,HBsAg阴性,AFP正常。
彩超显示:肝左叶见一3.3cmx2.7cm实性低回声团块,边界清,考虑肝左外叶实性占位病变(癌可能)。
CT显示:肝左外叶见一直径3.7cm大小的低密度结节影,提示肝左外叶结节,考虑原发性肝癌。
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癌,于11月8日手术,术中所见肝左叶形态增大,在左叶脏面可见一约5.0mx3.0cm大小的肿块突出于肝脏表面,其表面凹凸不平,无完整包膜,质硬,行左半肝切除。
肉眼检查:送检肿物及部分肝组织,肿物大小5.2cmx3.1cm,表面粗糙,无明显包膜,淡黄灰白色,质稍硬,切面呈结节状;肝组织大小7.8cmx6.3cmx4.0cm,被膜光滑,圆钝,切开,切面未见异常。
组织学观察:切除的肝组织结构基本正常(图1),肿物低倍镜下呈结节状(图2),结节由类似于正常的肝细胞组成,周围环绕的纤维间质含有小血管及淋巴细
治疗与预后:手术切除为首选,由于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很少破裂出血,不会恶变,如诊断明确而无症状时,可密切随诊,暂不手术。
但此例患者,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不明确、且与肝癌、肝腺瘤无法鉴别,则予以手术切除。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是肝细胞的一种良性占位性病变,故患者预后良好。
鉴别诊断:此病变部位在肝脏,应与肝细胞腺瘤和高分化肝细胞癌相鉴别,于肝细胞腺瘤的主要区别是肝细胞瘤一般较大,且不具有“星形”疤痕组织;高分化肝细胞癌有明显的窦隙状结构,部分肝细胞有大而深染的核,可见核分裂及血管内血栓形成。
讨论: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确切的病因仍不十分清楚,但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是较少见的良性病变,约占原发性肝脏肿瘤的8%【3】,仅次于肝脏血管瘤【4】。
目前多认为是对肝脏内局部异常血流的肝细胞反应性增生病变【5】,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肿瘤,目前未见恶性报道,临床以随访为主。
很多西方学者认为该疾病好发与年轻女性,与长期口服避孕药有关【2】,国内已报病例多与口服避孕药无关【6】且提示部分病例患有乙肝病史【7】。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大约80%的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常在超声或腹部手术时意外发现,少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右上腹疼痛,不适,肝大或右上腹包块。
由于临床症状与体征不典型,易被误诊为高分化肝癌,肝细胞腺瘤【8】。
参考文献:
1. 林川,耿利,陈汉等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48例临床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04.26(9):567—569.
2. 同济医科大学及中山医科大学编著;外科病理学【M】第2版,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16—220.
3. VilgrainV.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J】Eur J Radio.2006.58:236—245.
4. 于国,侯宁,陈玲红等,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18例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2.9(4):210—212.
5. 周庚寅,刘洪琪,张庆慧,廖松林等,肿瘤组织病理诊断【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62—263.
6. 管小琴,米粲,李圆圆,5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临床病理学观察【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0.7(4):252—254.
7. 印洪林,田晓军,张泰和等,肝实质瘤样病变3例【J】中华病理学杂志,1997.26:61—62.
8. 纪元,朱雄增,谭云山,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临床病理学研究【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0.29(5):334—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