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教学课件)第二章 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合集下载

第二章 宪法的历史发展

第二章 宪法的历史发展

局限:没有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纲领和任务,具有明显的对
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妥协性,因而也就不可能使广大人民群众 享有真正的民主自由权利,因此只存在了一年多时间就被袁世凯
反动派所撕毁。
第三节 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 二 章 宪 法 的 历 史 发 展
一、四次宪法修正案内容
88修正案
(1)允许私营经济合法存在,性质为私营
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对
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2)土地使用权可依法转让。
第三节 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 二 章 宪 法 的 历 史 发 展
93修正案
(1)确认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国家生 活中的指导地位;增加了“坚持改革开放” 将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修改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确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第三节 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 二 章 宪 法 的 历 史 发 展
四次宪法修正案内容快速记忆: 88:私营经济;土地转让。 93:初级阶段、中国特色,改革开放;多党 合作,政治协商;国营改为国有;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计划改为市场经济;集体依法,不再全
体通过决定;县三改五。
第三节 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 二 章 宪 法 的 历 史 发 展
(4)“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
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5)“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 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 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 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6)“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

宪法第二章

宪法第二章

宪法第二章第二章宪法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近代宪法的产生和发展一、近代宪法产生的条件近代宪法之所以产生于资本主义时代,有它深刻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

第一,经济条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生产关系的发生和发展,是宪法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

以商品生产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有广阔的劳动力市场、商品交换的平等和竞争的自由,要求保障商品生产者独立的主体地位等等。

必然要求打破封建制度的束缚,确立适应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的政治上层建筑。

第二,政治条件,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是宪法产生的政治条件。

资产阶级在长期的反封建斗争中,逐步确立了以普选制、议会制为核心的民主制度,它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在资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就有必要用法律的形式把它固定下来,使之法律化、制度化。

第三,思想理论条件,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在反封建斗争中提出的人民主权、天赋人权、三权分立、法治等思想学说,是宪法产生的思想理论条件。

这些学说是反封建的思想武器,在资产阶级革命以后,也成为制定和实施宪法的理论基础。

第四,法律文化条件,法律部门的增多和法律体系的完善,是宪法产生的法律条件。

只有当法律体系自身的发展达到一种程序、状态,需要有一个凌驾于各法律部门之上的特殊的法律部门,来为各部门确定应共同遵循的原则时,宪法才会产生。

二、近代宪法的产生过程早期的资本主义宪法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英国、美国、法国的宪法。

(一)英国宪法17世纪的英国宪法,是近代宪法的先驱。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1640年开始,直到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宪法也是在革命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反映英国资产阶级妥协革命的特点,它在政治内容上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在形式上没有形成统一的宪法典。

英国宪法是不成文宪法的典型代表,它是由各个历史时期颁布的宪法性文件,逐步形成的宪法惯例和宪法判例所构成。

宪法性文件,可分为两个部分,即历史上带有规约性质的宪法性文件和资产阶级阶级革命以后由议会制定的宪法性法律。

第二章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①《独立宣言》
1776年7月4日通过
马克思称它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标志着世界上第个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诞生。
② “邦联条例” ③费城集会及宪法的制定
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及宪法的产生
1789年7月14日,武装起义的巴黎人民攻破象征封 建统治的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8月6日,举行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 与公民权宣言》
4、英美法为代表的近代宪法特点
①确定了主权在民的原则,民主共和是宪法的主流 ②强调公民权利,特别是自由权利,具有自由主义色彩 ③国家权力受到限制,国家的作用主要被限制在政治领域,具 有政治法特色
④从形式上看,成文宪法被普遍采用
三、现代宪法的产生及发展
标志:
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 1918年苏俄宪法
1、资本主义宪法的发展
特点
①行政权力日益加强,议会权力逐渐削弱,中央集权趋势日 见明显; ②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日益重视,范围进一步扩大,社会经 济和文化方面的权利成为基本人权的重要内容; ③普遍建立了宪法保障制度,加强对宪法实施的监督,建立 专门的宪法监督机构成为一种潮流;
④确认主权的相对性,对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直接予以承 认、接受。
4、法律条件
法律部门的增多和法律体系的完善,是宪 法产生的法律条件。
二、近代宪法的产生过程
产生于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及宪法的产生
①自由大宪举 ——英国近代宪法史的序幕
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③“光荣革命”与“权力法案” ④“王位继承法” ⑤“改革法”
2、美国宪法 ——世界成文宪法的标志
2、社会主义宪法的发展
1918年7月召开第5次全俄苏维埃代 表大会,通过《苏俄宪法》;

新宪法课件第二章

新宪法课件第二章


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 A.2004年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 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1999年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非公有制经济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 C.1999年宪法修正案将国家保障公民的合法的 私有财产权不受侵犯写进宪法 D.1988年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集体土地所有权 可以依法出租或者转让
五、人民革命根据地的宪法性文件



1、 1931年《中华 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 纲》 2、 1941年《陕甘 宁边区施政纲领》 3、 1946年《陕甘 宁边区宪法原则》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真正由人民代表机关正式通过 并公布实施的宪法性文件是:( ) A.《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B.《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根据200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下 列有关国家对个体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实行的政策的文字 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 A.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B.国家通过行政管理,指导、帮助和监督个体经济 C.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D.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行 宪 法 的 修 改
1993年八届人大一次会议
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
2004年十届人大二次会议



对于下列宪法,请按制定时间的先后顺序 进行排列,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1“袁记约法”2《中华民国宪法(1946)》 3“贿选宪法”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4132 B.4123 C.1432 D.4312

中国宪法的产生与发展.ppt

中国宪法的产生与发展.ppt

1988年修宪的内容
• 1-2条宪法修正案。 •
1946年4月,陕甘宁边第三届参议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旧中国的宪法发展历史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宪 法性文件。
1912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 唯一的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式的宪法性文件。
1923年的《中华民国宪法》,又称“贿选宪法”,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颁布的宪法。 • 1931年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是中国 历史上由人民政权制定并公布实施的第一个宪法性文 件。
底制定,1947年1月1日公布。
(四)人民革命根据地的宪法性文件
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31年) 1931年11月,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除前
言外,由17条组成。(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制定 的第一个宪法性文件) 2.《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1年)
1941年11月,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第一次会议通 过(共21条)。 3.《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1946年)
二、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简称“共同纲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 领并起过临时宪法作用。
•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 全体会议通过。由序言和总纲、政权机关、军事 机关、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外 交政策7章组成,共60条。

③增设中央军事委员会(国家机构的第4节,共2条)。
• 2.宪法规范的发展

①条文数量大大增加,共138条。(其他三部宪法分别为106条、

30条、60条)

②条文结构合理,每一个条文规定一个相对独立的问题。

第二章 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 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 国家,是宪政运动的发源地,最早建立代 议制的国家和制定宪法的国家
2012.11
宪法学
(二 )美国宪法
1. 1776年的《独立 宣言》是世界上把人权 提到宪法性文件和根本法地位的文件 2. 1787年宪法是美洲大陆产生的第一部宪 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3.1789年的权利法案是其第一个修正案
第二章 宪法的产生和历史发展 (自学)
一.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宪法产生的条件 1.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 2.政治条件(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立) 3.思想条件(民主宪政理论的发展) 4.法律条件(法律部门增多和法律体系完善)
(二)发展趋势(了解)
2012.11 宪法学
二、近代宪法 (一)英国宪法―近代宪法的先驱
2012.11
宪法学
作业 1.简述资产阶级宪法产生的条件? 2.英、美、法三国宪法有什么特点? 3 .中国近代史上产生过哪三种不同性质的宪 法? 4 .我国现行宪法的四个修正案分别规定了什 么内容?
2012.11
宪法学
2012.11
宪法学
(三)法国宪法
1791年宪法是欧洲大陆第一部成文宪法, 他以把人权问题规定的最全面的《人权宣 言》作为其序言,民主气息很浓,采用美 国式的统一完整的宪法典形式。
(四)《苏俄宪法》
1918年《苏俄宪法》是世界上最早出现 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11
宪法学
第二节 中国宪政和宪法 一、旧中国的宪政和宪法 (一)旧中国三种势力下的三种宪法
2012.11
宪法学
二.新中国宪法制定和修改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二)四部宪法 1.1954年宪法

宪法学第二章 宪法的产生与发展史略(2)ppt

宪法学第二章 宪法的产生与发展史略(2)ppt

第一节 近代宪法的产生和发展(二)
二、近代宪法的产生过程
(一)英国宪法的产生
英国是资产阶级革命发生最早的国
家,也是最早实行宪政的国家。
(二)美国宪法的产生
美国宪法是继英国宪法之后,于美洲
大陆产生的一部宪法,是世界上产生最早
的一部成文宪法。
美国宪法产生的特色:
1、美国建国以及宪政的建立基本上不存在 与专制传统的艰难斗争,没有专制传统的 绊脚石,因此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按照理想 的状态设立宪政制度。
第二章 宪法的产生与发展史略
第一节 近代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旧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近代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近代宪法的产生条件 (一)经济条件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是
宪法产生的经济条件。 (二)政治条件 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实
现对社会的统治,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是宪 法产生的政治条件。 (三)思想条件 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平等 与人权等宪政思想观念的提出和深入人心,是宪 法产生的思想条件。 (四)法律条件 法律部门划分的出现、法律 部门的增多和法律体系的完善,是宪法产生的法 律条件。
第三节 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一)制定背景 (二)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二、1954年宪法 (一)制定背景 (二)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三、1975年宪法 (一)修改背景 (二)历史评价 四、1978年宪法 (一)修改背景 (二)历史评价
第二节 旧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宪政问题在中国历史上的提出 (一)历史背景 (二)《钦定宪法大纲》与《十九信条》的主
要内容
二、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宪法 (一)历史背景 (二)主要内容 (三)历史地位

第二章宪法ppt课件

第二章宪法ppt课件
▫ (一)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二)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力量 ▫ (三)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 ▫ (四)爱国统一战线
第二节 国家制度
• 二、政权组织形式
▫ (一)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 ▫ (二)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 三、国家结构形式
▫ (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二)我国的行政区划 ▫ (三)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 (四)特别行政区
▫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 (四)国务院 ▫ (五)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四节 国家机构
▫ (六)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目录
• 第一节 宪法概述 • 第二节 国家制度 • 第三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 第四节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宪法概述
• 一、宪法的概念和特征
▫ (一)宪法的内容在于规定一国的根本制度 ▫ (二)宪法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 ▫ (三)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 (四)宪法要求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 (七)人民法院 ▫ (八)人民检察院
第四节 国家机构
• 三、我国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
▫ (一)民主集中制原则 ▫ (二)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 (三)责任制原则 ▫ (四)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原则 ▫ (五)精简和效率原则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专业性、开放式、国际化的财经教育出版机构
• 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 (一)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 (二)遵纪守法和尊重社会公德 ▫ (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 (四)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 (五)依照法律纳税 ▫ (六)其他义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提出的《权利请愿书》——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 • 在此期间,经历了内战、克伦威尔军事 独裁、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光荣革命四 个阶段。
• 这期间有影响的法律如1679年的《人身 保护法》、1689年的《权利法案》、 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等。就此形成 了结合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判例等 内容的英宪。
• 从思想角度看,经过启蒙思想家们的宣 传教化后,这一时代无异是近代宪法的 黄金时代。
(5)19世纪以来的变迁
• 十九世纪欧洲各国宪法的特点: • 频繁立宪、以君主立宪为主。 • 一战以后,各国才逐渐接受民主主义,
更多地采用民主共和政体,这其中以德 国的魏玛宪法最为典型。而在苏俄,则 产生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 请问:
• 为什么在欧洲中世纪便已有这样的根本 法思想萌芽呢?
(3)欧洲宗教革命至资产阶级大 革命前
• 近代宪法观念逐渐成熟的时期;
• 人们已经认为根本法应指人民与国家或政 府间的一种契约。这种观念一方面受中世 纪时与国王所订契约的影响,另一方面也 受宗教革命的深刻影响;
• “五月花公约”、康涅狄格宪章以及克伦 威尔军队中清教徒所拟的“人民公约”等, 使这种民约式的根本法具有了权威和近代 宪法的特点。
(4)18世纪美法革命时代
• 美法大革命是近代立宪运动的原动力和 起点;
• 自前一时期便已产生的三个观念,在此 时已深入人心,即:
• 根本法应为成文法; • 根本法须经特别机关制定; • 根本法效力高于普通法律。
• 从历史角度看,欧洲此时工业革命已经 铺开,商品经济和它背后的利益诉求对 掌握政治权力和政权极为热衷。
二、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1、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共同纲领》
2、1954年宪法、1975年、1978年宪法 3、1982年宪法 4、82宪法的历次修正案
法性文件。
• 3、北洋政府颁布的数部宪法
• 1914年的《中华民国约法》; • 1923年的《中华民国宪法》(贿选宪法,旧中
国颁布的第一部正式宪法); • 1925年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 4、国民党政府颁布的数部宪法
• 1931年的《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 1946年的《中华民国宪法》。
• 5、宪法发展的国际化趋势进一步扩大。 如对国际法的直接承受、对国家主权的 有条件限制、人权保护的国际化趋势等。
五、宪法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
• 一、旧中国时代的历次宪法
• 1、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和《十 九信条》
• 2、辛亥革命后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定性: •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
2、美国
• 美国宪法的发展脉络: • 五月花公约——康涅狄格宪章——1776
年的独立宣言——1779年邦联条例—— 1787年的美宪(1791年通过10条修正 案,即权利法案)。
3、法国
• 法国宪法的发展脉络: • 1789年国王路易十六下令召开三级会议,
后演变为制宪会议,并导致革命爆发— —1799年执政府的诞生宣告革命结束, • 这期间共有1789年的人权宣言、1791、 1793、1795、1799年宪法。到现在的 1958年宪法,法国已通过16部宪法。
• 二战以后,德、法、意、日的宪法纷纷 完成了向现代宪法的转型;
• 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有鲜明特色的社会 主义宪法类型;
• 众多的第三世界国家则基本上通过制定 宪法实现了民族独立与自决。
三、西方各国的宪法发展历程
• 1、英国 • 英国宪法的主要发展脉络 : • 1215年《大宪章》——1628年对查理一
四、当代宪法的发展趋势
• 1、宪法在对国家权力安排的制度发展上, 一是加强行政权力,另一则是中央集权 与
• 3、宪法越来越重视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 护。
• 4、宪法保障加强,建立专门宪法监督机 关成为一种潮流。如俄、波、葡都有宪 法法院。
第二章 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 一、近代宪法的产生条件
• 近现代意义上的宪法首先出现在资 本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是在具备经济条件、政治条件、思 想条件及法律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和 发展起来的。
• 君主总要受地方封建诸侯或城市团体的 限制 ,最典型的莫过于英王约翰于1215 年颁布的“大宪章”。 14世纪的法国也 有“国法”与“王法”的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