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浣溪沙
六年级《浣溪沙》古诗

六年级《浣溪沙》古诗
以下是六年级中的《浣溪沙》,《浣溪沙》是苏轼的一首词,以下是其全文: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这首词描绘了苏轼游览清泉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人生的哲理。
其中,“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表达了人生仍有再少年的可能,鼓励人们珍惜时光,奋发向前。
整首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苏轼词作中的佳作之一。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附习题)

诗 《浣溪沙》晏殊
词 课 《采桑子》欧阳修
题 总
《相见欢》朱敦儒
览 《如梦令》李清照
浣 溪 沙晏
殊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 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 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 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 文学家。其词多描写四季景物、男女恋 情、诗酒优游、离愁别恨,反映富贵闲 适的生活。晏殊与其子晏几道,在当时 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 晏”。有《珠玉词》等存世。
全词写登楼的所见所感,表达 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 国精神。
北宋灭亡,改变了许多文人的命运,转变了 他们的生活,转换了他们的情思,也使爱国成为 南宋时代诗词创作的主旋律。朱敦儒早年过着锦 衣玉食的生活,词作柔美婉约。国破家亡的残酷 现实警醒了他,加深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这首
词上片写景,写夕阳、大地、长江,视野宽广, 气魄宏大,苍凉沉郁。残阳仿佛在抗议,长江好 像在诉说,大地似乎在哭泣。下片转为抒情,用 直抒胸臆的方式来表达词人的亡国之痛,以及其 渴望收复中原的心志。一个“乱”字,概括了中 原沦丧的现实;一个“散”字,揭露出统治阶级
全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颍州 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上片主要写堤岸风 景,笔调轻松而优雅。“西湖好”是一篇之 眼,“短棹”二字已将休闲的意思委婉写出。 “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两句写出由湖心经
水面到堤岸,再整体向远处推进的动态画面。 “隐隐笙歌处处随”一句又从听觉的角度将 西湖的欢乐情调表现出来,“隐隐”和“处 处”都凸显出轻舟的流动感。
qìnɡ
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今属 河南)人。宋代词人。其词语言流畅,清新自然, 多写隐居生活的闲适放浪;南渡后,也有感怀、愤 激之作。朱敦儒有“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 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今存词集《樵歌》。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浣溪沙晏殊

这首词中多处用到了对比的写法,请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新”与“旧”的对比 新词和旧亭台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的惆怅情思。
“去”与“来”的对比。 “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来去对比,增加了对时光逝 去的惋惜之情
思想主旨
《浣溪沙》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感伤面对暮春残 景的叹惋惆怅,抒发了春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这首词选自《珠玉词》。“浣溪沙”是词牌名。 《浣溪沙》是一首小令,其格式是分上下两阕 (也叫上下两片),各有三个七字句。
写作背景:作者晏殊一生历居显官要职,仕途平 坦,但政绩平平。作品在歌酒风月、闲情逸致吟 咏中,也常流露出官僚文人由精神空虚而产生的 年华易逝、迟暮落寞的感伤。
听着一曲诗词喝着一杯美酒。 想起去年同样的季节还是这种楼台和亭子。 天边西下的夕阳什么时候才又转回这里? 花儿总要凋落是让人无可奈何的事。
词的牌与题:词牌与词的形式有关,规定词的调、字数、平 仄等;词的题目与内容有关。如《江城子·密州出猎》。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省 抚州市)人。十三岁时,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 出身。他是北宋前期较早的词家,作品大多反 映富贵悠闲的生活,但他的词艺术成就较高, 能以疏淡闲雅的语言写出较深的含义,音韵和 谐,意境清新。
小无夕一 浣
园可阳曲 香奈西新 径何下词
溪 沙
那翩翩归来的燕子好像旧时的相识。
独花几酒
在弥漫花香的园中小路上,我独自,
,
似
去
曾
年
相
天
识
气
燕
旧
归
亭
来
台
,
。
“一曲新词酒一杯”到“去年天气旧亭台”,诗人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课外古诗词翻译、主题思想

期末课外古诗词赏析【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主题思想】课外古诗词诵读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2、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欧阳修3、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朱敦儒4、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原诗】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文】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才能回来?花儿总要凋落让人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独自在花香小径里徘徊。
【主旨】词人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以及难以忘怀情事的流连,同时也不免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
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2、《采桑子》欧阳修【原诗】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译文】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
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
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
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主旨】全词通过描绘了春日的西湖,景色是那样引人入胜,绿水蜿蜒曲折,长堤芳草青青,春风中隐隐传来柔和的笙歌声。
水面波平如镜,不需要借助风的助力,小船就可以在平滑的春波上移动。
这首词如同一幅清丽活泼、空灵淡远的风景画,美不胜收,清新可爱,诗人给予了西湖美景高度的赞美之情。
3、《相见欢》朱敦儒【原诗】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译文】在金陵城(今南京)里独自登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看着万里的大江在夕阳下流去。
中原大乱,达官贵族们纷纷逃散,什么时候收复国土?请悲伤的风把我的泪吹到扬州吧。
【主旨】这首抒写离愁的词,从渲染孤寂凄凉的环境气氛入手,形象地展现了词人心头无可解脱的愁苦之情,以及比离愁更让人痛苦的亡国哀思。
八上课外古诗词四首

八上课外古诗词四首
以下是四首八年级课外古诗词,分别是《浣溪沙》(北宋·晏殊)、《采桑子》(北宋·欧阳修)、《相见欢》(宋·朱敦儒)和《如梦令》(宋·李清照)。
1. 《浣溪沙》(北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2. 《采桑子》(北宋·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
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3. 《相见欢》(宋·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4. 《如梦令》(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四首诗的背景、风格和主题各有不同,它们代表了不同的文学时期和诗人风格。
如果需要深入理解或分析,可以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语文老师。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浣溪沙-晏殊》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 古诗词 《浣溪 沙-晏殊 》
诗词赏识
小园香径独徘徊。
一个“独”字写出了词人的落寞孤独。 “徘徊”运用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地表 现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美好时 光的留恋.这句话表现了作者的伤感、 孤独和寂寞。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 古诗词 《浣溪 沙-晏殊 》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 古诗词 《浣溪 沙-晏殊 》
品词明意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去 年这时节的天气、亭台楼阁依然存在。夕 阳虽然美好,但终归要西沉下去,而不能 返回。
作者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
(今属江西)人。北宋词人。景德初年,十四 岁,就以 “神童”的才名应殿试考中进士。在 西溪任上常讲学,后人建有晏溪书院, 故西溪 又称“晏溪”。
晏殊是一名著名的文学家,擅长词令(长短句 ),尤擅小令。风格婉转,历有 “此宗令词之 专精者,首推晏殊”的评价。这首诗是暮春时 节词人看到花落的景象,回忆起了以前的往事, 所以这首诗是对春天的伤春怀旧。
➢这首词是伤春感时之作,但感伤情绪 并不浓郁,只是传达出一若有若无的淡 淡闲愁,意韵幽微,淡雅温厚。可从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看出来。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 古诗词 《浣溪 沙-晏殊 》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 古诗词 《浣溪 沙-晏殊 》
5.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 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 古诗词 《浣溪 沙-晏殊 》
做一曲新词,喝一杯酒。天气 还是去年的天气,亭台还是去年的亭 台。夕阳西下几时能回呢?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课件(共26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C.下片第一、二句直承上片第三句,既流露出了对繁华易尽的
“无可奈何”,也传达出看到旧识重来的欣喜,惋惜伤感与通达
欣慰交织在一起,融入花开花落、燕去燕来等景物中,透露出某
种生活的哲理。
D.下片第三句写词人独自徘徊,似赏景,亦似沉思.词作将瞬
间的感受与久久的思考熔于一,既敏锐,又不乏深沉,自然流畅,
婉转圆润。
B.面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景象,词人既感到似曾相识,又觉
得无可奈何。
C.上阙写词人看着眼前景况,勾起了对昔日欢聚的回顾,由此感
叹时光易逝。
D.下阙写春花凋谢飘落及燕子的归来,抒发词人伤春怀旧的情感。
不是面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情景,而是对人事变迁,时光易逝的感 叹。 原句是伤春怀旧的情感。
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浣溪沙
晏北 晏 殊
殊宋
浣 溪 沙
小令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上片:写景
孤单、冷寂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新”“旧”对 比,突出词人对 时光流转的感慨
以及物是人非的
惆怅之情。
夕阳西下几时回?
“夕阳西下”是实写,写出年华易逝的无奈
全词对比,白描的手法借景抒情,抒发了①
主 惋惜残春之情,表达人对②时光流逝的感慨, 旨 ③物是人非的惆怅之情,看到④旧识重来的
通达欣慰,以及⑤孤独寂寞的感情。
《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作者分别借“落花”表达怎样的情感?
• 《浣溪沙》: 词人对落花的 惋惜之情和对 时光流逝、物 是人非的感慨 与惆怅。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浣溪沙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课件

浣溪沙
(宋)晏殊
作者介绍
晏殊,字同叔,江南西路抚州临川县(今 江西进贤)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自幼聪 慧,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被任 命为秘书正字。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 婉丽,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 “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后世尊 其为“北宋倚声家初祖” ;亦工诗善文,其文 章又能“为天下所宗”。 原有文集,今已散佚。 存世作品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 残本。
合作探究
2.故地重临,怀旧自不可免,文中作者的感受是怎样 的?仔细体会思考“夕阳西下几时回”这句话的含义。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夕阳西下”是谁也无 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它东升再起,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 更,却再也无法重复。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 是一种期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细腻心态。
自我研学
文体知识·婉约词
宋词按词风可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即风 格 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 之 情,结构 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 婉之美。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张先、晏殊、晏 几道、欧阳修、秦观、贺铸、周邦彦、李清照、李煜 等。
整体感知
朗读诗歌,注意读音、节奏、语速及语调。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 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 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词语解释 【落】凋落。
【香径】弥漫着花香的园 中小路。
整体感知
读懂诗意 译文:
吟罢一曲新词饮一杯酒,(往事涌上心头,)(眼前)还是和去 年一样的天气,亭台也和去年毫无二致。夕阳虽然美好,但终归要西 沉下去而不能返回。
浣溪沙
晏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