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成语学文言文中的使动用法
成语中的词类活用

成语中的词类活用成语中的词类活用,与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情况是一致的,主要有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和数词的活用。
一、成语中名词的活用。
第一类:名词活用作动词。
一是名词的使动用法,即成语中的名词具有使它后面的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如:报仇雪耻(“使……昭雪”)、祸国殃民(“使……受害”、“使……遭殃”)、汗牛充栋(“使……出汗)等。
二是名词的意动用法,即成语中的名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什么看成(当成)什么的意思。
如:草菅人命(把……看作野草)。
三是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
(1)名词放在副词(主要是“不”)的后面而具有了动词的性质,如:不胫而走(长腿),不翼而飞(长翅膀),不稂不莠(长狼尾草、长狗尾草),密云不雨(下雨),不毛之地(长草木),不情之请(近人情),莫名其妙(说出),华而不实(结果实),不衫不履(穿上衣、穿鞋子),先礼后兵(讲礼貌、用兵)等。
(2)两个名词形成主谓或动宾结构时,其中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车水马龙(车如流水、马如游龙),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尽力实行),心猿意马(心如猿猴跳跃、意如快马奔驰),一诺千金(一个许诺下来就价值千金);洞烛其(照亮),计日程功(计量、考核),韩信将兵(带领),平步青云(行走,这里指走上)等。
第二类:名词活用作状语。
1、时间名词作状语。
A、日、月、年等用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的经常性。
可译为“日日(每日)”、“月月(每月)”、“年年(每年)”。
例如:日理万机、日新月异。
B、日、月放在表变化的动词或形容词之前,可译为“一天天地”。
如:日积月累、蒸蒸日上。
C、“朝”“暮”“晨”“夕”等时间名词用在动词前,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如:朝不虑夕、朝闻夕改。
2、普通名词作状语。
A、表示方位和处所。
如: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在外面);筑室道(在路上)谋;虎口余生(虎口里);金榜题名(金榜上);风餐露宿;风雨飘摇;管窥蠡测(从竹管孔里);道不拾遗等。
B、表示动作行为使用的工具。
文言文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和为

文言文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一、意动用法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
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等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1、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宾客:本为名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
“宾客其父”是动宾结构,意为“以其父为宾客例2:父利其然也。
利:是名词活用作意动词。
“利其然”即“以其然为利”(把这种情况视为有利可图《伤仲永》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入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例1: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异: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
“异,即“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怪)例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奇: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
“奇之”,即“以之为奇”(认为他才能非凡)成语卷: 兵贵神速(以…….为贵不耻下问以。
为耻是古非今以。
为是,以。
为非)不远千里(以。
为远二、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
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
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1、动词使动用法: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例1: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
(《五蠹》怀:使,归顺例2:直可惊天地,泣鬼神《<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惊:使,震惊。
泣:使悲泣,例3:/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赤壁之战,走:使操军逃跑②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陈涉世家》)“忿惠”是主语(吴)广”使宾语“尉”“忿恚”,全句译为“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以此使校尉恼怒。
高中文言文使动、意动、为动用法例释

高中文言文使动、意动、为动用法例释掌握文言文中的使动用法对研究有很大帮助。
文言文中的使动用法有三种形式:动词、形容词和名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一、概念认识在句子中,动词的使动用法是指当某个动词充当谓语时,句子的主语并不是这个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施行者,而是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的这个动作。
所以,解释这个动词时,应该在前面加“使”,成为“使(让)+宾+动词”的格式。
例如,在《郑伯克段于鄢》中,“惊”这一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只能是宾语XXX,因为XXX是难产而生的,XXX因此“吃惊”。
在XXX的《赤壁赋》中,“舞”、“泣”这一动作的XXX分别是“潜蛟”和“嫠妇”,而使他们“舞”、“泣”的则是“余音”。
二、形式特征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常指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但当它们以使动用法出现在句中时,也就带上了宾语。
例如,在XXX的《六国论》中,“却”是不及物动词,但后面带了指代“秦”的宾语“之”,所以“却”就是使动用法,解释为“使(之)退却”。
判断一个动词是否为使动用法的方法之二是观察句子中作为谓语的动词是否是一个后面带宾语的不及物动词。
如果是,则可以尝试从使动用法的角度来理解这个动词。
下列句子中带有使动用法的不及物动词:XXX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郑伯克段于鄢》)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XXX《陈涉世家》)大夫种、XXX存亡越,XXX,立功成名而身死亡。
(XXX《淮阴侯列传》)君将哀而生之乎?(XXX《捕蛇者说》)另外,及物动词也可以有使动用法。
这种情况在古汉语中比较罕见,但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及物动词带有宾语,形式上和动宾结构相似,但意义不同。
使动用法虽然也是及物性质的,但动作行为不是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主动发出的,而是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使其产生这种动作行为。
例如,在《过秦论》中,“序八州而朝同列”中的“朝”是及物动词,意为“朝见”。
成语中使动意动用法

成语中使动意动用法
中国的文化深厚,词语精细。
在中文中,有一种特殊的词语成语,有些成语来自古代,有些则是几百年前的新词,都包含着深刻的中国文化文化背景,且有深层次的含义。
这其中,使用动意使动词动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可以表示“动作”、“态度”和“情绪”。
在中文里,句子里的使动词会增添表达内容的表达力,让文章内容更加丰富而自然。
而在中国的成语中,有许多使用了这种特殊的动意使动词,读者可以在成语中感受到其中的动作、态度和情绪的表达。
比如“一唱三叹”,它的意思是唱歌得很好,别人听了会赞许三声。
它的动意使动词是“唱”,它表达了歌声好听,令人赞赏的意境。
另外,“四面楚歌”,它表达了绝望而孤独的感觉,形容使用者心情十分孤独,被四面包围,歌声被压抑,表达了绝望的情绪。
这些使动词的使用,可以让成语表达出更加丰富的内容,从而更好地传达出情感和中国文化的背景。
不仅如此,使动词的运用也可以改变成语的意义。
比如“投鞭断流”,它比喻用力量改善社会环境,但有时候,为了表达不同的内容,将它换做“投鞭折流”也是可以的。
这时,它比喻采取强制措施打断流程,虽然有强制的成分,但它提倡的改变也是正义的。
总之,使动词在成语中的使用非常多,它们可以丰富成语的表达,而且有时候也可以改变成语的意义,可以表达出更多的文化背景和情感。
只有完全理解了中文中使动词的特殊性,读者才可以完全把握成语的真正意义,从而更好地领会中国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精神。
有词类活用的成语

成语中的词类活用聂廷生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较为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难点。
要克服这一难点,教师除了讲清课文中的典型例句之外,为学生适当补充一些相应的练习材料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的特殊固定词组,大多来源于古代典籍中的神话寓言、历史故事和诗文名句,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词类活用。
今将成语中常见的词类活用作一归纳整理,供老师和同学们参考。
一、名词用作状语现代汉语中只有时间名词才能作状语,普通名词用作状语的很少见。
古代汉语中不但时间名词,而且普通名词也可以用作状语,直接限制或修饰动词。
按其所起作用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表示处所或方位,翻译时需要在该名词前加上介词“在”或“从”,例如:草行露宿(在野草里走路,在露天下睡觉。
形容走远路的人艰苦和匆忙的情形。
)风餐露宿穴居野处(居住在洞里生活在荒野。
形容原始人的生活状况。
)旭日东升(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形容朝气蓬勃的景象。
)管窥蠡测(guǎn kuī lí cè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测量海水。
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
)2、表示工具或依据,翻译时需要在该名词前加上“用”或“按”。
例如:口诛笔伐管窥蠡测不可言宣(指不能用言语所能表达的(用在说事物的奥妙、味道),只能意会。
)颐指气使(指不说话,只用面部表情来示意。
形容有权势者指挥别人的神气。
)车载斗量头会箕赋(按人数征税,用畚箕装取所征的谷物。
指赋税苛刻繁重。
)3、表示状态或方式,可译为“像……一样”。
例如:蝇营狗苟蚕食鲸吞凫起雀跃狼奔豕突狼吞虎咽虎踞龙盘龙飞凤舞龙腾虎跃龙争虎斗兔起鹘落鼠窃狗盗抱头鼠窜不甘雌伏鬼哭狼嚎风流云散风驰电掣雷厉风行波诡云谲土崩瓦解鳞次栉比声誉鹊起川流不息烟消云散星罗棋布冰清玉洁珠圆玉润4、时间名词“日、月、年、岁”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频仍,含有“每”或“渐渐地”等意义。
例如:日积月累日就月将日新月异日消月朘岁朘月耗江河日下蒸蒸日上日深月久日理万机二、名词用作动词古代汉语中名词可以用作动词,具有一般动词的特点和功能,如可以带宾语,前面可以加能愿动词,或者受副词的修饰。
文言文使动用法

(1)单于愈益欲降之 (2)缑王与昆邪王俱降汉
使……投降 投 降
课堂小结
1、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 的行为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发出这 个动作,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一种用法。
2、使动用法一般有三种情形:动词、形容词、名 词的使动用法,而形容词和名词的使动用法首先是 他们活用为动词。
有趣的成语 -----成语中的使动用法
你能判断出下面成语中哪些字是使动用法吗?
闭月羞花 富国强兵
一鸣惊人 大快人心
飞沙走石 汗牛充栋
丰衣足食
闭 羞
惊 飞 走 丰 足 富 强
快
汗
人教版高一语文
文言文的使动用法
语文
孙改平
使动用法的概念: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 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 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 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
.
举例说明
1、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活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2、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退
使……恼怒
3、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王:使……称王
2、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肉:使…有三:名词在句中作谓语; 活用为动词;这个词表示的是宾语所 代表的人或事物的性质和状态。
使动用法的判断方法
1、从意义上识别。 (1)孟子将朝王 (2)武丁朝诸侯 朝见 使……来朝见
2、看能否在解释这个词时加进一个“使”字,加得进“使” 就是使动,否则就不是。
举例说明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苦:使……痛苦
2、春风又绿江南岸
劳:使……劳累
绿:使……变绿
小提醒: 在古汉语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前 提条件有三:形容词在句中作谓语;活用为 动词;这个词表示的是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 物的性质和状态。
文言文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和为

文言文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一、意动用法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
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等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与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1、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宾客:本为名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
“宾客其父”是动宾结构,意为“以其父为宾客例2:父利其然也。
利:是名词活用作意动词。
“利其然”即“以其然为利”(把这种情况视为有利可图《伤仲永》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入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例1: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异: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
“异,即“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怪)例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奇: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
“奇之”,即“以之为奇”(认为他才能非凡)成语卷: 兵贵神速(以…….为贵不耻下问以。
为耻是古非今以。
为是,以。
为非)不远千里(以。
为远二、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
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
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1、动词使动用法:动词与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例1: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
(《五蠹》怀:使,归顺例2:直可惊天地,泣鬼神《<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惊:使,震惊。
泣:使悲泣,例3:/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赤壁之战,走:使操军逃跑②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陈涉世家》)“忿惠”是主语(吴)广”使宾语“尉”“忿恚”,全句译为“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以此使校尉恼怒。
3运用成语学文言(成语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附ppt)

词类活用
动词的活用
1、动词活用为名词 救死扶伤 量入为出 道不拾遗
2、动词的使动用法 沉鱼落雁(使……沉,使……落) 闭月羞花(使……闭,使……羞) 倾城倾国(使……倾,使……倾)
词类活用
形容词的活用 第一类,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抱残守缺、避重就轻、飞短流长 扶强抑弱、扶危济困、改邪归正 好高鹜远、怙恶不悛 第二类,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正本清源(使……正、使……清)独善其身(使……善)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不耻下问(以……为耻)、不远千里(以……为远) 3、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 寡廉鲜(少)耻 • 家徒(只有)四壁 • 尸位素(白)餐 • 不学无术(本领) • 如释(放下)重负 • 不速(邀请)之客 • 不期(约定)而遇 • 文(掩饰)过饰非 • 出类拔(超出)萃 • 蔚为大观(景象) • 寄(依附)人篱下
文言虚词
“以”的用法 • (1)以貌取人:介词,凭。 • (2)拭目以待:连词,而。 • (3)自以为是:动词,认为。 • (4)物以类聚:介词,按照。 • (5)以理服人:介词,用。 • (6)以辞害意:介词,因为。
胜:略胜一筹(超过)、美不胜收(尽) 引人入胜(优美的景色)
务:不务正业(致力,从事) 不急之务(事务,事情) 除恶务尽(必须)
一词多义
相:相机行事(鉴别,审察) 开诚相见(偏指一方)、肝胆相照(互相)
于:青胜于蓝(比)、受制于人(被) 与:与人为善(赞成)、与日俱增(跟着,随着)
欲取姑与(给予) 以:以己度人(用)、以貌取人(凭)
顾:顾影自怜(回头看) 三顾茅庐(拜访) 奋不顾身(考虑)
疾:讳疾忌医(疾病) 疾恶如仇(痛恨) 疾风知劲草(强,猛)
一词多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跟成语学文言文中的使动用法
导读:文言文中的使动用法是高考热点,也是学习难点。
借助成语领悟使动用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示例】
汗牛充栋——汗:名词作使动词,使牛累得出汗。
例句: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读书者有几?
生死肉骨——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死人复生;肉:名词作使动词,使骨长肉。
例句: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闭月羞花——闭: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月躲藏;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花羞残。
例句:引动这撩云拨雨心,想起那闭月羞花貌,撇的似绕朱门燕子寻巢。
沉鱼落雁——沉: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鱼沉入水底;落: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雁降落沙洲。
例句:他二人长的一个是沉鱼落雁之容,一个是闭月羞花之貌。
飞沙走石——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沙飞扬;走: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石滚动。
例句:苍梧、南海,岁有风瘴气之害,风则折木,飞沙转石,气则雾郁,飞鸟不经。
既来之,则安之——来: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之来;安:形容词作使动词,使之安定。
例句: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威武不屈——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之屈服。
例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悦近来远——悦:形容词作使动词,使近处的人悦服;来: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远处的人来归。
例句:叶公子高问政于仲尼,仲尼曰:“政在悦近而来远。
”
一鸣惊人——惊: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人震惊。
例句: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安邦定国——安:形容词作使动词,使邦安定;定:形容词作使动词,使国巩固。
例句:我本是安邦定国李存孝,今日个太平不用旧将军。
大快人心——快:形容词作使动词,使人心痛快。
例句:若果有激浊扬清之当道,则乘是狱之起,并其监生而黜之,是为大快人心者矣。
殚精竭虑——殚:形容词作使动词,使精力耗尽;竭:形容词作使动词,使忧虑用尽。
例句:于是居肆子弟皆踊跃登来,殚精竭虑,以求推陈出新之法。
丰衣足食——丰:形容词作使动词,使衣物丰富;足:形容词作使动词,使粮食充足。
例句:堂头官人,丰衣足食,所住无不克。
富国强兵——富:形容词作使动词,使国家富足;强:形容词作使动词,使军队强大。
例句:故治国者,其抟力也,以富国强兵也。
光宗耀祖——光:形容词作使动词,使祖宗光彩;耀:形容词作使动词,使祖宗荣耀。
例句:儿子管他,也为的是光宗耀祖。
劳师袭远——劳:形容词作使动词,使师劳累疲惫。
例句: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强干弱枝——强:形容词作使动词,使树干强壮;弱:形容词作使动词,使枝叶柔弱。
例句:而汉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秉其厄塞地利,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矣。
赏心悦目——悦:形容词作使动词,使眼睛愉悦。
例句:两人到山脚下一看,只见新叶嫩碧,土地金黄,野草开着些红红白白的小花,真是连看看也赏心悦目。
深根固本——深:形容词作使动词,使根深;固:形容词作使动词,使本固。
例句:令之有渐,轨之有度,宠之有节,权不外授,威不下黩,所以杜其萌际,深根固本,传之百世。
完璧归赵——完:形容词作使动词,使璧完好。
例句: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