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的姑息治疗

恶性肿瘤的姑息治疗
恶性肿瘤的姑息治疗

晚期癌症姑息治疗与生活质量

晚期癌症姑息治疗与生活质量【关键词】肿瘤;姑息疗法;生活质量 目前,肿瘤的发生率在世界各地都有明显增高的趋向。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调查统计,1995年全世界有新发癌症患者1000万人,死于癌症人数660万,是居民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1]。由于肿瘤诊断的复杂性及目前诊断水平的限制,在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相当多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晚期癌症患者应得到进一步的姑息治疗以提高其生活质量。但由于人们传统观念对癌症和死亡存在偏见,加之现有的医疗制度和条件所限,致使大量晚期癌症患者得不到合理的治疗和妥善的安置,而蒙受癌症所带来的极大的身心痛苦、经济损失、家庭不宁,也增加了社会和工作单位的负担。2006年第4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的主题是“规范肿瘤治疗,提高生命质量”。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和欧洲临床肿瘤学会于2006年共同发布了“改善癌症医疗质量的共识意见声明”,强调关注癌症生存者及癌症姑息治疗问题。这些所体现的基本思想是:尊重癌症患者,科学决策抗癌治疗,保证癌症医疗质量。WHO对肿瘤工作者的要求,已由过去的肿瘤预防、早诊断、早治疗的三个重点改进到肿瘤预防、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和姑息治疗的四个重点,并认为姑息治疗在多数常见癌症的治疗中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 1 姑息治疗的定义、起源及发展

根据WHO的定义,姑息治疗是指对所患疾病已经治疗无效的患者积极地、全面地医疗照顾。对疼痛、其他症状以及心理、社会和精神问题的控制是首要的。姑息性治疗的目的是使患者和家属获得最佳生活质量。姑息性治疗的很多方面也可与抗癌治疗一起应用于疾病过程的早期[2]。因此姑息治疗是一种人性化的治疗[3]。 姑息治疗起源于4世纪古罗马拜占庭Christain社会机构发起的临终关怀医院(hospice)运动。1967年,世界第一个现代化的Hospice在伦敦建成。20世纪70年代以后,姑息治疗机构逐渐发展壮大,目前英国有700余家,美国3000余家,其他欧洲及第三世界也陆续建立起Hospice。1982年WHO提出“到2000年使癌症病人不痛”,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应用癌痛止痛原则。1993年英国和加拿大学者编写了牛津大学教科书《姑息医学》,并于1998年再版。 我国姑息治疗事业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李同度教授于1985年首次提出“晚期癌症患者收治是个社会问题”,1987年筹建了我国第一个以收治晚期癌症患者为主的安徽肿瘤康复医院。1994年8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后来各省市也相继成立省市级的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1990年,我国卫生部和WHO共同召开全国癌痛专题研讨会,并把癌痛三阶段止痛方案推向全国[4]。此后,1991年、1994年和1999年,我国三次修

恶性肿瘤临床DCCK治疗手册

恶性肿瘤临床治疗手册 肿瘤的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应用的报道已近10年,2009年6月,国家卫生部正式批准细胞治疗作为第三类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卫办医政发 [2009] 84号)。结合我公司治疗数千病例的经验,总结制定本治疗规范,以方便临床使用。一、产品知识 肿瘤生物治疗简述 长期以来,肿瘤治疗最常见的方法是手术、放疗和化疗。但这三种传统的常规模式均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随着人们对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深入研究,及肿瘤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肿瘤的生物治疗迅速发展,成为肿瘤治疗的第四种治疗模式。生物治疗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特异性、有效性,对正常造血及免疫系统、主要器官无负面影响和明显毒性,被认为是本世纪肿瘤综合治疗模式中最活跃、最有前途的治疗手段。生物治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现代手术、化疗和放疗方法联合应用,具有很强的互补作用,不但具有清除体内不同部位的肿瘤细胞,防止肿瘤复发与转移的作用,而且对病人受损的免疫系统又能起到恢复与 重建的独特作用。 目前,肿瘤生物治疗主要有5 类:细胞因子治疗、单克隆抗体及其偶联物技术、基因治疗、过继细胞治疗和肿瘤疫苗治疗。其中,细胞治疗是最具有发展应用价值的过继细胞治疗方法,而细胞治疗是最具有发展应用价值的肿瘤疫苗治疗方法。 细胞 1、基本信息 细胞,即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活性细胞,增殖能力强,细胞毒作用强,具有一定的免疫特性。由于该细胞同时表达 3 +和 56+ 两种膜蛋白分子,故又称为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样 T 淋巴细胞,兼具有 T 淋巴细胞强大的抗瘤活性,和细胞的非限制性杀瘤优点。该细胞对肿瘤细胞的

晚期癌症的姑息性化疗程序

晚期癌症的姑息性化疗 姑息性化疗的目的是提高生存质量和带瘤生存。临床上有些肿瘤病人,特别是晚期病人,目前的化疗并不能使之达到治愈,也不一定能延长生存期。此时应认真地权衡化疗可能带来的好处,与其毒副反应可能带来的痛苦,以改善生活质量为首要目的,来决定治疗策略。不必过分强调治疗的彻底性,应以反应小,痛苦小的治疗为选择。目前,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如非小细胞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食管癌、头颈部癌的化疗疗效均不满意。对此类肿瘤的晚期病例,已失去手术治疗的价值,化疗也仅为姑息性。主要目的是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的寿命。 一、姑息性化疗的临床应用方式 1. 全身化疗(Systemic Chemotherapy):采用静脉注射、肌注或口服途径给药,药物分布于全身多种器官组织。 2. 局部化疗(Local Chemotherapy),包括特殊途径化疗: (1) 腔内化疗:包括胸腔内化疗,心包腔内化疗及腹腔内化疗,可治疗癌性浆膜炎和浆膜腔积液。 (2) 鞘内化疗:通过腰椎穿刺鞘内给药,可使抗癌药进入脑脊液,常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或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肿瘤及其它恶性肿瘤的中枢神经转移。 (3) 介入化疗:通过高选或超选动脉或静脉插管与置管或穿刺,灌注大剂量抗癌药物以提高局部血药浓度,增强化疗效果。如肝动脉插管介入化疗(常与栓塞合用),或门静脉穿刺介入化疗治疗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 (4) 瘤体内注射药物,即直接将抗癌药注入瘤体局部,如直接对小肝癌癌灶内注射无水酒精或丝裂霉素等,常在B超或CT引导下进行。 (5)膀胱灌注化疗:主要用于治疗膀胱肿瘤,通过导尿管给药,常用药物有丝裂霉素吡喃阿霉素及卡介苗等。 二、肿瘤化疗的药理学基础 50多年来筛选过的抗癌化合物或植物提取样品多达50多万种;但是,经过临床试验有确切疗效的药物只有几百种,而目前常用的药物在60-70种。 (一)、抗癌药物的传统分类 一般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性质、来源及作用原理,将抗癌药物分为六类。 1.烷化剂此类药物最早问世并用于临床,按其结构特征分为如下类型:

癌症姑息治疗

癌症姑息治疗 【WHO攻克肿瘤的四大战略任务】肿瘤预防、肿瘤早诊、综合治疗、姑息治疗 【发展姑息医学是全社会的需要】1、癌症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增加2、社会老年化进程的加速3、可治愈性肿瘤的比例仍很低4、晚癌患者如何办 【WHO姑息治疗的原则】1、缓解疼痛及其他造成痛苦的症状2、肯定生命并把死亡看成一个正常的过程3、对死亡既不延长也不促进4、对患者全身心的关顾,使其尽可能主动的生活5、给家属提供一个支持系统,妥善地照顾患者,正确处理后事6、提高生活质量可能对疾病过程起到正面的影响7、姑息治疗应尽早地用于疾病的早期,与放疗、化疗相结合8、为了更好的了解和处理一切痛苦的临床并发症所需要的调查及研究 【早期规范化处理癌痛及其他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1、终末期疾病源于疾病早期2、早期疼痛不处理,导致神经和中枢的敏化,使疼痛信息传导的增强,静止通道的活化,使疼痛不断增强,甚至无害刺激也可诱发痛苦3、未处理的症状造成慢性痛苦,导致抑郁、自杀、恶液质 【姑息治疗在肿瘤学中的位置】1、姑息治疗应尽早地贯彻到肿瘤治疗始终2、癌症发病在发展中国家仍将继续呈上升趋势3、80%以上患者需姑息治疗4、发达国家五年癌症生存率达50%,但早、晚也需姑息治疗5、当医疗花费成为患者负担后,姑息治疗愈来越得到患者及家属的选择 【姑息医学发展滞后的原因】1、社会对姑息治疗的定义、伦理、原则、内容缺乏认识 2、政府的国家癌症控制项目欠具体 3、对受伤害的脆弱的群体缺乏来自各方面精神及经济的支持 4、政策制定者、执行者、专业人员研讨应加强如:如何落实与整合肿瘤工作的四项任务?如何确定优先?如何消除现实医疗实践中的浪费、开拓有效的医疗服务?了解地区差异、基金保证与重视程度的区别 5、肿瘤专业工作者错误的认为停止化疗=不能提供其他,希望被剥夺而放弃了患者;疾病进展=肿瘤医生的失败,形成自责;支持治疗Hospice=不治疗,造成患者因转诊晚而未享受足够的姑息治疗的现象 6、专业姑息治疗队伍处于治疗与姑息的交接口,感到无所是从,缺乏成就感,缺乏周围的支持,忽略了自己正在从事真正的人文关怀,真心的奉献爱心的事业 7专业医院考虑出成果,出人才及医院收入,医生考虑疗效与不良反应,家属最关心的经济问题,而患者急于缓解痛苦,如何将四者统一将是人文关怀及和谐社会的体现 8、初级保健人员缺乏治疗、教学、科研及学习的条件。面对本应多中心协作的躯体、心理、精神全面关顾的弱势群体感到无能为力的负罪感。 【根据资源水平姑息治疗优先的实施】目的:改善癌症或其他致命性疾病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 内容:疼痛控制、症状处理、心理及精神支持,所有国家公众及专业人员都应知道癌痛是可以避免的,并且在各健康保健组织均可提供口服吗啡 1、低资源国家:在所能达到的目标地区各层次的医疗保健机构都要采用最低标准的疼痛控制和姑息治疗,如家庭护理 2、中等资源国家:全国范围内各层次的医疗保健机构都要保证最低标准的疼痛控制及姑息治疗实施,可由健康保健工作者及家庭护理共同完成 3、高水平资料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各个层次的医疗保健人员均应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家庭护理确保国

男性生殖系统肿瘤

男性生殖系统肿瘤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第六章男性生殖系统肿瘤 一、睾丸肿瘤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是相对较少见的肿瘤,约占男性恶性肿瘤的%,但却是15-34岁之间男性最常见的肿瘤。在过去40年中,其发病率增加了一倍左右,2004年美国新发病例8900例。在我国上海市肿瘤登记资料的该病发病率为10万,高于前列腺癌和阴茎癌。与其发病有关的因素有遗传、隐睾、睾丸发育不全和Klinefelter综合征。 [诊断要点] 睾丸肿瘤的常见症状是阴囊肿块不断增大,有时伴疼痛,迅速肿大的肿瘤内出血会产生触痛和剧痛。睾丸上长出的硬块临床上应怀疑为睾丸肿瘤。 体检和超声检查可查明病变的部位。如果证实为睾丸内肿块,进一步的检查包括血中AFP、LDH和β-HCG浓度的测定及胸部X线检查。对已确诊的睾丸肿瘤,应常规进行腹盆腔CT扫描;精原细胞瘤病人常常有HCG、LDH的升高,AFP的升高常常预示有非精原细胞瘤成分存在。如果腹盆腔CT扫描提示有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或胸部X线检查异常,应行胸部CT扫描检查。 [病理分型] 按照WHO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病理分类,在所有睾丸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中,少于一半的病人为单一组织学类型,其中50%为精原细胞瘤;其它的均为混合型,病理类型在评价转移风险和预测治疗疗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多胚瘤虽然被认为是混合型,但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生长特性,因此常常被单独列为一种病理类型。 1.精曲小管内生殖细胞瘤,未分类(IGCNU) 2.单一组织学类型 精原细胞瘤

胚胎癌 畸胎瘤 卵黄囊肿瘤 绒毛膜上皮癌 3.混合型 胚胎癌伴畸胎瘤伴或不伴精原细胞瘤 胚胎癌伴卵黄囊肿瘤伴或不伴精原细胞瘤 胚胎癌伴精原细胞瘤 卵黄囊肿瘤伴畸胎瘤伴或不伴精原细胞瘤 绒毛膜上皮癌伴其它成分 4.多胚瘤 [临床分期] 睾丸肿瘤的TNM分期(AJCC,2002) 原发肿瘤(pT)在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确定原发肿瘤的范围 pTx原发肿瘤未能评价(用于未行睾丸切除术时) pT0无原发肿瘤证据(例如睾丸组织学为瘢痕) pTis精曲小管内生殖细胞瘤(原位癌) pT1肿瘤限于睾丸和附睾,无血管/淋巴的侵犯,或肿瘤可能侵入白膜,但未侵犯睾丸鞘膜pT2肿瘤限于睾丸和附睾,有血管/淋巴的侵犯,或肿瘤透过白膜已侵犯睾丸鞘膜 PT3肿瘤侵犯精索、尚未或已有血管/淋巴的侵犯 pT4肿瘤侵犯阴囊、尚未或已有血管/淋巴的侵犯 区域淋巴结(N):主动脉旁及腔静脉旁淋巴结,阴囊手术后同侧腹股沟淋巴结NX区域淋巴结未能评价

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策略

---------------------------------------------------------------最新资料推荐------------------------------------------------------ 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策略 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策略营养治疗的原则对肿瘤患者进行营养治疗,是希望满足患者的机体需要,改善其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患者对手术、放疗、化疗的耐受力。 能量能量供给过多易引起患者肥胖,且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都与能量摄入过多有关;过少又易引起或加重患者营养不良,甚至导致恶病质。 能量供给要适量,应视患者营养状况、活动量、性别、年龄而定,以能使患者保持理想体重为宜。 在没有严重并发症的情况下,成人供给能量 2019 keal/日即可。 蛋白质肿瘤状态下,患者有效摄入量减少,加之肿瘤高代谢,蛋白质消耗增加,手术、放疗、化疗也会对机体正常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损伤组织的修复也需要大量的蛋白质,因此,蛋白质供给量要充足。 供给量应占总能量的 15%~20%,或按(1. 5~2) g/kg 日)计算,其中优质蛋白应占 50%以上。 脂肪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都与动物性脂肪摄入过多有关。 脂肪供给量要限制。 应占总能量的 15%-20%,其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应为 1: 1 / 4

1: 1。 碳水化合物主要供能物质,应占总能量的 60%~65%。 供给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蛋白质的消耗,保证蛋白质的充分利用。 另外,如果胃肠道条件允许,还应增加膳食纤维的供给。 维生素和矿物质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都与机体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密切相关。 应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及时予以补充和调整。 若膳食调整不能满足需要,可给予相应制剂,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其他肝功能不全时应限制水、钠摄入,肾功不全时应限制蛋白质摄入,接受放疗、化疗时饮食宜清淡。 对于伴有严重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者,可选用经肠要素营养和(或)肠外营养,防止出现恶病质状态。 宜食用的食品在保证患者膳食结构合理、营养素摄入平衡的前提下,经常性食用一些目前认为具有防癌、抗癌作用的食物,对患者有一定的益处。 菇类如香菇、冬菇等,富含蘑菇多糖,有明显的抗癌、抑癌作用。 木耳类如银耳、黑木耳等,其提取物中的多糖类有很强的抑癌作用。

肿瘤常见治疗方法的优劣

郑州市管城中医院肿瘤科 肿 瘤 常 见 治 疗 方 法 的 优 劣 肿瘤治疗各种方法的优劣

论肿瘤治疗各种方法的优劣 因为环境因素、生活习惯、工作压力等各种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癌症越来越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的肿瘤发病人数都在1000万人以上,而且许多病人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越来越多的疗法也干扰者人们的选择,郑州市管城中医院的专家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肿瘤治疗各种方法的优劣,供患者及其家属参考。 手术治疗: 理论依据:肿瘤是一类以"局部肿块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因此从理论上讲,手术切除局部肿块可以起到治疗肿瘤的作用,也应作为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临床实践也证明了这两点:对于多数肿瘤来说,手术常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确能治愈部分病例。 手术治疗主要适应于除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外,大多数实体瘤都可以采用手术疗法。尤其是早、中期癌症,良性肿瘤以及没有发生局部和远处转移患者,一般病灶<3厘米,治愈率达90%以上;中期病灶<5厘米,治愈率达60%;晚期病灶>5厘米,治愈率达10%左右。 优势:1. 疗效直接,是绝大多数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是早期手术切除完全的肿瘤有完全治愈的机会。 2. 肿瘤对手术切除没有生物抵抗性,不像肿瘤对放疗存在有敏感性的问题。 缺点:1.有危险性,尤其对于部位敏感的癌症,手术风险较大。 2.由于手术是局部疗法,对于已经发生转移的癌症患者仅能做姑息性局部切除,且由于手术对人体的创伤较大,会使患者的免疫力降低,并且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 3.复发率极高。 4.有种植的可能。 放射治疗(伽马刀): 理论依据:肿瘤是一类细胞增殖、分化异常的疾病,化疗药有"细胞毒"和促进分化等作用,可以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和促进肿瘤细胞的分化等,从而可以治疗或治愈肿瘤。俗称“烤电”,是1895年法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的,所谓放疗是利用X光射线较强的贯穿能力透过皮肤、骨骼直达人体深部组织,从而将敏感的肿瘤细胞杀死,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 以下几种情况应避免使用放疗: 1.肺癌合并大量胸水及肝癌合并大量腹水者; 2.食管癌已穿孔、腔内合并大量积液; 3.有其他严重疾病者,如急性感染;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委员名单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委员名单 省份姓名所在单位副主委常委委员 李萍萍北京肿瘤医院副主委○ 徐兵河中国医学科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5北京罗健中国医学科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内科 吴世凯解放军三零七医院 李小梅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科○ 王杰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肿瘤科主委○ 王雅杰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肿瘤科 6上海胡夕春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姚阳上海第六医院○成文武复旦大学肿瘤医院 王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肿瘤科 秦叔逵解放军南京八一医院全军肿瘤中心候任主委○ 3江苏江志伟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 杨扬江苏省肿瘤医院 2天津潘战宇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陈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中心副主委○ 4湖北谢丛华武汉大学附属中南医院肿瘤科 臧爱华湖北省肿瘤医院内科 褚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中心 卢连法安徽济民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中心主任○ 3安徽季楚舒安徽省立医院肿瘤科副主任 吴穷安徽省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主任 张力中山大学附属肿瘤防治中心内科副主委○3广东张为民广州军区总医院肿瘤科 林英诚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2黑龙江张清媛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主委○于常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内科

1 2 1 1 1 1 1 2 2 1 1 2 2 2 3 2 2 1 1 1 3吉林周红吉林省肿瘤医院 辽宁 谢晓冬沈阳军区总医院肿瘤中心○ 白维君辽宁省肿瘤医院 内蒙王晓红包头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宁夏詹文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肿瘤医院 甘肃赵勤甘肃省肿瘤医院 青海刘红星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新疆徐继鸿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四川 侯梅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 张智慧四川省肿瘤医院 重庆 梁后杰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 王东林重庆市肿瘤医院 陕西刘文超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肿瘤中心 山西张国琛山西省肿瘤医院 河北 刘巍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内科○ 刘小立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河南 罗素霞河南省肿瘤医院○ 张明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 山东 梁军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刘波山东省肿瘤医院 马胜林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浙江潘宏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郑晓浙江省肿瘤医院 江西 熊建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 郑智江西省肿瘤医院 湖南 钟美佐中南大学附属湘雅医院肿瘤科 罗以湖南省肿瘤医院 贵州邹彦贵州省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医院 云南宋鑫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广西宋向群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福建 黄诚福建省肿瘤医院内科副主委○ 崔同建福建省立医院肿瘤内科

各类肿瘤的治疗原则

各类肿瘤的治疗原则

第四章各类肿瘤的治疗原则 一、头颈部恶性肿瘤 头颈部恶性肿瘤是指颅底到锁骨上、颈椎前这一解剖范围内的所有恶性肿瘤,这些肿瘤可以来源于耳鼻咽喉、口腔、涎腺、头面部软组织、颈部软组织和甲状腺等部位,一般不包括颅内、颈椎及眼内的肿瘤。头颈部的恶性肿瘤大部分为鳞癌。本章只讨论鼻咽癌、鼻腔和鼻旁窦恶性肿瘤、喉癌和甲状腺癌。 【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 1.抗肿瘤药物治疗前需取得明确的病理学或细胞学诊断,治疗期间应定期评估疗效。 2.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复杂,各种治疗手段间的配合繁复,对个体化的要求较高,因此建议在有经验的中心治疗,并且以综合治疗组(MDT)的形式开展。 3.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各种治疗手段可能造成并发症,疾病本身和治疗都可能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因此需重视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还需重视患者的对症治疗和护

理。在制定治疗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到患者的耐受性。 4.患者的合并症会影响诊断、治疗、预后和生活质量。合并症评价应在治疗前完成,在制定整个治疗计划时应考虑合并症因素。 5.应重视生活质量的评估与改善。 6.由于同步化放疗的效果优于单纯放疗或序贯化放疗,但不良反应较重。因此建议在有经验的中心进行,并需重视不良反应的处理。 7.鼓励患者戒烟、戒酒,以免降低疗效。 (一)鼻咽癌 鼻咽癌传统上的标准治疗是放疗,但这一疾病在头颈部肿瘤中最易发生远处转移,并且局部晚期鼻咽癌在单纯放疗后局部复发率也较高,化疗在本病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适用范围和治疗目标】 1.同步放化疗和辅助化疗:对于局部晚期的鼻咽癌患者,同步化放疗序贯辅助化疗,与单纯放疗相比,可降低局部、区域和远处复发率,提高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这一治疗策略适于T1-2aN1-3M0以及T2b-4 N0-3M0的患者。在同步化放疗后可加用。

肿瘤晚期患者姑息护理(完整版)

肿瘤晚期患者的姑息护理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临终和死亡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虽然近年来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进展迅速,但是癌症患者的死亡率仍然较高。根据WHO报告,2008年全球新发生的癌症患者超过1000万,因癌症死亡的人数达700万。卫生部最新统计显示,2006年恶化肿瘤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亡原因。终末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死亡给患者、家属所带来的影响也日趋得到重视。随着肿瘤专业化护理的发展,缓解疼痛及其它痛苦症状,为患者提供身心、社会的全面照顾,以及帮助家属应对悲伤,成为肿瘤姑息护理的重要任务。姑息护理在发达国家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在我国尚在开始阶段。现将我国晚期癌症患者的姑息护理综述如下。1姑息护理的概念及内容 (1)概念姑息护理是对没有治愈希望的疾病进行积极而全面的照顾。其宗旨是将临终阶段看成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生活,减少临终癌症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维护临终患者的尊严。姑息护理始于临终关怀,但不等同于临终关怀,它贯穿于进展期疾病始终,由前期的姑息照护,患者临终阶段的姑息照护及患者死后对家属的哀伤辅导三部分组成。 (2)内容姑息护理的目标是维护患者的尊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也可以干预疾病的过程,姑息服务的照护是积极的,不是消极的,贯穿于整个诊断和治疗过程,主要内容是控制疼痛和其他

症状,如化疗、放疗带来不良反应的相关症状,全面的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支持系统,尽可能帮助患者以积极的态度活着到死亡,亲人能正确看待患者的疾病过程和他们的逝世;承认濒死是一个正常的过程,不刻意加速他们的死亡,也不拖延他们死亡的时间。 2 姑息护理 2.1 基础护理 (1) 病房环境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教授认为,人与环境之间产生移情作用。我们要为病人创造舒适、安静、人性化的生活环境,美好的环境可使病人产生对生命的热爱,并珍惜生命。保持病房内整洁,通风良好,光线明亮,温、湿度适宜,床单位舒适。 (2) 饮食护理向病人和家属做好饮食宣教,分析饮食的重要性,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给其制定富营养饮食食谱,并告知其家属尽量按照患者口味烹饪食物。 (3) 生活照护根据护理级别予以生活护理。①注意口腔卫生:如果有口腔溃疡、炎症,建议患者不要吃酸性食物,饭后及时漱口。对不能进食或口腔有疾病者,及时予以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湿润,张口呼吸者可以用生理盐水湿润口唇,也可涂唇膏。②加强皮肤护理:晚期癌症患者身体衰弱、长期卧床、因疼痛而长期采取强迫体位,还有大小便失禁、水肿等原因都极易引起褥疮,因此给予压疮风险评估后,及时有效的预防,可使用气垫床,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无碎屑、皱褶,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及完整性。③头发、胡须护理:选择适合患者发质的洗发水给病人洗头,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发

肺癌患者的姑息治疗现状

肺癌患者的姑息治疗现状 作者:xxx 单位: 邮编: 摘要:肺癌发病率占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率的12%,并有着最高的年死亡率。治疗上,总的目标是争取治愈或延长生命。但近6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失去了根治性治疗的机会。因此,舒缓和支持治疗成为其终将接受的一项治疗。那些症状上表现为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剧痛、疲乏和恶液质状态,以及恐惧、抑郁和体力、智力显著降低的患者均有接受住院或家庭姑息治疗的指征。了解姑息治疗中应用的各种方法可以有效缓解进展期患者发生在最后生命阶段的各种症状。进展期肺癌的常用治疗方法为手术、放化疗。在疾病早期引入姑息治疗是近年来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肺癌姑息治疗生活质量 一、肺癌概述 恶性肿瘤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全世界每年新诊断癌症患者约1100万,年死亡人数约700万。据预测,到2030年癌症新诊断病例数将增至2600万,而年死亡人数将升至1700万。全球癌症发病率升高与社会老龄化、环境污染以及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1]。 肺癌占所有癌症的12%,在男女患者中均居年死亡率之首。大约50%的病例在诊断时已属晚期[2]。超过一半的新发病例年龄超过65

岁。性别是一个重要的预后指标,通常女性患者生存期优于男性[3]。 组织病理学上通常将肺癌分为2大类。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80%~85%,和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约占15~20%。导致肺癌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被动吸烟、电离辐射、空气污染等。肺癌的预后通常都差,原因在于确诊较晚,以及高龄、合并病对治疗的限制。肺癌的最常见症状包括咳嗽、气短、咯血、疼痛,并常常影响患者的精神心理方面,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L)。癌细胞的转移扩散常发生在淋巴结、骨、肾上腺、脑、肝等。消瘦、食欲不振、虚弱和乏力也较常见[4]。外科手术仍然是NSCLC唯一可能根治的手段。早期患者推荐手术治疗,Ⅲ期患者则是手术、放疗、化疗、靶向药物相结合的综合治疗,Ⅳ期患者通常不推荐手术[5,6]。SCLC以生长迅速和早期容易转移为特点,它对放射线和细胞毒性药物敏感,因此它的治疗手段是放、化疗联合的综合治疗[7]。肺癌的生存期与疾病分期相关,Ⅲ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7%~19%,而Ⅳ期仅为2%[8]。 二、肺癌患者的姑息治疗的意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0)的定义,姑息治疗是一种特殊的治疗方式,通过提供疼痛控制、症状缓解以及提供精神与社会方面的支持,让罹患疾病而面临死亡威胁的患者及家属得以改善其生活质量[9]。在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12万,死亡病例超过200万,每天有8550人成为癌症患者,其中死亡病例最多的病种是肺癌[10]。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进展和癌症发病率、死亡率等预期走高,需要姑息治

恶性肿瘤的营养支持治疗讲义

第四章恶性肿瘤的营养支持治疗 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内科教研室 巫云立 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40%~80%,在诊断时约有一半的肿瘤病人已有体重下降,其中以食道癌、肺癌、胃癌及胰腺癌病人的营养不良发生率最高。约有20%以上的肿瘤病人的直接死亡原因是因为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使肿瘤病人对放化疗的耐受性下降,直接影响放化疗的疗效。另外,由于营养不良导致消瘦、体弱等原因,严重地影响了肿瘤病人的体力及参与社交活动的能力,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在恶性肿瘤病人的治疗过程中重视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性,改善营养状况是非常必要的。 一、恶性肿瘤引起营养不良的原因 恶性肿瘤病人的营养障碍以营养摄取降低的消化道进展期癌尤为显著,最终发展到恶病质(cancer cachexia):临床上表现为极度消瘦,食物摄取减少,呈无力状态,贫血,抗感染能力降低及各个脏器功能障碍。恶性肿瘤引起恶病质与下列因素有关:1. 食欲不振,味觉异常及嗅觉的变化,高乳酸及高酮体血症,疼痛及发热症状,焦虑等精神因素;2. 癌症晚期特有的代谢异常,如:热量消耗增加及分解代谢亢进,葡萄糖消耗代谢亢进,脂肪、肌蛋白分解代谢亢进;3. 消化道梗阻,消化吸收障碍,体液丢失;4. 手术侵袭,肝转移(肝脏的乳酸代谢能力降低而血中乳酸浓度增加),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及癌贫血诱发物质(AIS)。

二、营养支持治疗的适应症 肿瘤病人如果体重下降在3月内超过平常的5%,6月内下降超过10%,就被认为有营养不良的存在,须进行营养支持治疗。临床上需要进行营养支持的肿瘤病人包括: (1)手术后发生消化道瘘、胃肠排空障碍等并发症病人。 (2)化疗、放疗等抗肿瘤治疗引起严重胃肠道反应、放射性肠炎的病人。 (3)头颈部恶性肿瘤、食道癌、胃癌、胰腺癌等导致吞咽障碍及肠梗阻病人。 (4)需手术、化疗、放疗而伴有严重营养不良的病人。 (5)晚期癌症伴恶病质或临终关怀病人。 三、恶性肿瘤的营养支持治疗 包括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鼻饲或口服营养素称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静脉输注营养素称为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营养支持溶液必须包括水、热量、氨基酸、电解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水:对多数病人,其水的需求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计算出来:体重中的第1个20kg需补水1500ml,超过20kg,每千克再补20ml,其他的丢失量则应以等量的水取代。计算公式为:1500ml+20m l×(体重-20)+其他丢失量(ml)。按成年人平均面积算,液体需要量大约是30~35ml/kg。 热量:1. 蛋白质:蛋白质和热量需求是紧密相关的。大多数病人每日给予蛋白质0.8~1.2g/kg,即可提供适当的热量。中、重度营

常见恶性肿瘤诊疗规范

常见恶性肿瘤诊疗规范 第一节鼻咽癌 【病史采集】 1.有无耳鼻症状如鼻塞、鼻出血或回缩性血涕、耳鸣及听力下降等。 2.有无上颈部无痛性进行性增大的肿块。 3.有无头痛。头痛部位多位于颞顶部、顶枕部、额部或普遍性头痛,常呈持续性钝痛。 4.有无颅神经受累,常以Ⅲ、Ⅴ、Ⅵ对神经受累多见。 5.询问与鼻咽癌发病可能的相关因素,如遗传因素、地理环境与生活习惯、某些化学致癌物质刺激及某些微量元素摄入不平衡(高镍饮食)等。 【物理检查】 1.头颈部检查:应检查鼻腔、口咽、外耳道、鼓膜、眼眶、软腭有癌肿向外扩展。 2.眼部检查:是否有视力减退或丧失、突眼、眶内肿块、上睑下垂伴眼球固定。 3.颈部淋巴结检查:是否有单侧或双侧颈淋巴结肿大。 4.颅神经检查:是否有颅神经受累的表现。 5.全身检查:有无远隔部位转移的表现。远处转移常以骨、肺、肝等部位多见。 【辅助检查】 1.间接鼻咽镜或纤维鼻咽镜检查。 2.鼻咽部活组织检查。 3.鼻咽及颈部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 4.影像诊断学检查,如鼻咽部CT或MRI检查、鼻咽侧位及颅底片等。 5.EB病毒血清免疫学检查,如VCA - IgA和EA - IgA测定。 【诊断要点】 1.对有头痛、耳鼻症状和颈淋巴结肿大等三大症状或其中之一者,需作鼻咽部检查,以排除鼻咽癌。 2.鼻咽部检查发现鼻咽肿物、溃疡坏死、出血等异常病变。 3.鼻咽部活组织检查是确诊依据。鼻咽涂片脱落细胞检查可作辅助诊断,但不能单独作为确诊的依据。 4.鼻咽或颈部肿块细针穿刺检查找到癌细胞。 5.EB病毒血清免疫学检查,对确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6.影像诊断学检查,有助于确定病变范围。 7.病理学分类:分为高分化鳞癌、低分化鳞癌(其中包括泡状核细胞癌)、未分化癌和其它类型的癌四种类型。 8.临床分型: (1)根据肿瘤生长形态分为浸润型、菜花型、结节型和溃疡型。 (2)根据肿瘤生长特点分为上行型、下行型和混合型。 【临床分期】 采用1992年福州会议推荐的“92分期” TNM标准: T1:局限于鼻咽鼻腔内。 T2:局部浸润:鼻腔、口咽、颈突前间隙、软腭、颈椎前软组织、颈动脉鞘区部分侵犯。 T3:颈动脉鞘区肿瘤占据、单一前组或后组颅神经损害、颅底、翼突区、翼腭窝受侵。 T4:前后组颅神经同时损害、副鼻窦、海绵窦、眼眶、颞下窝、直接浸润第1、2颈椎。 N0:未扪及肿大淋巴结。 N1:上颈淋巴结直径<4cm、活动。 N2:下颈淋巴结或直径4~7cm。 N3:锁骨上区淋巴结或直径>7cm,或固定及皮肤浸润。

肿瘤的治疗方法有什么

肿瘤的治疗方法有什么 肿瘤的治疗方法现在人们很关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 们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生病患者不仅非常的痛苦,患者的家属也都跟着操心劳累还有很多负担,肿瘤这种疾病现在很长见,有很多人还是对这个疾病情况不懂,其实不用担心是可以治疗的,所以今天跟大家细细的讲述一下肿瘤的治疗方法,让大家对它有个深入的了解。 手术治疗除了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外,其余各种恶性肿瘤,包括癌与肉瘤等皆是存在一个或多个有形实体的肿瘤,所以又称为“实体瘤”,可通过外科手术将其切除。由于癌组织有向周围侵犯和沿淋巴管向外扩散、转移的可能,所以对于恶性肿瘤手术切除的原则是:“将肿瘤与荷瘤器官以及引 流区域的淋巴结整块切除”。当然,手术总有一定风险,而且患 者大多为中老年人,又常有其它合并症或潜在的器官功能障碍。但手术切除有可能给病人带来根治的希望,所以仍宜积极争取。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利用射线杀灭癌细胞的方法,对鼻咽癌、宫颈癌、淋巴瘤等恶性肿瘤效果甚佳。放射治疗除可对原发病灶进行治疗外,亦常用于对转移灶如淋巴结、骨及脑部转移的局部治疗。但放射治疗达到一定的剂量时,会产生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等毒副作用,应予相应处理。 化学治疗一些肿瘤如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经化学治疗后会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甚至治愈。近年来,随着化疗新药相继问世,数药联合应用的方案不断推出,对各种实体瘤的疗效也在不断的提高。与放射治疗一样,化疗也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常见有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造血功能抑制以及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乃至骨髓功能衰竭等;脱发、静脉炎也比较常见。故化疗前应多加斟酌,化疗期间应仔细观察,密切随访,及时调整剂量。 生物治疗此法与放疗、化疗不同,一般毒副反应较小,常用于手术治疗、放化疗之后,用以恢复和提高病人免疫功能而巩固疗效,或作为癌症病综合治疗的一部分而发挥其作用。但以目前医学水平来看,很难单一使用生物治疗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 上面叙述了肿瘤的治疗方法的情况,也让大家多多的关 心患有这个疾病的人,多一点关爱,大家平时有时间的话也可以

晚期癌症患者姑息性手术治疗

晚期癌症患者姑息性手术治疗 癌症病人的临床症状并非源于癌细胞本身,而是来源于癌细胞的积累对相应脏器造成的影响。某个脏器的组织细胞刚刚癌变时,人不会有不适的感觉,当癌肿以浸润、转移等形式发展到足以影响相应脏器的功能时,根据受累脏器的不同才会出现各种不适,即临床症状。即使如此,也会因为一些不适的感觉容易耐受,或经过简单的对症治疗即可缓解而不易引起重视。同时,人的内脏器官的定位感、疼痛感等都较迟钝也增加了癌组织发生、发展的隐蔽性。当受累的脏器的功能出现障碍,勉强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时,临床症状才会比较明显,引起病人的重视而就诊。而当受累脏器的功能衰竭时,无法维持生命活动时,则机体死亡。所以,临床上收治的患癌病例多为进展期或晚期,早期癌因其对相应脏器的影响不大,不易产生症状而临床上相对较少。许多晚期或进展期的癌肿病例伴有广泛的或远处的转移,或因直接浸润邻近脏器而难以彻底根除癌肿,治疗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姑息性治疗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妥善治疗晚期肿瘤病人的需求也在逐渐增长,许多以往放弃治疗或者采取消极治疗的病人都希望得到积极的救治;同时,医学技术的进步也为晚期肿瘤的治疗开辟了许多新的途径,许多以往无法治疗的肿瘤,或者肿瘤引起的痛苦症状都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治疗或控制。因此,晚期肿瘤病人的姑息性治疗越来越值得重视,怎样根据各种检查结果准确地评价不同部位的癌肿对机体的威胁,避免不合理的处置给病人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姑息性治疗更为合理,并逐渐走向规范化就成为临床肿瘤工作的重要任务。 姑息性手术(Palliative Care)是相对于根治性手术而言的,指能够减轻病人的症状却不能治愈基础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姑息性肿瘤切除术和减状手术,前者指切除肿瘤的原发灶与转移灶的大部分,肉眼尚有癌残留;后者则根本不切除肿瘤,只是解除肿瘤引起的症状。实际上,无论是根治性手术,还是姑息性手术都是指施术者的主观行为,指手术本身。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即使主观上努力地实施了根治性手术,而在客观上却不一定都能够达到“根治”的效果,在一些晚期病例仍会出现癌残留。在胃癌的诊治中,对于胃癌根治术这种主观行为与术后所获得的客观结果都分别有明确的评价标准,日本的《胃癌处理规约》第11版中按手术清除的范围将胃癌根治术分为“R0~3(根0~根3)”等四种,同时,将手术的结果又分为治愈性、非治愈性等两大类,表示根治手术后是否还有癌残留,以此评价实施胃癌根治术所获得的客观结果。随着对癌的本质的认识的提高,以

恶性肿瘤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认识

恶性肿瘤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认识 营养支持治疗被誉为20世纪与抗生素的发展,麻醉学的进步,重症监护和器官移植并重的医学进展,其在恶性肿瘤患者的综合治疗中的价值已越来越明显。2009年美国肠外与肠内营养学会(ASPEN)发布了临床肿瘤病人营养支持治疗的新指南,重点是再次强调了营养支持治疗在肿瘤病人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性。2012年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石汉平教授、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凌文华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李薇教授主编的国内首部《肿瘤营养学》专著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的出版填补了国内在肿瘤营养学专著方面的空白,奠定了肿瘤营养学的重要地位,同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学科——肿瘤营养学。 肿瘤营养学是应用营养学的方法和理论,进行肿瘤预防及治疗的一门新学科。它以肿瘤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为研究目标,以肿瘤的营养预防,营养支持为研究内容,减少肿瘤的发病率,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命空间,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的。恶性肿瘤是全球一个主要死亡原因,在2008年造成760万人死亡(约占所有死亡人数的13%)。而到2030年将超过1310万。在恶性肿瘤病人中,营养不良发病率高,营养不良显著地危害病人的生存及生活质量,因此,针对肿瘤病人进行营养支持的研究及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肿瘤病人的营养状况和代谢改变 营养不良是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有调查显示,住院的肿瘤患者中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可达63%,有45%的患者体重丢失

达病前体重的10%。在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中营养不良的发病率 高达70%-80%,约22%的恶性肿瘤患者直接死于营养不良。 恶性肿瘤可引起一系列的代谢改变:①肿瘤细胞以葡萄糖为唯 一的能量底物,通过糖酵解获得能量,需要大量的葡萄糖,恶病质 时血糖水平下降,糖原储备减少,糖异生增加,恶性肿瘤患者普遍 存在胰岛素抵抗;②肿瘤患者的脂肪代谢改变主要表现为内源性脂 肪水解和脂肪酸氧化增强,甘油三酯转化率增加,外源性甘油三酯 水解减弱,血浆游离脂肪酸的浓度升高。脂肪分解和脂肪酸氧化增 加导致机体体脂储存下降,体重丢失;③蛋白质代谢主要表现为骨 骼肌萎缩、低蛋白血症、瘦组织群下降、内脏蛋白消耗、蛋白质合 成减少和分解增加、蛋白转化率升高、血浆氨基酸谱异常以及机体 呈现负氮平衡;④细胞因子的异常,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 白介素(IL-1、IL-6),干扰素(IFN),白血病抑制因子等。 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是摄入不足和消耗增加。摄 入不足主要原因为:①1食欲减弱。很多肿瘤患者都伴有食欲减弱,尤其是对肉食的抗拒;②机械性肠梗阻;③抗肿瘤治疗,包括放射 治疗,化学药物治疗,以及其他相关治疗。消耗增加的原因为:① 生化代谢异常;②对乳糖的不耐受,腹泻,有些患者在化疗后可出 现乳糖不耐受现象,饮用乳制品可发生腹泻;③自然病史延长。自 体蛋白质的丢失可导致进行性加重的贫血、低蛋白血症、细胞免疫 反应下降、耐受性下降、用力肺活量减少、肺炎发生率增加、活动 能力下降等。 营养不良的准确筛查与评估是营养支持治疗的关键一步。尽管 目前肿瘤营养学的概念正被逐渐接受,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较少 对营养评定及营养支持给予很好的关注。营养支持治疗前进行筛查

常见恶性肿瘤的诊治原则及预防

常见恶性肿瘤的诊治原则及预防 第一部分:前言 恶性肿瘤的发病和分布有地理和区域性差异,也有 性别和年龄特点。在我国常见而又重要的恶性肿瘤有食管癌、胃癌、肺癌、大肠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等。目前恶性肿瘤的病因尚不清楚,但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和研究,可以知道引起肿瘤发病的一些条件和因素。人类的大部分癌症(80%左右)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 有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饮食不卫生,环境污染,职业因素,生物因素如病毒、寄生虫。体内的代谢产物和内分泌机制紊乱所致的激素水平异常等内源性致癌因素,外源性因素如放射线和一些化学药物等。因而,可以说癌症病因虽不清楚,但是可以设法预防,或在早期发现,争取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以下着重介绍我国常见恶性肿瘤的自我发现、诊治 和预防。 第二部分:目录 一)食管癌 二)胃癌

肺癌 大肠癌 五)肝癌 宫颈癌恶性淋巴瘤 白血病 第三部分:正文常见恶性肿瘤的诊治原则及预防(1 食管癌) 1自我诊断: 食管癌在早期阶段症状轻微,时隐时现,主要为 吞咽食物时胸骨后不适、疼痛或烧灼,食物通过时有异物感或摩擦感,有时吞咽食物时在某一部位有停滞或轻度哽噎,有时有剑突下或上腹不适,呃逆、嗳气等,这些早期症状可持续数月或数年。上述症状在食管炎或其他良性疾病时也可出现,因此要高度警惕,及时到医院就诊做有关检查。早期食管癌如不及时诊治,经过若干时间后上述症状会逐渐加重。直至出现吞咽困难并进行性加重,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时可出现胸背痛、上腹痛、声音嘶哑,穿孔后合并有呛咳或大出血、肺炎、脓胸等晚期征象。 2确诊方法: 食管钡餐造影,食管拉网作脱落细胞检查,及食管 镜或纤维内窥镜检查同时取活检,作病理学检查。 3治疗原则:

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方法探讨

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方法探讨 当前恶性肿瘤在我国有较高的发病率,药物化疗常是其治疗的主要方法,化疗的并发症不容忽视,如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将并发症的伤害降到最低,是医务人员孜孜不怠的追求,本文:针对我院自2012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146例恶性肿瘤患者行有针对性的护理以期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Abstract:The malignant tumor in China has a high incidence rate,chemotherapy is often the primary method of treatment,complications of chemotherapy that can not be ignored,how to reduce the complications occurred and the complication of the damage to a minimum is medical personnel diligent pursuit. This paper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2 to 2014 June were 146 cases of malignant tumor patients have for nursing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nursing methods for the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report as follows now. Key words:Malignant tumor;Chemotherapy;Adverse reaction 肿瘤是机体内正常细胞早不同因素的作用下异常分化或增长速度增快而形成的新生物体,危害了人体的健康[1]。化疗是肿瘤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然而抗肿瘤药物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机体正常的细胞造成伤害,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严重时危及生命。因此加强化疗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受到了医护人员的广泛重视。我院自2012年7月~2014年6月治疗恶性肿瘤患者146例,现将其护理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46例患者男65例,女81例,年龄24~78岁,平均年龄48.27岁。其中肺癌25例,肠癌32例,胃癌43例,乳腺癌29例,恶性淋巴瘤17例。 1.2护理 1.2.1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做到主动接触患者,细心、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解除患者的恐惧、害怕心理,给予患者精神上的鼓励和生活上的照料,体会到家庭的温馨,加强患者家属对患者在治疗上的理解和支持,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指导患者正确认识化疗,向其详细解释化疗药物的作用、治疗的方案以及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使其对化疗有积极的态度,让其认识到化疗的并发症是因体质而异的,要保持舒畅的心情,才能更加促进机体的康复。 1.2.2健康教育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无根本性的代谢差异,因此化疗药物不能避免对正常组织造成伤害,化疗药物可导致骨髓抑制,脱发等毒副作用,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讲清楚化疗的必要性以及化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要保持好皮肤和口腔的清洁,防止感染,注意保暖,定期复查血常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