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研究开题报告
企业知识型员工地激励机制研究开题报告材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学号:学院、系:专业:论文题目: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研究指导教师:2010 年 9月 25日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结合毕业论文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一、本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现在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开展和深化,知识型工作将成为新经济时代主要的价值创造形式,知识管理也将成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新的中心,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也日益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和不竭动力。
知识型员工在劳动过程中,要以知识素质和心理素质为根底,通过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和经验来创造新的知识,从事的再不是简单的机械体力劳动,而是以知识创新为其核心工作内容。
如何有效激励知识型员工,最大限度开发其创造性,提高工作热情,保持企业的强盛竞争力,成为当今现代企业生存和开展的重要内容,也成为了研究现代企业可持续开展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内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现状概述冯丹丹在《基于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构建》中提到,目前我国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措施有些欠妥,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单一的薪酬激励模式;传统的“官本位〞提升,职业通道单一;激励机制缺乏创新等。
因此有必要构建基于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l、从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战略高度激励人。
2、提供实现个人成长的激励措施。
(2)知识型员工具有可持续开展的强烈愿望。
3、实施全面薪酬战略,给知识型员工以充分的激励。
4、强化绩效考核的反响面谈。
5、从福利方面对员工进展激励。
6、拓宽提升通道,满足其开展的需求[1]。
贺佳, 吴绍琪在《基于知识型员工行为结构的薪酬战略》中指出,我国知识型员工目前将报酬激励列为激励因素榜首,那么激励手段研究就理应关注薪酬制度,而以员工潜在的心理行为动力结构为依据的薪酬战略研究在我国才刚起步[2]。
陆远权,X丽莎在《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构建研究》中指出,当今世界的竞争,其实是知识型人才的竞争,企业对知识型人才的渴求加大了员工的流动性。
我国大型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大型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在当前国有企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知识型员工已成为企业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核心竞争力。
然而,本土化的激励管理机制尚未形成,并且传统的薪酬激励制度越来越难以满足知识型员工的需求。
因此,如何合理地激励知识型员工,提高其工作投入、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已成为国有企业管理者需要关注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和分析我国大型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现状和不足之处,提出适合国情的激励机制,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其具体意义如下:1. 推动国有企业管理创新。
研究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能够为企业优化激励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推动企业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升级。
2. 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
通过激励措施的落实,员工的激情和投入度将得到提高,从而促进企业员工的创造力和效率,提高员工的职业发展欲望和工作满意度。
3. 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适宜的激励机制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员工对企业事业的认同感和向心力,从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以大型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从以下几方面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进行研究:(1)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现状和不足之处;(2)国内外现行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及其适用性分析;(3)基于国情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设计和优化;(4)激励机制实施的有效性评估。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具体步骤如下:(1)对知识型员工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现行激励机制的评价和期望;(2)访谈国有企业管理者和专家,探讨国情下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设计和优化;(3)归纳整理问卷和访谈数据,分析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现状和激励机制的优缺点;(4)结合国内外现行的激励机制,设计适合国情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方案;(5)通过实施激励方案和对激励效果的评估,验证方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的开题报告

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题目: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研究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知识型经济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高知识的员工需求越来越大。
知识型员工相比于其他员工不仅有着更高的工资待遇,同时也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和个性化的需求。
因此,如何有效地激励知识型员工,提高其绩效和忠诚度成为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分析现有的知识型员工激励体系,提出创新的激励方式,并探讨这些激励方式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实施问题,旨在对企业优化知识型员工激励管理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研究内容:1. 知识型员工的概念、分类和特点2. 现有的知识型员工激励体系及其缺陷3. 创新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方式,包括提供完善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实行灵活的工作制度、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收入以及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等4. 知识型员工激励方式实践问题的初步研究5. 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企业优化知识型员工激励管理的对策和建议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以及个案分析法等方法,融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对现有激励体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通过调查和访谈,深入了解员工对不同激励方式的接受程度和实践效果,探讨创新激励方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研究进度安排:第一阶段:文献查阅和分析(2周)第二阶段:问卷设计、发放和数据收集(3周)第三阶段:案例研究和深度访谈(4周)第四阶段:数据整合和分析(2周)第五阶段:研究结论和建议撰写(2周)总计:13周参考文献:1.肖平,张春华:中国企业激励员工管理的现状及其制度创新,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年第4期2.徐军民: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管理的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1年第9期3.张玉华:激励管理与人才流失,中国煤炭企业管理,2011年第7期4.华志恒:建立符合知识型员工需要的激励机制,新华人才报,2011年7月28日。
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知识型员工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他们拥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对企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企业要想留住这些宝贵的人才,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
然而,当前我国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薪资水平较低、职业发展
空间不足、缺乏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福利待遇等,导致知识型员工流失率较高,给企业
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因此,对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知识型员工的需求和心理,制定针对性的激励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和创造力,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探讨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问题。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当前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薪资待遇、职业发展、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等。
2.对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的需求和心理进行深入剖析,为制定有效的激励方案提供依据。
3.针对我国企业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知识型员工,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激励方案,并进行实证研究。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调查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首先通过文献调查了解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情况,其次采用问卷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对不同行业、不
同类型的企业进行案例分析,最后总结出有效的激励方案。
三、预期成果和意义
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的现状和问题,为企业制定有效的激励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发挥,增强企业的竞争
力和创新能力,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企业的知识激励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企业的知识激励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尊敬的评审专家:本篇开题报告旨在研究企业的知识激励机制,主要目的是探讨如何通过知识激励机制来提高企业的知识贡献和知识获取效率,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和竞争优势。
在这种背景下,企业需要不断提高其知识素质和知识管理水平,实现知识的共享和创新,这对企业的创新发展以及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都有很大的影响。
知识激励是指通过各种激励手段来鼓励员工的知识共享和创新,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实现企业的创新发展和提高竞争力。
知识激励机制是知识管理中的关键环节,是推动知识创新和知识共享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本篇研究将重点探讨企业的知识激励机制的构建和实施,旨在找到合适的知识激励方式和机制,促进知识的共享和创新。
具体来说,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企业知识激励机制的类型和分类。
2. 知识激励机制的设计和实施,包括激励目标、激励方式和激励条件等。
3. 知识激励带来的影响和效果,包括提高知识贡献和知识获取效率、促进创新和提高竞争力等。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等方法,通过对企业的知识激励机制进行研究,找到适用于不同类型企业的知识激励机制,为企业的知识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三、研究预期成果本研究旨在探讨企业的知识激励机制,为企业构建和实施知识激励机制提供参考和建议,预期达到以下成果:1. 形成知识激励机制分类和设计指南,为企业提供知识激励的参考框架。
2. 确定知识激励机制的多种效应,包括提高知识贡献和知识获取效率,促进创新和提高竞争力等。
3. 发现一些成功的知识激励案例,并归纳总结其经验和教训,为其他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综上所述,本研究将为企业的知识创新和竞争提供重要支持,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研究开题报告

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研究开题报告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 学号: 学院、系:专业:论文题目: 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研究指导教师:2010 年 9月 25日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结合毕业论文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现在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化,知识型工作将成为新经济时代主要的价值创造形式,知识管理也将成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新的中心,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也日益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和不竭动力。
知识型员工在劳动过程中,要以知识素质和心理素质为基础,通过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和经验来创造新的知识,从事的再不是简单的机械体力劳动,而是以知识创新为其核心工作内容。
如何有效激励知识型员工,最大限度开发其创造性,提高工作热情,保持企业的强盛竞争力,成为当今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成为了研究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内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现状概述冯丹丹在《基于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构建》中提到,目前我国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措施有些欠妥,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单一的薪酬激励模式;传统的“官本位”提升,职业通道单一;激励机制缺乏创新等。
因此有必要构建基于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l、从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战略高度激励人。
2、提供实现个人成长的激励措施。
(2)知识型员工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强烈愿望。
3、实施全面薪酬战略,给知识型员工以充分的激励。
4、强化绩效考核的反馈面谈。
5、从福利方面对员工进行激励。
6、拓[1]宽提升通道,满足其发展的需求。
贺佳, 吴绍琪在《基于知识型员工行为结构的薪酬战略》中指出,我国知识型员工目前将报酬激励列为激励因素榜首,那么激励手段研究就理应关注薪酬制度,而以员工[2]潜在的心理行为动力结构为依据的薪酬战略研究在我国才刚起步。
陆远权,张丽莎在《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构建研究》中指出,当今世界的竞争,其实是知识型人才的竞争,企业对知识型人才的渴求加大了员工的流动性。
知识型员工战略薪酬激励研究的开题报告

知识型员工战略薪酬激励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人类社会正在逐步转变为知识社会,知识成为了组织和企业竞争的核心。
而知识型员工作为企业的重要资产和核心竞争力,其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竞争优势的积极作用日益凸显。
因此,如何有效地激励和管理知识型员工已经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之一。
目前,大部分企业在知识型员工薪酬激励方面存在着不尽合理的现象,往往采取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来管理知识型员工,这种方式往往没有办法很好地发挥知识型员工的潜力。
因此,如何在知识型员工的薪酬设计中采取科学合理的策略,对于企业的发展、竞争和人才引进至关重要。
二、研究内容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及其薪酬激励需求分析:本部分主要介绍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及其薪酬激励需求,分析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方式和策略。
2. 知识型员工薪酬策略设计:本部分主要针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方式进行设计,主要包括学术地位、收入水平、特殊福利、职业晋升等方面的设计。
3. 案例研究及对比:本部分主要收集并分析不同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薪酬设计,对比和分析其优劣性,以期为企业提供借鉴。
4. 结论和建议:通过前面的研究工作,我们将对知识型员工的薪酬激励做出总结和分析,提出有效的建议和措施,以期为企业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取文献资料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其中,文献资料分析法主要用于分析知识型员工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案例分析法主要用于分析现有企业的知识型员工薪酬激励的设计情况;问卷调查法主要用于对企业现有的知识型员工薪酬激励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四、预期成果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将得出如下预期成果:1. 深刻理解和把握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和需求,提出有效的薪酬激励策略。
2. 通过对比和分析不同企业的薪酬设计,提出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方案。
3. 提出适用于企业的具体的薪酬激励措施和建议,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知识型企业知识员工激励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知识型企业知识员工激励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型企业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主流形式。
知识型企业的核心资产是知识和人才,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成为其最重要的公司资产和竞争优势。
但是知识型企业的员工激励问题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如何激发知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成为知识型企业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通过对知识型企业员工激励问题进行研究,旨在深入了解知识型企业员工激励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促进知识型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为知识型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重点探讨知识型企业员工激励问题,具体内容包括:1.知识型企业员工激励的意义和价值分析。
2.知识型企业员工激励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3.知识型企业员工激励的方法和策略探讨。
4.知识型企业员工激励评价指标的制定和测评。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案例研究等方法对知识型企业员工激励问题进行研究,通过搜集、整理、分析和总结相关文献、数据和信息,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从而制定出针对知识型企业员工激励问题的相应解决方案。
五、论文结构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知识型企业员工激励的意义和价值分析2.1 知识型企业2.2 知识型企业员工激励的意义和价值第三章知识型企业员工激励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3.1 知识型企业员工激励存在的问题3.2 知识型企业员工激励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第四章知识型企业员工激励的方法和策略探讨4.1 知识型企业员工激励的方法4.2 知识型企业员工激励的策略第五章知识型企业员工激励评价指标的制定和测评5.1 知识型企业员工激励评价指标的制定5.2 知识型企业员工激励评价指标的测评第六章结论参考文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张仁风学号:2011161101
28
学院、系:工商管理学院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论文题目:美丽英语培训学校员工的激励制度研究指导教师:王秀荣
2015年 1月 12日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结合毕业论文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一、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现在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化,知识型工作将成为新经济时代主要的价值创造形式,知识管理也将成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新的中心,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也日益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和不竭动力。
知识型员工在劳动过程中,要以知识素质和心理素质为基础,通过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和经验来创造新的知识,从事的再不是简单的机械体力劳动,而是以知识创新为其核心工作内容。
如何有效激励知识型员工,最大限度开发其创造性,提高工作热情,保持企业的强盛竞争力,成为当今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成为了研究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现状概述
冯丹丹在《基于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构建》中提到,目前我国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措施有些欠妥,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单一的薪酬激励模式;传统的“官本位”提升,职业通道单一;激励机制缺乏创新等。
因此有必要构建基于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l、从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战略高度激励人。
2、提供实现个人成长的激励措施。
(2)知识型员工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强烈愿望。
3、实施全面薪酬战略,给知识型员工以充分的激励。
4、强化绩效考核的反馈面谈。
5、从福利方面对员工进行激励。
6、拓宽提升通道,满足其发展的需求[1]。
贺佳, 吴绍琪在《基于知识型员工行为结构的薪酬战略》中指出,我国知识型员工目前将报酬激励列为激励因素榜首,那么激励手段研究就理应关注薪酬制度,而以员工潜在的心理行为动力结构为依据的薪酬战略研究在我国才刚起步[2]。
陆远权,张丽莎在《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构建研究》中指出,当今世界的竞争,其实是知识型人才的竞争,企业对知识型人才的渴求加大了员工的流动性。
知识型员工
2.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
一、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1.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的意义与作用
2.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研究的现状与所遇到的问题
3.对于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研究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
4.全面薪酬战略与激励机制的综合途径
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
定量分析——通过数字、图表等进行分析研究
定性分析——通过国内外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研究成果,提出我国相应的对策
1.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目前国内外采取的研究成果和实验结果加以分析,说
明如何更好的建立健全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
2.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图表、数字等形式说明促使知识性
员工积极主动性提高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程度,以及采用哪些应对措施提高员工的主动性。
3.通过定量分析说明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所要经过的途径和有效的措施
4.通过对目前自主创新所进行的定性分析,提出对于完善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
机制更加有效的对策。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
年月日所在系审查意见:
系主任: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