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葵子化学成分研究
中药龙葵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毒理研究进展

强 。
Sl rie 、 物 碱 苷 ( l ola i) … 。 澳 洲 茄 碱 o mag ) 生 a n Gy a l d 等 c ko
与 澳 洲 茄 边 碱 水 解 后 的 苷 元 是 澳 洲 茄 胺 ( o sdn ) 另 sl o i 。 a e
外龙葵中 尚含 £一龙葵碱 ( £一Sln r e 、 oai i ) 8一龙葵碱 ( gn 8一
肝 癌 高 侵 袭 转 移 的 细 胞 株 F C 2 8具 有 显 著 的 细 胞 增 殖 H C9 抑制作用 。 许 扬 等 关 于 龙 葵 抑 制 鸡 胚 绒 毛 尿 囊 膜 血 管 新 生 的
羟 基 苯 甲酸 、 苷 。此 外 还 含 有 多 糖 、 生 素 A 类 物 腺 维
酶被抑制失活后 , 造成 乙酰胆碱 ( c ) A h 的累积 , 引起 胃肠肌 肉痉挛等一 系列 中毒 症状 。病 理变化 主要 为急性脑水 肿 ,
其 次 是 胃肠 炎 , 、 、 肌 和 肾脏 皮 质 水 肿 。 龙 葵 碱 可 肺 肝 心
致雄 性小 鼠精子 畸形 , 扰雄 性小 鼠生精 功能 , 干 对雄 性小 鼠睾丸有毒性作用 。
作肯 简介 : 庞永峰 (9 7 ) 男 , 18 ~ , 在渎硕上 研究生 , 浙江 巾医药 大学( 杭州 30 5 ) 陈培丰 , 10 3 ; 浙江省 巾医院。
・
4 8‘
山 西 中 医
21年 1 01 月第 2 7卷第 1 期
S A X FT M a.2 1 o 2 o 1 H N I 0 C Jn 0 1V 1 7N . J . 用 ; 洲茄 胺能 降低试 验动 物对疼 痛刺 激 的敏感性 , 澳 其水 杨 酸盐 与乌头 酸盐 也有 较强 的镇 痛作 用 。龙葵 含 的澳洲 茄碱 ( 0~10m / g 对 大 鼠腹 腔注射 , 升高血糖 作用 , 5 0 g k ) 有 但是其皂苷元无 此作 用。
紫背天葵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紫背天葵药材质量标准研究谭雄斯;王景;唐铁鑫【摘要】Objective To establish the quality control standard of Begonia fimbristipulata Hance. Methods Cyanidin-3-O-glucoside was identified by polyamide TLC. The water content, total ash, acid insoluble ash and water-soluble extract of multiple batches wer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Pharmacopoeia, and their limits were set. And HPLC wa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cyanidin-3-O-glucoside. Results Clear spots were obseryed in the polyamide TLC with high specificity and good repeatability. The water content, total ash,acid insoluble ash and water-soluble extract for B. fimbristipulata should be less than14% ,15% ,2.5% and 13% individually. The content of cyanidin-3-O-glucoside in B. fimbristipulata should not be less than 0.5%. ConclusionThe quality control standard established in this study was suitable for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B. fimbristipulata.%目的建立紫背天葵药材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用聚酰胺薄层色谱法鉴别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按照《中国药典》方法测定多批药材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水溶性浸出物,确定以上检查项目的限度;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药材中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的含量测定.结果聚酰胺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重现性好;药材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分别不得过14%、15%、2.5%,沸水煮浸法水溶性浸出物量不得少于13%;紫背天葵药材含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不得少于0.5%.结论建立的质量标准适用于评价紫背天葵药材的质量.【期刊名称】《广东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28)004【总页数】4页(P415-418)【关键词】紫背天葵;质量标准;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作者】谭雄斯;王景;唐铁鑫【作者单位】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技药学系,广东肇庆526020;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技药学系,广东肇庆526020;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技药学系,广东肇庆526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17紫背天葵Begonia fimbristipulata Hance[B.cyclophylla Hook.f.]是秋海棠科秋海棠属的多年生无茎草本植物,全草入药,为中国的特有物种,因其叶背紫色,故名紫背天葵,又名红天葵、红叶、红水葵、散血子等,瑶族医药中称为“木姑垂使”[1]。
治肺癌中草药方

治肺癌中草药方治肺癌中草药方:肺癌:马兜铃,翻白草各9克,山豆根15克,白英,白花蛇舌草各30克,水煎服,日1剂。
持续服用,能使自觉症状基本消失,肿瘤逐渐缩小。
肺癌:天冬,白花蛇舌草,白英,鱼腥草,八月札各30克,麦冬,百部,南沙参,北沙参,薏苡仁,牡蛎,山海螺,夏枯草,金银花各15克,葶苈子,苦参各9克,壁虎,干蟾皮各1枚,水煎服,日一剂。
能使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近期疗效56.5%。
肺癌:木槿子,老君须,铁树叶各15克,大蓟,小蓟各12克,生薏仁,半边莲,山海螺,白茅根各30克,水煎服,日1剂。
能使咳喘痰血等症状消失,病灶逐渐缩小,情况显著好转。
肺癌:马兜铃,翻白草各9克,山豆根15克,白英,白花蛇舌草各30克,水煎服,日1剂。
持续服用,能使自觉症状基本消失,肿瘤逐渐缩小。
肺癌:小蓟,白茅根,夏枯草,薏米,藕节,白花蛇舌草各30克,昆布,海藻,麦冬,百部,牡蛎,芙蓉花,蚤休各15克,生地,玄参各12克,橘核,橘红各9克,水煎服,能使症状缓解肺癌:山海螺,鱼腥草,蛇莓,杏香兔耳风各15克,蜀羊泉30克,水煎2次分服。
能消炎止咳,使临床症状缓解,病灶逐渐缩小。
肺癌:鲜大尾摇60克,捣烂绞汁,分三次口服,每次送卤碱粉1克。
能使癌肿逐渐缩小,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肺癌:大蓟,龙葵,臭牡丹,鱼腥草各30克,紫菀,石韦,葶苈子,冬瓜仁,薏苡仁各15克,水煎服。
能使血痰等症状消失,X线复查阴影缩小。
肺癌:土鳖虫12克,蜂房6克,赤芍,桃仁各15克,红花,白茅根,两面针,茅莓,老鼠簕,铁包金各30克,蜈蚣10条,加水12碗煎至2碗,分4次服,能使咯血。
淤热等症状缓解,癌肿阴影缩小。
肺癌:人参,紫河车,熟地,生地,茯苓,猪苓,紫贝齿,泽兰,首乌,龙骨各12克,牡蛎,禹粮各30克,麦冬,川贝各15克,当归,白芍,女贞子,白术,丁香,神曲,麦芽,山楂,阿胶,玳瑁,生芦荟各9克,砂仁,琥珀,朱砂,甘草各3克,水煎服。
肺癌八月札,鱼腥草,白花蛇舌草,白毛藤各30克,百部,牡蛎,南沙参,北沙参,麦冬,天冬,山海螺,苡仁,夏枯草,金银花各15克,葶苈子,苦参各9克,蟾皮,天龙(冲)各0.4克,水煎服。
生药化学成分与其分析方法

RCNOSO 3K H 2C CH2C CH NOSO 3K
S glc
S glc
芥 子 苷 通 式
黑 芥 子 苷
3.氮苷:
糖的端基碳与苷元上氮原子相连的苷称氮苷, 是生化领域中的重要物质。如核苷类化合物。
N H2
N
HO
NO
O
N
HO
N
O
N H2 N
N OH
O H O H 胞苷
O H O H 巴豆苷
4. 碳苷:
颜色 与分子中存在的交叉共轭体系和助色团的类
型、数目及取代位置有关。
生药化学成分与其分析方法
鉴别
1.盐酸-镁粉还原反应
取生药粉末少许于试管中,用乙醇或甲醇 数毫升温浸提取,取提取液加镁粉少许振摇, 滴加几滴浓盐酸,1~2min内即出现颜色。
黄酮类、二氢黄酮类、黄酮醇、二氢黄酮醇类 显红~紫红色,
HO
生药化学成分与其分变析方形法螺甾烷醇
分布与活性
三萜皂苷主要分布于双子叶植物,主含三萜皂 苷的有人参、三七、西洋参、甘草、黄芪、柴 胡、党参等。
甾体皂苷主要分布于单子叶植物,主含甾体皂 苷的有麦冬、天冬、重楼、知母、黄精、穿山 龙等。
皂苷能与红细胞膜上胆甾醇相互作用,渗透性 增加,导致红细胞膜破裂,使血红蛋白流失而 具有溶血作用。此外还有消炎、抗菌、抗肿瘤 等活性。
酚苷:苷元的酚羟基与糖端基脱水而成的苷。 较常见,如黄酮苷、蒽醌苷多属此类。
C H2C H2-O-glc
C H2O H
OH
O -glc
红景天苷
生药化学成分与其分析方法
天麻苷
氰苷:主要是指α-羟基腈的苷。 • 该类化合物多为水溶性,在酸或酶催化时易于
中药材天葵子分析

中药材天葵子分析别名:千年老鼠屎、金耗子屎、夏无踪、散血球、天葵根采收加工:移栽后的第3年5月植株未完全枯萎前采挖,较小的块根留作种用,较大的去尽残叶,晒干,加以揉搓,去掉须根,抖净泥土。
药用部位:块根产地: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
科:毛茛科原植物:天葵植物情况:多年生小草本高10-30cm。
块根长1-2cm,粗3-6mm,外皮棕黑色。
茎直立,1-3条,上部有分枝,被稀疏白色柔毛。
基生叶为三出复叶;叶柄长3-12cm,基部扩大呈鞘状;叶片轮廓卵圆形或肾形,长1.2-3cm;小叶扇状菱形或倒卵状菱形,长0.6-2.5cm,宽1-2.8cm,3深裂,深裂片又作2-3圆齿状缺刻裂,两面无毛,下面常带紫色;茎生叶较小,互生,叶柄较短。
单歧或二岐聚伞花序,花梗长1-2.5cm,被白色细柔毛;苞片、小苞片状,3裂或不裂;花两性,小,直径4-6;萼片5,花瓣状,狭椭圆形,长4-6mm,宽1.2-2.5mm,白色,常带淡紫色,先端圆钝;花瓣5,匙形,长2.5-3.5mm,先端近截形,基部凸起呈囊状;雄蕊8-14,花丝下部变宽,花药宽椭圆形,黄色;退化雄蕊2,线状披针形,位于雄蕊内侧,白色膜质,与花丝近等长;心皮3-4,花柱短,先端向外反卷,无毛。
蓇葖果3-4,长6-7mm,宽2mm,表面具横向脉纹,先端有小细喙。
种子多数,卵状椭圆形,长约1mm,黑褐色,表面有小瘤状突起。
花期3-4月,果期4-5月。
天葵子药材性状:埠根呈不规则短柱状、纺锤状或块状,略弯曲,有的有2-3短分叉,长1-3cm,直径0.5-1cm。
表同暗褐色至灰黑色,具不规则的皱纹及须根或须根痕;顶端常有茎叶残基,外被数层黄褐色鞘状鳞片;中部通常较膨大。
质较软,易折断,断面皮部类白色,木部黄白色或黄棕色,略显放射状纹理。
气微,甘、微苦辛。
优等品以个大,断面皮部色白者为佳天葵子药性:【性味】甘、苦,寒。
【归经】归肝、胃经。
防癌抗癌中草药

13.大蒜: 辛温入脾胃二经,健胃止痢。有抗腹水肉瘤的分裂作用。适应症肠癌,食管癌及子宫颈癌等。用量9~15g。行滞消积,解毒健脾。大蒜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随息居饮食谱》:“生辛热,熟甘温。”入脾、胃、肺经。
14.柘木:甘温无毒,入肝胃肺三经,消瘀止痛,化痰散结。对S180,S37,有抑制作用。适应症食管癌,胃癌及肠癌等。用量30-60g。
3.马鞭草:苦微寒入肝胃二经,凉血破血,杀虫解毒。对S180,U14有拟制作用。适应症子宫颈癌,肝癌急癌性腹水等。用量15-30g。
4.猪殃殃:辛苦凉入脾心小肠三经,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对S180有抑制作用。适应症肠癌,膀胱癌,肝癌,淋巴肉瘤,癌肿,白血病及乳腺癌等。用量30-60g。
5.蒲公英:甘苦寒入肝胃二经,清热解毒 ,散结消肿。对人体肺癌有抑制作用。适应症乳腺癌,肺癌,胰腺癌、癌性发热 及甲状腺癌等。用量15~60g。
10、龙葵:苦寒有小毒,入胃膀胱二经,消热解毒、利水消肿复方龙葵对胃癌细胞有抑制作用。适应症胃肠道癌瘤,乳腺癌, 肺癌肾癌膀胱癌及癌性胸腹水。
11、草河车:(红蚤休) 苦微寒入肝经, 清热解毒 对S180有抑制作用。适应症食管癌,胃癌,肝癌,肺癌及鼻咽癌等。各种肿瘤 用量30~60g 。
12、石上柏;甘平入肺大肠二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S180,U14,有抑制作用,能延长实体瘤小鼠的生存期。适应症鼻咽癌、肺癌及绒毛膜上皮癌等。用量30~60g卷柏科植物深绿卷柏的全草。[别名]龙鳞草、软管金扁柏、深绿卷柏、江南卷柏。[形态]草本。主茎直立,多分枝,分枝处着地生根。叶交互贴生。4~11月在枝顶生1~2穗四棱形孢子囊。[采集]生于高山林下、路旁湿地或溪边。全生可采全草。
2.苦参:苦寒入心肝胃大肠五经,清热解毒,燥湿,祛风杀虫。对S180,U14及EC有抑制作用。适应症子宫颈癌,肝癌,大肠癌及皮肤癌等。用量9~30g。本品含苦参碱等多种生物碱,苦参新醇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苦参苯醌,大豆皂甙等成分。具有拟菌,抗炎,抗过敏,免疫拟制,安定,祛痰,平喘,升白细胞,抗肿瘤等作用,其生物碱有扩张血管,保护急性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等作用。
牡蛎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牡蛎药材名称:牡蛎拼音名称:MULI别名:蛎蛤、左顾牡蛎、牡蛤、海蛎子壳、海蛎子皮、左壳、海蛎子、蛎黄、生蚝、鲜蚵、蚝仔、古贲(BÌ)、蚵仔。
科属:为牡蛎科动物长牡蛎、大连湾牡蛎或近江牡蛎的贝壳。
产地:我国沿海一带均有分布。
性味:[性味、归经]咸,微寒。
归肝、胆、肾经。
功效: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
中成药:共有184种中成药使用牡蛎:复方颠茄氢氧化铝片牡蛎碳酸钙片牡蛎碳酸钙颗粒牡蛎碳酸钙颗粒苓桂咳喘宁胶囊泻肝安神丸前列通瘀胶囊利儿康合剂利儿康口服液山白消食合剂等。
应用:1、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本品质重能镇,有安神之功效,用治心神不安,惊悸怔忡,失眠多梦等症,常与龙骨相须为用,如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伤寒论》)。
亦可配伍朱砂、琥珀、酸枣仁等安神之品。
2、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本品咸寒质重,入肝经,有平肝潜阳,益阴之功。
用治水不涵木,阴虚阳亢,头目眩晕,烦躁不安,耳鸣者,常与龙骨、龟甲、白芍等同用,如镇肝息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亦治热病日久,灼烁真阴,虚风内动,四肢抽搐之症,常与生地黄、龟甲、鳖甲等养阴、息风止痉药配伍,如大定风珠(《温病条辨》)。
3、痰核,瘰疬,瘿瘤,癥瘕积聚。
本品味咸,软坚散结。
用治痰火郁结之痰核,瘰疬,瘿瘤等,常与浙贝母、玄参等配伍,如消瘰丸(《医学心悟》);用治气滞血瘀的癥瘕积聚,常与鳖甲、丹参、莪术等同用。
4、滑脱诸证。
本品煅后有与煅龙骨相似的收敛固涩作用,通过不同配伍可治疗自汗,盗汗,遗精,滑精,尿频,遗尿,崩漏,带下等滑脱之证。
用治自汗,盗汗,常与麻黄根、浮小麦等同用,如牡蛎散(《和剂局方》),亦可用牡蛎粉扑撒汗处,有止汗作用;治肾虚遗精,滑精,常与沙苑子、龙骨、芡实等配伍,如金锁固精丸(《医方集解》);治尿频,遗尿可与桑螵蛸、金樱子、益智仁、龙骨等同用;治疗崩漏,带下证,又常与海螵蛸、山茱萸、山药、龙骨等配伍。
此外,煅牡蛎有制酸止痛作用,可治胃痛泛酸,与乌贼骨、浙贝母共为细末,内服取效。
中药超微饮片的质量标准化研究及思考_蔡光先

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6月/19日/第003版专版中药超微饮片的质量标准化研究及思考蔡光先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药饮片是组成汤剂的物质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饮片服用不便、质量不稳定的缺点逐步凸显,影响了临床应用,制约了中医临床学科的发展。
因此,中药饮片服用方式的改进及其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迫在眉睫。
湖南中医药大学从1999年开始,组织60余名科技人员,率先将超微粉体技术与传统的炮制技术及现代制剂技术相结合,研制成功微米级新型饮片——中药超微饮片。
中药超微饮片研究概况(一)概念及特点1.概念中药超微饮片系指采用超微粉体技术将中药饮片粉碎成1~75μm超微粉,再用现代制粒技术制成的颗粒型饮片,主要供中医临床配方使用。
2.特点保留了中药的四气五味;节省药材;质量可控;方便服用。
(二)取得的成绩1.建立中药超微粉体加工工艺标准制订了适宜粉碎设备选择原则:根据不同质地原料的适宜粉体粒径及粉碎方法,优选粉碎设备类型。
确定了规范的工艺条件及参数:制定了不同入药部位、不同质地中药超微粉碎的工艺参数,如振动粉碎的物料含水量、加料量、入磨粒度、介质填充率、粉碎温度、粉碎时间等。
确定了不同中药品种超微粉体的最佳粒径范围,并分别制订了400余种中药超微粉体的加工方法及工艺参数。
解决了中药超微粉体的稳定性问题:中药超微粉表面积增大,流动性差,吸湿性强,易变质,难以包装及运输;故采用物理改性技术,增加了粉体的流动性,减少了吸湿性,解决了中药超微粉体不稳定的技术难题。
2.提供了中药超微粉体有效性评价示范制订了超微饮片适宜剂量调节原则:以《中国药典》各味药用量为依据,根据文献研究、化学成分比较、药效学试验及临床对比研究结果,确定中药超微饮片适宜剂量。
调节中药超微饮片剂量,按《中国药典》规定,上限不变,下限调低1/2~1/3,毒性药物因具体品种而异。
提供了中药超微饮片主要药效评价示范:从整体、离体器官、细胞、分子基因水平,采用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等研究技术,建立了多层次的中药超微饮片生物效应评价体系,系统探讨了单味与复方中药超微粉体及超微饮片的生物效应特征,总结中药超微粉体粒径大小对药效的影响规律,确定中药超微粉体及超微饮片生物效应优于普通粉体及传统饮片的最佳粒径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u , g . nbo o A a ta C e ir 分析 6 Y D Y n J Hadok nl i l msy( Q a S f y c h t 化 学手 册)[ . sie Bi g C e i l ut M] F cl 7 ei : mc Ids y a c . j n h a n r
位置。 为此, 化合物V的结构被确定为首f素一' - I t f 4O - 各愈创木基甘油基一- - D 葡萄糖昔。 7 R - O - 结构确定后
发现该化合物已被报道, N 其 MR波谱数据与文献
6120 +H- O , 7. 3 Z] 从而确定分子式为 0 [ M H +
C3 3 1 不饱 和度 1 0 - MR(0 MH , 3 66 H0 , 6 ' N H 40 zD M-
Y r : ei Si ic lhn o pn , 9 r eti P b si C m ay 18. ok Esv c n f u i g l e 9 [] u Si , . l i ad rtrae c ai o 4 D X, Y L Y I ao n s cuel i t n h P i s t n t o u l d o f u f vns m e o al n o n s J. n - f w r P u w i t et a仁] C i T a l oe f a r l o o f o a m o h r dt r D u ( s 中草药) 20 , 3 : -4. iHeb g r , 04 3 () 2527 5 4
2 0 , ( :2 7 2 9 ) 5 - 5 . 04 3 3 5
[] hm d Ngl F vnlnn f m pr ei h 8 Moa e B i C l oogas H ar n i , e . a i r y h a o - r V ih [] P y ce ir, 2 6 : -2. b . t hmsy 20 , 5550 t ec J h o a t t 0 0 1
P es 1 9 . rs , 9 9
154C 1 ) 150 3 ,0. ( -16) 0. ( -0 , . -) 144 2, 与化合 0 ( C C ' 物 N和 V非常相似。上述结果表明化合物V是一个 I 愈创木基甘油基首蓓素昔。进一步做化合物 V的 I H C实验 , MB 通过 H 1和 C 7 以及 H 8和 C 4之 -" - , ' -" -‘ 间的相关峰, 确定葡萄糖和愈创木基甘油基的取代
中草药 C i s Taioaad raD us 第 3 卷第 1 20 年 1 h e r t nl H bl g n e d i n e r 7 期 06 月
·2 。 7
化合物V 黄色粉末 , : I 高分辨质谱给出准分子离 子 峰 ( R E I ) z 926 M 1 H -S- MS m 6 -0 1 + ] , / 8 [ +
7 . -" , 3 1 C 2 ) 6 . ( -" , 0 6 -" 6 4 C 5 ) 7 . -" , 9 6 C 4 ) 6 . ( 6 ) ( ' ( ' ' C '
[] h N t et t u tue io E t T a n T e r w s Pa a Istt o B l y i . bt 1 o g d a e a oh le n i f Mein Rc s 藏药志) M] Xn g Qnhi p ' d ( d i er c e o [ . i : gaPols in i e e
52 2.
及 灸 1 2 2 - ) 1 3 5 C 2 ,6 . ( - ) 1 1 0 8 . 4 , 6 . ( - ) 13 1 7 ,6 . ( C C
( - ) 1 6 9 9 ,5 . ( -'5) 1 0 1 C 4) C 5 , 5 . ( - ) 1 2 9 C 3,' ,4 . -' , C (
·2 · 8
中草药 C i s T aioaad ra D us 第 3 卷第 1 20 年 1 h ee d i l H bl g n r tn n e r 7 期 06 月
表 1 化合物 I H N 和’ - MR C , D 数据归属 的’ - MR ' N 谱(DO ) C
T be A s me t o H- MR d - MR in ns ' N a l 1 s g f a " N n C
( H , , 2 0 , 2) 6 7 ( H, , 1 d J= . z H- " , . 1 d J=8 0 , H 7 . z H
[] ga a P C r n1- 3 A r l . b -3 w K ao NMR Faoo s . w o l ni [ f v d M] N e
K y d : a u cl a ; e i iga xi s . Maio ta f i w rs R n nuaee Sm a u ei a oo e ( C ) kn ; hledn e o c ql d d D in e
收稿 日期 :0 50-3 20-42
基金项目: 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004 3202) ‘ 通讯作者 苏艳芳 T l(2)7085 a ; 22822 Em iyspd ao. e: 22428 x (2)7905 - a : h @yhocm 0 F 0 lf u o
பைடு நூலகம்
天葵子化学成分研究
苏艳芳‘ , ’ 蓝华英‘张贞霞‘ , , 。 郭成云‘果德安“ “ ,
(. 1 天津大学药学院, 天津 307 ; 西安通信学院, 002 2 . 陕西 西安 700 ; 北京大学药学院, 116 3 . 北京 108) 003
摘 要: 目的 研究天葵子的化学成分。 方法 运用溶剂萃取、 正相和反相硅胶柱色谱、 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 , 并 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 结果 从天葵子中分离并鉴定了 7 个化合物, 分别为唐松草酚定( )对经基苯 I、 乙醇(l 、 1 正丁基一 D 峡喃果糖昔( )正丁基一 D 毗喃果糖昔( )果糖( )各 ) a - - 1、 Q 各 - I、 V V 谷幽醇(I , V)胡萝 卜 V) 结 、 昔(I , 论 化合物 工 1为首次从毛莫科褛斗菜族植物中分离得到, 一 化合物 V为首次从天葵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 毛蓖科 ; 天葵子 ; 唐松草酚定 中图分类号: 24 1 R 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23 27(060 一 07 0 05 一 6020)1 02 一 3
给县 编号
1
典》20 年版) (05 收载的中药品种。天葵子味甘、 苦,
性寒 , 有小毒; 具清热解毒 , 消肿散结之功效 ; 用于痛
[] ag D Za J Faoo s m gt ynae i 7 Y n X ho . vni f L os nn s , F l d r a i u o ns
W. S t J. n dt r D g 中 [] C i T a i Heb u s( 草 药) W. h mi h r r ,
H 6)66 (H,, =80 , -"。除了这两个 -",. 1 dJ . H H 5) 8 z 取代基外, 其余部分 8 1.3 1 s5 H)73 H 8 (H,,- ,.5 2 O
(H, , 2 ,' , . 2 l d, 2 4 z H- ) 以 2 s H-' 6) 6 9 ( H, J二 . H , 8 ,
P bi i H s, 1 ue 19. u lh g sn o 9 仁] l t Foa R p la P u r i ce A n a A - e c s re i bi e p l i Sn a, ede a 2 D e i l e u c o a s i g c dm ce c E t F r R p b ce u i i ce e i . oa iul a P p lr Sn a e i S a da l a i n e i o a s i
[] e M, n M , vni f m d m r et u 5 H A Wag S Faoo s S u s m n sm l d r e o a o [] C i T a iHeb g ( dt r D us 中草药) 19 , 9 : - J. n h r r , 97 2 () 57 8 1
( 中国植物志)[ . m s Bi g Si c Pe , M] T u 2. j : e e s o 7 ei cn r s n
1 7. 9 9
8 . -", 6 7) 6. -", 6 9 8) 7 . -", 5 9) 以及 几 69 ( C 1 ( C 0 ( C .4
数据[ E 8 3 也进一步确定了化合物W的结构推论。 一致,
Re e e c s frn e :
S -,和‘ - MR O d) 3 N 表明化合物 V的分子中存在一 C I 个葡萄糖基( G u ;c . -' ,73 3 ) - I)8 10 1C 1)7. ( -' , O 0 ( C "
C e cl si et o Smaul i a o i s o e hmi cntuns e iqi ga x d a o t f e d
S Y nf g L N u-i ' Z A G nx ", U C n -u ' G O a , A H ay g, H N Z e-i 2 G O egy n, U D - ' U a- n ' a n h a h en
天葵子系毛莫科天葵属植物天葵 Smaue e i i- ql g aoo e (C ) k o的干燥块根, i dxi s . i a d D Ma n 别称紫
背天葵根、 千年老鼠屎(纲 目拾遗)等, 中国药 ( ) 为《
set l a cmp u d ( , D D O ) pc a dt o o on I r a f C
以及 8 50 (H, , =72 , -' 和一个愈创 H 4 1 d J . H 1) . Hz 木基甘油基 :c . -", . -", . 8 169 3) 153 4) 30 4 ( C 4 X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