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课堂安静下来的技巧Word版
如何让课堂迅安静下来

如何让课堂迅速安静下来在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上,教师经常会采用游戏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课堂上,教师通常都会设计好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习、练习。
但当游戏时间结束了,需要孩子立刻停下来进入下一个环节时,老师就要想方设法引起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迅速安静下来。
通过学习和观察,我发现老师们常常使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让孩子们做到迅速安静下来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第一种方法是教师用教鞭敲桌子几下,孩子们听到教鞭的敲打声就安静了下来。
这种现象比较不雅,也比较少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和完善,这种挥鞭方式也逐渐退出了教坛的舞台,这应该是教育界的福音。
第二种方法是老师通过提高音量,要求孩子们静下来。
大声说话久了难免会落下咽喉炎,不过越来越多的老师会自己买个扩音器,也不需要大声疾呼了。
但是这种大声疾呼的方式在孩子的课堂里不太和谐。
第三种是很多教师最常用的方法,老师说一句顺口溜式的语言,孩子们一听到教师的顺口溜语言马上也齐声回应教师一句,然后得以让孩子们迅速安静下来。
这是师生间的一种约定。
例如“ABC, sit up straight.”老师说前半句“ABC”,学生说后半句“sit up straight”。
或者“ABC”---“One, two three.”等等。
这种方法让老师们省了很多时间来让孩子们静下来,但几乎每位老师都是用这种方式来让孩子静下来,用久了,孩子们也觉得缺少新意了。
我的一位师姐讲过生活中的一个小例子让我更加意识到应该再找一找其他的方法来让孩子们迅速安静下来了。
有一天,我师姐到朋友家做客,她朋友有一儿子读小学三年级。
她们正说着话,那小孩跑到她们面前,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她们也没留意,继续着自己的话题,没人理睬那小孩。
突然这孩子对着她们用超高的音呗疾声喊道:“One, two, three!”她们几个大人都愣住了,还好我师姐当即反应过来(除了小学英语老师,我想没人明白那小孩是怎么一回事),阻止了她朋友责备那孩子,并轻声问孩子:“你想说什么?对不起我们刚才没留心,你再说一遍好吗?”这孩子是没错的,他成功把课堂里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上来了,但我们老师却要好好反思我们用来作指令的语言是不是正确的。
让班级迅速安静的方法

让班级迅速安静的办法
1、喊出“安静”或“请安静”等口令。
这是最简单的方法,只需大声喊出口令,就可以让整个班级迅速安静下来。
2、播放柔和的音乐。
轻柔的音乐可以让人放松心情,从而降低班级的噪音水平。
3、进行短暂的静坐冥想。
老师可以要求学生闭上眼睛,深呼吸数分钟,以帮助他们平静下来并集中注意力。
4、利用课堂规则。
在每节课开始之前,老师可以明确宣布课堂规则,并强调保持安静的重要性。
如果有人违反规则,老师可以采取相应的纪律措施。
5、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利用有趣的话题发问来停止喧闹。
6、让闹得最欢的学生上台前发言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应该确保学生明白为什么需要保持安静,以及如何保持安静。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并提高课堂效率。
班主任上课前如何使学生快速保持安静

班主任上课前如何使学生快速保持安静
班主任上课前想要使学生快速保持安静,确实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
以下是从三个方面提出的建议:
提前三分钟提示学生入室即静
在上课前三分钟,班主任可以站在教室门口,用目光示意学生陆续进入教室,并暗示他们保持安静。
这种无声的交流方式既能够避免打断学生的思路,又能够让学生意识^即将上课,应该保持安静。
在教室内部设置"静"字标志或者轻声播放轻音乐,通过环境暗示来提醒学生保持安静。
这种方式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使他们形成入室即静的习惯。
对于个别难以安静的学生,班主任可以在课前与他们进行简短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或困扰,并引导他们意识到保持安静的重要性。
提前两分钟提示学生做好上课准备
在上课前两分钟,班主任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或者班级微信群等方式,提醒学生将课本、笔记本等学习用品准备好,并摆放在桌面上。
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上课时因为找不到学习用品而分心。
同时,班主任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他们对即将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还能够让班主任对课堂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提前一分钟进行课堂学习任务布置
在上课前一分钟,班主任可以简要地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任
务,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方向。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班主任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进行课堂导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思考。
让课堂迅速安静下来的方法

让课堂迅速安静下来的方法当你满怀希望地提前来到教室,甚至是满头大汗,急匆匆的赶来,有时忙得饭都没来得及吃上一口。
可到了教室呢?学生并非你想象的如此安静!还有,上课期间,学生会偶尔说话,热闹起来。
此时的你,是保持冷静、沉默?还是大发脾气,抬高声调来控制,还是拿着黑板擦在桌子上当当地敲?实践证明,这些虽然是一时凑效的,但是会影响师生的关系,大大降低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美好的形象,教学效果同样会大打折扣。
我在思索:用什么办法让学生快速安静下来呢?当然,这里面既需要老师做工作,也有学生配合的因素,两者结合起来才会发挥意想不到的收效。
教师充分备课教师上课前花时间备教材、备学生、备突问题、备教具等。
如实验材料的准备成为科学课是否成功的关键。
精彩的课堂,才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自觉地安静下来。
学生分工明确我们应在上课时分配组长任务,由小组长来安排具体任务。
让学生慢慢养成分工合作的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事可做,参与其中。
这样就不会出现课堂“热闹非常”、课堂纪律松驰的窘况。
师生相互倾听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都抢着回答问题,却不喜欢静下来听别人如何说,所以就显得乱糟糟的,至于他们说的什么,只有他们自己晓得。
学生急于表达个人意见、展示自己成果的迫切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要学会尊重别人,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教师也要学会去倾听学生的发言,给予及时评价,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促进作用。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表扬、肯定,能使课堂教学得到调整和改进,能使探究活动达到最终目的和效果。
舒缓学生心绪唱歌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而且也是方法最好的一种,还有背诵朗朗上口的歌谣,会让学生不由自主的融入到课堂气氛中的。
活跃课堂气氛教师适当地穿插幽默的语言,会让沉闷的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
学生心情愉悦了,才会有兴趣学习你这门课程。
总之一句话,让课堂的安静的方法很多。
有时一种方法奏效,有时需要多种方法并用方可见效。
当然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以灵活的方法应对万变的课堂。
解决小学生课堂不安静问题的有效方法

解决小学生课堂不安静问题的有效方法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课堂纪律的建立和维护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许多班级都面临着小学生课堂不安静的问题。
这不仅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会干扰其他同学的学习。
因此,寻找并实施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一、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为了使小学生课堂安静,首先需要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展示出良好的榜样行为。
例如,教师要准时到达教室、专注地听取学生的发言、尊重学生的意见等。
通过这样的行为表现,可以激发学生模仿和遵守纪律。
二、明确课堂规则和期望明确的课堂规则和期望有助于建立秩序和纪律。
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制定一套适用于课堂的规则,并确保学生理解和接受这些规则的必要性。
在制定规则时,可以让学生参与讨论并提供他们的建议。
同时,教师需要定期回顾这些规则,以便学生时刻保持警觉。
三、引导学生掌握课堂技巧小学生通常缺乏良好的课堂行为技巧,如课堂用语、举手提问、合理安排和使用教学资源等。
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这些技巧,让他们明白如何在课堂上表现得有礼貌和合作。
通过适当的训练和模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并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四、使用积极的奖惩措施积极的奖惩措施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设立一套奖励机制,以便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这些奖励可以是口头鼓励、小礼物或明确的标记等。
同时,也要设立一些适当的惩罚制度,以对抗那些不遵守纪律的学生。
这些惩罚措施应该是公平、明确且有限度的,以确保公正性和教育效果。
五、培养小组合作意识小组合作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并能够减少一些课堂噪音和不安静的问题。
通过分组合作活动,学生们可以相互交流、协作和分享学习成果。
此外,学生们还可以互相检查和鼓励,从而激发积极的学习氛围。
总结:解决小学生课堂不安静问题的有效方法包括: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明确课堂规则和期望、引导学生掌握课堂技巧、使用积极的奖惩措施以及培养小组合作意识。
怎样让课堂安静有序

怎样让课堂安静有序(一)、课前准备充分一些科学课是以实践活动为主的课程,教材中有大量的活动项目。
因此,实验材料的准备成为一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
教师需要在课前认真研读教材,精心准备合适的材料,虽然有一部分材料已经在学具袋中,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材料需要教师自己准备。
(二)、学生分工明确一些在实验课上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学生抢着领材料,抢着做实验,却没人做记录。
课堂因此变得“热闹非常”,课堂纪律全无。
学生没有养成分工合作的习惯,有的学生做实验时激动不已,什么都抢着做,导致另一些学生无事可做,实验课因此变成了一部分学生的事情。
为了让学生养成团结合作的习惯,为了让实验课堂更有序一些,必需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事可做,充分参与其中。
(三)、倾听时认真一些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抢着回答问题,却不喜欢静下来听别人如何说。
所以在实验汇报环节经常显得杂乱无章,学生纷纷急于展示自己的成果,缺乏认真倾听的习惯。
那该如何养成这种习惯呢?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听的重要性,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科学课涉及的知识相当丰富,只靠教师一人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共同参与,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其次,要让学生明白怎样去倾听,懂得倾听是尊重他人表现,是一种礼貌。
最后,可以制定一些课堂规则,表扬学会倾听的学生,在学生中间树立榜样。
(四)、反馈、评价及时一些教师是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及时评价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促进作用。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表扬、肯定,对不足之处给予批评,能使课堂教学得到调整和改进,能使探究活动达到最终的目的和效果。
例如,在实验课上,学生往往对实验器材兴趣很浓,没开始实验探究就已经在摆弄器材,此时,就可以借助表扬其他学生的办法来激励其及时改正。
及时、有效的评价在调整课堂节奏,有序的展开探究活动上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合理的课堂秩序是实验活动有效进行的前提,课堂上不能盲目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忽视了课堂的总目标。
让课堂安静下来

让课堂安静下来周虹在日常教学中,老师们让课堂安静下来的妙招有很多。
不过这些妙招都是在老师们的教学实践中产生的。
就拿我来说吧:起初,我是拿着教鞭或黑板擦在讲桌上重重地敲几下。
这种办法很灵,它的确能让处在读书或讨论中的孩子安静下来,但这种举动是不文明的,这种刺耳的声音是学生不愿听到的,是对学生不尊重,也是不足取的。
后来,改为用手势作为安静信号。
告诉学生,老师把手指放在嘴唇上,你们就马上安静下来,但这种办法对低年级学生有效,对高年级学生不太灵便。
再后来,我又用拍手为指令,就是让全班学生拍手的次数和老师拍手的次数保持一致。
如果老师拍一下,学生也拍一下,如果老师拍三次,学生也拍三次等。
也能让喧闹的课堂很快安静下来。
现在,我用上了一种最有效的,最有意义的,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能让课堂很快安静下来的妙招——对诗或名言警句。
说到这种方法,应当感谢我们学校的罗老师。
记得我在听她讲《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时,罗老师在让学生进行自由朗读,小组讨论之后,为了让课堂马上安静下来,她总要说一句诗或名言警句的上句,如老师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生接“学海无涯苦作舟”,老师说“问渠那得清如许”,学生答“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样一问一答,教室也就静了下来,罗老师马上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课堂上,师生对答如流,惟妙惟肖,多好的方法啊!它既是师生之间在对诗,对名句,又是师生之间的暗号和默契。
学以致用,我把这种方法运用在我的课堂上,把它作为让学生停止课堂上某种活动的暗号,特别受学生欢迎。
课堂上,面对正在读书的学生,面对热烈讨论的合作小组,我面带微笑说“青青园中葵”,学生“朝露待日晞”。
多好啊,这样做,既能让课堂很快安静下来,又能巩固我们所背诵的古诗,真是一举两得!。
怎样才能让课堂安静下来

怎样才能让课堂安静下来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
作为老师,最烦恼的就是课堂安静不下来,那么,怎样才能让课堂安静下来呢?1.提示道具画一个人脸,嘴角向下表示愤怒,藏起来。
在课堂较乱的时候,教师先沉默一阵,突然把这个人脸道具举起来,做游行示威之状。
或者模仿古代官员出行时前面有人举的“肃静”的牌子,也有戏剧性。
2.沉默,注视上课后安静不下来,教师也可以不说话,只用眼光扫视全班,哪个同学说话最厉害,就把眼光停在他身上,盯住他不放,直到他安静下来。
课堂中间出现说话现象也可以用此法,有时候比开口批评效果要好。
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种办法对个别学生说话、小面积说话和自制能力较强的学生比较有效。
3.请求学生安静要求学生安静下来,有命令式和请求式两种姿态,一般教师习惯于用命令式,其实有时也可以考虑用请求式的办法。
很客气地对学生说:“对不起,现在是我在讲话,你有什么话,等我说完再讲,行吗?”这种办法对年龄比较大的学生、素质比较高的班级可能有效。
有的班级从来都是在教师的高压下才能安静下来的,对于这种班级,偶用此法,或有奇效。
有的班级班风很讲义气,“老师瞧得起咱们,咱们就不能给他添乱”,对于这种班级,有时客气会效果更好。
4.压低声音教师讲课时,下面若有嗡嗡声,会不知不觉地提高自己的声音,放大音量,以压过噪音。
其效果往往正相反,因为你企图压过学生的声音,客观上等于对他们的说话声起了掩盖甚至默认的作用,于是教师只好不断升高调门,结果成了师生嗓门大比拼。
你一个教师“独唱”再生猛,也比不上一大堆学生“合唱”来得厉害,所以教师很累,有时甚至会弄到声嘶力竭的程度,而课堂则越来越乱,“趁火打劫”者越来越多。
教师此时不妨来点“逆向思维”,当有学生说话声的时候,教师可压低自己的声音,而且把音调拖长,吟诗一般。
这样做有不止一个好处。
首先,教师音调的改变对全班学生有警醒的作用;其次,教师压低声音,就把那些学生说话的声音突出出来了,学生害怕被教师发现,就可能住嘴;再次,那些想听讲的好学生,生怕漏掉教师讲的内容,也有可能会劝止旁边说话的同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课堂安静下来的技巧
所谓课堂秩序,可能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持安静了。
除了课堂讨论和课堂活动,都需要安静,即使是在讨论和活动中,一个人说话,其他人也要保持安静,否则就乱了套,不成其为学习环境了。
影响课堂安静与否的因素很多,班风、学生性格、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教师的个人魅力和专业水平,都与之有关系,甚至特定时间(比如开学初或每周一)、天气变化、周围发生的一些事情都会影响课堂的安静程度。
所以,教师不要以为课堂安静与否是孤立的事情,更不要以为有什么招数,只要一用就能保证课堂安静下来。
但是我们也要承认,使课堂安静下来,确实有一些技巧,这些技巧对很多教师是有用的,在很多情况下是有效的。
本节着重介绍的,就是这些技巧,它们来自教师的实践经验。
1.不说话,在黑板上写出要学生做什么
上课了,学生却安静不下来,这是很多教师头痛的一件事。
有些教师只好大喊大叫,敲桌子,这实在不是好办法。
你可以这样做做试试。
比如在黑板上写道(也可以出示小黑板):“默读第35页第二段。
思考下面的问题……”然后教师就在行间走动,观察学生是否在读书。
等到学生完成了这个任务,课堂安静下来,教师再讲课。
如果学校发生了什么事情,学生议论纷纷,难以平静,也可以采用此法。
学生一进教室,看到黑板上的通知,就知道自己下面该干什么,他们自然就安静下来了。
这是一种教师以逸待劳的求静方式,教师处于监督和检查的位置,比较从容。
2.沉默,注视
上课后安静不下来,教师也可以不说话,只用眼光扫视全班,哪个同学说话最厉害,就把眼光停在他身上,盯住他不放,直到他安静下来。
课堂中间出现说话现象也可以用此法,有时候比开口批评效果要好。
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种办法对个别学生说话、小面积说话和自制能力较强的学生比较有效。
3.请求学生安静
要求学生安静下来,有命令式和请求式两种姿态,一般教师习惯于用命令式,其实有时也可以考虑用请求式的办法。
很客气地对学生说:“对不起,现在是我在讲话,你有什么话,等我说完再讲,行吗?”这种办法对年龄比较大的学生、素质比较高的班级可能有效。
有的班级从来都是在教师的高压下才能安静下来的,对于这种班级,偶用此法,或有奇效。
有的班级班风很讲义气,“老师瞧得起咱们,咱们就不能给他添乱”,对于这种班级,有时客气会效果更好。
4.压低声音
教师讲课时,下面若有嗡嗡声,会不知不觉地提高自己的声音,放大音量,以压过噪音。
其效果往往正相反,因为你企图压过学生的声音,客观上等于对他们的说话声起了掩盖甚至默认的作用,于是教师只好不断升高调门,结果成了师生嗓门大比拼。
你一个教师“独唱”再生猛,也比不上一大堆学生“合唱”来得厉害,所以教师很累,有时甚至会弄到声嘶力竭的程度,而课堂则越来越乱,“趁火打劫”者越来越多。
教师此时不妨来点“逆向思维”,当有学生说话声的时候,教师可压低自己的声音,而且把音调拖长,吟诗一般。
这样做有不止一个好处。
首先,教师音调的改变对全班学生有警醒的作用;其次,教师压低声音,就把那些学生说话的声音突出出来了,学生害怕被教师发现,就可能住嘴;再次,那些想听讲的好学生,生怕漏掉教师讲的内容,也有可能会劝止旁边说话的同学。
5.做手势
有很多手势都可以用来提醒或制止学生上课说话。
这种办法的最大好处是教师不必开口,可以在沉默中解决问题,少分散学生注意力,避免把事情闹大。
比如可以把食指放在嘴唇上,或用手做篮球场上的“暂停”动作表示噤声。
当然也可以用手指点说话的同学,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你指谁,学生就可能朝他那边看。
拍手也是个办法。
如果教师与学生关系比较好(特别是在小学),师生可以事先约定一些手势语,像暗号一样,我做什么动作你们做什么事情,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维持课堂纪律的行为游戏化,是很好的办法。
6.题外话
上课发现学生交头接耳,或者注意力渐渐分散,目光暗淡下来,教师可以暂停讲课,说点题外话、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小笑话等,起到提神的作用。
聪明的教师总是提前准备一些幽默故事,作为课堂教学的调味品。
只有那些死板的教师,才会因为害怕耽误一两分钟而唠唠叨叨地讲下去,结果降低了一整堂课的听课质量。
7.倒计时
教师可以提高嗓门宣布:“现在我来倒计时,看看能不能在我数到‘0’的时候安静下来。
10……9……8……”这种办法有时也能起作用。
8.评比
教师说:“我来看看哪个小组最安静。
好,第二组没有说话的了,第四组也没有了,第三组还有两个人说话,好,就剩第一组了。
好!这才像个课堂。
第二组应该发金牌!”
9.提示声
比如,可以准备一个铃铛放在讲台上,一旦学生说话情况比较严重,可以拿起来摇一摇。
用哨子也可以,还可以用手机那样的彩铃,或放特定的乐曲。
这些办法最好事先与学生约定,而且注意声音不要太大,以免影响邻班上课。
10.提示标语
教师可以事先做一个标语牌藏在讲台桌下面,在课堂较乱的时候拿出来。
上面写上“拜托!闭嘴!”,“我很郁闷,你们不要讲话了!”,“你们还让不让我活了?”等。
这种办法事先不要让学生知道,有戏剧性才有冲击力。
稍带点玩笑性质较好。
11.提示道具
画一个人脸,嘴角向下表示愤怒,藏起来。
在课堂较乱的时候,教师先沉默一阵,突然把这个人脸道具举起来,做游行示威之状。
或者模仿古代官员出行时前面有人举的“肃静”的牌子,也有戏剧性。
12.做特殊动作
如果说话声音越来越大,局面变得难以控制,教师也可以突然做一些学生意想不到的怪动作,学生吃一惊,就会安静下来。
这时教师可以说点维持秩序的话,然后讲课。
13.离开讲台
这也是一种特殊动作。
教师做愤怒状,离开讲台,向教室门口走,或者向教室后面走。
学生不知怎么回事,就会安静下来看个究竟。
14.小组齐声喊
安排某个小组或座位离教师近的几名同学同时齐声喊:“请安静!请安静!”可以使全班安静下来。
15.大叫
不得已的时候,敲桌子大喊也未尝不是一种选择。
但是要注意,此法不能多
用,越是平日和颜悦色的教师,用这种方法越灵。
我有一个学生曾对我说:“您教我们两年,我只见您发过一次脾气。
”我问:“怎么发的?”学生回答:“您一拍桌子,大喊‘混账’!”可见此法有一定的“画面冲击力”。
16.扬言罢课
实在无法控制局面时,可以扬言“我不上课了,我走!”,这招轻易不能用,因为学生如果不买账,你就只能罢这堂课。
17.叫班干部请班主任或校领导来
这就等于宣告自己失败,需要外援,确实不是个办法,但特殊情况下也仍然是个办法,你总要有个办法应对学生吧。
以上办法,1—6属于“常规轻武器”,7—14属于“常规重武器”,15—17属于“核武器”,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地使用,要轮换,还要经常研制新武器。
经验告诉我们,这类招数一旦失去新鲜感,往往就不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