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案实录】大连海关侦破毒品走私大
大连海关缉私局教育整顿举报渠道公示-

大连海关缉私局教育整顿举报渠道公示
正文:
---------------------------------------------------------------------------------------------------------------------------------------------------- 大连海关缉私局教育整顿举报渠道公示
1.大连海关缉私局
举报电话:*************
举报信箱:大连海关缉私局教育整顿办信箱(大连市金州区东北二街21号大连海关缉私局办公楼1楼楼梯间);
举报互联网邮箱:********************
2.大窑湾海关缉私分局
举报电话:*************
3.大连机场海关缉私分局
举报电话:*************
4.大连港湾海关缉私分局
举报电话:*************
5.丹东海关缉私分局
举报电话:************(白天);************(夜间)
6.营口海关缉私分局
举报电话:************
7.鲅鱼圈海关缉私分局
举报电话:
*************;************——结束——。
【远离毒品】瑞丽边检站侦破“1.29”特大跨国贩毒案纪实

瑞丽边检站侦破“1.29”特大跨国贩毒案纪实近日,德宏州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一起跨国贩毒从案,犯罪嫌疑人初某、热某、阿某和比氏分别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无期徒刑和十五年有期徒刑。
初某、热某、阿某和比氏是怎样落网的?他们又是怎样走上贩毒路?近日,记者走进负责侦办此案的瑞丽边防检查站,去揭开他们那不为人知的神秘面纱……2009年2月3日7时,天空刚刚放出一丝光亮,由五辆汽车组成的特殊“车队”冲破清晨的最后一层浓雾,向驻守在边境小镇姐告的云南瑞丽边防检查站姐告分站疾驰而去。
“回来了,回来了……”在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中,五辆汽车驶进营区,并在球场上嘎然而止。
随即,五名神色各异的男子,分别在两名全副武装的边防武警“扶持”下走下车。
迎着清晨的第一缕微风,五名男子的身子不约而同地颤抖起来。
他们深知,酝酿已久的“黄金”美梦,将随着天光的逐渐放亮而彻底终结。
迎着清晨的第一缕微风,参战边防官兵疲惫的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至此,由瑞丽边防检查站派出警力百余人次、历时118小时开展的“捕蛇”行动,以缴获毒品海洛因5460克、5名涉案人员全部落网的重大战果而圆满落幕。
举报匿名电话拉开“捕蛇”大战1月29日9时许,瑞丽边防检查站侦查员接到一个举报电话称:“一小时前有五名外地男子入住瑞丽某酒店,现在又退房走了,他们行动很诡秘……”这名侦查员熟练地记录下电话内容后,迅速向分管情报侦查工作的副站长老罗汇报情况。
“入住一中档酒店不到一小时便要求退房,是酒店服务质量不好?还是那五名男子另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一个个问号在老罗的脑海里闪过。
为弄清五名男子的来龙去脉,老罗果断决定,立即派出两名侦查员前住某酒店了解情况。
半小时后,侦查员传回信息称:情况属实,服务员在为他们办理入住手续时,看到其中一人的行李包内放有成捆的现金。
“可能又是五条毒蛇。
”凭借多年的缉毒经验,老罗断定这五名外地人携带大量现金于春节前光临瑞丽,可能要从事贩毒或其它不法活动。
怒海擒“蛇”——大连海警21011艇查获特大偷渡案纪实

怒海擒“蛇”——大连海警21011艇查获特大偷渡案纪实樊龙飞;孙模同;季冠宏
【期刊名称】《时代潮》
【年(卷),期】2000(000)009
【摘要】2000年元旦前夕,当人们正沉浸在喜悦与兴奋之中时,辽宁省公安边防总队海警21011艇却在黄海的惊涛骇浪中展开了一场动人心魄的逐"蛇"之战,海警官兵以无比的忠诚向共和国母亲献上了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
29日早8时整,滨城大连某港口。
"呜"伴随着清脆的汽笛长鸣,大连海警支队21011艇徐徐驶离码
【总页数】2页(P)
【作者】樊龙飞;孙模同;季冠宏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1.2
【相关文献】
1.重拳出击擒疑犯保护物种促和谐——"2·23"特大毁坏红豆杉案侦破纪实 [J], 赵新民
2.寻踪觅迹擒贪腐——重庆市检察机关侦破建市以来首个异地侦办特大国企贪污案件纪实 [J],
3.第一次出击:江苏海警首战破获特大偷渡案纪实 [J], 汤征;杨加永
4.海防卫士——武警山东省海阳市边防大队破获“3.22”特大偷渡案纪实 [J], 王风山;王晓
5.奔袭近万里“快递员”智擒嫌犯——自治区森林公安局破获特大跨省非法运输珍贵濒危野生犀牛角案纪实 [J], 罗妮;冷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隐秘的“水客”

法治在线案件聚焦隐秘的“水客”文/郭红敏“水客”,是指被走私团伙雇用,为了赚取带货费,频繁往来于口岸之间,把涉税货物或禁止、限制出入境的物品化整为零,携带、运输入境的人员。
2019年,大连粤龙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实际负责人张天剑和自己成立的另一家公司负责人全艺森,通过雇佣卫伟、方宇等“水客”头目,在新疆伊犁州霍尔果斯市的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采取“蚂蚁搬家”“化整为零”等隐蔽手段走私洋酒、化妆品等商品入境,卫伟等五人参与偷逃应缴税款共计1.08亿余元。
2023年7月3日,犯走私普通货物罪的卫伟等五人分别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终审裁定判处4年6个月至缓刑不等的刑罚。
“水客”头目赚取带货费成立于1997年3月的大连粤龙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龙公司”),主要从事日本、韩国等境外商品的包税通关进口业务。
但粤龙公司实际负责人张天剑为了偷逃税款,通过公司的“火凤凰速递”网站、“国际运输通关服务”微信公众号及境外合作代2019年,大连粤龙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实际负责人张天剑和自己成立的另一家公司负责人全艺森,通过雇佣卫伟、方宇等“水客”头目,采取“蚂蚁搬家”“化整为零”等隐蔽手段走私洋酒、化妆品等商品入境。
理人等渠道,将客户从境外购买的本应以一般贸易申报进口的洋酒、化妆品、食品等商品,以“过境货物”或“保税贸易”的名义,分别通过车辆从青岛、威海、深圳、大连等港口运输入境并托运至霍尔果斯市的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以下简称“中哈合作中心”)。
2019年初,张天剑与卫伟进行走私合作。
卫伟,1981年出生于新疆霍城县,初中文化,系霍尔果斯源茂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源茂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同年3月,卫伟通过源茂公司为张天剑办理转关过境货物进入中哈合作中心的海关手续,同时利用霍尔果斯吉别克卓勒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作为收货人入区,共接收了粤龙公司29个批次的货物。
张天剑与卫伟、粤龙公司员工全艺森利用中哈合作区免税政策,雇佣方宇、赵成宝、李瑞华等“水客”头目以分流集运、员工自带等方式将货物带出中哈合作区至霍尔果斯市,再通过国内快递物流公司将货物寄给国内客户。
从从武汉、大连、南宁会议纪要解析办理重大毒品案件辩护要点

从武汉、大连、南宁会议纪要解析重大毒品案件辩护要点广东广强律师事务所刑事律师梁栩境辩护律师在办理刑事案件时,应对涉案的各项证据进行强有力的质证,同时也应对案件的各种情况进行整理归纳,以发现各种有利于被告人的辩护观点。
在重大毒品犯罪案件中,若罪名成立,被告人将可能被处以较长刑期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故辩护律师对常见的辩护观点熟悉与否、能否将有力的辩护观点转化为对被告人的有利结果,将直接影响到被告人整个整个人生轨迹。
随着国家打击毒品犯罪活动力度的增强,相关司法解释亦陆续出台。
此外,人民法院曾三次就毒品犯罪活动召开专题会议,商讨在处理毒品犯罪案件时相关法律适用问题。
现笔者将根据《全国法院毒品犯罪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下简称《武汉会议》)以及《全国部分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下简称《大连会议》)的相关规定,对在具体案件中涉及“保人头”的关键问题进行总结、梳理。
(因2000年进行的“南宁会议”即《全国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已被废止,在此不予讨论。
)一、考察在案证据是否存在物证,案发时是否人赃俱获《大连会议》中关于死刑的适用问题有如下陈述:“有些毒品犯罪案件,往往由于毒品、毒资等证据已不存在,导致审查证据和认定事实困难。
在处理这类案件时,只有被告人的口供与同案其他被告人供述吻合,并且完全排除诱供、逼供、串供等情形,被告人的口供与同案被告人的供述才可以作为定案的证据。
仅有被告人口供与同案被告人供述作为定案证据的,对被告人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要特别慎重。
”对此,我们可获得两点辩护要点的信息:第一,对于具体重大毒品犯罪案件,一般情况下公安机关在进行抓捕时均会选择能够达到“人赃俱获”的具体时机。
换言之,若案件中并未查获毒品,亦未对毒资问题进行查账的话,则证明案件证据链条存在较多问题,此时考虑到有相当疑点未排除,辩护律师在进行辩护时可就此进行提出,无论系从无罪辩护还是力求避免死刑的罪轻辩护而言,均有较大的帮助;第二,对于无毒品或毒资记录等物证、书证的案件,如仅凭被告人与同案被告人等人的言辞证据进行定案的,则要在相关人员在作出口供、证词是是否存在刑讯逼供等情况进行分析,同时还要考虑各个人员的口供是否对合,对于涉案毒品活动的交易地点、金额、收货方式等核心问题是否陈述一致等。
海关缉私案例

海关缉私案例在国际贸易中,海关缉私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海关缉私人员需要时刻保持警惕,查验货物,防止走私活动的发生。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海关缉私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案例一,走私毒品。
在某港口,海关缉私人员怀疑一批货物中可能存在走私毒品。
经过仔细排查,他们发现了一批看似普通的货物中隐藏着大量毒品。
这批毒品的市值高达数百万,如果流入市场,将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
海关缉私人员的及时发现和果断行动,成功地将这批毒品截获,维护了国家的法律和社会的安全。
案例二,走私珍稀动植物。
在另一次查验中,海关缉私人员发现了一批走私的珍稀动植物。
这些动植物是受到国际保护的物种,走私活动严重侵犯了这些物种的生存权。
海关缉私人员果断扣押了这批物品,并将其移交给相关部门进行进一步处理,以保护这些珍稀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案例三,走私冒牌商品。
除了毒品和珍稀动植物,海关缉私人员还需要查验大量的进出口商品,以防止走私冒牌商品的流入市场。
在一次查验中,他们发现了一批冒牌名牌服装和奢侈品。
这些冒牌商品不仅侵犯了正版品牌的知识产权,也会给消费者带来质量和安全隐患。
海关缉私人员果断扣押了这批冒牌商品,并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处理。
以上案例充分展示了海关缉私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海关缉私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时刻保持警惕,确保国际贸易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海关缉私工作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职责,更是一项神圣的使命,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海关缉私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海关缉私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适应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海关缉私工作一定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绩,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以上案例的介绍,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海关缉私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希望全社会能够共同关注和支持海关缉私工作,为国际贸易的安全和有序进行贡献自己的力量。
【禁毒行动】“H23”跨省特大贩毒案侦破纪实

“H23”跨省特大贩毒案侦破纪实2008年底,徐州警方成功破获一起特大吸贩毒案,抓获涉案成员38名,缴获毒品3公斤,从而切断了一条从四川成都通向徐州的贩毒通道。
信息研判发现疑点2008年7月29日,省公安厅禁毒总队通过天网平台信息研判,发现徐州市人杜某某从4月份开始,持续不断往返于徐州、四川、广州等地,经综合研判杜某某的活动轨迹后认为,其有很明显的贩毒迹象。
接下来,徐州禁毒支队民警调阅杜某某的信息资料,发现杜某某为该市所辖沛县的无业人员,曾因吸毒两次被治安处罚。
其中,2008年5月就因吸毒被成都市大丰派出所处罚过。
很快,在徐州市公安局领导的指示下,一个代号为“H23”的专案组迅速成立,一场缉毒亮剑行动全面展开。
警方对杜某某的初期侦查显示,其家在沛县,且老婆已经怀孕。
但他基本不在家居住;虽然没有工作,却经常出入沛县、徐州的高档宾馆。
更让警方感到可疑的是,杜某某的手机号码时刻在更换。
随着警方对杜某某联系人调查的深入,一个外号叫“阿东”的人浮出水面。
这个名字让侦查员猛然想起一个人——蔡某某。
2年前,警方在办理一起涉赌案件时,曾抓获一名叫“蔡某某”的人。
然而,狡猾的蔡某某拒绝交代深层次的犯罪行为,警方只好将其释放。
那么,这个“阿东”到底是不是蔡某某呢?专案组民警通过侦查确定:蔡某某就是“阿东”!与此同时,在杜某某的联系人当中,他的姐姐杜某多次往返四川成都、广州等地,其嫌疑也开始上升。
那么,杜氏姐弟二人以及蔡某某,到底是不是贩毒团伙的主要犯罪嫌疑人?他们又是如何拿到毒品的呢?专案组民警展开了更深一步的侦查。
抽丝剥茧毒网显形2008年10月7日,沛县警方办理了一起吸食毒品的案件,吸毒者在接受民警讯问时交代,他所吸食的冰毒是从一个叫“浦某”的本地人手中购买的。
办案民警随即对浦某展开秘密侦查,发现其曾因收购赃物被判刑,且和杜某的联系频繁。
由于此案件涉及到外省,2008年11月7日,省公安厅将其列为挂牌督办案件的同时,向上述两地警方通报案情,请求协助开展工作。
【死刑纪实】日毒贩赤野光信在连伏法

日毒贩赤野光信在连伏法核心提示:赤野光信,日本籍毒贩,2006年9月中旬在大连被捕,赤野光信在日本时就数次参与贩毒,2006年9月20日大连海关缉私局禁毒警察从两人行李中分别搜出了1516克和1008克冰毒,此案当时被公安部列为毒品目标案件,名为“4·03”特大跨国走私贩卖毒品案,2008年6月赤野光信一审被判死刑后,被告提出上诉,2009年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驳回上诉并维持原判。
赤野光信,今年应为66岁,2006年9月中旬在大连被捕,赤野光信在日本时就数次参与贩毒。
2006年4月份,他频繁出入中国国门,引起了中国警方的高度警惕。
经侦查发现:他准备走私一批冰毒到日本去,为此专门雇了53岁的大阪人石田育敬做“马仔”,负责运输毒品。
根据中国警方消息,赤野光信所带毒品纯度极高,达到95%,来源自第三国,经中国境内的经手人协助完成交易,但早已在中国警方监控之中,整个案件证据确凿。
与赤野同时被捕的还有多名日本和中国籍同案犯。
2006年初,辽宁省公安厅禁毒总队接到线报说,就在这一天会有人从丹东赶到大连,和境外来的买主进行一笔冰毒交易。
在接到消息之后,警方立刻在一些重要的关口部署警力。
这条线索提到的人物因为涉嫌一起跨国贩毒案而被警方长期监控。
2006年9月12日,两人在大连会合。
2006年9月中旬,警方得到消息,两人预订了9月20日直飞日本大阪的航班。
当天两人搭乘出租车前往机场,在通过安检时被大连海关缉私局以“涉嫌违禁物品”的名义扣下,禁毒警察从两人行李中分别搜出了1516克和1008克冰毒。
此案当时被公安部列为毒品目标案件,名为“4·03”特大跨国走私贩卖毒品案,公安部为此发来贺电。
警方监控2006年4月初的一天下午,大阪飞抵大连的国际航班刚刚落地,在出港的人群里,有一个人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通过调取这名乘客的入境资料证实,此人名叫赤野光信,1945年1月7日出生。
专案组之所以把赤野光信确定为头号监控人物,并不是在于他多次往返中国和日本之间,而是因为他一到大连就秘密地接触了一个叫张奎昌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连海关侦破毒品走私大
核心提示:大连是东北亚区域中心,对外交通贸易往来频繁,集装箱吞吐量位于全国前列,有东北最大的进出口和转关运输口岸,国际毒贩们也许深谙“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的道理,他们常利用这些客观条件铤而走险,妄图在大连关区打通走私毒品的渠道。
然而罪恶的黑手始终未能得逞,毒贩们的黑金梦在国门卫士面前一次次灰飞烟灭。
五天两破入境毒品走私大案
2005年1月。
大连海关获取两条重要线索,有人预谋走私摇头丸进境!走私毒品进境?!倘若情报准确,这将是大连海关缉私警察面临的首起进境毒品走私案。
根据案情,大连海关缉私局立即成立了2个专案组,开展秘密侦查。
此后的近4个月时间,专案组锁定了两伙涉案主要犯罪嫌疑人,并采取更严密的措施监控其动向。
5月中旬。
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丹东。
城市一如往日般平静,大连海关缉私警察却未有一丝懈怠,正在紧张而秘密的部署行动方案。
5月20日,中午。
大连海关专案组总指挥一声令下,参与破案的侦查员按照既定计划向目标靠近。
丹东市某宾馆客房内。
6名男子正在点验一些橙色的药片。
嘭的一声响,身着便装的缉私警察破门而入,将6名男子一举抓获,当场缴获摇头丸5941粒。
与此同时,另一专案组锁定在丹东从事边贸生意的李某为最终犯罪嫌疑人,并立即开始对其进行更周密的布控。
5月21日。
专案组得到“李某可能近期行动”的情报,开始全天候跟踪监视。
5月24日,晚9时许。
李某在丹东与一男子会面后,准备乘坐快艇在江上进行交易。
凌晨时分,缉私警察展开抓捕,将两名犯罪嫌疑人当场抓获,缴获准备交易的摇头丸1912粒。
两起入境走私毒品案件宣告侦破。
捣毁跨国贩毒网
2004年6月18日,深圳。
由大连海关缉私局和辽宁省公安厅组成的专案组将正在进行毒品交易的“山口”及其同伙当场抓获,缴获冰毒3100克。
自此,一个以日籍犯罪嫌疑人为首的跨国走私冰毒团伙被捣毁。
此案要追溯到2003年7月6日。
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
当日大连海关关员在监管从飞往日本东京的JL798航班时,发现一名日籍60多岁男子的护照、签证和衣着行李都有不少可疑之处。
经验丰富的检查人员最终在其腰间发现了捆绑的淡黄色晶体。
经检验,晶体为高纯度冰毒,共计1234克。
一起跨国走私毒品案件正在浮出水面,一场近一年的打击跨国走私毒品战斗正式打响。
当时具体负责案件的大连海关缉私局孙副局长告诉记者,他们在这个日本男子身上找到了案件的突破口。
日本老头交代,是日本黑社会的人让他专门到大连来偷运冰毒的。
根据约定的时间地点,他和一个叫“山口”的日本接上了头,然后有人把“货”送到了他住的宾馆。
他每带回日本1000克冰毒就可以得到2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5万元)的“报酬”。
大连海关立即开始寻找“山口”,并要求对出入境人员加强监管。
2003年7月9日上午,大连海关旅检关员在监管间隔只有70分钟的两架飞往日本大阪的航班时,分别发现一名韩籍女子和一名日籍男子具有和3天前那个日本老头相似的疑点。
在安全检查过程中,发现他们腰间都缠有装有淡黄色晶体的捆绑物。
经鉴定,晶体均为高纯度冰毒,分别是1011.8克和1525.1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