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
学术科技知识竞赛题目(填空)

一、填空(每空分,共分)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由 ______首先提出来的。
2、科学包括______ 和______ 两部分。
3、经国务院批准, ______ 院士被授予 2002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4、 2003 年 4 月 13 日, ______ 宣布破解非典元凶——冠状病毒。
5、湖滨区于______ 年被国家科委授予“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荣誉称号。
6、________的进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7、邓小平同志在 1988 年 9 月 5 日与外宾的谈话中第一次明确提出“ ______ ”的重要思想,并在 1992 年春季的南方视察谈话中着重强调了这一论断。
8、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第 35 届成员国大会决定从 2001 年起,每年的___月____ 日为世界知识产权日。
9、技术贸易实行_______合同制,使用国家规定的技术合同文本。
10、自然科学奖授予在______研究和_____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公民。
11、邓小平在 1978 年 3 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发表了______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段的一部分”、“四个现代化最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这三个著名论断。
12、中国科协在全国科技工作者中倡导的科学精神是 ______、 ___ 、______ 、______ 。
1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是 ______ 年 5 月 6 日由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决定》从十一个方面阐述了必须。
14、《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于 ______ 年______ 月______ 日发布施行。
15、《河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自 ______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
16、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 ______ 名。
17、是我国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 ______为终身荣誉。
18、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 ______为终身荣誉。
2019年中考政治时政专项三: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2019年中考政治时政专项三: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黄思谷2018年中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三: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一】热点材料2018年2月14日,两位在科学技术领域功勋卓著的老人获得了中国科技界的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这两位老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家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亲自为他们颁奖。
谢家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粒子加速器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
吴良镛,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著名建筑与城乡规划学家、新中国建筑教育奠基人之【一】人居环境科学创建者。
中国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74个项目和10位科技专家,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3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5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83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8人。
其中,“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国家最高科技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
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
截至目前,国家最高科技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已有20位科学家荣膺这一奖项,他们是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吴孟超、叶笃正、李振声、闵恩泽、吴征镒、王忠诚、徐光宪、孙家栋、谷超豪、师昌绪、王振义、谢家麟、吴良镛。
【二】热点与教材的结合1、只有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1985 -2011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1985 -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数据统计及分析白皮书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科技采访室人民网科技频道联合发布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成果项目组数据提供目录前言一、国家科技奖励制度与“五大奖”二、历年国家科技奖励获奖者特点统计分析1.“五大奖”更倾向于院士?——获奖与院士2. 个人不容易获奖?——获奖和申报人数3. 年轻人不易获奖?——获奖与年龄4. 产学研结合是老大难?——产学研合作前言2012年2月14日,代表着国家科技领域最高奖励的“五大奖”再次揭晓。
其中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尤为引人注目,它是从事科技工作的个人在国内可以获得的最高奖项,已有10余年的历史,目前获奖人数仅有20人,且大多为耄耋老人。
从某种意义上说,该奖的性质好像艺术界的“终身成就奖”。
500万奖金对于获奖者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而其他的四项即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也分别是基础研究、技术发明、技术应用、国际合作等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奖项。
今年的国家最高科技奖授予了高能物理学家谢家麟和城市建筑学家吴良镛。
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迄今已连续13年空缺。
发明奖一等奖属意如今热到发烫的信息技术领域——有机发光显示材料和宽带移动通信。
而“五大奖”中唯一拥有特等奖的“科技进步奖”更是百花齐放,颇多斩获。
纵观27年来这五大奖项的基本情况,作为国家级别的科技奖励,清晰呈现着我国科技发展的历程和脉络。
为此,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科技采访室、人民网科技频道联合推出白皮书,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成果项目组提供数据支持。
该白皮书试图通过对获奖人年龄、性别、学科、身份等信息的比对分析,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现象,也试图寻找一些规律,希望对中国科技奖励的发展有所裨益。
一、国家科技奖励制度与“五大奖”从1950年到1966年,国家先后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奖励条例》等重要条例,初步创建国家科技奖励制度。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简介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2000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设立,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负责,是中国五个国家科学技术奖中最高等级的奖项,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
根据2019年1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官网显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评选一次,每次授予不超过两名,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荣誉证书、奖章和800万元奖金。
截至2019年1月,共有31位杰出科学工作者获得该奖。
1奖项历史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了《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的暂行条例》,条例规定,一等奖奖金为1万元人民币。
1957年1月,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进行了首次评审,有34项成果获1956年度奖。
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标志着中国科技奖励体系基本完成。
1963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了《发明奖励条例》和《技术改进条例》,毛泽东为“发明证书”亲笔题字。
1966年5月,批准了发明奖励297项,其中包括“原子弹”、“氢弹”、“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重要成果。
但由于‘‘左’’倾思想的危害,当时仅对获奖者颁发发明证书,未颁发奖章和奖金。
1978年,党中央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会上奖励了7657项科技成果,标志着科技奖励制度的恢复。
1999年5月23日,朱镕基总理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65号令,发布实施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
改革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制度更加完善,形成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五大奖项。
200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正式设立。
2001年2月19日,在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0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国家五大科学技术奖

【历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2011年,谢家麟、吴良镛
2010年,师昌绪、王振义
2009年,孙家栋、谷超豪
2008年,王忠诚、徐光宪
2007年,闵恩泽、吴征镒
2006年,李振声
2005年,叶笃正、吴孟超
2004年空缺
2003年,刘东生、王永志
2002年,金怡濂
这些奖项每年评审一次。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由国务院颁发证书;这两个奖项不分等级。其他三个奖项由国务院颁发证书和奖金,分为一、二等奖两个等级;对做出特别重大科学发现或者技术发明的公民,对完成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可以授予特等奖。
为奖励在科技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中国设立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制度是我国科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方针的具体体现。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
2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作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公民;国家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公民;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授予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
科技“双星”的中国心

科技“双星”的中国心作者:蒋建科,余建斌来源:《决策与信息》 2010年第2期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2000年设立,10年来共有16位科学家荣膺这一奖项。
这个奖项每年的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评选极其严格。
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
获奖科学家紧紧围绕国家的战略需求开展科研工作,解决了制约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难题,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
今年一月十一日国家评选出2009年两位获得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家,一位是谷超豪院士,一位是孙家栋院士。
他们长期坚守在高端科研第一线,以激昂的爱国热情和智慧,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本刊突出报道他们急国家所急,想国家所想的光辉亮点。
谷超豪:把国家急需作为研究方向浩瀚无垠的太空,又有一颗小行星被镌刻上中国人的名字:谷超豪。
2009年10月20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党委书记鲁春林向复旦大学教授谷超豪先生颁授“谷超豪星”命名证书和命名铜匾。
在数学王国,谷超豪教授同样是一颗耀眼的明星,光耀中国,享誉世界。
谷超豪不仅在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两方面都有重大贡献,而且在当今核心数学前沿最活跃的三个分支: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及其交汇点上,获得了国际公认的突出成就,奠定了他在国际数学界的地位。
50多年来,谷超豪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30篇,其中100篇独立完成。
国际数学家联盟主席帕利斯教授在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幕式上致词称:“中国数学科学这棵大树是由陈省身、华罗庚和冯康,以及谷超豪、吴文俊和廖山涛,及最近的丘成桐、田刚等人培育和奠基的。
”把国家急需作为自己研究的方向,并大胆创新、持之以恒,直至做出重大贡献。
这正是所有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发明创造的一个公式,谷超豪的数学研究同样遵循这个定理。
正当谷超豪在微分几何方面的成就引人注目时,他敏锐地看到空间技术发展对数学提出的新要求。
医院院感考试题(附全部答案)(16)

姓名:科室:得分:一、单选题1、能准确判断灭菌包裹内微生物是否被杀灭的监测方法是A. 化学监测B. B-D试验C. 生物监测D. 无菌实验2、《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和《住院医师制度化规范化培训条例(试行)》颁布于()A. 1978年B. 1984年C. 1988年D. 1989年E. 1991年3、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具备什么条件A. 运输目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用途和接收单位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B.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容器应当密封,容器或者包装材料还应当符合防水、防破损、防外泄、耐高(低)温、耐高压的要求C. 容器或者包装材料上应当印有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生物危险标识、警告用语和提示用语D. 以上都是4、对厌氧菌有治疗作用的抗菌药物是A. 妥布霉素B. 红霉素C. 头孢他定D. 哌拉西林E. 氨曲南5、治疗质量指标不包括下列哪项()A. 治愈好转率B. 抢救成功率C. 死亡率D. 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E. 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6、疾病诊断相关分类法是将全部住院病人分成多少个主要诊断类别()A. 10个B. 15个C. 20个D. 25个E. 30个7、下列哪种灭菌方式要求每批次均进行生物监测A. 干热灭菌B. 环氧乙烷灭菌C. 低温甲醛蒸汽灭菌D. 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8、环境的温度、湿度达到规定要求时,使用纺织品材料包装的无菌物晶有效期为A. 7天B. 14天C. 6个月D. 2年9、生物安全柜内少量洒溢,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属于A. 严重差错B. 一般差错C. 一般实验室感染事故D. 严重实验室感染事故10、以下属于病案管理工作中的差错的为A. 处理病案资料内容张冠李戴B. 病案找错或送错科室C. 写错或计算机录错病案号D. 建重号病案11、院区的出入口位置应与城市道路交叉口保持一定距离,一般要求设置在什么距离最佳A. >40米B. >50米C. >60米D. >70米12、《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所称的医疗废物指的是A. 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活动中产生的危害性的废物B. 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C. 在医疗、预防、保健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D. 在日常公益活动中产生的废物13、下列哪种情况有抗菌药联合用药指征A.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B. 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细菌感染C. 急性肾盂肾炎D. 急性细菌性肺炎14、耐高热、耐湿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首选A. 压力蒸汽灭菌B. 干热灭菌C. 低温灭菌D. 浸泡灭菌15、厌氧菌感染不可以选用A. 亚胺培南B. 氨基糖苷类C. 甲硝唑D. 克林霉素16、制剂室生产区的周围多大范围以内不得有露土地面()A. 5mB. 10mC. 15mD. 20mE. 30m17、生产毒性药品及其制剂,必须严格执行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在本单位药检部门监督下准确投料,并建立完整的生产记录。
最新《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全文(自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共5章38条,2020年10月修订,自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务院设立下列国家科学技术奖:(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二)国家自然科学奖;(三)国家技术发明奖;(四)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第三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应当与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紧密结合。
国家加大对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奖励。
国家自然科学奖应当注重前瞻性、理论性,国家技术发明奖应当注重原创性、实用性,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应当注重创新性、效益性。
第四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五条国家维护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公正性、严肃性、权威性和荣誉性,将国家科学技术奖授予追求真理、潜心研究、学有所长、研有所专、敢于超越、勇攀高峰的科技工作者。
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提名、评审和授予,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干涉。
第六条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的相关办法制定和评审活动的组织工作。
对涉及国家安全的项目,应当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应当实施绩效管理。
第七条国家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等组成评审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和监督工作。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人选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出,报国务院批准。
第二章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设置第八条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下列中国公民:(一)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二)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或者对维护国家安全做出巨大贡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或社会效益”。
该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以其权威性和高达5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引起海内外的极大关注。
除2004年度空缺外,已有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吴孟超、叶笃正、李振声、闵恩泽、吴征镒、王忠诚、徐光宪、谷超豪、孙家栋、师昌绪、王振义18位院士荣膺这一奖项。
统计数据:
两院院士:2位中科院院士:11位工程院院士:5位
编辑点评: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无一例外是都是院士身份,看来院士作为我国科技战线的领军人物,的确代表了我国科学家的最高学术水平。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中,获奖年龄最高的有吴征镒院士(91岁获奖),最轻的有王选院士(64岁获奖),但平均年龄是80岁左右。
编辑点评:
看来,要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条件之一是长寿。
统计数据:
(按本科计)
编辑点评:
看了以上统计,是不是有一点“名校果然实力非凡”的感觉呢。
可为什么最高科技奖获奖者几乎都毕业于名校?或许……那个时候大学本来就不多吧。
统计数据:
看获奖者的身份,有数学家、化学家;石油化工专家、航天技术专家;“杂交水稻之父”、小麦育种专家;肝胆外科专家、神经外科专家……真是理、工、农、医,“上天”“入地”都有。
编辑点评:看来,无论从事哪一行业,研究哪门学问,都能为国家做出贡献;而国家也一视同仁,和谐发展,没有忽视或轻视任何一个行业或研究。
统计数据:
18人中有约有8人是海外留学归国,占一半。
编辑点评:看来,留学与否,与能不能获最高科技奖并没有直接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