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视力康复 定向行走精编版

低视力康复

一、低视力的概念

双眼最佳矫正视力小于03,称为低视力。

低视力属于用手术、药物治疗或常规屈光矫正无法改善的视力功能障碍,但非盲目。它包括视力视野和对比度敏感度下降等多方面现象。低视力的病因很多,先天性或后天性眼部疾病,如先天性眼组织异常或缺损、眼球震颤、先天性白内障、视神经萎缩、眼白化症、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黄斑变性、青光眼、糖尿病性眼底病、高度近视、老年性白内障术后不植入人工晶体等都可以导致低视力。

二、低视力康复的主要方法

低视力康复的主要方法是, 配用适合的助视器,同时进行相应的训练。

常用的助视器有两大类:一类是非光学助视器(太阳帽、照明灯、阅读裂口器、大字印刷品等);一类是光学助视器,如眼镜式助视器、望远镜、放大镜(手持式、立式)等。助视器是通过放大作用增加物体的形象,来刺激患者更多的视觉细胞,给大脑提供更多的信息,使其更容易识别物体。

低视力康复训练,主要是针对低视力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助视器使用训练和配用助视器后的功能性训练,后者的对象指学龄及学龄前的儿童。视觉发育不能自然产生,以正常小孩视觉发育为例,婴儿出生后虽已具备视觉,但其功能是不完善的,而视觉的发育是在不断“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如不“看”,情况就会完全不同。同样,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后,也就要不断地训练“看”。上述训练工作由验光配镜人员或特教老师承担。低视力者可以去当地医院眼科低视力门诊或定点眼镜店,进行助视器的验光配镜和训练。

三、残联在低视力康复工作中的职责

低视力康复工作是一项社会工程,涉及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残联、卫生部门、特教部门、眼镜行业及家庭等,需要各方面相互配合、协同完成。残联在

低视力康复工作中的职责是:

(一)协调相关部门,制订本地低视力康复工作实施方案,分解下达任务,

落实配套经费,组织实施。

(二)理顺各方面关系,建立工作网络,形成工作合力。

(三)掌握低视力人群康复需求情况,有计划地组织患者到医院眼科低视

力门诊、定点眼镜店、盲校等进行检查诊断、验光配镜和训练。

(四)宣传普及低视力康复知识,广泛动员社会关注和支持低视力康复工

作。

(五)组织技术培训工作。

第三节盲人定向行走训练

一、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的概念

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就是盲人依靠听力等感觉器官,借助盲杖等辅助工具,利用周围环境的变化(如边缘线、路标、线索)来判断自己所在位置并确定行走方向的一种独立、安全的行走技能。实践证明,如果对视力残疾个体进行专门的定向行走训练,会使个体的定向行走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个体无论是在熟悉的环境里还是在陌生的环境中都能安全、自如、独立、有效、自然地行走。

二、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定向行走训练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包括感觉训练、概念教学、行走前训练

和行走技巧教学等。

通过训练个体的听觉、触觉、嗅觉、平衡觉、运动觉等以提高其感受性,在各种物体与其各种属性之间建立联系,以达到使个体可以通过听觉、触觉、嗅觉、平衡觉、运动觉进行定向的目的;通过概念教学使个体掌握一些与定向行走相关的身体、动作、方位、距离等概念,为定向训练和行走技巧教学奠定基础;通过对个体进行平衡能力、姿势、步态、应急与避险、心理素质等行走前训练,为个体独立、安全、自然行走奠定基础;通过随行技巧、独行技巧、盲杖技巧的教学,使个体真正实现无论是在熟悉的环境里还是在陌生的环境中都能安全、自如、独立、有效、自然地行走。上述各种训练主要是充分依靠视力残疾个体其他感知觉的代偿作用,通过机械记忆、动作模仿、建立条件反射、行为改变技术、行为塑造、操作学习、感觉运动学习等原理与方法来完成的。

三、训练盲人使用盲杖行走的主要环节

(一)选择盲杖。

盲人独立行走要依靠听力和盲杖,因此,选择一根适合自己使用的盲杖至关重要。标准盲杖的颜色为白色,手柄下方10厘米处有红色标志;既盲又聋

的人,应使用红白相间的盲杖。

(二)正确握杖。

根据自己的习惯,可选用右手或左手持杖,将姆指放在杖的里面,食指

延伸贴在盲杖上,其他三个指头在杖的下面弯曲,轻松握住。

(三)盲杖的位置。

将盲杖放在身体的正前方距脚尖约1米的地面上。

(四)手腕动作。

持杖行走时,将肘部稍微弯曲靠近身体。握杖的手最好保持在身体前方的正中央,这样可以使走的方向正直。要用手腕控制盲杖左右摆动,使盲杖的下端在身体前方左右均匀移动,不要移动整个手臂。

(五)摆动幅度。

行走时,盲杖在地面上左右轻轻摆动,摆动的幅度,要比身体略宽些,以确保前方路面没有障碍物。盲杖的下端不可从一面跳向另一面,而应在地面上

划动,否则容易漏掉地面上的障碍物。

(六)协调步伐。

盲杖向左摆动时,要迈出右脚,反之,盲杖向右摆动时,要迈出左脚。

(七)如何识别和绕开障碍物。

识别盲杖碰到的障碍物,应用另一只手顺着盲杖轻轻滑下,直到触摸到物体;如要绕过障碍物,应先用盲杖探出一条可以行走的路。上下楼梯时,可先用盲杖下端敲击台阶边缘和探察台阶的高度、宽度,然后再行走。沿草地、篱笆、墙壁边沿行走时,要先用盲杖触其边沿或壁,然后反复摆动,探出道路,便可行

走。

三、视觉障碍儿童思维训练的定向行走措施

定向行走能力的培养是视觉障碍儿童训练的核心内容。定向和行走是两个不同又密切相关的概念。定向是指借助与视觉以外的感官,确定自己在环境中的位置及和其它物体之间的关系的活动。行走是指从一处移到另一处的活动。两者密切相结合构成视障儿童独立行走能力。而定向行走能力的培养,对于训练视觉障碍儿童的思维至关重要。定向训练可以训练视觉障碍儿童的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定向可以使视觉障碍儿童在头脑中形成具体的方向;同时,行走也是训练思维的一个手段,视觉障碍儿童通过大胆的行走,在思维中对所行走的路线进行分析,并对外界环境给予的刺激作出反映。可见,定向行走能力的能够促进视觉障碍儿童的思维发展。

视觉障碍儿童的思维训练值得重视,言语措施、感知觉措施、定向行走是促进视觉障碍儿童的思维发展的有效措施,希望对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和培养提供一定的辅助。

低视力康复 定向行走精编版

低视力康复 一、低视力的概念 双眼最佳矫正视力小于03,称为低视力。 低视力属于用手术、药物治疗或常规屈光矫正无法改善的视力功能障碍,但非盲目。它包括视力视野和对比度敏感度下降等多方面现象。低视力的病因很多,先天性或后天性眼部疾病,如先天性眼组织异常或缺损、眼球震颤、先天性白内障、视神经萎缩、眼白化症、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黄斑变性、青光眼、糖尿病性眼底病、高度近视、老年性白内障术后不植入人工晶体等都可以导致低视力。 二、低视力康复的主要方法 低视力康复的主要方法是, 配用适合的助视器,同时进行相应的训练。 常用的助视器有两大类:一类是非光学助视器(太阳帽、照明灯、阅读裂口器、大字印刷品等);一类是光学助视器,如眼镜式助视器、望远镜、放大镜(手持式、立式)等。助视器是通过放大作用增加物体的形象,来刺激患者更多的视觉细胞,给大脑提供更多的信息,使其更容易识别物体。 低视力康复训练,主要是针对低视力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助视器使用训练和配用助视器后的功能性训练,后者的对象指学龄及学龄前的儿童。视觉发育不能自然产生,以正常小孩视觉发育为例,婴儿出生后虽已具备视觉,但其功能是不完善的,而视觉的发育是在不断“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如不“看”,情况就会完全不同。同样,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后,也就要不断地训练“看”。上述训练工作由验光配镜人员或特教老师承担。低视力者可以去当地医院眼科低视力门诊或定点眼镜店,进行助视器的验光配镜和训练。 三、残联在低视力康复工作中的职责 低视力康复工作是一项社会工程,涉及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残联、卫生部门、特教部门、眼镜行业及家庭等,需要各方面相互配合、协同完成。残联在 低视力康复工作中的职责是: (一)协调相关部门,制订本地低视力康复工作实施方案,分解下达任务, 落实配套经费,组织实施。 (二)理顺各方面关系,建立工作网络,形成工作合力。 (三)掌握低视力人群康复需求情况,有计划地组织患者到医院眼科低视 力门诊、定点眼镜店、盲校等进行检查诊断、验光配镜和训练。

江苏省残联系统低视力康复工作规范眼科医院近视手术新闻

附件1 江苏省残联系统低视力康复工作规范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关于印发地(市)级残联低视力康复部工作标准(试行)的通知》(全残康办〔2007〕28号)、《江苏省视力残疾人康复“十二五”实施方案》和《江苏省防盲治盲规划(2011~2015)年》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家和省残疾人低视力康复救助项目任务;各地开展本区域低视力康复工作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承担低视力项目任务的康复中心或辅具中心由省辖市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残康办)申请,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省残康办)审批,省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省辅具中心)监管。 第二章低视力康复部建设标准 第四条机构要求:在残联康复中心或辅具中心机构内设立低视力康复部,负责具体的低视力康复工作。低视力康复部所属的残联康复中心或辅具中心应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独立账号和工作场所。 第五条人员配置:配备低视力康复工作人员1-2名,参

加过省级以上的低视力康复培训,并取得相应的专业培训证书,从事低视力康复工作一年以上。 第六条场地要求:有1-2间固定房间,总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设有接待、验配、训练、展示等功能区。 第七条设备要求:眼科常用设备,眼底镜、检影镜、裂隙灯等;国际标准视力表(远用、近用)、低视力专用视力表;助视器配镜箱、视功能训练图谱、定向行走评估训练学习仪;各种类型助视器、助视器专柜;基本办公设施(电脑、档案柜等)等。 第八条制度建设:建立需求调查、筛查验配、康复训练、效果评估、家长培训、信息转介、回访服务、专业培训、基层指导、档案管理、物资管理等工作制度和工作规范;低视力康复部服务职能、服务(转介)流程、服务承诺、工作职责上墙明示。 第三章低视力康复部主要职责 第九条按照国家和省低视力康复工作要求,开展低视力康复需求调查,制定服务计划。 第十条组织开展助视器验配,视功能及助视器使用训练、盲人定向行走训练,负责指导基层开展低视力康复工作,为低视力者及家长提供咨询、培训、跟踪回访和转介服务等。

残疾人康复服务个性化服务方案(合集5篇)

残疾人康复服务个性化服务方案(合集5篇) 第一篇:残疾人康复服务个性化服务方案 绥德县残疾人托养服务站个性化托养方案 绥德县残疾人图服务站成立于2012年,是一所以精神残疾人和智力残疾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民办公益性质的康复服务机构。以“服务残疾人”为宗旨,“以人为本,扶贫助残”为理念的残疾人服务机构。托养以“残疾人需要什么、残疾人乡做什么、残疾人能做什么”出发,最大限度的发挥残疾人的自身潜能,为每位残疾人“量身定做”个性化的康复服务和发展方案。 个性化服务宗旨: 每位残疾人存在的问题都是特殊的,包括年龄、性别、家庭情况、婚姻状况、发病年龄、患病时长河病情的稳定性。充分了解残疾人的特殊性河迫切需要康复的功能。“量体裁衣”制度出符合残疾人的个性化康复服务方案,帮助残疾人康复,早日回归社会。 个性化服务内容: 1、对于病情不稳定的残疾人服务对象,由精神科医生、护士进行实时监控,药物调整治疗,积极控制残疾人病情,定期进行监控检查,保障残疾人身体器官功能处于良好状态。实时介入生活自理能力训练,训练残疾人自己解决大小便、自己梳洗打扮、整理自己的衣物、打扫自己的病房卫生,努力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针对病情相对稳定、生活能够自理的残疾人,由精神医生进行药物调整治疗,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介入家庭功能训练,帮助残疾人恢复家庭功能,组织残疾人认识钱币面值,创造场景,一道残疾人合理使用钱币进行交易,观察天气情况为自己和家人增添衣物,做简单的饭菜供家人享用。 3、大多残疾人病情已经稳定,生活能够自理,家庭职能得到健全,能够做到爱自己、爱家人。但因患病原因与社会脱节,部分职业功能丧失,加之文化素质低,又没有专业技术,不能再社会“立足”。针对这一类残疾人,我托养服务站开展社会参与能力训练和职业技能培

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7篇

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 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7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什么样的计划才是好的计划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篇1 结合“十二五”工作任务,康复部仍有很多工作亟待完善,20xx 年具体计划如下: 一、做好残疾少年儿童康复救助服务 残疾儿童康复工作是康复部工作的重点,继续认真落实残疾少年儿童康复救助各项工作,在XX市残疾儿童康复的相关文件指引下,做好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包括康复训练项目、人工耳蜗手术补贴和保缴费等各项工作。 做好20xx-20xx年公益金项目的申请、评估、转介和结算工作。自20xx年,市残联公益金项目由各区实施完成,新的任务,新的.挑战,按照文件精神,确保预报名的残疾儿童享受此项服务。 二、做好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 1、在大康复理念的指导下,与就业、教育、职康等服务内容相融合,学习“龙岗模式”,以街道社区为阵地、家庭为依托,以专业评估转介和康复咨询服务为纽带,将各项康复服务全方位下沉社区,满足残疾人个性化需求。 2、通过社区康复工作自查自评,发现基层专业技术人员配置不够、场地局限等问题突出,康复部将在区综合服务中心和区残联的支持下,寻求资源解决困难,为社区康复工作的开展提供硬件上的保证。 3、构建社区康复服务网络新平台。在“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基础上,构建社区筛查与诊断、转介服务、档案服务、康复治疗与训练、辅具适配、职业康复、教育康复、托养服务、心理辅导、家长培训和社区宣传的新平台,为残疾人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服务。

残疾人康复服务内容

残疾人康复服务内容 1、康复医疗服务;为偏瘫、脑瘫、截瘫、中风后遗症等残疾人提供康复治疗,白内障、肢体矫治手术等转诊服务,康复护理、家庭康复病床等; 2、康复训练指导服务;立足残疾人家庭,充分利用社区康复设施,指导各类残疾人开展康复训练、制定计划、传授方法、制作训练器具、矫形器使用、评估效果等;具体如下: 肢体残疾:对偏瘫病人开展以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为主的康复训练,指导训练器具的使用;对脑瘫病人开展“运动功能、姿势矫正、语言训练、日常活动”四个方面的康复训练; 智力残疾:对智力残疾人开展“运动、感知、认知、语言交往、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六个方面的康复训练; 听力残疾:指导听语障碍者或聋儿家长开展听力语言训练、耳聋预防、选配助听器转介服务等; 视力残疾:指导视力残障者视功能训练和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做好低视力配镜后随防工作及转介服务等; 精神残疾:利用多种形式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教育,督促指导药物治疗、用药安全监测,开展生活技能、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康复服务; 3、心理支持服务;通过了解、分析、鼓励和指导等方法,帮助他们树立康复

信心,正确面对自身残疾,鼓励亲友理解关心残疾人,支持配合康复训练; 4、知识普及服务;为残疾人及家属、亲友举办健康等知识讲座,开展康复咨询活动,发放康复知识小册子、普及读物等,传授残疾预防知识和康复训练方法; 5、用品用具服务;根据残疾人的状况和需求,提供用品用具的信息,提出选用用品用具的意见、实施转介服务等; 6、咨询转介服务;根据残疾人在康复医疗、康复训练、心理支持及用品用具等方面不同的康复需求,联系有关机构和人员,对本社区暂时无法进行康复服务的残疾人,提供有针对性的转介,做好登记和跟踪服务;

康复工作计划三篇

康复工作方案三篇 康复工作打算篇1 为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效劳”的目标,切实做好残疾人的康复工作,最大限度地使每一个残疾人都得到康复与效劳,结合本村的实际状况,特制定康复工作打算。 一、指导思想 村康复工作是充分利用村内资源,发动村内力气,使残疾人在家庭和村得到康复训练和效劳的一种康复形式。使广阔残疾人得到就近就地的康复训练与效劳,提高其参加社会生活力量,逐步建立“康复进村、效劳到家”的工作机制。 二、工作目标 1、实行措施推动白内障无障碍村建立。对低视力的患者,准时转介到医院眼科或开展此项效劳的康复机构承受助视器使用训练。 2、供给精神卫生和心理询问效劳,实施贫困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活动。通过心理询问效劳关心各类残疾人树立康复信念,正确面对自身残疾,残疾人亲友要理解和关心残疾人。 3、组织开展贫困残疾儿童调查及救助工作。 4、开展社区中患偏瘫、截瘫、小儿麻痹症、骨关节疾病等肢体功能障碍者制订训练打算,指导在村、家庭开展运动功能、生活自理力量、社会适应力量等方面的康复训练,并定期进展康复评估,调整训练打算。 5、结合村儿童保健效劳,对新觉察的疑似聋儿,准时到儿康

复中心进展诊断治疗,对治疗后无法恢复的聋儿,应准时到聋儿康复中心进展助听器验配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对觉察发育缓慢儿童,准时到康复中心进展生长发育测评、治疗和训练。 三、工作方式 村康复主要以本村卫生效劳站、村康复效劳站为主,依据需要可以设立家庭康复站点。 四、实施工作 1、视力残疾人康复工作:〔1〕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对贫困白内障患者进展免费手术,对低收入白内障实施救助;〔2〕关心对低视力患者配戴助视器,对贫困低视力患者实施救助;〔3〕开展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组织盲人及志愿者进展定向行走训练,有打算有步骤地按要求关心学习和把握技能,并进展阶段性的测试。 2、肢体残疾人康复:依托村卫生气构、村老年人活动室,在村医的指导下进展康复训练,主动推动家庭康复站点建立。 3、精神病康复:依据县残联要求,组织村内精神病患者参与精神病综合防治康复工程,使村贫困精神病人都能得到救助。主动做好村内精神病人的监护及治疗后的回访工作。 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在推动和谐村建立过程中,完善村康复效劳站的建立,满意村残疾人的康复需求。 康复工作打算篇2 xxxx年是“xxxx”规划实施的第三年,也是世界瞩目的奥运年,同时也是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效劳”战略目标的关键之年。

视力残疾康复“十二五”实施方案

视力残疾康复“十二五”实施方案 关于印发《__省视力残疾康复“十二五”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设区市及杨凌区卫生局、教育局、民政局、财政局、残联:为做好“十二五”期间视力残疾康复工作根据《__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陕政发〔20__〕65号)、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视力残疾康复“十二五”实施方案》(残联发〔20__〕13号)和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制定的《〈视力残疾康复“十二五”实施方案〉实施办法》(全康办〔20__〕4号)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__省视力残疾康复“十二五”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省卫生厅省教育厅省民政厅 省财政厅省残联 二○一二年五月二十三日 __省视力残疾康复“十二五”实施方案 一、背景——我省有视力残疾人29.4万白内障是首要致残因素由于发病率高等原因每年新增1万多白内障患者白内障致盲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贫困患者手术难的问题尤为突出。我

省有低视力患者约14万90%有康复需求的低视力患者没有得到康复服务。我省有11万盲人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普遍未开展。 ——“十一五”期间全省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93055例其中贫困患者施行免费手术37622例复明1号手术车为贫困患者施行免费手术14127例。为5295名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对853名盲人进行定向行走训练。 为进一步做好视力残疾康复工作根据《__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任务目标——20__年与卫生部实施“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完成复明手术12000例;十二五期间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73500例;创建58个白内障无障碍县创建2个白内障无障碍市。 ——为6000名低视力患者配用助视器培训低视力儿童家长6000名;在省级残疾人康复中心建立“低视力康复中心”(科室级)在市级残联设立“低视力康复部”增强残联低视力康复服务能力建立低视力助视器供应服务网络。 ——对15000名盲人进行定向行走训练配发康复用具;省、市残联设立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指导中心;建立盲杖等盲人用具供应网络。

残疾人康复训练

残疾人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的内容: 一、视力:盲人定向行走训练、低视力视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训练、社会适应训练等。 二、听力语言:听觉语言能力训练、语言矫治、双语训练、手语指导等。 三、肢体:运动功能训练、生活自理训练、社会适应训练等。 四、智力:运动能力训练、感知能力训练、认知能力训练等。 五、精神:社会适应训练、作业训练、娱(体)疗等 盲人定向行走训练 一、视力残疾的有关概念 1.视力残疾的定义: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低下并且不能矫正或视野缩小,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视力残疾包括盲和低视力。 第一章基本概念及康复基本知识 2.视力残疾的分级(此为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 类别级别最佳矫正视力 盲一级无光感~<0.02;或视野半径<5度二级≥0.02~<0.05;或视野半径<10度低视力三级≥0.05~<0.1 四级≥0.1~<0.3 二、什么是定向与行走 1.定向:是指个人运用感觉信息确定自己在环境中的位置以及确认自己与其他物体之间关系、物体与物体之间关系的心理过程。 2.行走:是个人在定向的基础上依靠肢体在环境中空间位置的变化移动即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 3.定向通常与行走密切相关 因为定向的主要目的即为行走服务,定向是行走的前提,是行走方向性、正确性的根本保证,没有定向的行走是典型的“瞎撞”,所以,定向也为行走服务;但是如果没有行走,定向得再精确个体也不能达到目的地,所以,行走也通常是定向的目的之一,二者相辅相成。 4.定向行走目的 使学员形成正确的时间和空间概念,初步掌握定向行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基本做到在室内、学校、常用公共交通设施等环境中安全、有效、自然、独立地行走。 三、视力残疾人学习定向行走的必要性 行走的基础是定向。而对视力残疾人而言,独立行走对促进个体的发展意义除了上述意义之外,还具有特别的意义: 1.心理方面:促进其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促进其他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拓展个体活动范围及认知的广度和深度,使其获得更多的信息;形成个体的自尊与自信心。 2.身体方面:促进其身体各方面机能的发育、发展,强化身体的机能,提高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 3.社会化方面:为其创造更多的社会交往机会,促进个人的社会学习,丰富其的社会阅历,提高其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为其将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4.日常生活技能方面:促进并改进个人的日常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质量。 5.此外,定向行走对视力残疾人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也意义重大:只有自己能够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才能奉献于社会。

造成儿童视力残疾的原因分析及康复对策研究

造成儿童视力残疾的原因分析及康复对 策研究 摘要: 目的:分析儿童视力残疾的病因并对视力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方案。 方法:对盲人学校14周岁以下的65名视力残疾儿童进行调查,调查他们的患病原因并收集相关数据。 结果:由调查的结果可知,由遗传、先天性发育异常导致的视力残疾占24例(37%),视网膜视神经病变18例(28%),胎儿期发育不良8例(12%),青光眼6例(9%),屈光不正5例(8%),葡萄膜缺损2例(3%),其他因素2例(3%)。 结论:儿童视力残疾的原因多数是遗传性、先天性因素,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视力残疾带来的困扰,重视起来并且积极应对,呼吁国家对残疾儿童进行康复治疗以减少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困扰。 关键词:视力残疾,儿童,病因,康复对策。 引言: 儿童的健康成长已经日益得到重视,视力残疾作为残疾的一种,早已对儿童的成长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加强视力残疾儿童的康复,帮助儿童减少疾病带来的不良影响。有专业人士提出“以早期干预为特色,以注重促进身心健康和提升生活质量为重点的网络化、预防性的幼儿特殊教育,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向”[1] 此文对我市一所盲人学校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对视力残疾的主要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并提供有效的康复方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1年初,对在盲校的65位有视力残疾的儿童学生进行研究调查,其中男生37例(57%),女生28例(43%),调查的主要内容为致残的原因。 1.2视力残疾定义 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视觉器官或大脑视觉中枢的构造或功能发生病变,导致双眼不同程度的视力损失。视力残疾包括盲及低视力[2]。 1.3调查方法 由医生采集这些儿童的眼病史和家族遗传史,以此来确定视力残疾儿童的病因。调查过程中,由专业人员根据残疾儿童的残疾状况,为儿童提出康复建议并实施康复措施。 2结果 2.1一般情况 在2021年初对我市盲人学校14周岁以下儿童的调查结果中显示,遗传、先天性发育异常导致的视力残疾所占比例最多。其中遗传、先天性发育异常导致的视力残疾占24例(37%),视网膜视神经病变18例(28%),胎儿期发育不良8例(12%),青光眼6例(9%),屈光不正5例(8%),葡萄膜缺损2例(3%),其他因素2例(3%)。 2.2致病原因 由以上内容可看出,导致儿童视力残疾的原因中遗传性、先天性发育异常因素占有很大比例,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3]曾经报道在30岁以下的年龄段中,视力残疾的主要原因也是先天性、遗传性因素。结合有关资料综合分析可以得出儿童视力残疾的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 2.2.1先天性因素 ① 家族遗传。致盲的病因是离不开家族遗传的,家族遗传在所有病因中是非常常见的,如果家族中有弱视的遗传病史,一定要重视起来。

卫生部、民政部、教育部等关于印发《视力残疾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的通知

卫生部、民政部、教育部等关于印发《视力残疾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教育部,民政部,卫生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06.11.06 •【文号】残联发[2006]33号 •【施行日期】2006.11.06 •【效力等级】团体规定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 正文 卫生部、民政部、教育部、财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视力残疾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的通知 (残联发〔2006〕3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卫生厅(局)、民政厅(局)、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残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残工委,黑龙江农垦总局残工委: 为做好"十一五"期间视力残疾康复工作,根据《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制定了《视力残疾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十一月六日 视力残疾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 一、背景 --我国有视力残疾人900多万,白内障是首要致盲因素,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贫困患者手术难的问题尤为突出;我国有低视力者500万,80%有康复需求的低视

力者难以得到康复服务;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尚未普遍开展。 --"十五"期间,全国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271、9万例,其中贫困患者施行免费手术20多万例;为15、4万余名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在上海等5个城市进行了盲人定向行走训练试点。 为进一步做好视力残疾康复工作,依据《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制定本方案。 二、任务目标 --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300万例,其中贫困患者免费复明手术35万例,人工晶体植入率达85%,推广建立白内障无障碍市、县。 --为10万名贫困低视力者免费配用助视器,培训3万名低视力儿童家长,在地(市)级以上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内建立300个低视力康复部。 --对3万名盲人进行定向行走训练。 三、主要措施 1、白内障复明 --城市社区、农村基层卫生机构做好眼病筛查、知识普及、白内障患者手术转介工作。 --在城市医院眼科、复明中心为具备手术指征的白内障患者施行复明手术,人工晶体植入率不低于90%。 --在农村,加强县级医院眼科建设,提高诊疗水平,人工晶体植入率不低于70%。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残联要重点组织做好贫困患者就地就近接受免费复明手术工作,组派医疗队赴边远、贫困、发病率高、技术力量薄弱地区巡回手术,人工晶体植入率不低于95%。 --凡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患者,按规定对其白内障手

残疾人康复服务内容及形式

残疾人康复服务内容及形式 第一篇:残疾人康复服务内容及形式 康复服务内容及形式 一、社区康复服务内容: 1、肢体残疾人运动康复训练(包括手法治疗和器械训练及家庭自主运动训练指导); 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3、盲人定向行走训练; 4、脑瘫、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与行为认知教育; 5、各类残疾人家庭康复护理指导; 6、各类残疾人辅具、矫形器具使用的相关指导; 7、康复训练转介; 8、各类残疾预防教育与咨询; 9、定期组织的各类康复活动; 10、康复知识宣传教育; 11、其他康复咨询。 二、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形式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训练 对比较典型病例,交通与人员看护等条件成熟者,在现有条件下,安排固定时间到中心进行康复训练和参加各种康复活动。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中心的设备、人员等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为残疾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治疗间隙又可以到社区康复服务站进行训练。 2、社区康复站康复训练 对于已经有所恢复,自理能力较好的残疾人和没有条件去中心康复训练的残疾人,由中心或服务站的康复人员安排进行社区康复训练。这样可以为已经康复程度较好的残疾人免去不必要的麻烦,尽量为没有条件进行中心康复的残疾人员提供充足的康复服务。 3、家庭康复训练与家庭护理指导 安排特定时间对功能障碍重或年老体弱,但目前又没有接受医疗

康复的残疾人进行家庭康复训练,对掌握的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家庭康复咨询或对其家人进行康复护理指导,最大限度争取家庭支持,创造康复条件。 第二篇:残疾人康复服务的内容 残疾人康复服务的内容 康复医疗服务。为偏瘫、脑瘫、截瘫、中风后遗症等残疾人提供康复治疗,白内障、肢体矫治手术等转诊服务,康复护理、家庭康复病床等。 2、康复训练指导服务。立足残疾人家庭,充分利用社区康复设施,指导各类残疾人开展康复训练、制定计划、传授方法、制作训练器具、矫形器使用、评估效果等。具体如下: 肢体残疾:对偏瘫病人开展以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为主的康复训练,指导训练器具的使用。对脑瘫病人开展“运动功能、姿势矫正、语言训练、日常活动”四个方面的康复训练。智力残疾:对智力残疾人开展“运动、感知、认知、语言交往、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六个方面的康复训练。 听力残疾:指导听语障碍者或聋儿家长开展听力语言训练、耳聋预防、选配助听器转介服务等。 视力残疾:指导视力残障者视功能训练和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做好低视力配镜后随防工作及转介服务等。 精神残疾:利用多种形式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教育,督促指导药物治疗、用药安全监测,开展生活技能、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康复服务。 3、心理支持服务。通过了解、分析、鼓励和指导等方法,帮助他们树立康复信心,正确面对自身残疾,鼓励亲友理解关心 残疾人,支持配合康复训练。 4、知识普及服务。为残疾人及家属、亲友举办健康等知识讲座,开展康复咨询活动,发放康复知识小册子、普及读物等,传授残疾预防知识和康复训练方法。 5、用品用具服务。根据残疾人的状况和需求,提供用品用具的信

听觉言语及低视力残疾少儿社区康复档案样表

表5编号:2672 残疾人康复服务档案 (2013年) 姓名尤xx 安徽省 xx市x县 xx特殊教育学校 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编制

目录 1、使用说明 2、康复需求调查表 3、康复服务记录 4、康复服务评估

使用说明 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既是我国政府提出的奋斗目标,也是残疾人的迫切需求。在基层使用统一规范、适合各类残疾人的康复服务档案,是掌握残疾人康复需求,提供有针对性服务,确保康复质量的关键环节,也是科学推进社区康复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依据中国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各地应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普遍建立康复服务档案。为此,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组织有关成员单位和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相关专家,并征求了地方意见,编制了“残疾人康复服务档案”(2006年-2010年)。该档案包括:康复需求调查表、康复服务记录、康复服务评估三个部分,现就使用及填写方法说明如下: 一、康复需求调查表 此表由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康复需求调查的基础上负责组织填写,保存在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委托的社区康复站。其内容包括残疾人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和各类残疾人的基本康复需求。填写人员根据残疾人的实际情况在相应的□中划√或填写文字。“其它需求”栏中填写本表未包括的康复需求内容。 二、康复服务记录 康复服务记录由提供康复服务的人员于每次服务后如实填写。“服务情况”主要填写提供服务的项目、方式、康复进展情况及下一步康复服务计划等。服务人员于每次服务后签名,并交回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委托的社区康复站。 三、康复服务评估 康复服务评估于每年第四季度进行。内容包括“残疾人康复服务满意程度”、“服务效果评估”和“下年度康复服务建议”三方面。“残疾人康复服务满意程度”由残疾人或其监护人在相应□划√并签名;“服务效果评估”和“下年度康复服务建议”由评估负责人分别在相应□划√和文字描述;评估后由评估负责人签名并交回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委托的社区康复站。

“十一五”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统计汇总表

“十一五”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统计汇总表“十一五”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统计汇总表 “十一五”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统计汇总表 填表单位(公章):持证视力残疾人数任务数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名)定向行走训练数提供服务数免费配发盲杖数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扩展阅读:村康复台账目录-202*年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残疾人康复工作台账 目录 一、组织管理、网络体系------改抬头 1、**村(社区)残疾人工作领导小组 2、**村(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 3、**村(社区)精神病防治管理领导小组 4、**村(社区)盲人定向行走领导小组 5、**村(社区)盲人定向行走技术指导组 6、**村(社区)助残志愿者名单 7、社区康复协调员登记表 8、社区康复指导员登记表二、职责、制度 1、残疾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2、残疾人康复工作制度 3、康复室管理制度 4、康复协调员工作职责 5、康复指导员工作职责 6、社区康复服务内容三、上级来文----- 四、本级发文及计划、方案、总结-----10份 五、接受康复培训情况-----群共享里培训通知(市里发)六、会议记录---每年2次(年初或具体活动)七、宣传----------残疾人节日宣传报道

八、康复基础工作-----按年度分----百分比、花名册、一人一档 1、汇总情况----村居一份镇一份 残疾人康复工作简介---单独残疾人情况统计表 残疾人(疑似残疾人)花名册(2%要做准)康复需求、服务统计表 康复需求花名册康复服务花名册 2、康复服务档案----------示范社区做 康复服务档案建档率统计表 残疾人康复服务档案(一人一表)08年-10年、11年-15年 3、视力康复 视力残疾人康复需求与服务统计表①白内障 十一五白内障复明手术汇总表白内障手术需求名单白内障手术服务名单十一五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登记表②低视力 十一五低视力康复任务汇总表低视力需求名单低视力服务名单 十一五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登记表③盲人 十一五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统计汇总表盲人定向行走训练需求名单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服务名单十一五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登记表 4、听力语言康复 听力语言残疾人康复需求与服务统计表聋儿语训需求名单聋儿语训服务名单 十一五新收训聋儿登记表

低视力助视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低视力助视技术适用专业眼视

《低视力助视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低视力助视技术 适用专业:眼视光与配镜专业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1、课程性质: 低视力助视技术是高职高专眼视光技术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其宗旨是研究低视力检查,研究和低视力康复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主要培养学生能够掌握低视力的定义与分级、导致低视力各种眼病的不同临床特点,熟悉各种适用于低视力临床检查用的视力表设计的特点以及光学和非光学低视力助视器的原理及分类,熟练低视力验配流程和常见助视器选择方法和使用、盲人生活技能康复的原则和方法,更好得为帮助低视力患者进行低视力康复做准备。学习本课程前应具备几何光学、眼视光学及临床眼病的基础知识。 2、课程标准设计思路: 该课程按照实际岗位低视力验配和康复工作过程来序化知识,以实际应用低视力验配流程介绍和常见助视器选择及在低视力康复中的应用学习为主,以非光学助视器的原理及其在低视力康复中的应用学习为辅,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实现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 3、课程任务: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熟悉常用低视力助视器的原理及分类,能够根据患者情况合理得选择助视器,能够专业得指导患者运用助视器,帮助其进行低视力康复。同时,培养学生作为一名合格的低视力临床和康复工作人员,在兼备高超的职业技能之外,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1)职业知识: WHO低视力与盲的定义和分级 导致低视力的各种眼病的不同临床特点 低视力的视力检查方法和步骤 各种视力表设计的特点和各自的优缺点 低视力助视器的放大原理 常用低视力助视器分类 近用助视器中最常用的高倍正镜片的放大原理和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非光学助视器的定义 非光学助视器在低视力康复中的应用 低视力验配的流程

残疾人康复训练

残疾人康复训练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残疾人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的内容: 一、视力:盲人定向行走训练、低视力视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训练、社会适应训练等。 二、听力语言:听觉语言能力训练、语言矫治、双语训练、手语指导等。 三、肢体:运动功能训练、生活自理训练、社会适应训练等。 四、智力:运动能力训练、感知能力训练、认知能力训练等。 五、精神:社会适应训练、作业训练、娱(体)疗等 盲人定向行走训练 一、视力残疾的有关概念 1.视力残疾的定义: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低下并且不能矫正或视野缩小,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视力残疾包括盲和低视力。 第一章基本概念及康复基本知识 2.视力残疾的分级(此为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 类别级别最佳矫正视力 盲一级无光感~<;或视野半径<5度二级≥~<;或视野半径<10度 低视力三级≥~<四级≥~< 二、什么是定向与行走

1.定向:是指个人运用感觉信息确定自己在环境中的位置以及确认自己与其他物体之间关系、物体与物体之间关系的心理过程。 2.行走:是个人在定向的基础上依靠肢体在环境中空间位置的变化移动即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 3.定向通常与行走密切相关 因为定向的主要目的即为行走服务,定向是行走的前提,是行走方向性、正确性的根本保证,没有定向的行走是典型的“瞎撞”,所以,定向也为行走服务;但是如果没有行走,定向得再精确个体也不能达到目的地,所以,行走也通常是定向的目的之一,二者相辅相成。 4.定向行走目的 使学员形成正确的时间和空间概念,初步掌握定向行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基本做到在室内、学校、常用公共交通设施等环境中安全、有效、自然、独立地行走。 三、视力残疾人学习定向行走的必要性 行走的基础是定向。而对视力残疾人而言,独立行走对促进个体的发展意义除了上述意义之外,还具有特别的意义: 1.心理方面:促进其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促进其他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拓展个体活动范围及认知的广度和深度,使其获得更多的信息;形成个体的自尊与自信心。 2.身体方面:促进其身体各方面机能的发育、发展,强化身体的机能,提高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

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关于印发《视力残疾康复“十二五”实施方案》实施办法的通知

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关于印发《视力残疾康复“十二五”实施方案》实施办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12.02.13 •【文号】全康办[2012]4号 •【施行日期】2012.02.13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 正文 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关于印发《视力残疾康复“十二 五”实施方案》实施办法的通知 (全康办〔2012〕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残联,黑龙江农垦总局残联: 为贯彻落实《视力残疾康复“十二五”实施方案》提出的任务要求,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制定了《〈视力残疾康复“十二五”实施方案〉实施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 二○一二年二月十三日《视力残疾康复“十二五”实施方案》实施办法“十一五”期间,白内障复明、低视力康复和盲人定向行走工作,通过《视力残疾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顺利完成。实际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423.6万例,其中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施行复明手术127.6万例;为17.3万名低视力者配用

助视器,培训低视力儿童家长6.5万名;为6.3万盲人进行定向行走训练。 为完成《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视力残疾康复“十二五”实施方案》和实施办法提出的任务,特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白内障复明 自1988年残疾人三项康复工作开展以来,已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1031.5万例。但是,由于我国每年新发生白内障50万例,每年百万人口白内障手术量不足900,白内障致盲尚未得到完全控制,贫困白内障患者手术难的问题仍然突出。因此,控制白内障致盲仍是我国防盲治盲和视力残疾康复工作的长期任务。 为做好“十二五”白内障复明工作,根据《视力残疾康复“十二五”实施方案》,特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一、任务目标 1.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300万例,每年完成60万例。 2.协调有关部门对贫困白内障患者手术进行医疗救助。 3.推进白内障无障碍建设,建立600个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 二、主要措施 (一)提高手术数量。 “十二五”期间,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任务目标为300万例,与“十一五”任务相同。各级残联要在各级政府领导下,通过纳入民生工程、复明项目及依靠社会复明资源,运用社会化工作方式,与相关单位协调运作完成手术任务。要大力宣传普及眼保健和防盲知识,开展白内障筛查,协调眼科医疗机构,为白内障患者提供信息服务和手术转介,做好相应的数据收集汇总和上报工作。 (二)为贫困白内障患者施行复明手术。 1.部门配合,做好筛查工作。 各级残联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充分利用初级卫生保健网络、基层残疾人组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