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规律教学设计的阶段与具体环节

初中物理规律教学设计的阶段与具体环节

一、规律教学设计要素与具体环节

(一)教学任务分析

定义:教学任务分析是指在教学活动之前,预先对教学目标中规定的、需要学生学习的能力或知识及其层次关系进行分析。

实质:把一项复杂的教学任务转化为一系列具有内在逻辑顺序的教学阶段。

分析方法:把目标知识和技能分解为一系列的子知识和子技能,确定子技能的性质及其层次关系,为展现“物理教与学”过程提供启示。

1.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主体知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成像原理”

2.分析教材内容展开中的“思维过程”:新知识的形成的思路及来龙去脉,所依赖的典型事例和实验现象的物理情景是否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或实验现象有关,它们之间形成了怎样的关系。通过实验,认识到像和物的关系,它们有些是原先已经学会的,例如测量物距,有些是在当前教学中必须完成的,例如测量像距,可称为中间目标。这些中间目标也是形成该知识的重要教学任务。

3.分析教材内容中的重、难点及物理学思想方法和科学价值观。

4.过程的起点是原先已经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或需要补充的现象与经验。如光的反射现象、光的反射定律、小孔成像现象、找像点,知道学生需要哪些知识、技能准备。

(二)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分析包括对认知水平、学习兴趣、思维特征的分析。

初中生的认知水平:物理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和前运算阶段。

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是直接兴趣,因此他们对演示实验大多呈现强烈的直接兴趣,特别对课堂教学中成功而有趣味的实验表现出较自觉的注意。

初中生的思维特征:思维具有片面、肤浅和动摇的特征。

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初中生的思维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显得肤浅。比如,观察到同一支密度计放在水中和酒精中露出的长度不同,有些同学就认为密度计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大,原因是密度计在酒精中排开的体积较大。再比如,如果问“在空中飞行的炮弹(不计空气阻力)受几个力的作用?”时,学生往往回答“受重力和向前的冲力的作用”。平面镜成像:人在镜中的像和距离有关,距离镜面近时像比较大,距离镜面远时像比较小,认为平面镜成的像在镜子里。

教学任务分析和教学对象分析很多情况下老师们并不是太重视,在教学设计时也只是简单写写,走走形式。实际上在教学设计中这两项内容分析是关系到整节设计是否可行、教学实施是否顺利、教学效果是否良好的前期准备工作。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只有对任务和对象做到胸有成竹,才能有的放矢,针对击破。

(三)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设计。目标设计要做到具体、明确、可操作。

1.教学对象明确:目标中描述的行为是学生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规范的行为目标开头应是“学生要……、学生应该……”等,但通常省略,因为行为主体是学生,不言自明。

2.目标明确:学生知道学习本节课后应该达到的结果。

3.行为明确:用可观测到的语言说明学生的行为。

4.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一定的认知活动联系在一起。描述语言必然伴随着知识的认知活动。科学的描述方法:通过……活动,得到了……情感体验,建立了……态度价值观念。

例如:北京版教材第八章第三节《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一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能指出生活中常见的平面镜,能分清像和物;

(2)能说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实例和现象了解什么是平面镜;

(2)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归纳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2)培养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问题:

1.教学对象不一致,例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对象是学生,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对象是老师。

2.过程与方法目标不同于知识与技能目标,二者易混淆。

3.态度和情感目标空洞,没有具体的认知活动支撑,容易流于形式。

改进后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像原理;

(3)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及分析;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并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中国古镜的欣赏以及“光污染”、“以人为鉴”的资料学习感受祖国文化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设计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以教科书为蓝本,组织和优化教学内容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为学生的学习寻求“最佳途径”的过程。

1.分析教材内容,寻求“最佳途径”

利用层次图组织、设计教学内容呈现的基本逻辑体系,寻求“最佳途径”。要符合规律教学的一般过程和特点。

(1)创设情境(人体悬浮空中的魔术视频),引出课题“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用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探索物理规律:

平面镜成像规律属于实验规律,新知识“像、物等大,像距、物距相等,像、物相连垂直于平面镜”是建立在具体经验与观察的基础上归纳概括得到的,新知识的获得建立在对具体经验概括提炼的基础上,因此需要呈现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典型现象,现象应该是鲜明的,易于实验观测像。

带领学生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探索物理规律的过程应包括:提出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操作、处理数据、讨论结果。

(3)引导学生对物理规律进行讨论和运用,避免讨论不足遗漏观点(例如像的大小是否随着物距的变化而变化)

(4)运用规律(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解决实际问题:读表、测量视力表的放置等)

2.重组、优化教材内容,细化实验环节,突破难点

前面设计的是一般的认知过程,由于教学对象的不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同,往往还需要对其中具体环节、内容进行优化和细化。例如有些复杂的学生实验,学生往往无从下手,可以细化实验环节,为学生的实验活动和观察提供思路和办法。

例: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猜想后请同学依据实验器材设计实验,验证“像”与“物”的关系。

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实验活动有困难。原因有二:

一:尽管学生的生活经验中观察到平面镜成像的例子很多,但是实验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像距与物距的关系等是建立在定量的基础上,定量研究的第一步就是准确地找到像的位置。

二:准确地记录下像的位置和形状大小。这样才能比较像与物的大小,以及像的大小是否随着物距的改变而改变等特点。

因此在实验中如何观察像,如何比较像、物大小关系都需要在实验前一一帮助学生克服。

改进后的案例:找像点

教师提问:要研究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先找到物体的像,如何找到物体的像呢?

(注释:设问准确,提示学生实验研究像与物的关系时,首先找到像。)

生1:像在镜子里。

生2:像在镜子后。

(注释:学生的回答是一种经验回答,需要进一步寻找合适的方法,也需要活动支持,用问题启发、补充思维空白或障碍)

师:请大家用右手手指准确地放在物体成像的地方。同时要观察到手和像。

(注释:教师设计一个活动启发学生动手寻找像,补充学生的经验空白。)

学生活动…

请学生示范。

示范1:手放在镜子前,观察到镜子里的手。

师:观察到的是手的像吧,现在请大家做的是手放在像的位置。

(注释:学生理解问题不够准确,通过追问指出有误之处,明确应该正确思考的方向。)

示范2:用玻璃板代替镜子,将手指放在玻璃板相对于物的另一侧。

师:现在请你们用提供的器材找到物体的像的位置?

(设问准确:提示学生找一种实验操作方法,找到像的位置。为学生留下动手操作、寻求答案的空间和时间)

生演示:将一个物体放在玻璃板前,将另一个相同的物放在玻璃板的另一侧,同时移动它,当从玻璃板前观察到玻璃板后物体与眼睛观察到的玻璃板前的物体在玻璃板中像重合时,就找到像了。

(注释:学生知道大概的方法,但不够严谨,也不准确)

师:什么叫重合?

(教师追问:启发学生完全重合才叫找到像的位置,帮助学生知道要找到准确的像的位置的办法,)

生:换个方向看也一样。

师:就是说从各个角度观察,都能看到玻璃板后的物体与玻璃板前的物体在玻璃板中成的像重合,就是完全重合。

通过问题引导、活动尝试,突破了“找像的位置、如何同时观察像与物、记录像的位置和形状大小、比较像与物的大小”等教学难点,使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的流畅,结果归纳的准确。

(五)教学策略设计

问题指导策略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要注意三类问题:

1.设问明确、留白:提示学生需要思考、回答的问题。

2.追问准确、启惑:针对学生回答的含糊点、疑惑点、错误点,提出更准确的问题,帮助学生建立准确、科学的规律、结论。

3.补问恰当、补空:针对学生的思维空白,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补充完整科学的物理规律的内涵。

案例1: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的认识

师:你能举出生活中能产生与平面镜类似成像效果的物体吗?

(注释:设问明确,提示学生寻找、回忆生活中的平面镜,而且准确指出成像效果是什么样的,给学生留出思考与回忆的空间)

生:水面。

(注释:学生有这种经验,知道水面能产生倒影,但不科学、严谨。)

师:什么样的水面。

(注释:教师追问,启发学生进一步明确必须表面光滑。)

生:平静的水面。

案例2:研究像与物的形状大小关系

师:哪组学生将你们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告诉大家,并演示给大家。

生演示,解释:将一个物体放在玻璃板的一侧,另一个相同的物体放在玻璃板的另一侧,移动该物体,观察到它与物体在玻璃板中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体的形状大小相同。

师:你演示得非常好,如果将物体移近玻璃板呢?还一样吗?玻璃板所成的像的大小有没有变化?

(注释:学生没有想到或者提出像随距离变化而变化这样一个困惑或错误观点,但是这恰恰是很多学生生活经验积累得到的一个错误性的经验概念,需要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加以纠正或解释,但是课堂教学中恰恰没有暴露,因此教师补充一个问题,实际上把一部分学生的思维空白补充出来,同时也提示学生通过实验将这个经验概念纠正。)

(六)教学媒体的设计

教学媒体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教学媒体的支持。教学媒体设计是为了确定传递教学信息的方式,在现代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彰显。

一般来说,物理规律教学中媒体的使用目标:

1.呈现事实:提供物理现象、物体形态等客观事实。例如用媒体展示显微镜下水分子的结构。

2.创设情境:提供有关的画面、动画等展示特定的物理情境。例如:平面镜成像引入环节用媒体展示一段魔术表演:研究水的沸腾特点时用媒体展示了“手伸入沸腾的油锅”的视频,创设物理情境。

3.提供示范:提供一系列的行为或仪器装置等,供学生模仿和练习。例如用媒体示范熔化实验仪器的组装、操作,供学生在实验操作时参考。

4.解释原理:提供事物、现象的产生、发展的完整过程,解释现象的特点和规律,帮助分析实验。例如用媒体辅助解释机翼升空的奥秘,分析平面镜成像原理。

(七)教学评价的设计

这里指的是课堂评价。教师常用的评价手段主要是观察、课堂提问和随堂练习。

1.观察性考评

教师通过学生的外部表现,如表情、动作等大体判断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可以使用。

优点:观察评价的信息反馈得及时,不需要繁杂的步骤,对教学活动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缺点:观察所摄取的反馈信息有限、带有随意性。

建议:为了提高效度和信度,可以有计划地、按照定好的标准进行正式的观察和评价,采用书面的描述性等级评价对学生进行正式的观察。

2.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为了了解学生是否掌握课堂所讲内容而让某一个同学或全体学生回答教师设计的有关问题。

优点:得到信息准确,通过言语交流能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理解状况。

缺点:只是对部分学生的了解,不能代表全部的信息。

3.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了解全体学生的方法。

优点:可以发现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获取反馈信息,有助于改进教学。

缺点:获得的反馈信息最关键的一环是批改,而要批改所有学生的答案,在课堂教学中显然不现实。

教学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应使多种评价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质量控制系统,促进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二、如何实现一节优秀的物理规律教学设计

经过教学任务分析、教学过程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评价的设计,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已经准备就绪,课堂教学设计的框架基本构建起来。从理论和程序上越来越清晰了,然而这些成就最终将落实于课堂教学之中,去实现我们精心构制的设想。还要经历以下心理模拟阶段。

一般来说教学设计包括三个阶段:思路设计阶段、活动设计阶段,还有心理模拟阶段。

(一)思路设计阶段

思路设计定义:教师根据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和中学物理规律的基本特点,明确教学目标,编制出具有一定层次的教学程序。

思路设计阶段给出了原则性的设计思路,还需要进一步具体化。

(二)活动设计阶段

活动设计是指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确定师生双方活动的方式,可以概括为“3W”模式:Who(谁来做)、What(做什么)、How(如何做)。

注释:活动设计是物理教学思路设计的具体化和明细化。

(三)心理模拟阶段

1.心理模拟阶段介绍

定义:物理教师对已形成的思想设计和活动设计两个阶段得到的物理教学方案的一种可行性验证,是教师本人对方案可行性的反思和心理自证。

做法:以心理活动为主,以想象中的学生为对象,以内部言语和表象为主要活动形式,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物理教学活动进行模拟预演。

作用:通过模拟预演和推敲,教师对方案进行修改、补充,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做到胸有成竹。

2.心理模拟解决好的问题

在本阶段,教师对方案尤其要抓住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学活动的设计,研究是否把知识内容讲述清楚,重点问题有没有得到强化、帮助学生理解,难点问题是否帮助突破学生的心理障碍,相应的活动设计得是否合理。

例: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引入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请学生用凸透镜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了什么?

学生:看到字变大了。

师:请你试着改变凸透镜到书本的距离,又看到了什么?

学生1:字变模糊了。

学生2:字变小了,而且变成倒立的了。

师:通过观察活动,我们发现凸透镜可以成像,而且成的像并不总是放大的,可以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我们改变了凸透镜到书本的距离。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凸透镜到底能成什么样的像。

请你设计实验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难度较大,原因有:

一是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最多看到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对于倒立、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的经验欠缺,同时对实像、虚像的概念还是模糊的。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到各种像,是本实验的第一个困难之处。

二是准确的观察到放大、缩小的实像,二者的分界点是物距在二倍焦距处,但是学生不会主动意识到二倍焦距这个重要的位置,同时物距在二倍焦距附近时,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相比区别并不明显。如何帮助学生通过观察能够找到这个关键的分界点。

这些难点在实验前应该通过观察活动一一帮助学生克服。

活动修改:在上面的活动的基础上,再延续设计如下活动: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活动,我们看到同一个凸透镜成的像可以不同,主要是改变了什么?

(注释:教师追问,启发学生明确导致像变化的原因是物距的变化。)

生:改变了凸透镜到书本的距离。

师:也就是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为了便于研究,我们把要研究的凸透镜和物体放在一个光具座上,我们用蜡烛来代替书本,这主要是因为点燃的蜡烛的烛焰便于观察,距离可以很方便的通过光具座的刻度尺读出。下面我们一起再现刚才大家的观察活动。请大家注意观察用凸透镜观察到的烛焰有什么特点,是否会发生变化,变化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注释:教师将学生活动改为演示活动,目的是让所有的学生都清楚地观察到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变化。)

操作活动:改变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先观察到放大、正立的虚像(这是学生生活经验中有的一种情况)。接着增大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学生观察不到蜡烛烛焰的清晰的像。

师:刚才大家观察到了什么?

生:先看到放大的像,接着就看不到清晰的像了。

师:可是大家在各自观察的时候可以成倒立的像,老师操作有什么问题吗?

生:可以再增大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

师操作,增大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还是观察不到。

教师提示: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用光屏找找,关键是找到成等大的实像点。再让学生动手操作。

(注释:用演示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并认识到凸透镜成像的情况是可以改变的,改变的原因是物距发生了变化,并且教给学生观察实像的方法,即像、物等大的关键点。)

用事实、实例帮助学生突破难点、障碍。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优秀10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现在 的你想必不是在做计划,就是在准备做计划吧。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 愁了?下面是书包范文为您整编的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优秀10篇), 希望对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初三物理教学计划篇一 一、教学基本情况概述: 1、学生情况分析 从开学一周的学习来看大多数学生不爱学习物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 生们的思想能力已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由表象向内部延伸;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他们能懂得一个问题、一种现象不单从一 个方向去思索,而是多角度、多侧面去寻求答案。 二、教材分析: ①重点难点密度、机械效率、功率、力的概念、压强、二力平衡、简 单机械、比热容。 三、教学目标: 1、每一个学生能将教材中的所有实验进行熟练地操作,使他们基本 上具有一般物理知识的操作能力; 2、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多各种类型的计 算题目,能运用多种途径进行解答; 3、学生能运用所的物理知识去解答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得到提高;

初三年级是初中学生在校的最关键一年,每个学生都想在最后能考上 一个理想的高一级学校,作为教师就是要尽可能的帮助他们走好这一步, 在“以学生为本”,这样一个教学理念下,对本学期的物理教学作出如下 的计划: 1、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本” 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怎样研究问题”、“怎样分析问题”、“怎样反思”、“怎样交流”等等。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变成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课堂教学中注意“三基”的训练 由于初三的内容相对初二来说较难,因此,在教学中就更要突出“三基”的训练,要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要在基础知识的训 练基础上,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行基本方法的渗透。 对基本技能的训练要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全过程,要针对不同的学 生进行不同的训练,同时要帮助学生总结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 “控制变量法”、“等效法”、“类比”、“模型”等。 3、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进行 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观察和 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 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4、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初中物理_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情分析(说学生) 在整个光学部分,教者应有全局一盘棋的思想,八年级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学生分析数据归纳规律的能力不强,所以要把折射规律与凸透镜成像联系起来还比较困难。学生对于凸透镜的了解,凭其生活经验仅知道它叫放大镜,能把物体放大,而对其成像规律是知之甚少的。因此要上好这节课,前期的准备是非常

重要的。 1、知识储备 《光的直线传播》课后习题第2题,要求学生制作针孔照相机,观察窗外的景物,记录看到像的特点,在课堂汇报、展示实验成果,同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继续探究小孔到烛焰距离不同时像的特点,使学生建立描述像特点的概念:如实像、放大和缩小、倒立等。《平面镜》这一节使学生第一次知道虚像概念,学习了比较实像和虚像的方法。《透镜》这一节学习了平行光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通过作图学习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这些都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做好了知识上的储备。 2、技能储备 通过前面的小孔成像实验和平面镜成像实验,学生已经能区分实像和虚像,同时也具备了利用刻度尺读取数据的能力,从技能上为这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3、学习心理 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和分析归纳能力,对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实验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最好方法,通过实验,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去探究、交流和思考,完成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认识。 效果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成像规律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对于初二学生来说这是个相当复杂的实验过程,需要通过观察得出的结论有三个层次:像的特征 ---- 大小、正倒、虚实;物距、像距与焦距的关系;最后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所以金老师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相互启发中对学习结论进一步完善;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独立思考、相互协商,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这些对于学生学法的指导是很有效的。 这节课的整体结构很科学,从用实验观察入手,到提出探究问题,指导设计实验;学生完成实验;再到分析展示实验数据;最后归纳得出结论。条理清楚,环节紧凑,过渡自然。金老师对引入部分的三个实验进行了精心的设计,超大号的放大镜学生生活中接触不到,用它观察老师的手和面部,像很大、很夸张,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视线。幻灯机和照相机实验室中有实物和模型教具,但是考虑到它们的内部结构不易观察,老师就在课前指导学生用凸透镜和一些非常简单的物品做了“模拟模型”,老师没有选择光具座是想传递给学生这样一个重要的信息“用生活中的物品就可以设计实验,做实验。” 在观察“照相机”成像时,金老师使用了摄像头录像,把学生不便于直接观察的演示实验现象,转换成大屏幕上的影像。让学生提出探究问题进行实验。然后对学生明确地提出实验注意事项,使学生在

物理规律教学设计(通用6篇)

物理规律教学设计(通用6篇) 物理规律教学设计第1篇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压强是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压强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压强是力学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对与压强相关的物理现象较为熟悉,但压强的概念学生还比较陌生。本节教材主要建立在学生学习了力的初步知识基础上,和学习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和力的关系后对力的另一类作用效果的具体分析。压强是全章的基础,也是学生学好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重要保证。因此,搞好压强的教学是抓好本章教学的关键。 2. 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知识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压力及其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②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应用压强公式进行有关计算,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 ③知道压强增大和减小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乐于探索、勇于探究物理的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 压强的概念统领全章、贯穿全章,因此压强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 教学难点:压强概念的建立。 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如何通过概括实验结论得出压强概念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关键:实验的成功是突破难点的关键。 探究影响压力效果的因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而且增强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所以做好感受压力效果的实验就显得特别重要。 4.教学媒体:图片及多媒体课件。 二、学情分析: 由于八年级学生具备了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具有较强的科学探究意识,学生完全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探究,绝大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优秀9篇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优秀9篇 牛顿第一定律篇一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l_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会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分析一些典型实例。 教材 重点 难点重点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凶,和利用结论分析实例。 难点利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教具小钢球、磁铁(条形) 教学 方法讲授活动讨论 教学过程 投影: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下落。 思考与讨论 1.苹果未熟透前为什么不会从树上下落? 2.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下落说明苹果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 3.是什么原因导致苹果下落的? 教师归纳苹果未熟透前,由于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而保持静止状态。 熟透的苹果从树上下落,说明苹果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而导致苹果运动状 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是树对苹果的拉力没有了,苹果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即苹 果原来的平衡状态破坏了,物体就沿着另一个力的方向运动起来了。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思考与讨论 1.小孩用细绳拉住氢气球,一旦脱手,气球将升空。你能说明气球升空的原因? 小孩用细绳拉住氢气球时,氢气球由于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而静止。 但一旦脱手,氢气球失去了手的拉力,平衡就会破坏,此时氢气球就会升空。2.水平道路上行驶的汽车 (1)若发动机牵引力大小等于汽车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汽车将怎样运动? (2)若此时驾驶员关闭了发动机,则汽车又将怎样运动?为什么?最后汽车的运动状态怎样? (3)如果要使停止着的汽车重新启动,则驾驶员应怎样做?此时,汽车受力平衡吗? (1)当汽车发动机牵引力大小等于汽车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时,汽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2)若驾驶员关闭发动机,汽车失去了发动机的牵引力,则汽车会在阻力作用下逐渐减速,最后汽车处于静止状态。 (3)要汽车重新起动,驾驶员应起动发动机(汽车受力不平衡),在牵引力的作用下,汽车由静止运动起来。 实验或投影:磁铁的吸引力使钢珠改变运动方向(如图2—3—1)备注 想一想从上述实例和实验中,你能总结出一条什么样的结论? 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都是在______作用下发生的。 即:力是使物体_________发生改变的原因。 例1 下列情况下,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初中物理规律教学设计的阶段与具体环节

初中物理规律教学设计的阶段与具体环节 一、规律教学设计要素与具体环节 (一)教学任务分析 定义:教学任务分析是指在教学活动之前,预先对教学目标中规定的、需要学生学习的能力或知识及其层次关系进行分析。 实质:把一项复杂的教学任务转化为一系列具有内在逻辑顺序的教学阶段。 分析方法:把目标知识和技能分解为一系列的子知识和子技能,确定子技能的性质及其层次关系,为展现“物理教与学”过程提供启示。 1.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主体知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成像原理” 2.分析教材内容展开中的“思维过程”:新知识的形成的思路及来龙去脉,所依赖的典型事例和实验现象的物理情景是否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或实验现象有关,它们之间形成了怎样的关系。通过实验,认识到像和物的关系,它们有些是原先已经学会的,例如测量物距,有些是在当前教学中必须完成的,例如测量像距,可称为中间目标。这些中间目标也是形成该知识的重要教学任务。 3.分析教材内容中的重、难点及物理学思想方法和科学价值观。

4.过程的起点是原先已经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或需要补充的现象与经验。如光的反射现象、光的反射定律、小孔成像现象、找像点,知道学生需要哪些知识、技能准备。 (二)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分析包括对认知水平、学习兴趣、思维特征的分析。 初中生的认知水平:物理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和前运算阶段。 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是直接兴趣,因此他们对演示实验大多呈现强烈的直接兴趣,特别对课堂教学中成功而有趣味的实验表现出较自觉的注意。 初中生的思维特征:思维具有片面、肤浅和动摇的特征。 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初中生的思维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显得肤浅。比如,观察到同一支密度计放在水中和酒精中露出的长度不同,有些同学就认为密度计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大,原因是密度计在酒精中排开的体积较大。再比如,如果问“在空中飞行的炮弹(不计空气阻力)受几个力的作用?”时,学生往往回答“受重力和向前的冲力的作用”。平面镜成像:人在镜中的像和距离有关,距离镜面近时像比较大,距离镜面远时像比较小,认为平面镜成的像在镜子里。 教学任务分析和教学对象分析很多情况下老师们并不是太重视,在教学设计时也只是简单写写,走走形式。实际上在教学设计中这两项内容分析是关系到整节设计是否可行、教学实施是否顺利、教学效果是否良好的前期准备工作。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只有对任务和对象做到胸有成竹,才能有的放矢,针对击破。 (三)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设计。目标设计要做到具体、明确、可操作。 1.教学对象明确:目标中描述的行为是学生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规范的行为目标开头应是“学生要……、学生应该……”等,但通常省略,因为行为主体是学生,不言自明。 2.目标明确:学生知道学习本节课后应该达到的结果。 3.行为明确:用可观测到的语言说明学生的行为。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15篇)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15篇)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1 【学习主题】牛顿第一定律 【学习时间】1课时 【课程标准】知道牛顿第一定律 【内容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中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推理能力很好的素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运动学和力学知识基础上,首次将力和运动联系起来,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和规律的知识,本课内容在初中物理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后面平衡力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教材比较注意科学地编排内容,它把理论联系实际,还把物理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去,能让学生觉得物理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物理的兴趣。本节需要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安排学生实验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第二课时要理解惯性的内容。 【学情分析】通过实验并不能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它是总结事实,分析、概括、推理得出的,这方面要注意强调。 【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具体事例,知道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通过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知道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通过教师整合说明,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4、通过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想象能力。 【评价设计】1、通过问题1、2、3、4、5、6检测目标1的达成。 2、通过问题7、8、9、10、11检测目标2的达成。 3、通过教师整合说明和问题12检测目标3的达成。 4、通过问题8、9、10、11检测目标4的达成。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教师根据学生看到的.演示实验,在设置问题,引发深入思考) 出示斜面、小车演示: (1)、用力拉小车在水平木板上前进。 (2)、停止用力,小车停止。 问题1:什么原因使小车前进? 问题2:能否说物体运动必须受力?

初中物理_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5.5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初步了解电路和电流的概念及认识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会正确使用电流表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后,由学生大胆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讨论、交流评估的过程,初步领会科学实验的方法。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熟练应用电流表测量电流、会根据问题的提出设计实验并选择器材并进行实验,从而掌握串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 2. 学情分析 在上一节学生对电流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本课中,先复习电流表的使用方法,要把电流表与被测的用电器串联,并且电流表分别接在用电器的两侧测出的电流是相等的。根据此现象提出问题,如果把两只灯泡串联,把电流表分别接在某一用电器的两侧,电流相等,如果把电流表接到另一用电器两侧,其大小是否相等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画出实验电路图,把电流表分别接在电路中不同位置,比较电流的大小。学生通过自主实验,测出电路中不同位置电流,比较得出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为了防止实验数据的偶然性,需要换用不同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时的过程与串联电路中的探究过程相似。通过学生自己设计电路图,自己连接电路,巩固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学会使用电流表测不同电路中的电流,提高动手实验的能力。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出不同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提高数据处理的能力。在实验中提醒学生除了观察电流的示数外,还可以注意灯泡的亮度及其与电流的关系等,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 3学习目标 1.在小组合作和老师引导下,在实验过程中,巩固连接电路的训练,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动手操作,能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3.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相互合作能力。 4.结合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4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得出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难点;能正确使用电流表,识记使用规则. 5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 出示幻灯片:1、请读出下列电流表的示数 2、电流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二)导入新课

初中物理_【课堂实录】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4.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本节教学内容是鲁科版第四章第二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为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本教案的设计以科学探究为主线,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实验,自主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体验和感悟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首先,利用微课视频创设探究情景,引入新课,以此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接着,教师介绍凸透镜成像的情景,引导学生发现凸透镜成像有放大的有缩小的,有正立的有倒立的,有实的有虚的,从而自然提出了凸透镜成像为什么是不同的,成像不同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得出实验器材、设计出实验方案。 本课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学生分组探究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生经历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动手实验、搜集数据和分析数据等探究过程。其中针对学生出现的思维障碍,教师适时适度进行点拨、引导。 为突破“像与物所在范围确定”的难点,本课有以下改进和设计:用多媒体课件处理较多组的实验数据,用红、蓝、黄三种颜色来区别像的大小,这样便于学生的形象、直观地发现规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距、像距、实像、虚像。 2、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学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的操作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尤其在寻找像的过程中,感受观察、比较、推理的科学方法。 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记录、分析,经历归纳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科学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过程中,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过程,体验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初中物理_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它既是第一节透和第二节生活中透镜知识的延伸,又是这两节知识的升华。同时它也是第四节眼睛和眼镜,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理论基础,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它在本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和本节教材的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实像和虚像的概念; (2)知道物距与像距的意义; (3)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学生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 (2)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探究创造的心理品质;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对象分析 八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在知识方面,懂得少许浅显的物理道理,知道一些较简单的物理现象,了解了一些基本的物理规律;在能力方面,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一定的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在情感方面,他们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在此之前有过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经历,知道探究的一般过程,对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活动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但本节探究课学生面临着诸多困难,例如实验探究涉及到的物理概念、名词多,如物距(u)、像距(v)、焦距(f)、实像、虚像,特别是要找到各种像应调整什么,如何调整,学生感到盲目;从数据中要得出结论也不易,因此老师必须重视加强对学生探究过程的指导,同时,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本节课就是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就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 本节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拟定实验步骤,自主实验操作,并分析数据,自主归纳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较高的要求,因此本节的难点就是: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得出规律。 五、教学研究目标: 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

初中物理_第八章力与运动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物理_第八章力与运动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教学设计学 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八章力与运动 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知道惯性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经历比较、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过程。 (2)、通过活动体验物体具有惯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重点与难点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比较、分析、综合、推理是本节课的核心,这是一个十分严谨而清晰的逻辑结构。 教学器材:小车、毛巾、棉布、光滑木板、木块、橡皮、钢笔帽、纸条、铅笔、书本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同学们首先看一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多媒体图片展示) 1、对静止的木箱施加一个水平方向的推力,木箱沿着水平方向运动。撤去推力 后,木箱停了下来。 2、关闭了发动机的火车,虽然继续运行,但是最后它也将停下来。 请同学们思考: 运动是否需要用力来维持?

(很多同学都回答是。)物体的运动到底需要不需要用力来维持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二、牛顿第一定律 1、【实验探究】推断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 介绍实验:器材有小车、斜面、毛巾、棉布、光滑木板。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分别滑过铺有毛巾的水平面上,铺有棉布的水平面上,水平光滑木板上。观察小车前进的距离。 学生分组做实验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小组内讨论并得出结论。 教师巡视 在实验的基础上推导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定律解读 1)“牛顿第一定律”表达的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 2)物体的运动不需要用力来维持。 3)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 说明:牛顿第一定律不是通过实验得出的,而是用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理想化实验,理想化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二、惯性 看一段惯性的搞笑视频,引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一学生到讲台来与老师配合引出惯性;再用运动和力实验器演示运动的物体也有惯性。 学生活动:物体的惯性。(如课本图8—1—5 和图8—1—6) 观察实验现象,小组间讨论,在教师的启发下得出惯性概念。 惯性:物体保持自身原有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1、关于惯性的理解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 (2)、惯性不是力。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学习课程后对你进行物理规律教学设计的启示(共五篇)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学习课程后对你进行物理规律教学设计的启 示(共五篇) 第一篇: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学习课程后对你进行物理规律教学设计的 启示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学习课程后对你进行物理规律教学设计的启示 学习了《物理规律教学设计》的课程后我对物理教学有了更高层次的理解,我很受启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逐渐以这种新的物理教学理念为主并加以利用实施,在学习中,我有以下启示 一、要改变以往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首先应该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让我们教师淡化以往的学科观念,用现代科学教育的理念来指导物理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书本。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我们教师不能像以往那样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机器,而要把学生看成一个有自己的思想和想法的独立的个体。 二、要改变以往的物理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传统的物理教学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题海战术,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方法和技能,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也必须体现物理的这种实践性。物理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活动。 三、要增加物理学习的灵活性,让学生自身能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本领。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和选择研究问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的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性学习对学生的学习内容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学生仍然以过去那种看课本,学课本的方式进行学习的话,就可能成了新的“书呆子”,而不能培养实际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分析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教材会发现,新的物理教材一改传统教材知识间严密的逻辑顺序,尽力突破学科本位的观念,注重生活中的现象及经验,努力体现出要在生活中学习物理知识,“从生活

初中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第5节串,并联电路中地电流规律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串,并联电路中地电流规律。 2.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进一步练习电路地连接。 3.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进一步熟练使用电流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串,并联电路地电流规律,经历科学探究地七个环节,体验科学研究地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活动,树立用实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地思想。 2.养成小组成员之间地合作精神,以及对待实验实事求是地科学态度与严谨地科学作风。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电流表地使用。 2.探究串联与并联电路地电流规律。 难点:1.并联电路地连接。 2.实验方案地设计与实验过程地指导。 教学准备或实验准备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台,演示电路板一块,干电池两节,规格不同地小灯泡两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学生用(每组):干电池两节,小灯泡多个(1.5V灯泡2个,2.5V灯泡2个,3.8V 灯泡2个),学生用电流表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

彩灯是如何连接地? 2,课件播放家庭照明电路中用电器工作情况。问:家用电器是如何连接地? 过渡:我们生活中常见地电路有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妳知道它们地电流有什么样地特点吗? 3,出示电路板:两个规格不同地小灯泡串联。闭合开关后,一灯较亮,一灯较暗。 揭示课题两个灯泡地亮度不同,是不是通过两个灯泡地电流不一样呢?-----我们今天就来探究一下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地特点。 板书课题:§15.5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地规律(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地积极性,将其思维很快拉到物理课堂上,同时通过连接串联电路,为接下来地实验作铺垫,也为学生地猜想提供感性材料。)观看家用电器工作情况, 并联。 观察到:两灯亮度不同。思考:原因 二,合作探究,建构知识(一)探究串联电路地电流规律——提出问题——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一)实验探究,合作研讨 提出问题出示两灯串联 地电路图,问:串联电路 中各处地电流之间有什 么关系呢? 猜想假设 在串联电路中,各点地电流是地。 请学生大胆猜想,并说明猜想地依据。 设计方案要想验证妳地猜想是否正确,就要用 电流表测量电路中地电流,找出串联电路中各 处地电流关系,妳能设计出探究串联电路各处 电流关系地实验方案吗? 为避免实验设计出现不必要地偏差,提出以 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1、这个实验需要哪些器材? 思考,讨论,交流,猜想。 猜想1:串联电路中各处地 电流相等。依据是:串联电路 中电流只有一条通路。 猜想2:串联电路中各处地 电流不相等,靠近电源正极 地电流大。依据是:电流通过 灯泡时灯泡发光,要消耗一 些电能,所以电流通过灯泡 后会减小。 …… 思考,积极参与小组讨论, 交流意见,回答问题: 1,实验器材:电池组,一个 开关,两个灯泡,电流表1个, 导线5根。 2,需要测量A,B,C三个点地

初中物理_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 利用平行光源粗测凸透镜的焦距。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并能说出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分别是根据哪条规律成像的。 3. 复述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倒正、大小与物体位置的关系,进一步理解虚像和实像概念。 4. 通过研究成像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学习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二、学习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能实际应用。 三、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学案 1、温故而知新 (1)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作用。 (2)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用f表示。 (3)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做,用u表示。 (4)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做,用v表示。 (5).实像由光线会聚而成,能在上呈现的像。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而是由光线的相交而成,(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6)照相机照相时,物体离照相镜头比较远,成的是、的像。(7)投影仪投影胶片时,物体离投影仪比较近,成的是、的像。(8)放大镜看物体时,物体离放大镜很近,成的是、的像。 2、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课本,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1)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成像不同,可能与有关。 (2)要完成该实验,需要哪些器材? (3)在该实验中我们需要记录哪些数据和实验现象呢? (二)课内探究学案

活动2:利用平行光源粗测凸透镜的焦距。移动光屏位置,直到光屏上的亮斑最小最亮 ....为止, 测出光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即为该透镜的焦距。在“光具座”上标出透镜中心、透镜的焦点和二倍焦点所在位置。 用平行光汇聚法测得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活动3:如图2所示,将物体(点燃的蜡烛)放在距透镜二倍焦距之外 .........,同时移动光屏直至 在光屏上成最清晰 ...的像。将像距和观察到的像的性质(大小、正倒、虚实、物像同异侧)填入下表一中。 活动4:如图3所示,将物体(点燃的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放在距透镜二倍焦距上 ........,同时 移动光屏直至在光屏上成最清晰 ...的像。将像距和观察到的像的性质(大小、正倒、虚实、物像同异侧)填入下表一中。 活动5:如图4所示,将物体(点燃的蜡烛)继续向凸透镜移近,放在距透镜一倍焦距和二 ......... 倍焦距之间 .....,同时移动光屏直至在光屏上成最清晰 ...的像。将像距和观察到的像的性质(大小、正倒、虚实、物像同异侧)填入下表一中。

初中物理_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距、像距、实像、虚像。 2、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学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的操作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尤其在寻找像的过程中,感受观察、比较、推理的科学方法。 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记录、分析,经历归纳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科学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过程中,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过程,体验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教学 二、重难点:重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难点:科学探究中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三、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照相机、光具座、蜡烛、F型光源、火柴、光屏、凸透镜。 四、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提出问题:通过回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地单思考同样是一块凸透镜,为什么成的像却是不同的呢?凸透镜可以成像。凸透镜成的像是不同的,有放大的像还有缩小的像。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欲望,引出要探究的问题:凸透镜成像不同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2、提出猜想:凸透镜成像可能与物体到透镜的距离有关;可能与物体的大小有关;可能与透镜的大小有关等等,引导学生进行猜想。 3、设计实验: (1)根据课件展示凸透镜成像的情景认识四个物理概念,认识四个物理概念为实验探究做好知识准备。根据学生得出实验器材进行必要的点拨,介绍光具座的用法。对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完善。先让学生观察像的位置,得出实验以前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才能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心。(2)实验步骤设计:①1、使烛焰、凸透镜(f=10cm)、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②、把蜡烛放置距凸透镜较远的地方,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直到光屏出现明亮、清晰的像为止,观察所成像的特点,并记录物距、像距和成像特点。 ③、把蜡烛移近凸透镜,分别使物距等于30cm,20cm,15cm,10cm ,5cm重复步骤②。并将结果记入表格。 指导学生实验。实验中要反复调整光屏的位置,一直要得到一个最清晰的像,然后记录有关的数据。教师巡视,对学生做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了解,反馈矫正时给予指导。2、教师通过课件介绍选做题中物距减小时,像的大小和像距是如何变化。根据学案的提示自主学习,得出实验的器材和实验的方案,并进行交流展示。 4、分析与论证: ①、像的虚实: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在什么条件下会成虚像?

物理教学设计

物理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规律教学设计:牛顿第一定律篇一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牛顿第一定律。 2.认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能用物体的惯性解释生活和自然中的有关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并确认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经历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 2.能通过生活经验和大量事实认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学习科学思维方法。 2.通过惯性现象的认识,树立交通安全意识。 3.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内容由“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三部分内容组成。“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是研究力与运动关系的重要实验,做好这个实验并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猜想是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关键。 运动和力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开始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直到伽利略和牛顿时代,这个问题才得以解决。运动和力的关系问题不仅深化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而且体现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对人类思维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指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它是整个初、高中物理课程的基础。要让学生完成对它的认识,最重要的是揭示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思维过程,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物体有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与生活联系紧密,人们有时可以利用惯性,有时应注意防止惯性给人们带来危害。 重点: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难点: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 三、教学策略 首先以水平方向只受阻力作用逐渐停下来的日常生活实际为基础引出两种对立的观点,进一步用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两个伟人来强化这种矛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为核心,在基本的实验事实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结论。 通过惯性实验展示运动物体由于惯性而表现出来的现象,以突出惯性维持其原有运动状态的实质。最后应用所学习的惯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教学资源准备 斜面、小车、毛巾、棉布、木板、惯性演示仪、多媒体、实物投影等。 物理教学设计篇二 长期以来,许多中学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中作出自己的努力和尝试,取得不少很有价值的成果。但是从总体上说,当今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仍然是灌输式教学占绝对优势。仔细分析一下就不难看出,以往许多来自教学第一线的改革主要是围绕2个问题进行的:

初中物理学科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学科教学设计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样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情势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接下来是关于初中物理学科教学设计的文章,期望能帮助到大家! 初中物理学科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滑轮,知道滑轮的作用及在实际中的运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只有掌控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二、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滑轮二个、铁架台、细绳、钩码、测力计。 演示材料:同分组材料一套。大滑轮一个、粗麻绳二根(组装动滑轮、拔河用)。挂图或幻灯片三张(旗杆上定滑轮图;吊车上定滑轮、动滑轮图;滑轮组示意图)。 三、教学进程 (一)教学引入 谈话:你知道旗杆上有个什么装置,能帮我们比较容易地把旗子升上去?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滑轮的构造及种类 (1)讲授: 安装在旗杆顶上的这种边沿酒囊饭袋有槽,能环绕轴转动的轮子叫滑轮。 (出示滑轮、讲授) 滑轮也是一种简单机械。(板书课题) 滑轮有二种,(出示滑轮组示意图)固定在支架上的滑轮叫定滑轮。 不固定被套在槽里的绳子拉着,与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2)提问,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滑轮? 2、指导学生认识定滑轮的作用

(1)讨论:你认为旗杆顶上的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2)实验1(定滑轮不省力)。 ①演示介绍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②学生分组实验(绳子两端各挂钩码) ③学生装汇报实验结果。(绳子两端各挂1个钩码,保持安稳) ④讨论:说明什么?(说明不省力,也不费力) (3)讨论 谈话:既然定滑轮没有省力的作用,那么高高的旗杆顶上安装它必定会有其它作用,你知道什么?(分组讨论后汇报)向下用力,旗子向上升。工作方便。 (4)教师小结: 通过以上的实验和讨论,我们知道定滑轮虽然没有省力的作用,但它可以必变用力的方向,使工作方便。 3、指导学生认识动滑轮的作用 (1)讨论:动滑轮有什么作用?(教师期望学生能提出动滑轮工作不方便,动滑轮能省力。) (2)演示实验(游戏:拔河)。 (在墙上固定绳子的一端,组装动滑轮让一位弱小同学,利用动滑轮作用与一位有力同学拔河,弱小同学胜。) (去掉动滑轮装置拔河弱小同学败) 游戏后教师质疑:这是为何呢? (3)实验2(动滑轮省力)。 ①分组测量提起一个钩码和一个滑轮时所用的力。 测量后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记录下来。 ②分组实验。(要求学生独立组装独立操作。) ③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板书记录下来。 ④讨论:通过以上研究你认为动滑轮有哪些作用?(动滑轮有省力的作用) 4、指导学生认识滑轮组的作用 (1)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填出课本P48结论)。 (2)讨论:定滑轮、动滑轮各有什么优点?各有什么缺点?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5篇)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5篇)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把握解欧姆定律,并能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洁的电路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欧姆定律的探究学习,学会“掌握变量法”讨论问题,并加强了电路试验的操作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和试验操作,培育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到物理与生活亲密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欧姆定律的概念和表达式。 难度:试验探究欧姆定律的过程和欧姆定律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现:教师用多媒体展现城市夜晚灯光灿烂,霓虹灯闪耀的情景,引导学生留意观看场景中灯光的变化,学生依据学问阅历能得出变化的灯光是由电流的变化引起的。 教师引导:进一步引导学生思索电路中的电流是如何轻易转变的?以及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究竟存在这怎样的关系?进而引出课题——《欧

姆定律》。 环节二:新课讲授 探究试验:电流跟电阻电压的关系 提出问题:电压能使电路产生电流,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那么,电压、电阻是怎样影响电流的大小呢?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试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猜测与假设:学员依据之前所学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和特点,可能会猜测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制定规划与设计试验:首先设计试验电路,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请学生思索争论,完成试验方案的制定。 ①电流与电阻和电压均有关系,如何确定电流的变化是由电压还是电阻引起的?(掌握变量法) ②如何保持电阻不变,而转变电阻两端的电压?(电阻不变,更换电池数量或转变滑动变阻器阻值) ③如何保持电压不变,而转变导体电阻?(更换不同阻值的电阻,并转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④为了更好的找到规律,应当如何测量试验数据?(测量多组试验数据) 学生依据之前学习有关电压和电阻的学问,沟通谈论问题答案,确定试验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