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二 球墨铸铁、可锻铸铁、蠕墨铸铁的组织观察与检验

合集下载

实验报告铸铁组织的显微观察实验报告范文_0493

实验报告铸铁组织的显微观察实验报告范文_0493

2020实验报告铸铁组织的显微观察实验报告范文_0493EDUCATION WORD实验报告铸铁组织的显微观察实验报告范文_0493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一、实验目的:1.观察和分析铁碳合金的平衡组织;2.分析铁碳合金显微组织的形成过程;3.分析碳钢、白口铸铁的组织与含碳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铁碳合金成分、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和试件:1.碳钢(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试样)、球状珠光体的试样;2.白口铸铁(亚共晶白口铸铁、共晶白口铸铁、过共晶白口铸铁试样);3.XJX―1小型金相显微镜。

三、用铅笔描绘出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到的金相组织组织结构示意图,并用箭头指出其组成物的名称。

材料名称:工业纯铁材料名称:20#钢组织结构:铁素体组织结构:铁素体+珠光体放大倍数:400放大倍数:400材料名称:45#钢材料名称:T8钢组织结构:铁素体+珠光体组织结构:珠光体放大倍数:400放大倍数:400材料名称:T12钢材料名称:共晶白口铸铁组织结构:网状渗碳体+珠光体组织结构:莱氏体放大倍数:400放大倍数:400材料名称:亚共晶白口铸铁材料名称:过共晶白口铸铁组织结构:珠光体+二次渗碳体+莱氏体组织结构:一次渗碳体+莱氏放大倍数:400放大倍数:400四、问题与思考:1.非合金钢与白口铸铁在组织构成与力学性能方面有何异同?答:非合金钢含碳量较低(0.02%―2.11%),织组构成只是铁素体,珠光体或珠光体与二次渗碳体的混合或铁素体与珠光体的混合。

在力学性能方面,随着含碳量增加和硬度增加,非合金钢有较好的可塑性。

白口铸铁的含碳量高(2.11%―6.69%),织组构成是由莱氏体,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与莱氏体混合成的莱氏体和一次渗碳体的混合等构成。

工程材料学 铸铁的组织与性能

工程材料学 铸铁的组织与性能

灰口铸铁 A 型石墨+金属基体 未浸蚀 4 灰口铸铁 A 型石墨+金属基体 未浸蚀 5 灰口铸铁 A 型石墨+金属基体 未浸蚀 6 灰口铸铁 A 型石墨+金属基体 未浸蚀 7 高磷灰口铸铁 片状石墨+细片状珠光体+磷共晶 4%硝酸酒精 8 可锻铸铁 团絮状石墨+铁素体 4%硝酸酒精 9
E 型石墨:在初生奥氏体的晶间分布着有方向性的短片石墨,其特征和成因与 D 型石墨基 本相同,只是 E 型石墨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方向性(见图 5)。在实际生产中,D 型和 E 型石墨通 常不作严格区分,分称 D、E 型石墨,也称过冷石墨或枝晶石墨。E 型石墨因分布的方向性较强, 它对机械性能的影响也较 D 型石墨大一些。
图 11 **磷共晶 500×
图 12 **磷共晶+复合磷共晶 500×
(二)球墨铸铁
图 13 球墨铸铁 铸态 400×
(珠光体+球状石墨)
图 14 球墨铸铁退火态 400×
(铁素体+球状石墨)
球墨铸铁的组织是由球状石墨和金属基体所组成。石墨球通常是孤立地分布在金属基体中 的、石墨的圆整度越好、球径越小,分布越均匀,则球墨铸铁的机械性能亦越高,球墨铸铁的 基体组织在铸态下变化较大,一般很难获得单一的基体组织,其组织:“珠光体+铁素体+球状 石墨”(见图 13)。
A 型石墨:石墨片的尺寸和分布都比较均匀,且无方向性。这种石墨是碳当量为共晶成份 或接近共晶成分的铁水在共晶温度范围内从铁水中和奥氏体同时析出的,其生成条件是具有较 小的过冷度,这样才能造成均匀生核和长大,使各处的结晶和生长速度相差不大,最后得到大 小和分布均匀的 A 型石墨(见图 1)。
B 型石墨:点状石墨被卷曲的片状石墨所包围,无方向性,具有菊花形态。称为菊花状石 墨(见图 2)。这类石墨的特点是由于过冷度较大,首先从液相中析出细小的树枝状奥氏体,接 着在树枝的间隙中产生奥氏体与石墨共晶,这时的石墨片分枝多而密,形成菊花中心的点状石 墨。但是,因为不是在非常强烈的过冷条件下结晶,在初晶产物放出结晶潜热的条件下减慢了 包围着初晶产物外层的铁水的结晶速度,而且又只能由沿着初生产物向外呈放射状的方向通过 液体金属进行散热。所以外层石墨生长成为较粗大的曲片形,大致呈放射状分布,直至遇到邻 近的共晶团为止。这类石墨常在碳、硅含量较高,过冷度较大的亚共晶灰铸铁中出现,B 型石 墨由于呈聚集分布,因而使铸铁的强度有所降低。

铸铁的显微组织观察

铸铁的显微组织观察

麻口铸铁
❖ 又称麻口铁、班铸铁,是介于白口铸铁和灰铸铁之间的一种 铸铁,其断口呈灰白相间的麻点状。
❖ C的存在形式:麻口铸铁中的碳既以渗碳体形式存在,又以 石墨状态存在,断口夹杂着白亮的游离渗碳体和暗灰色的石 墨
❖ 特点:由于麻口铸铁性能不好,故极少应。
麻口铸铁 (3.43%C;1.0%Mn;1.79% Si;0.65%S; 0.37%P)
❖ C的存在形式:C全部或大部分游离球形石墨形式存在。
❖ 基体组织:分为铁素体基体、铁素体+珠光体基体和珠光体基 体三种。
❖ 特点:可以经过热处理来进行强化。
❖ 应用:比如内燃机曲轴、连杆等之类的零件。
❖ GB/T9441-2009《球墨铸铁金相检验》标准规定了在光学显微镜下球墨铸铁显微 组织的评定方法,对球化分级、石墨大小、石墨球数、珠光体数量、分散分布的 铁素体数量、磷共晶数量和碳化物数量的评定方法作了规定,列出了相应评级图。
灰口铸铁 (3.40%C;0.65%Mn;1.92%Si;0.119%S;0.18%P;)
处理:砂型铸造 显微组织:细小的涡流状石墨
灰口铸铁 ( 3.40%C;0.65%Mn;1.92%Si;0.119%S;0.18%P;)
处理:砂型铸造
显微组织:细片状石墨
灰口铸铁
(总含碳量3.40%C;石墨 3.37%;
❖ 按C在铸铁中存在的形式及其形态可分:
灰铸铁 C全部或大部以游离片状石墨形式存在,断口呈灰色 可锻铸铁 C全部或大部以游离团絮状石墨形式存在 球墨铸铁 C全部或大部分游离球形石墨形式存在 蠕墨铸铁 C全部或大部以游离蠕虫状石墨形式存在 白口铸铁 C全部或大部分化合态Fe3C形式存在,呈白亮色 麻口铸铁 灰口+白口铸铁的混合组织

铸铁及有色金属显微组织观察1

铸铁及有色金属显微组织观察1

• 表1
编号
样品名称
1 普通灰口铁(P基体)
2 普通灰口铁(P+F基体)
3 可锻铸铁(F基体)
4 可锻铸铁(P基体)
5 球墨铸铁(F基体)
6 球墨铸铁(F+P基体)
7 球墨铸铁(P基体)
8 硅铝明(ZL102) 9 硅铝明(ZL102) 10 单相黄铜(H70)
处理状态
铸态 铸态 铸态 铸态 铸态 铸态 铸态 铸造未变质 铸造变质 冷加工退火
类。α是锡在铜中的固溶体,塑性良好,适于冷加工;δ是复杂
立方晶格的化合物,硬而脆。

Hale Waihona Puke 在最后凝固的树枝间含锡偏多,形成
〔α+δ〕共析体;经变形退火后仍可得到单
相α固溶体。常用的QSn10锡青铜铸造试样,
用3%FeCl3+10%HCl水溶液浸蚀后,可看到
亮白色的共析体在富锡的固溶体〔呈黑色〕
之间显示出来。
的显微组织中,α相呈亮白色,黑色。β’相是以CuZn电子化
合物为基的有序固溶体,在低温下较硬较脆,但在调温下有较
好的塑性,所以双相黄铜可以进行热压力加工。

锡青铜 由铜锡相图可知,铜锡合金结晶温度间隔很宽,
易偏析。而且锡在铜中扩散很困难,因此锡青铜的实际组织
与平衡状态相差很大。锡青铜的组织可分为α和〔α+δ〕两
腐蚀剂
4%硝酸酒精 4%硝酸酒精 4%硝酸酒精 4%硝酸酒精 4%硝酸酒精 4%硝酸酒精 4%硝酸酒精 4%硝酸酒精
金相组织
片状石墨,基体 为P
片状石墨,基体 为P+F
团絮石墨,基体 为P
团絮石墨,基体 为F
球状石墨,基体 为F

实验三 铸铁显微组织观察与分析

实验三  铸铁显微组织观察与分析

实验三铸铁显微组织观察与分析(2学时)一、实验目的1.观察各种铸铁的显微组织特征,识别石墨形态与基体类型。

2.了解石墨形态、基体类型及显微组织对铸铁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材料、仪器、装置金相显微镜;铸铁标准试样。

三、实验原理根据石墨的形态,铸铁可分为灰口铸铁、可锻铸铁和球墨铸铁等几种。

1.灰口铸铁灰口铸铁中碳全部或部分以自由碳片状石墨形式存在(如图1所示),断口呈灰黑色,其显微组织根据石墨化程度不同为铁素体或珠光体或铁素体+珠光体基体上分布片状石墨。

普通灰口铁中石墨片粗大,如浇注前在铁水中加入孕育剂,则石墨以细小片状形式析出,这种铸铁称之孕育铸铁。

在铸铁中由于含磷较高,在实际铸造条件下磷常以Fe3P的形式与铁素体形成硬而脆的磷共晶,因此在灰铸铁的显微组织中,除基体和石墨外,还可以见到具有菱角状沿奥氏体晶界连续或不连续分布的磷共晶,用硝酸-酒精或苦味酸腐蚀时Fe3P不受腐蚀,呈白亮色,铁素体光泽较暗,在磷共晶周围通常总是珠光体。

由于磷共晶硬度很高,所以磷共晶若以少量均匀孤立地分布时,有利于提高耐磨性,并不影响强度。

磷共晶如形成连续网状,则会使铸铁强度和韧性显著降低。

图1 灰口铸铁图2 可锻铸铁图3 球墨铸铁2. 可锻铸铁可锻铸铁又称为马铁或展性铸铁,它是由一定成分的白口铁经退火处理得到的,其中石墨呈团絮状(如图2所示),故显著地减弱了石墨对基体的割裂作用,其机械性能比普通灰口铸铁有显著地提高。

可锻铸铁分铁素体可锻铸铁和珠光体可锻铸铁两种,前者应用较多。

3.球墨铸铁球墨铸铁属高强铸铁,是铁水中加入球化剂后石墨呈球状析出而制得的,由于球状石墨使石墨割裂金属基体的不利影响限制到最低程度,所以金属基体强度利用率高达70~90%(灰铸铁只达30%左右),因而其机械性能远远优于普通灰铸铁。

球墨铸铁的显微组织特征是:石墨呈球状分布在金属基体上,基体组织是铁素体、珠光体或铁素体+珠光体(如图3所示)。

目前应有最广泛的是前面两种基体,铸铁的基体即钢的几种基本组织,所以也可以通过热处理来改变基体组织,从而改变铸铁的机械性能,其中,球墨铸铁应用热处理较多些,如应用正火,是为了增加基体中珠光体数量,以提高其强度和耐磨性,应用调质处理,是为了得到回火索氏体的基体组织,以提高综合机械性能。

球墨工程质量检验计划

球墨工程质量检验计划

球墨工程质量检验计划一、前言球墨工程质量检验计划是为了保证球墨铸铁材料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稳定性,确保工程项目的安全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球墨工程质量检验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二、检验目的球墨工程质量检验的目的是:1. 确保球墨铸铁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2. 防止和减少由于球墨铸铁材料质量问题引起的工程事故和质量问题。

三、检验范围和内容球墨工程质量检验计划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材料检验:对球墨铸铁材料进行检验,包括外观、尺寸、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方面。

2. 施工过程检验:对球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检验,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3. 现场监督检验:对球墨工程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验,确保施工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

四、检验方法球墨工程质量检验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试验和检测:通过实验室试验和现场检测的方法对球墨铸铁材料进行质量检验。

2. 抽样检验: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球墨铸铁材料的抽样检验。

3. 文件和记录检查:检查球墨工程质量相关的文件和记录,确保施工过程和结果的准确性。

五、检验计划根据球墨工程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制定详细的检验计划,确保质量检验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检验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检验时间:确定球墨工程质量检验的具体时间节点,合理安排检验工作的进行。

2. 检验人员:确定具体的检验人员和其责任分工,确保检验工作的专业性和可靠性。

3. 检验方法:确定球墨工程质量检验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4. 检验标准:确定球墨工程质量检验所使用的标准和规范,确保检验的合法性和科学性。

5. 检验报告:制定球墨工程质量检验报告的格式和内容要求,确保检验结果的透明性和可追溯性。

六、质量检验的实施根据检验计划,组织和实施球墨工程质量检验工作,确保检验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质量检验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组织协调:组织相关人员协调完成球墨工程质量检验的各项工作。

铸铁的金相实验报告(3篇)

铸铁的金相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铸铁的金相组织特点。

2. 掌握铸铁金相试样的制备方法。

3. 学会使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和分析铸铁的金相组织。

4. 识别不同类型铸铁的金相组织差异。

二、实验原理铸铁是一种以铁为主要成分的合金,其金相组织主要由石墨和基体两部分组成。

石墨的存在使得铸铁具有良好的减震性、耐磨性和切削加工性,而基体则决定了铸铁的强度和硬度。

本实验通过观察和分析铸铁的金相组织,了解不同类型铸铁的微观结构特点,从而为铸铁的生产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灰铸铁、球墨铸铁、可锻铸铁等不同类型的铸铁试样。

2. 实验仪器:金相显微镜、磨床、抛光机、金相腐蚀液、金相显微镜载物台、金相显微镜支架等。

四、实验步骤1. 试样制备(1)将铸铁试样从铸件上切割下来,切割时尽量保持试样的完整性。

(2)将试样进行粗磨、细磨、抛光,直至表面光滑。

(3)将试样进行腐蚀处理,以显示金相组织。

2. 金相显微镜观察(1)将制备好的试样放置在金相显微镜载物台上。

(2)调整显微镜焦距,使试样清晰可见。

(3)观察不同类型铸铁的金相组织,记录观察结果。

3. 结果与分析1)灰铸铁灰铸铁的金相组织主要由石墨和基体组成。

石墨呈片状,分布在基体中。

基体组织为珠光体和铁素体,珠光体呈层片状分布,铁素体呈针状分布。

2)球墨铸铁球墨铸铁的金相组织主要由球状石墨和基体组成。

球状石墨分布在基体中,基体组织为珠光体和铁素体。

与灰铸铁相比,球墨铸铁的石墨形态更加规则,有利于提高其力学性能。

3)可锻铸铁可锻铸铁的金相组织主要由石墨和基体组成。

石墨呈团状,分布在基体中。

基体组织为珠光体和铁素体,珠光体呈层片状分布,铁素体呈针状分布。

五、实验结论1. 灰铸铁的金相组织主要由石墨和基体组成,石墨呈片状,基体组织为珠光体和铁素体。

2. 球墨铸铁的金相组织主要由球状石墨和基体组成,石墨形态更加规则,有利于提高其力学性能。

3. 可锻铸铁的金相组织主要由石墨和基体组成,石墨呈团状,基体组织为珠光体和铁素体。

北京科技大学材科基实验,铸铁的显微组织与分析

北京科技大学材科基实验,铸铁的显微组织与分析

铸铁的显微组织及分析1、 实验目的认识灰口铸铁、球墨铸铁、展性铸铁、麻口铸铁等显微组织特征。

掌握石墨形态及基体变化的原因。

了解各类铸铁的制备方法和性能特点。

2、 实验样品和设备光学显微镜标准样品:普通灰口铁、变质灰口铁、球墨铸铁、展性铸铁、麻口铸铁。

3、 实验内容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以及通过铁碳相图了解白口铸铁的组织。

并且了解灰口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冷硬铸铁等铸铁的类型以及相关的性能及用途。

之后通过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不同的基底(铁素体+珠光体、铁素体、珠光体),不同的石墨形态(球状石墨、片状石墨、絮状石墨)的铸铁,以及麻口铁的显微组织,并且选择三种基底、三种石墨形态绘出3幅铸铁组织图来,要求三种组织图须包含上述所有的基底类型和石墨形态。

画出麻口铁的组织图。

对所绘制的4幅组织图进行相关的分析。

4、 描图:不同基体,不同铸铁的三种微观组织特点,麻口铸铁微观组织特点。

用自己画的图,结合Fe-C 相图和Fe-Fe3C 相图,说明各图的组织特点。

根据铁碳双重相图,可将石墨化过程分为三个温度阶段,按个阶段中石墨化进行的程度不同,将分别得到不同的铸铁组织。

即“液相-共晶结晶”、“共晶-共析”、“共析转变”。

球墨铸铁:从球墨铸铁的微观组织图中可以看出此球墨铸铁由铁素体、珠光体、球状石墨三种组织组成。

其中大片的灰黑色的组织为珠光体,由于放大倍数低使得珠光体层片状组织不明显,整体便形成了灰黑色。

白色呈圆形的组织为铁素体,铁素体所包裹的圆形的黑色组织为球状石墨。

从铁碳双重相图中可以得到,在共析转变阶段,如果完全没有石墨化,则得到的基体是珠光体,由于加入了球化剂和墨化剂,使得从奥氏体中析出的石墨和二次渗碳体渗出的石墨加快凝结成球状,这样在珠光体的部分区域内会有大量的碳从渗碳体和奥氏体中被球化剂和墨化剂吸引,从而最终实现了部分区域充分石墨化,从而形成了珠光体内有球状的铁素体,而球状的铁素体内有球状石墨的显微组织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十二球墨铸铁、可锻铸铁、蠕墨铸铁的组织观察与检验(验证性)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球墨铸铁、可锻铸铁、蠕墨铸铁的金相组织和检验方法。

2.能够对球墨铸铁、可锻铸铁、蠕墨铸铁的各项检验内容进行正确的评定。

二、实验原理
(一)球墨铸铁
球墨铸铁的石墨呈球状或接近球状,一般可分为普通球墨铸铁、高强度合金球墨铸铁和特殊性能球墨铸铁。

球墨铸铁中的石墨和基体组织的检验是球墨铸铁生产的主要环节。

1、球墨铸铁的石墨及其检验
(1)石墨形态
是指单颗石墨的形状。

由GB/T 9441-1988《球墨铸铁金相检验》标准根据石墨面积率值将球墨铸铁的石墨形态分为球状、团状、团絮状、蠕虫状和片状,见表8-6和《钢铁金相图谱》图8-110(球墨铸铁铸造状态的石墨呈聚集分布的蠕虫状和球状、团状,大的团状石墨呈开花状球化率评定为6级)所示。

(2)石墨球化率及其确定由GB/T 9441-1988《球墨铸铁金相检验》标准将球墨铸铁石墨球化率分为1~6级。

(3)石墨大小国家标准中将石墨的大小分为6级。

2、球墨铸铁的基体组织及其检验
球墨铸铁铸态下的基体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

退火时能得到铁素体基体组织(一般呈牛眼状),正火得到珠光体基体组织,基体组织中可能出现碳化物和磷共晶。

一些合金球墨铸铁中会出现马氏体、奥氏体或贝氏体组织。

对球墨铸铁的铸态和正火、退火态的基体组织的检验按照GB/T 9441-1988《球墨铸铁金相检验》进行。

内容包括:
(1)珠光体粗细和珠光体数量球墨铸铁的珠光体一般呈片状。

按片间距将珠光体分为粗片状珠光体、片状珠光体、细片状珠光体。

国家标准中将珠光体的数量分为十二级。

(2)分散分布的铁素体数量球墨铸铁中的铁素体分为块状或网状分布。

国家标准中按块状和网状两个系列各分为六级:依次为铁5、铁10、铁15、铁20、铁25和铁30(铁素体数量的体积分数的近似值)。

(3)磷共晶数量球墨铸铁中的磷共晶多为奥氏体、磷化铁和渗碳体组成的三元磷共晶。

国家标准中的磷共晶数量分为五级,依次为磷0.5、磷1、磷1.5、磷2、磷3。

(4)渗碳体数量国家标准中将渗碳体数量分为五级,依次为渗1、渗2、渗3、渗4、渗5。

3、球墨铸铁等温淬火的组织及检验
(1)等温淬火组织当等温温度较低时得到的组织为针状贝氏体,也称为下贝氏体。

当等温温度较高时得到的组织为羽毛状贝氏体,也称为上贝氏体。

(2)贝氏体长度按照标准JB/T 3021-1981分为五级。

(3)白区数量所谓白区是指球墨铸铁经等温淬火后,集中分布在共晶团边界上尚未转变的残余奥氏体和淬火马氏体。

经侵蚀后呈白色断续网络状。

按照标准JB/T 3021-1981分为四级。

(4)铁素体数量按照标准JB/T 3021-1981分为三级。

4、几种常见的铸造缺陷
(1)球化不良和球化衰退:显微特征是除球状石墨外,出现较多蠕虫状石墨。

(2)石墨漂浮:特征是石墨大量聚集,往往呈开花状,常见于铸件的上表面或泥芯的下表面。

(3)夹渣:一般是指成聚集分布的硫化物和氧化物。

(4)缩松:是指在显微镜下见到的微观缩孔,分布在共晶团边界上,呈向内凹陷的黑洞。

(5)反白口:特征是在共晶团的边界上出现许多呈一定方向排列的针状渗碳体。

(二)可锻铸铁
可锻铸铁是将铸态白口铸铁毛坯经过石墨化或脱碳处理而获得的铸铁,具有较高的强度及良好的塑性和韧性,故又称延展性铸铁。

但是可锻铸铁不可锻。

我国应用最多的是黑心铁素体可锻铸铁,其组织是团絮状石墨和铁素体。

1、黑心可锻铸铁的石墨及检验
(1)石墨形状
常见的石墨形状有:
团球状-石墨较致密,外形近似圆形,边界凹凸;
团絮状-似棉絮,外形较不规则,如《钢铁金相图谱》图8-166(KTH300-06铸铁石墨化退火组织为团絮状石墨)所示;
絮状-石墨较团絮状松散,如《钢铁金相图谱》图8-169,(KTH300-06铸铁高温退火组织为絮状石墨)所示;
蠕虫状-石墨松散,似蠕虫状石墨聚集,如《金属材料金相图谱》图1-4-10所示;
枝晶状-石墨由较多细小短片状、点状聚集而成,呈树枝状,如《金属材料金相图谱》图1-4-8所示。

根据JB/T 2122-1977《铁素体可锻铸铁金相检验》标准石墨形状分为五级。

(2)石墨分布分为3级。

1级为石墨均匀或较分布。

2级为石墨分布不均匀,但无方向性。

3级为石墨有方向性分布。

2、黑心可锻铸铁的基体组织及检验
主要是对珠光体和渗碳体及表皮层厚度的检验。

(1)珠光体残余量按照JB/T 2122-1977《铁素体可锻铸铁金相检验》标准分为五级。

(2)渗碳体残余量
(3)表皮层厚度是指出现在铸件外缘的珠光体层或铸件外缘的无石墨铁素体层。

按照JB/T 2122-1977《铁素体可锻铸铁金相检验》标准分为四级。

(三)蠕墨铸铁
蠕墨铸铁的石墨结构处于灰铸铁的片状石墨和球墨铸铁的球状石墨之间,特征是石墨的长和厚之比较小,在光学显微镜下,片厚且短,两端部圆钝。

蠕墨铸铁的金相检验包括蠕化率和基体组织(珠光体的数量)的检验。

如《钢铁金相图谱》图8-179(蠕虫状和团状石墨,蠕55)、图8-178(蠕虫状石墨和球团状石墨,蠕75)、图8-180(蠕虫状石墨和部分开花状石墨,蠕85)、图8-177(蠕虫状石墨和少量球团状石墨,蠕95)蠕化率的检验。

如《钢铁金相图谱》图8-184(珠光体数量为20%~30%,珠25)、图8-185(珠光体数量为40%~50%,珠45)珠光体的数量的检验。

三、实验仪器及材料
1.实验仪器 XJG-01型立式金相显微镜, XJG-02立式型金相显微镜,XJG-05型卧式金相显微镜,4XC型金相显微镜
2.试验材料球墨铸铁、可锻铸铁、蠕墨铸铁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观察球墨铸铁、可锻铸铁、蠕墨铸铁的各种状态的显微组织。

2.根据每个试样的实验内容画出组织图,在图中注明各组织组成物。

3.根据相应检验标准评定级别,标明放大倍数。

五、思考题
1.球墨铸铁中的铁素体有几种?球墨铸铁等温淬火组织的金相检验应包括哪些内容?2.黑心铁素体可锻铸铁的金相检验应包括哪些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