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的房角镜检查讲解

合集下载

前房角镜检查(课堂PPT)

前房角镜检查(课堂PPT)
3
图1
4
检查仪器
直接前房角镜检查 间接前房角镜检查
5
直接前房角镜检查
Koeppe房角透镜(12-14mm) Barkan聚焦照明器 手持房角显微镜(双目生物显微镜)
或手持裂隙灯显微镜 接触镜液,仰卧位,全麻小儿检查
6
图2
7
图3
8
图4
9
间接前房角镜检查
房角棱镜(反射镜) Goldmann(单面,双面,三面, 11-12mm,接触镜凝胶) Posner 或 Sussman(四面,9mm,自 身泪液)
突位置)
虹膜周边前粘连的形态、位置、部位与范 围
房角结构的异常细微变化
裂隙光束应用的意义
18
操纵检查技术(动态)
房角镜:Goldmann 棱镜 技 术:改变注视眼位(往反射镜同侧方向
注视,“俯冲”式观察) 宽而明亮的光束 操纵棱镜的一侧(待观察房角对 侧)加压 (尽量避免倾斜或操纵加压棱镜)
19
图10
周边虹膜形态 陡嵴或隆起
S
匀称平坦或稍向前凸
r
向后凹陷
q
小梁网色素沉着(TMP)∆ 0~4级
*静态检查所见的周边虹膜表面水平加括号,加(A)(B)(C)……
∆ 0级(没有色素),1级(轻微),2级(中等),3级(多量),
4级(非常大量)
38
图23
39
前房角检查记录
绘图(同心圆图或“X”图)和文字标准形式记录发现 并进行经时变化监测,资料内容包括:
前房角镜检查
叶天才 中山大学 中山眼科中心
观察、评价眼前段(前房角)结构的临床生物 显微镜检查
熟练、灵巧的操作技术 熟悉正常解剖差异与异常病理的系统知识 结合病史与其他眼部体征发现 定期复查(联合或混合机制) UBM检查

前房角镜检查

前房角镜检查

图29
图30
图31
图32
图33
图34
睫状体带(房角隐窝)
睫状体带裸露和房角隐窝发育完全(一岁左右) 位于巩膜嵴后一条灰蓝色—暗综色带 真正解剖学宽度取决于虹膜根止水平(窄角?) 亚洲人虹膜根止靠前和睫状体带较窄 虹膜突及其残株
图35
图36
巩膜嵴(后界线)
一条稍突起的白色线或带 房角前壁(小梁)结构定位和判断房角是否开 放重要标志 UBM房角结构定量测量重要标志
操纵检查技术(动态)
房角镜:Goldmann 棱镜 技 术:改变注视眼位(往反射镜同侧方向 注视,“俯冲”式观察) 宽而明亮的光束 操纵棱镜的一侧(待观察房角对 侧)加压 (尽量避免倾斜或操纵加压棱镜)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压陷检查技术(动态)
房角镜:Zeiss 及其改良(Posner 或 Sussman)棱镜 技 术:控制手腕和前臂力量,维持棱镜能灵 巧地向前轻微摆动,利用棱镜较小的 角膜接触凹面恰好与角膜中央接触 时,迅速观察全周房角(静态);随 后柔和地向前或向内压陷中央角膜, 迅速观察全周房角(动态) (动力过程)
图20
Scheie
基础 房角结构可见度
分级(静态)
房角结构 分级(闭合可能性) 全部结构可见 宽W(不可能) 未见虹膜根部 窄ⅠN1 未见睫状体带 窄ⅡNⅡ(可能) (可见巩膜嵴) 未见后部小梁网 窄ⅢNⅢ (高度) 仅见Schwalbe线 窄ⅣN Ⅳ(闭合或高 度)
图21
Shaffer分级(静态)
谢 谢!
基础 虹膜角膜 角宽度
房角结构 分级 宽开(40˚~30˚) 4~3 (不可能) 中等窄(20˚) 2 (可能) 非常窄(10˚) 1 (高度) 裂隙或闭合(5˚~0˚)裂隙-0(最终会闭合) 或已闭合)

[精选]前房角镜检查--资料

[精选]前房角镜检查--资料

动态检查
目的:人为增加房角深处结构的可见度 确定静态检查发现的闭合是同位性或 是粘连性
技术:操纵前房角镜检查(Goldmann型) 压陷前房角镜检查(Zeiss及其改良 型)
内容:虹膜根止位置和睫状体带宽度(睫状 突位置) 虹膜周边前粘连的形态、位置、部位与范
围 房角结构的异常细微变化 裂隙光束应用的意义
仅见Schwalbe线 窄ⅣN Ⅳ(闭合或高
度)
图21
Shaffer分级(静态)
基础 虹膜角膜 角宽度
房角结构
分级
宽开(40˚~30˚) 4~3 (不可能)
中等窄(20˚)
2 (可能)
非常窄(10˚)
1 (高度)
裂隙或闭合(5˚~0˚)裂隙-0(最终会闭合)
或已闭合)
Shaffer 改良
0级 闭合
●周边虹膜及其根部附止 ●巩膜嵴 ● Schwalbe线
图25
瞳孔缘到周边虹膜 (三个主要特征)
周边虹膜形态(凹陷,平坦,膨隆,高褶或不规 则)
虹膜根部附止水平(A~E) 角膜—小梁网与周边虹膜两条假想切线的角度
(0˚~40˚) 小于20˚(鸟嘴状)属危险空角
图26
图27
图28
C(可能)
睫状体带前部
D
睫状体带后部(极宽,
E
至少见1.0mm)
虹膜角膜角宽度 0˚ 10 ˚ 20 ˚ 30 ˚ 40 ˚ 0 ˚~40 ˚
周边虹膜形态 陡嵴或隆起
S
匀称平坦或稍向前凸
r
向后凹陷
q
小梁网色素沉着(TMP)∆ 0~4级
*静态检查所见的周边虹膜表面水平加括号,加(A)(B)(C)……
∆ 0级(没有色素),1级(轻微),2级(中等),3级(多量),

前房角镜检查(73页)

前房角镜检查(73页)

图37
图38
小梁网(前界线)
一条毛玻璃样弧形着色宽带 前部小梁网色素沉着缺乏(非功能部) 后部小梁网色素沉着显著(功能部) 识别标志(色素带,充血Schlemm管巩膜散射后 透照方法)
图39
图40A
图40B
Schwalbe线(前界线)
一条白色半透明弧形稍凸的细嵴(个体差异) “角膜后胚环”常见于颞侧周边角膜 识别标志(巩膜散射后透照法,Sampaolesi色素 线征,角膜光学楔的前、后两条裂隙光线接合处)
操纵检查技术(动态)
房角镜:Goldmann 棱镜 技 术:改变注视眼位(往反射镜同侧方向 注视,“俯冲”式观察) 宽而明亮的光束 操纵棱镜的一侧(待观察房角对 侧)加压 (尽量避免倾斜或操纵加压棱镜)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压陷检查技术(动态)
房角镜:Zeiss 及其改良(Posner 或 Sussman)棱镜 技 术:控制手腕和前臂力量,维持棱镜能灵 巧地向前轻微摆动,利用棱镜较小的 角膜接触凹面恰好与角膜中央接触 时,迅速观察全周房角(静态);随 后柔和地向前或向内压陷中央角膜, 迅速观察全周房角(动态) (动力过程)
动态检查
目的:人为增加房角深处结构的可见度 确定静态检查发现的闭合是同位性或 是粘连性 技术:操纵前房角镜检查(Goldmann型) 压陷前房角镜检查(Zeiss及其改良 型) 内容:虹膜根止位置和睫状体带宽度(睫状 突位置) 虹膜周边前粘连的形态、位置、部位与范 围 房角结构的异常细微变化 裂隙光束应用的意义
图23
前房角检查记录
绘图(同心圆图或“X”图)和文字标准形式记录发现 并进行经时变化监测,资料内容包括: 房角宽度和深度分级 周边前粘连及其范围 小梁网色素沉着程度 其它异常(NV,外伤性房角异常,炎症KP,发 育异常)

前房角镜检查PPT参考幻灯片

前房角镜检查PPT参考幻灯片
内容:虹膜角膜角入口的宽度 周边虹膜形态 房角结构解剖标志的可见度(虹膜水 平) 裂隙光束应用的意义
17
动态检查
目的:人为增加房角深处结构的可见度
确定静态检查发现的闭合是同位性或
是粘连性
技术:操纵前房角镜检查(Goldmann型)
压陷前房角镜检查(Zeiss及其改良
型)
内容:虹膜根止位置和睫状体带宽度(睫状
周边虹膜形态 陡嵴或隆起
S
匀称平坦或稍向前凸
r
向后凹陷
q
小梁网色素沉着(TMP)∆ 0~4级
*静态检查所见的周边虹膜表面水平加括号,加(A)(B)(C)……
∆ 0级(没有色素),1级(轻微),2级(中等),3级(多量),
4级(非常大量)
38
图23
39
前房角检查记录
绘图(同心圆图或“X”图)和文字标准形式记录发现 并进行经时变化监测,资料内容包括:
26
图16
27
图17
28
图18
29
图19
30
前房角分级方法
目的:评价房角宽度的数字分级及其与房角 潜在闭合可能性的相互关系
类型:Van Herick 分级(1969) Scheie 分级 (1957) Shaffer 分级 (1960) Spaeth 分级 (1971)
31
Van Herick 分级
颞侧角膜缘周边角膜内皮与周边虹膜前表面 距离
基础 房角结构
分级 (闭合可能性)
60˚ 虹膜角膜同位
0 (闭合)
CT 裂隙—<1/4CT 1 (高度危险,可闭)
PACD 1/4CT(﹥1/4~<1/2) 2(可能)
1/4 ~1/2CT(≥1/2) 3(不可能)

房角镜及三面镜检查相关知识及技巧

房角镜及三面镜检查相关知识及技巧

外伤引起的睫状体纵行肌纤维 和环状肌纤维之间的撕裂。 引起房角加宽、变形。
为眼球钝挫伤最常见并发症 可能引起眼压增高。
房角镜诊断 1.异常增宽的睫状体带。 2.巩膜嵴的异常突起。 3.虹膜突的撕裂。 4.房角结构及深度在各个象限不一致。
外伤或手术引起的睫状体 与巩膜突的分离。
造成脉络膜上腔与前房沟通, 引起低眼压。
房角镜(Gonioscope):
检查前房角结构的重要工具 对青光眼诊断,以及一些前节外伤诊断有重要价值。
1.滴表面麻醉剂,调整患者位置,向患者解释。 2.检查房角镜是否有缺损。 3.Goldmann房角镜上滴抗生素透明眼膏 4.嘱患者向上看,一手食指牵开下睑,另一手拇指和食指
房角镜检查: 1.非常深的房角隐窝。 2.巩膜突与睫状体有裂隙。
正常情况下Schlemm管在房角镜检查中无法看到。 当上巩膜静脉压高于眼内压时,可见Schlemm管充 血。
一般见于颈动脉海绵窦瘘、Sturge-Weber综合征及 低眼压。也可见于房角镜压迫上巩膜静脉时。
• 检查周边眼底的前三面镜是由Goldmann于1948年设计 • 中央:凹透镜 I 号镜 • 周边三个不同角度的反射镜 II III IV 号镜
虹膜(瞳孔缘到周边部): 平坦或凹陷:则前房深,房角也宽。 (见于正常或近视) 前凸:则前房浅,房角窄。 (见于远视眼或老年人)
虹膜根部附止于巩膜突之间的凹面(房角隐窝的穹 窿部),为前部睫状体肌裸露部分。 亚洲人多为深棕或黑灰色。
真正解剖学宽度取决于虹膜根止水平,亚洲人虹膜根 止靠前和睫状体带较窄。
功能部小梁网位于巩膜嵴前,提示Schlemm管位置。
小梁网前端与角膜后弹力层终端结合处。 为一条白色半透明弧形稍凸的细嵴

前房角镜检查(优质严选)

前房角镜检查(优质严选)
育异常)
优质课件
40
图24 优质课件
41
前房角镜下房角正常解剖
瞳孔边缘 睫状体带 小梁网
●周边虹膜及其根部附止 ●巩膜嵴 ● Schwalbe线
优质课件
42
图25 优质课件
43
瞳孔缘到周边虹膜 (三个主要特征)
周边虹膜形态(凹陷,平坦,膨隆,高褶或不规 则)
虹膜根部附止水平(A~E) 角膜—小梁网与周边虹膜两条假想切线的角度
(0˚~40˚) 小于20˚(鸟嘴状)属危险空角
优质课件
44
图26 优质课件
45
图27
优质课件
46
图28 优质课件
47
图29 优质课件
48
图30 优质课件
49
图31 优质课件
50
图32 优质课件
51
图33 优质课件
52
图34 优质课件
53
睫状体带(房角隐窝)
睫状体带裸露和房角隐窝发育完全(一岁左右) 位于巩膜嵴后一条灰蓝色—暗综色带 真正解剖学宽度取决于虹膜根止水平(窄角?) 亚洲人虹膜根止靠前和睫状体带较窄 虹膜突及其残株
A(闭合)
Schwalbe线后
B(闭合)
巩膜嵴及其附近
C(可能)
睫状体带前部
D
睫状体带后部(极宽,
E
至少见1.0mm)
虹膜角膜角宽度 0˚ 10 ˚ 20 ˚ 30 ˚ 40 ˚ 0 ˚~40 ˚
周边虹膜形态 陡嵴或隆起
S
匀称平坦或稍向前凸
r
向后凹陷
q
小梁网色素沉着(TMP)∆ 0~4级
*静态检查所见的周边虹膜表面水平加括号,加(A)(B)(C)……

SDI法检查前房角镜ppt课件

SDI法检查前房角镜ppt课件
SDI法检查前房角镜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眼科
赵家良
福州 2012.6.23.
前房角检查的意义
检查前房角是诊断和治疗青光眼不可缺少 的检查方法
明确青光眼的类型,提供治疗依据 可以发现前房角的异物、肿瘤 UBM并不能完全替代前房角检查
前房角检查存在问题
现在很少有人应用前房角镜来检查前房 角,而做UBM。原因可能有
• 按范围 部分、全部
前房角宽度的分类(1)
• 宽房角:虹膜平面与小梁间夹角20-45度 35-45度为4级,20-35为3级
• 窄房角:虹膜平面与小梁间夹角为20度,房角 可能关闭,为2级。
• 极度窄房角或裂隙样窄房角:10度或更小为1 级,终会发生房角关闭。
• 闭角:夹角为0并,为0级,前房角已经关闭。
平坦 r regular approach 后凹 q quirk(posterior bowing) 膨隆 s steep, where iris arise
前房角检查的记录
• 示意图 • 文字,至少包括;
宽度:Scheie 氏分类法 虹膜根部形态:平坦,膨隆,极度膨隆 入射角: >20度, 20度,<20度 • 注明眼别、眼压。
• 不方便 • 费时间 • 检查的方法混乱
前房角镜检查的方法
静态检查? 动态检查? 是否每只眼都要进行静态和动态检查?
前房角镜检查的方法----SDI
静态检查(Stationary) 动态检查(Dynamic) 压陷检查(Indentation)
前房角检查—静态检查
方法 适用范围:正常或深前房
前房角宽度的分类(3)
• 周边部虹膜附着点 位于Schwalbe 线之前,A(Anterior to Schwalbe s‘ line) 位于Schwalbe 线之后,B(Behind to Schwalbe) 清楚地看见巩膜突, C(sClear spur) 位于睫状体带, D (Deep into ciliary body band) 位于睫状体带很后房 E (Extremely deep) • 前房角入射角: 0-40度 • 周边部虹膜形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睫状体带(房角隐窝)
睫状体带裸露和房角隐窝发育完全(一岁左右) 位于巩膜嵴后一条灰蓝色—暗综色带 真正解剖学宽度取决于虹膜根止水平(窄角?) 亚洲人虹膜根止靠前和睫状体带较窄 虹膜突及其残株
巩膜嵴(后界线)
一条稍突起的白色线或带 房角前壁(小梁)结构定位和判断房角是否开放重
基础 60˚ CT PACD
房角结构 虹膜角膜同位 裂隙—<1/4CT 1/4CT(﹥1/4~<1/2) 1/4 ~1/2CT(≥1/2)
分级 (闭合可能性) 0 (闭合) 1 (高度危险,可闭) 2(可能) 3(不可能)
≥1CT
4
图20
Scheie 分全部结构可见 未见虹膜根部 未见睫状体带 (可见巩膜嵴) 未见后部小梁网 仅见Schwalbe线
分级(闭合可能性) 宽W(不可能) 窄ⅠN1 窄ⅡNⅡ(可能)
窄ⅢNⅢ (高度) 窄ⅣN Ⅳ(闭合或高)
图21
基础 虹膜角膜 角宽度
Shaffer分级(静态)
房角结构
分级
宽开(40˚~30˚)
4~3 (不可能)
中等窄(20˚)
2 (可能)
非常窄(10˚)
1 (高度)
裂隙或闭合(5˚~0˚)裂隙-0(最终会闭合)
角膜光学楔的前、后两条裂隙光线接合处)
房角的正常血管
环形睫状体带血管 放射状虹膜根部血管 放射状睫状体带血管 环形虹膜根部血管或小梁血管(罕见) (蓝色眼62%,棕色眼9%前两种)
前房角镜检查的异常发现
周边前粘连(瞳孔阻滞,非瞳孔阻滞) 新生血管形成:纤维血管膜—房角粘连闭合
一.房角镜:Zeiss 及其改良棱镜(Posner 或 Sussman)
二.技 术:控制手腕和前臂力量,维持棱镜能灵巧 地向前轻微摆动,利用棱镜较小的角膜接触凹面 恰好与角膜中央接触时,迅速观察全周房角(静 态);随后柔和地向前或向内压陷中央角膜,迅 速观察全周房角(动态)(动力过程)
图16
图17
要标志 UBM房角结构定量测量重要标志
小梁网(前界线)
一条毛玻璃样弧形着色宽带 前部小梁网色素沉着缺乏(非功能部) 后部小梁网色素沉着显著(功能部) 识别标志(色素带,充血Schlemm管巩膜散射后透照方
法)
图A
图B
Schwalbe线(前界线)
一条白色半透明弧形稍凸的细嵴(个体差异) “角膜后胚环”常见于颞侧周边角膜 识别标志(巩膜散射后透照法,Sampaolesi色素线征,
单纯新生血管—房角开放 色素过度沉着 钝伤性房角异常 发育异常:单纯性小梁发育不良,合并虹膜或角膜其他发育
不良
检查原理
通过特殊的接触镜消除角膜表面的全内反射光学效 应
在新的接触镜—空气界面上产生折射(透镜)或反 射(棱镜)
房角透镜 折射 直接观察到房角(Koeppe型) 房角棱镜内反射镜 反射 间接观察到房角 (Goldmann型,Zeiss及其改良型)
Shaffer 改良
0级 闭合
未见 Schwalb
e
1级
10˚
可见 Schwalbe
线
2级
20˚
可见前 部小梁
3级
30˚
可见巩 膜嵴
4级
40˚
可见睫 状体带
图22
前房角检查记录
绘图(同心圆图或“X”图)和文字标准形式记录发现 并进行变化监测,资料内容包括:
房角宽度和深度分级 周边前粘连及其范围 小梁网色素沉着程度 其它异常(NV,外伤性房角异常,炎症KP,发育异常)
动态检查
目的:人为增加房角深处结构的可见度,确定静态检查发现 的闭合是同位性或是粘连性
技术:操纵前房角镜检查(Goldmann型),压陷前房角镜检 查(Zeiss及其改良型)
内容:虹膜根止位置和睫状体带宽度(睫状突位置) 虹膜周边前粘连的形态、位置、部位与范围,房角结 构的异常细微变化,裂隙光束应用的意义
图18
图19
前房角分级方法
目的:评价房角宽度的数字分级及其与房角潜在闭
合可能性的相互关系
类型:Van Herick 分级(1969)
Scheie 分级
(1957)
Shaffer 分级 Spaeth 分级
(1960) (1971)
Van Herick 分级
颞侧角膜缘周边角膜内皮与周边虹膜前表面 距离
图1
检查仪器
直接前房角镜检查 间接前房角镜检查
直接前房角镜检查
Koeppe房角透镜(12-14mm) Barkan聚焦照明器 手持房角显微镜(双目生物显微镜)或手持裂隙
灯显微镜(仰卧位,全麻小儿检查)
图2
图3
图4
间接前房角镜检查
房角棱镜(反射镜) Goldmann(单面,双面,三面,11-12mm,接触 镜凝胶)
裂隙灯显微镜(坐位)
图 5
图6
图9
检查方法
静态检查 动态检查
操纵技术与压陷技术
静态检查
目的:评价房角的自然宽窄度(静态分级),确定房角是否存 在闭合
技术:正前方注视(“巡航”式观察)短窄的小方块光,避免 棱镜倾斜、加压及光束经过瞳孔
内容:虹膜角膜角入口的宽度,周边虹膜形态,房角结构解剖 标志的可见度(虹膜水平),裂隙光束应用的意义
操纵检查技术(动态)
一. 房角镜:Goldmann 棱镜 二. 技 术: 1. 改变注视眼位(往反射镜同侧方向注视,“俯冲”式观
察) 2. 宽而明亮的光束 3. 操纵棱镜的一侧(待观察房角对侧)加压(尽量避免倾
斜或操纵加压棱镜)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压陷检查技术(动态)
前房角检查及方法
前房角镜下房角正常解剖
瞳孔边缘 周边虹膜及其根部附止 睫状体带 巩膜嵴 小梁网 Schwalbe线
图25
瞳孔缘到周边虹膜 (三个主要特征)
周边虹膜形态(凹陷,平坦,膨隆,高褶或不规则)
虹膜根部附止水平
角膜—小梁网与周边虹膜两条假想切线的角度 (0˚~40˚)小于20˚(鸟嘴状)属危险空角
图24
谢 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