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地被植物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园林地被植物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园林地被植物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园林地被植物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在园林绿化实践中,为了形成稳固的植物群落,更好地施展绿化后果,须要乔、灌、草多层植物的合理搭配。据研讨报道,在片林的生态效益上乔、灌、草三层构造的片林其生态效益比乔、灌、草两层的片林及乔、灌单层的片林构造要好,在片林群落的局部地段移去生长不良或过密的乔、灌木按必定比例栽入耐荫灌木和耐荫地被植物可组成稳固性好、外观精美、季相丰盛的多层混交群落以美化环境,更好地进步城市生态效益。此外,园林地被植物的另一主要作用是笼罩地面,通过笼罩地面来减少或消除杂草,为人们供给一个完全的由植物组成的,具有吸引力的植物组合体。在种植设计中以灌木作为边沿植物,用地被植物烘托,可形成一个有层次变更的令人高兴的群落,某些多年生观花观叶地被植物,以其鲜艳的花朵、果实,独特的叶型装点在疏林草地上,可显明进步绿化后果,丰盛园林景观。

1国内园林地被植物研讨现状

园林地被植物与草坪是一门新兴的利用科学。近几十年来,在全球范畴内,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已直接威逼到人类的性命安全,人们开端认识到地面绿色植被的主要性,把发展草坪与地被植物作为改良环境、维护环境、实现黄土不见天的有力办法之一。各大城市为了摸清当地的地被植物质源,研讨和筛选合恰当地栽培和利用的地被植物精良种和品种,开展了多方面的研讨工作。1988年以来国内园林地被植物的研讨重要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1园林地被植物质源调查和应用

1982年曾对秦岭南坡活地塘等地域野生花卉和地被植物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2],对23科51种野生花卉和地被植物种的生活型、花期、花色、植株高度、幅度、分枝情形和园林利用作了研讨和评价。1988年对重庆市的园林地被植物质源进行了调查和利用研讨,成果以为:重庆市的园林地被植物质源丰盛,常见的地被植物计有86科278属429种。其中禾草占2119%,菊科占10%,蕨类占1412%。可作休息草坪和活动场草坪的暖季型草种是结缕草(zoysiajaponica steud.)、中华结缕草(zoysiasinica hance)、假俭草[eremochloaophiuroides(munro)hack.]。坡坎绿地可应用的地被植物是麦冬(ophiopogonjaponicus(l.f.)ker-gawl.)、萱草[hemerocallisfulva(l.)l.]、苔草(carexsp.)、狼尾草(pennisetumalopecuroides)、芒(miscanthussinensisan2derss.)、野菊(dendranthemaindicum)、过路黄(lysimachiachristinaehance)、地肤[kochiascoparia(l.)schrad.]等。墙垣绿化的地被植物是:爬山虎[parthenocissustri2cuspidata(sieb.etzucc.)planch.]、葡萄(vi2tisviniferal.)、洋常春藤(hederahelixl.)、金银花(lonicerajaponicathunb.)等。可用于河岸绿化的植物是芦苇(phragmitescommunistrin.)、甜根子草(saccharumspontaneuml.)、狗牙根[cynodondactylon(l.)pers.]等耐水淹、保土固沙力强的植物。在有粉尘和酸碱污染的工厂车间,可用蜈蚣草(pterisvittatal.)、凤尾蕨[p.creti2cal.var.nervosa(thunb.)chingets.h.wu]、地瓜(ficustikouabur.)、火炭母草(polygonumchinenese)、接骨草(sambucuschinensis)、臭牡丹(clerodendrombungei)等绿化[3]。1988年杭州植物园对杭州市的草本和木本地被植物进行了详细调查,推荐草本地被植物有:结缕草(zoysiajaponicasteud.)、狗牙根、中华结缕草(zoysiasini2ca)、假俭草、德国鸢尾(irisgermanica)、蝴蝶花(irisjaponica)、吉祥草(reineckiacarnea)、紫萼(hostaventricosa)、白穗花(speiranthagardenii)、麦冬和阔叶山麦冬(liriopeplatyphylla)、络石、常春藤、美女樱(verbenaphlogiflora)等,木本地被植物:倭

海棠(chaenomelesjaponica)、倭竹(shi2bataeachinensis)、菲白竹(pleioblastusan2gustifolius)、铺地龙柏(sabinachinensis‘kaizucaprocumbeus’迎春花(jasminum)、nudiflorum)等。1987年上海植物园严玲璋、范连琴等对上海植物园的野生地被植物进行了调查并大力推广利用垂盆草(sedumsarmentosum)、连线草(glechomaradicans)、蛇莓(duchesneaindica)、白三叶(trifoliumrepens)、野豌豆(viciacraceal.)、短叶决明(cassialeschenaultianadc.)、天蓝苜宿(medicagolupulinal.)等,且对它们的生物学特征和欣赏价值进行了察看和研讨。

1.2新优地被植物的引种

1990年报道了精良地被植物三裂中蟛蜞菊的生物学特征、欣赏价值、园林利用[4]。三裂中蟛蜞菊(wedeliatrilobata(l.)a.s.hitchc.)喜温暖湿润的气象条件,茎匍匐才能强,花黄色,春至冬开花不断,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地域生长旺盛。1990年北京林业大学地菊组采取栽培菊和野菊杂交育成合适于作地被植物的全新品种群[5]。它们的特色是:植株低矮,节间短,生长迟缓,植株冠幅小,花团紧密,品种有:美矮粉、矮白、群霞等;植株匍匐状斜生或匍地生分枝很多,花簇美满的如:匍地雪、匍地荷花、银星等;抗逆性强的:四季黄、满天星等。1990年对观花地被细叶美女樱的欣赏特征、耐寒性和抗杂草才能进行了研讨。1993年对铺地枇杷的欣赏特征,根系的固土才能,以及作为江堤河岸的水土坚持植物的特征进行了研讨。

1.3地被植物的适应性和耐性研讨

1994年研讨了武汉地域的11种地被植物的抗逆性,这11种地被植物是连线草、地瓜、任滩苦荬菜(ixerisdebilis)、菖莆(acoruscalamus)和石菖莆(acorusgramineus)、阔叶山麦冬和山麦冬(liriopespicata)、沿阶草(ophiopogonjaponicus)、莲叶点地梅(an2drosacehenryi)、过路黄、聚花过路黄(lysi2machiacongestiflora)。成果以为:所有11种地被植物均合适在武汉地域推广。阔叶山麦冬、山麦冬、沿阶草耐荫性最强,连线草、过路黄、地瓜耐荫性最弱,其他5个种居中。天津市对当地的13种地被植物:马尼拉、结缕草、蛇莓、连线草、少女石竹(diant2nusdeltoides)、丽蚌草(arrhenatherume2latiusvar.tuberosum)、常夏石竹(dianthusplumarius)、变异小冠花(coronillavaria)、百脉根(lotuscorniculatus)、白三叶(tri2foliumrepens)、委陵菜(potentillachinen2sis)、鸡眼草(kummerowiastria)等露地越冬、越夏的适应性,对它们的耐寒性和耐涝、耐盐、耐荫性作了研讨。推荐卧茎景天、连线草、蛇莓、涝峪苔草作为立交桥下的耐荫地被植物[9]。

2国外地被植物的利用和研讨现状

2.1豆科地被植物对经济植物的增进作用

1982年发明豆科地被植物的主要性和对植物生长的增进作用[9]。1984年在橡胶林下种植豆科地被植物三裂叶葛(puerariaphaseoloides)、山绿豆(phaseolusminimus)、距瓣豆(centrosemapubescens)等增进了橡胶树的生长,进步了经济效益[10]。此外新西兰的报道[11]介绍了一些合适在果园中种植的地被植物,并指出高羊茅、白车轴草、天胡荽、平铺漆姑草在控制果园杂草,增进果树生长方面的作用[12]。

2.2地被植物种质资源研讨及其利用

1995年介绍了古老但精良的3个常春藤栽培品种的欣赏特征(叶型、叶色)和园林用处,可用作图案式栽植、树坛周围的绿化和岩石园中栽植以及作为大面积地面笼罩资料、悬挂和盆景。论述了用此种种植后可形成的精美景观[13]。

1992年探讨了百里香属(唇形科)30个种以上和栽培品种的生物学特征、欣赏特征、命名和体系分类。并对其耐寒性作了研讨,论述了它们作为育种基因资源的开发价值[14]。1994年研讨了多种地被植物在美国南部地域的利用以及它们对刈割更新的反映。这些地被植物是:马缨丹(lantanacama2ra)、苦槛蓝(myoporumbontioides)、半支莲(rosmarinusofficinaliscv.)、美女樱。以及洋常春藤的种和栽培品种,花叶常春藤、多枝常春藤和银边常春藤等[15]。

1997年对蔷薇科10种地被植物的装潢价值、开花习惯、耐寒性和抗病性,以及种植方法和对景观形成的影响[16]进行了研讨。此外,国外对酢浆草属的oxalisdeppeisweet,oxalisdeppeicv.ironcross,oxalislasiandra欣赏特征如叶片色泽、密度、花序大小、开花繁茂水平、植株高度、合适的生长条件和装潢价值作了全面评估。

2.3地被植物的生理、生态特征研讨这类研讨着重于地被植物的耐荫性及其对其上木生长和根生长的影响。在庇荫的情形下,植物形态的可塑性和光合器官的光合特征变更范畴是很窄的,植物的耐荫性是植物的一种遗传特征,植物在庇荫条件下的生活气与它本身在必定光线条件下完成光合作用的才能紧密相干[17]。实验成果证实匍匐筋骨草在庇荫条件下叶片重量减轻,但叶绿素总量却是原总量的113倍,叶绿素a∶b的值变更在212~312之间,且由于林冠层下光线变更的庞杂性导致不同品种之间叶绿素总量存在必定波动,范畴在53%~69%之间。研讨了遮荫程度和辐射霜对地被植物生存和生长的影响,在遮荫条件下生长良好,并且遮荫程度越低,辐射霜的损害越严重。

对110种常春藤栽培品种在庇荫地和裸地中的扩大性研讨,成果以为30%的常春藤品种在一个生长季完成了95%~100%的地面笼罩,其中最值得推荐的13个品种是:(1)laubfrosch,(2)mandacrested,(3)mapleleaf,(4)serenada,(5)ralf,(6)bigdeal,(7) carolindacrinkle,(8)ustler,(9)appaloosa,(10)telecurl,(11)plumed’or,(12)greenripple,(13)galaxy(这些栽培品种从longwood植物园引入。

合适在杜鹃花属植物周围和下面生长的野生多年生地被植物是:匍匐筋骨草(ajugareptans)、过路黄、老鹳草(geraniumwil2fordii)、细辛(asarumsieboldii)、连线草[19]。

总之,国外地被植物的研讨着重于某些观叶种、品种的形态特点和欣赏特征、生物学特征方面。看重种下栽培品种和变种的选育,如在常春

本文来源:第一园林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19065993.html,/news/lunwen/2012121910144345846.html)

植物生产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论植物生产的现状及发展研究进展 指导老师:钱虎君 种子121班高娜 学号11212126 2013年5月2日

植物生产的现状及发展研究进展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南京210095) 摘要:植物生产指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以取得产品的生产。本文阐述了植物生产的基本知识,当前我国植物生产专业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我们如何做好植物生产的研究推广做了展望。 关键词:植物生产研究现状研究推广 引言:作为一名农学系学生,深入了解植物生产的意义,现今我国植物生产的现状,未来植物生产发展的方向是一件很必要的事。本文参考各类文献,对植物生产各方面知识做了总结与阐述。希望能对自己将来的学习就业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 一、植物生产概况 农业生产是人类利用生物有机体的生命机能来获得产品的生命活动。根据获得产品方式,可把农业生产划分为三类,即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和微生物生产。 而植物生产指依靠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以取得产品的生产。该过程所获得的产品称为第一次生物量或初级生物量。根据产品的不同,可将植物分为生产食物为主的和生产非食物的两大类。生产食物为主的植物包括粮食、糖料、油料、水果、蔬菜等。其中,除了可食用部分,不可直接食用的部分通过动物和微生物的利用、转化,部分地形成人类能直接使用的食物。这是发展腐生食物链农业的物质基础。而生产非食物的植物包括各种纤维植物,经济作物和药用植物等,产品为工业原材料和医药用品。 植物生产有以下6个特点: 1.对社会经济的广泛依赖性 由于人类长期而频繁的干预,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群已发生很大变化,食物链趋于简化,层次性削弱。杖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只从土地上攫取物质和能量,除了劳力以外没有物质和能量的人为辅助循环,是掠夺式的生产模式。我国的传统农业,通过精耕细作,施用有机肥料,用地养地地结合去维持土壤肥力,部分偿还农业生产中物质和能量的损耗。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由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有越来越多的能源和物质投入农业生产系统,加快和加强了农业生产中的物质和能量循环,迅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必须服从一定的生物规律 植物生产的主体是植物。植物是活的生物有机体,就必然受到生物规律的制约。植物的同化和异化、遗传和变异、个体和群体、生长和发育等规律都在生物有机体上发生作用,从而影响到植物的个体、群体和后代繁衍的数量和质量。发挥植物的增产潜力,关键是提高植物的光能利用率。目前,我国高产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在2%~3%。如果把光能利用率再提高1%,作物的产量就可以大幅提高。 3.受气候条件的控制

常用园林植物详细介绍(植物说明+图片)

井冈山大学校园景观规划植物图库 一、乔木 (一)常绿乔木 香樟:樟科常绿乔木,喜光耐阴,对土壤要求不严。吉安地区乡土树种,属良好的行道及绿化树种。 广玉兰:木兰科常绿大乔木,花大,芳香,白色,花期5月上旬至6月,观叶观花效果较好。喜光,幼时稍耐阴,是弱阴性树种。喜温暖湿润气候。适生于高燥、肥沃、湿润与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在碱性土种植时易发生黄化,忌积水和排水不良。对烟尘及二氧化硫气体有较强的抗性,病虫害少。根系深广,抗风力强,生长速度中等。 深山含笑:木兰科常绿乔木,高20米;花白色,有芳香。花期2-3月。其枝叶茂密,冬季翠绿不凋,树形美观。喜温暖、湿润环境,有一定耐寒能力。喜光,幼时较耐阴。自然更新能力强,生长快,适应性广,4~5年生即可开花。抗干热,对二氧化硫的抗性较强。喜土层深厚、疏松、肥沃而湿润的酸性砂质土。根系发达,萌芽力强。 该树种材质好、适应性强、繁殖容易,病虫害少,是一种速生常绿阔叶用材树种。 香樟 广玉兰

罗汉松:罗汉松科常绿乔木,半阳性树种。在半阴环境下生长良好。喜温暖湿润和肥沃沙质壤土,在沿海平原也能 生长。不耐严寒。 竹柏:罗汉松科常绿乔木,竹柏属耐荫树种,在阳光强烈的阳坡,根颈会发生日灼或枯死的现象。竹柏叶形奇异,终年苍翠;树干修直,树态优美,叶茂荫浓,抗病虫害强,为优美的常绿观赏树木,可在公园、庭园、住宅小区、街道等地段内成片栽植,也可与其它常绿落叶树种混合栽种。 深山含笑 竹 柏

(二)落叶乔木 苦楝:楝科落叶乔木,高10-20m 。花淡紫色,花期4月末。树皮暗褐色,纵裂,老枝紫色,有多数细小皮孔。常栽培于屋前房后。该植物在湿润的沃土上生长迅速,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土、中性土与石灰岩地区均能生长,是平原及低海拔丘陵区的良好造林树种,在村边路旁种植更为适宜。喜光稍耐阴,属吉安地区乡土树种。 黄山栾树:无患子科落叶乔木,高达15m ,奇数羽状复叶或二回羽状复叶,花金黄色,大型圆锥花序,蕨果,三角状卵形,由膜状果皮结合而成灯笼状,秋季果皮呈红色。花期6-7月,果期9-10月。该树种属阳性树种,耐半阴,耐寒、耐干旱、瘠薄,喜生于石灰质土壤,也能耐盐碱及短期水涝。深根性,萌蘖力强;生长速度中等,幼树生长较慢,以后渐快。有很强的抗烟尘能力。白鹭洲公园有栽培,吉州大道有做行道树。 苦楝 黄山栾树

彩叶植物的研究现状

彩叶植物的研究现状 【摘要】:彩叶植物是一类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由于它的色彩各异,因此对它的呈色机理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为我们进一步培育理想的彩叶植物奠定了基础,本文对彩叶植物的分类、呈色机理、影响色素合成的环境因素及其光合特性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彩叶植物; 分类; 呈色机理; 环境因素; 光合特性 一前言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对城市园林植物色彩要求愈来愈高,传统的绿化植物材料品种单一,绿化景观单调,已远远不能满足群众需要。彩叶植物以其绚丽的叶色,极大地丰富了城市的景观层次,成为目前园林绿化、美化的新宠。彩叶植物是自然界存在或经人工栽培选育,其叶片在整个生长季节或生长季节的某些阶段表现出与自然绿色显著不同的色彩,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总称。 二正文 (一)彩叶树种的分类 彩叶树种,包括终年彩色树种和季节性变色树种两类。终年彩色树种的叶片从幼叶到衰老, 彩色始终存在, 四季可观, 全年丰富园林景色( 落叶树种除外) ; 而季节性变色树种 的转色期在秋天落叶前3~5 周或春天新叶萌发后3~ 5 周。 1.1 在园林应用中按色素分布和呈现的色彩可分为: 单色叶类、双色叶类、斑叶类或花叶类、彩脉类、镶边类。按叶片呈现的色彩可分为: 黄色类, 包括黄色、金色、棕色等黄色系列; 紫色类, 包括紫色、紫红色、棕红色、红色; 蓝色类, 包括蓝绿色、蓝灰色、蓝白色等; 白色类, 包括白色、灰白色、银白色等; 多色类, 即叶片同时呈现2 种或2 种以上的颜色]1[。 1.2 根据叶色的呈色时间与表现特点可分为: 春色叶树种、秋色叶树种、常色叶树种、斑色叶树种等几类。春色叶树种指春季新叶叶色发生显著变化, 多为红色、紫色或黄色, 且观赏价值较高的树种, 如石楠、垂柳。秋

彩叶植物汇总

城市绿化新势力彩叶树种系列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城市园林绿化植物色彩的要求将越来越高;传统的广普性绿化植物材料色彩单一、绿化形式单调,以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用户及业内人士在绿化工程中的色彩配置需要;景观设计师在园林植物进行配置时,渐渐的由单一的绿色广普树种向丰富多彩的彩叶植物类品种转变。彩叶类植物,以其常年丰富的色彩,像四季盛开的花朵一样,极大的丰富的城市景观层次,成为园林绿化植物材料的首选。 一、乡土彩叶树种 原产我国或在国内应用多年的乡土彩叶树种与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新品种相比具有适应范围广、抗逆性强、病虫害少、栽培技术相对普及的先天优势,一直是国内彩叶苗木生产与应用的主流。 1、黄栌 黄栌开花秀丽

黄栌叶片在秋季变色 黄栌景观

香山红叶树种以黄栌为主 灌木或小乔木,高3-5米。叶倒卵形或卵圆形,长3-8厘米,宽2.5-6厘米,先端圆形或微凸,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全缘,两面或尤其叶背显著被灰色柔毛,侧脉6-11对,先端常叉开;叶柄短。圆锥花序被柔毛;花杂性,径约3毫米;花梗长7-10毫米,花萼无毛,裂片卵状三角形,长约1.2毫米,宽约0.8毫米;花瓣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2.5毫米,宽约1毫米,无毛;雄蕊5,长约1.5毫米,花药卵形,与花丝等长,花盘5裂,紫褐色;子房近球形,径约0.5毫米,花柱3,分离;不等长果序长5-20厘米,有多数不育花的紫绿色羽毛状细长花梗宿存,核果肾形,径3-4毫米。 黄栌是我国重要的观赏红叶树种,叶片秋季变红,鲜艳夺目,著名的北京香山红叶就是为 本树种。每值深秋,层林尽染,游人云集。在园林中适宜丛植于草坪、土丘或山坡,亦可混植于其它树群尤其是常绿树群中,能为园林增添秋色。在园林中适宜丛植于草坪、土丘或山坡,亦可混植于其它树群尤其是常绿树群中。黄栌花后久留不落的不孕花的花梗呈粉红色羽毛状在枝头形成似云似雾的景观。 2、元宝枫

国内外水生植物发展概况

<<<中国花卉园艺?半月刊 10 全 世界水生植物计有87科168属1022种,中国水生维管束植物计 有61科145属400余种及变种,适宜北方生长的约有35科80余属180余种,具园林观赏价值的计有31科42属115种,广泛分布在海拔350米以下不同纬度的水域中。我国水域面积广大,河湖众多,仅内陆水体面积就有19.2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50,水生植物从岸边浅水区到中央深水区按湿生、挺水、浮水及沉水四种基本类型呈带状分布,对于水体自净、水系统的生态稳定性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上世纪30-40年代从事水生植物研究及栽培的学者还很少,相关论著不多,而且研究领域多集中于睡莲科的睡莲属植物。50-70年代,瑞士学者库克对世界水生植物进行了全面 考察,撰写了《世界水生植物》一书,其中涉及87科407属。80-90年代,世界对水生植物资源的研究及开发利用逐渐重视起来。我国学者现重庆大学副教授、国家环保局水生植物考察课题组负责人刁正俗先生经过30多年的辛勤工作,于1983年撰写了《全国水生杂草》一书,对后来水生植物的研究开发利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铺垫作用。 国外水生植物概况 美国 在美国水景园建设备受重视,水生植物种类十分丰富,形成了以荷花、睡莲为主体,挺水、浮水、浮叶、沉水等各类水生植物为陪衬的种质资源集群,其睡莲品种最为丰富,育种工作从150年前就已开始。早在1879年,法国人马利 国内外水生植物发展概况 □ 邹秀文 武汉植物园水生植物展示区

2005/08/01第15期11

园林水景中常用的水生植物种类: 1. 睡莲科:荷花、睡莲、王莲、芡实。 2. 禾本科:芦苇、花芦、花叶芦竹、茭笋、玉带草。 3. 莎草科:绿叶水葱、花叶水葱、旱伞草、荸荠、水毛花、纸莎草。 4. 香蒲科:香蒲(阔叶、狭叶)、花叶香蒲、小香蒲、水烛、东方香蒲。 5. 泽泻科:泽泻(长叶、圆叶)慈姑(野生、栽培)。 6. 科:花蔺、黄花蔺。 7. 千屈菜科:千屈菜 8. 鸢尾科:黄花鸢尾、花菖蒲、燕子花、西伯利亚鸢尾。 9. 天南星科:水菖蒲、石菖蒲、溪荪、马蹄莲、水芋、大漂。 10. 雨久花科:雨久花、梭鱼草、凤眼莲。 11. 美人蕉科:水生美人蕉(红、黄、粉)。 12. 三白草科:三白草。 13. 灯心草科:灯心草。 14. 杉科:池杉。 15. 谷精草科:谷精草。 16. 毛茛科:驴蹄草。 17. 木贼科:木贼、问荆。 18. 黑三棱科:黑三棱、小黑三棱。 19. 水蕨科:水蕨。 20. 蓼科:方东蓼、两栖蓼。 21. 十字花科:豆瓣菜。 22. 系茗叶科:再力花。 23. 龙胆科:荇菜、金银莲花、水龙。 24. 水鳖科:水鳖、波叶海菜花。 25. 眼子菜科:浮叶眼子菜、穿叶眼子菜。 26. 小二仙草科:虎尾草。 27. 丽丽草科:水罂粟。 28. 槐叶萍科:槐叶萍。 29. 萍科:田字萍。 30. 菱科:细果野菱、红菱、东北菱。 31. 虎耳草科:落新妇。 <<<中国花卉园艺?半月刊12

植物科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植物科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年级: 2010 学号: 2202040319 姓名: 朱家钰 专业: 音乐学 二零一二年七月

摘要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新兴专业,综合了传统的农学、园艺和植保三大内容,在科研和应用上均具有重大意义:在科研上,它属于应用基础学科,可以为国家生态建设、粮食生产安全以及能源结构调整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在应用上,它主要研究现代生物技术及植物遗传改良、农业信息技术及植物生产管理、生态环境及植物产品质量安全、植物保护和植物产品贮藏与加工等,同时,综合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现代农业设施和推广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在未来的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及新农村发展中,将呈现广阔的发展远景。 关键词:植物科学;现阶段发展;重要性;发展前景

第1章绪论 1.什么是植物科学 随着农业技术高新化、领域扩大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管理信息化,将传统农业生产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有机结合的专业——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由此而生。 2.植物科学的意义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农业经济和管理科学、植物生产学、植物育种学和植物保护学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植物生产、植物育种和植物保护工作需要的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组织管理种植业生产、进行植物生产技术开发和推广、经营管理农业企业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3.植物科学的研究方向 1.植物生理学研究农作物植物激素代谢及其调控、植物激素作用机制、植物激素测定技术、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制;植物对矿质离子的吸收与运转及其机制,新型肥料和营养剂的研制;逆境对植物伤害的机制以及农业防灾与减灾。2.植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植物初生及次生物质代谢规律及其应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大分子的分离纯化、性质、结构及功能;基因工程技术及应用;植物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生物学。3.环境植物学研究环境因子对植物生长过程的影响、环境污染物对主要农作物的毒性及作用机制、污染土壤及水体植物修复技术及应用、植物生理生化指标对环境污染水平的指示。4.植物遗传学研究植物的遗传与发育规律;利用现代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和创造植物新种质;有应用价值的目标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与克隆。5.资源植物学及植物细胞工程研究植物生物多样性及引种驯化、天然产物开发利用。研究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创造新种质的途径及植物器官分化的细胞与分子机理,植物体细胞形态发生机制与调控技术。研究植物细胞工程产业化。

对寒冷地区适合的彩叶植物介绍

对寒冷地区适合的彩叶植物介绍 【摘要】彩叶植物以其色彩艳丽,观赏期长,营造的园林景观稳定性强,色相变化明显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园林行业中占有相当大的优势,给城市绿化增加不少色彩,得到人们的赞扬。下面对寒冷地区适合的彩叶植物做以简单介绍。 【关键词】彩叶植物;介绍 彩叶植物因在生长季节内呈现鲜艳的色彩很受人们喜欢,它丰富的色彩能更好的表现长春景观的丰富性彩叶植物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彩叶植物“不包括秋色叶植物,在春秋2季甚至春夏秋3季均呈现彩色,尤其在夏季旺盛生长的季节仍保持彩色不变”。一些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彩叶植物,甚至终年保持彩色,广义上“凡在生长季节可以较稳定呈现非绿色(排除生理、病虫害、栽培和环境条件等外界因素的影响)的植物都可称作彩叶植物。 1.中华金叶榆 是乔、灌皆宜的优良彩叶树种,具有叶片金黄亮丽,树冠丰满,能耐一36℃低温和耐干旱等特点。是我国自主培育成功的彩叶植物新品种。生长迅速,枝条密集,耐强度修剪,造形丰富,即可培育成乔木,做为园林风景树,又可培育成灌木,广泛应用于绿篱和色带。根系发达,耐贫瘠,水土保持能力强。除用于城市绿化外,还可大量应用于山体景观绿化中,营造景观生态和水土保持林。目前常用的繁殖方法是嫁接和扦插。以嫁接为主。中华金叶榆是白榆的变异品种,和白榆亲和力强,因此用白榆做砧木嫁接繁殖。可采用以大规格白榆为砧木的高枝嫁接的方法直接培育工程苗,也可采取在一年或二年生白榆实生苗上嫁接培育中华金叶榆幼苗。 2.金叶复叶槭 槭树科槭树属,复叶槭的变种。高6~7m,叶春季金黄色,渐变黄绿色,叶背平滑适合园林绿化。耐-40~-45℃低温。主要是扦插繁殖,初夏或仲夏,在新枝上截取10~15cm 半木质化枝条(至少带3片以上叶子),选择生长旺盛等粗细的枝条能提高成活率。大多数情况是用嫁接的方式繁殖。 3.金叶风箱果 由国外引进,落叶灌木。株高1~2m。叶片生长期金黄色,落叶前黄绿色,喜光,耐寒,耐瘠薄,耐粗放管理,光照越足,叶色越黄。春夏嫩枝扦插。在华北,东北大部分地区可安全越冬。可做绿篱,可孤植,丛植和带植。与绿色和紫色在一起搭配,非常好地增加了造形的层次和绿色植物的亮度。 4.金叶接骨木

水生植物开发利用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水生植物开发利用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作者:李永荣 来源:《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07年第07期 中国荷花分会经过了二十个春秋,全方位地推动了荷花产业的迅猛发展,以至使分会活动的核心关键词也从“睡莲”、“荷花”、“水生花卉”,发展到今天的“水生植物”,荷花产业论坛的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荷花”的界定了。研讨的内容也从单一的荷花栽培技术、新品种选育发展到今天的荷花企业异地集群产业经济管理的大课题。这个群体,已经成为个新型产业——湿地环境治理的智囊库。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上从事水生植物生产、销售、设计、施工、养护、进出口贸易的单位,除荷花分会隶属的成员单位与个人外,还有近千家。现在应应该看到,由于分会工作的持续推动,而由市场孕育出来的“多胞胎”,一大批人从中受益。整个事业正方兴未艾,蓬勃发展。 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在荷花睡莲以及水生花卉、水生植物、水景设计与施工、新品种的引进与应用等方面,还只是在相对比较专业的小圈子里动作,如果立即放大到全社会的大市场上去应用,必然会遇到因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养护人员专业素质不能适应市场需求而带来的困惑,从而阻碍事业的发展或造成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出现千军万马齐上阵而带来的鱼龙混杂,群体之大,竞争之激烈,存在的问题之多,应该说,令业内人士震惊。 从目前水生植物市场旱现的特点看: 1、销售量猛增。随着水景工程与湿地工程的增加.水生植物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成倍增加。据不完全统计,销售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5~30%,各地的城市水景开发工程、湿地保护工程、件宅小区水景工程的增加给水生植物创造了一个广阔的空间,随着这些水景开发项目的推进,今后水生植物的需求量必然会持续增长。 2、总体价格明显下降。今年品种不同出现不同程度的浮动。老品种每支种藕的售价6元左右,新优品种虽自价格优势,干屈菜、再力花等少部分水生植物的价格也出现一定程度上涨。但整体看还是呈下降趋势。 3、资源的多样性需求已向单的荷花睡莲提出挑战。很多企业已经从单一或少量品种的开发向多品种开发转变,绝大多数水生植物数量和质量都可满足市场的需求,市场对品种的选择空间增大。 4、市场空间扩大。中于环境建设的深入发展,受国际湿地保护公约的积极推动,水生植物的府用领域在拓宽。最早水生植物在风景区、公园中应用较多,逐渐在房地产水景、庭院水景、城市绿化美化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

牡丹的化学成分研究及概况综述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 NORTH COLLEGE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牡丹的化学成分研究及概况综述 院系:理工学院 专业:应用化学 班级:1005 班 学号:100130148 姓名:谢胜波

牡丹的化学成分研究及概况 谢胜波 摘要: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而且品种繁多,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牡丹不仅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在全世界同样享有盛誉。此外,牡丹的根皮还是我国传统中药——“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功效,而且牡丹花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开发美容保健品有很大发展潜力。中国不仅是牡丹的原产地和多样性中心,也是栽培牡丹的发源地,是品种起源、演化和发展的中心。中国特有的野生牡丹一直被国内外视为珍贵的种质资源。因此,开展野生牡丹系统和进化的研究以及栽培牡丹起源的研究对阐明牡丹的起源以及培育和改良栽培品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牡丹花;综合利用;品质特征;开发前景 一前言 牡丹为毛茛科芍药属木本植物,素有“花中之王,国色天香”的美誉,象征着富贵吉祥,历来为世人所珍爱.广泛分布于河南洛阳、山东荷泽、安徽铜陵、陕西汉中、河北柏山、四川、甘肃、浙江等地.据统计,我国牡丹的种植面积已达2万hm2[1]。目前,牡丹花除作为重要的观赏花卉之外,主要利用其根皮(即丹皮)作为中药材,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作用。但由于受到花期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导致花开时经贸、旅游活动繁荣,花落时惨淡经营的不良局面,且受制于深加工技术落后,每年有大量的牡丹花白白地浪费掉。近年来,为了改变这种现象,许多专家学者先后对牡丹花的成分和应用性展开了全方位的研究,以期对牡丹花进行深度的开发利用,作为生产丹皮的副产品———牡丹花、牡丹籽的保健价值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二研究概况 1 化学成分研究 1.1 牡丹皮的化学成分 丹皮含有牡丹皮原苷( 酶解后生成丹皮酚和丹皮酚苷) 、芍药苷、芍药酚、挥发油、甾醇生物碱以及植物甾醇等。吴少华等[2]从丹皮中分离出白桦脂酸、白桦脂醇、齐墩果酸、芍药苷元、丹皮酚、6-2-羟基香豆素、没食子酸等9个化合物。丹皮酚是牡丹皮中的主要活性成分, 化学名为2,2-羟基-2,4,2-甲氧基苯乙酮

园林地被植物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园林地被植物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作者:朱云华 在园林绿化实践中,为了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更好地发挥绿化效果,需要乔、灌、草多层植物的合理搭配。据研究报道,在片林的生态效益上乔、灌、草三层结构的片林其生态效益比乔、灌、草两层的片林及乔、灌单层的片林结构要好,在片林群落的局部地段移去生长不良或过密的乔、灌木按一定比例栽入耐荫灌木和耐荫地被植物可组成稳定性好、外观优美、季相丰富的多层混交群落以美化环境,更好地提高城市生态效益。此外,园林地被植物的另一重要作用是覆盖地面,通过覆盖地面来减少或清除杂草, 为人们提供一个完整的由植物组成的,具有吸引力的植物组合体。在种植设计中以灌木作为边缘植物,用地被植物衬托,可形成一个有层次变化的令人愉快的群落,某些多年生观花观叶地被植物,以其鲜艳的花朵、果实, 奇特的叶型点缀在疏林草地上,可明显提高绿化效果,丰富园林景观。 1 国内园林地被植物研究现状 园林地被植物与草坪是一门新兴的应用科学。近几十年来,在全球范围内,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已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 人们开始认识到地面绿色植被的重要性,把发展草坪与地被植物作为改善环境、保护环境、实现黄土不见天的有力措施之一。各大城市为了摸清当地的地被植物资源,研究和筛选适宜当地栽培和应用的地被植物优良种和品种,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工作。1988年以来国内园林地被植物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1 园林地被植物资源调查和利用 1982 年曾对秦岭南坡活地塘等地区野生花卉和地被植物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 2 ] , 对23 科51种野生花卉和地被植物种的生活型、花期、花色、植株高度、幅度、分枝情况和园林应用作了研究和评价。1988年对重庆市的园林地被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和应用研究,结果认为:重庆市的园林地被植物资源丰富,常见的地被植物计有86 科278属429 种。其中禾草占2119 % , 菊科占10 % ,蕨类占1412 %。可作休息草坪和运动场草坪的暖季型草种是结缕草( Zoysia j aponica Steud. ) 、中华结缕草(Zoysia sinica Hance) 、假俭草[ Eremochl oa ophiuroides ( Munro ) Hack. ] 。坡坎绿地可使用的地被植物是麦冬( O phiopogon japonicus (L . f.) Ker-Gawl. ) 、萱草[ Hemerocallis f ulva (L .)L . ] 、苔草( Carex sp. ) 、狼尾草( Penniset um alopecuroides) 、芒( Miscanthus sinensis An2 derss. ) 、野菊( Dendranthem a indicum) 、过路黄( L ysim achia christinae Hance) 、地肤[ Kochia scoparia (L . ) Schrad. ]等。墙垣绿化的地被植物是:爬山虎[ Parthenocissus t ri2 cuspid ata (Sieb. et Zucc. ) Planch. ] 、葡萄( V i2 tis vinif era L .) 、洋常春藤( Hedera helix L .) 、金银花( L onicera japonica Thunb. ) 等。可用于河岸绿化的植物是芦苇(Phragmites com m unis Trin. ) 、甜根子草( S ac charum spontaneum L.) 、狗牙根[ Cynodon dactylon (L .) Pers. ]等耐水淹、保土固沙力强的植物。在有粉尘和酸碱污染的工厂车间,可用蜈蚣草( Pter is vittata L .) 、凤尾蕨[ P. creti2 ca L . var. nervosa ( Thunb. ) Ch

常见园林植物100种

1.洋紫荆: 拉丁名:Bauhinia blakeana。 别名:红花紫荆、红花羊蹄甲 科中文名:苏木亚科 属中文名:羊蹄甲属 习性:喜光。不甚耐寒,喜肥厚、湿润的土壤,忌水涝。萌蘖力强,耐修剪。 观赏及应用:花期冬春之间,花大如掌,略带芳香,五片花瓣均匀地轮生排列,红色或粉红色,十分美观。洋紫荆终年常绿繁茂,颇耐烟尘,特适于做行道树;树皮含单宁,可用作鞣料和染料;树根、树皮和花朵还可以入药。

3.大叶紫薇 科:千屈菜科 属:紫薇属 景观用途:适合用作高级行道树、园景树、林浴树与庭荫树,单植、列植、群植均可。适于各式庭园、校园、公园、游乐区、庙宇等,均可单植、列植、群植美化。特别推荐用于风景林建设,紫花品种宜用于中、近距离观赏,而红花品种可用于供远距离观赏的风景林。 生长习性:阳性植物。需强光。耐热、不耐寒、耐旱、耐碱、耐风、耐半荫、耐剪、抗污染、大树较难移植。喜高温湿润气候。 4.猫尾木 种:猫尾木 科:紫葳科 属:猫尾木属 拉丁名::Dolichandrone cauda-felina (Hance) Benth. et Hook. f

观赏习性:猫尾木为紫葳科植物,落叶乔木,高达10m,树皮灰黄色。生于海拔200-300米疏林边、阳坡。蒴果圆柱状,悬垂且长,密被褐黄色绒毛,像猫尾巴,故名猫尾木。盛花期在秋冬之间,果熟在翌年。猫尾木花大美丽,具较好应用价值 应用:该种可作庭园观赏的绿化树种;木材纹理通直,结构细致,材质稍硬而轻,适于作梁、柱、门、窗、家具等用材;海南多用作一般家具、床板、房板等。观果价值,是优良的野生观赏植物。此外,它还可作为用材植物。 5.红果冬青 种名:红果冬青[2] 科属:冬青科冬青属 别名:野白蜡叶、红珊瑚冬青、珊瑚冬青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lex corallina Franch. 生长习性:喜光,耐荫,不耐寒,喜肥沃的酸性土,较耐湿,但不耐积水,深根性,抗风能力强,萌芽力强,耐修剪。对有害气体有一定的抗性。 园林应用:宜做庭院树,红果冬青的果也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孤植或群植。

我国园林地被植物研究现状

我国园林地被植物研究现状 发表时间:2019-06-11T10:23:51.163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第04期作者:张传顺[导读] 园林地被植物是园林造景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具有显著的生态功能及景观效应。本文对园林地被植物的作用、分类以及在园林中的配置方法,作者根据实践进行了初步研究与探讨。合肥工大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园林地被植物是园林造景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具有显著的生态功能及景观效应。本文对园林地被植物的作用、分类以及在园林中的 配置方法,作者根据实践进行了初步研究与探讨。关键词:园林地被植物;配置方法;灌木;乔木 1我国园林地被植物的应用现状为了追求国外的绿地效果,部分城市绿化片面要求绿地达到常绿、整齐细腻、无杂草、立竿见影的景观效果,却没有从中国国情、生态园林角度、气候特点等方面多加考虑,大面积单一应用冷季型草坪草,使冷季型草坪迅速成为地面绿化植物中的主导,逐渐取代曾经使用的地被植物。园林地被植物在推广应用过程中,由于其本身的问题,只能小面积示范或种植于苗圃或植物园中,未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特性、效益与价值。因此,在园林地被植物应用上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1地被植物种类减少由于各地品种倾向于相互引种,而且引种速度快,导致乡土地被植物逐渐减少,区域特色越来越不明显。因绿地中选择的地被植物有限,导致绿地设计手法雷同,忽视了多种地被植物的配置应用,千篇一律的绿地模式使城市绿化缺乏特色。 1.2地被植物品种化较少目前,应用的地被植物只有少数几类有品种化。因此,应该加强对地被植物品种化的开发,使花色、株高等观赏特性更加丰富。 1.3设计较简单地被植物设计简单,倾向单种地被大面积片植,景观效果呆板不自然,地被植物搭配不合理。应侧重更能体现自然风情的花境,这将使地被植物大面积应用,给地被植物的发展带来机遇。 1.4施工养护不合理绿地建设追求迅速成景,地被植物往往栽植过密,影响其生长。另外,因不了解多数地被植物喜阴的特性,导致地被植物在施工完成后被晒死的现象很普遍[2-3]。 1.5多种地被植物的开发研究滞后观赏性草坪草的开发、引种、经营发展迅速,而其他地被植物的应用相对滞后。对于大量野生分布的地被植物,没有经认真搜集、整理、开发而加以利用,只停留在研究水平,地被植物的推广应用及生产延伸工作不到位。2园林地被植物的分类 2.1按观赏特性可分为:(1)常绿地被植物,四季常青,可达终年覆盖地面的效果。如铺地柏、常春藤等。(2)观叶地被植物,有特殊的叶色与叶姿,单独或群体均可观。如紫叶酢浆草、菲白竹等。(3)观花地被植物,如地被菊、诸葛菜等。 2.2按植物种类可分为:(1)草本地被植物,其种类、数量众多,自然分布范围广。可以在城市绿地大量使用,避免草坪的单调性。根据草本植物的生活型特点,还可细分为:1、2年生草本地被植物,多年生草本地被植物,多浆类地被植物3类。(2)藤本地被植物,这类植物单株覆盖面积大、附着力强,能很好地防止水土流失,且无需专门管理,是公路、河岸的良好护坡地被植物。(3)蕨类地被植物,园林绿化中优良的耐阴地被植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4)矮竹类地被植物,其茎干低矮,常应用在假山园、岩石园。(5)矮灌木地被植物,其种类繁多,形态色彩各异,季相变化丰富,既有常绿种类,又有观花、观叶种类,是园林植物植物造景的主要种类之一。3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3.1原则: 1)以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为依据,不同类型的绿地,因其性质和功能的不同,对地被植物的要求也不同。如入口区绿地主要是美化环境,可将低矮整齐的小灌木和时令花草等地被植物进行配置,以鲜艳的色彩或图案吸引游人;山林绿地主要是覆盖表土,美化环境,可选用耐阴类地被进行布置;路边绿地则根据园路环境的各异,选择开花地被类,使游人能不断欣赏到因时令变化而变换的各色园景。2)要符合园林艺术的规律利用地被植物不同的花色、花期、叶形等搭配成高低错落、色彩丰富的花境。与周围环境及其他植物协调的衔接起来,以体现不同的园林风格和特色。3)要以建设生态型园林为目标地被植物的布置要符合总体布局的要求,在配置时还应注意将景观与生态综合考虑,建设生态园林。 3.2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方法不同地被植物进行配置造景时,要注意使植物群落层次分明,突出主体。地被植物适宜展现群体美的景观效果,从而起到衬托主景的作用,必须考虑其与主景的协调。对于不同植被群落,地被植物的选择应用也存在很大差异,上层乔灌木的种类,疏密程度以及群落层次的多少不同将造成林下地被植物的配置不同。1)高度搭配适当地被植物是园林绿化人工植物群落中的下层,主要起衬托作用,突出乔灌木的优良景观效果,与上层错落有致的组合,使群落层次分明。如果种植地开阔,上层乔灌木较稀疏,分枝点较高,林下可选用一些较高的地被植物。如潼南十大功劳、水仙花、臭牡丹、水鬼蕉、萱草类等。如果种植地面积小,上层乔灌木分枝点较低,可应用一些株形低矮、匍匐生长得植物种类,如多花筋骨草、景天类、过路黄类、蛇含委陵菜等。2)色彩搭配协调

植物甾醇的开发与利用

《天然产物》课程论文 题目:植物甾醇的开发与应用姓名:张利娟 学号:1108321210005 专业年级:11级食品科学 学院:食品学院

植物甾醇的开发与应用 摘要:植物甾醇是一种天然化学物质,广泛存在于各类植物中,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在预防心血管疾病、防治癌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植物甾醇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抗炎和退热作用以及类激素功能,因此近年来,开发功能性甾醇制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综述了甾醇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生理功能、提取方法,以及在食品、饲料、化妆品等工业中的应用,最后对植物甾醇的利用与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植物甾醇生理功能应用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Plant sterol Abstract: plant sterol is a natural chemical substances, exist widely in all kinds of plants, it has an important physiological function in human body,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ancer prevention . Plant sterol can reduce cholesterol content, prevent atherosclerosis,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febrile action and kind of hormonal function, so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functional sterol products has gain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sterol i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extraction methods, as well as its application in food, feed, cosmetics, finally it give a prospect for the use and development of phytosterol. Keywords: Plant sterol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pplication 植物甾醇(phytosterol or plant sterol)是植物中的一种活性成分,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油、坚果、植物种子、蔬菜水果中,因此,人们从日常的膳食中就可以得到植物甾醇的补充,它是一种重要天然的甾醇资源。人们通常膳食的植物甾醇水平约为200~400 mg/g,主要供给的食物有植物油、人造奶油、蔬果,在植物油中,以米糠油植物甾醇含量最高[1]。植物甾醇为类固醇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及生物功能类似于胆固醇,两者差异之处仅在于侧链,可用于体内胆固醇的降低。此外,植物甾醇还具有抗癌、抗炎、抗氧化等功能,已被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制药、保健品等行业。近年来,通过对食物成分科学分析和植物甾醇有关生理学效应研究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对植物甾醇保健功能认识不断深化,使植物甾醇研发渐成热点,功能性植物甾醇食品产业也快速发展。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植物甾醇在国外的化妆品、食品油脂、保健食品、动物保健品及饲料添加物等行业的应用日益广泛。目前芬兰、美国、荷兰、澳大利亚、英国等多个国家相关机构已认可植物甾醇的安全性,在食品领域应用趋向主要是作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功能性活性成分,目前其市场规模已达5000万~6000万美元。据悉,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已推荐植物甾醇为“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硬化”的天然保健食品新原料,已经有添加植物甾醇的蛋黄酱、甜品、酸奶、牛奶、食用油等产品面世,添加植物甾醇食品在欧美等国家正形成一股新兴的健康热潮[2]。 我国是油料生产和消费大国,油脂工业副产物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植物甾醇资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油脂精炼工业飞速发展,按精炼能力与植物甾

我国园林苗圃的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园林苗圃的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近几年来,园林绿化作为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动了绿化苗木生产的发展。随着社会进步,人民对居住环境的重视以及西部大开发,绿化苗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国内不少大型企业也开始投资“绿色银行”的苗圃生产,许多地区把苗木作为农业产业化调整的主要方向,苗木业在我国已成为具有巨大潜力的朝阳产业。我国园林绿化苗木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多年来一直沿用传统的露天苗圃栽培方式,大多品种单一,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苗木质量不稳定,苗木成活率低,产品供应季节短,生产周期长,生产率低,占用大量的优质农田。目前我国园林绿化苗木的生产水平远远跟不上发展需要,迫切需要找出一条产量高、质量稳、生产周期短、可实现周年供应、产业化水平高及能出口创汇的现代化绿化苗木生产新途径,为我国农业产业化与国际市场接轨打下良好基础。 一、对当前园林苗圃生产现状的认识 1、城市园林建设加快,拉动园林苗圃迅速膨胀 众所周知,园林苗圃生产具有超前性和前瞻性的特点,园林苗圃是城市绿化发展的物质基础,种苗生产是园林绿化的首要工作。但是目前我国园林规划的滞后性,制约了园林苗圃的常规发展。近些年来,我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超常规发展,刺激、拉动了园林苗圃产业的迅速膨胀。近两年苗木生产总面积翻了一番还多,产量增加了近2/3。 之所以苗木产业发展快,首先得益于国家各级政府重视园林生态和城市环境建设。国家投入园林城市建设的资金多,园林规划企业发展快,苗木需求量则大;种苗价格看好,苗木生产、经营者收益则高,于是调动了老百姓育苗的巨大积极性;第二,新品种、优良品种、速生苗木的诱导作用大。苗木新品种层出不穷,优良品种推广日趋加快,先进栽培管理技术不断提高,促进了苗木产量的升华、生产效率的提高,也使园林苗木更具有观赏性、公益性,苗木生产更具有时效性、诱惑性;第三,农业生产不景气,粮、棉、油价格走势过低,也变相促使了苗木业的大发展。 2、非公有制苗圃发展之快,霎时成为苗木产业的主力。 几十年来,国有苗圃一直独领风骚,在苗木行业唱主角。但短暂的两年多的时间,非公有制苗圃发展迅速,除了农户转向苗木生产经营的增多之外,其它行业、非农业人士加入种苗行列,从事苗木生产的已不计其数。浙江的萧山已成为浙江花木生产的重地,产品包含花灌木、彩叶植物、绿篱植物等10大类近1000个品种,其中花木生产以柏木类和黄杨类为主;上海郊区是我国第二大鲜切花生产基地,主要产品是香石竹。中西部地区云南是我国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1995年鲜切花的总量达2147吨,占同年全国总量的40%,销售额达1.2亿元,主要生产香石竹、非洲菊、月季、兰花等,其余省份的综合生产能力并不突出。

园林景观设计中彩叶植物的应用

园林景观设计中彩叶植物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6-07-05T15:13:36.5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8期作者:黄慧娟 [导读] 本文就园林景观中彩叶植物的应用展开简要论述,分析了彩叶植物在我国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逐渐提高,于是,园林景观逐渐进入人们的眼球,于此同时,伴随而来的问题是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环境绿化迫在眉睫。本文就园林景观中彩叶植物的应用展开简要论述,分析了彩叶植物在我国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包括使用原则与配置方式,以及彩叶植物的发展与潜力。希望为我国绿化事业提供微薄之力。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彩叶植物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更为注重居住环境的品质,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景观作为最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休闲场所,在提高生活质量上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在景观设计过程中,传统的单一绿化景观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 现代园林的迅速发展不仅体现在绿化指数的上升中,也体现在绿化形式的日渐多元化。在科技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未来环境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无论是在居住区、公共绿地,或是湖、河岸等,在进行绿化、美化、香化的同时,还需对绿色环境进一步改善。因此,彩叶植物在今后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将成为不能忽视的一部分。 1 彩叶植物概述 1.1定义 对于彩叶植物的定义,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狭义定义:除秋季彩色植物,在春、夏、秋三个季节可以呈现不同于秋季的一种颜色,生长季节全过程或者是某一阶段内部分叶片呈现不同于其他颜色的植物。广义的定义:在生长季节的整个过程中,可以稳定地呈现不是绿色的植物。与普通植物相比,该植物除具有普通植物的一般功能外,还可以更好的装饰园林景观,创造出独特的景观魅力。 1.2分类 对彩叶植物的分类,主要是根据颜色的种类进行划分,其中包括黄色类,如棕色,黄色等;橙色类,如橙黄色,橘红色等;蓝色类,如蓝白色、蓝灰色等;紫色类,如紫色、紫红色和红色一系列;多种颜色类,如绿色和白色相结合,绿色和红色结合,绿色和黄色结合等等。此外,根据色素的分布范围,可分为单色类、双色类、斑叶类、脉和边缘类等颜色,本文主要介绍红色类、黄色类、紫色类以及颜色相交类的植物。其中红色类植物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使用最多且最为常见的,它们有的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都呈现红色,如一品红和枫树等。 3 彩色树种的配置原则 首先,要求在种植有色植物时必须符合其生物学特性。以金片叶黄杨为例,其种植要求是全光照,只有这样才能凸显它叶片的颜色,一旦在光线不足或阴天的时候,就会返回到绿色,金色叶片就失去效果。而花叶玉簪不同于黄杨,它要求半阴的生长条件,若是种植在全光照的地方,就会出现发育问题,严重的甚至会死亡。所以当进行植物设计配置时必须充分了解其生态习性,才能保证植物的存活率,并展现出良好的生长状态。 其次,只有将彩色植物与不同色彩的植物或是建筑物进行组合搭配,才能达到最佳观赏效果。以瘦草地类型配置为例,背景为白栅栏、绿草地,此时选用大型银杏树和美国枫树相搭配,在夏季时,营造碧草蓝天,晴空万里的静怡景象,让人心旷神怡;进入秋季后,黄色的银杏树与红色的枫树叶色艳丽,交相辉映在绿色草坪上,形成了新的景观格局,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并让人赏心悦目。 最后,在选择好树种以后,还要注意植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例如,在建筑物前或立交桥下,为了使植物与环境能够相适应,往往会将有色植物修剪成不同的形状,与建筑物相搭配。 4园林景观彩叶植物应用原则分析 4.1科学性原则 在植物景观设计应用中,首先应结合项目的实际需求,根据植物生长条件,设计合理的种植密度与配置方式。如不同的植物需要不同的光照、土壤和水等种植条件,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必须考虑以上条件的限制,选择不同生活习惯的植物,以确保园林植物的生机与色彩。在与相邻植物的搭配中,也需认真考虑,如喜光与喜阴植物搭配等,在相互促进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绝佳的景观效果。此外,在确定植物品种时,首选本地植物,本土树种在环境的适应性和运输成本上都具有极大的优势,无论是在施工准备前期或后期养护管理中都起到重要作用。 4.2协调性原则 虽然彩叶植物被广泛应用于园林景观中,对提升视觉效果起到较好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必须遵循协调性原则,运用现代美学的审美特质,创造出更多的园林艺术特色。部分城市园林景观中的彩叶植物应用,简单地说就是仅仅选用有色植物,并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在种植时对各种颜色的植物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这样不仅不能提升景观效果,反而容易让人产生视觉疲劳。因此,在景观设计上,需要运用色彩对比和协调性相结合,营造植物景观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协调性原则不仅要求园林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要求植物的颜色能与周围的建筑物、街道等相互配合,营造出一个层次丰富多彩的景观氛围,让人赏心悦目。 4.3适应性原则 彩叶植物还可以分为以下两种:常色叶植物和春秋叶植物。不同季节的植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在设计上必须遵循适应性原则,即根据不同生长时期的季节变化特点,将彩叶植物进行合理搭配,确保不同季节的观赏性。遵循适应性原则,需要全面了解各种有色植物的生长特性,使其在生长周期中创造出有生命力的景象,延长景观观赏周期。对于各种植物与季节搭配,应该由季节性特点决定,如春天桃红柳绿,夏季绿树成荫,秋天金风送爽以及迎雪傲松的寒冬。通过运用不同颜色的植物进行合理搭配,使其与季节性需求以及人们观赏的需求相结合,赋予一年四季的景观变化,使之融合为一体。 5园林景观设计中彩叶植物应用措施 5.1积极开发本土植物 在景观设计中,选择有色植物的基础上,还应积极开发地方彩叶植物,减少对外来物种的依赖。园林景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项目,具有深远的发展意义,所以在选择彩叶植物时,一般选择适应能力强、植物遗传性和形态特征已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品种。在所有树种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