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愁”情特色浅析(修改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清照词“愁”情特色浅析

【摘要】李清照遗留下来的词虽然不多,但有其独特的风格。靖康之变后,其词大多写“愁”,把个“愁”用细腻的文笔写得情真意切、婉转凄切,而又清新宜人,没无病呻吟之感,而有浓郁的时代特征。本文就多年教学和读词之所得,就李清照词中浓浓的“愁”情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

【关键词】李清照词愁情

李清照(公元1084年——公元1155年),自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我国文学史上北、南宋之交杰出的女词人。

李清照遗留下来的词虽然不多,但有其独特的风格,创立了她自己的体式——“易安体”。缪钺在《诗词散论.论李易安词》中说:“李易安生于北宋末年,其前后词家甚众,而易安开径独行,无所依傍。”柯敦伯所著《宋文学史》中也称:“清照之词至宋室南渡后,声名尤著,辛弃疾《稼轩词》中,尝有效李易安体者。”“易安体”最大的特色,就是善于抒写“愁”情。李清照的词大多写“愁”,把个“愁”用细腻的文笔写得情真意切、婉转凄切,而又清新宜人。没无病呻吟之感,而有浓郁的时代特征。其“愁”情的美可概括为“景”、“情”、“物”三方面;其“愁”情的思想内容可概括为自身人格追求与家事、国事之恨。

一、凄清绚丽的“愁”景中的“愁”情

李清照词的“愁”情特色,首先体现在他为愁情营造出一幅

幅凄清而绚丽的“愁”景。李清照描写景物,擅长用白描的手法进行铺叙。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全文只一个“愁”字,但全篇愁意绵延不断,词人写淡酒、急风、黄花、过雁、梧桐、秋雨,给我们组合出来的是触目皆愁的愁景,而景中皆渗透了一股悲悒情怀,景中有情,把情写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淡酒”不敌浓愁;深秋的“急风”吹得人骨冷,让人愁上添愁;“过雁”,旧时相识的大雁如同词人自己漂泊的身影,同病相怜,又勾起了词人思乡的伤感和流离的苦痛,勾起伤心事,表现出词人的极度哀愁;“黄花”满地,一片萧疏景象,真是眼前尽是伤心景,心中尽是伤心事,梧桐、细雨属典型的深秋景物,进一步渲染出一个伤心女子寂寞地守在窗前,忍受着黄昏的清冷,静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秋雨点点滴滴地打在梧桐叶上。这情景,氛围使人何等的愁苦,无边无际,无尽无休。词人通过白描的手法,衬托的铺张叙述,给读者渲染出一幅凄清的“愁”景,表现了词人的艺术才华。

李清照描写景物,善于通过审美的移情作用,拟人的艺术手法来表达她的真情实感。如《多丽》(“小楼寒”)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秋天的夜晚,又寒冷又漫长,寒冷倒不在乎,最恼人的是无情的风雨摧残了那美玉似的白菊。“夜来揉损琼肌”,这“琼肌”二字写出词人对菊花的怜爱之情,感情色彩十分浓厚。接着,运用两组对偶句:一句是“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与白菊对比,既是拟人又是用典,兼用多种艺术手法,

赞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的天生丽质,洁白高雅的自然之美,接着写白菊的容颜、风韵、香味,突出了白菊的冰清玉洁的资质。另一句是“似愁疑、汉牟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句,词人觉得白菊似乎在发愁流泪。作者以白菊自喻,表明自己禁受不起人世冷暖变化及种种打击下折磨的愁苦之情。美丽的白菊要在明朗的月光、清爽的晚风、浓浓的烟雾、凄暗的秋雨中度过,自然使其姿容憔悴凋零,即便想方设法爱惜照护它,也难保它存留更长的时间,是多么的让人凄婉怜惜。

李清照描写景物往往是层层布景,如层峦叠嶂,景景呈新;借景抒情,情随景迁,景景生悲。如《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中有“藤床纸帐朝眠起(景),说不尽无佳思(情)”、“沉香断续玉炉寒景(景),伴我情怀如水(情)”、“小风疏雨萧萧地(景),又催下千行泪(情)”、“吹箫人去玉楼空(景),肠断与谁同倚(情)”等句子,每层均前景后情,借景抒情,情随景迁,景景生哀,表现了词人技巧的高超娴熟,构局的精工佳绝,虽几经更换景物,但有一气卷舒之妙,把梅作为全词的线索,着力描写了自词人丈夫去世后寂然冷清孤寂的生活和凄凉悲绝的愁情。

李清照描写景物,往往还借助明丽的景物反衬离愁。清代吴衡照在《莲子居词话》中说:“言情之词,必借景色映托,乃具深婉流美之致。”如《怨王孙》(“帝里春晚”)中,上片是一幅“暮春黄昏深院楼上怀远图”:“帝里春晚,重门深院。草绿阶前,暮天雁断。”那“晚”、“重”、“绿”、“暮”,传神地写出了暮听春庭

院地凄寂景象,烘托出离别之恨;下片是一幅“寒食夜阑离愁难遣图”,结句“秋千巷陌人静,皎月初斜,浸梨花”,以景结情,“静”、“皎”、“浸”将夜地环境渲染得很美。良辰美景不能与爱人同度,使女主人的“绵绵”离恨倍增,况且梨花将要凋谢,春天又要逝去。如此结句,使读者无法分清是景语还是情语,可谓亦景亦情,奇妙绝千古,达到了“画面隽雅,愁浓语淡,情景悠然的境界”。

二、真诚含蓄的情感中“愁”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李清照词的“愁”情是那样的凄婉、浓烈,其感人之处,不只是词人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美不胜收的景致,而且还表现出了她那真诚含蓄的深情。她把愁情写得如此的美,是因为他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永恒的主题——爱。张金玲《词后·婉约之宋的李清照》中说:“李清照是个永恒的女性,十足的女人,温柔典雅,……她所表现的乃是女人唯一的天职——爱。”词人所表达的“愁”情,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描写与丈夫别离的清愁,一是故居流浪的悲苦。

前者是蜜一样的清愁,是旖丽的、心心相印的,无计排遣的爱情剖析。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即属于这样的作品,写出了少妇在丈夫离家后的相思之情。词人本身与其丈夫赵明诚志同道合、情深意笃,一经离别,自然倍感寂寞,难耐相思之苦。词的上阙借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红色荷花竟然凋零了,只剩下余香来缘情布景,烘托出别后的思绪,反映失伴鸳鸯的依

恋凄怆和怀念之情。下阕则写别后相思之情的难堪和无法排遣。“花自飘零水自流”,既是景物描写,也是为烘托离愁别苦,突出别后两处相思之苦。因为只有爱得越深,才思之越切、愁得越苦。这是对爱情的大胆书写和歌颂,其思想感情是纯真而细腻的,其情可谓是清丽婉约而精秀卓越的。这类作品比较多,在《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中,让人读后看到一个情深意切,多愁善感,回肠千转,深沉美好的内心世界:慵懒,满腹心事,近来消瘦的她,原来都是思恋自己爱人的心情导致的。《念奴娇》(“萧条庭院”)则是写出了闺中思妇的寂寞慵懒之心,其情思之细密与意境之高妙,读之使人低徊不尽。在《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句,刘乃昌称之为是全词的高潮,也是千古名句(《李清照词鉴赏情浓意蜜离恨深》),因为人们都公认其言美妙无比:其一,以帘外黄花与帘内之玉人相比拟、映衬,境况相类,创意极美;其二,人瘦胜似黄花瘦,最深至最含蓄地表达了词人离思之重,与词的主题妙合无间,给人以余韵绵绵,美不胜收之感,写出了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艺术魅力,特别是作者所抒之情是男女两情相悦的夫妻之纯真感情,离愁别绪则是她创作的永恒主题,有着一种凄婉质朴的美。她抒写愁情的词多半是他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追求爱情的内心世界的直接吐露,从而把“愁”情表现得如此清新瑰丽极富人情味。

后者是在其寡居流浪时期,她的情思是严肃的、悲苦的,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