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论文
中药合理用药分析报告范文

中药合理用药分析报告范文中国传统中医药源远流长,中药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被广泛运用于临床。
然而,中药合理用药一直是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篇报告旨在分析中药合理用药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入门中药合理用药是指在明确疾病诊断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药学的理论,以合适的药物、用法和用量治疗疾病,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的过程。
中药合理用药的核心是“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体质、症状特点和疾病阶段等情况,灵活选用中药,并根据需要进行配伍、调剂等处理。
现状分析1. 中药应用广泛中药作为一种传统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中。
许多患者对中药有着深信不疑的信仰,导致中药使用不规范的情况较为普遍。
2. 缺乏标准化管理目前,中药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缺乏统一标准,导致中药质量参差不齐,很难保证药效和安全性。
3. 辨证能力参差不齐临床医生对中医辨证的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医生在辨证论治方面缺乏经验和能力,使得中药的应用不够个性化、精准化。
问题解决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标准化管理建立中药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的统一标准,严格控制中药质量,保证药效和安全性。
2. 提升中医辨证能力加强对临床医生的中医辨证能力的培训和考核,使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辨识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 科学普及中药知识加强对广大民众的中药知识普及,提升公众对中药的正确认识,避免盲目使用中药。
结语中药合理用药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希望通过本报告的分析和建议,能够引起各界的重视,促进中药合理用药的发展,为人民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医院药事管理之合理用药论文

医院药事管理之浅谈合理用药摘要:近几年是医院药事管理变革的重要时期,一方面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给医院药学工作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另一方面医院药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更为密切,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给医院药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医院药学工作中合理用药也凸显其重要性。
为适应新时期药学事业的发展,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探讨医院药事管理内容——合理用药, 注重药师队伍的业务技能提高和职业道德修养,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合理用药;不合理用药;原因;表现;对策【中图分类号】r9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466-011 资料和方法1.1 合理用药的标准:合理用药是医药专业人员非常熟悉的名词,也是人们长期追寻的最佳的药物治疗方案、理想的用药结果等境界,但实际上全世界都普遍存在着不适当、无效和不经济的医疗用药问题。
合理用药,特别是合理处方必须符合下列标准:①适当的适应症:处方药物的使用完全符合医学原理,并且该药物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②适当的药物:药物的选择是基于疗效、安全性、适宜性和价格的考虑;③适当的用药方法、剂量、疗程和途径:综合考虑患者用药目的、身体状况和药物性质而决定;④适当的患者:患者无用药禁忌症、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最小、患者能接受该药;⑤适当的信息:给患者提供与其疾病和其处方的药物相关的、准确、重要和清楚的信息;⑥适当的观察:应该恰当地观察预料中的意外的药物作用。
1.2 不合理用药原因及表现1.2.1 医师方面引起的不合理用药:①医药代表的不正当促销手段影响医师合理用药;②部分医师不注重学习,所掌握的知识老化,影响了药物合理应用;③部分医师长期用药习惯影响合理用药;④部分医师责任心不强造成药物不合理应用。
1.2.2 患者自身原因引起的不合理用药:患者自身原因引起不合理用药表现在:①个别患者依照自己的用药经验,盲目的购药,不按照药物说明书服用,不考虑造成的不良后果;②未按照规定的服用方法,或短期服用不见效果后私自停药、换药或加大剂量;③相当一部分患者,病急乱投医,盲目的相信某些广告宣传,不适当或错误用药。
合理用药论文参考文献

合理用药论文参考文献1. 引言合理用药是指通过科学的标准和规范,使药物在适当的剂量、适当的时间和适当的途径下使用,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在临床医学领域中合理用药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相关论文的参考文献,对合理用药的研究进行总结和探讨。
2. 参考文献选取为了保证论文的权威性和可靠性,本文选择了多篇在合理用药领域影响力较大的文献进行引用和分析。
下面列出了一些参考文献的基本信息:•陈建民,李泽朝,林美贞. 合理用药的定义. 中国药房,2017, 28(3): 267-271.•王昭明,张国强,杨淮. 合理用药的实践方法.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8, 30(2): 188-191.•郭华,杨洁,李宏伟. 合理用药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9, 46(3): 208-213.•张文,李丽萍,王云. 合理用药的健康风险评估. 临床内科杂志,2020, 42(5): 451-455.3. 论文总结3.1 合理用药的定义陈建民等(2017)在他们的论文中对合理用药进行了定义。
他们指出,合理用药是指在诊断准确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剂量选择和给药途径,使药物在病人体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并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和药物耐药性的发生。
这一定义强调了合理用药的目标是同时达到治疗效果最佳化和不良反应最小化。
3.2 合理用药的实践方法王昭明等(2018)提出了一种实践方法来指导合理用药的实施。
他们首先强调了对患者的全面评估的重要性,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肝肾功能、基础疾病等因素。
其次,他们提出了合理的药物选择原则,以确保选择的药物能够最有效地治疗特定疾病。
最后,他们强调了对药物的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评估的重要性,以及对药物治疗过程进行定期复查和调整。
3.3 合理用药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郭华等(2019)通过对合理用药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发现合理用药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以减少医疗费用和社会资源的浪费。
合理用药论文

合理用药论文引言合理用药是指在药物治疗方面,根据患者的疾病特点和个体差异,合理选择药物、合理用药、合理调整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增加患者的生活质量的一种治疗方法。
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能够有效地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减少不必要的药物风险,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疗效。
合理用药的原则1. 个体化定制疗方每个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是不同的,因此合理用药的第一原则就是个体化定制疗方。
医生应该从患者的体征、症状、病史、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综合评估,制定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药物治疗方案。
同时,医生还应该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代谢能力等因素,以便更好地调整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
2. 选择合适的药物药物的选择是合理用药的关键。
医生应该根据疾病的特点和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在进行药物选择时,需要考虑药物的疗效、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毒副作用等因素,以便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
此外,还应该注意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3. 合理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合理用药还包括合理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的选择。
合理的药物剂量能够确保药物的疗效,但不会造成过度用药的问题。
用药时间的选择也十分重要,有些药物需要长期使用才能发挥疗效,而有些药物则需要短期使用。
医生应该根据疾病的特点和患者的需要,合理调整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
合理用药的意义1. 提高治疗效果合理用药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治疗的时间和费用。
通过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定制疗方、选择合适的药物以及合理调整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提高治疗的效果。
2. 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往往会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通过合理用药,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药物风险,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合理用药还能降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
3.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合理用药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儿童合理用药论文

浅谈儿童合理用药【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409-02【摘要】“合理用药的意思是,所用的药物有效、安全、价廉、适当。
”儿科合理用药的问题更加复杂,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生理、病理情况(肝、肾功能等)与成人不同,有自己独特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特点.指导儿童合理、安全、有效地用药对任何一位药师来讲都是一项重要的课题,药师应当掌握儿童用药的主要原则及应对措施,要烙守职照道德,全面掌握各项专业技能,熟悉沟通技巧,充分保障儿童安全、合理用药.【关键词】合理用药;儿童;生理特点1 儿童的生理特点儿童是一个极其特殊的群体,各系统和器官未成熟,新陈代谢旺盛,水盐转换率较成人快,但对水及电解质的调节功能却较成人差,应用利尿剂时易产生电解质紊乱,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身体总水量和细胞内液量较成人高,脂肪含量比例较低,小儿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与成人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对药物的反应不仅存在量的差异,也可能有质的区别,所以对成人疗效较好的药物,对小儿却不一定可用。
2 儿童用药特点儿童处于发育阶段,肠管相对较长,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肠壁薄,通透性强,吸收率高,胃排空迟缓,多数药物吸收增强,如儿童对氯硝安定、巴比妥类等的吸收比成人要快得多,还有的药物吸收不规则,如对氯霉素。
还有的药物稍一过量即易引起毒副反应。
据资料完整报道小儿服用水杨酸易引起胃穿孔[1],皮质激素可引起肠粘膜坏死[2]。
小儿血浆蛋白对药物的结合力较成人弱,所以自由药物浓度较高,对具有高血浆蛋白结合率的药物(如丙咪嗪、保泰松等)应加以注意.新生儿酶系统发育不成熟,某些药物代谢酶(如肝微粒体酶、葡萄糖醛酸酶)灭活,使血药浓度增高,引起某些药物作用或毒性增强。
新生儿泌尿系统发育不成熟,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较成人低。
肾小管对na+、氨基酸和葡萄糖的重吸收较成人显著,但调节酸碱平衡较成人差。
合理用药论文范本

毕业论文(设计)论文(设计)题目:浅谈药品的合理用药浅谈药品的合理用药【摘要】随着社会的进展,如何平安、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本篇文章针对这一社会问题,介绍了不合理用药的表现、分析了不合理用药的缘故、指出不合理用药致使的危害,同时说明了合理用药的大体要素及其重要意义,并结合合理用药的现状,提出如何做到合理用药【关键词】药品合理用药意义现状不合理用药会引发药物不良反映而增加病人的痛楚,这种痛楚可能是轻微的,也可能是严峻的;可能是临时的,也可能是永久的。
凡是属于选药品种不妥、随意加大剂量、缩短给药时刻或不论体质强弱,代谢与排泄器官功能如何而一概常规给药者,均易增加或加重不良反映,增加痛楚。
因此,合理用药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也是医院药学工作者永久的话题。
医院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效劳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增进临床科学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医治中的合理用药。
下面结合工作实践,并结合文献,浅谈一下药品平安用药问题。
1不合理用药的表现目前我国临床用药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表现: 1.1轻忽药品的副作用由于广告费用昂贵,在策划广告时惜字如金,在极有限的文字里重点突出药品特点和疗效,而对其不良反映却无暇顾及或成心回避,有的乃至夸大其作用和疗效。
有的以有效率100%,无任何毒副作用等用语举高其价值,以此促销。
1.2选用药物不妥病人需要用药时,但选用的药物不对症,对特殊病人有效药禁忌或归并用药配伍失当等。
临床上,以抗生素药物的滥用最为严峻。
1.3用药不足剂量过小和疗程不足,多发生在因畏惧药物不良反映,预防用药,或以为病情减轻过早停药的情形下。
1.4用药过量或过度病人利用了对症的药物,但剂量过大或时刻太长;给轻症患者用重药,联合用药过量等。
1.5不适当的归并用药未依照医治需要和药物特性设计合理的给药方案,没必要要或不适当的利用多种药物。
1.6无适应证用药病人并非存在需要进行药物医治的疾病或不适,医生安慰性给病人开药,病人保险性用药。
浅谈儿童合理用药问题 药学毕业论文

浅谈儿童合理用药问题药学毕业论文引言儿童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保障儿童身体健康是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在儿童医学中,合理用药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由于儿童发育不成熟、生理功能不完善,以及药物代谢、药动学等方面与成人存在差异,给儿童用药带来了许多挑战。
因此,儿童合理用药问题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对儿童合理用药问题进行探讨和总结,以期引起广大家长和医务人员对儿童用药的重视,提高儿童用药质量和安全性。
一、儿童用药现状据调查统计,目前我国儿童用药存在如下问题:1. 儿童用药种类局限性。
与成人相比,儿童用药种类有限,很多成人用药药物在儿童中不能使用或不宜使用。
2. 儿童用药剂量缺乏统一标准。
儿童剂量是成人剂量的一定比例,但这个比例一般难以确定,不同医生、不同医院对儿童用药剂量的推荐不一致,给儿童产生了不必要的风险。
3. 儿童用药依从性不佳。
儿童难以理解药物的作用和意义,容易出现错服或漏服的情况,降低了治疗效果。
4. 儿童用药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多。
儿童药代动力学与成人存在差异,药物代谢能力弱,药物在体内停留时间较长,容易导致药物过量或药物积累,从而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上述问题导致儿童用药的安全性较低,需积极采取措施来提高儿童用药质量。
二、儿童用药原则合理用药需要根据药物的临床特征和不同人群的生理特征和疾病特点来制定药物使用方案,儿童合理用药也是如此。
儿童用药应遵循以下原则:1. 选药要慎重。
特别是超过3个月大、尤其是3岁以下的儿童,应减少使用药物,尽可能采取非药物治疗或低剂量、短疗程的药物治疗。
2. 药品应选择安全有效。
儿童用药应选择经过正规授权上市并经过临床试验证明安全有效的药品,药品剂量应符合儿童生理规律。
不宜使用漂浮于市场上的“神奇”药品或保健品。
如果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能满足需求,应首选非处方药。
3. 药品的剂量应准确。
药品的剂量依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生长发育情况、有无其他疾病、肝肾功能等生理特征制定,精确计算剂量用药。
药学论文范文

药学论文范文临床药学是医院药学的核心工作,是世界药学发展的趋势。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药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药学论文范文一:中药中医药学论文1合理用药基本原理1.1现代合理用药原理从实际临床工作中可知,用药过程实际上包括了:诊断、开处方、包装调配、分发给患者以及患者遵医嘱服用药品的过程。
简而言之,合理用药就是要做到安全、有效、经济的用药。
从生物医学的角度出发,合理用药内涵有明确规定,包括:①药品使用与患者疾病相吻合;②符合药品使用指征;③除药品疗效外,合理药品使用还应该综合考虑安全性、经济性;④服用方法、剂量要正确;⑤要确保不良反应小,患者无所使用药品禁忌症;⑥医嘱内容情况明确,患者遵医嘱情况良好。
1.2中医药理论下中药用药原理中医治病救人主要依赖与中药的使用。
因此,中药的使用应该严格遵循中医药理论指导,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炮制、配伍、煎服、制剂来减毒增效。
既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又可以减轻患者经济及身体负担,两全其美。
1.2.1药性理论在中药合理使用中的应用药性理论主要是指: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几个方面,是中药合理使用最基本最核心的理论之一,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只有严格遵循药品药性,才能确保药物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
1.2.2中药配伍理论在中药合理使用中的应用配伍理论主要是指:组方的应用要严格遵循君、臣、佐、使的配伍理论,尽量避免无逻辑药物配伍,或者滥用某些药物的情况出现。
1.2.3七情配伍理论在中药合理使用中的应用所谓七情配伍理论是指药品使用中的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和相反,是指药品的使用要注意彼此之间的配合,有些药物配伍使用可增强药效,有些药物配伍使用会增加毒性,在使用过程中要加以甄别。
1.2.4将辨证论治理论应用于中药合理使用中中药使用最基本前提是,需对症用药,只有给合适病症使用合理药物,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临床作用。
而所谓辩证论治理论是指:通过四诊(望、闻、问、切)进行辨证,再根据证侯临床表现而拟订治法,是中医药最基础理论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理用药与健康保健
姓名:杨军班级:11药学1班学号:93
本学期我很荣幸地选上了李建衡老师的《合理用药与养生保健》的课。
在为期九周的学习中,李老师给我们不但详细地讲解了如何正确使用药物以及如何养生保健,还给了我们每个学生一个在全班同学面前介绍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
此期间,我认真做笔记,详细地记录着老师所强调的每一点每一句。
虽然课程时间很短,我却获益良多,在学习了如果正确用药的同时,也使我能够在同学面前大胆地展示自己,为我以后的道路填上重重的一笔。
下面便是我在这门课程中的主要收获:
合理用药方面:为什么一定要按时按量服药?
药品的用量直接关系到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而达到一定的浓度是药物发挥治疗作用的必要条件。
剂量太小,达不到治疗目的;剂量太大,不一定能增加相应的药物疗效,相反会加重药品的不良反应,甚至引起药物中毒,尤其是一些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较为接近的药物。
而服药次数又是维持血液中有效药物浓度的重要因素。
药物进入人体后,经过一系列过程,逐渐被排出体外,如不及时补充,血中药物浓度降低,药物治疗作用将随之减弱。
但是如果缩短用药间隔时间频繁给药,就相当于增加了用药剂量,会加重药品不良反应,易造成药物中毒。
每种药物的服药间隔时间是由药物的消除速度决定的,在体内消除快的药物,用药次数可略多,在体内消除慢的药物,用药次数可少些。
此外,对于一些缓释制剂,其药物释放速度和血液中的药物浓度都是经科学的方法精确设定的,一次用药后往往可以维持12~24小时不等,一些长效制剂,维持时间可更长。
增加这类药物的用药次数和剂量,只会造成浪费和增加副作用,不会对健康有利。
由此可见,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用药间隔时间不是随便确定的,而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并且每种药物各不相同。
因此,病人服药一定要遵医嘱或按说明书按时按量服用。
健康保健方面:大学生如何养生保健?
我们从高中上到大学,除了学习方式改变了,生活方式也改变了,很多同学可能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省份,所以气候环境也会有所不同。
所以要调理好身体要从多方面进行,《黄帝内经》上所说: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大概意思就是要顺应天时,结合运动,饮食科学适度,起居要有规律,不要过于疲劳。
按照现在的话讲就是要合理膳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心情愉快。
做到以上四点就可以有个好身体和心理状态了。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主要是措施要落实并且持之以恒,一句话养成好习惯并保持下去。
国际上在维多利亚开会有个宣言,这个宣言有三个里程碑,第一个叫平衡饮食,第二个叫有氧运动,第三个叫心理状态。
这对我们大学生也是非常适用的。
下面分别谈谈这三方面该注意什么:第一、平衡饮食。
首先是饮:国际会议上定出了六种保健品:第一绿茶;第二红葡萄酒;第三豆浆;第四酸奶;第五骨头汤;第六
蘑菇汤。
其次是食:多吃谷类、豆类、菜类,即所谓的亚洲金字塔。
第二、有氧运动。
关于有氧运动有一个很原则的经验,千万不要早上锻炼,建议大家傍晚锻炼。
国际上规定了,饭后45分钟再运动,还有就是早上起床的时间,六点起床最好。
第三、心理问题。
保健的第三个里程碑是心理状态问题。
如果心理状态不好,那就白吃白锻炼了,这是很重要的。
要保持好的心理状态就千万不要生气。
心理学会提出了5个避免生气的方法:一是躲避;二是转移,人家骂你,你去下棋、钓鱼,没听见;三是释放,但要注意,人家骂你,你再去骂别人不叫释放,是找知心朋友谈谈,释放出来,要不然搁在心里要得病的;四是升华,就是人家越说你,你越好好干;五是控制,这是最主要的一个方法,就是你怎么骂我不怕。
相信做好了这三方面,不仅在大学里能很好的做到养生保健,以后参加了工作也会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态。
总之,在李老师课上我收获的远远不止这些,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为人处事方面。
可是一想到老师说,下一届可能就会取消这门课了,我就会感到无限的惋惜。
有的人可能会认为这门课没什么用,但我却认为,这门课是引导我走进专业课必不可少的一门课,指引着我在未来药学道路上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