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歌曲“二度创作”的重要意义

合集下载

音乐教学中对歌曲的二度创作

音乐教学中对歌曲的二度创作

浅谈音乐教学中对歌曲的二度创作摘要:歌唱是一门听觉艺术,一首歌曲虽然由词作者、曲作者合作完成,却仅仅是停留在纸上,人们不能从纸上了解创作意图,更不能了解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和风格,这就必须要通过歌唱者的演唱把歌曲的曲调、内容介绍给听众。

歌唱者根据歌曲作者的原创作,又根据自己对歌曲的分析和理解,通过自身的演唱,使词曲作者的创作思想及感情得以诠释和抒发,并使人产生共振。

对歌曲进行研究处理后,再将歌曲演唱出来的过程,称为”二度创作”。

关键词:音乐教学;歌曲;二度创作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244-01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在音乐学习中,不仅有模仿、接受的需要,更有创造、发现的渴求。

音乐教学理当担当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使学生思维迸发出创新火花,扩大创造音乐美的空间,从而给音乐教学活动带来勃勃生机。

下面我从师生互动参与的角度,谈谈对音乐”二度创作”认识、做法和体会。

1.提升素养,夯实”二度创作”的基础。

教师要全面把握音乐作品的特点,尤其要重点把握以下几点1.1 深刻理解词意。

一首歌曲歌词是灵魂,词作者的创作意图、思想感情都是以文字方式凝聚于歌词当中。

因此,要深入地诠释歌词以感动学生,就必须从认真分析歌词入手,乃至细致到每一个标点符号的作用和意义。

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音乐联想,激起他们歌唱的兴趣及热情,从而使歌曲得以再度创作。

1.2 深入把握旋律特点。

要分析歌曲的旋律特征,掌握好歌曲的节奏。

歌曲之所以动人心弦,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时而激越、时而委婉的旋律线。

一首歌曲的歌词再美好,也要通过音乐旋律对人们的心灵起到震撼的作用,才能触动人们的情感,打动人们的内心。

1.3 认真体验作品情感。

要正确表现歌曲的内容和情感,对歌曲的调式、调性及曲式结构的把握很重要。

如《义勇军进行曲》与《塞外村女》同是聂耳的作品,却是一个雄壮有力,一个温婉哀伤。

浅谈民歌演唱的二度创作

浅谈民歌演唱的二度创作
对 于 民歌 演 唱 来 说 、 曲 的 结 构 、 歌 曲体 、 式 旋 律 的起 调
作品的意义。这就要 求演唱者有较 高的文学修养 . 粗知天文
地理 , 略懂 古今 中外 , 有较丰厚 的阅历和 经历 。好 学上进 , 多 方吸取知识营养。对西方音 乐和 关声唱 法有个 大致 的把握 。


者 首 先 必 须 做 到 的 是 理 解 词 曲 的 内涵 , 词 曲作 者 蕴 藏 在 音 把
符之 中的深情厚意挖掘 出来。 从政 治、 经济、 文化 等不 同层 面
去 理 解 作 品 的 内涵 , 历 史的 、 代 的 、 从 现 民族 的 不 同背 景 理 解
三、 艺术处理恰到好处 , 演喟韵昧十足 , 让作品“ 出去 打”
域风格 、 时代 风 格 和 个 人 风格 。音 乐是 无形 的 时 间艺 术 , 民歌
的特 点更突出一 些, 民歌演唱者必须在诠 释词曲的创作意 图
的基 础 上 , 面 把 握 和理 解 作 品 的 风格 , 全 然后 用 自己独 特 的
演唱者 必须提高 自身的文化素质 , 用心灵唱好民歌 。
J 戏剧之家I o R MA ME D A H
浅 谈 民 歌 演 唱 的 二 度 创 作
口付 威
民歌 演唱 艺术在 我国 民族声 乐艺术 中有 着很 重要 的位
置。歌唱者把音符和文字变成声音的过程是艺术再创造的过
程 。一 首好 歌 , 通过 演唱 者 的 “ 度 创 作 ” 才 能从 纸 面上 立 在 二 , 舞 台上 , 听 众 受 到 感 染 并 广 泛 流 传 , 入 人 心 。 因此 , 使 深 民歌
品 的 关感 和 动 感 。一 首歌 曲 , 曲 家无 法提 供韵 味 , 须 由 演 作 必

二胡移植作品二度创作——以《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为例

二胡移植作品二度创作——以《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为例
着~定的距离 。所以,即使运用摇摆爵士乐技法进行创作 ,也必须考 虑到中国听众 的审美习惯。从这个角度说,歌 曲的本土化是十分必要
( 浙江 艺术职业学 院 )
_ 一 黄河之声 2 1年第6 02 期
投稿 热线 :1 8l 4 9 1 j0 1 51 8 1 7 8 \1 5 8 2 4 9
的追求 。
关 键 词 :二 胡 ;二度 创 作


阳光照 蠢着塔什库尔千 背景介绍 ‘ 山鹰 ” 的称号 。《 阳光照
2 世纪9 年代 ,原江苏省戏剧 学校 教师刘天华,首次把小提琴 0 O 曲《 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 》 移植 成二胡独奏 曲。
塔什库尔干 ,是在 帕米 尔高原上海拔3 0 多米 的一个县城 。那 00 里的居 民多为塔吉克族 ,他们 民风淳朴 , 耀 着塔什库 尔干 》 是作 曲家陈钢在 1 7 年采 风时,取材 吐尔逊 卡的尔 96 所作歌 曲《 美丽 的塔什库 尔干 》 、刘富荣 改编 的笛子独奏 曲《 帕米尔的 春天》 和一 些塔 吉克族 民间音乐后 ,综合而成 。 以上 是歌 曲《 爱神 的箭 》 一乐段 的总谱 ,从 中不难看 出除 了 第
贝 司 声 部 , 其他 声 部 都 大 量运 用 了摇 摆 节 奏 (w n ) S ig ,这 是歌 曲呈 现
二 .( 《 照曩 着塔什库尔千)】 琴谱 和二胡谱的比较 阳光 )、 ,提
《 阳光照耀着 塔什 库尔干 》 小提 琴谱 乐 曲一开始 由钢 琴奏 出优 美 、高 昂,旋律悠扬动听,节奏舒展富于变化 的引子 ,仿佛把人们 带 到了美丽 辽阔的帕米 尔草原。它的主体,包括 了“ 纵情高歌 ” 热烈 与“
了浓郁 的中 国特色。正是在这种 中国式旋律( 中国民族音乐 曲调) 的基

艺术歌曲的一、二度创作研究

艺术歌曲的一、二度创作研究

艺术歌曲的一、二度创作研究摘要:当我们大家欣赏到一首旋律美妙、沁人心脾的艺术歌曲的,肯定都会对演唱者甜美的嗓音,打动心灵的情感大加赞赏。

殊不知,这样一首优秀的作品能够成功的展现在舞台上,背后经历了从词曲作家的一度创作到演唱者和钢琴伴奏者的二度创作这些艰辛的创作过程。

呈现在观众面前并使观众感染并碰撞出共鸣的火花,这进而又进行了作品的三度创作并共同构成了一首作品完整的审美过程。

本文着重研究前两者,也就是艺术歌曲的一度创作和二度创造。

关键词:艺术歌曲;一度创作;二度创作;手法;风格那么一首艺术歌曲的一度创作都包括什么呢?直观地讲:他就是演唱者和钢琴伴奏者拿到的并准备演绎的艺术歌曲的歌谱。

它包括:歌词、歌唱旋律谱和钢琴伴奏谱三个部分。

二度创作大概是怎样的呢?概括地讲:演唱者和钢琴伴奏必须通力配合,运用他们所掌握的专业技术和积淀的文学素养以及生活阅历努力诠释歌谱上的文学和音乐标记符号,将词曲作家所创作的谱面上以及谱面“深层”的内容呈现在舞台上;展示在观众面前。

下面我着重研究一、二度创作的关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 研究艺术歌曲的一度创作是艺术歌曲演绎的基础和依据举例说明:研究旋律:首先,作曲家运用了中国五声音阶调式中的羽调式来谱曲,与歌词意境、风格及其贴切。

开始两大句旋律采用下行音阶:这与歌词的情绪、语气是那样吻合,并且和结束两大句旋律相同,使作品旋律整体前后呼应,与作品歌词的整体布局再次吻合:歌曲中间部分描写主人公动作的小分句与这开头和结尾的大乐句对比鲜明。

而且都采用了附点音符和小休止符,所产生的音响效果恰恰又与弱不禁风、病怏怏的林黛玉形象特别吻合:作了以上歌词与旋律也就是一度创作的研究工作后,对艺术歌曲《红豆曲》的基调和风格,无论对演唱者,还是钢琴伴奏都有了基本明确和了解,从而才能准确、细腻的演绎该作品。

2 成功的二度创作是接连一度创作与三度创作的桥梁和纽带前面我讲过,一首艺术歌曲首先由词、曲作家创作完成,我们称之为一度创作。

论歌唱的二度创作及其准备工作

论歌唱的二度创作及其准备工作
炼 , 益 求精 。 精
歌 唱 演 员 , 须懂 得 并 运 用歌 唱 艺术 的 表 演 规 律 进 行 艺 必
术 歌 唱 的 二 度 创 作 准 备 , 熟 悉 作 品 开 始 , 练 地 将 歌 曲 的 从 熟
词、 曲唱好 , 背熟 ; 而, 继 进一 步对作 品进 行分析 , 加深 对声乐 作品 内容 与音 乐的理 解。只有理解 了, 才能真 实、 深刻地表 现
言。 生音和技巧 , 都服从于情绪表现的要求 , 曲调 的装饰和声 音的运用不是为 了单纯 美和炫耀 个人 的技 巧。而是为 了表达 作品真 实的 内容。 他们 的歌唱 真正达到 了技巧和 艺术表现的

字 当中去, 去作情感表达的初 步尝试。 二是 作品的 艺术处理 。有 了对歌 曲的真情 实感后 , 下 接 来是要对歌 曲处理有 一个全 面的 总体设 想 ,包括歌 曲的速 度、 力度 、 量 、 色、 音 音 咬字吐 字语 气 、 曲风格 韵味等 处理。 歌

要表 现好歌 曲 , 必须正确 处理 内容和 形式 ,情 ” 声” “ 和“ 的关 系。 内容决定形式 , 形式 又表现 内容 。 内容 出发 选择 演 从 唱手段 , 又通过演唱手段表现 歌曲的思想 内容 。我们在 演唱
首 歌 曲 时 , 先 要 深 刻 理 解歌 曲的 思 想 内容 , 从 歌 曲 的 首 并 思想 内容 出发 , 选择与 内容相适 应的演唱手段 。例如利 用声
演唱手段揭示歌 曲内容过程。只有 正确 掌握 内容与形式的 关
系,经 过 反 复 实践 的创 作 过 程 ,才 能 使 内容 和 形 式 ,情 ” “ 和 “ ” 可能地得到统一。 声 尽
在我 国民族 声 乐发展 史上 ,许 多优 秀的民 间歌 手和说 唱 、 曲演员 , 们在演唱 上都 掌握 了正确 的表现 方法。首 戏 他

二度创作

二度创作

二度创作歌唱的二度创作是指演唱者在表演过程中保持曲作者的基本要求,同时对音乐形成自己理解、处理和自己的风格特色,准确而完美地揭示作品的内涵与风格,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

音乐表演自从与音乐创作相分离,作为对第一度创造的成果——从而—音乐作品的表演,获得它的独立品格以来,一直被人们称作第二度创造或再创造。

目录1什么是二度创作2二度创作的意义3表现美的动力源泉4二度创作的原则1什么是二度创作声乐表演作为二度创作的主要手段,本质就是赋予声乐作品以活的音乐生命体和情感发展的过程。

其创造性不仅是要忠实地再现原作,更要通过再现对原作进行丰富和补充。

它为表演者提供了理性认识的基础和范围。

如果进行二度创作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认真读谱和把握作品风格,以求得较为准确的感受和体验;二是真情地投入,将自己的感想和感情融入这个声乐作品之中。

只有这样才能使作品有血有肉,更具有感染力。

二度创作对欣赏者也有很大的影响作用,表演的过程是欣赏者感受的起始,因而表演者必须重视与欣赏者的联系,考虑欣赏者的需要,倾听欣赏者的反馈意见,从而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表演,积累声乐作品二度创作的经验。

此外,声乐表演者本身是美的创造者和传达者,还必须承担起培养和引导欣赏者审美鉴赏力的重任,不断提高欣赏者的审美感知能力,拓宽其审美领域。

2二度创作的意义1.二度创作可以提高演唱者自身的音乐修养及素质。

要做好歌曲的二度创作,首先必须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作品,其次要认真分析作品,尊重原作,最后要不拘一格地进行声乐艺术的再创造。

声乐表演是演唱者全面技能的展示,对声乐作品创作方法、风格的分析、理解和把握,对演唱技法的有效利用以及对表演方式、方法的合理运用。

这些技能要求表演者不断去探索和研究音乐的表现规律和方法,挖掘自身的表演潜能,提高演唱能力。

两千多年前先秦公孙尼子的《乐记》在开卷的《乐本篇》就谈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之使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由此可见,在声乐演唱中,表演者需要有对生活的热情,对艺术的痴情,对表演创作的激情。

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

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

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刘宇瀚,(安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河南安阳455000)摘要:二度创作是决定声乐演唱成败与品质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声乐演唱的首要任务。

本文从熟练的歌唱技能在二度创作的作用、如何分析作品的内涵及把握作品风格等方面来阐述如何进行“二度创作”的问题。

关键词:二度创作声乐演唱作品内涵声乐作品从原始的音乐素材开始。

到最后形成人们听到的优美悦耳的声乐作品.必须经过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两个过程。

其中二度创作非常重要.它可以将蕴含于歌曲中的不易被记录的情感和思绪得以表露或补充,使观众得到更好的理解和欣赏。

一、熟练的歌唱技能在二度创作中的作用(一)正确的发声方法。

都是用领唱与合唱(众唱)相和应的.配合着动作交替接唱(领唱起指挥的作用)并随着劳动的进展由交替接唱发展到混合,这时多声部就出来了。

在船夫号子、搬运号子、森林号子、打夯号子等等号子里都有这种情形。

甚至有些还有模仿复调的因素。

3.戏曲曲艺中伴奏与唱腔构成多声的关系。

地方戏中。

特别是说唱音乐中,伴奏与唱腔不是完全一致的.伴奏除了“包腔”外,还有“润腔”“托腔”等手法,花样很多。

比如最常见的两种:一种是润饰性的衬托.这在民间很多,即伴奏对唱腔作润饰性的丰富,即润腔,构成“支声型”多声。

另一种是对比性衬托。

这时伴奏不是跟随着唱腔同奏旋律,而是另奏对比性的声部.即“托腔”,这种手法可把唱腔衬托得更清楚.更有表现力。

4.适宜发展多声部的乐器(如拨弦乐器、打弦乐器、特别是构造独特的多管乐器“笙”)在演奏时所应用的和音。

5.民间乐器合奏中的多声部。

不同性能的乐器有其善于表达某一方面的特长.如笛子很适合于装饰性的华彩旋律。

二胡的歌唱性.琵琶、月琴等高音区拨弦乐器的灵活轻快.低音区弹弦乐器的浑厚稳重.笙更适合于和音衬托等等,当它们合在一起演奏同一个乐曲时,在民间总是或多或少的发挥彼此的特长来丰富主旋律的,这里面就必然会产生分声部、多声部的情形。

我国少数民族的民间音乐中也普遍存在有多声部,特别像壮、侗、布依、毛南、景颇、畲等民族有着很独特的多声部民歌.有的已形成一定的体系。

青主的两首代表性艺术歌曲《大江东去》 《我住长江头》的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

青主的两首代表性艺术歌曲《大江东去》 《我住长江头》的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

一度创作分析
在《大江东去》和《我住长江头》的创作中,青主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 融合,表达了对家乡、生命和人生的思考。
《大江东去》中,青主通过旋律与歌词的完美结合,将长江的恢弘气势和祖 国的深沉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他运用丰富的和声和音色变化,使歌曲更加立体 生动。此外,青主还通过采用民间音乐元素和古风曲调,为歌曲注入鲜明的民族 特色。
总结
青主的两首代表性艺术歌曲《大江东去》和《我住长江头》展现了他深厚的 音乐造诣和对家乡、生命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在歌词创作中,青主运用古风语言、 优美的韵律和丰富的修辞手法,使歌曲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一度创作中,青主通过旋律与歌词的完美结合,表现了对家乡的热爱、对 生命的感悟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而在二度创作中,青主则借鉴西方音乐元素和编 曲技术,为这两首歌曲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和时代特色。他的创作风格独特、充满 创新精神,使这两首歌曲成为永恒的经典之作。
在《大江东去》的二度创作中,青主借鉴了西方音乐创作手法,为歌曲注入 了现代音乐元素。他通过采用新颖的和声、丰富的音色以及现代编曲技术,为歌 曲营造出一种既古老又现代的独特氛围。此外,青主还对歌曲的节奏和动态进行 了精细刻画,使歌曲在传达情感的同时,也充满了生动的艺术表现力。
在《我住长江头》的二度创作中,青主则将西方古典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相 融合,为歌曲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他通过在歌曲中运用小提琴、大提琴等古 典乐器,使歌曲散发出浓郁的古典韵味。此外,青主还通过对歌曲结构的巧妙安 排,使得整首歌曲听起来既具有流畅的旋律线条,又不失层次感和立体感。
谢谢观看
青主的两首代表性艺术歌曲《大江 东去》 《我住长江头》的一度创
作和二度创作
01 引言
目录
02 歌词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民间歌曲“二度创作”的重要意义
【摘要】近几年来,中国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群众的重视,很多专业音乐教育工作者积极投入到采集、整理与编创民间音乐的工作中,为丰富发展中国传统音乐做出极大的贡献。

本文通过云南民歌《阿老表,你要来尼嘎》与木江子组合对其进行二度创作后的《酒歌》进行对比分析,浅谈中国民间歌曲二度创作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民间音乐;民间歌曲;二度创作;重要意义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民间音乐以其独特的创作、流传方式,成为构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中扮演承前启后的重要角色。

而民间歌曲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最早形成的音乐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之中,成功的孕育出其他民间音乐体裁以及专业性的音乐形式,并对它们产生影响。

如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以及器乐音乐等民间音乐形式;又如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及宫廷音乐这种具有专业性创作的音乐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民间歌曲的影响。

所以说,民间歌曲在中国民间音乐中也同样扮演着承前启后的重要角色。

一、中国民间歌曲“二度创作”的时代背景
在当今世界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我们从民歌的创作以及在群众之中的传唱力度等方面来讲,民歌的传承与发展的确受到了日益频繁的文化交流的影响,使民歌在零零后的青少年群体中已经变得陌生,以至于民歌的传承出现严重的年龄断层现象。

在这样的
时代背景之下,很多电台开始推出类似于“红歌会”这样的选秀节目。

在这些选秀节目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翻唱民歌的参赛选手,他们将一首首大众熟知的民歌进行“二度创作”,为民歌的生命注入新鲜的“血液”,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群体通过媒体认识到中国民间歌曲的魅力,推动了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本篇论文的写作缘由来自于笔者观看二零一二年民歌选秀节目《爱大地歌》时,受到木江子组合对民歌的改编所得。

“木江子”作为云南民族音乐的唱作组合,由五名80后男生组成,他们擅长演奏各种民族器乐,坚持传承和发扬民族音乐,对《半个月亮爬上来》等多首民歌进行二度创作,同时具有《阿妈情》、《青菜》、《凤尾竹》等多首原创作品。

本篇论文对云南民歌《阿老表,你要来尼嘎》与木江子组合对其编创产生的《酒歌》进行对比分析,浅谈对中国民间歌曲进行二度创作的重要意义。

二、云南民歌《阿老表》与《酒歌》
(一)云南民歌《阿老表》的旋律与节奏特征
刘正维先生在《中国民族音乐形态学》中讲到,“五态”中的地态能够对一个地区的人文状态产生巨大的影响,进而形成不同的历史状态、语言状态及音乐状态。

云南地区拥有五大独特的地貌特征:高原波状起伏、高山峡谷相间、地势阶梯递降、断陷盆地错落以及江河纵横、湖泊棋布,从而造就了其民族众多但语言文化却各不相同的特点。

也正是由于这些特别之处,使得云南民歌既热情奔放、高亢嘹亮,又心思细腻、婉转恬静,完美地将云南的地域特色与人
文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下面笔者通过云南民歌《阿老表》的谱例,来浅析其旋律与节奏特征,由于无法找到这首民歌的原版歌谱,所以将其以c大调记谱:首先,从旋律特征来分析,其以代表被放音乐特色的四度、五度、七度及八度跳进音程为旋律的特性音程,又以代表南方音乐的级进音程伴以旋律的进行,充分的体现出地态对当地音乐创作的影响,这首作品形象的刻画出云南地区高山、平原及盆地纵横交错的地貌特征。

其次,从音乐的节奏特征来分析,这首作品的节奏大部分是由八分音符与四分音符组合而成,节奏虽简单易唱,但却给音乐的进行带来最合适的“骨架”。

八分音符与四分音符的运用使音乐生动活泼、婉转动听,同时也表现出云南人民的热情好客,而附点音符的出现又为音乐的进行增添了一丝性格色彩在里面,宛若甜美恬静的云南姑娘。

(二)关于《酒歌》二度创作的音乐特征
木江子组合在云南民歌《阿老表》中加入流行元素将其进行改编为《酒歌》,将人声、沙槌、古典吉他、彝族大三弦以及非洲的布加拉不鼓加作为其伴奏乐器,同时将流行音乐的演奏技法加入到大三弦的演奏中,并在音乐的开始部分把人声中融入了爵士风格的演唱方法,丰富了音乐的听觉色彩。

由于无发搜集到原谱,笔者将其以c大调记谱:
首先,从旋律特征来分析,开头的“mi、sol、la”是对原曲第
一句歌词旋律的反向进行,使改编后的音乐旋律色彩紧贴原曲进行,从特性音程方面来讲基本与原曲保持一致。

我们从谱例第二行第一句来分析,编曲者运用跳进跟级进的方式来进行音乐创作,使得旋律与当地人的语言音调结合得十分紧密,体现云南地区的语言特点。

之后编曲者在第二行第五小节加入《阿老表》的完整旋律,使得云南风土人情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其次,从节奏来分析,与原曲相比,节奏上变得更加丰富。

十六分休止符的运用增加了音乐的律动性与民族性,将云南地区的风土人情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三、中国民间歌曲“二度创作”的重要意义
中国民间歌曲作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对中国传统音乐具有重要的意义。

民歌作为记录人类历史的“活化石”,音乐工作者对于它们的挖掘整理工作一直在进行,就目前整理情况来讲,我国共有民歌歌种千余种,精选民歌曲目两万余首。

然而我们听过的、唱过的却不及冰山一角。

面对这种现象,“二度创作”对民歌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由于民歌的口头传唱性与随意性,使民歌不易保存流传。

而进行编创后的民歌既能保持歌曲的原汁原味,又能使音乐得到丰富发展;
第二,由于民歌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在传唱范围上会受到语言等方面的限制。

而由于编创者自身带有的地域性在创作中会削弱原民歌部分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因而有利于增强民歌的传唱力度,
扩大其流传范围;
第三,由于民歌音乐元素的单调性,很难吸引青少年群体的关注,在民歌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年龄断层现象。

而通过“二度创作”后的民间歌曲,融入很多当下流行音乐元素,很好的模糊了民歌的“年龄”,使其拥有当下的时代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青少年群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