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基础知识资料
《纱线基础知识》课件

纱线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建筑
在建筑领域,纱线可用于制作玻 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增强网等,
提高建筑物的强度和耐久性。
医疗
医用纱布、绷带等医疗用品,为伤 口处理和手术提供必要的支持。
环保
可降解的纱线可用于制作环保袋、 纸巾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纱线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高性能纱线
功能性纱线
随着科技的发展,高性能纱线在航空航天 、汽车制造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具 有高强度、轻量化的特点。
化学检测
分析纱线中的化学成分,如纤 维含量、染料残留等,以确定
其化学特性。
功能性检测
针对具有特殊功能的纱线,如 抗菌、防紫外线等,进行相应
的功能性检测。
纱线品质评价指标
纱线强力
衡量纱线承受拉伸负荷 的能力,是评价纱线品
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细度
表示纱线粗细程度的指 标,细度越小,纱线越
细,品质越好。
均匀度
工艺控制
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纺 纱工艺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以保证纱线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 性。
03
纱线品质检测与评价
纱线品质检测方法
01
02
03
04
外观检测
观察纱线的外观,检查纱线是 否有瑕疵、杂质、色差等问题
。
内在检测
通过测试纱线的物理性能,如 强力、伸长率、耐磨性等,评
估纱线的内在质量。
《纱线基础知识》ppt课件
目录
• 纱线简介 • 纱线生产工艺 • 纱线品质检测与评价 • 纱线应用与发展趋势 • 纱线相关问题与解决方案
01
纱线简介
纱线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纱线是由纤维通过纺纱工艺形成的线状结构,根据纤维种类、纺纱工艺和用途的不同,纱线有多种分类方式。
纱线基本知识

B、半精纺纱线
1、半精纺纱线的特性:
*柔软、细腻、饱满 *悬垂、贴体 *用料丰富,兼备多种原料的优良特性
2、半精纺纱线的生产:
用料 涉及非常广泛的原料(棉、毛、丝、麻、化纤等 无一不可),对原料的细度/细度离散没有较高要 求 和毛/开松---成卷—制条--粗纱---细纱---自动络 筒—高速并线---倍捻 (棉纺的前道改造设备辅 以毛精纺的后道设备) 2/28NM 85%COTTON 15%CASHMERE 2/28NM 以上多合一的产品
工艺流程
典型产品
3、粗纺纱线在毛衫生产中的注意事项 *起毛起球 *衣服厚薄档 *掉毛掉绒 *AB纱条干要均匀 *纱线强力 *单纱易纬斜
D、棉纺纱线
1、棉纺纱线的特性: *条干均匀、光洁 *产品质量稳定 *价格便宜
2、棉纺纱线的生产:
用料 棉、粘、涤等纤维素纤维与合成纤维 (部分小型纺厂也有在做一些低比例非常规组分 的混合,涉及的原料有羊毛、麻等) 开清棉---成卷---粗/精梳---制条---粗纱---细纱---络 筒---并线---倍捻---双并---捻线---络筒 2/32S 100%COTTON;2/30S 60%COTTON 40%VISCOSE
工艺流程
典型产品
3、精纺纱线在毛衫生产中的注意事项 *纱线条干(粗细不匀) *鸡爪印(捻度不匀) *毛羽过长(特别是单纱)
大生产注意问题: 1.单根进线注意条干,因为国内大部分工 厂,条干做不好,扬子,新澳,华源兰宝在行 业中算好的,品质最好的是意大利纱。
2.手感问题:
手感主要取决于原料,其次是织造密度 和洗水用的柔软剂好坏。 客人对手感要求高的,要精确到原料的 细度 Merion 冠名权问题
条干均匀度 主要表现: 粗节、细节、毛粒、紧捻纱 条干不匀直接影响布面质量 检测方法:电子监测法和摇黑板检测
纱线基础知识讲解

4)按原料不同分:纯棉纱、化纤纱、混纺纱 5)按纺纱方法不同分:环锭纱、转杯纺纱 、涡流
纱 、尘笼纱等
6)按捻度,捻向分:Z捻S捻、低捻、强捻纱 端纤纱、双股线、多股线、复捻股线
纱加工技术的发展
环锭纺
(19 世纪初至 20 世纪 60 年代)
自由端或非自 由端纺(20 世纪 50
年代至 60 年代)
②连续长丝,如天然蚕丝和化纤长丝,分加 拈或不加拈、光滑长丝或变形长丝等。
③短纤维与连续长丝组合纱,例如涤棉长丝 包芯纱等。线由两股或两股以上的单纱并 合加拈而成。
短纤维纱
双股线 多股线
复捻股纱
1) 按纺纱工艺方法分类可分为:精梳纱和普梳 纱、半精梳纱 2) 按纱线的染整及后加工分类可分为:本白纱、 漂白纱、 染色纱、烧光纱、丝光纱等等。 3)按纱线的粗细(纱支)分类,如粗支纱,中支 纱,细支纱和高支纱。
加捻时,纱条一端被握持,另一端不断喂入相互不连 接的纤维束或纤维流,当与有捻纱段接触时,立即被 捻合成纱。
环锭纱在加捻过程中,由于纤维产生转移,从纱线 内层到外层,再从外层到内层,多次反复转移,纤 维围绕纱的轴心呈螺旋状,螺旋半径沿轴向交替增 大或减小。 长度长的纤维较多地趋向纱的轴心,长度短的纤维 较多地趋向纱的外层。 细度细的纤维趋向纱的轴心,细度粗的纤维趋向纱 的外层。 初始模量较小的纤维较多地位于外层,初始模量大 的纤维较多地位于内层。
捻度:纱线单位长度内的捻回数。 棉型纱线采用特数制捻度,即用10 cm纱线长度内的 捻回数表示; 精梳毛纱和化纤长丝则采用公制支数制捻度,即以每 米内的捻回数表示; 还有以每英寸内捻回数表示的英制支数制捻度。
捻度不能用来比较不同粗细纱线的加捻程度,因为相 同捻度,粗的纱条其纤维的倾斜程度大于细的纱条。 在实际生产中,常用捻系数来表示纱线的加捻程度。 捻系数是 结合线密度表示纱线加捻程度的相对数 值,可用于比较不同粗细纱线的加捻程度。捻系数可 根据纱线的捻度和纱线的线密度计算而得到的。
纺织原料纱线知识点总结

纺织原料纱线知识点总结一、纱线的定义和分类1. 定义纱线是由纤维经过纺织加工而成的线状物,是织物的基本原料之一。
2. 分类根据纤维的不同,纱线可以分为棉纱、化纤纱、毛纱、麻纱等不同种类。
根据纺纱工艺的不同,纱线可以分为纺纱、捻纱、气纺、摇杆纱等不同类型。
二、纱线的生产工艺1. 纺纱纱线的生产首先需要进行纺纱过程。
纺纱是把原料纤维加工成纱线的工艺过程,其目的是增加纤维的长度,使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延展性。
纺纱工艺包括精梳、粗纱、简纺等步骤。
2. 捻纱捻纱是指将纺好的细纱进行加捻,形成一定的捻度和强度,使纱线更加均匀和牢固。
捻纱工艺包括单捻、双捻等不同方法。
3. 气纺气纺是一种以空气为介质的纺纱方法,通过高速气流将纤维喷射出去并经过旋杯加工,形成纱线。
气纺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纱线质量好等优点。
4. 摇杆纱摇杆纱是一种传统的手工纺纱工艺,通过手工操作摇动纺车,使得纺出的纱线具有特殊的纹理和质感。
摇杆纱工艺主要用于生产特殊纤维的纱线,如羊毛纱、丝纱等。
三、纱线的用途纱线作为织物的基本原料,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用品、工业材料等多个领域。
不同种类的纱线适用于不同的产品,如棉纱适用于服装面料、化纤纱适用于工业材料等。
四、纱线的质量检验纱线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织物的质量,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纱线的质量检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纤维长度和强度纺纱时,需要确保纤维的长度和强度达到一定的标准,以保证纱线的质量。
2. 纺纱密度纺纱密度是指在一定长度内的纱线含纱量,密度越大,纱线质量越好。
3. 纱线平整度纱线平整度是指纱线的表面是否平整,有无断裂、结团、粗细不均等现象。
4. 纱线捻度纱线的捻度直接影响着纱线的强度和弹性,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
5. 纱线颜色在染色后,纱线的颜色应该均匀一致,无色差。
以上是对纺织原料纱线知识点的详细总结,对于从事纺织行业的工作人员来说,掌握这些知识点能够更好地进行生产和质量管理工作。
纱线基础知识

纱线基础知识 纱线是指⽤各种纺织纤维加⼯成⼀定细度的产品,⽤于织布、制绳、制线、针织和刺绣等。
那么你对纱线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纱线知识的内容,希望⼤家喜欢! 纱线的介绍 纱分为:①短纤维纱,由短纤维(天然短纤维或化纤切段纤维)经纺纱加⼯⽽成,分环锭纱、⾃由端纺纱、⾃拈纱等。
②连续⻓丝,如天然蚕丝和化纤⻓丝,分加拈或不加拈、光滑⻓丝或变形⻓丝等。
③短纤维与连续⻓丝组合纱,例如涤棉⻓丝包芯纱等。
线由两股或两股以上的单纱并合加拈⽽成。
纱线的细度有多种表⽰⽅法,例如号数、公制⽀数、英制⽀数、旦尼尔等(⻅⽀数)。
纱线的拈度⽤每⽶或每英⼨的拈回数表⽰。
拈回的⽅向分S拈和Z拈。
在⼀定拈度范围内,纱的强度随拈度增加⽽增⼤。
单纱的拈向和股线的拈向搭配根据股线的⽤途选择。
通常单纱与股线采⽤相反拈向,即ZS或SZ。
单纱与股线的拈度有⼀个最佳⽐值,在这范围内,股线强⼒随着股线拈度增加⽽增加,超过临界值时股线强⼒反⽽下降。
纤维的性状和纺纱⽅法对纱线的性能起决定性作⽤。
环锭纱在加拈过程中,由于纤维产⽣转移,从纱线内层到外层,再从外层到内层,多次反复转移,纤维围绕纱的轴⼼呈螺旋状,螺旋半径沿轴向交替增⼤或减⼩。
这时⻓度⻓的纤维较多地趋向纱的轴⼼,⻓度短的纤维较多地趋向纱的外层。
细度细的纤维趋向纱的轴⼼,细度粗的纤维趋向纱的外层。
初始模量较⼩的纤维较多地位于外层,初始模量⼤的纤维较多地位于内层。
合理选⽤不同性状的纤维,能够纺成不同⻛格的纱线,适应不同织物⽤途或改善服⽤性能。
由于化纤可以任意选择⻓度、细度和纤维的截⾯形状,外⾐织物宜选⽤纤维稍粗、⻓度稍短的化纤与棉混纺,以增加成纱表⾯的⽑型感。
内⾐织物宜选⽤纤维稍细、⻓度稍⻓的化纤,使棉纤维在纱线的外层,以便改善吸湿性能和穿着舒适感。
⾃由端纺纱包括⽓流纺、静电纺、涡流纺等纺成的纱,因加拈时纤维向内转移少,纱芯与外层相⽐,内紧外松,结构较松散,纤维伸直度差,纤维间抱合⼒差,成纱强⼒低,但染⾊性和耐磨性能好。
纱线基础知识-图文详解版

公制支数(Nm)和英制支数(Ne)
公制支数(Nm)
是指在公定回潮率时,一克重的纱线 (或纤维)所具有的长度米数。
公制支数可表示成“20公支、40公支”的 形式,意谓着一克重的纱线具有20m长或 40m长。
b. 英制支数(Ne)
指1磅(454克)重的棉纱线有几个840 码(1码=0.9144米)长。
气流纱: (OPEN END)
也称转杯纺纱,是利用气流将纤维在高速 回转的纺纱杯内凝聚加捻输出成纱。
气流纱特点:
纱线结构比环锭纱蓬松、耐磨、条干均匀、 染色较鲜艳,但强力较低。
主要用于机织物中膨松厚实的平布、手感 良好的绒布。
1.机织用纱: (Weaving)
机织用纱指加工机织物所用纱线,分经纱和 纬纱两种。 经纱:
按照纺纱系统分:
精梳纱 普梳纱 废纺纱
精纺纱 (JC/CJ) (CM combed)
也称精梳纱,是指通过精梳工序纺成 的纱,包括精梳棉纱和精梳毛纱。
精梳纱特点
纤维平行伸直度高,条干均匀、,但 成本较高,纱支较高。
主要用于高级织物及针织品的原料, 如细纺、华达呢、花呢、羊毛衫等。
2.粗纺纱(C) ( CD CARDED) 不经过精梳工序纺成的纱。
捻度 、强力、 纱支 、条干 、细节、 粗节、 棉结 属于乌斯特指标,用乌斯特仪器测出来
捻度: (TWIST)
是指纱线单位长度上的捻回数。
国内: 其计量单位为“捻/10cm” 或“捻 /m”
国外: 用英寸捻度表示:TPI= 捻/INCH 捻 度/英寸
捻度/10cm
捻/10cm
捻度对纱线的影响:
所有的化纤和纤维素纤维都不走精梳工序 普梳纱特点及用途
纺纱织布知识点总结大全

纺纱织布知识点总结大全一、纱线制备技术1. 纱线的分类纱线按原料分为化纤纱线和天然纤维纱线。
化纤纱线包括聚酯纱、锦纶纱、腈纶纱等,天然纤维纱线包括棉纱、毛纱、麻纱、丝纱等。
2. 纱线的纺纱工艺纺纱工艺包括精梳纺和粗梳纺两种类型。
精梳纺适用于生产高档棉纱,产出纱线平整,质量稳定;粗梳纺适用于生产低档纱线,投入少,产量高,但质量较次。
3. 纱线的纺纱设备纺纱设备包括纺机、捻线机、整经机、细纱机等。
常用的纺机有锭式纺机、气流纺机、无纺布生产线、摩擦纺机等。
4. 纺纱质量评价评价纱线质量的指标包括强力指标、均匀度指标、含杂率等。
强力指标是指纱线的抗拉强度,均匀度指标是指纱线的均匀程度,含杂率是指纱线中含有杂质的比例。
二、织布技术1. 织布机构织布机构分为梭式织布机和梭less织布机两种类型。
梭式织布机是传统的织布机构,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梭子穿插经纬纱交织而成;梭less织布机是新型的织布机构,不需要梭子,其工作原理是经纬纱交织在一起,提高了生产效率。
2. 织布工艺织布工艺包括挑织、经编、横编、梭织等,挑织是用织布机将经纬纱交织成布料,经编是指在经向上编织纱线,横编是指在纬向上编织纱线,梭织是指利用梭子在经向和纬向穿插纱线。
3. 织布设备织布设备包括织布机、细纱机、织物横向裁断机等。
常用的织布机有水力织机、气流织机、针织机、无纺布生产线等。
4. 织布质量评价评价织布质量的指标包括密度指标、均匀度指标、色彩牢度等。
密度指标是指单位长度内经纬纱的根数,均匀度指标是指布料的厚度和质地,色彩牢度是指布料的色彩牢度和变色程度。
三、纺纱织布相关知识点1. 纺纱织布工艺流程纺纱织布工艺流程包括纺前工艺、纺纱工艺、织造工艺、后整理工艺等。
纺前工艺包括开花、纺前梳理、并条、精梳、粗纱、筒纱等;纺纱工艺包括粗纱、并条、细纱等;织造工艺包括挑质、织组、织布等;后整理工艺包括漂白、染色、印花、整理等。
2. 纺纱织布原料选择纺纱织布原料选择包括纺纱原料和织布原料两种类型。
纱线工艺知识点总结

纱线工艺知识点总结一、纱线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纱线是纺织品中的一种重要原料,它是由纤维或纱线交错编织而成的线状材料。
纱线的主要分类有棉纱、毛纱、麻纱、丝纱、化学纤维纱等。
根据用途和制作工艺的不同,纱线还可以分为粗纱、中纱、细纱等多种类型。
二、纱线的生产工艺1. 纺前工艺:包括原料的选配和开松、并纱、精纺等工序,主要是将原材料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后制成成纱线的原料。
2. 纺纱工艺:包括纺纱预处理、粘合和整理工艺等多个环节,通过纺纱机械将成纱线的原料拉伸、卷绕等步骤,最终制成所需的纱线产品。
3. 成纱后处理:包括浸蜡、整理等工序,通过对成纱产品进行润色、整热等处理,以提高纱线的质量和使用性能。
三、纱线的品质检测和标准1. 纤维的吸湿性、柔软度、强度等物理性能是影响纱线品质的重要因素。
纺织材料的品质检测可以通过拉伸试验、撕裂试验、吸湿性测试等手段来进行评估。
2. 纱线的生产标准主要包括纤维长度、纤度、捻度、拉力、弹性等指标,不同类型的纱线有不同的生产标准。
四、纱线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1. 纱线产品主要应用于纺织、服装、家纺、工业制品等领域,随着人们对纺织品品质和功能要求的提高,纱线产品的品种和用途也在不断扩大。
2. 纱线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绿色生产、新材料应用等方面,未来纱线产品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功能性,并且在纺织品设计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五、纺织工业的发展与创新1. 传统纺织工艺:常规棉纺织业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但其发展日趋饱和。
而传统纺织工艺的加工和生产方式也面临着能耗高、污染重等问题。
2. 现代技术创新:现代科技的发展为纺织工业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纺织材料和工艺的创新也将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和环保的要求。
3. 绿色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绿色生产理念将逐渐渗透纺织工业的生产和产品设计,从而实现纺织工业从传统向现代、从推动向引领的转变。
六、纱线工艺的现状与展望1. 纺织工艺的现状是生产规模大、产品供给充足,但是行业伴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亟待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锭纱在加捻过程中,由于纤维产生转移,从纱线 内层到外层,再从外层到内层,多次反复转移,纤 维围绕纱的轴心呈螺旋状,螺旋半径沿轴向交替增 大或减小。 长度长的纤维较多地趋向纱的轴心,长度短的纤维 较多地趋向纱的外层。 细度细的纤维趋向纱的轴心,细度粗的纤维趋向纱 的外层。 初始模量较小的纤维较多地位于外层,初始模量大 的纤维较多地位于内层。
– 短纤维的粘合纱为无捻纱。
(6)新型复合结构纱
– 主要指在环锭纺纱机上通过短/短、短/长纤维加 捻成的复合纱和通过单须条分束或须条集聚方式 得到的纱。 – 赛络纺、短/长复合纺、分束纺和集聚纺纱
①赛络纺
原理:将2根粗纱以一定间距 平行引入细纱机牵伸区内, 同时牵伸,并在集束三角区 内汇合加捻形成单纱,须条 和纱均有同向捻度。 特征:有线的特征,表面较 光洁、毛羽少、内松外紧, 弹性好、耐磨性高。
③ 涡流纱
• 利用涡流的旋转气流对须条加捻制成的纱。
• 适纺60~100tex化纤纱或混纺纱,多用作起绒纱
④ 尘笼纺纱
• 利用尘笼内的负压气流吸附纤维和尘笼回转对须 条摩擦加捻成纱。 • 广泛用于地毯、衬布和粗厚装饰织物
自由端纺纱的成纱结构特点是: ①结构较松,纱条中纤维的伸直度和内外层 转移程度较差; ②成纱截面中内外层拈回分布不同。物理性 质表现为成纱强力偏低,拈度偏多,伸长 大,条干均匀,耐磨,染色和上浆性好。
(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
纺纱技术的演变进程
① 转杯纱
• 利用转杯内负压气流输送纤维和转杯的高速回转 凝聚纤维并加捻制成的纱。 • 适纺18~100tex的纯棉纱,及毛纱、麻纱或与化 纤的混纺纱。
转杯纺纱加捻
② 环锭纺
环锭纺就是由锭子和钢领、钢丝圈进行加捻,由罗拉 进行牵伸的一种机械纺纱的方法。 过程:纤维条分离成单纤维 凝聚 加捻 卷绕; 纤维分离采用刺辊分梳,形成一种不连续的纤维流, 经凝聚后与加捻纱条的尾端(自由端)连接加捻。 加捻时,纱条一端被握持,另一端不断喂入相互不连 接的纤维束或纤维流,当与有捻纱段接触时,立即被 捻合成纱。
(2)自捻纱
– 利用搓辊的往复运动对两根须条实施同向加捻, 靠须条自身的退捻力矩相互反卷在一起,形成一 个双股的稳定结构的纱,属非自由端纺纱。
(3)包芯纱
– 以长丝为芯,短纤维为皮的包缠结构的纱,属 复合纱。
– 可在环锭纺纱机或捻线机,转杯纺,涡流纺, 尘笼纺,自捻纺上实现。
包芯纱一般以强力和弹力都较好的合成纤维长丝为 芯丝,外包棉、毛、粘胶纤维等短纤维一起加捻而 纺制成的纱。 包芯纱兼有长丝芯纱和外包短纤维的优良性能。 比 较常见的包芯纱有涤棉包芯纱,它以涤纶长丝为 芯纱,外包棉纤维。还有氨纶包芯纱,它是以氨纶 长丝为芯纱,外包其他纤维制成的纱线。由这种包 芯纱制成的针织 物或牛仔裤料,穿着时伸缩自如, 舒适合体。
1 粗纱须条 2 前集合器 3 前罗拉 4条与一根不经牵伸 但具有一定张力的复丝 在加捻三角区复合加捻 形成的复合纱。 特征:外形似单纱,结 构似线,表面毛羽较环 锭纱少,截面近似圆形。
1长丝筒子;2长丝;3调节装置;4前皮辊;5纱线;6前罗拉;7须条
③分束纺或缆型纺
膨体纱
膨体纱是先由两种不同收缩率的纤维混纺成纱线, 然后将纱线放在蒸汽或热空气或沸水中处理,此 时,收缩率高的纤维产生较大收缩,位于纱的中 心,而混在一起的低收缩纤维,由于收缩小,而被 挤压在纱线的表面形成圈形,从而得到蓬松、丰 满、富有弹性的膨体纱。
纱线的基础知识
织物性能
织物结构
纱线性能
纱线结构
纤维性能
纺织面料的粗细、厚薄、轻重及品质,其中纱的质 量是决定因素之一 。
第一节
纱线分类
• 纱线——是纱和线的统称,由纺织纤维制成 的细而柔软的、并具有一定粗细和物理机械 性质的连续长条。包括纱、线和长丝等。
纱线分类: ①短纤维纱,由短纤维(天然短纤维或化纤 切段纤维)经纺纱加工而成,分环锭纱、 自由端纺纱、自拈纱等。 ②连续长丝,如天然蚕丝和化纤长丝,分加 拈或不加拈、光滑长丝或变形长丝等。 ③短纤维与连续长丝组合纱,例如涤棉长丝 包芯纱等。线由两股或两股以上的单纱并 合加拈而成。
(4)喷气纱
– 利用喷嘴内的旋转气流对须条假捻,靠头端自 由纤维包缠无捻短纤维纱芯成纱。
– 强力比环锭纱低,直径略粗,外包纤维有明显 的方向性。
(5)无捻纱和粘合纱
– 利用熔融状态的高聚物或粘附有熔融性树脂的 长丝和短纤维一起通过一对罗拉,短纤维包在 高聚物丝条外面,在半熔融状态,用气流进行 加捻,冷却后得到纱。
短纤维纱
双股线
多股线
复捻股纱
1) 按纺纱工艺方法分类可分为:精梳纱和普梳 纱、半精梳纱 2) 按纱线的染整及后加工分类可分为:本白纱、 漂白纱、 染色纱、烧光纱、丝光纱等等。 3)按纱线的粗细(纱支)分类,如粗支纱,中支 纱,细支纱和高支纱。
4)按原料不同分:纯棉纱、化纤纱、混纺纱 5)按纺纱方法不同分:环锭纱、转杯纺纱 、涡流 纱 、尘笼纱等 6)按捻度,捻向分:Z捻S捻、低捻、强捻纱 端纤纱、双股线、多股线、复捻股线
纱加工技术的发展
环锭纺
(19 世纪初至 20 世纪 60 年代)
自由端或非自 由端纺(20 世纪 50
年代至 60 年代)
复合与结构纺
(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
?可拓展 复合纺纱技术(包芯纺、长/短复合纺) 、 结构纺纱技术(以环锭纺为基础和特征)
(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
组份连续与非连续、渐变与突变技 术、有引入纺纱其他工序趋势
传统纺纱和缆型纺纱
原理:通过沟槽、前罗拉,将纤维须条分劈成3~5小束,从而使 纺纱的加捻和转移机理发生变化。分开的纤维小束在汇聚前可 能被加捻并在汇聚处再次捻合。 特征:毛羽较少、表面光洁,强力高、耐磨性较好。
④集聚纺纱
集聚纺吸风鼓
在环锭细纱机的前罗拉输出须条处加装一对集聚罗拉,其中, 下罗拉有吸风集聚作用,使须条在气动集束区集束,须条较 紧密地排列,可减小传统加捻三角区须条的宽度,有利于将 须条中的纤维可靠地捻卷到纱条中,从而减少毛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