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师范学院历任领导

合集下载

绝对精彩的竞聘演讲稿

绝对精彩的竞聘演讲稿

绝对精彩的竞聘演讲稿绝对精彩的竞聘演讲稿(精选4篇)绝对精彩的竞聘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领导:这次竞争上岗,我竞小儿科护士长。

之所以竞争这一职位,主要有以下原因:一、在校三年的时间,我系统地学习了护理专业知识。

年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设了高等护理专业,我积极报名参加,克服了工作、生活和学习的矛盾,于年获得了大专学历。

通过勤奋的学习,扩大了知识面,对护理专业的新知识、新理念有了比较深的理解。

同时认真对待院里组织的每一次业务考试、考核,多年来我的成绩均名列前茅。

在工作中既注意了把所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又注意了总结工作中的经验,不断升华自己的理论水平,自工作以来共撰写论文篇,其中在省级刊物上发表篇。

比较深厚的专业知识使我的工作得心应手。

二、工作经验比较丰富,适应性比较强。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先后在科、科、儿科等不同的岗位从事护理工作,工作中我做到了向有经验的老同志请教,学习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每当院领导派我到一个新的工作岗位,我都善于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找出各自的规律和特点,尽快适应这一岗位的要求。

年的工作实践使我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特别是在小儿科工作期间,每年都有流感大流行季节,针对病人多、任务重,输液穿刺比较困难的实际情况,能够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协助护士长合理安排护理人员,带领护理队伍加班加点、从容应对。

通过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顺利完成了繁重的工作任务。

三、职业道德观念比较强,群众威望较高。

多年来的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以及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使我牢固树立了以病人为中心、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的职业道德观念。

正是因为如此,在工作中我做到了服务热情、周到细致,关心病人、体贴病人。

为了更好地给病人服务,减轻病人的痛苦,我苦练基本功,对操作技术精益求精。

多年的工作既磨炼了我遇事沉稳的性格,也培养了快速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自年担任小儿科副护士长职务以来,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协助护士长处理各种矛盾,做好各项管理工作,贯彻落实医院一系列有关卫生改革的文件精神,以改革求发展。

众多大学领导成腐败硕鼠说明啥

众多大学领导成腐败硕鼠说明啥

众多大学领导成腐败硕鼠说明啥武汉大学副校长陈昭方被免职,涉嫌受贿罪已被捕。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下通知免除陈昭方武汉大学常务副校长以及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委员职务。

(新华网新闻2010年6月23 日)继近年四川多位大学校长“蛀虫”被捕判刑以后,全国各地连续出现大学领导腐败的“井喷现象”。

据报道,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李海婴、中南财经大学副校长李汉昌、武汉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吴国民、武汉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杨永才、武汉科技学院院长张建刚、三峡大学党委书记陈少岚、湖北师范学院党委书记丁杰、湖北民族学院书记彭振坤、湖北美术学院副院长李泽霖、武汉音乐学院副院长周世波、黄冈师范学院院长助理黄中贵、鄂州大学校长助理汪应元、广东湛江师院院长郭泽深、浙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白同平、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夏金荣、南京财经大学原副校长刘代宁、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吴世明、陕西理工学院原副院长黄祥林、陕西教育学院院长高安民、桂林电子科大赵永华、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原校长高勇、北京工业大学校长助理马利华等,都因为贪污受贿先后被判无期或者有期刑。

杭州市江干区检察院统计,三年内浙江杭州下沙高教园区14所高校,居然有9所出现领导腐败案被查,13个贪污贿赂犯罪案件,14名高校干部落马。

北京海淀区检察院曾对1998年至2008年10年间办理的教育系统职务犯罪案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发生在高校的职务犯罪案件为46件55人,占教育系统职务犯罪案件总数的85%。

最近五年,高校职务犯罪案件82%的案件集中在基建、采购、财务、招生、后勤服务等部位和环节。

基建、教材订购和物资采购成为突出的三大“病灶”,并呈现出学历高、级别高、大要案比例高以及群体性腐败增多等特点。

发生在高校及教育领域的腐败案件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其数量之多,金额之巨,影响之恶劣,让人触目惊心!百年高校武汉大学剜出两“腐败蛀虫”拉开高校反腐帷幕。

公安民警现实表现材料范文(通用多篇)

公安民警现实表现材料范文(通用多篇)

公安民警现实表现材料范文(通用多篇)第1篇: 公安民警现实表现材料__,女,汉族,非党,__年__月出生,系__人。

1979年7月毕业于__,同年__月工作;于__年至__年期间,先后在__大学进修深造;1998年7月任__专业技术职务;__年__月由__调入__担任副院长并主持工作,1996年12月任院长至今;历任山西省第__届人大代表、__市第__届人大代表和__县第__届人大代表;于__年__月当选__第__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__年__月当选__第__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根据分工,协助主任工作并分管文卫工作。

四年来,认真履职尽责,政治立场坚定,党性原则强,宗旨意识牢固,坚持做到了勤勉尽责、依法行政、廉洁履职。

现将任现职以来的政治思想、学习工作、廉洁情况介绍如下:一、政治立场坚定。

__同志任职以来,自觉实践__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能自觉地同党组织保持一致,认真执行市、县委决议决定。

凡是组织安排的工作,不分份内份外,都能从大局出发,不讨价还价,不阳奉阴违,不推诿塞责。

能自觉维护团结,顾全大局,从不追逐名利,做到了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以大局为重,以工作为重。

能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提高完善自己。

通过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四、五、六中全会的有关文件,树立和增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新的执政理念;认真学习《宪法》及有关的法律法规,提高了政策法律水平,增强了法制观念;认真学习并深刻领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丰富内涵、人大常委会工作规则、工作程序及各项规章制度,较好的把握了人大工作的法律性、程序性与规律性,增强了自身监督能力和水平,提高了监督实效。

二、密切联系群众。

对人民群众有一份深厚的真感情,多次救助贫困患者,为了群众利益敢于挺身而出,敢于仗义直言,想方设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四年来先后深入十八个区级部门、九个乡镇、六所学校、八个医院、三个文化事业单位进行了调研,并写出有较高价值的调查报告三份,促进和推动了依法治区工作的开展和部门执法责任制的落实。

华中师范大学现任领导

华中师范大学现任领导

当前位置:首页->>学校概况->>现任领导现任领导丁烈云书记:丁烈云,男,1955年12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武汉工业大学工民建专业学士(1978年3月—1982年1月),武汉工学院管理工程专业硕士(1984年9月—1987年6月),同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2000年3月——2002年12月)。

先后在武汉工业大学(1982年1月—1984年8月,1987年7月—1988年4月)、武汉城建学院(1988年4月—2000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2000年5月—2003年6月)工作,历任武汉城建学院教务处副处长、系主任、副院长(主管教学工作,1994年8月—1999年3月)、党委书记兼院长(1999年3月—2000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正厅级)兼国防科技研究院院长、产业集团党委书记(2000年5月—2003年6月)、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2003年6月至今)。

主要研究方向为建设工程和房地产管理,主持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2项国家十五攻关子课题,10多项省部级课题和横向课题。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发表论文70余篇,著作2部,4件工程建设软件获得国家软件著作权登记。

教育部科技委委员、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工程管理研究分会副理事长、湖北省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武汉市科协副主席。

马敏校长:马敏,男,1955年6月生,四川雅安人。

中共党员,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1981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1987年在该校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1989年7月至1992年1月,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耶鲁大学担任客座研究员、访问学者。

1997年4月至10月在英国牛津大学担任客座研究员。

2003年6月起担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

曾任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首任院长、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

全国选调生工作发展及历史

全国选调生工作发展及历史

∙全国选调生工作发展及历史∙∙注:为了使我校有志于报考各地选调的毕业生对选调生历史及现状有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搜集、整理了“全国选调生工作发展及历史”,以期对大家有所帮助!选调生是各省区市党委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的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及其以上的毕业生的简称,这些毕业生将直接进入地方基层党政部门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进行重点培养。

从高等学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始于上世纪6 0年代中期。

1965年6月,党中央批转了高等教育部党委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建议起草的《关于分配一批高等文科毕业生到县以下基层单位工作的请示报告》,全国选调生工作由此开始,“文革”期间中断;1980年,中组部在《关于抓紧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从今年起,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每年要从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挑选一定数量的政治品德好、作风正派、学习成绩优良、身体健康、有培养前途的,放到基层锻炼。

党组织要对他们加强管理教育,严格要求,热情帮助,条件成熟时,择优逐级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根据这一要求,当年全国有16个省区市开展了选调生工作。

1983年8月,中组部下发了《关于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的通知》,选调生工作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了。

1986年以后,选调生工作又一度中断。

2000年2月,中组织部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工作的通知》,强调要充分认识开展选调生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按照中央提出的党政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要求做好选调工作,切实抓好选调生的培养管理和教育工作。

具体来说,全国选调生工作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初始阶段1965.6.14 中共中央转发高等教育部党委根据刘少奇的建议写的《关于分配一批高等文科毕业生到县以下基层单位工作的请示报告》。

中央认为,分配一批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是实现知识分子同工农群众相结合,培养革命接班人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加强基层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

恩施名人收录人物初选名单

恩施名人收录人物初选名单

恩施名人收录人物初选名单恩施恩施名人, 名单, 人物, 初选民族先贤类巴务相(巴人早期首领)巴蔓子(利川人,巴国将军) 向弘(晋时巴族头人,袭称“夷王”) 田彦伊(宣恩人,宋代高州刺史) 田彦晏(宣恩人,宋代顺州刺史) 覃伯坚(宋代封行军总管施州) 墨施什用(鹤峰人,容美土司早期首领) 田世爵(鹤峰人,明代容美土司著名首领) 田舜年(鹤峰人,清代容美土司著名首领) 覃鼎(咸丰人,唐崖土司著名首领)首义志士类熊瑛(来凤人,辛亥革命志士)牟鸿勋(利川人,辛亥革命志士) 甘绩熙(利川人,辛亥革命志士)范腾霄(利川人,辛亥革命志士)苏成章(利川人,辛亥革命志士) 赵昌藩(利川人,辛亥革命志士) 吴兆廷(利川人,辛亥革命志士) 陈耀智(利川人,辛亥革命志士) 邱前模(利川人,辛亥革命志士)赵昌运(利川人,辛亥革命志士) 张荣楣(恩施人,辛亥革命志士)吕大森(建始人,辛亥革命志士)朱和中(建始人,辛亥革命志士)聂守经(重庆人,辛亥革命志士) 冯遇伯(建始人,辛亥革命志士)王训民(建始人,辛亥革命志士)邓玉麟(巴东人,辛亥革命志士)赵师梅(巴东人,辛亥革命志士) 高尚志(巴东人,辛亥革命志士) 费榘(巴东人,辛亥革命志士) 王云龙(咸丰人,辛亥革命志士) 李济臣(恩施人,辛亥革命志士) 周之瀚(宣恩人,辛亥革命志士) 康代裕(宣恩人,辛亥革命志士)田采堂(巴东人,辛亥革命志士)向炯(恩施人,辛亥革命志士)革命先驱类温朝钟、黄玉山(咸丰人,清末“铁血英雄会”首领)章炳麟(浙江人,民主革命家,曾来恩施宣传革命思想)贺龙(湖南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鹤峰建立湘鄂边革命根据地)叶挺(广东人,无产阶级军事家。

曾被关押在恩施)贺英(湖南人,女,在鹤峰领导武装革命斗争)钱瑛(咸宁人,曾在恩施组建鄂西特委)董必武(红安人,中共创始人之一,曾在利川任鄂西护法军司令部秘书长)黄兴武、黄子全(咸丰人,叔侄俩,咸丰暴动发起者,施鹤临时特委负责人)宋文明(巴东人,曾任红四十九师代理师长、川东游击队司令) 郭春青(建始人,曾任红四军第五路指挥部参谋长) 曾宪文(建始人,神兵首领,曾任巴、建、鹤边防司令部司令) 张华甫(巴东人,巴东暴动组织人之一) 黄大鹏(巴东人,巴兴归苏区创始人之一、红三军师长) 廖景坤(巴东人,巴兴归苏区领导人) 胡荣本(长阳人,巴兴归苏区领导人) 李绍先(四川人,利川党组织早期领导人,革命烈士) 田见龙(建始人,曾任川湘鄂边区工农革命军师长) 周念民(利川人,曾任红三军九师、六师师参谋长) 吴国清(利川人,苗族英雄,革命烈士) 牟伦扬(利川人,著名战地记者,革命烈士) 张昌岐(来凤人,来凤党组织早期领导人) 杨维藩(来凤人,来凤农民运动组织者,曾任红四军特科大队大队长) 王炳南(湖南人,湘鄂边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 陈年振、陈宗瑜(鹤峰人,神兵首领,湘鄂边革命武装斗争领导人)何功伟(咸宁人,鄂西革命斗争领导人,曾任特委书记) 刘惠馨(江苏人,女,鄂西革命斗争领导人,曾任特委妇女部长)段德昌(湖南人,中共著名军事家,鄂西苏区领导人,曾任中国工农红军新六军军长) 谭良玉(鹤峰人,女,“范家五虎”的母亲)朱光钦(恩施人,恩施党组织早期领导人) 庹万鹏(咸丰人,神兵首领,曾任红三军副师长) 爱国英雄类唐仁(鹤峰人,明代抗倭英雄)田九霄(鹤峰人,明代容美土司首领,抗倭英雄)陈连升(鹤峰人,清代爱国将领,民族英雄)雷世兴(宣恩人,鸦片战争时期民族英雄)秦家柱(咸丰人,抗日战争时期空军爱国英雄)张传伟、颜泽光、周福心(恩施抗日空战三烈士)政坛名人类谢昌元(宋开庆年间施州知州)张朝宝(宋咸淳年间施州知州)寇准(陕西人,宋代政治家、宰相,曾任巴东县令)李周(宋代施州通判,在施州普及牛耕)尹英图(云南人,清代恩施县令、施南府知府)王协梦(江西人,清道光时守施郡,修府志)夏锡鳞(浙江人,清同治间守施郡,0善理荒政)饶应祺(恩施人,曾任新疆布政使、巡抚)毛峻德(鹤峰州第一任知州,改土归流成绩卓著)文麟(清光绪时施南府知府)吴国桢(建始人,国民党高级官员,知名政要) 吴宝炬(来凤人,曾任十二县知县)王璟芳(恩施人,国民党官员,曾任民国政府财政次长) 周敬学(河南人,曾任恩施专署专员,人民公仆) 夏云芳(宣恩人,曾任恩施专署副专员)石源(河北人,恩施专署专员,革命烈士) 李人林(曾任恩施军分区第一任司令员)张植弟(巴东人,九届中央候补委员,曾任巴东县委书记、恩施地委副书记)王英先(曾任恩施地委书记,后调水利部工作)王保之(曾任恩施州政协主席)军界英才类秦国镛(咸丰人,中华民国第一任航校校长)杨敏(宣恩人,曾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钱治安(来凤人,曾任武汉军区后勤部副部长等职)谢松柏(来凤人,曾任甘肃省军区副司令员、省政协副主席等职)黄在渔(恩施人,抗美援朝战争二级战斗英雄,授少将军衔) 朱玉庭(巴东人,曾任成都军区副参谋长等职)宋发富(巴东人,曾任呼和浩特市警备区副司令员等职)抗战人物类陈诚(浙江人,抗战时期第六战区司令长官,曾驻恩施)石瑛(阳新人,抗战时省临时参议会议长)周苍柏(武昌人,抗战时任省银行行长)李书诚(潜江人,抗战时省通志馆馆长)李范一(应城人,抗战时省参议员,支持中共地下党员工作)李四光(黄冈人,中国地质学家,曾在在鄂西考察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友松(京山人,抗战时任国立湖北师范学院院长)管泽良(蕲春人,抗战时省立农学院院长)郭忏(浙江人,抗战时六战区参谋长、副司令长官)周岩(浙江人,抗战时曾任六战区副司令长官)孙连仲(抗战时曾任六战区副司令长官、司令长官)朱裕壁(宜都人,抗战时省立医学院院长)严立三(麻城人,抗战时省民政厅厅长、代理省主席)张难先(沔阳人,抗战时曾任省民政厅厅长)沈肇年(天门人,抗战时任省临时参议会会长、银行行长)时代英模类史代富(恩施人,恩施地区第一个农业合作化组织领办人,全国劳动模范) 满维平(鹤峰人,抗美援朝战争特等功臣)周国知(宣恩人,全国基层干部学习的楷模,为民模范)幸坤珍(利川人,女,全国劳动模范) 万述荣(建始人,四、五全国人大代表)肖栋栋(巴东人,新时代舍己救人英雄)舒显桂(巴东人,女,省特等劳动模范) 周昌清(老红军,多次被表彰)文教精英类樊增祥(恩施人,晚清进士,曾署理两江总督,近代文学家、诗人)姚勉之(恩施人,民国年间知名画家)田九龄(鹤峰人,田氏诗派鼻祖) 田甘霖、覃美玉(鹤峰人,夫妻俩,容美土司头人,诗人) 覃亚子(恩施人,原恩施师范知名教师)何远鉴(来凤人,主修《来凤县志》、《施南府志》)马炳麟、马元凯(利川人,父子俩,著名教育人士)顾彩(近代文学家,曾游历容美,著《容美纪游》)童昶(明朝将领,曾为施州卫指挥佥事,博学有才)夏树人(利川人,农业教育成绩卓著) 张仲羲(建始人,参加“公车上书”,续修《施南府志》) 韦君宜(建始人,女,中国当代知名作家)朱泽煌(巴东人,清华大学教授,土木工程专家)詹邈(恩施人,宋代博学鸿词科第一名)严守升(明末清初文学家,曾应邀撰写《田氏世家》,编写并点评《田氏一家言》)徐玉寿、胡云霞(夫妻俩,南剧演现代戏开创者)范梈(恩施人,元代曾任翰林院编修、福建闽海道知事)李嘉诲(恩施人,原恩施师范校长,恩施教育界知名人士)刘厚章(恩施高中原校长)黄世崇(湖南人,曾任利川知县,主持编写多县县志)张定模(当阳人,曾任利川训导,颇有贤声)徐大煜(咸丰人,任过黔江知县等,参编过《湖北通志》)田诗学(来凤人,土家现代诗人)魏超(原湖北省汉剧团著名青衣)闻洪烈(原湖北省汉剧团著名乐师)孙少楼(原恩施专区京剧团著名演员)唐先觉(原恩施州歌舞团资深音乐教师)王隆钊(原恩施文化馆干部,著名曲艺创作家)杨芳耀(湖南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作品被收入《中国摄影家大辞典》) 邹维琏(江西人,明时戍施,著作题咏甚多)李陵华(原专署京剧团名武生)谢汉良(原武汉汉剧团演员,后为恩施汉剧业务团团长)周明发(原武汉汉剧团演员,工生行,支援恩施汉剧团)耿玉奎(原恩施专区京剧团著名花脸)周梅艳(女,原恩专京剧团副团长、著名青衣)周叙卿(利川人,世界民歌《龙船调》的整理人)蔡学让(恩施人,恩施市文化馆民间文化创作人)陈航(恩施人,恩施市文联创作干部,省作协会员,诗人)。

助残日领导简短致辞5篇

助残日领导简短致辞5篇

助残日领导简短致辞5篇助残日领导简短致辞1同志们、残疾人朋友们:后天是第__次全国助残日。

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6万名残疾人朋友及其亲属和广阔残疾人工致以亲切的问候,向全部关心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谢意!对湖北师范学院爱心助残服务队的到来表示热情的欢迎!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市残疾人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日臻完善。

通过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将农村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开展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白内障复明工程、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阳光家园”计划、社区康复等活动,不断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大大改善了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保障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纵观全局,我市残疾人总体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还有差距,还需社会各界的不断努力。

残疾人是一个弱势群体,扶残助残是一项社会工程、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伸出热忱的双手,尽可能给予他们更多的扶持和关爱,努力形成“关爱残疾人、关注残疾人事业”的良好氛围。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助人为乐、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

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一员,是我们血肉相连、相亲相爱的兄弟姐妹。

我们要大力开展扶残助残活动,进一步加大对残疾人的扶持力度,加强对残疾人康复、教育、培训、就业、扶贫等方面的支持,切实解决残疾人工作、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为残疾人制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让每一位残疾兄弟姐妹都能够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社会各界的温暖。

今天,市残联与还地桥镇政府在这里一同开展“助残日”活动,现场为残疾人供应康复需求登记、劳动就业、健康体检、法律咨询、赠送轮椅拐杖等服务,湖北师范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上门义演,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现场捐款,为我市第__次“助残日”活动拉开了序幕,我衷心地祝福本次活动取得圆满胜利!“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期望广阔残疾人朋友发扬自尊、自信、独立、自强的精神,身残而志坚,乐观进取,满怀信念地开创自己的美好人生,制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感谢大家!助残日领导简短致辞2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残疾人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镇海区庆祝第--次“全国助残日”活动,这对于唤起社会各界对残疾人工作的关注、促进扶残助残良好风尚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宋才发:陶军副院长带宋才发写《中原大学校史》

宋才发:陶军副院长带宋才发写《中原大学校史》

宋才发:陶军副院长带宋才发写《中原大学校史》陶军副院长带宋才发写《中原大学校史》宋才发陶军(原名陈晶然,1917—1987年)安徽省贵池人。

他1940年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政治系,1941年赴晋察冀抗日革命根据地,任《晋察冀日报》国际版编辑。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中师范学院教务长、副院长、校党委常委等职。

1981年10月至1982年12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代表;自1985年3月起任华中师范大学顾问兼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1]。

陶军是一位兼有领导者丰富经验和卓越领导才能,具有学者博学涵养、特有谈吐风度以及严于律己、平易近人,在中南地区极具影响力的教授、哲学家和教育家。

我在撰写《中原大学校史》和《华中师范大学校史》的过程中,从在中原大学工作过的老领导、老专家那里了解到这样一件趣事:1950年冬天,一位接收私立华中大学的中原大学军代表,在国立武汉大学礼堂里给武汉大学、私立华中大学的教授们做报告。

报告人是一位刚过而立之年的青年人,与前来听报告的老教授们比起来过于稚嫩。

他用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讲解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

他的报告声情并茂、扣人心弦,确实打动了在场的大多数听众。

人们在台下窃窃私语:“这位做报告的军代表是谁?”“您老还不知道?他就是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的陶军。

”会场立刻骚动起来了,这时有人从台下递上来一张用英文写的纸条:“你陶军根本不懂得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你讲的是你自己的主义”。

写纸条的人根本瞧不起这位衣着土气的军代表,他要当众出“共产党的洋相”。

陶军沉着地讲完一个部分之后,举起纸条用流利的英语向全场听众宣布:“我刚才收到一张用英文写的纸条,为了回答他的问题,下面的报告我改用英语进行。

”教授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位土里土气的“军代表”,竟会有如此流利的英语口才。

当陶军用一种“嘲讽的口吻”指出纸条中多个写错了的单词后,全场爆发出一片热烈地掌声,人们对这位“军代表”肃然起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师范学院历史沿革示意图
1985年2月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决定,学校更改为湖北师范学院,发展规模为3000人。

1978年12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黄石师范学院,属湖北省领导。

设政治、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专业,规模为1200人。

1973年4月8日,经原湖北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华中师范学院(现名华中师范大学)黄石分院,实行省、市双重领导,以黄石市领导为主。

设语文、数学两个专业,办学规模暂定为240人。

华师黄石分院筹建小组(1973.4 – 1974.3)
负责人:邵达成(1973.8 – 1974.3)
高燕廉(1973.8 – 1974.3)
华师黄石分院革委会(1974.3 – 1979.11)
主任:邵达成
副主任:姚达三张闻化邵浩
中共华师黄石分院临时委员会(1974.2 – 1979.11)书记:(无正职)
副书记:邵达成高燕廉
黄石师范学院(1979.11 – 1983.12)
书记:邵达成(1979.11 – 1983.12)
副书记:高燕廉(1979.11 – 1983.12)
院长:邵达成(1979.11 – 1983.12)
副院长:邵浩(1979.11 – 1979.12)
张闻化(1979.11 – 1979.12)
蔡仲淑(1980.7 – 1983.2)
黄石师范学院(1983.12 – 1986.12)
副书记:陈文辉(1983.12 – 1986.12)
副院长:朱开化(1983.12 – 1986.11)
黄瑞云(1983.12 – 1986.11)
湖北师范学院(1986.12 -- ……)
书记:宗良瑶(1986.11 – 1990.8)
周维新(1990.9 – 1994.7)
王念孔(1994.7 – 1997.12)
万长青(1997.12 -2007.11)
丁杰(2007.11 - 2009.5)
张国秀(2010.5 - ……)
副书记:刘孔皋(1987.4 – 2000.10)
商学群(1994.7 – 1998.12)
章建国(1998.12 – 2002.8)
向显智(1998.12 – 1999.8)
冯广艺(2000.10 – 2007.3)
程幼金(2001.11 – 2007.11)
向显智(2007.3 –……)
黄士华(2008.8 –……)
纪委书记:张乾桂(2002.9 – 2010.7)
黄士华(2011.4 –……)
院长:王士俊(1986.12 – 1991.12)
王念孔(1991.12 – 1994.7)
刘孔皋(1994.7 – 2000.9)
冯广艺(2000.10 – 2007.3)
向显智(2007.3 –……)
副院长:朱开化(1986.11 – 1987.8)
王念孔(1987.4 – 1991.12)
闵照(1988.1 – 1993.11)
章建国(1991.12 – 1998.12)
邹传发(1992.6 – 1998.4)
冯广艺(1995.8 – 2000.9)
商学群(1998.12 - 2009.12)
(其中,从2008年8月份到2009年12月份,
任正厅级调研员。


陈伯山(1998.12 –……)
李宏(2002.8 – 2006.1)王晓梅(2006.1 – 2012.5)雷儒金(2009.10 –……)李开灿(2011.4 –……)程国强(2012.6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