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O七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项目资料

二OO七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项目

2008-01-04 17:17:42

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受理项目公布(通用项目)

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受理项目公布(通用项目) 学科专业评审组:农艺与农业工程组项目名称:花生机械化播种与收获关键技术及装备推荐单位:山东省推荐单位意见: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推荐书及附件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相关栏目均符合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的填写要求。 按照要求,我单位和项目完成单位都已对该项目的拟推荐情况进行了公示,目前无异议。 该项目针对花生播种与收获机械化技术瓶颈,通过参与单位的协同攻关,根据我国花生主产区的农艺要求,发明了基于花生物理性状的自重送排种与适于直立生长花生的切挤破土、拉折摘分收获机械作业方法;创建了花生单双粒仿形联合保苗精确播种与挖-拔-抖结合甩捋式摘果收获为核心的技术体系,首创了花生11项播种和13项花生机械化收获关键技术。研制出适应不同种植要求的11种大中小型花生联合播种机,创制出适应不同收获要求、不同土壤特点的10种花生分段收获机和8种花生联合收获机,提出了我国花生机械化生产的解决方案及其配套机具方法;构建了国内首个花生机械化生产信息查询系统;形成了农业部主推的农业轻简化实用技术和农业部颁布实施的《花生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29种新型农机装备均通过了省级以上农业机械试验

鉴定部门的性能检测,20种列入国家或省级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授权发明专利34项、实用新型专利77项、软件著作权6项,发表学术论文79篇;技术成果在全国15个省(市、区)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对促进我国花生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技术支撑作用。 推荐该项目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项目简介:客观评价:推广应用情况: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第一完成人在纸质推荐书签名):主要完成人:姓名:尚书旗 排名:1 行政职务:院长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青岛农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第1完成人,负责项目总体设计,对创新点一、二、三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主持开展了花生机械化播种与收获技术体系研究,提出了花生全程机械化生产的解决方案、技术体系及其配套机具,主持研制了系列新型花生机械装备。授权发明专利6项,首位5项;实用新型专利30项,首位8项;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3篇。 旁证材料:【附件1~3、4~10、37、38~47、48(L1~L9、L11~L31、L34~L40、L44~L52、L54~L56、L60~L71) 、49(Z1~Z23) 、

2017年国家科技奖推荐项目公示

2017年国家科技奖推荐项目公示 一、项目名称:森林固碳增汇功能提升与经营调控技术 二、推荐单位意见:经审核,申报材料填写符合要求,真实有效,同意推荐该项目申报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三、项目简介: 通过经营技术提升森林固碳增汇功能以增强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是我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急需解决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本项目系统开展了我国典型森林类型的碳汇功能提升和经营调控技术研究,阐明了森林碳固持机制,提出了森林固碳增汇适应性经营的理论框架,研发了典型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的固碳增汇功能提升与经营调控的关键技术及其示范模式,显著提高了森林碳汇功能,为发展碳汇林业和履行气候变化国际公约发挥重要作用。 本项目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1. 森林生态系统碳固持机制与森林固碳增汇适应性经营的理论 在我国首次系统开展了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关键过程和稳定性固持机制的研究,阐明了森林恢复过程中地上/地下碳积累的动态变化规律,揭示了生物多样性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固持具有显著影响,量化了细根生物量和生产力对亚热带森林地下固碳的作用。揭示了土壤氮素和微生物群落结构调控土壤的碳储量及其化学稳定性的机制,创新性提出了基于树种多样性和微生物群落调控提升土壤碳固持及其化学稳定性的理论,以及引入固氮树种和调控林下植被提升土壤固碳功能的新途径,为构建适应气候变化的森林固碳减排优化经营模式提供了技术参数。 2. 典型天然次生林恢复与固碳增汇经营技术 以恢复地带性顶级森林群落为目标,提出了初期林隙补植地带性顶级树种、中期抚育保留高固碳树种和后期保育的次生林恢复与固碳增汇技术,构建了以地带性顶级树种形成针阔混交模式提升植被与土壤固碳双重功能的最佳恢复模式。 3. 南方松杉人工林固碳增汇与经营调控技术 提出了华南红壤丘陵区松杉人工林固碳增汇技术体系,建立了复合权重树

2007年庆阳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

2007年庆阳市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 一等奖(6项) 1、陇东马岭-演武地区滚动扩边潜力研究(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张荣彬李建霆段晓晨李兆明李建岐王联国王轶平张敦华何善斌朱晓燕李燕承赵晓红余必根) 2、陇东地区侏罗系“十一五”上产潜力评价(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谢贵谦李建霆刘宏义段晓晨朱晓燕杨文华佟晓华李燕承张丽云刘兴旺邓志刚何洁琼高峰) 3、东紫苏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陇东学院胡浩斌简毓峰郑旭东曹宏刘建新胡怀生马建仁张玉全张克钧) 4、庆阳市羊只梨形虫病病原及综合防制研究(庆阳市兽医工作站李世恩马少祥崔建平李世阳冯建国方畴鑫石富刚刘文泰张志高赵鹏宇张世为张富林王满仓) 5、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对PCI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庆阳市人民医院郭川段思栋赵继胜李晓霞孙樊红姚志瑞范鹏涛贺红祥勾韦华张丹张吉平) 6、消石胶囊(复方金韦胶囊)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及实验研究(甘肃省庆阳市中医医院董永军杨楠张应鹏张惠珍李凤辉谢君国

殷建峰王小艳赵来峰) 二等奖(31项) 7、《苏籽系列产品深加工技术开发》项目(庆阳市润康食品有限公司王刚吴明霞李爱军刘保刚) 8、陇东地区长6-8资源评价(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谢贵谦李建霆段晓晨李建岐王轶平刘宏义佟晓华刘一仓王联国) 9、庆阳市科技管理网络建设(庆阳市科学技术局庆阳市科技开发中心王兴虎王兴乾顾亦斌张旭东贾兴瑞陈丽莉赵越高杰 王超) 10、三叠系油藏压裂技术研究(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周志平蒋志辉王克信顾燕凌樊红旗刘运强刘君何志英郭超) 11、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预报模型及综合防治的应用研究(陇东学院生命科学系姜双林王正旭杨丽霞刘富顺刘彬刘建平胡景平赵惠燕) 12、提高胚胎移植受胎率研究及庆阳市肉奶牛胚胎移植项目(庆阳市畜牧工作站郭宗弟高宪儒张武宏马志远尹世东马建齐常宏姜西安张力) 13、冬小麦新品种西峰28号(陇东学院农林科技学院施万喜王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关于二00六年四川省科...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关于二00六年四 川省科技奖励评审公告 (二00六年九月十八日) 2006-09-20 08:51:53 根据《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规定,现将2006年四川省科技进步评审通过的249个项目公告,广泛征求意见。自公布之日起30日内,任何单位或个人对评审通过的项目持有异议的,或对项目中有文字错漏需要更正的,应当以真实身份书面向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办公室(省科技厅成果处610016)提出。需保密者,请注明。 一等奖(16项) 1 重穗型杂交稻的高产机理及其稀植优化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四川农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马均、陶诗顺、刘代银、杨文钰、杨世民、刘基敏、龚一鸿、王贺正、李平) 2 系列介入超声微创技术在肝胆胰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成都军区总医院汪涛、李明利、田伏洲、蔡忠红、石力、阎勇、陈涛、汤礼军、戴睿武) 3 成人间活体肝脏移植临床与实验研究(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严律南、李波、曾勇、文天夫、赵纪春、王文涛、马玉奎、杨家印、徐明清) 4 病症结合动物模型创制与中药复方有效部位创新中药寻找模式研究(成都医 药大学、四川绿色药物研究所彭成、郭力、夏厚林、万丽、曹小玉、马云桐、王毅、傅勇、魏长平) 5 红层软岩地区公路修建技术研究(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云南安楚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甘肃省交通科学研究所寇小兵、程强、孙乔宝、王宁、周永江、李文龙、张斌、朱学雷、王晓云) 6 年产40万吨甲醇/10万吨二甲醚装置自动化技术集成创新(泸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刘鸿生、涂勇、袁忠、薛健麟、田光慧、陈向东、李绪华、杨军、吕勇) 7 LT1100汽车起重机(四川长江工程起重机有限责任公司何清荣、卓勋、陈志斌、许建春、李力、廖伟、王大、吴辉、康忠民) 8 F级重型燃气轮机制造技术研究(东方汽轮机厂许正威、王为民、王政、马少林、陈仲明、赵世全、钟杰、孙游卿、陈建国) 9 聚合物电极材料及其在电容器中的应用(电子科技大学、国营第715厂、国营第4326厂、国营第798厂蒋亚东、徐建华、唐先忠、杨亚杰、王涛、谢光忠、彭冬梅、方鸣、赵静波) 10 基于ASP的产业链协作和区域制造资源共享平台开发与应用(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成都国龙信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四川省CAD应用发展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孙林夫、赵慧娟、韩敏、徐海猛、唐慧佳、王淑营、聂绪海、廖伟智、居文军)

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6.重大成果 目录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 项目名称:慢性肾衰及透析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研究 (2) 项目名称:慢性肾脏病防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2) 项目名称:α和β地中海贫血的遗传分析及其在临床和人群预防中的应用 (2) 国家技术发明奖 (2) 项目名称:基于模糊随机建模的医学成像与图像分析新技术研究 (2) 国家自然科学奖 (3) 项目名称:缺血性脑卒中神经保护新靶点的研究 (3) 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3) 钟世镇 (3) 侯凡凡 (4) 十大科技进展 (4) 中国虚拟男1号 (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肾脏病 (4) SARS病毒检测试剂盒 (4) 省部级一等奖 (5) 高水平论文 (6) 20分以上论文 (6) 10分以上I区论文列表 (7)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名称:慢性肾衰及透析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研究 完成人:侯凡凡、陈瑗、张训、刘尚喜、周玫、梁敏、蒋建平、任昊、刘志强、单越新 获奖年度:2004年 成果简介:该项目通过临床和基础研究,阐明了透析相关性淀 粉样变、慢性肾衰心血管病变、免疫缺陷及主要感染并发症、 以及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硬化的发病机制,为慢性肾衰及透析 并发症的防治提供了新方法。该项目建立的诊疗技术在全国推 广应用,明显提高了透析病人的存活率。 项目名称:慢性肾脏病防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完成人:侯凡凡,张训,梅长林,张国华,任昊,黄颂敏,袁 伟杰,梁敏,谢迪,刘尚喜 获奖年度:2007年 成果简介:该项目提出了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的新方法,揭示了 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发病特点和危险因素,阐明了CKD相关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并制订了临床防治方案。该项目研究成果为延缓或防止慢性肾脏病进展、改善预后提供了防治新策略。 项目名称:α和β地中海贫血的遗传分析及其在临床和人群预防中的应用 完成人:徐湘民,廖灿,周玉球,张文,莫秋华,李东至,张新华,熊符,蔡稔,商 璇 获奖年度:2011年 成果简介:主要针对我国南方最常见的出生缺陷性疾病-α和β地中海贫血 (地贫)展开了分子遗传学和人群预防控制研究,阐明了地贫高发区广西和 广东人群详实的分子病理学基础资料;研发了一套适合于中国人群的地贫临 床诊断技术,部分技术实现了产业化。 国家技术发明奖 项目名称:基于模糊随机建模的医学成像与图像分析新技术研究 完成人:陈武凡,冯前进,江贵平,冯衍秋,颜刚,陈明 获奖年度:2007年

四川科技进步奖—科技进步类推荐书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科技进步类提名项目公示 一、项目名称:饲用重组角蛋白酶的创制与应用 二、项目简介 我国饲料工业和养殖业每年需要蛋白质饲料原料约8000万吨,但缺口超过4000万吨。而另一方面,每年有超过300万吨高蛋白质含量的羽毛和猪毛等畜禽屠宰加工副产品被丢弃,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究其原因主要是羽毛和猪毛中的主要蛋白质为角蛋白,其含有大量二硫键而几乎不能被动物消化利用。角蛋白酶(keratinase)可水解角蛋白中的二硫键,既可促进动物对角蛋白的消化利用,又能生成具有提高免疫、促进氨基酸和矿物质吸收、促进肠道发育等保健功能的小肽,因此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国外对角蛋白酶已有部分研究和产品,但饲用角蛋白酶产品及其配套应用技术在国内外尚属空白。因此,在四川省科技攻关项目“高酶活重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开发”等项目的支持下,项目组历时8年,投入经费216万元,针对我国当前饲用角蛋白酶研发的空白,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高效角蛋白酶基因工程菌株;并定向突变角蛋白酶基因,提高重组蛋白酶的表达水平和热稳定性;探明重组酶的结构、性质和功效;同时,优化角蛋白酶规模化生产工艺参数;研究饲用角蛋白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建立相关应用技术,为角蛋白酶的工业化生产、废弃角蛋白的循环利用和饲料蛋白资源开发提供新的有效途径。 通过该项目的研究,成功构建了可高水平表达地衣芽孢杆菌kerA的大肠杆菌和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其中重组菌P.pastoris pPICZA-kerAwt表达的重组酶纯度高,与羽毛粉角蛋白亲和性好。利用定点突变技术,通过两种不同的密码子优化策略优化亲本kerA基因,提高了饲用重组角蛋白酶的表达水平;在亲本kerA基因引入两个Cys生成二硫键,提高了饲用重组角蛋白酶的热稳定性。研究并优化筛选了重组菌P.pastori pPICZaA-kerAoptil在规模化条件下的适宜发酵参数,生产了重组饲用角蛋白酶产品,构建了酶活检测方法。建立了饲用角蛋白酶使用技术,节约了优质蛋白质饲料资源,降低了饲料生产成本,为饲用角蛋白酶的畜禽生产上的合理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项目的实施,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在SCI收录刊物上发表了2篇高质量学术论文。项目通过人才培养、学术会议交流、生产销售产品等形式进行成果转化推广,近三年累计为企业新增销售额96742.75万元,新增利润13512.86万元,经济效益显著。同时,饲用角蛋白酶的应用节约了大量的优质蛋白质资源,减少了畜禽的氮排放,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经同行专家鉴定认为,项目整体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通过分子改造提高重组角蛋白酶表达水平和热稳定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四川科技进步奖申报流程

四川科技进步奖申报流程 四川科技进步奖申报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了解申报要求:在申报前需要详细了解四川科技进步奖的申报要求,包括申报条件、申报材料、申报时间等。 2. 准备申报材料:根据申报要求,准备好相关的申报材料,包括项目计划书、技术报告、科技成果鉴定报告、应用证明等。 3. 提交申报材料:将准备好的申报材料提交给四川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或相关单位。 4. 评审和筛选:四川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或相关单位会对提交的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和筛选,确定获奖项目和获奖等级。 5. 公示和公布:经过评审和筛选后,四川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或相关单位会将获奖项目和获奖等级进行公示和公布。 6. 颁奖和表彰:在颁奖仪式上,会对获奖项目和获奖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同时也会对获奖项目进行宣传和推广。 需要注意的是,四川科技进步奖申报流程可能因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具体流程请以官方网站或相关单位发布的通知为准。 四川科技进步奖申报流程是四川省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的重要环节。这个流程不仅是对申报项目的一次全面评估,也是对申报单位和个人的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认可。 首先,了解申报要求是整个流程的第一步。申报单位和个人需要仔细研读四川科技进步奖的申报指南,明确申报条件、申报材料的要求以及申报时间等关键信息。这有助于确保申报工作的顺利进行,避

免因不符合要求而导致的材料退回或延误。 在准备申报材料的过程中,申报单位和个人需要充分展示项目的创新性、实用性和社会效益。这包括详细的项目计划书、技术报告、科技成果鉴定报告以及应用证明等。这些材料需要充分体现项目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以赢得评审委员会的认可。 提交申报材料后,四川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或相关单位将对提交的材料进行严格的评审和筛选。这个过程通常包括初审、复审等多个环节,以确保获奖项目的质量和公正性。评审委员会将根据项目的创新性、实用性、社会效益以及申报材料的质量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确定获奖项目和获奖等级。 经过评审和筛选后,四川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或相关单位会将获奖项目和获奖等级进行公示和公布。这一步骤旨在确保评选结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让公众了解获奖项目的优秀之处。 最后,在颁奖仪式上,四川科技进步奖将对获奖项目和获奖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这不仅是对他们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认可,也是对他们为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所做贡献的肯定。同时,获奖项目也将得到广泛的宣传和推广,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四川科技进步奖申报流程可能因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因此,申报单位和个人在具体操作时,应仔细阅读官方网站或相关单位发布的通知,确保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要求进行申报。

科技进步奖评审奖励办法

科技进步奖评审奖励办法 三公技字〔2011〕356号 (二〇一一年十月九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快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步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规范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审奖励工作,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局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审和奖励。 第三条局科学技术进步奖励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以项目为载体,突出奖励个人。 第四条局科学技术进步奖是局授予组织和员工、雇员的荣誉,授奖证书不作为确定科学技术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第五条局科学技术进步奖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4个等级,获奖个数不设限,每年评审一次。 第二章申报条件 第六条符合以下基本条件的科技开发项目成果、重大应用技术成果(技术专利、技术总结、技术方案、施工设施设计图、支架模板设计图、工艺标准、应用软件开发、工法、QC成果、合理化建议、论文以及其他形式),均可申报局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的成果奖: (一)技术成熟且有明显的创新性,总体技术水平达到了局先进或以上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并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二)在施工生产中,组织技术攻关,解决了生产中的重大技术难题的。

(三)对成果完成单位和人员名次排列无异议,无权属争议。 第七条凡列入局或局属单位科技开发的项目,在通过局技术委员验收或鉴定后3年内,均可申报局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审;重大应用技术成果应在工程结束或公开发表3年内申报局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审。 第八条以局为主要单位(成果所有权归属局)联合开发的成果也可申报局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审。 第九条已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中交股份级科技奖励的项目不再申报局科学技术进步奖。 第十条每项科技成果只能申报一次局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审。对申报后未获奖或已获较低等级奖项的成果,不得重复申报。但如果在此后的使用开发过程中获得新的实质性进展,并符合评审条件的,可再次以新成果申报。 第十一条科技成果应在规定的截止日期以前进行申报,逾期则不予受理。 第三章评审标准 第十二条局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等级评审标准如下: 特等奖:在关键技术或者系统集成上有重大创新,技术难度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内领先或以上水平,成果转化程度高,创造了重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对行业局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重大作用的。 一等奖:在技术上有重大创新,技术难点多、规模大、涉及多个技术领域,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局内领先、集团先进或以上水平;成果转化程度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完全符合行业技术发展方向;实用价值很大,在国内有推广应用,主要在局内推广。对局的科技进步有重大作用。 二等奖:在技术上有大的创新,技术难点较多、规模较大、涉及两个以上技术领域、需局内协作,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局内先进水平,

2017年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

2017年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和科技的迅猛发展,教育部对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视与支持也日益增加。2017年,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选结果也再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一、评选背景 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是为了奖励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个人和团体,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激励科研工作者积极投身科技创新活动而设立的奖项。每届评选都是由教育部主办,设立多个奖项,评选方法公开、公正、公平。 二、获奖项目介绍 1. xxx项目 这一项目在2017年的评选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该项目主要研究了xxx领域的重要问题,取得了xxx方面的重大创新成果,对于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xxx团队 该团队在2017年的科学技术进步奖评选中斩获了二等奖的好成绩。他们在xxx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为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3. xxx个人 作为一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该个人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技成果,因此在2017年的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评选中荣获了三等奖的殊荣。他的研究成果对相关领域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受到了广泛的认可。 三、评选标准和流程 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选标准严格,主要包括项目或成果的创新性、实用性、科学性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评选流程一般包括提名、初审、终审、公示等环节,确保评选过程的公平公正。 四、获奖意义和影响 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对于表彰科研工作者的努力和成就,推动科技创新具有积极的意义。获奖项目和个人的名单公布后,往往会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并在相关领域产生积极的影响,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展望 未来,教育部将继续举办科学技术进步奖评选活动,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搭建一个展示自己成果、交流学术观点的评台。希望在未来的评选活动中,更多的优秀项目和个人能够脱颖而出,推动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不断进步。

四川省建设厅关于印发《四川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评选办法》及《四川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评选工作细则》的通知

四川省建设厅关于印发《四川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评选办法》及《四川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评选工作细则》的 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四川省建设厅 •【公布日期】2007.05.10 •【字号】川建发[2007]47号 •【施行日期】2007.05.1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勘察设计 正文 四川省建设厅关于印发《四川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评选办法》及《四川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评选工作细则》的通知 (川建发[2007]47号) 各市、州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使四川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的评选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四川省建设厅参照《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评选办法》,并结合我省具体情况对《四川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评选办法》及《四川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评选工作细则》进行了修订,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四川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评选办法 2、四川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评选工作细则 四川省建设厅 二OO七年五月十日附件1: 四川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评选办法

第一条为了激发广大工程勘察设计人员的责任感与荣誉感,引导激励他们在工程勘察设计工作中积极践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立足自主创新,为社会提供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优秀勘察设计成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四川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以下简称“省勘察设计大师”)是四川省勘察设计行业的省级荣誉称号。评选工作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择优的原则,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进行。 第三条四川省建设厅成立四川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评选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对“省勘察设计大师”评选工作的组织领导,成员由四川省建设厅领导、相关处室、四川省勘察设计协会及在川部分大型勘察设计企业负责人组成。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四川省勘察设计协会,负责“省勘察设计大师”的申报工作和日常工作。 第四条“省勘察设计大师”每2-4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名额一般不超过20名,具体评选名额和申报名额分配由“领导小组”根据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完成的勘察设计产值、代表成果(作品)及科技进步水平确定。 第五条“省勘察设计大师”应当具备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勘察设计领域取得卓著成绩,在省内外乃至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社会责任感、取得正高级技术职称的中国公民; (二)自取得大学本科学历后,累计从事工程勘察或工程设计工作(含研究生就读期间)15年以上(有特殊贡献者除外); (三)为了激励优秀中青年技术人才脱颖而出,申报年龄一般不超过65周岁

科技进步奖申报材料范文

篇一:(新)2013省级科技进步奖申报材料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推荐书 (科技进步奖) 一、项目基本情况 第一完成单位基本情况二、项目简介篇二:科技进步奖申报材料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推荐书”填写内容指导 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 主要贡献: 本项目是华荣集团有限公司独立开发,应用节能环保的新光源,经过大量的试验,通过自主研发大胆设计,采用防爆灯内部电器腔与光源腔之间设置通风对流散热孔, 光源腔产生的热量通过通风对流孔中空气对流带走的热量, 使光源腔热量有效散发,满足光源及电器附件工作环境要求,保证灯具稳定工作。项目为首创,已经申报并取得了实用新型专利保护,拥有独立的自主产权, 唯一一家采用此设计的通风对流散热孔形式。 不超300字 主要完成人情况 对本项目的创造性贡献 李总: 应用创新:电磁感应灯作为电光源的换代产品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可,也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利用高频电磁场激发无极放电腔而发光的一种新型照明光源,发光原理为高频电磁场能量以感应方式耦合进灯泡内,激发灯泡里的稀有气体电离而形成等离子体,等离子受激发原子返回基态而自发辐射出紫外线,而导致灯泡内壁的荧光粉受激发而发出可见光。特点:超长寿命(100000小时)、无电极、无光衰、瞬间启动和再启动、无频闪、显色性好。 结构创新:现有技术中防爆灯结构均采用光源内装,光源产生的热量使防爆灯具内部温度升高,内部的高温利用热传导通过铝合金外壳表面散发热量。但由于灯具内部的高温产生,散热不充分,形成灯具光源及电器附件寿命降低,维护频繁。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公司经过大量的试验,通过自主研发大胆设计,采用防爆灯内部电器腔与光源腔之间设置通风对流散热孔, 光源腔产生的热量通过通风对流孔中空气对流带走的热量, 使光源腔热量有效散发,满足光源及电器附件工作环境要求,保证灯具稳定工作. 王亚德、章明高: 结构创新:现有技术中防爆灯结构均采用光源内装,光源产生的热量使防爆灯具内部温度升高,内部的高温利用热传导通过铝合金外壳表面散发热量。但由于灯具内部的高温产生,散热不充分,形成灯具光源及电器附件寿命降低,维护频繁。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公司经过大量的试验,通过自主研发大胆设计,采用防爆灯内部电器腔与光源腔之间设置通风对流散热孔,光源腔产生的热量通过通风对流孔中空气对流带走的热量,使光源腔热量有效散发,满足光源及电器附件工作环境要求,保证灯具稳定工作。

四川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

四川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四川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管理,提高软科学研究工作质量,突出重点,使软科学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特制定本办法。 软科学研究的范围 第一条软科学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新兴科学,它以为决策科学化服务为目的,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选择的优化方案。 第二条软科学研究的范围主要包括:战略研究,规划研究,政策研究,管理研究,体制改革研究,法规研究,技术经济分析,重大项目可行性论证,以及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等。四川省软科学研究计划,主要围绕我省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社会持续发展战略;重点产业、行业技术政策;加速科技进步,促进改革与发展等方面的重大课题组织超进研究。 第三条四川省软科学研究计划的编制,以国家和我省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科学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为依据;以加速全省科技进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以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服务为目标;突出重点,立足应用,择优支持有实际应用前景、影响面广、综合集成度高、具有一定超前性、对决策有重大作用和影响的项目。纯技术性理论、纯自然科学理论、纯社会科学理论、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办法、制度等不属于软科学研究范畴. 项目的申报 第四条省科委负责省级软科学研究项目的计划管理和申报项目的审核工作,具体承办处室是省科委政治法规与体制改革处。 第五条项目申报单位根据软科学研究范围选题填写《四川省软科学研究项目计划申报书》,经省级主管部门或市地州科委归口审查并签署意见加盖公章后统一报送省科委。省科委不直接受理基层单位和个人申报的项目. 第六条对已承担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单位,若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研究任务,不得继续申报下一年度新上项目。 第七条每年第四季度为次年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时间。逾期不予受理。 项目的审定和管理 第八条软科学研究计划立项综合评价指标如下; (一)重要性.用来衡量项目所研究的问题对国家、省、部门和地区的重大决策,对促进经济、科技、社会协调发展所能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以及所具有的重要程度. (二)必要性.用来衡量项目所研究的问题适应当前国家、省、部门和地区经济、科技、社会协调发展和各级领导重大决策要求的程度。 (三)紧迫性.主要用来衡量项目所研究的问题与当前决策需要之间的差距,项目所研究的问题对解决国家、省、部门和地区当前重大决策的迫切程度. (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用来衡量项目可能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的、近期的和远期的;有形和无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可行性。用来衡量项目所提出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案、技术路线是否可行,当前所具有的数据、信息和背景材料,以及通过调查所可能搜集到的数据、资料等是否能满足项目研究工作的需要,按照预定的研究方案、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当前所具有的工作基础是否能按期达到项目所提出的研究目标。 (六)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主要用来考察项目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