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豆奶和豆粉的生产工艺

营养豆奶和豆粉的生产工艺
营养豆奶和豆粉的生产工艺

营养豆奶和豆粉的生产工艺

刘红玉1,赵国志2,孙贵宝3

(1.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2.双城市农机安全监理站,黑龙江双城150100;3.天津农学院,天津 300384)

[摘要] 据营养调查显示,我国平均每人每日摄入蛋白质67g,低于维持人体健康75g 的需要量。而大豆中蛋白质含量高达 40%。因此,大力开发利用大豆等优质植物蛋白是提高我国人民蛋白质供应量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为此,介绍了以大豆为原料生产豆奶、豆粉的工艺,并对生产过程中易产生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 豆奶;豆粉;生产工艺

[中图分类号] TS214.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88X(2002)03─0153─01

1 豆奶和豆粉的营养特性

豆乳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不仅与牛乳相似,而且还具备牛乳所没有的优点:一是含有植物蛋白,不含胆固醇;二是所含油脂大多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无牛乳脂肪中饱和脂肪酸的不良影响;三是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可消除人体自由基,延缓衰老;四是含卵磷脂多,有防治肝硬化和脂肪肝的作用;五是不含乳糖,避免了对牛乳过敏的儿童在饮用时所产生的呕吐、腹痛和下痢等现象。

营养豆奶是大豆经一系列科学加工而成的一种直接饮用的植物蛋白饮品,其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配比合理、状态均匀稳定、口感细腻、可及时有效地补充营养、缓解大脑疲劳。豆奶粉是在豆奶的基础上,经浓缩、二次均质和喷雾干燥等工艺制成的,具有携带方便、保质期长等优点。

2 生产工艺流程

(1) 生产设备。生产设备主要有制浆机组、离心机、均质机、高压均质机、双效降膜蒸发器、喷雾干燥塔、无菌灌装机组及带喷涂流化床等。

(2) 工艺流程。豆奶和豆粉的生产工艺为:

┌高频┐ 大豆→粗选→去

石→精选→烘干→脱皮→灭酶→ 粗磨→精磨→分

离→配料→过滤→均质→杀菌→ 真空脱臭→暂存

→无菌灌装→豆奶

浓缩→高压均质→暂存→喷雾干燥、喷涂→集粉→包装→豆粉

3 生产工艺要点

(1) 去杂。原料经去杂后去除豆秆、豆壳、泥石、金属、不完善粒和异粮粒等杂质。

(2) 烘干脱皮。去皮率达 95%以上,损耗在 3% 以下。

(3) 灭酶。脱皮后大豆经浓度为0.2%的热碱水灭酶。

(4) 磨浆。大豆经粗磨和精磨后,提高其蛋白质的利用率和固形物的回收率。

(5) 分离。用离心机除去豆浆中的豆渣。

(6) 配料。为了提高成品豆乳的营养价值与商品价值,可按照产品配方和标准要求加入各种营养强化剂、风味物质、甜味剂、果汁及食品添加剂。由于豆浆中脂肪和蛋白质不能够形成稳定的乳化体系,使豆浆易在短期内产生分层现象。另外,豆奶中蛋白质在温度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变性,产生沉淀、凝固和分层现象。若在豆奶中添加一定量的稳定剂和乳化剂,可以起到稳定作用。

(7) 均质。通过均质机均质,改善产品的口感与稳定性。

(8) 通过高温瞬时杀菌可防止产品腐败变质;同时破坏原存在于生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而且加热处理后产品的风味将得到改良。

大豆中存在的抗营养因子有胰蛋白酶抑制素、血球凝集素、尿素酶、(下转第156 页)

[收稿日期] 2002-04-06

[作者简介] 刘红玉(1970-),女,黑龙江兰西人,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工程师,主要从事大豆深加工方面的研究工作。

- 153 -

2002 年 8 月 农 机 化 研 究 第 3 期

The Study of Pressure Fluctuation and Gas Motion

In the Engine Air-in Pipe

Wu Xiao-jiang

[Abstract] The airflow data in the intake pipe of a single-cylinder diesel enigma under various engine speeds and loads are measured.The varying rules of these data are also analyses.In addition,it is found that the Mach number Z in the intake pipe is no longer a monotonic function of engine speed,and is also not a constant at engine constant speed and variable load.

Pressure [Key words] Wave;Airflow;Intake Air;Diesel Engine

-156-

维维豆奶广告策划书

维维豆奶广告策划书 豆奶是一种营养全面的健康饮品,但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处于较弱的地位,豆奶打开销路的关键在于培养消费者的观念和准确的市场定位。如开发得当,大有市场。 一.市场分析 就豆奶产品的市场开发来说,豆奶的消费者的观念培育是头号问题:豆奶行业作为植物蛋白的分支,仍然处于一个教化消费者的初级阶段,市场的培育仍然是整个行业需要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人们对牛奶的重要性认识已经成为了一个先入为主的诱导。 行业的集中程度低:大多处于以区域为半径的辐射型消费原生形态,市场还处于散点市场阶段,如何向块状同质化市场进行过渡,是行业急待解决的问题。行业内缺乏强有力的领导品牌,行业更加缺乏资源的优化整合者,无人牵头将引导这个行业逐步引向集中阶段发展。 行业缺乏高附加值的中高档产品支撑:产品主要以原始的植物蛋白原浆为主,缺乏高附加价值的中高端产品。市场也缺乏细分。 缺失优秀的商业运作模式:豆奶的渠道运作主要以产地作为基地进行原始的自然分销方式,传统流通渠道仍是众多厂家的主要依靠对象,缺乏有效的成熟的商业模式可供借鉴与模仿。豆奶从品类上是继续依附牛奶?作为牛奶的一个分支,一个品类?还是大胆的跳出牛奶阴影的笼罩,自立门户,作为一个与牛奶平行的类别呢?这不但是需要勇气,还需要整个行业团结一致的力量。在商业模式上是沿用牛奶等快速消费品的商业模式?还另辟蹊径,重新构建一套适合豆奶业的商业模式?这一些都是值得探讨与研究的问题与命题。 豆奶的行业引导与推广还声音比较稀薄:豆奶业的观念培育、品牌建设、营销推广、营销体系建设等等,还缺乏足够的支撑点,对于消费群体的培育和其他品类的争夺仍处于比较薄弱的状态。缺乏像“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这样的行业响亮口号。 中国豆奶行业发展迟缓原因: 缺乏市场运作的经验与方法:豆奶在我国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缺少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相比于其他饮料,豆奶的前期发展政府支持力度较大。豆奶虽然属于技术含量较高饮料产品,其生产经营仍需符合饮料的市场投入大的规律,但目前豆奶生产企业由于效益不好,在市场上的投入相对较小,对品牌、对豆奶营养

调配豆奶的生产工艺与配方

调配豆奶的生产工艺与配方 1.前言 豆奶类饮料是以黄豆为主要原料,经磨碎、提浆、脱腥等工艺制得的浆液中加入水、糖液等调制而成的制品,如纯豆奶、调制豆奶等。纯豆奶为大豆研磨后,萃取出的性状良好的呈乳白色至淡黄色的乳状液体制品,其黄豆固形物含量不低于6%(以折光计)。调配豆奶为纯豆奶加入糖类、甜味剂、香精、乳化剂等配料制得的制品,其大豆固形物含量不低于3%(以折光计)。本文主要介绍调配豆奶生产工艺与配方。 2.调配豆奶的生产工艺 2.1调配豆奶生产工艺流程 原料→浸泡→脱皮→清洗→磨浆→分离豆渣→调配→煮浆→均质→灌装→杀菌 2.2调配豆奶的操作步骤 1)原料的选择 黄豆的质量直接影响饮料的品质,黄豆富含蛋白质,脂肪,也易受黄曲霉菌的污染。因此应选择新鲜,无霉烂变质,成熟度较好的原料。 2)浸泡 经过预处理的黄豆一般都需浸泡。浸泡后的豆子细胞结构软化,组织疏松,这样可以降低磨浆能耗和设备磨损,提高胶体的分散程度和悬浮性,

蛋白质的提取率也可增加。浸泡时,要根据季节确定浸泡水温和时间,一般不宜用沸水浸泡,以免蛋白质变性。通常夏季浸泡温度稍低,时间稍短;冬季浸泡温度稍高,时间稍长。浸泡时间过短会影响蛋白质的提取率;时间过长,易引起微生物繁殖生长,蛋白质及糖类物质发酵分解产生酸味,影响成品的风味和稳定性。 3)脱皮清洗 黄豆需进行脱皮处理,常见的方法有二种,(1)干法脱皮(2)湿法脱皮。实践证明,干法脱皮时应控制含水量,以提高脱皮效果;湿法脱皮要使豆子吸足水份,脱皮效果才能提高。 4)磨浆 为了不影响原料提取率,浸泡好的原料要加水,约为配料水量的50%-70%,经粗磨后送入胶体磨细磨。 5)分离 将料液通过200-300目过滤布滤去渣,将浆渣用80℃的水经搅拌,再经研磨甩渣分离2-3次,力求将渣中残存的水溶性蛋白质提出来,以此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6)调配 经分离得到的汁液按各种配方要求进行加水调配,将余下的30%—50%水量用于溶解乳化剂、增稠剂、白砂糖、甜味剂等。为使其与分离汁液混合均匀,可用胶体磨磨制,以改善饮料的口感和细腻感。

豆奶粉的制作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日期:2012.4.6 实验题目:大豆蛋白粉制作成绩: 课程名称:大豆深加工 技术 一.实验目的: 通过制作豆奶粉,了解和掌握豆奶粉生产工艺流程 二.实验原理简要说明: 湿法豆奶粉是大豆经去杂、浸泡、磨浆、浆渣分离、灭酶、脱臭、调制、均质、杀菌、浓缩、喷雾干燥制成的富含蛋白质的粉状产品。 三.实验设备 大豆、白砂糖、多功能豆腐机、均质机、喷雾干燥装置、天平、盘秤、不锈钢盆、盆、勺 四.实验内容 湿法豆奶粉生产工艺流程:原、辅料选择浸泡磨浆浆渣分离脱腥灭酶调配均质杀菌浓缩喷雾干燥豆奶粉 1、原辅料选择:原料大豆尽量选完成后熟的新豆,陈豆出浆率低。白砂糖应符合国标 317-1998一级品要求。 2、浸泡:浸泡水和豆的比例为4:1,浸泡水的PH控制在6.5-7之间,水温一般在15-20℃之间,浸泡时间根据季节和车间内温度调整。冬季浸泡时间为14-18小时,夏季为5-8小时,春季浸泡8-14小时。浸泡结束后的大豆用清冷水冲洗。 3、磨浆与精磨:磨浆可用胶体磨,精磨可用牙板磨或爪式粉碎机,利用胶体磨的剪切作用使得大豆颗粒变小,利用牙板磨或齿爪式粉碎机的锤击作用再使小颗粒细胞膜破坏变形,分离时利于提高溶出率。粗磨时可使用热的弱碱水,其总用水量以分渣后豆浆浓度在8%-9%之间为宜。水量越多浸出的可溶性成分也越多,但加水量过多时,会使浓缩时间延长,增加运营费用,所以加水量要适宜。 4、浆渣分离:采用浆渣分离机进行分离。筛网使用80-100目比较合适。 5、杀菌脱腥灭酶:超高温瞬时杀菌机,灭菌温度达到125-135℃,4-6s内完成瞬间灭酶杀菌,物料脲酶检验均能达到阴性,因杀菌时间短,对蛋白质变性的影响也较小,使用直接加热式超高温杀菌闪蒸脱腥设备经高温瞬时杀菌后,物料直接进入闪蒸脱腥罐,能快速除去豆腥味,产品口感好。 6、调配:主要辅料为砂糖、饴糖、鲜奶、奶粉。砂糖和饴糖需要先化成糖浆过滤后加入配料罐。 7、均质:豆奶经高压均之后,组织细腻、口感柔和、稳定性好,冲调后存放一定时间后不分层、无沉淀,蛋白、脂肪粒径减少,同时也将少量变形蛋白颗粒进一步细微化,易于人体吸收。湿法除渣工艺生产豆奶粉进行一次均质即可,均质温度为60-70℃,均质压力为20-30Mpa。 8、浓缩浓缩的目的是降低物料中的水分,浓缩物料的固形物含量是造粒的基础,在浓缩时既要考虑降低豆奶黏度,又要尽量提高固形物含量,确定二者最佳平衡点是浓缩工序的关键,通常情况下浓缩固形物含量在15%左右。制无糖粉时可加

实验三豆奶的加工

1.豆奶是原汁原浆,经磨浆后还需精磨(用胶体磨),并加多种辅料、添加剂、维生素、微量元素、植物油、砂糖、奶粉等(不允许加糖精、色素、防腐剂)。 2.豆奶的生产机理是利用了大豆蛋白质的功能特性和磷脂的强乳化性,因此豆奶需经均质乳化(用高压均质机)或超声波处理使蛋白质,油脂、磷脂及各种辅料等形成牢固的多元缔合体,得到极细而均匀的固体分散物和液体乳化物,在水中形成均匀的乳状分散体系。具有奶状的稠度,人体能吸收75%左右。 3.大豆在磨浆过程中,大豆皮层下的脂肪氧化酶,在空气和水存在的条件下与油脂发生作用生成酮、醛、醇类等物质产生豆腥味,又由于大豆的卵磷脂被氧化时产生内脂类、呋喃类、醇类、醛类等,也出现多种不良气味;在豆奶生产过程中,有除腥、除臭等工序, 4.大豆中有很多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素,尿素酶、低聚糖、雌激素、氰类化合物等。这些抗营养因子有毒副作用,食用后会造成新陈代谢失常和抑制人体生长、发育的不良后果。在生产豆奶时,采用高温高压灭菌或瞬间超高温灭菌的同时,可以消除抗营养因子的毒副作用。豆奶口感柔和、组织细腻、有豆香味、无豆腥味,营养全面、丰富、科学、合理。豆奶是天然植物蛋白保健饮料,可添加各种果汁制成各种果味豆奶,品种繁多。豆奶属于饮料系列,保质期可达半年以上。豆奶的营养价值高于牛奶,豆奶中还含有牛奶没有的磷脂、核酸、异黄酮等多种抗癌物质,又没有牛奶中对人体有害的胆固醇、半乳糖、饱和脂肪酸等。 实验三豆奶的加工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植物蛋白奶饮料的工艺过程。 2、掌握豆奶的基本制做方法和关键操作步骤。 二材料及用具 大豆、花生、牛奶、白砂糖、添加剂;食品料理机(磨浆机)、胶体磨、均质机、电磁炉等。三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工艺流程 3.1 豆奶浆液的制备 大豆→除杂→清洗→浸泡→去皮→磨浆(80℃热水) 3.2 花生仁前处理 花生米→除杂清洗→浸泡→去红衣→磨浆 3.3 制造流程 豆浆、花生浆等→加热调配(85℃下进行)→均质乳化→瓶装密封→杀菌→冷却→成品 (二) 操作要点 黄豆前处理: (1)原料筛选:去除黄豆原料可能掺杂的泥沙、豆叶、秸杆及霉豆等异常。 (2)原料浸泡:豆通过浸泡可以软化细胞组织,提高胶体分散程度和悬浮性,以利于对有效成分的提取,增加得率。将黄豆倒入水槽中,水量大约是原料量的5倍左右。浸泡后大豆的重量约为原重的2倍左右。浸泡时间视水温而定,当水温在10℃以下时,浸泡时间控制在10~12小时;水温在10~25℃时,一般浸泡时间在6~10小时。浸泡还可采用高温浸泡法:80-85℃,0.5-1h。 2、花生前处理:选取无杂质、无霉变的优质花生,清洗后在常温下浸泡10~12小时,或者用60~70℃小苏打热溶液浸泡5~6小时。可在水中加入碳酸氢钠来调节pH值,控制pH值在7.5~9.5之间。小于7.5不利于抑制脂肪氧化酶的活性,导致 花生腥味、涩味加重;pH大于9.5一方面用碱量加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对某些营养

豆奶制作实验报告

豆奶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了解豆奶加工原理及其工艺流程,了解豆奶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如豆腥味、稳定性差易油脂上浮或沉淀等。 二、实验原理:豆奶是一种蛋白类饮料,是由于磷脂的乳化使得豆中的蛋白和脂肪形成稳定的乳化体系。豆奶生产是利用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和磷脂的强乳化特性。经过变性后的大豆蛋白质分子疏水性集团大量暴露于分子表面,分子表面的亲水性集团相对减少,水溶性降低。这种变性的大豆蛋白质、磷脂及油脂的混合体系,经过均质处理,互相之间发生作用,形成二元及三元缔合体,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在水中形成均匀的乳状分散体系,即为豆乳。 三、实验材料:磨浆机、锅、瓶子、杀菌锅、电磁炉、勺子、封盖机、盖子、均质机 四、实验材料:大豆、糖、奶粉 五、实验方法: 大豆→清洗→浸泡→去皮(湿豆600g)→磨浆(1-1.5kg水,80度)→过滤→加热调配(85度下,使用纱布,5%白糖,0.2%奶粉)→均质(压力200-250kp/cm2,略,机器坏)→装瓶密封→杀菌(121度、15-20min、每组杀一瓶,感官及理化指标测定)→冷却→成品 六、工艺要点 1、浸泡:95℃水浸泡3~5min; 2、去皮:本实验采用湿法手工去皮,将浸泡好的黄豆外软化的皮去除,可减少土壤中带来的耐热菌,改善豆奶风味,限制起泡性,缩短脂肪氧化酶钝化的时间,降低产品中蛋白质在贮存中的热变性,防止非酶褐变,赋予豆奶产品以良好的色泽。 3、磨浆:将去皮完的黄豆放到磨浆机中进行磨浆,分出渣和汁,磨浆要求磨得细,同时要加入80℃的水进行磨浆。研磨时水:豆=4:1。 4、调配:配方中加入0.2%的奶粉、5%的白砂糖,加入各种配料保证充分混合达到规定浓度。 5、均质:为防止成品发生乳相分离,脂肪上浮,蛋白质沉淀的现象,改善豆奶口感,

食品微生物检测实验

实验一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检验 一、实验目的要求 1、了解细菌总数检验的意义。 2、掌握样品稀释处理的方法和菌落总数计数的方法 3、掌握国标法测定菌落总数的方法和技能 4、熟练无菌操作技术。 二、原理 菌落总数是指食品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得1g或1ml检样中所含细菌菌落总数。菌落总数主要作为判别食品被污染程度的标志,也可以应用这一方法观察细菌在食品中繁殖的动态,以便对被检样品进行卫生学评价时提供依据。 菌落总数并不表示样品中实际存在的所有细菌总数,菌落总数并不能区分其中细菌的种类,所以有时被称为杂菌数,需氧菌数等。 三、试剂和仪器 (一)最先准备的器材(清洗、烘干、包扎、灭菌) 规格名称数量用途 1、500ml广口瓶1个稀释样品 2、500ml三角瓶1个配制生理盐水 3、250ml三角瓶2个配制营养琼脂 4、18×180mm试管3支稀释样品 5、1ml移液管 5 支 6、直径为90mm平皿10套倒营养平板 7、250ml量筒1支 8、玻璃珠:直径约5mm (二)应灭菌、消毒的器材 剪刀1把不锈钢药匙1把称量纸:适量 酒精消毒的器材:吸耳球1个,滴管胶头4只,开瓶器

(三)应制备的培养基 培养基总量所用容器 1、0.85%NaCl生理盐水1瓶300ml/瓶500ml三角瓶 2、平板计数琼脂(PCA)培养基:2瓶100ml/瓶250ml三角瓶 四、实验内容 (一)、基本操作过程: 样品称量→→样品稀释→→倾注平皿→→培养48小时→→计数报告。 (二)、样品的稀释(样品的处理) 样品:袋装乳粉 外包装消毒→→无菌称样品25g→→加无菌生理盐水→→加盖振荡摇均匀 1、用75%酒精棉球擦拭消毒袋口,用无菌剪刀开封取样。称取检样25g,放入装有适量玻璃珠的灭菌广口瓶子中,然后用225mL温热的灭菌生理盐水徐徐加入(先加入少量生理盐水将乳粉调成糊状,再全部加入,以免奶粉结团),采用振摇法(用力快速振摇50次,振幅不小于40cm)振摇均匀,即为1:10的稀释液。固体检样在加入稀释液后,最好置灭菌均质器中以8000~10000r/min的速度处理1min,制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2、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振摇试管混合均匀,制成1∶100稀释液。 3、另取1ml灭菌吸管,按上项操作顺序作10倍递增稀释液,如此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另一支1ml灭菌吸管。 4、根据对检样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分别在作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即以吸取该稀释度的稀释液1ml于灭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做2个平皿。 5、用1ml生理盐水作空白对照试验,做2个平皿。 注意: ①吸管尖端不要触及瓶口或试管口外部,也不得触及管内稀释液。 ②吸管插入检样液内取样稀释时,插入深度要达2.5cm以上,调整时应使管尖与容器内壁紧贴。 ③进行稀释时,应使吸管内的液体沿管壁小心流加入,以免增加检液。 ④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一支1ml灭菌吸管。

脱脂大豆粉加工工艺

脱脂大豆粉是以脱脂大豆为原料加工而成的豆粉。脱脂大豆的加工脱脂大豆是提取油脂后的残余物。因提取油脂的方法不同有豆粕和豆饼之分,豆粕是指用溶液浸出法提取油脂后的残余物,而豆饼则是指用压榨法提取油脂后的残余物。在脱脂大豆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大豆蛋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性,因此,用不同方法所加工的脱脂大豆的性状有所差异。在脱脂过程中,导致蛋白质变性的主要原因有:受热程度、溶剂种类及大豆所处的状态等。如用正己烷这样的疏水性低沸点有机溶剂,且在整个加工过程中注意温度不超过60℃,则蛋白质不会变性,而用酒精这样的亲水性溶剂则易使蛋白质变性。1.压榨法制取脱脂大豆压榨法是通过对大豆加压提取油脂来获得脱脂大豆的。又因压榨前大豆处理温度的不同可分为冷榨法和热榨法。冷榨法是采用软化处理的大豆,不经加热,直接加压压榨提取油脂,获得脱脂大豆的方法。由于在压榨前未进行加热,蛋白质变性小,使脱脂大豆中可溶性蛋白质保持率能达到80%~90%,但冷榨法所得脱脂大豆中脂肪含量较高,因而在贮藏中易引起油脂的氧化酸败。为了提高出油率,人们往往先把大豆预热压扁,在压榨过程中,再用蒸汽加热,以降低油的粘度,使其容易流出。如大豆在榨油前经125℃左右的温度热炒,榨油时,在137.2~166.6兆帕的压力下,保持1~3分钟,受热在130℃以上,故称其为热榨法。用热榨法获得的脱脂大豆脂肪含量低,水分较少,易粉碎,但大豆蛋白发生了相当大的热变性,水溶性蛋白质的比率在30%以下,故热榨脱脂大豆宜作为脱脂豆粉加工的原料。2.溶剂浸出法制取脱脂大豆溶剂浸出法是将大豆经适当的热处理、压扁,再用有机溶剂提取油脂,获得脱脂大豆的方法。用此方法获得的脱脂大豆呈颗粒状,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水分也低,又易于粉碎。其蛋白质变性程度主要因溶剂的种类及脱脂大豆与溶剂分离的方法不同而异。一般来说,以石油系溶剂为主的疏水性很强的溶剂,使脱脂大豆蛋白质变性的力量非常弱,即使用较高温度处理,蛋白质也几乎不变性。与此相比,酒精等亲水性强的有机溶剂,则使蛋白质变性的力量很强。因此,通常制取脱脂大豆用的溶剂是疏水性很强的正己烷。以前使用石油醚,石油醚并非单一组分物质,其中含有高沸点成分,所以除掉溶剂要用过热蒸汽,因此,制成的脱脂大豆的蛋白质变性程度很高,它只宜用作制备酱油和味精的原料,而不宜用来生产脱脂豆粉。使脱脂大豆与溶剂分离的方法主要取决于溶剂的性质,即亲水性大小和沸点高低,以及溶剂浸出的方法。如上所述,采用亲水性小的疏水性、低沸点有机溶剂时,因在低温条件下便可使脱脂大豆与溶剂分离,故使蛋白质的变性小,反之,蛋白质的变性较强。溶剂浸出法可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两种,间歇式由于脱脂大豆和溶剂分离采用蒸汽直接接触的形式,所以使蛋白质变性的程度高。而连

软饮料、加工部分实验

实验碳酸饮料的制作技术 一、实验目的掌握碳酸饮料的制作技术; 二、主要仪器、设备和原辅材料 充汽机、测糖仪、燃气灶、盆、锅、瓶和瓶盖、白砂糖、CO2、色素、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香精等 三、实验原理在压力的作用下,使CO2和水密切接触,进而生成H2CO3 四、实验方法 1.工艺流程 原料→ 预处理→调配→ 灌装→ 冷却→ 碳酸化→ 密封 2.配方 白砂糖1kg 糖精1 g 甜蜜素1 g 防腐剂(苯甲酸钠)2g 柠檬酸13g 日落黄2g 胭脂红0.01 g 桔子香精15g 加水定容至2L 3.操作要点 糖浆的制备:定量的糖溶解到定量的水中,加热煮沸5分钟,过滤后备用。 添加剂的处理:将稳定剂用温水溶解、过滤后备用。 调配:按配方要求将处理好的各物料混合,搅拌均匀。 灌装:按糖浆、水1︰4的比例混合。 密封、冷却:密封后放入冰箱中冷却至5℃。 碳酸化:充入CO2 五、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实验豆乳的制作技术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豆乳的制作方法;同时了解同类产品的制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原料预处理后,经热磨浆、调配、均质、杀菌等工序,制得风味好、稳定性高、营养丰富、保存期长的制品。 三、实验材料、仪器设备 大豆、奶粉、白糖、稳定剂、乳化剂、消泡剂等

磨浆机、胶体磨、燃气灶、量筒等。 四、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清洗→浸泡→加热→磨浆→浆渣分离→调配→均质→脱气→杀菌→灌装→冷却 五、配方 大豆6㎏白砂糖5㎏CMC-Na豆奶复合稳定剂0.25㎏消泡剂0.018㎏花生油几滴加水至100㎏ 六、操作要点: 原料选择:把腐烂粒、虫害粒、异物等剔除; 浸泡:3倍水浸泡12小时左右; 磨浆:磨浆机磨两次,过滤; 均质:先加热至60 ℃,均质两次; 脱气:加热、削泡; 七、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实验果肉型果蔬饮料的制作技术 一、实验目的掌握果肉型山楂饮料的制作技术;了解同类产品的制作方法 二、主要仪器、设备和原辅材料 胶体磨、打浆机、测糖仪、燃气灶、菜刀、菜板、盆、锅、瓶和瓶盖 白砂糖、胡萝卜、山楂、色素、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等 三、实验原理 原料预处理后,经打浆处理,使果汁中保留微细的果肉微粒,再经均质、脱气操作,使果肉微粒进一步破碎且大小均匀,并去除产品中氧气,防止制品出现分层和氧化变质,最后经杀菌处理,延长制品的保质期。 四、实验方法 1.配方:山楂浆300g 胡萝卜浆180g 糖浆(60%)200g 黄原胶0.5g 羧甲基纤维素钠1.5g 胭脂红0.03g Vc 0.5g 加水至1000g 2.工艺流程

豆奶制作流程

豆奶的制作过程: 浸泡适度的大豆,呈脆性状态,在研磨时蛋白体右得到充分破碎,使蛋白质能最大限度地溶出。浸泡用水最好采用软水,用水量为原大豆的三倍,水温60℃,时间5 小时。水温80℃擦哈,1-2 小时。 b 、大豆脱皮:大豆脱皮通常可在浸泡工序之前,也可采用湿法脱皮,即在大豆浸泡之后再脱皮。大豆通过脱皮,可减少土壤中带来的耐热菌,改善豆奶风味,限制起泡性,缩短脂肪氧化酶钝化的时间,降低产品中蛋白质在贮存中的热变性,防止非酶褐变,赋予豆奶产品以良好的色泽。 c 、磨浆与灭酶:大豆中的脂肪氧化酶活性很高,它可以催化氧分子氧化脂肪中顺-1.4戊- 二烯的不饱和脂肪酸及脂肪酸酯,生成过氧化物。当大豆的细胞壁破碎后,只需有少量水分存在,脂肪氧化酶就可以与大豆中的亚油酸、亚摩酸等底物反应,发生氧化降解,产生明显豆腥味。其途径为:采用热磨法进行磨浆与灭酶:将浸泡好的大豆沥去浸泡水,另加沸水磨浆,并在高于80℃的条件下保温10-15分钟,使脂肪氧化酶彻底化(见图一)。浆体细度应为90%以上的固形物通过150 目滤网。 d 、分离与脱气:豆浆经分离将浆液与豆渣分开。分离豆浆采用热浆离心分离,这样可降低浆体粘度,有助于分离。分离一般控制于豆渣含水量在85%以下。真空脱气主要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去除豆奶中的异味物质。通常分两部完成,道德将豆奶加热到140 -150 ℃,然后将热浆体迅速导入真

空冷却室,对过热的豆奶抽真空,豆奶中的异味物质随着水蒸汽迅速排出。经过真空脱气后,物料温度降至75-80℃左右。 e 、豆奶的调制:豆奶的调制按照产品配方和标准要求,在配料缸中将豆浆、甜味剂、植物油、乳化剂、钙强化剂、香料等充分搅拌混合,并调整到规定浓度。植物油添加量为成品的1 %,通常使用精制豆油。甜味剂通常使用白砂糖,添加量为成品3 大豆含蛋白质约30~40%,脂肪约15~20%;富含人体唯一必需的脂肪酸——亚油酸及丰富的磷脂,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血脂、抑制脂肪血管壁沉积,并具有健脑作用。大豆中还含有碘、胡萝卜素、纤维素、维生素E、铁、锌、硒等,具有抗癌、健身、补血之功能。利用大豆制成豆奶,是使这些成分变成能为人体可吸收的最为有效的方法。 1、生产工艺流程 大豆→精选、清杂→灭酶→浸泡、脱皮→磨浆→过滤→煮浆→配料→精磨→均质→装瓶→加热、灭菌→降温→贴标→成品 2、配方(以100kg产品计,单位:kg)

豆奶粉的加工工艺

●适用技术● 豆奶粉的加工工艺 1.大豆选择 豆奶粉的生产主要利用大豆蛋白质。因此,如何正确选择蛋白质含量高的大豆,对豆奶粉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一般情况下,凭借直观分析可进行大豆选择。凡皮薄色淡、光泽较浅的大豆,蛋白质含量高,反之则低;粒齐饱圆的蛋白质含量高,干瘪坚硬的则低。凡虫蛀、霉烂、受潮的大豆不宜于生产豆奶粉。 2.大豆的浸泡 生产豆奶粉,首先提取大豆蛋白质溶液——豆浆。而大豆中蛋白质被种皮和组织膜所包裹,只有经过浸泡、粉碎,破坏其组织,才能在水中释放形成溶液。浸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大豆在浸泡前应先用水淘漂,以除去漂浮的坏豆、草棒等杂物,清除灰土沙石等,淘漂后再移入浸泡缸内。 (2)浸泡用水量。大豆的吸水量约为干豆重量的1.5倍左右,膨胀后的体积约为干豆体积的2倍,浸泡时的实际用水量应大于它的吸水量,必须使大豆膨胀后仍淹没在水中。 (3)蛋白质在等电点时溶解度小。生产中,一般多采用浸泡大豆时加入约为干豆重量1‰的碱,提高浸泡液PH值的方法来增加大豆蛋白质的溶解度。此外,浸泡液中加碱,还具有抑制酶和微生物的作用,能增强凝固物的保水性。 需要注意是,浸泡用的碱水一定要先调和好,然后再倒入浸泡缸内。 (4)浸泡时间。浸泡时间是随水 温、气温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大豆以 泡开到两瓣合面的中央还留有一定 黄色凹膛,皮瓣发脆时为最好。浸泡 时间过短,大豆膨胀程度不够,蛋白 质被纤维组织缠裹紧密,释放量低; 浸泡时间过长,往往又会使豆浆糊 粘性降低,豆浆质量下降。大豆在不 同水温下的浸泡时间不同。一般水 温在0℃左右,浸泡时间为48小 时,水温为5℃、10℃、20℃、25℃、 28℃,浸泡时间分别为18、12、8、5 小时。 3.大豆的磨浆 浸泡后的大豆,要将其磨制成 豆浆糊,使大豆组织彻底破坏,这 样,大豆中的可溶性蛋白质、脂肪及 其他营养成分才能释放出来。磨浆 时应先将浸泡大豆时的浸泡液弃 除,另加水调整大豆与水的比率为 1∶10,加入约为干豆重量0.5‰碱 后,进入砂轮磨浆机磨浆。磨出的豆 浆糊以不干不稀、糙度均匀,无颗粒 感达80目为好。 4.浆渣分离 豆浆糊主要是蛋白质溶胶和纤 维的混合物,取用豆浆必须把浆渣 分离开来。可用离心式离心机进行 分离,这种分离机的滤浆布有丝绢 和尼龙两种,孔眼一般在140目/厘 米2左右。 5.豆浆过滤 分离后的豆浆液中,往往还残 留许多微细的豆渣。如不进行过滤, 将会产生两个后果:第一,这样的豆 浆液浓缩极易在加热管管壁上结 垢,影响蒸发效率;第二,降低豆奶 粉的溶解度,影响产品质量,一般采 用双联过滤器进行豆浆过滤,使用 方便,也可连续作业。 6.脱腥灭菌 在大豆加工过程中很容易产生 一种令人厌恶的豆腥味。产生豆腥 味的物质主要是在加工和贮存过程 中的脂肪氧化酶对不饱和脂肪酸的 促氧化所产生的,其机理如下: 亚油酸、亚麻酸经脱肪氧化酶 的作用,变成氢过氧化物最后变为 醛类、醇类、酮类和呋喃类。 此醛类、醇类、酮类、呋喃类等 物质是致腥物质。 脱腥方法一般多采用对豆浆进 行140℃瞬时高温处理,以致破坏 其中的脂肪氧化酶、阻止脂肪的分 解,不致于产生腥味的方法理想,也 可达到豆浆的杀菌作用。 7.调合 可以根据豆浆干物质含量按比 例加入杀菌后的糖浆及牛奶。 需要说明的是,比较理想的大 豆蛋白和牛奶蛋白摄取比例为儿童 1∶1,青年65∶35,老年人80∶20 为宜,根据此方案调合可制成不同 年龄段的豆奶粉。 8.真空浓缩 由于大豆蛋白的热敏性,故应 确定合适的操作条件。在长春市牛 奶有限公司现场实验表明,选用条 件为600~630mmHg,料液的温度 大致为50~55℃,浓缩到所需浓 度,效果理想。 9.均质 用3W RE型均质机,180公斤/ 厘米2压力下均质,可将脂肪球打 碎,分散于调合液中,达到均质目 的。 10.喷雾 喷雾干燥是决定产品物理性能 的关键过程。喷雾前物料粘度应低 于15厘泊,排风温度控制在90℃ 左右,这样获得的喷雾豆奶粉水分 保持在3%以下,速溶性好,冲调后 30分钟无分层现象。 (长春市乳品公司 于淑艳 王信) 12

实验一 花色豆奶的制备

实验一花色豆奶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花色豆奶生产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2、掌握花色豆奶制备的操作方法及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操作步骤; 3、了解豆奶制品的感官要求。 二、实验原理 豆奶是用现代化设备加工出来的,大豆经浸泡、磨碎、过滤、调制、超高温加热、脱臭、高压均质、冷却等加工过程,制成的均质、奶样、乳白色的液体。由于豆浆的植物蛋白质和脂肪球颗粒较大,人体吸收率较低,所以利用了大豆蛋白质的功能特性和磷脂的强乳化性,通过高压均质使得一些营养成分更容易被吸收。大豆在磨浆过程中,大豆皮层下的脂肪氧化酶,在空气和水存在的条件下与油脂发生作用生成酮、醛、醇类等物质产生豆腥味,又由于大豆的卵磷脂被氧化时产生内脂类、呋喃类、醇类、醛类等,也出现多种不良气味;在豆奶生产过程中,利用除腥、除臭等工序使豆奶的口感更好,更易被消化吸收。 三、实验材料和设备 1、材料:水、大豆、白砂糖、乳粉、抹茶粉、食用盐、食品添加剂、食用香精、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分子蒸馏单甘脂等 2、设备:磨浆机、高压均质机、筛网、高压均质机、灭菌锅,台秤等 四、试验方法 1、工艺流程 大豆去杂→脱皮→浸泡→钝化→磨浆提取→分离过滤→煮浆→调配→过滤 →杀菌→脱臭→均质→罐装封口→杀菌→冷却→包装→成品 2、操作要点 (1)原料的选择 采用新鲜无虫蛀、无霉变并且颗粒饱满的黄豆,如果有发霉的黄豆一定要剔除。采用去离子水以提高植物蛋白质的提取率和豆奶的稳定性,减少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等金属离子对产品口感产生不良影响。 (2)浸泡

大豆经清洗干净后,加入约为大豆质量3 倍的水,在室温(20 ℃)下浸泡10 h 左右。浸泡时,要注意水温和时间,不宜用沸水浸泡,以免蛋白质变性。浸泡时间过短会影响蛋白质的提取率;时间过长会影响成品的风味和稳定性。 (3)钝化 浸泡好的大豆采用加热钝化法,即在沸水中浸泡10 min 后再磨浆,以抑制豆浆的不良风味。如果不经热烫而直接采用冷水磨浆,产品的豆腥味很重(或:将脱皮大豆送入钝化器中进行钝化,钝化所用加热蒸汽压力为0.35~0.45兆帕。同时加入pH值为8~9的碳酸氢钠溶液。蒸汽热烫及钝化以除掉豆腥味和钝化脂肪氧化酶为度,防止蛋白质变性。时间以20分钟左右为宜。) (4)磨浆 脱皮大豆钝化后进入磨浆机进行粗磨,同时加入90 ~100℃的热水,磨浆用水必须用软化水。大豆与水量之重量比为1:9左右。出浆温度为80~85℃。粗磨后的豆浆应无豆瓣粗粒,然后细磨。细磨的同时,浆和渣分离,pH值为6.5~7.0。 (5)煮浆 磨好的豆浆先快速加热至沸腾,为了防止糊底其间需每隔1 min 搅拌1 次,待豆浆煮沸后再在100 ℃保温5 min 进行灭酶处理。 (6)调配 将白糖、食盐、单甘脂、CMC-Na 等加入豆浆中,边加热边搅拌的豆浆中,直到完全溶解为止。其中,稳定剂CMC-Na 和乳化剂单甘脂需要先用50 ℃左右的热水溶解。原料大豆和糖的比例大概1:2,和食盐比例大概0.08%,CMC-Na 添加量大概0.05%,单甘脂添加量大概0.10%,和乳粉比例大致5:1。 (7)过滤 磨好的浆液应该组织细腻、润滑、颜色乳白,用200目筛网进行过滤,得到浆液。 (8)均质 将过滤好的豆浆经高压均质机均质,压力控制在25MPa左右。 (9)灭菌 灭菌前先将消毒锅预热,待消毒锅产生蒸汽后,才将罐装好的豆奶放入消毒锅进行灭菌,灭菌温度应为121℃-123℃,保温时间为20-30min。

营养豆奶和豆粉的生产工艺

营养豆奶和豆粉的生产工艺 刘红玉1,赵国志2,孙贵宝3 (1.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2.双城市农机安全监理站,黑龙江双城150100;3.天津农学院,天津 300384) [摘要] 据营养调查显示,我国平均每人每日摄入蛋白质67g,低于维持人体健康75g 的需要量。而大豆中蛋白质含量高达 40%。因此,大力开发利用大豆等优质植物蛋白是提高我国人民蛋白质供应量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为此,介绍了以大豆为原料生产豆奶、豆粉的工艺,并对生产过程中易产生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 豆奶;豆粉;生产工艺 [中图分类号] TS214.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88X(2002)03─0153─01 1 豆奶和豆粉的营养特性 豆乳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不仅与牛乳相似,而且还具备牛乳所没有的优点:一是含有植物蛋白,不含胆固醇;二是所含油脂大多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无牛乳脂肪中饱和脂肪酸的不良影响;三是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可消除人体自由基,延缓衰老;四是含卵磷脂多,有防治肝硬化和脂肪肝的作用;五是不含乳糖,避免了对牛乳过敏的儿童在饮用时所产生的呕吐、腹痛和下痢等现象。 营养豆奶是大豆经一系列科学加工而成的一种直接饮用的植物蛋白饮品,其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配比合理、状态均匀稳定、口感细腻、可及时有效地补充营养、缓解大脑疲劳。豆奶粉是在豆奶的基础上,经浓缩、二次均质和喷雾干燥等工艺制成的,具有携带方便、保质期长等优点。 2 生产工艺流程 (1) 生产设备。生产设备主要有制浆机组、离心机、均质机、高压均质机、双效降膜蒸发器、喷雾干燥塔、无菌灌装机组及带喷涂流化床等。 (2) 工艺流程。豆奶和豆粉的生产工艺为: ┌高频┐ 大豆→粗选→去 石→精选→烘干→脱皮→灭酶→ 粗磨→精磨→分 离→配料→过滤→均质→杀菌→ 真空脱臭→暂存 →无菌灌装→豆奶 ↓ 浓缩→高压均质→暂存→喷雾干燥、喷涂→集粉→包装→豆粉 3 生产工艺要点 (1) 去杂。原料经去杂后去除豆秆、豆壳、泥石、金属、不完善粒和异粮粒等杂质。 (2) 烘干脱皮。去皮率达 95%以上,损耗在 3% 以下。 (3) 灭酶。脱皮后大豆经浓度为0.2%的热碱水灭酶。 (4) 磨浆。大豆经粗磨和精磨后,提高其蛋白质的利用率和固形物的回收率。 (5) 分离。用离心机除去豆浆中的豆渣。 (6) 配料。为了提高成品豆乳的营养价值与商品价值,可按照产品配方和标准要求加入各种营养强化剂、风味物质、甜味剂、果汁及食品添加剂。由于豆浆中脂肪和蛋白质不能够形成稳定的乳化体系,使豆浆易在短期内产生分层现象。另外,豆奶中蛋白质在温度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变性,产生沉淀、凝固和分层现象。若在豆奶中添加一定量的稳定剂和乳化剂,可以起到稳定作用。 (7) 均质。通过均质机均质,改善产品的口感与稳定性。 (8) 通过高温瞬时杀菌可防止产品腐败变质;同时破坏原存在于生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而且加热处理后产品的风味将得到改良。 大豆中存在的抗营养因子有胰蛋白酶抑制素、血球凝集素、尿素酶、(下转第156 页) [收稿日期] 2002-04-06 [作者简介] 刘红玉(1970-),女,黑龙江兰西人,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工程师,主要从事大豆深加工方面的研究工作。 - 153 -

实验三 花生乳饮料的制作

实验三花生乳饮料的制作 —、实验目的 掌握花生乳饮料的生产工艺及控制饮料成品质量的措施。 二、实验原料、试剂、仪器 原料:花生 试剂:抗坏血酸、蔗糖、柠檬酸、酸性CMC-Na、黄原胶、琼脂、单甘酯、蔗糖脂肪酸酯、司盘60、聚磷酸三钠、NaHCO3、花生香精 仪器:电子天平、砂轮磨、胶体磨、均质机、杀菌机、封盖机、筛网(100 目、200 目)、不锈钢锅、1000mL 量杯、500mL 烧杯、不锈钢勺、玻棒、温度计、酸性精密pH 试纸等。 三、工艺流程 花生原料→去壳→去皮→浸泡→磨浆→分离→花生浆→调配→均质→脱气→过滤→杀菌→灌装→封盖→二次杀菌→冷却→贴标→检验→成品(花生乳)。 ↑ 杀菌←沥水←清洗←饮料瓶、盖 四、实验步骤 1.去壳 用剥壳机挤压破壳,经振动筛、风选机分离花生仁和花生壳,将腐烂变质、发霉的花生仁挑出。 2.去皮 花生去皮,即脱除花生仁外表的红衣。脱红衣可以改善和提高饮料的色泽,避免带入花生衣产生的涩味。将花生仁于95℃以上热水中浸泡10~30min,使红衣刚润透水而不渗于果肉为宜,然后用机械磨擦脱去红衣。 3.浸泡 花生蛋白贮藏于果仁子叶的亚细胞颗粒蛋白体内,为了提高花生营养物质的提取率,同时便于磨浆,在磨浆前需将花生浸泡,使果仁充分吸水膨胀,组织软化,并破坏果仁可能污染的黄曲霉毒素。浸泡时料水比一般为花生∶水=1∶3(质量比),浸泡温度一般45℃以下,温度高,浸泡时间短。为了提高花生蛋白提取率有时采用热法浸泡,浸泡温度80℃-85℃,浸泡温度过高,加热过度,会使花生蛋白质热变性,反而影响提取率。为提高浸泡效率,浸泡液加0.25%~0.5%的NaHCO3,调整其pH 为7.5-9.5。 5.磨浆、分离 花生磨浆一般采用两次磨浆法,粗磨用砂轮磨,料水比为1∶10~1∶15,粗浆用200目筛网分离。第一次磨浆大约用70%的水,第二次用30%的水,磨后的浆渣应手握成团,且松手后渣团能自动散开。精磨用胶体磨,使花生浆粒细度达到200 目左右,磨后用200目筛网过滤。 6.调配 制作花生乳的原料除花生浆外,还有蔗糖、乳化剂、稳定剂和香精等。配料时可将乳化剂、稳定剂与部分花生浆混合,通过胶体磨均匀混合后加入其余花生浆中,然后将其与糖浆泥合。配料时料液温度60~65℃。为提高花生乳质量,可加入鳌合剂(如聚磷酸盐)与饮料中的金属离子(Fe、Ca、Mg)发生螯合作用,防止这些离子与饮料中其他成分作用而产生沉淀,同时还具有增稠、增白和缓冲作用。每小组以花生浆液重量为基准加入以下配料: 蔗糖:6%~8%;聚磷酸三钠:0.2%;

豆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完整版

豆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分析我国豆奶产业发展现状 在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口号宣传下,中国乳品产业得以迅猛发展然而,豆奶产业又如何在乳品产业的强势攻略下生存呢这成为豆奶产业思索与研究的问题,是继续沿着牛奶的路继续前进,还是另辟蹊径走一条崭新的商业大道呢 ? 豆奶产业的发展机会 ? 目前,豆奶行业尚处于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的阶段,植物蛋白饮品市场即将被撬动。“目前中国牛奶加工能力超过奶源供给能力的30%~40%,”中国奶牛协会的一位负责任人透露,牛奶奶源缺乏几十年来就一直是我国难以摆脱的老问题,也恰恰因此,豆奶生产所需的大豆原料充足、成本低廉,动、植物蛋白互补作用营养全面,使豆奶业出现了出乎意料的发展契机。 ? 早在1983年,豆奶发展就被列入国家饮料行业工作计划,然而真正将豆奶产业做大的却是以前名不见经传的维维集团,维维的一句“维维豆奶,欢乐开怀”,培养了一代中国豆奶消费者,维维豆奶占有豆奶市场80%的份额,成为中国“豆奶大王”的同时,“孤独的领先者”的称号也扣在了维维的头上,一花独大的产业结构其实对行业的健康发展并非是好事。 ? 上述两道政令对豆奶企业影响不大,相反倒是带来了机会。近两年中国乳业将面临一系列的整合洗牌,受清洗影响最大的将是乳业的中坚力量——各地方的中型乳品企业。这将是上天赐给豆奶行业大发展的一次良机,豆奶业的春天就要到了,豆奶企业能否抓住这次机会,许多行业拭目以待。 ? 健力宝、娃哈哈、乐百氏等企业的加入给豆奶业的扩张带来生机与活力:国内豆奶企业近来都在调整产品和市场策略,突破豆奶粉等固态奶阵营,冲击广阔的液态奶市场已成为豆奶业的共识。健力宝、娃哈哈、乐百氏等都在筹谋

豆奶加工技术

豆奶加工技术 早在1999年10月20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鉴于“食用大豆蛋白有助于减少心血管发病概率”,向全民发布健康公告,建议每人每天食用25克大豆蛋白;2002年7月,英国联合健康立法提案(JHCI)提议健康立法,每天食用至少25克的大豆蛋白作为低饱和脂肪的食物,能够帮助减少胆固醇;日本厚生省给予豆奶健康食品认证;2003年5月8日,泰国公众健康署督促人民多食豆类,以预防癌症和其他健康威胁。 生产条件和工艺 1. 主要原料:a. 可可豆奶:豆奶、可可粉等; b. 酸豆奶:豆奶、果汁、酸味剂等; c. 奶茶:豆奶(或牛奶)、茶粉等。 2. 工艺流程:原料→ 前处理→ 调配→ 均质→ 灌装→ 杀菌→ 产品 本生产线为通用型,改变原料还可生产其它花色豆乳、花生乳、核桃乳、杏仁乳等植物蛋白饮料, 各工序要求: 一、原料筛选:通过筛选机或人工筛选,去除黄豆原料可能掺杂的泥沙、豆叶、秸杆及霉豆等异常。同时要求在原料进厂验收时一定要检 测“铁豆率”。 二、原料浸泡:将筛选后的黄豆倒入水槽中,注意不能太满,因为黄豆在浸泡时体积会发生1.5-2倍的膨胀。浸泡时,水量大约是原料量的5倍左右。浸泡过程中要随水温进行适当地控制:适时搅拌、换水2-3次。黄豆浸泡时间大概:夏季浸泡4~5小时,春、秋季浸泡8~10小时,冬季浸泡12小时左右,可以根据工艺流程使用温水来控制浸泡时间,浸泡效果:内膛饱满、略有凹形,内膛有轻微的部分色泽较深为易。 三、磨浆:将浸泡好的黄豆捞出倒入磨浆器中,注意磨浆器要均匀地加入适量地水,同时注意去除浸泡槽底可能存在的沙石、“铁豆”等。此时要根据产品的蛋白质含量确定加水量或确定豆渣2-3次磨浆。 四、调配:根据产品的口味、营养成份或其他标准要求的含量进行辅料添加,并均匀地搅拌。 五、均质:将调配后的豆浆液通过均质器进行均质,去除部分不希望的物质。 六、灌装:根据不同的包装设备和包装大小进行定量灌装,注意灌装的产品一定尽量要确保真空。 七、杀菌:根据产品的体积大小确定,同时根据保质期的需要确定杀菌时间和温度。 八、贮运:根据加工产品的特性确保是否保鲜贮运还是常温贮运。

实验三 植物蛋白饮料的加工

实验三植物蛋白饮料的加工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豆奶的加工原理; 2.掌握豆奶的一般加工方法; 3.掌握豆奶的一般加工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豆奶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与水按一定比例磨碎、去渣后加入配料制得的乳浊状液体制品。其成品蛋白质含量不低于0.5%(m/V)。豆奶除了含有蛋白质以外,还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各种酶类如脂肪氧化酶、抗营养物质等。这些成分在加工中的变化和作用往往会引起成品的质量问题,如蛋白质沉淀、脂肪上浮、异味的产生、变色及抗营养因子或毒性物质的存在等。加工中可采用添加稳定剂、乳化剂,均质,高温钝化酶等方法解决。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 1. 实验材料 大豆、奶粉、白砂糖、CMC、果胶、NaHCO3等。 2. 实验设备 磨浆机、胶体磨、高压均质机、电子天平、高压杀菌锅、糖度计。 四、工艺流程及要点 1. 工艺流程 大豆→浸泡→预煮→磨浆→过滤→调配→精磨→均质→灌装、排气、封口→杀菌、冷却→成品 2.工艺要点 (1)浸泡:加干豆质量的3-4倍0.5%的NaHCO3水溶液泡豆,水温17~25℃,pH在6.5以上,时间为10h~12h。浸泡到大豆表面比较光亮、没有皱皮、豆瓣表面平直、色泽均匀、易被手指掐断为度。 (2)预煮:将大豆及浸泡水一起煮至沸腾。 (3)磨浆:采用热磨浆工艺。将浸泡好的大豆沥去浸泡水,另加沸水磨浆(豆水比=1:10)。 (4)过滤:用80-100目滤布过滤。 (5)调配:参考配方:白砂糖8-10%,奶粉3%,果胶或羧甲基纤维素0.2-0.5%,香精适量。 (6)精磨:将胶体磨间隙调至2-5μm,将调配好的豆奶过胶体磨。 (7)均质:调制后的豆乳饮料一般在15-23Mpa下均质;

年产2000吨发酵豆奶工厂设计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 年产2000吨发酵豆奶饮料工厂设计 [摘要]本论文主要进行年产2000吨发酵豆奶饮料工厂设计。针对年产2000吨发酵豆奶饮料工厂进行了车间平面设计、产品方案及工艺论证、设备选型、物料衡算、企业组织等研究与设计。并绘制了工艺流程图(1张)、生产车间设备平面布置图(1张)、总平面布置图(1张)。 [关键词]发酵发酵豆奶工厂设计

Factory Design of Productting Zymo-beanmilk Beverage 2000 Ton Every Year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 about factory design of productting zymo-beanmilk beverage 2000 ton every year. Carried out workshop plane design、product program and technology demonstration、equipment lectotype、materials calculation、business organization for factory of productting zymo-beanmilk beverage 2000 ton every year. And drew a process chart、a site plan of workshop equipment、an assemble site plan [Keyword] ferment zymo-beanmilk factory desig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