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动静脉内瘘的研究进展
B超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临床效果

B超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临床效果目的探究B超引導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A VF)狭窄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温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维持性规律血液透析A VF狭窄病例纳入研究,均在B超引导下实施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比较患者手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 d、术后3 d内瘘狭窄血管内径(D)、横断面积(S)、狭窄部位峰值流速(Vmax)、肱动脉阻力指数(RI)、手术成功率、术后内径狭窄率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相较于手术前,患者术后即刻内瘘狭窄血管D与S明显增加(P 0.05);手术成功率为100.00%,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经处理完全消退。
结论B超引导下PTA治疗A VF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特点,能显著改善狭窄处血流速度及管腔直径,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PTA)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 (A VF)under the guidance of B-ultrasound. Methods Thirty cases of A VF stenosis patients with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treated in Wenzhou People′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7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All patients were given the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PTA)under B-ultrasound. The fistula stenosis vascular diameter (D),cross-sectional area (S),stenosis peak velocity (Vmax),brachial artery resistance index (RI),operation success rate,the postoperative diameter stenosis rate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fore operation,immediately after operation,and at 1,3 d after operation. Results Compared with before operation,the D and S of the fistula stenosed vessel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 0.05). The operation success rate was 100.00%,and the total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as 6.67%. The complications were completely subsided after treatment. Conclusion PTA under B-ultrasound for A VF has the features of simple operation and high safety,and i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blood flow velocity and lumen diameter of stenosis site,and enhance the success rate of surgery,therefore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 B-ultrasound;Interventional treatment;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Stenosis 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fistula,A VF)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的生命线,常见并发症之一为内瘘血管狭窄,同时也是引起内瘘血栓以及内瘘失功首要原因。
超声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及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研究

110·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4月 第31卷 第 4 期 总第177期【第一作者】李岩岩,女,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慢性肾脏病中西医结合的诊治。
E-mail:*******************【通讯作者】程 艳,女,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慢性肾脏病的诊治。
E-mail:138****************·论著·超声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及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研究*李岩岩 宋丹丹 祝文婷 夏 伟 程 艳*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肾内风湿免疫科 (河南 郑州 450000)【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狭窄的效果。
方法 选取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2018年1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AVF狭窄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超声下PTA治疗,收集纳入对象的基线资料以及围术期临床资料,观察手术前后透析血流量、狭窄处血管内径变化,统计临床成功率、技术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初级通畅率、次级通畅率以及术后6个月、12个月的内瘘再狭窄发生率。
结果 技术成功率为97.61%(41/42);临床成功率达97.56%(40/41);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初级通畅率分别为94.59%(35/37)、78.38%(29/37)、62.16%(23/37)、51.35%(19/37);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次级通畅率分别为100.00%(37/37)、97.30%(36/37)、91.89%(34/37)、86.49%(32/37);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51%(5/37);术后6个月再狭窄率为21.62%(8/37),术后12个月再狭窄率为48.65%(18/37);术后透析血流速度、狭窄处内径均大于术前(P <0.05)。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中的应用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中的应用解德琼;朱军;唐前容;朱磊;李程;赵平【期刊名称】《实用医院临床杂志》【年(卷),期】2015(000)004【摘要】目的:观察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PTA)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例基础疾病为糖尿病肾病的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进行 PTA 治疗,比较 PTA治疗前后的血管造影表现、透析血流量及静脉压变化。
结果19例患者经球囊扩张后,狭窄段明显扩张,触诊感血管震颤增强,经造影证实狭窄小于30%。
术后首次血液透析血流量由扩张前(124.32±18.43)ml/min 增至(242.12±16.35)ml/min;在血流量为250 ml/min 时,静脉压由扩张前的(178.46±13.4)mmHg 降至(98.62±14.36)mmHg;kt/V 较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术中未出现血管破裂、出血及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结论 PTA 是治疗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有效方法,其操作简便、创伤小、近期效果明显,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的维护有重要价值.【总页数】4页(P49-51,52)【作者】解德琼;朱军;唐前容;朱磊;李程;赵平【作者单位】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四川宜宾 644000;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介入科,四川宜宾 644000;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四川宜宾 644000;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四川宜宾644000;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四川宜宾 644000;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四川宜宾 64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9.5【相关文献】1.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在血液透析患者失功或未成熟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 [J], 曹磊;黄学卿;王黎洲;安天志;蒋天鹏;宋杰;周石2.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血管狭窄中的应用 [J], 宋阜鸿3.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狭窄中的应用 [J], 刘坤;张策;陈军;王军升;王硕;杨易4.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狭窄中的应用 [J], 刘坤;张策;陈军;王军升;王硕;杨易5.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中的应用 [J], 刘正亮;李秀勇;张继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皮血管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狭窄或闭塞

【 要 】 目的 : 讨 经 皮 血 管 成 形 术 ( T 治 疗 血 液 透析 患 者 动 静 脉 内瘘 狭 窄 和 闭 塞 的 临床 效 果 。方 法 : 1 例 动 摘 探 P A) 对 6
静 脉 内瘘 狭 窄 和 闭 塞 的 血 液 透 析 患 者 行 P TA 治 疗 , 比较 P A 治 疗 前 后 的 血 管 造 影 表 现 、 析 时 血 流 量 及 静 脉 压 的 变 化 T 透
Pe c an o s ta l i lan i p a t or a tr o no s it a se ss o o cu i n n e o a y i pa in s r ut e u r nsum na g o l sy f r e ive u fsul tno i r c l so i h m dil ss te t TA N Lon g—
自体动静脉内瘘评估、监测、功能维护及并发症处理的研究进展

!创#$2021%第16'第1(Journal of Minimall y Invasive Medicine,2021,16(1)・99・.综述・自体动静脉、监测、功能维护及并发的研究进展赵晓雯祖潇然综述丁瑞恒审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北京市100038)【提要】良好可靠的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得到有效治疗的“生命线”。
自体动静脉内痿(AVF)是目前公认的首选血管通路,其功能质量直接影响患者透析效率和预后情况。
AVF并发症内痿狭窄和急性血栓形成等,如未得到及时有效干预甚至会岀现内失功,故常规监测、、评估、处AVF并发症对MHD极为重要。
功能尚好的AVF应在的临床AVF是否存在异常,鼓励AVF进行关注与保护;已失功或岀现并发症的AVF须进行个体,选择适的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痿;评估监测;功能维护;并发症处理【中图分类号】R45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X575(2021)01X099X6DOI:10.11864/j.issn.1673.2021.01.27终病需过维持性血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来进行肾脏替代治疗。
自体动静脉内痿(autogenous aOeOovenous fioula,AVF)因其具有使用寿命长、使用方便、远期疗等优势,被国内外指南MHD的首血管通路AVF的1年率仅为60%左右,大动静脉内内膜增生而衰竭[5](, AVF功能状态的评估监测有早期发现异常,长、早处理并发症等保证完成和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临床医务人员关注和。
AVF功能状态评估与监测方、长并发症处理的临床进展作一综述。
1自体AVF的评估与监测之一。
Campos等&6'研究发现,经验丰富的肾内科医生过体查精确并定位绝大AVF 的位置。
,医人知查对应的正异十分必要(建议医护人员在每位'的前,均应AVF进体》查[7'8],内、和听诊三方面,搏动增强和举臂(1)(AVF体查的正如下:(1)体血管平直,无扩张,无染,长够,穿刺;(2)手臂色,无静脉曲张,双侧上肢,血运;(3)体血管质地均匀,瘪,性;(4)持续,搏动:;(5)双手、握力、活动度相同,内张期并存的持续的低调,强吻合口最强,向近端减弱。
经皮血管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狭窄或闭塞

经皮血管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狭窄或闭塞谭隆旺;和卫梅;孟熙;张勇;贺斌;成友华;孙寒;俞赶年;郑霞;刘力;曹礼应;余月明【摘要】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PTA) for the treatment of arteriovenous fistula stenosis or occlusion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MethodS:PTA was performed in 16 hemodialysis patients with arteriovenous fistula stenosis or occlusion. The pre- and post- operative angiographic findings, the volume of blood flow,and the level of venous pressure during hemodialysis were compared. Results:The stenotic segment was dilated, the occluded site was re-canalized and the palpation feeling of thrill became stronger immediately after PTA. During the second day of hemodialysis treatment,as the volume of blood flow increased to more than200ml/min,the procedure of hemodialysis could be finished. As the volume of blood flow reached 250ml/min,the venous pressure could decrease to 110. 62± 15. 71mmHg. Recurrent stenosis was found in 2 cases at 3 and 6 months after treatment, the volume of blood flow returned to normal after the second PTA was performed. No complications such as vascular perforation,hemorrhage and thrombosis were observed. Conclnsions:PTA is an effective, safe and micro-invasive treatment for arteriovenous fistula stenosis or occlusion and could be chosen as the treatment for certain patients with indication.%目的:探讨经皮血管成形术(PTA)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和闭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动静脉内瘘狭窄和闭塞的血液透析患者行PTA治疗,比较PTA治疗前后的血管造影表现、透析时血流量及静脉压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血管造影显示狭窄和闭塞的血管扩张、再通,触诊感血管震颤增强.术后第2天透析时血流量升高至200ml/min以上,可完成透析,在血流量为250ml/min时静脉压下降为(110.62±15.71)mmHg;其中2例分别在术后3个月和6个月发生再狭窄,再次行PTA后血流量恢复.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血管破裂、出血、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PTA是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和闭塞的有效、安全、微创的方法,可选择适宜的患者采用.【期刊名称】《放射学实践》【年(卷),期】2012(027)007【总页数】3页(P793-795)【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瘘;经皮血管成形术;血管造影术【作者】谭隆旺;和卫梅;孟熙;张勇;贺斌;成友华;孙寒;俞赶年;郑霞;刘力;曹礼应;余月明【作者单位】650032昆明,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医学影像科;650032昆明,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医学影像科;650032昆明,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医学影像科;650032昆明,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医学影像科;650032昆明,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医学影像科;650032昆明,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医学影像科;650032昆明,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医学影像科;650032昆明,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医学影像科;650032昆明,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医学影像科;650032昆明,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医学影像科;650032昆明,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医学影像科;650032昆明,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医学影像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4.43;R543血液透析的血管通道是慢性规律性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良好的血管通道是治疗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狭窄中的应用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20年5月 第6卷 第3期Journal of Vascular and Endovascular Surgery Vol.6, No.3, May 2020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PTA) in the treatment ofarteriovenous fistula stenosis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Method From June 2017 to September 2018, 30 patients with A VF stenosi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Affiliated Suqian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The basic clinical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狭窄中的应用刘 坤1 张 策2 陈 军1 王军升2 王 硕1 杨 易11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江苏 宿迁 2238002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江苏 宿迁 223800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 )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狭窄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09月收治的30例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
统计30例患者临床基本特征;手术局部的并发症。
计算术后180天和360天一期和二期通畅率。
结果 病变血管长度在术后再狭窄与无再狭窄患者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非再狭窄患者中,180天一期通畅率为75%,360天为50%;一期中位通畅时间为125.0(93.0,290.0)d 。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术后通畅率及影响初级通畅因素分析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20年5月 第6卷 第3期Journal of Vascular and Endovascular Surgery Vol.6, No.3, May 2020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atency rate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rimary patency after percutaneous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PTA). Method From August 2014 to August 2018, 34 patients who were first treated with PTA due to arteriovenous fistula stenosis in Karamay Central Hospital of Xinjiang were selected to calculate the primary patency rate at 3 months, 6 months and 12 months after PTA,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atency time of internal fistula after PTA were analyzed. Result The success rate of PTA was 91.2% (31 / 34), and the primary patency rate was 90.3%, 80.6% and 64.4% at 3, 6 and 12 months after PTA. Residual stenosis and stenosis length > 3cm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primary patency after PTA. Conclusion PTA has a high success rate in the treatment of arteriovenous fistula stenosis, with good effect in the short and medium term. Residual stenosis and stenosis length ar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primary patency after PTA.Key words: arteriovenous fistula;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primary patency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术后通畅率及影响初级通畅因素分析孙厚启 陈 轩 丁锦辉 刘军乐 付大鹏 丁贺义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血管外科,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 )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术后通畅率及影响初级通畅因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血液净化2019年6月第18卷第6期Chin J Blood Purif,June ,2019,Vol.18,No.6·综述·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动静脉内瘘的研究进展江思敏1胡波1余宗超1黄德绪1梁文学1尹良红1中图分类号:318.16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4091.2019.06.010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显示1990~2016年间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及其所致死亡率一直在增加[1]。
在肾移植治疗之前肾衰竭患者的常见方式是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和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
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血液透析治疗的首选血管通路,因为AVF 与移植物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相比,不管是从血栓形成、感染、使用寿命还是通畅率来说,都明显优于AVG。
1项国外的研究表明,血管通路的并发症已经成为血液透析患者普遍预期的问题。
因为血管通路的原因住院,已经成为维持性透析患者住院的第1位原因,并且是造成医疗花费的主要因素。
所以血管通路的维护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2]。
1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应用现状动静脉内瘘狭窄和闭塞是导致AVF 失败最常见的原因,目前常用外科手术和放射介入治疗。
由于内瘘重建术有破坏自体血管的连续性、浪费血管资源等不可避免的缺点,而PTA 扩张原有血管,不破坏邻近正常血管,可最大限度地保留自体血管资源,且术后即可透析[3]。
所以PTA 成为了挽救原发性失败的AVF 的金标准干预措施。
既往血管造影为诊断内瘘并发症的金标准,但该操作为侵入性检查,可能操作中穿刺处血肿、造影剂肾损害等并发症,相比之下超声引导PTA的设备便宜操作便利,并同时探测管腔内、外及血管壁结构;彩色多普勒可实时监测血流情况,对PTA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无造影剂、无辐射伤害;费用相对较低[4]。
所以它可作为外周放射介入的替代治疗方法。
2PTA 的局限PTA 与再狭窄的高复发率相关,这是对血液透析中动静脉功能的常见威胁。
有研究报告PTA 后6个月至1年的原发通畅率为50%[5]。
由于球囊使用引起的血管壁的不可避免增生等原因,常常需要进行重复的血管成形术,在Ayez 等的研究中,重复的PTA 导致2年的继发性通畅率为77.8%[6]。
内膜增生是导致AVF 球囊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的常见问题。
通常发生在瘘管的静脉段,它可以导致瘘管成熟不良、透析失败或潜在的血管闭塞,甚至失去血管通路[7]。
3内膜增生的原因内皮细胞损伤、内皮功能障碍可能是内膜增生的始发因素。
在PTA 过程中,球囊导管会撕裂内膜层以及内部弹性层和少部分中膜以达到扩张血管的作用。
球囊的剪切应力损伤内皮细胞,从而诱导多种活性物质的生成增加,并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激活血小板,使平滑肌细胞发生迁移、增殖,细胞外基质沉积,增加的细胞因子表达。
细胞因子导致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进一步活化和增殖,最终导致静脉内膜增生[8]。
PTA 通过拉伸和撕裂血管壁来恢复静脉瘘的管腔直径。
血管成形术后,中性粒细胞在血管成形术部位积聚并介导炎症反应[9],炎症反应可以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与增殖,从而参与内膜增生。
1项回顾性研究中,AVF 狭窄患者的平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明显比无AVF 狭窄患者高(3.47±0.46比2.27±0.22;P <0.001),NLR 水平与AVF 狭窄程度正相关(r =0.625;P <0.01)。
NLR 水平是确定AVF 狭窄存在的强大且独立的预测因子[10]。
在Çildag 的研究中,原发性通畅率<12个月的组的NLR 明显比原发性通畅率≥12个月组高,[4.42±1.45比3.40±1.310.002(P =0.002)][11]。
NLR 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指标,NLR 水平与AVF 狭窄程度正相关,证明炎症反应是内膜增生的一个重要参与者。
作者单位:510630广州,1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通讯作者:尹良红510630广州,1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Email:yin-yun@••415中国血液净化2019年6月第18卷第6期Chin J Blood Purif,June ,2019,Vol.18,No.64PTA 新的进展4.1药物洗脱球囊(drug-eluting stent,DES)的产生背景1964年Dotter 等首先使用在X 线电视导向下采用导管技术进行扩张下肢动脉硬化性狭窄。
1977年,Anderas Gurntizg 进行了第1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从此PTA 便成为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重要治疗方式。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DES 使用比较普遍,其通过包被于金属支架表面的聚合物携带药物,通过洗脱方式药物有控制地释放至血管壁组织而发挥抗内膜增生效应,使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但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问题仍然突出,而且DES 在小而曲折的血管中的应用受限制[12]。
而DEB 既有抑制动脉病变部位新生内膜增生的作用,对小血管的处理优于DES,并且DEB 不会留下植入物,可以减少血管内膜的炎症反应、避免延迟血管内皮化等问题。
因而近年来研究药物洗脱球囊成为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热点。
1份包括了1413名患者的mete 分析结果示,与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plain old balloon angio-plasty,POBA),DEB 治疗显著降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风险[风险比(RR )0.37,P <0.01],死亡率(RR 0.44,P =0.04)、靶病变血运重建(RR 0.27,P <0.01)。
与POBA 相比,DEB 是治疗ISR 的更好选择[13]。
日本Habara 等的研究中,50例支架ISR 的患者6个月造影发现DEB 组节段内晚期管腔丢失(0.18±0.45)mm,显著优于POBA(0.72±0.55)mm。
支架内再狭窄率DEB 组8.7%,显著优于POBA 组62.5%(P =0.001)。
靶病变血运重建率DEB 亦显著优于POBA(4.3%比41.7%,P =0.003)。
可见,DEB 在治疗DES-ISR 优于POBA [14]。
而近年来DEB 治疗ISR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有了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
2014年ESC 指南推荐药物洗脱球囊用于治疗支架内再狭窄(I,A)。
4.2药物洗脱球囊的概念DEB 是将球囊成形技术与药物洗脱技术结合的一种新型治疗性球囊药物释放技术。
球囊表面附着具有抑制细胞增生的药物,在球囊扩张病变血管时快速释放药物,使药物转移到局部血管壁内,从而抑制平滑肌增生,预防血管介入术后再狭窄[12,15]。
紫杉醇是目前DEB 的理想药物,因为其具有的亲脂性可以增加组织药物吸收率,达到理想的长期生物效应,并且紫杉醇在低浓度下即可有效的抑制细胞迁移和增殖。
4.3药物洗脱球囊的主要作用机制药物可以促进微管形成、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微管的分解,阻止细胞进入G2/M 期,阻断有丝分裂,从而产生抗血管内膜增生的效应,这种作用产生迅速、并且持续时间长[16];药物可抑制平滑肌细胞迁移和表型改变,抑制内膜增生性炎症反应[17]。
4.4药物洗脱球囊的临床研究迄今为止,关于在AVF 中使用DEB 的回顾性研究通常显示出有利于DEB 的的结果。
1项包括2项随机对照试验和4项队列研究(随访时间6~24个月)的METE 分析显示,DEB 组的原发通畅率为70%~97%,非DEB 组为0%~26%。
与非DEB 球囊相比,用DEB 治疗的内瘘在6个月时具有更高的原发性通畅率[RCT:优势比(OR )0.25,95%CI 0.08~0.77和I 2=19%,队列研究:OR 0.10,95%CI 0.03至0.31且I 2=20%][18]。
1项由78名患有严重动静脉瘘狭窄的患者组成的回顾性研究中,药物洗脱球囊PTA 组的原发通畅率为65.5%,而普通球囊PTA 组为32.7%。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显示NLR 水平与PTA 应用常规球囊组的原发性通畅相关(NLR 临界点3.28,敏感性为81.8%,特异性为81.3%),但与PTA 应用药物洗脱球囊组原发性通畅率无相关性。
这一结果证明NLR 水平增加可能是PTA 成功后早期AVF 再狭窄发展的危险因素,在患者NLR 水平较高的时候选择药物洗脱球囊可有利于延长原发通畅率,这可能与药物球囊抑制内膜增生性炎症反应有关[11]。
但也有研究显示出不同的结果:在Weselius 研究中,普通球囊PTA 组(balloon angioplasty,BA)原发病灶1年的通畅率为75%,而DEB 组的通畅率为10.5%。
与Kitrou 等人的试验[显示内瘘1年原发性通畅率为5%(BA)比35%(DEB)]结果相差甚远,2个试验不同之处在于Weselius 研究中瘘管的平均基线年龄比Kitrou 研究要短得多(6个月比2.5年)。
紫杉醇是一种抗增殖剂,广泛用于癌症治疗。
已经在动物模型中研究了其对动脉壁的潜在毒性和炎症作用,结果不确定且摄取模式不可预测[19],对于他们之间巨大的差异的解释,有一个假设是,在年轻和不成熟的AVF 中治疗狭窄实际上意味着治疗靶点在静脉壁而不是动脉壁,而较薄的静脉壁可能更容易受到局部过量剂量和紫杉醇的潜在毒性作用的影响。
从而导致DEB 治疗后的结果与传统BA 相比更差[20]。
5讨论目前的大部分文献报道DEB 是安全的,并且对于动静脉获得性疾病、改善再狭窄率方面有一定益••416中国血液净化2019年6月第18卷第6期Chin J Blood Purif,June,2019,Vol.18,No.6处。
与标准球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相比,DEB的原发性通畅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11,18]。
此外,药物洗脱球囊血管成形术或许可以挽救复杂性内瘘。
对于有复杂的造瘘失败史患者,在传统的治疗失败的情况下,药物洗脱球囊可为由于加速的新内膜增生而容易发生多途径治疗失败的患者提供有用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