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合集下载

动静脉内瘘成形术记录

动静脉内瘘成形术记录

动静脉内瘘成形术记录时间:XXXX年XX月XX日地点:XX医院手术者:XXX医生患者信息:姓名:XXX年龄:XX岁性别:XX病历号:XXXXXX病情描述:患者因为动静脉瘘需要进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手术材料准备:1.动静脉瘘成形术器械包2.手术刀片3.术后处理材料手术进程:1.患者被送入手术室,接受全身麻醉。

随后完成了相关的消毒和覆盖。

2.在右侧上臂以及股静脉处进行了手术准备,包括用草药擦拭、贴敷手术无菌纱布等。

3.使用超声仪找到了合适的动静脉瘘位置,并进行了局部麻醉。

4.使用手术刀片沿着标记的动静脉瘘位置进行切口,然后用手术器械包提供的器械进行进一步的创伤扩张。

5.将动脉导引针小心地插入动脉,如有必要,使用造影仪观察导引针位置,直到达到预期位置。

随后,将导引针取出。

6.在静脉侧也进行了同样的操作,巧妙地将动脉和静脉连接起来,以形成动静脉内瘘。

7.验证连接部位是否顺畅,如需要,可以使用造影仪来观察瘘口是否通畅。

8.将术区清洁干净,用手术无菌纱布进行包扎,并进行必要的术后处理。

手术注意事项:1.在手术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患者的监测,包括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和记录。

2.在使用手术刀片、导引针等锐利器械时,要小心操作,避免伤及患者。

3.麻醉师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麻醉深度,并适时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状态。

术后处理:1.对伤口进行密切观察,确保伤口不渗血,并注意绷带松紧度的调整。

2.通知患者谨慎活动,避免过度用力,防止伤口裂开。

3.患者需要接受适当的护理,避免感染,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关的抗生素治疗。

4.对手术部位进行定期更换敷料,并严密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5.在术后约定的时间进行复诊,进一步观察瘘口通畅情况,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术后并发症:1.出血:由于手术位置较为特殊,术后可能会出现轻度或中度出血。

大量出血需要立即处理。

2.感染:手术后,需要密切观察局部伤口情况,防止感染的发生。

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知情同意书

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知情同意书
3)手术中出现空气栓塞,造成病人肺栓塞,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4)术后伤口渗血、绥中,指端出现缺血性坏死,需要另行外科手术解决,严重时可能需要截肢。
5)术后形成动脉瘤。
6)术后继发血栓形成,导致内瘘流量不佳,甚至堵塞,以及并发血栓栓塞。
7)术后伤口感染或愈合困难。
8)术后静脉动脉化困难或出现吻合口狭窄、比赛,导致内瘘失败或不能正常使用。
特殊风险或主要高危因素
我理解根据我个人的病情,我可能出现以下特殊并发症或风险:
一旦发生上述风险和意外,医生会采取积极应对措施。
患者知情选择
我的医生已经告知我将要进行的治疗方式、此次治疗及治疗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风险、可能存在的其它治疗方法并且解答了我关于此次治疗的相关问题。
我同意在治疗中医生可以根据我的病情对预定的治疗方式做出调整。
云梦县中医院
动静脉内瘘术成形术知情同意书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病历号
疾病介绍和治疗建议
医生已告知我患有,需要在麻醉下进行
手术。
动静没内瘘成形术是一种肢体(一般为上肢)动脉—静脉吻合手术。其目的在于通过手术方法形成血管内瘘,从而为尿毒症患者的血液透析/路过治疗建立长期血管通路。
其他
治疗潜在风险和对策:
医生告知我如下动静脉内瘘术可发生的一些风险,有些不常见的风险可能没有在此列出,具体的手术式根据不同病人的情况有所不同,医生告诉我可与我的医生讨论有关我手术的具体内容,如果我有特殊的问题可与我的医生讨论。
我理解我的治疗需要多位医生共同进行。
我并未得到治疗百分之百成功的许诺。
我授权医师对操作涉及的病变器官、组织或标本及影像资料等进行处置,包括病理学检查、细胞学检查、科学研究和医疗废物处理等。

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及护理

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及护理

早期内瘘穿刺原则
1.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进 行首次穿刺操作。 2.早期内瘘前5-10次穿刺, 推荐使用17G穿刺针。 3.穿刺部位 早期可穿刺内 瘘上方的两根静脉,即采用 平行的选择
绳梯式穿刺
静脉
扣眼式穿刺 混合穿刺法
动脉
4
AVF并发症的护理
内瘘血管通路日常监测:
2
AVF并发症护理评估
四、静脉高压综合征
护理评估: 1、视诊:手部、前臂或上肢肿胀,手臂静脉曲张,手 指淤血,严重皮肤溃疡或坏死; 2、触诊:手部静脉搏动或震颤,皮肤温度较健侧高; 3、听诊:手背部迂曲静脉有杂音;
2
AVF并发症护理评估
五、透析通路相关缺血综合征
护理评估: 1、视诊:内瘘侧的手部可表现为苍白或青紫, 可出现大小鱼际肌萎缩,严重可出现组织溃疡、 坏疽; 2、触诊:手部皮肤温度较健侧低,桡动脉搏动 减弱或消失; 3、听诊:手背部迂曲静脉有杂音;
2 AVF并发症护理评估 八、血栓形成
护理评估: 1、视诊:有无红肿硬结; 2、触诊:内瘘震颤减弱或消失,血管条索状, 有硬结; 3、听诊:内瘘杂音减弱或消失。 4、早期内瘘瘘口处疼痛。
3
AVF并发症处理
一、内瘘并发症的处理
项目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类型


血管狭窄
放置支架、重建内瘘。
动脉瘤或瘤样扩张 切除血管瘤,重建内瘘。
2
AVF并发症护理评估
七、感染
护理评估: 1、视诊:内瘘处皮肤炎症如穿刺部位发红、肿 胀、压痛有分泌物,继发静脉炎有脓肿形成; 2、触诊:内瘘肿胀、甚至条索状硬块; 3、听诊:内瘘杂音减弱或消失,甚至血管闭塞。 4、早期内瘘术切口感染,可引起吻合口破裂而 导致出血; 5、全身症状:患者可出现一过性发热。

动静脉内瘘操作规范

动静脉内瘘操作规范

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操作规程一、手术目的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是通过外科手术,吻合患者的外周动脉和浅表静脉,使得动脉血液流至浅表静脉,达到血液透析所需的血流量要求、并便于血管穿刺,从而建立血液透析体外循环。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1、适应证适用于慢性肾衰竭需要长时间血液透析的患者。

(1)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小球滤过率<25ml/min或血清肌酐>4mg/dl(352μmol/L),应考虑实施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2)老年患者、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合并其他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应尽早实施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2、绝对禁忌证(1)四肢近端大静脉或中心静脉存在严重狭窄、明显血栓或因邻近病变影响静脉回流。

(2)患者前臂ALLEN试验阳性,禁止行前臂动静脉内瘘端端吻合。

3、禁忌证(1)预期患者存活时间短于3个月。

(2)心血管状态不稳,心力衰竭未控制获低血压患者。

(3)手术部位存在感染。

(4)同侧锁骨下静脉安装心脏起搏器导管。

三、术前评估1、血管条件预期选择的静脉直径≥2.5mm,且该侧肢体近心端深静脉和/或中心静脉无明显狭窄、明显血栓或邻近组织病变;预期选择的动脉直径≥2.0mm,选择上肢部位时,应避免同侧存在心脏起搏器,选择前臂端端吻合术式,患者同肢体的掌动脉弓应完整。

2、手术部位(1)原则:先上肢,后下肢;先非惯用侧,后惯用侧;先远心端后近心端。

(2)可选用的血管:前臂腕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最常用。

(3)血管吻合方式常选择动、静脉端端吻合。

(4)全身状态和凝血功能术前应对患者心脏、肺脏、肝脏等重要脏器功能和循环血液动力学状态进行充分评估,检测血常规、凝血指标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

四、操作步骤(头静脉-桡动脉端端吻合)1、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手术侧上肢外旋外展,平放于手术操作台上。

用手术画线笔或龙胆紫棉签标记动静脉血管走行。

2、常规碘伏消毒、铺巾。

3、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也可以采取臂丛麻醉。

4、在桡动脉和头静脉之间纵行切开皮肤3~4cm,切口选择应尽量能充分暴露桡动脉及头静脉,便于分离血管。

动静脉内瘘术后内瘘保护制度

动静脉内瘘术后内瘘保护制度

动静脉内瘘术后内瘘保护制度血液透析是目前慢性肾衰竭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长期维持血液透析得以顺利实施的首要条件,内瘘是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要倍加爱护和珍惜,特制定本制度如下:一、患者手术完毕后用前臂吊带保护好内瘘侧手臂,须由手术医师及护士护送至病房。

二、到病房后与住院部值班医师、值班护士做好交接,并一同确认内瘘通畅(触诊震颤良好、听诊杂音响亮),值班护士立即给予内瘘保护宣教,详见《动静脉内瘘术后保护要点》。

三、内瘘术后6小时内,值班或管床护士须每小时查看1次内瘘伤口出血情况及听诊血管杂音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告知医生。

四、内瘘术后住院期间,管床医生/值班医师每天上、下午各查看1次内瘘杂音情况,未明显出血伤口术后第三天换药,伤口敷料渗血大于1/4或有特殊情况随时换药。

五、内瘘术后注意血压监测,6小时内1次/h,以后每1次/4小时,血压需不低于90/60mmHg。

六、内瘘术后医嘱(一)内瘘术后当天起连续3天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钠2500iu皮下注射,透析日除外。

(二)内瘘术后第1天除非紧急情况,一般不安排透析。

七、出院前医嘱(一)出院带药:长期口服抗凝药物阿司匹林肠溶片或其它抗凝剂。

(二)告知患者术后2周拆线,并主管医师提前电话通知,术后45天行彩超检查评估内瘘血管内径及通畅情况,心功能较差者评估心功能情况。

(三)管床护士再次对患者进行内瘘保护宣教。

附件:《动静脉内瘘术后保护要点》一、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禁止在内瘘侧测血压、抽血、输液、输血。

手术侧衣袖不可过紧。

术后当日内瘘侧肢体抬高30°,保持其血流通畅,防止受压,站立时可用三角巾托起,术肢手腕超过心界;卧床时可用软枕垫高,禁止向手术侧侧卧。

术肢保暖,保持术侧血液循环通畅,防止指端肿胀。

二、术后护理:术后24小时内,手术肢不能运动;术后6小时之内,每小时观察记录内瘘搏动与震颤情况;6小时之后,每8小时观察记录内瘘搏动及震颤情况;如果发现搏动和震颤任一项减弱或消失,需要消失立即报告医生。

动静脉内瘘术

动静脉内瘘术

自体动静脉内痿成形术定义及概述自体动静脉内痿成形术是通过外科手术,吻合患者的外周动脉和浅表静脉,使得动脉血液流至浅表静脉,达到血液透析所需的血流量要求、并便于血管穿刺,从而建立血液透析体外循环。

适应证和禁忌证适应证自体动静脉内痿成形术适用于慢性肾衰竭需要长时间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

(1)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小球滤过率V25ml/min或血清肌酐>4mg/dl(352pmol/L),应考虑实施自体动静脉内痿成形术。

(2)老年患者、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合并其他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应尽早实施自体动静脉内痿成形术。

绝对禁忌证(1)四肢近端大静脉或中心静脉存在严重狭窄、明显血栓或因邻近病变影响静脉回流。

(2)患者前臂ALLEN试验阳性,禁止行前臂动静脉内痿端端吻合.禁忌证(1)预期患者存活时间短于3个月。

(2)心血管状态不稳,心力衰竭未控制获低血压患者。

(3)手术部位存在感染。

(4)同侧锁骨下静脉安装心脏起搏器导管。

术者资质和手术环境1、术者资质经过相关专科培训、达到熟练操作的医生才可独立实施手术。

2、手术环境手术需在符合卫生管理部门要求的手术室中进行。

术前评估血管条件预期选择的静脉直径>2.5mm,且该侧肢体近心端深静脉和/或中心静脉无明显狭窄、明显血栓或邻近组织病变;预期选择的动脉直径>2。

Omm,选择上肢部位时,应避免同侧存在心脏起搏器,选择前臂端端吻合术式,患者同肢体的掌动脉弓应完整。

手术部位(1)原则:先上肢,后下肢;先非惯用侧,后惯用侧;先远心端后近心端。

(2)可选用的血管:前臂腕部桡动脉一头静脉内痿最常用;其次为腕部尺动脉一贵要静脉内痿、前臂静脉转位内痿(主要是贵要静脉一桡动脉)、肘部内痿(头静脉、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一肱动脉或其分肢的桡动脉或尺动脉)、下肢内痿(大隐静脉一足背动脉、大隐静脉-胫前或胫后动脉)、鼻咽窝内痿等。

血管吻合方式主要包括三种:动、静脉端端吻合、端侧吻合和侧侧吻合,首选动、静脉端侧吻合。

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动静脉內瘘成形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摘要:目的为2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行动静脉內瘘成形术,对患者术前术后及內瘘使用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

方法给予患者术前行充分的健康指导,及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內瘘处血管情况、用药情况和对并发症的处理,以及对內瘘使用的注意事项和对病人行透析期间的家庭指导。

结果现20例动静脉內瘘成形术病人內瘘成熟,血流量良好,无感染、瘘闭等并发症的发生,并规律进行血液透析。

结论做好动静脉內瘘的术前、术中、术后及使用中的护理对动静脉內瘘的使用寿命有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动静脉內瘘;护理内瘘是指通过手术的方式将动、静脉在手术下行皮下吻合建立的一条血管通道。

一个理想的内瘘,既能避免因反复穿刺给血液透析患者带来的痛苦和危害,又能保证充足的透析血流量,达到理想的透析效果,是尿毒症患者得以有效透析而长期存活的基本条件[1]。

正确使用内瘘可以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从而延长透析患者的生命。

因而说内瘘是透析患者的重要生命通道。

为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血液透析的通道以下对动静脉內瘘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对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做些总结。

1 临床资料本科对20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行动静脉內瘘形成术,男14例,女6例,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35岁,平均年龄43岁,家庭经济一般。

其中,术后发生感染0例,侧肢发生肿胀11例。

出院后,患者每周规律进行血液透析,无血栓,动静脉瘤等的发生。

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术前准备生命体征要稳定,造瘘侧肢要清洁,修建指甲,毛发过多时剔去,更换内衣,确保手术部位皮肤无破损、感染,术前五载造瘘侧肢上进行输液,抽血,量血压等,同时术前一天对患者进行无肝素或小剂量肝素透析。

2.1.2心理护理患者最初得知患尿毒症,常感到死亡的威胁,倍感茫然无助,情绪十分低落,感到焦虑,护理人员应设身处地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让患者以平稳的心态,坦然接受,责任护士应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的方法、过程,以及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让患者了解如何在术中进行配合,帮助调整好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护理质量[2]。

动静脉内瘘护理要点

动静脉内瘘护理要点
护士 规范操作(评估、消毒、穿刺、固定、拔针等) 健康宣教到位、持续 加强考核、监督和管理
患者和家属 掌握动静脉内瘘监测和保养的方法 积极主动的保护动静脉内瘘 遵医、遵护行为良好
内瘘是透析病人赖于生存的 “生命线”!
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透析患者的
“生命线”!
按压
时间:10-15min 方法:两点按压
按压力度
RIGHT
WRONG
并发症护理
透析过程 血肿 渗血
透析 狭窄 血栓 感染 血管瘤 ……(流量过大、内瘘窃血综合征)
血肿
原因
护理要点
1.穿刺技术不熟练及方法不当 2.穿刺失败 3.透析结束后压迫不当
4.透析结束后患者活动过度,导致 止血球移位
(陈凤珠.不同穿刺方向对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的影响【J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5,22(2):17-18)
(陈凤珠.不同穿刺方向对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的影响【J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5,22(2):17-18)
(陈凤珠.不同穿刺方向对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的影响【J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5,22(2):17-18)
(Dixon BS. Kidney Int, 2006,70:1413-1422.)
美国国家肾脏基金会;K/DOQI:kidney disease outcome quality initiative)2006年修订版指 南中AVF成熟的定义:
①内瘘血流量>600 ml/min ②皮下可见静脉血管直径>6 mm ③血管位于皮下深度<6 mm ④可供穿刺血管长度60 mm以上,血管边界清晰可见
(符霞.内瘘穿刺方向对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2012,27(9):29-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11-20 14:30 动静脉内瘘成形术记录
姓名:陈勇性别:男科别:肾病科住院号:113079
手术时间:2013-11-20
术前诊断:1.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肾性贫血2.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3.多囊肾
术后诊断:1.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肾性贫血2.肾病综合征(微小病变型)3、多囊肾4.左侧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
手术方式:头静脉-桡动脉端端吻合
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操作者:蒋勇副主任医师,一助张浩主治医师
手术经过:1.患者取仰卧位,左侧上肢外旋外展,平方于手术操作台上,用龙胆紫棉签标记动静脉血管走形。

2.常规碘伏消毒、铺巾。

3.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浸润。

4.在桡动脉和头静脉之间纵行切开皮肤约2cm血管钳分离皮下组织,寻找并游离头静脉,游离头静脉约2.8cm,远心端穿1号丝线备用。

5.示指触及桡动脉搏动,游离皮下组织,血管钳分离腕掌侧韧带,用弯曲血管钳前段挑出动脉鞘,打开动脉鞘,游离桡动脉约1.5cm。

用血管钳挑起已游离好的头静脉并确保头静脉无弯曲,近心端夹血管夹,远心端结扎。

在远心端剪断头静脉。

动脉近心端夹血管夹,远心端结扎,于远心端切断动脉,采用7-0尼龙线先做两定点吻合,并做牵引线,然后做动脉前壁和后壁连续吻合,针间距大约1mm,吻合口完毕后,打开动脉血管夹。

5、用手触摸到吻合口血管震颤,检查无渗血后缝合皮肤。

8. 手术经过顺利,出血量约1ml,术中血压稳定,麻醉效果满意,病人安返病房。

经治医生签名:刘明静
-----------------------------------------------------------------------------------------以上为2013-11-20 16:57:36 刘明静保存的记录
2013-11-20 16:39 术后首次病程记录
患者陈勇,男性,30岁,于今日9:30至手术室在局麻下行左侧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术中予心电监测,术中常规消毒、铺巾,游离头静脉、桡动脉,在远心端结扎行头静脉和桡动脉端端吻合。

手术顺利,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安返病房。

嘱患者抬高患肢,避免压迫,注意伤口清洁,降低感染几率,密切观察瘘口血流情况及血管杂音。

为防止患者左手伤口处感染,蒋勇副主任医师指示,给予罂粟碱静滴扩血管,予碳酸氢钠注射液静滴升压,同时予双嘧达莫片50mg口服,每日3次抗凝,予50%GS 60ml+VitC 2.5g补充能量、营养血管,盐酸曲马多缓释片止痛。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经治医生签名:刘明静
-----------------------------------------------------------------------------------------以上为2013-11-20 16:59:19 刘明静保存的记录
-----------------------------------------------------------------------------------------以上为2013-11-21 10:35:46 刘明静保存的记录
2013-11-21 10:35 蒋勇副主任医师查房记录
神清,精神可,稍有头晕,乏力,语言低微,胸前区稍有不适,面色苍白,大便正常,左手动静脉内瘘处清洁干燥。

查体:T 36.8℃,P68次/分,R 16次/分,BP120/60mmHg。

神清,精神萎靡,发育正常,轻度贫血貌,四肢爪甲苍白,口唇色淡,步入病房,自动体位,查体合作,语言清晰,声音低微,对答合理。

胸廓对称无畸形,语颤对称,双肺呼吸音清,双肺
未闻及干、湿啰音。

前后二阴未查。

神经系统检查: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左侧动静脉内瘘处无明显疼痛,触诊有震颤,听诊有血管杂音舌质淡。

辅助检查:(2013-3-18 我院)iPTH 60.4pmol/L。

(2013-3-18 我院)血常规:WBC 4.28×109/L,RBC2.56×1012/L,Hb84g/L,PLT136×109/L;(2013-3-18 我院)肾功示:Cr536umol/L,BUN11.73umol/L。

(2013-3-2 西南医院)尿蛋白2+,尿红细胞2+;尿糖:1+;(2013-3-2 西南医院)电解质:二氧化碳结合率42.2mmol/L,K+ 4.22mmol/L,Na+138.5mmol/L,
Ca2+2.58mmol/L;(2013-3-2 西南医院)随机指血糖:6.64mmol/L;(2013-3-2 新桥医院)泌尿系彩超示:多囊肾。

入院查血常规示:WBC 3.81*109/L,RBC 3.31*1012/L,HGB 109g/L,PLT 176*109/L。

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

左上肢动静脉彩超示:左侧桡动脉、左侧头静脉未见明显异常。

蒋勇副主任医师查房后指示:(一)诊断方面:1.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衰竭期肾性贫血:依据:1)青年男性患者,30岁,因"乏力,面色苍白1月"入院。

入院症见神清,精神萎靡,步入病房,头晕,乏力,语言低微,胸前区不适,面色苍白,大便正常,24小时尿量约1500ml。

查体:BP132/72mmHg。

轻度贫血貌,四肢爪甲苍白,双眼睑苍白,口唇色淡心界不大,可扪及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cm,心率75次/分,节律整齐,未闻及早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

辅查血常规示轻度贫血;尿蛋白阳性;肾功示肌酐升高异常,故诊断明确。

2)肾性贫血(轻度):依据头晕,乏力,语言低微,胸前区不适,面色苍白,口唇爪甲苍白。

查体:轻度贫血貌,四肢爪甲苍白。

血常规示:Hb92g/L。

故诊断明确。

2.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2013-3-18 我院)iPTH 60.4pmol/L。

诊断明确。

3.多囊肾:根据患者既往病史及肾脏彩超可明确诊断。

4.左侧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患者于昨日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二)治疗上:予纠正酸中毒,纠正贫血,改善肾脏微循环,肠道吸附毒素、升压、抗凝等对症支持治疗,注意伤口处清洁干燥,余治疗暂不变,继续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经治医生签名:刘明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