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胰岛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改良
大鼠胰岛分离、培养条件的优化及miR-126表达的检测方法比较

大鼠胰岛分离、培养条件的优化及miR-126表达的检测方法比较王玉琢;袁文俊;米志强;安小平;童贻刚【期刊名称】《生物技术通讯》【年(卷),期】2015(026)001【摘要】目的:优化SD大鼠胰岛细胞的分离、纯化和培养方法与条件,为研究miR-126在Ⅱ型糖尿病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活性与功能良好的胰岛细胞及miR-126表达的检测方法.方法: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SD大鼠,采用8 mL胶原酶Ⅴ(含DNase Ⅰ 100 U)逆行注射、原位消化后Hitopaque-1077梯度离心分离纯化SD 大鼠胰岛细胞,从培养后的胰岛细胞中提取总RNA,分别用加尾法和茎环法进行miR-126的反转录,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miR-126的表达量.结果:用该方法可从每只SD大鼠中分离、纯化得到胰岛细胞372±45个,胰岛细胞纯度>90%,胰岛细胞存活率>95%;用加尾法和茎环法qPCR检测miR-126的Cp值分别为34.56±2.56和32.47±2.01.结论:胶原酶Ⅴ(含DNase Ⅰ100 U)逆行注射、原位消化可有效避免因消化时胶状物质的产生而导致的胰岛细胞分离失败,Hitopque-1077梯度离心分离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便捷、成功率高等特点,可得到活性与功能较好的胰岛细胞;与加尾法相比,茎环法能够更灵敏地检测胰岛细胞miR-126的表达量.【总页数】5页(P102-106)【作者】王玉琢;袁文俊;米志强;安小平;童贻刚【作者单位】宁夏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宁夏银川750004;宁夏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宁夏银川750004;第二军医大学,上海200433;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北京100071;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北京100071;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北京10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81;Q78【相关文献】1.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与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 [J], 晏丹;舒赛男2.三种大鼠胰岛分离纯化方法的比较 [J], 于湄;张雪莲;薛桂凤;杨金奎3.多种分离纯化大鼠胰岛细胞的实验方法比较 [J], 陈创奇;詹文华;汪建平;蔡世荣;兰平;吴小剑;贺德4.不同分离方法与培养条件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增殖情况比较 [J], 王文;李静;王宗仁;张金洲;师长宏5.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大鼠阴茎组织中miR-126、VEGF、eNOS表达的影响 [J], 胡睿;张威;欧宁静;梁震;杨永姣;刘莉;刘晓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鼠胰岛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改良

( h n a g 1 0 0 )W u Z i in W a g Yu i L u Gu l n S eyn 0 1 1 hx a g n xa i o i g a
AB T S RACT Obe t e T td h f cso oaig a d c l r g t er t a c e t lt i jci : o su y teef t f s lt n ut i h a p n r ai i es n v e i n un cs
d fne a d t z ne t i ng. A ni a i n f se s e i d s ihio s ani m to o i lt w a o e ve an i s i s r to W 3 de e t d. s bs r d d n uln ec e i n S tce Re u t 4 = 27il t e epr u e r s ls: 382 s e sw r oc r d fom e r ,a r i a a e wa 2.3 2 , l c s tm ul e on at ndsu v v lr t s 9 = 2 .3 G u o esi atd i s i e r i n vt o s wed t e n va u fi u i n t ow- l c em e um s 39 42 2. m M n uln s c eton i ir ho hem a l e o ns ln i hel g u os di wa .7 = 73 , whie ha f hi g uc e e i m a 1 .9 l t t o gh— l os m d u w s 28 4士 8.7 m M , he was .25土 0.26 Co l i 2 t S1 3 . ncuson: Thi s m e ho ou d o a n lr e qua tte nd h gh quaiy i lt whih ofe e ete xpe i en alc dii ns t d c l bt i a g n iis a i lt se s, c frd b tre rm t on to frc l su o el t dy.
原代大鼠胰岛的分离纯化及功能鉴定-精选文档

原代大鼠胰岛的分离纯化及功能鉴定老年人是糖尿病高发人群,在全部心脑血管病死亡的病例中,除直接与糖尿病有关外,其余13%的病例与高血糖有关,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成为脑卒中死亡的重要原因[1]。
近年来有关糖尿病治疗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中有很多胰岛移植的研究。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虽然各个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其移植效果并不理想,在人体的胰岛移植中,活性能保持一年以上不超过40%[2]。
其主要原因是胰岛分离纯化后活性不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以及免疫抑制剂对大鼠胰岛的毒性作用[3]。
因此获得足量、活性良好的胰岛非常重要。
本实验采用胶原酶P消化胰腺及Histopaque 1077分离液直接离心分得大鼠胰岛,并对其活性及功能进行评价。
1材料与方法1.1动物雄性SD大鼠,体重250 g~300 g,由山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试剂胶原酶P购自瑞士罗氏公司;双硫棕(DTZ)、HEPES、葡萄糖、多聚赖氨酸(分子量15~30万)购自美国Sigma公司;1640培养基、胎牛血清购自美国Hyclone公司;DispaseⅡ购自美国Amresco公司;青链霉素(双抗)购自北京索莱宝公司;AOPI 购自南京建成生物科技XX公司;大鼠胰岛素放射免疫试剂盒购自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
1.3主要仪器超净工作台(北京世安科技林净化技术XX公司);CO2细胞培养箱(北京博奥恒信生物科技XX公司);台式冷冻离心机(长沙湘仪离心机仪器XX公司);奥林巴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IX81(日本奥林巴斯IX51)。
1.4方法1.4.1原代大鼠胰岛及胰岛细胞分离培养无菌条件下,大鼠断头处死,迅速打开胸腹,在胆总管汇入十二指肠的入口处用止血钳夹住,经胆总管缓慢注入13 mL 4 ℃的1 mg/mL胶原酶P溶液,38 ℃水浴消化11 min,取出立即加入20 mL 4℃培养液(含10%胎牛血清)终止消化,剧烈振摇胰腺至细沙状,用孔径350 μm的滤网过滤,1 200 r/min,离心2 min,去上清,加入10 mL分离液Histopaque 1077至管中重悬组织,将10 mL 1640培养基慢慢顺管壁注入管中,3 200 r/min,离心23 min。
大鼠原代肝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的改良

大鼠原代肝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的改良裔传卉;汪纪仓;刘宗平【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改进经典的Seglen原位两步胶原酶灌流法,建立稳定简便的大鼠原代肝细胞分离培养方法.采用胰酶消化获取大鼠肝细胞进行纯化、培养,过碘酸-雪夫反应(PAS)鉴定.结果显示,本法培养的肝细胞产量高、活力好,每只大鼠可获得约2×10~8个肝细胞;相差显微镜观察不同生长期的肝细胞,细胞贴壁后变平变薄,双核细胞呈岛状连接的形态学特性;PAS鉴定,肝细胞内由于含有大量的糖原颗粒而被染成红色.表明改良的方法稳定、高效,为进一步的试验研究奠定了基础.【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年(卷),期】2009(000)005【总页数】3页(P201-203)【关键词】肝细胞;细胞培养技术;PAS;分离【作者】裔传卉;汪纪仓;刘宗平【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南洛阳,471003;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体外肝细胞培养模型具有突出的优点,能接近生理状态研究药物和毒物的代谢及毒性,真实反映体内的代谢情况,排除体内其他因素的影响[1]。
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原代肝细胞培养越来越成熟,并广泛地用于毒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及致癌作用等研究,被称为体外药物试验的“金标准”[2]。
但肝细胞在体外增殖能力差,原代培养难以成功,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肝细胞离体模型的广泛应用[3]。
Seglen的原位两步胶原酶灌流法分离培养的肝细胞不仅数量多、纯度高、形态好,而且还保留肝细胞的功能,是分离培养大鼠原代肝细胞的经典方法[4]。
但胶原酶法灌流装置昂贵,成本费用高,操作复杂,限制了该方法的广泛应用。
本研究对该经典方法进行了改良,建立了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不需要复杂设备的大鼠原代肝细胞培养模型。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SD大鼠:180~220 g,雄性,清洁级,扬州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新生大鼠胰腺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及初步鉴定

新生大鼠胰腺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及初步鉴定张巨彪;苏秀兰;欧阳晓晖【摘要】目的探讨分离、培养及初步鉴定新生大鼠胰腺干细胞的方法.方法取30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新生大鼠的胰腺组织,用完整胰腺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胰岛.以低糖改良Eagel培养液为基础培养液,于不同时期分别添加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转铁蛋白-硒添加剂、白血病抑制因子、神经干细胞原代培养的无血清培养液中的营养因子B27、神经元培养的无血清培养液中的营养因子N2等进行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学特征及生长特性.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对培养不同时期的细胞进行巢蛋白(Nestin)及细胞角质蛋白19(CK-19)检测,并进行初步鉴定.结果①新生大鼠胰腺内纤维组织少,体积小,完整胰腺胶原酶消化法简化了胰岛分离步骤,减少了污染机会,有利于进一步培养.②培养24 h可见细胞贴壁,但贴壁细胞数量较少,改用无血清培养后,贴壁细胞快速生长,10~ 15 d形成单层细胞汇集,细胞形态较一致.③培养所得细胞一直较多表达胰腺干细胞的标志物Nestin,随培养时间延长,表达CK-19的细胞数量逐渐增多.结论新生大鼠胰腺消化后,获得的细胞于不同时期表达胰腺干细胞的标志物Nestin、CK-19.【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5(021)002【总页数】3页(P315-316,封3)【关键词】胰腺干细胞;移植;细胞分离;细胞培养;大鼠【作者】张巨彪;苏秀兰;欧阳晓晖【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肿瘤外科,呼和浩特010010;内蒙古医科太学中心实验室,呼和浩特010010;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肿瘤外科,呼和浩特01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7干细胞是体内存在的特殊细胞,既有自我更新和不断增生的能力,又有多向分化的潜能,这种特点使其成为获得大量胰岛β细胞的最佳种子细胞,只要掌握了胰腺干细胞的特异标志、转化调控机制、培养及分离技术就可以体外操纵干细胞,大量扩增和定向诱导分化,最后得到胰岛样细胞[1-2]。
大鼠胰岛的分离、纯化与评价方法改良

大鼠胰岛的分离、纯化与评价方法改良曾明华;陈树林;蒋田园;毛海鹏;蒲强红;周建平;李耀辉;林磊;李文献【期刊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8(036)002【摘要】[目的]简化胰岛的分离纯化方法,建立完善的胰岛评价体系.[方法]采用Ⅴ型胶原酶分离出Sprague-Dawley大鼠胰岛,并采用改良的3层Dextran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胰岛.纯化的胰岛通过双硫腙(Dithizone,DTZ)染色进行计数及纯度检测,丫啶橙(AO)-碘化丙啶(PI)双染色法确定分离细胞的存活率,体外葡萄糖刺激释放胰岛素试验检测胰岛的分泌活性.采用Adobe Photoshop程序改进了常规的胰岛计数方法,并进行胰岛标准计数.[结果]平均每只成年Sprague Dawley大鼠的胰腺,可获得(3 840±24)当量数(IEQ)纯化胰岛,纯度可达到90%,细胞平均存活率达92%.[结论]采用改良的3层Dextran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及基于Adobe Photoshop程序的标准计数方法,可分别用于大鼠胰岛分离纯化和计数.【总页数】6页(P50-54,60)【作者】曾明华;陈树林;蒋田园;毛海鹏;蒲强红;周建平;李耀辉;林磊;李文献【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河南省乳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S865.1+2【相关文献】1.大鼠胰岛分离纯化及功能测定 [J], 陆威;李永翔2.原代大鼠胰岛的分离纯化及功能鉴定 [J], 李小东;郭庆;高璟英;张婉;武冬梅;刘云峰;章毅3.原代大鼠胰岛细胞分离纯化及单细胞培养初探 [J], 罗瑞琼;韦芳;荣曦;刘红4.消化时间对大鼠胰岛分离纯化产量的影响 [J], 胡先平;丁亚山;钱滔来5.胶原酶浓度对大鼠胰岛分离纯化产量的影响 [J], 蒋小峰;高玲;钱滔来;陈松伟;王业增;向广阳;钱世鹍;陈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鼠胰岛β细胞原代分离培养及近膜钙离子测定技术研究

I 儿科 杂志 第 2 缶床 9卷 第 8期 2 1 0 1年 8月 J Ci e it V 1 9 No8 Au 2 1 l P dar o. . g.0 1 n 2
・
79・ 6
d i 1 .9 9 j sn 1 0 — 6 62 1 .801 o :03 6 /. s .0 0 3 0 .0 0 . 9 i 1
c l r o d d wi F 一 AM , f o e c n ma e h w t a 3+ o ae e rpa ma l mma p e e t d n n n f r t el wee l a e t F P 1 - s h 8 l rs e t u i g ss o h tC 2 l c td n a - l s e r s n e o u i mi o y
Io t n,p i r u t r fr t a c e t  ̄c l n ee mi ain o u - ls - mb a e c l u sl i a o r ma y c l e o a n r ai -el a d d tr n t f s b pa mame r n ac m u p c[ s o i Z AN i( e at e t f P da i , T e H G L D pr n o ei r s h m tc
度 较 好 。激 光 共 聚 焦 测 定 F P l/ M 负 载胰 岛 B细 胞 ,近 膜 钙 离 子 呈 蓝 色荧 光 ,不 均 匀 分 布 于 近 细 胞 膜 附 近 。 F —8 A
大鼠胰岛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大鼠胰岛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苏力担卡扎·仇曼;林海;何铁英;程坤;王松;郝晓文;陈启龙;韩玮【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从实验室中挑选出30只成年雄性大鼠,将胶原酶注入大鼠的胰腺导管,聚蔗糖梯度离心法分离胰岛细胞,并培养与鉴定胰岛细胞.培养1周后用双硫腙(DTZ)行胰岛细胞鉴定.用丫啶橙(Ao)、碘丙啶(PI)检测胰岛细胞活性.结果经过分离与纯化,大鼠胰岛细胞的获得率较高且较稳定;分离后的胰岛细胞在适宜环境中生长,生长状态较佳,在培养后的12 ~ 24 h可贴壁,在培养后4~5d细胞生长状态达到顶峰,细胞完好,且折光性能优异.利用免疫组化法鉴定胰岛细胞,分离的细胞SMA及PDGFR表达呈阳性,少数细胞vWF表达呈阳性.结论我科此次分离纯化大鼠胰岛细胞的方法为逆行灌注胶原酶+原位消化+Fico11液梯度分离法,实验结果显著,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取纯度较高的大鼠胰岛细胞.分离后的胰岛细胞在培养4~5d后达到最佳状态,适用于作为实验室胰岛细胞功能深入研究的实验材料.【期刊名称】《肝胆胰外科杂志》【年(卷),期】2016(028)005【总页数】4页(P389-392)【关键词】胰岛细胞;分离;培养;鉴定;大鼠【作者】苏力担卡扎·仇曼;林海;何铁英;程坤;王松;郝晓文;陈启龙;韩玮【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外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外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外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外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外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外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外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外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813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国内及国外许多优秀的医学研究学者把实验室大鼠胰岛细胞的分离与培养作为研究胰岛细胞功能的一项重要科学课题[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鼠胰岛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改良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沈阳110001) 吴志香* 王玉霞△ 刘国良 摘 要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易行的大鼠胰岛细胞培养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高质量胰岛,并寻找进行体外实验研究的最佳时间和条件。
方法:运用胶原酶 原位灌注法分离胰腺,F ico ll400纯化胰岛细胞,双硫腙(D T Z)染色鉴定胰岛,运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活状态,放免法检测胰岛素分泌考察胰岛功能。
结果:每只大鼠可分离438±27个胰岛 胰腺,细胞存活率为92.3±2.3%,GS IS实验中胰岛素释放指数S I为3.25±0.26。
结论:本分离纯化方法可获得数量多,质量高的胰岛细胞,为原代胰岛细胞的体外研究提供实验条件。
主题词 细胞培养 胰岛 生理学 胰岛 分离和提纯 大鼠An i m provem en t m ethod of pr i m ary culture of w istar ra t pancrea tic isletsD ep artm en t of Endocrino logy,the F irst A ffiliated Ho sp ital,Ch ina M edical U n iversity(Shenyang 110001)W u Zh ix iang W ang Yux ia L iu Guo liang ABSTRACT O b 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s of iso lating and cu ltu ring the rat pancreatic islets invitro.M ethods:A fter in traductal infu si on of8210m l co ld H ank’s balanced so lu ti on con tain ing1m g m l oftype co llagenase,pancreas w ere su rgically p rocu red and digested at37℃fo r15220m in,and stopped digesti on by co ld H ank’s so lu ti on w hen the em u lsi on appeared.T he islets w ere pu rified by discon tinou sF ico ll den sity gradien t(25%,23%,20.5%and11%)cen trifugati on,and the degree of pu rity w asdefined as dith izone stain ing.A n i m ati on of islets w as ob served and in su lin secreti on w as detected.R esu lts:438±27islets w ere p rocu red from one rat,and su rvival rate w as92.3±2.3%,Gluco se sti m u latedin su lin secreti on in vitro show ed the m ean value of in su lin in the low2gluco se m edium w as39.74±2.73mM,w h ile that of h igh2gluco se m edium w as128.94±8.72mM,the S I w as3.25±0.26.Conclu si on:T h is m ethod cou ld ob tain large quan tities and h igh quality islets,w h ich offered better experi m en tal conditi on s fo r cell study.KEY WORD S Cell cu ltu re Istets of langerham s physi o logy Istets of langerham s iso lati on pu rificati on R ats 近年来许多有关糖尿病方面的研究均利用体外培养的胰岛细胞株作为研究对象,然而源自肿瘤细胞系的细胞株毕竟在基因表达功能上与正常细胞有差别,因此,本研究采用了培养的大鼠原代胰岛细胞作为研究对象,以期更接近在体研究的结果,同时又可避免在体研究很难避免的混杂因素。
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实验动物选择两月龄的健康W istar大鼠,体重250±23g,购自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主要试剂有 型胶原酶(co llagenase typ e ,Sigm a);R PM I1640及*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DM E M培养基(G I BCO)、胎牛血清(FB S, H yclone)、青霉素、链霉素(华北制药厂)、F ico ll 400(Pharm acia)、H ank’s液,40目不锈钢网, H EPES(Sigm a)、D T Z(Sigm a)、(OA,北京华美)。
胰岛素放免药盒(北京原子高科技核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灵敏度:1.5m I U L;精密度:批内Cvv5%,批间Cvb10%)2 实验方法2.1胰岛细胞的分离纯化:胰腺的原位灌注:W istar大鼠禁食16h后,10%水合氯醛腹腔麻醉,常规消毒后经腹中线开腹。
暴露胆管,寻找胆管穿过胰腺进入十二指肠处,320丝线穿过(暂不结扎),充分暴露胰尾,在肝门胆管分叉处逆行胆管插管,少量推入含冷却的胶原酶(1m g m l)的H ank’s缓冲液(pH7.8,H EPES10mM),待胆汁排出后结扎丝线,切开大鼠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放血,缓慢注入胶原酶消化液8~10m l,使胰腺完全膨胀,完整切取胰腺置于含相同缓冲液的50m l硅化的离心管中冰浴。
胰岛的消化分离: 37℃水浴消化15~20m in,其间振荡离心管。
观察胰腺消化情况,当胰腺呈现“融化”,消化液变混浊,出现乳糜样时,即可迅速加入30m l冷却的H ank’s液并冰浴,终止消化。
消化的胰腺组织经振荡后低温离心(4℃,1000rpm×3m in),反复清洗2次,将沉淀物加入25m l H ank’s缓冲液再次振荡混匀,经40目不锈钢网过滤,将过滤后的细胞悬液再次离心(4℃,1000rpm×3m in),尽量去除上清液,若有未消化的大块组织重复上述消化步骤,离心后沉淀物为胰岛细胞和外分泌腺的混合物,冰浴备用。
胰岛的纯化:采用梯度密度离心,介质为F ico ll400和H ank’s缓冲液的混合物,浓度分别为25%、23%、20.5%、11%。
将胰岛悬液与25%的F ico ll2m l混合,而后逐层沿管壁缓慢加入23%、20.5%、11%F ico ll各2m l,形成4层梯度离心柱。
最后加入2m l H ank’s缓冲液。
离心(4℃,2400rpm×10m in),于23%、20.5%交界和20.5%、11%层交界间吸取胰岛细胞,经含10% FB S的H ank’s缓冲液清洗3次(4℃,1000rpm×3m in)。
纯化的胰岛细胞重悬于10%FB S的RM P I1640培养液中37℃,5%CO2培养箱中培养。
2.2 胰岛细胞的D T Z染色、计数:用无水乙醇和氨水配制D T Z(10m gD T Z∶3m l无水乙醇∶50Λl浓氨水,H ank’s缓冲液12m l稀释)原液备用,临用时用H ank’s液1∶100稀释,0.22Λm微孔滤膜过滤除菌,与纯化的胰岛细胞37℃水浴10m in,肉眼观察培养皿中出现细小红色颗粒,表明染色完成。
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用50Λl定量加样器在胰岛悬液中重复取样3次,于倒置显微镜下分别镜检计算D T Z阳性细胞数,按以下公式计数[1]:胰岛数=3次阳性细胞总数÷3×20×样本量(m l)。
2.3 成活率的检测:取少许纯化的细胞经台盼蓝染色后,计算成活率:成活率=未染色细胞数 总细胞数×100%。
2.4 胰岛的生物活性鉴定:葡萄糖刺激下的胰岛素分泌实验(Gluco se sti m u lated in su lin secreti on,GS IS):24孔培养板每孔10个胰岛为一组,共6组,每孔加入预先配制的K reb s2 R ingerH EPES缓冲液(KRHB,含118mM N aC l, 4.4mM KC l,1.2mM M gC l2,1.5mM KH2PO4, 5mM N aHCO3,2.8mM Gluco se,10mM H EPES, 0.2%B SA,pH:7.4)1m l,置于5%CO2培养箱内37℃孵育2h,收集上清-20℃保存用于测定基础胰岛素水平,而后在6组胰岛中加入含16.7mM 葡萄糖的KRHB并在培养箱中孵育1h,收集上清采用放免法(R I A法)测定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释放指数(S I)[2]:S I=第3h(高糖环境)的胰岛素含量 第2h(低糖环境)的胰岛素含量。
2.5 胰岛的原代培养:24孔培养板每孔10个胰岛为一组,加入10%FB S的RM P I1640(含2mM L2谷氨酰胺,10mM H EPES)原代培养7d,每天经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并收集培养上清测定胰岛素分泌水平。
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 果1 纯化胰岛的计数与鉴定 倒置显微镜下可见大量表面光滑、不透光的暗黄色胰岛细胞团,而外分泌腺碎片几乎见不到。
D T Z特异性的与胰岛Β细胞内胰岛素颗粒中的锌离子螯和使其着色,经D T Z染色10m in后,90%以上细胞团成猩红色或红色。
每只大鼠可分离438±27个胰岛 胰腺,细胞存活率在92.3±2.3%以上。
2 葡萄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实验 在低糖溶液中胰岛素含量平均为39.74±2.73mM,高糖溶液中胰岛素分泌量128.94±8.72mM,S I为3. 25±0.26,说明胰岛功能良好。
3 胰岛细胞的生活观察 培养初期(1~3d)胰岛细胞生长良好,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多数细胞胞浆丰富,部分细胞核仁明显,其外包有完整被膜,这些细胞团即为胰岛,个别细胞分散为单个细胞,折光性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