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学反思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学反思《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学反思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阅历,教学反思我们应当怎么写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关怀到大家。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学反思1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是电学中一种基本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以前的教材在支配这一内容时,是对定值电阻进行测量,最终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本节支配了测量小灯泡电阻的试验,要求学生“多测几组数据”、“比较计算出的答案”,从而“能看出其中的规律”。
这两种支配都能使学生学会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电阻的方法,加深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为学生提供了常用电学器材综合使用的机会,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但不同的是,所测量出来的数据,会引发学生不同的思索,从不同方面加深学生对电阻概念的理解,对于学生的方法学习和能力培育有着不同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察学生只对操作感兴趣,对于分析试验数据得结论、对试验过程的评估这两个环节不感兴趣。
针对这一现象,结合这节课的问题,举了一些科学家觉察科学规律的例子,很多规律和发明并不是有意去商量得出的,而是科学家们在商量问题时分析数据的过程中无意得到的,正所谓“无意插柳柳成荫”。
生活中也是如此,不少的小分明都是在使用过程中感觉不好用,有心人觉察了才发明出更好用的。
同学们假如坚持去分析评估,养成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说不定你们也能觉察新的科学规律,或者是有新的发明创造。
这样激励学生去分析评估。
在今后的教学中,多设计这样的问题,多引导学生去分析,我信任,学生的能力确定会提高,将来的发明家中就会有我们的学生。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学反思2第七章欧姆定律是初中电学学问的基础和重点,处于电学的核心位置。
第三节“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作为欧姆定律的一种应用,不仅使学生获得了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并能使学生体验到物理规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还可以使学生在试验过程中获得新的觉察,提出新的问题,促使学生把前后学问进行联系,完成学问的系统化。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报告

物理实验报告
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 同组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
实验名称: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实验目的:正确使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
实验器材:电压表、电流表、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小灯泡、导线若干。
实验原理:R=U/I
实验步骤及结论
1.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2.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变为某一适当值,读出此时的电流值和电压值,把数据填入记录表格中。
3. 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变为另一适当值,读出此时的电流值和电压值,把数据填入记录表格中。
4. 再次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此时的电流值和电压值,把数据填入记录表格中。
记录并处理数据
四、整理实验器材。
14.3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教学程序设计 一、 复习引入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一、复习引入 引导学生由欧姆定律 I
实验报告单
班级 姓名 日期 一、实验名称:伏安法测电阻。 二、实验目的: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灯工作时的 电阻。 三、实验原理: 。 四、实验器材:学生电源、2.5V 小灯泡、开关、导 线、测量灯泡两端电压的 、测量通过灯 泡电流的 、改变灯泡两端电压和通过其电 流的 。
(五)评估与交流
目的: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定电阻的阻值。 器材:电源(V)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定值电阻(10Ω )。 步骤: 1.如图连接电路。 2.改变滑动变阻器阻值,读电压表、电流表。 3.根据 R=U/I 算出 R。 表明:R 是定值,不随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师:通过论证,表明灯丝的电阻发生改变的原因不在于电压与电流,那是什么原因造成 的呢? 引导:我们在前面学过,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生: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师:那是什么因素影响了灯丝的电阻呢? 生:是温度。 师:对了,请同学们进一步思考灯丝的电阻和温度有怎样的关系?请同学们分析数据表 格,相互交流。 学生分析讨论。 生:温度越高,灯丝电阻越大。 师:对了,一般来说,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这个实验再一次验证了这一 点。 (五)评估与交流 1.同学们了解到得到结论的方法有多种,不能拘泥于某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与途径。 2.实验的分析与论证要注意技巧,学会排查现象发生的原因。 3.实验数据的填写要尊重实验的事实,不能妄加改动,随意设置。 某同学按图示电路对额定电压为 3.8V 的小灯泡进 行实验。
初中物理新授课“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案例
课型 教 学 目 标 新授 课题 第十四章 第三节 测量小灯泡电阻 课时 1 单位 荣成二十一中 时 间 学 法 2009 年 11 月 刘华君 执笔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实验前应检查所有器材是否完好无损,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01
连接电路时应注意正负极的连接,避免短路或断路现象的发生。
02
调节滑动变阻器时应缓慢移动滑片,避免电流或电压的突变对电路元件造成损坏。
03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避免超过量程而损坏电表。
04
实验结束后应先断开开关再拆除电路连接,以确保安全。
实验结果与分析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数据表格展示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详细记录每次测量的电压值、电流值以及计算得到的电阻值。这些数据可以整理成表格形式,便于后续分析和处理。
实验数据记录
数据表格应包含序号、电压值、电流值和电阻值等列。其中,序号用于标识每次测量的顺序,电压值和电流值分别记录每次测量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电阻值则是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得到的。
数据记录与处理技巧
设计数据表格 及时记录数据 处理异常数据 计算平均值 为了方便记录和处理数据,可以设计一个包含序号、电压值、电流值和电阻值等列的数据表格。 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出现异常数据(如电压表或电流表指针突然偏转很大等),要分析原因并重新测量。 在每次调节后,要及时将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记录下来,以免遗忘或混淆。 将所有测量得到的小灯泡的电阻值相加后求平均值,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接触电阻的影响。在测量过程中,由于导线与灯泡、电阻箱等连接处存在接触电阻,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改进后实验效果对比
由于接触电阻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测量结果存在较大误差,且重复性差。
采用四端接法并控制温度因素后,测量结果更加准确可靠,重复性得到显著提高。
改进后
改进前
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答:用欧姆表测量时,灯泡的温度较 低,电阻较小,而实验测量时,灯泡 的温度较高,电阻较大。
4.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出导体电阻的实验中。 (1)在圈内填电表的符号,并把图的实物对应连 接起来.(滑片向左移动,电流表示数变大) (3)实验中应测量物理量是电压 和 电流 , (4)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置于 右 端(填 “左”或“右”),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 是: 改变电阻两端电压 。
二.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
1.实验电路图设计:
R
A V
2.连接实物电路:
3.分析数据 次 数 电压 U/v 电流 I/A 电阻 R/Ω
电阻平 均值Ω
1 2 3
2 4 6
0.2 0.4 0.58
10 10
10.3
10.1
被测电阻的阻值取 10.1
Ω
4.画出图像
I I
U 测定值电阻
U
测定小灯泡 电阻
2、某同学用伏安法测一段导体的电阻,其实 验方案与操作过程均正确,两表的示数如图 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 10 V,电流表 的示数 0.2 A.导体的电阻是 50 Ω。
• 3、有一个标有“2.5V 0.3A”的小电灯,李 燕计算它的灯丝电阻是8.3Ω,但用欧姆表 (测量电阻的仪表)测得的结果是2.5Ω关 于这种差异,这是为什么?
A
表达式:Rx=
I2R0 I1-I2
典型例题
例1.测电阻的实验中,下列注意事项中没有 必要的是( B ) A.连接电路时,先断开开关 B.应从电源的正极开始连线,开关应靠近 电源的正极 C.在无法估计被测电阻大小时,电流表、 电压表应选用较大的量程 D.将变阻器连入电路时,滑片应放在使变 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上
1.我们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应知道: 电压表 测出灯泡两端的电压, (1)它是用_________ 电流表 测出通过灯泡的电流,然后再 用_________ R=U/I 求出灯泡的电阻。实验 根据公式_________ 中为了方便地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 滑动变阻器 。 的电流,我们还需要_________ (2)在实验过程中,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断开 ,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 _________ 电阻最大端 。 片应置于_________
第三节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第三节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学习目标】知识和技能应用欧姆定律,会用伏安法测电阻。
过程和方法通过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实验电路的设计、连接以及测量过程的兴趣培养。
【重、难点】1、电路的设计、连接,作出电路图。
2、掌握电阻的特性。
课前预习学案:各小组预习课本29-30页内容看看能否完成以下问题:1、如何测量通过灯泡的电流和电压?2、如何计算灯泡的电阻,如何测量?3、我们要测量灯泡的电阻该选用哪些器材?4、如果要多测几次我们如何改变电压?通过小组间的交流讨论你们还有哪些疑惑?课内探究学案:一、合作探究:1、要想测得灯泡的电阻,我们用到的原理是:2、我们选择的器材:3、我们设计的电路图:4、实验注意事项:5、实验步骤:6、进行实验:7、通过实验我们记录了这样的数据:8、实验中我们遇到的问题:9、我们是这样解决的:10、我们还有这样的困惑:11、我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得到的实验结论:二、达标测试、反馈提高:1、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2、你们测得的灯泡的电阻相同吗?有什么规律?你如何解释?3、某同学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时,测得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V,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0.3A,则这个小灯泡的电阻是。
4、一个20Ω的电阻,接在4节干电池串联的电源上,要测这个电阻中的电流和两端电压,则电流表量程应选,电压表的量程应选。
5、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闭合开关之前应该先调整变阻器的滑片,使它处于使电路中电流的位置;接通电源后通过变阻器把电压调到,测量时将电压,获得几组数据。
6、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量未知电阻R时所画的电路图,由于粗心,他没有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符号,电压表是,电流表是;如果电源电压不变,当他将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表甲的示数将,表乙的示数将。
7、王铭同学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时,连接的电路,当他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正常发光,电压表示数正常,电流表的示数为零,他分析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A.连接灯泡时用导线将两个连线柱短路了B.连接电流表时用导线将两个接线柱短路了C.电流表内部线圈烧断了D.电流表完好,连线柱没有与导线接通三、反思整合整理本节学习内容,提出你所发现的新问题。
第三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3)当滑片移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电 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电压表读为 伏, 电流表读数是 安,由公式 可算得待 测小灯泡的电阻为 欧。
如图
V
A
-
3
15 - 0.6 3
— —
3
1 5
-
0. 6
3
图B
作业
用本节学到的方法,设计一
个测定值电阻的实验。
再 见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次数 1 2 3 电压U/V 电流I/A 灯泡 亮度 电阻 R/Ω
实验步骤:
1)断开开关,连接电路; 2)接入电路的R调到最大; 3)闭合开关,调节R,读取并记 录 几组电流表、电压表数据 (U≤U额) ; 4)计算小灯泡阻值。 5)整理实验器材
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exe
数据分析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1、保护电路
2、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灯泡两端 的电压
问题探讨
1、小灯泡的额定电 压是多少?测小 灯泡电阻时对灯 泡两端的电压有 何要求? 2、灯泡两端电压不 同时,亮度如何 变化? 3、如何选择电流表、 电压表的量程? 4、如何记录实验数 据?请同学们设计 表格。
5、连接实物时,对 开关和滑动变阻器 有什么要求?
结论:灯丝电阻随温度的
升高而增大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检验你学到的知识—加油
在如图所示的测小灯泡电 阻R的实验中: (1)在连线的过程中, 开关应该处于 状态,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先 移到 (填“A”或 “B”)端,使它的电阻 值 ; (2)闭合开关后,当滑 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 读数 、电压表读数 (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很高兴和大家一三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第三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学案

第三节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导学案姓名【学习目标】①应用欧姆定律,学习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
②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利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小灯泡的电阻③了解灯丝钨的电阻特性。
【课前预习导学】1、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时,通过用测出通过小灯泡的,用测量出它两端的,再根据算出小灯泡的电阻,这是一种测量的方法。
2、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是、、和。
3、在做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要注意:①滑动变阻器应与被测电阻联,连接电路时开关应②电路闭合之前,要把滑动变阻器调到的位置,在此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③你认为在连接电路过程中还应注意哪些方面:表的示数为5V,电流表的示数为0.5A,于是得出结论待测电阻的阻值为Ω。
①你认为小明的实验合理吗?为什么?如果不合理应该怎么办?②请画出你们组认为合理的电路图。
比小明的实验多了,它在电路中主要起到作用,因而可以。
5、预习反思:【课内合作探究导航】1、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小组合作探讨,共同解决问题思考:如果知道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能否计算出导体的电阻的大小呢?归纳:如果我们用表测量出电阻两端的电压,用表测量出通过电阻中的电流,利用公式,就能间接知道导体的电阻。
这就是利用欧姆定律测电阻的原理,因其使用了伏特表(V表)和安培表(A表)所以称其为“伏安法”。
2、设计实验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进行试验。
根据上面第5题设计的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注意分工合作!!观察你们测量的电阻值,有规律么?为什么你认为你所测量的电阻值应该是多少?。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减小测量误差的重要方法之一。
3、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你能否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请在右侧画出电路图每个小组,分好工,组合电路,进行测量。
注意小灯泡的规格 试一试!将测量数据填写在下表中。
比较计算出的小灯泡的电阻值,与上述定值电阻相比较,有什么不同? 。
你是否看出有什么规律?你知道什么原因吗? 。
4、问题点拨A 、实验中你的电表是否出现了指针反向偏转的现象?原因是什么?怎么解决?B 、实验中你的电表是否出现了超量程的现象?原因是什么?怎么解决?C 、实验中你的滑动变阻器是否出现了无法调节电路的现象?原因是什么?怎么解决?D 、你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5、课堂小结:1.测量小灯泡电阻的方法:利用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2.灯丝电阻的特性:电阻随 升高而 ,随着 的降低而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原理
●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导体的电阻
●了解灯丝电阻的特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小灯泡电阻的测量,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
●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意识。
初步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实验电路的设计、连接以及测量过程中的兴趣培养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小灯泡的电阻的方法,会设计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加深对电阻概念的正确理解
难点: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发现规律,加深对电阻是一种属性的认识。
【教学方法】
实用文档
探究、实验、讨论法
【教学器材】
多媒体课件、白炽灯(一只)、万用表小灯泡(2.5V 0.3A)、电流表、电压表、开关、电池组(两节)、滑动变阻器、导线、实验报告单。
分组:两人一组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
上节课我们学习欧姆定律,哪位同学能说一说欧姆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
电阻是导体的本身的性质,对电流有阻碍作用,我们平常使用的灯泡中的灯丝是否有电阻?
灯泡的电阻有多大?我们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灯泡的电阻?
新课讲授:(实验探究)
1.提出问题:如何测量小灯的电阻?
2. 猜想与假设:
(让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猜想)
教师肯定学生的说法,并用万用表演示测电阻的方法。
结合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建议学生利用第三种的方法(伏安法)测量电阻。
这节课我们就利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
实用文档
3.设计实验:
教师指导学生说出实验的原理
让学生设计电路图。
展示学生设计电路图,通过下面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分析电路图合理性。
(1)能测出灯丝两端电压和通过灯丝的电流?设计合理?
(2)测出一组数据就能说明问题?
(3)如何才能测出多组数据?
指导学生设计最佳电路图,并分析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数据表格。
4.进行实验:
在实验前,让学生注意几点: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2)滑动变阻器应处于阻值最大的一端。
(3)注意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和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4)电压表和电流表正确接法以及选择量程。
教师参与学生的实验,并纠正学生在实验中的错误和不足,将实验数据在允许范围内便于分析结论。
5.分析和论证:
实用文档
展示学生的几组实验表格,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提出问题: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有什么特点?
展示欧姆定律的变换式,引导学生利用电阻是一种导体的自身性质和通过灯泡的亮度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让学生总结出来。
6.评估与交流;
让学生回顾整个探究过程,反思在实验中存在问题,与其它同学交流并总结。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
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成反比
表达式:
有,因为灯丝是钨丝,是金属导体,当然有一定的电阻
学生交流、猜想
(1)用万表测灯泡的电阻
(2)利用出厂标有电流和电压,结合欧姆定律计算得出
(3)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出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利用计算。
原理:由欧姆定律可以推出,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出正在工作的灯丝的电压、电流,即可用算出其阻值。
设计电路图
设计表格
实用文档
不能测一组数据,具有偶然性,应多次几组数据。
(1)更换电池组的个数,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
(2)加入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阻,进而改变通过灯丝的电流及其电压。
1)能否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更准确。
2)将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可以保护电路。
(3)可以调节电路中的电流为整数值便于计算
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实事求是记录下来。
灯泡的电阻不是定值,是变化的
讨论、分析
灯泡越亮,灯丝温度越高,电阻越大,灯泡越暗,灯丝温度越低,电阻越小。
正确设计实验和步骤,对实验仪器正确操作,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作用是保护电路;调节小灯泡两端电压。
温故知新,为新课作铺奠。
提出问题,激起学生求知欲
对提出问题进行合理猜想,加强思维发散
实用文档
加强学生实验设计,培养学生对问题解决的思维。
让学生养成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
启发学生考虑实验过程中可能改变的物理量。
培养学生设计表格的能力,明确实验的目的和重点研究对象,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加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生讨论分析得出正确结论,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能力。
加强学生合作、交流。
【布置作业】1.复习、默写概念;
2.P30-31物理:1---3
3. 同步6.3以上明天交)
4. 指导6.3后天交)
【教学后记】
实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