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途径及PEG简介
肠内营养

4、其它:术前术后的营养补充。
EN管饲途径分类
鼻胃管
鼻十二指肠管
无创置管技术
鼻空肠管
1. 微创消化道造口
技术
有创置管技术
2. 手术造口技术
胃造口 十二指肠造口 空肠造口
鼻胃/肠管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
(percustan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 PEG)
So easy
选择方式取决于: 营养液的性质、 喂养管的类型与大小、 用法:每次200ml左右, 用法:每天4~6次, 管端的位置及营养素需要量
肠内营养输注方式比较
优点 缺点 适应证 一次性输注 操作简单 胃肠道并发 症多 仅适用于鼻胃管 和胃造口的患者
间歇性重力 滴注 连续经泵 输注
操作简单,患者 有较多的活动时 间 胃肠道并发 症最小,营养吸 收最好
护理措施
1.喂养管的护理 2.保证营养液及输注用具清洁无菌 3.保护黏膜、皮肤 4.预防误吸 5.防止肠内营养并发症
谢谢聆听
谢谢大家!
肠内营养输注方式
一次性投给 间隙性重力滴注 连续性经泵输注
用法:用输液泵将要素饮食输入胃 每次250~500ml, 每天6~8次, 和小肠,开始时输注宜慢, 0~30ml/min, 将营养液用注射器缓缓注射 浓度宜低,从40~60ml/h逐渐增至 每次持续30~60min。 100~150ml/h,浓度亦逐渐增加
肠内营养支持
胸外科
冉启容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
定义:经胃肠道用口服或管饲的方法,为机体
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基质及其它各种营养素。
原则:If the gut works, use it.
肠内营养

持续输注
借助重力或输注泵连续12~24h输 住������ 40~60ml/h������ 直至100~125ml/h 危重病人,鼻十二指肠/鼻空肠管 饲,空肠造口管饲 耐受性好
适用 范围 耐受 程度
鼻胃管������ 胃造口 难以耐受
优 点
缺 点
无
大大降低副反应������ 易接受 无
易引起腹胀、腹痛、 腹泻、恶心呕吐
☻ 整蛋白型:适
用于胃 肠 道功 能 较 好 的 患 者 ☻ 短肽型:适 用 于 胃 肠 功 能有 损 伤 不 能 摄 取 足 量 的常 规 食 物 以 满 足 机 体 营养需求
鼻饲的途径
肠道功能是否安全可用 预 计 E N 时 间 胃 排 空 功 能 或 发 生 胃 食 管 反 流 误 吸 的危险性 选 择 对 于 病 人 侵 入 最 小 方 法 最 简 单 、 最 安 全 性 的 途径
肠内早期喂养的时机
复苏后,呼吸、循环、内稳态 稳定时开始,一般在入ICU或手 术后24~48小时或更长。
适应症:只要病人胃肠道
功能完整或具有部分胃肠道 功能������ 就应选择肠内营养
禁忌症:肠梗阻、肠麻痹、
消化道出血腹膜炎或腹泻急性 征,顽固性呕吐,鼻咽部疾患 难以耐受插管
肠内营养的制剂
原则:由少到多,由淡到浓,逐渐增加(一般 由20ml/h开始)
肠内营养的优点
改善门静脉系统循环,改善肠道的血液灌注
与氧的供给 增加肠蠕动 促进肠道激素与免疫球蛋白的释放 改善和维持肠粘膜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 防止肠道细菌内毒素易位 价格低廉,技术和设备要求低、简单,易于 临床管理
肠内/肠外营养液输注及护理
神经外科 杨伟伟
肠内营养
我院肠内营养剂

瑞高
瑞素 瑞先
20-30ml(30-40kcal)/kg/日 2-4瓶/天
30ml(30kcal)/kg/日 3-4瓶/天 20-30ml(30-45kcal)/kg/日 2-4瓶/天
500ml(750kcal)/日 1瓶/天
500-1000ml(500-1000kcal)/日 1-2瓶/天 500ml(750kcal)/日 1瓶/天
我院常用肠内营养剂
特点及用法用量
瑞能——适应症
用于癌症病人的肠内营养,如
——恶病质 ——厌食 ——咀嚼和吞咽障碍 ——食道梗阻
瑞代——适应症
适合于糖尿病患者,可为以下症状的糖尿
病患者提供全部肠内营养 ——咀嚼和吞咽障碍 ——食道梗阻 ——中风后意识丧失 ——恶病质、厌食或疾病康复期 ——糖尿病合并营养不良
瑞素
瑞先
肠道准备及短期管饲,无渣,肠道无残留
长期管饲,充足膳食纤维,保护胃肠道功能
作为唯一营养来源 瑞能 瑞代
20-30ml(26-39kcal)/kg/日
作为补充营养来源
400-1200ml(520-1460kcal)/日 2-6瓶/天 450-900kcal/日 1-2瓶/天
6-8瓶/天
30ml(30kcal)/kg/日 4-5瓶/天
肿瘤营养支持的目的
减少由于营养不良导致的死亡
提高病人对手术、化疗、放疗的耐受
性
改善肿瘤病人的免疫状况
谢谢!
轮到我肠内营养了…
化疗第6—10天(2009.11.26) 进食梗噎+咳嗽
体重未减轻 明显好转 不影响睡眠
尚未到评价疗效时间,但症状明显好转。
肠内营养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知识:肠内营养药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知识:肠内营养药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知识:肠内营养药导语:肠内营养的途径有口服和经导管输入两种其中经导管输入以包括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鼻空肠管和胃空肠造瘘管。
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的考试知识点吧。
肠内营养(EN)是指需少量消化过程或不需消化过程就能吸收的营养液,通过消化道置管(或造口)或少量多次口服的方法,为患者提供所需的营养素。
EN的消化和吸收过程能够增加胃肠道的血液供应,刺激内脏神经对消化道的支配和消化道激素的分泌,除为全身和胃肠道本身提供各种营养物质,并能保护胃肠道的正常菌群和免疫系统。
这些作用对维持肠黏膜屏障、维持胃肠道正常的结构和生理功能、减少细菌移位,以及预防肝内胆汁淤积均具有重要意义。
EN是一种相对简便、安全、经济和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国内外专家的共识是“当肠道有功能且能安全使用时就应用它”。
根据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的指南推荐:肠内营养是首选的营养支持方法,其适应证与肠外营养相似,即需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有营养风险的患者,结合临床,制定营养支持计划。
肠内营养的常用于下列具体疾病:① 意识障碍及昏迷患者:如老年痴呆不能经口进食和精神失常或不愿经口进食的患者。
②吞咽困难和失去咀嚼能力的患者。
③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多发性骨折及各种原因所致的严重感染等患者。
④适宜用肠内营养的胃肠道瘘患者。
⑤适宜用肠内营养的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患者。
⑥消化吸收不良患者,如慢性胰腺功能不全及短肠综合征的.患者。
⑦营养不良(营养不足)的患者,如恶性肿瘤或慢性消耗性疾病。
⑧器官衰竭患者,如心力衰竭、肝功能衰竭、胃肠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及多器官衰竭等。
对这类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应慎重。
⑨特殊患者营养支持,如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急性放射病、器官移植等。
⑩家庭肠内营养支持患者。
接受完全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指南推荐首选管饲的方法,其中鼻胃(肠)管适用于短期喂养(2~3周)的患者,但需注意预防吸入性肺炎;空肠造口适用于接受腹部手术且术后需要较长时间肠内营养的患者;非腹部手术患者,若需接受较长时间(2~3周以上)的肠内营养,如严重头外伤,经皮内镜下胃造口(PEG)是首选的管饲途径。
肠内营养及PEGJ在危重病人的应用分析

PEGJ技术在危重病人的应用
定义:PEGJ技术是一种通过胃造口术将胃管插入胃内再通过造口处将营养物质输送到肠道的 技术。
应用范围:适用于危重病人如昏迷、吞咽困难、消化道出血等患者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
优势:PEGJ技术可以避免肠外营养的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形成等同时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注意事项:在应用PEGJ技术时需要注意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定期检查胃液的pH值和电解质 水平以及保持管道清洁和通畅。
PEGJ技术的适用人群
无法进食或胃排空障碍的危重病人 需要长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病人 需要进行肠道减压或胃肠减压的病人 需要进行肠道内药物灌注的病人
P肠R内T营养4 及PEGJ在危重病人
的应用
危重病人的营养需求
肠内营养的重 要性:提供必 要的营养物质 维持身体机能
PEGJ的优势: 方便、安全、 有效的营养供
肠内营养及PEGJ在危重病人应用的优缺点
优点:肠内营养 能够提供足够的 营养支持改善患 者的营养状况提 高免疫力减少并
发症的发生。 PEGJ可以解决患 者的进食问题保 证营养的供给。
添加标题
缺点:肠内营养 可能导致腹胀、 腹泻等胃肠道不 适症状。PEGJ可 能导致感染、出
血等并发症。
添加标题
适用人群:适用 于无法正常进食 的危重病人尤其 是神经系统疾病、 口腔疾病等患者。
PEGJ技术是一种通过胃造口术将胃管植入胃内并利用胃黏膜的自然生理功能输送营养 物质到肠道的技术。
PEGJ技术适用于无法通过口进食或无法吸收营养的危重病人是一种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
PEGJ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 生活质量。
PEGJ技术需要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同时也需要护理人员的密切观察和护理以确保患者 的安全和舒适。
聊一聊肠内营养的途径与并发症

聊一聊肠内营养的途径与并发症肠内营养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
其决定于时间长短、精神状态与胃肠道功能。
肠内营养的途径有口服和经导管输入两种其中经导管输入以包括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鼻空肠管和胃空肠造瘘管。
存在营养风险或者不良的患者,只要胃肠道有功能,应尽早开始肠内营养支持。
维持和改善营养状态,减少并发症。
1、肠内营养的途径1)鼻饲管鼻饲管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主要用于短期进食障碍患者(一般短于4周),优点是并发症少,价格低廉,容易放置。
鼻饲管经鼻腔植入导管,管端可置于胃、十二指肠或空肠等处。
根据其位置不同,分为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和鼻空肠管。
鼻胃管喂养适用于胃肠道连续性完整的患者,缺点是存在反流与误吸的危险。
鼻十二指肠管或鼻空肠管是指导管前端位于十二指肠或空肠,主要适用于胃或十二指肠连续性不完整(胃瘘、幽门不全性梗阻、十二指肠瘘、十二指肠不全性梗阻等)和胃或十二指肠动力障碍的患者。
此法可一定程度上减少营养液的反流或误吸。
经鼻放置导管可导致鼻咽部溃疡,鼻中隔坏死、鼻窦炎、耳炎、声嘶以及声带麻痹等并发症。
聚氨酯或硅胶树脂制成的细芯导管比较光滑、柔软、富有弹性,可以增加患者舒适度、减少组织压迫坏死的风险,能保证鼻饲管的长期应用,尤其适于家庭肠内营养患者。
从鼻尖到耳垂再到剑突的距离即为喂养管到达胃部的长度,一般为55cm,再进30cm则表示可能已进入十二指肠。
置管操作可以在病患者床旁进行,也可在内镜或X线辅助下进行。
床旁放置肠内营养管可以先放鼻胃管,然后让其自行蠕动进入小肠。
置管前给予胃动力药有一定帮助。
导管位置可通过注射空气后听诊、抽取胃液或肠液、X线透视等方式加以确认。
内镜或X线辅助下放置鼻肠管的成功率可达85%~95%。
2)经消化道造口管饲经消化道造口管饲肠内营养避免了鼻腔刺激,而且可用于胃肠减压、pH监测、给药等。
适用于营养支持时间较长、消化道远端有梗阻而无法置管者,或不耐受鼻饲管者。
经皮内窥镜下胃空肠造瘘PEG、PEJ的护理措施ppt模板

PEJ置入步骤
PEJ PEG
将PEJ导管通过PEG放入胃 腔,入胃镜,用异物钳夹 住PEJ导管头端,轻柔推 送胃镜将其送至十二指肠 降部,连接PEJ和PEG导管 各相应扣件
PEG-J既可做经过幽门 或空肠的喂养,同时可行 胃减压治疗
29
PEG/PEJ的护理
1.定时巡视病人,妥善固定管路, 防止牵拉、拖拽,打折。
◆ 造瘘管与导线连接
◆ 放置胃造瘘管
◆ 固定造瘘管及连接头
◆ 必要时置入空肠营养管
◆-22-
(PEJ)
主要步骤
-23-
经皮内镜下空肠造瘘(percutaneous endoscopic jejunostomy, PEJ)
◆ PEJ主要用于严重的胃食管反流或胃动力障碍的患者,可 在原胃造瘘管上再附加一空肠喂饲管。
会有轻微阻力,此时连同套管针一同拉出 腹壁,直至胃内固定盘片紧贴胃壁 ◆ 必要时再进入内镜协助确定位置
-20-
固定造瘘管及连接头
◆ 固定夹固定造瘘管 ◆ 保持胃与前腹壁紧贴 ◆ 剪断造瘘管尾端,外接连接头
-21-
PEG操作步骤
◆ 术前准备
◆ 选择腹壁穿刺点
◆ 消毒、铺巾
◆ 局麻、穿刺胃并导入导线
◆ 用内镜将空肠喂饲管经幽门送入空肠。为了达到胃肠减压 和肠道营养的目的, 防止食管反流及吸入性肺部感染,将 饲管置入十二指肠远端。由于易在胃内结圈, 难以进入十 二指肠,通常在内镜及导引钢丝辅助下完成。 首先通过 PEG管将带软导丝空肠喂养管插入十二指肠远端,拔出导 丝。术后拍腹平片证实在管的位置。
◆ 经皮内窥镜下空肠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Jejunostomy, PEJ),由PEG 发展而来,起始于1980年。
PEG

经皮内窥镜引导下的胃造口术(PEG)经皮内窥镜引导下的胃造口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 ),简称PEG,是一种在内窥镜引导下,经腹部皮肤穿刺放置胃造瘘管的微创手术,是直接给予胃肠营养支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种手术方法。
手术之后,能达到提高肠黏膜微绒毛功能,增强肠道及肝脏血流量,保护胃肠黏膜屏障,防止肠道内细菌和内毒素易位的功效。
经皮内镜下胃及小肠造瘘术国外进行了20年左右,国内开展也有10余年。
PEG的主要特点:是借助于内镜置入胃造瘘管,进行肠内营养,与传统胃造瘘手术相比,它具有安全、容易、快捷、价格低廉的优点;与鼻饲相比,它又具有持续营养支持的优点,病人痛苦小,不易造成胃食管反流和误吸。
去除鼻胃管改用PEG,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化护理, 易于在家中进行护理, 比鼻胃管更舒适和美观。
比较:肠内营养最常用的方法是放置鼻胃管,该法尽管有效,但在临床应用时也有许多困难及并发症。
因为饲管径小易发生堵塞管腔而迫使不停换管,且管子会经常移位,给患者带来许多不适。
管壁长期刺激食管黏膜而易发生食管炎,而且由于鼻胃管破坏了正常的贲门功能,经常发生胃食管反流。
频繁的反流容易导致吸入性肺炎。
放置鼻胃管时间过长造成鼻腔、咽喉糜烂、出血。
鼻胃管的长期使用也容易导致腮腺炎和鼻软骨的破坏。
鼻胃管饲还影响患者的外观形象,对患者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由于鼻胃管需每30 d换管1次造成患者痛苦, 易使患者拒绝继续管饲及自行拔管。
鼻胃管且易发生导管脱落及置管失败。
PEG除可减少甚至避免上述影响外,只需每6 mo换管1次,如护理得当,可留置1年以上。
PEG管内径粗不易发生堵塞。
PEG病人痛苦较小,护理也方便。
患者回家后,家属通过医院护士指导即可安全可靠地为患者进行管饲。
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家属的生活质量。
PEG与传统外科胃造瘘术比较:传统使用手术胃造口, 缺点是需要麻醉及开腹放置胃造瘘管, 既增加患者痛苦也增加了手术风险, 且费用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EG/J的概念
PEG/J是在内镜辅助下使用非手术的方法 建立经皮进入胃腔和小肠的通路,利用胃 造口主要进行肠内营养输注或进行姑息 性胃肠减压治疗。
PEG的适应证
利用PEG进行肠内营养的病人包括: 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导致吞咽障碍; ②口腔及食管癌的病人导致吞咽障碍; ③有正常吞咽功能,但摄入不足,如烧伤、获得性免疫缺
EN 适应证
1、经口摄食不足或不能经口摄食者。 2、胃肠道疾病。 3、不完全肠梗阻和胃排空障碍; 4、多发性创伤与骨折及重度烧伤患者; 5、肠道检查准备及手术前后营养补充; 6、肿瘤患者辅助放、化疗; 7、急性胰腺炎的恢复期与胰瘘; 8、围手术期营养支持;
EN 适应证
9、 小儿吸收不良,低体重早产儿 (应用儿童或新生儿适用的肠内营养制剂)。 10、慢性消耗性疾病,如因恶性肿瘤、艾滋病等造成的
陷综合征(AIDS)、厌食、骨髓移植后的病人; ④慢性疾病如囊性纤维化、先天性心脏病的病人; ⑤胃扭转的治疗。前提条件是病人的胃肠道必须具有
功能,并非短期存活者,肠内营养超过30天。
PEG的适应证
利用PEG进行胃肠减压的病人包括: ①胃瘫 ②胃幽门梗阻; ③恶性肿瘤导致的肠梗阻。
PEG的禁忌证
绝对禁忌证包括不能通过胃镜、生存时间不超 过数天或数周、胃前壁与腹壁不能贴近等。
相对禁忌证包括大量腹水、巨胖、胃次全切除 术后、腹膜透析、无法纠正的凝血障碍、肝肿 大、胃底静脉曲张、胃壁肿瘤或受肿瘤侵犯、 巨大裂孔疝、神经性厌食、腹壁皮肤有感染、 心肺功能衰竭、脑室分流等。
PEG/J与传统开腹胃/肠造口术 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endoscopic gastrostomy, PEG) 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percutaneous
endoscopic jejunostomy, PEJ) 术中胃/空肠镜引导下胃/肠造口术自20世纪 80年代应用于临床以来,替代了传统的手 术胃/肠造口,在国外已广泛使用,但在国 内仅有少数小样本报道。
(1)可在患者床边放置,不需要进入手术室:尤其 是可在ICU病房置管,避免搬运患者;
(2)方法简便:术程短,仅需局麻,费用低廉等。 (3)并发症少,患者耐受好; (4)留置时间长:平均(168·37±198·64) d,最长
达6年以上,目前仍在继续使用; (5)患者出院后可以继续行家庭肠内营养、胃肠
肠 内 营 养 支 持途径的选择及 PEG/J的简介
急诊普外科 彭新刚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
定义:经胃肠道用口服或管饲的方法,为机体提供代谢 需要的营养基质及其它各种营养素。
原则:If the gut works, use it.
当胃肠道功能允许时, 应首选肠内营养。 国内:“当肠道有功能且能安全使用时就应用它”。
PEG并发症的诊治
PEG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5.9%,病死率 0.3%~1%。并发症包括腹膜炎、出血、 误吸、内垫综合征和胃瘘。
严重发症并不常见; 轻微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16%,包括切
口感染导管移位、造口旁渗漏、导管堵 塞、切口血肿等。
综上所述, PEG/J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患者耐受良好、易于接受、可长期带管, 适用于肠内营养支持、胃肠减压、胆汁 回输、围手术期应用等有利于改善患者 营养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营养不良。 11、重度厌食合并有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患者。 12、肝肾功能衰竭; 13、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缺陷病。
肠内营养途径的选择原则
▪ 应满足肠内营养的需要
▪ 置管方式应尽量简单、方便 ▪ 尽量减少对病人损害 ▪ 病人舒适 ▪ 有利于病人长期带管
肠内营养途径选择与营养管放置
鼻空肠 鼻胃管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percutaneous
黎介寿。肠内营养-外科临床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
EN 的优点
为机体提供各种营养物质; 增加胃肠道的血液供应;刺激内脏神经对消化道的支配和消化道激素的分
泌;保护胃肠道的正常菌群和免疫系统; 维持肠粘膜屏障、维持胃肠道正常的结构和生理功能; 减少细菌和毒素易位; 符合消化生理,有利于内脏蛋白质合成和代谢调节,对循环干扰较少 预防肝内胆汁淤积,降低肝功能损害; 操作方便,临床管理便利,同时费用也较低。
减压或胆汁回输,易于在家中进行护理,促进了 其康复,而且比鼻胃管更舒适和美观。
PEG技术的原理
所有方法的基本原理相似, ①向胃腔内充气,使得胃壁与腹壁紧密相接; ②经皮向胃腔进行套管针穿刺; ③经套管针内导丝进入胃腔; ④导丝引导放置胃造口管,固定于适当位置。 这些方法比较安全,成功率在76%~99%。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
(percustan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 PEG)
就是这 么容易
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PEJ)
主要是经PEG而完成,最常见是经过或沿 着PEG进入一个长、细、有重头的导管, 通过幽门置放到十二指肠远端或空肠内。
可以通过内镜拖管或通过一个导丝进行 推管。其他方法包括通过内镜,经过成熟 的PEG通道或直接进行空肠穿刺,但比 PEG技术操作难、成功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