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核酸染料选择浅析

常见核酸染料选择浅析
常见核酸染料选择浅析

常见核酸染料选择浅析

(李路军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植物科学系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由于只需简单温和的物理方法(光照)激发和检测,荧光染料是研究生物学微观世界特别是核酸时最常用的示踪工具之一。DNA电泳后检测凝胶的EB大概是最为人熟知的荧光核酸染料。除了染胶,荧光核酸染料还可用于荧光原位杂交中作为常见的复染剂。下面比较一下在分子生物学实验和细胞学实验中常用的荧光染料。

关键词:核酸染料、EB、GeneFinder、Goldview、SYBER greenI、GelRed、GelGreen

引言:

作为生物体内的重要的大分子,核酸是研究生命现象与本质的物质基础,通过对它们的理化性质、复制与转录、表达与调控等的研究,可以了解生命有关的本质规律。因此,对核酸的研究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但核酸肉眼不可见,对其的研究主要是借助一定的仪器来观察它的形态、大小、表达量,其中最常见的也是最简单的是琼脂糖凝胶电泳。EB(溴化乙锭)是实验室最常用的核酸染料,有着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的特点,但是由于其有着强烈的致突变能力和中度致癌性,对实验者和周围环境都有着较大的危害。溴化乙锭(EB)是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常用的一种核酸荧光染料。但是,由于EB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因此,如何消除EB对实验室的污染,是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安全所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

A bstract:Because only needs the simple temperate physical method(illumination)to stimulate and the examination,the fluorescent dye studies the biology microcosm is when specially the nucleic acid one of most commonly used tracing tools.After DNA electrophoresis,examines the gelatin E

B is the fluorescence nucleic acid dye which probably the most person knew very well. Except dyes the rubber,the fluorescence nucleic acid dye may also use in the fluorescence home position hybrid taking the common counterstain.Following compares in the molecular biology experiment and the cytology experiment the commonly used fluorescent dye.

Key word:Nucleic acid dye,EB,GeneFinder,Goldview,SYBER greenI,GelRed,GelGreen

Introduction:In the achievement organism's important macro-molecule,the nucleic acid is studies the biological phenomena and the essential material base,through to their physics and chemistry nature,the duplication and the duplication,the expression and the regulation and so on research,may understand the life related essence rule.Therefore,has and the vital significance to the nucleic acid research.But the nucleic acid naked eye is not obvious,is mainly draws support from certain instrument to its research to observe its shape,the size,the expression quantity,what most common is also the simple is the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EB(bromination second grade spindle)is the laboratory most commonly used nucleic acid dye,has simply,fast,the sensitivity high characteristic,but because it has intense sends the sudden change ability and the moderate

carcinogenicity,has the big harm to the laboratory technician and the environment.Bromination second grade spindle(EB)is the molecular biology laboratory commonly used one kind of nucleic acid fluorescent dye.But,because EB is one kind of intense careinogen,therefore,how to eliminate EB to the laboratory pollution,is a difficult problem which the molecular biology laboratory security must face.

1.EB核酸染料

溴化乙锭(EB)是一种常规核酸染料,被广泛应用于观察、检测琼脂糖凝胶与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DNA或RNA。但EB是一种强诱变剂,并有中等毒性[1],对人体有潜在危害性。废弃的EB染液易污染环境,必须进行净化处理[3]。EB本身在紫外下不发光,能与单链、双链甚至三链DNA高效结合并发出明亮的橙色荧光,一直是琼脂糖核酸电泳最常用的荧光染料。EB的使用非常简单方便,电泳结束后染色可获得最佳效果,也可以在制胶时加入进行前染。前染有利于节约时间,但是易出现条带变形拖尾等问题。EB-DNA结合物会导致染料的光漂白和DNA单链断裂,且具有潜在的诱变作用。另外,EB被广泛用于观察、检测琼脂糖凝胶与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DNA/RNA。其含有一个可以嵌人DNA堆积碱基之间的一个三环平面基,它与DNA的结合几乎没有碱基序列特异性。在高离子强度的饱和溶液中,大约每2.5个碱基插人一个溴化乙锭分子。当染料分子插人后,其平面基团与螺旋的轴线垂直并通过范德华力与上下碱基相互作用。这个基团的固定位置及其与碱基的密切接近,导致染料与DNA结合并在紫外线激发下呈现红色荧光,其荧光产率比游离染料有所增加[4]。EB可反复使用、重复性高,在平时实验中发现EB胶反复凝融4次染色效果还能得到保证。在电泳实验或其他核酸分离实验中,常用EB作非放射性的Marker,来识别和显示核酸条带。尽管EB是一种高效的显色剂,但它的高危险性要求特殊的安全管理和回收流程。EB可以通过皮肤吸收,因此应当避免一切与EB的直接接触。另外,EB对皮肤,眼睛,口腔和上呼吸道系统有刺激性作用。应将EB安全密封,并密闭存放于干燥避光处。但其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可诱发突变,具有潜在致癌性,且具有中等毒性,可能对操作人员造成危害和对环境造成污染[7].因此实验结束后,应对含EB的溶液及其污染物进行净化处理再行弃置,以避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

1.1.EB核酸染料的特点:

1.安全性:溴化乙锭可以嵌入碱基分子中,导致错配。EB是强诱变剂,具有高致癌性

2.灵敏度:可以检测出l~10ng的样本

3.适用范围:凝胶中有游离的EB(0.5ug/ml)时,可以检测到少至10ng的DNA条带

2.GeneFinder核酸染料

GeneFinder?是新型核酸染料,具有安全、灵敏等突出优点,可以代替溴化乙锭(EB)作为各种核酸电泳的染色剂。与强致癌性的EB不同,GeneFinder?属于花青类染料,毒性很低,使用安全,可有效保护实验操作者和环境。GeneFinder?与dsDNA结合荧光信号可增强800—1000倍,其检测核酸的灵敏度比EB染色法平均高10倍左右,与美国Molecular Probe 公司的SYBR Green I染料的灵敏度相当。GeneFinder?染料最大吸收峰为470nm,与该染料结合的核酸在紫外线下呈现绿色荧光,另外,该染料同样能引起有机体突变,在使用时候一样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溴化乙锭可以嵌入碱基分子中,导致错配。溴化乙锭是强诱变剂,

具有强致癌性!GeneFinder?、SYBR Safe和溴化乙锭(EB)Ames测试结果显示EB容易引起有机体突变,如下图。灵敏度平均高于EB法10倍左右。

2.1.GeneFinder的特点:

1.安全性:GeneFinder核酸染料为花青类染料,其致突变性远低于EB数倍甚至数十倍

2.灵敏度:检测核酸的灵敏度平均高于EB染色法10倍左右

3.操作简单:本染料有多种使用方法,操作简单

4.适用范围:适用于多种核酸电泳分析,可以对DNA、RNA、及寡核苷酸等进行染色

5.兼容性:对常用酶(如Taq酶、逆转录酶、内切酶、连接酶等)没有抑制作用

3.Goldview核酸染料

GoldenView?是一种可代替溴化乙锭(EB)的新型核酸染料,采用琼脂糖电泳检测DNA 时,GoldenView?与核酸结合后能产生很强的荧光信号,其灵敏度与EB相当,使用方法与之完全相同。在100ml琼脂糖胶溶液中加入5-10μl GoldenView?即可。在紫外透射光下双链DNA呈现绿色荧光,也可用于染RNA。通过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睾丸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致突变性结果均为阴性;而溴化乙锭EB是一种强致癌剂,选用GoldenView?代替EB比较明智和安全。目前尚未发现Geneview有致癌性,但是在使用中发现它有一定的刺激性,在使用过程中应戴上手套[8]。Goldview对于大片段DNA的染色效果还凑合,但是在对于500bp以下的片段效果不是很好,还有一个很致命的弱点是它的荧光基团在紫外灯下非常容易淬灭,一般5-10min条带就会消失。所以应该抓紧时间拍照后再观察。另外Goldview不适用于胶回收。灵敏度差,本底色严重,不利于回收,不稳定。毒性很大,尤其在紫外灯下其诱导突变能力极高。

3.1.Goldview核酸染料的特点:

1.安全性:未发现GoldView?有致癌作用

2.灵敏度:灵敏度与EB相当,将有可能逐渐取代EB而得以广泛应用

3.适用范围:用于琼脂糖电泳检测DNA或RNA的染色

4.SYBER greenI核酸染料

SYBER greenI是一种经济的核酸染料,它与双链DNA(dsDNA)结合后,荧光大大增强,检测灵敏度高于EB。在紫外照射透视下,与双链DNA接合的SYBR GreenI呈现绿色荧光,

但稳定性较差(怕光、怕水、怕热),使得染色的重复性较低。它对于<50bp DNA片段染色能力的缺失及其对

SYBR Green I是高灵敏的DNA荧光染料,适用于各种电泳分析,操作简单,无须脱色或冲洗;至少可检出20pg DNA,高于EB染色法25~100倍。SYBR Green I与dsDNA结合荧光信号会增强800~1000倍,用SYBR Green I染色的凝胶样品荧光信号强,背景信号低,可适用于多种电泳分析。

SYBR Green I与双链DNA的亲和力非常高,因此可以用做电泳前染色,对分子生物学中常用的酶(如:Taq酶、逆转录酶、内切酶、T4连接酶等)没有抑制作用;另外,SYBR Green I与EB相比,诱变能力大大降低。SYBR GreenI是几年前推出的一种高灵敏度[5]且不具有强致突变性[6]的核酸染料,但由于其高昂的价格限制了它的广泛使用。

4.1.SYBR Green I核酸染料特点:

1.灵敏度:至少可检出20pg DNA,高于EB染色法25~100倍

2.信噪比高:样品荧光信号强,背景信号低

3.操作简单:无须脱色或冲洗

4.适用范围:可适用于多种电泳分析

5.方便性:不影响其它修饰酶作用

6.经济性:价格比银染便宜

比较图1图3和图2图4的结果,用前染法染色琼脂糖凝胶电泳中不同浓度,不同大小的DNA片段时,都能显示出10ng以下的DNA条带,说明2种染料都可用于前染法。但从图2和图4中可看出,将SYBR Green I加入凝胶中有可能造成DNA条带的扭曲,使泳带不整齐。这可能是由于染料SYBR Green I嵌入了DNA碱基中,局部改变了DNA的大小或构型,从而影响到其迁移情况。图5和图6的结果比较表明,用后染法染色的DNA条带比较清晰。尤其是SYBR Green I的染色效果与前染法相比其条带更清晰DNA分离效果更好,没有条带扭曲的现象。另外,电泳电压对DNA的分离效果也有影响,电压偏高,有可能导致分离效果不理想。

2种染料的前染和后染结果表明,2种染色方法都能满足一般实验观察的需要。对于传统染料EB前染和后染效果相当,这与朱春江报道的结果一致[2]。但比较图2、图4与图6可以看出,对于新型染料SYBR Green I,2种染色方法染色后背景均比EB清晰。但要想取得较理想的结果,则用后染法染色比较好,DNA条带清楚,灵敏度高。我们还用SYBR Green I后染法对NRH产物进行了染色观察,其染色DNA条带清晰,表明该染料可用于PCR产物的检测。

2种染料的染色结果表明SYBR Green I也是一种操作简单,染色效果理想的核酸染料,可替代强致突变性染料EB用于常规凝胶电泳中DNA的染色,从而减少由于大量使用对人体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这与Bourzac等的研究结果一致。但实验过程中也发现SYBR Green I的稳定性尚不如EB需要避光低温保存,且反复冻融,重复使用时效果变差。尽管EB有强致癌性,但仍是目前使用较多的核酸染料,其中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新推出的核酸染料虽然具有相当好的染色效果,但存在稳定性差、价格昂贵等缺点。

5.GelRed和GelGreen核酸染料

GelRed和GelGreen是集高灵敏、低毒性和超稳定于一身的极佳的荧光核酸凝胶染色试剂。其水溶染色剂通过美国环保局安全认定,废弃物可直接倒入下水道,而不会造成任何环境污染。目前大多数商业化的核酸染料(凝胶染色试剂)总是在安全性、稳定性和灵敏性等方面不完全令人满意。例如,虽然EB(溴化乙啶)作为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核酸凝胶染色试剂,能够在多数应用中提供可以接受的灵敏度,但它是一种高诱变性的化学物质。而且EB 染色后具有较高的背景荧光信号(如图1),而GelRed染色后具有较低的背景荧光信号(如图2)。

GelRed和GelGreen无论用于预制凝胶染色还是凝胶电泳后染色,都表现出了极高的灵敏度。为配合312nm UV凝胶成像系统而设计的GelRed,在使用了我们新开发的具有专利的试验步骤后(该试验步骤中使用稀释的NaCl溶液替代传统的TBE缓冲溶液),在凝胶电泳后染色中优于或者至少相当于SYBR Gold。但与SYBR Gold不同,GelRed在预制凝胶中使用时仍然有极高的灵敏度,事实上GelRed在检测低浓度、微量DNA方面比EB表现出更高的灵敏度[10],尤其对小分子量的DNA检测非常灵敏(图1)。GelGreen可以满足使用488nm激光凝胶扫描仪或者可见光激发的Dark Reader的研究人员的使用要。GelGreen无论是在预制凝胶还是凝胶电泳后染色中都与SYBR Green I灵敏度相当,但不存在后者的不稳定性问题。实际上,GelRed和GelGreen,特别是GelRed非常稳定,可以长期在室温下保存。当这两种染料稀释在TBE或者类似的电泳缓冲溶液中时甚至可以使用微波炉加热,便于采用常规方法制备预制凝胶。含有染料的预制凝胶可以成批制备,长期保存。GelRed和GelGreen相比EB或SYBR Green I提高了安全性。独立的测试服务公司进行的标准艾姆斯氏测试结果表明,在18.5μg/mL(该浓度远高于推荐用于电泳后染色的约4μg/mL的3X染色液)浓度下,GelGreen没有诱变性,而GelRed也仅在S9代谢活化时有微弱的诱变性。GelRed和GelGreen的特殊化学结构使其难以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正是这一特性降低了染料的细胞毒性。相反,SYBR Green I广泛地用于活细胞线粒体和核DNA染色,这正是由于它能快速的被细胞吞入[9]。由于已知SYBR Green I 对紫外线导致的突变有强烈的增强作用,因此它的高细胞膜透性使它在紫外环境观察时成为凝胶染色的主要有害物质。

5.1.GelRed和GelGreen核酸染料特点:

1.安全性:无毒,诱变性远远小于EB。

2.灵敏度:适用于各种大小片段的电泳染色,对核酸迁移的影响小于SYBR Green I。

3.稳定性:适用于加热方法制备琼脂糖凝胶;室温下在酸或碱缓冲液中极其稳定,耐光性强。

4.信噪比高:样品荧光信号强,背景信号低。

5.操作简单:与EB一样,可直接用紫外凝胶透射仪观察。

6.适用范围:可选择电泳前染色(胶染法)或电泳后染色(泡染法);适用于琼脂糖凝胶或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用于dsDNA或ssDNA或RNA染色。

总结:

核酸染色是核酸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溴化乙锭(EB)是核酸研究中常用的染料,因其自身存在的缺点,目前研究者正不断推出新的核酸染料,这些新型核酸染料可以代替EB广泛使用,从而减少大量使用EB对人体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的染料。

参考文献:

[1].萨噼审鲁克J.弗里奇EF,曼尼阿蒂斯T分子克隆实验指南[M]第一版北京:科学出版社.I995.304—315.

[2].朱春江、刘敬忠。在改进EB作为核酸染色剂中的发现[J]华夏医学2000,13(4):536

[3].LunnG.SansoneEB.Ethidium bromidc:destruction and decontamination of solutions[J].Anal Biochem,1987.I62(2):4538.

[4].SingerVL,LawlorTE,Yue S.Comparison of SYBRGreenI nucleicacid gel stain mutagenicity an d ethidium bromide mutagenicity in theSalmonella/mammalian nficmsome reverse mutation assay(Ames test)[J].Mutat Res,2002,439(1):37—47.

[5].Ostrowski K,Rohde T,Asp S,el.Chemokines Are Elevated in Plasma after Strenuous Exercise[J].Eur J Appl Physiol,2001,84(3):244—245.

[6].刘艳,黄元汛.运动和营养补充对白细胞介素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OO6,10(44):

[7].贾建航,刘国震,李莉云.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7。2O(1):1—5.

[8].朱坚,黄聿善,姜平.福建农业学报,2000,15(3):46—5O

[9].王俊玲,李明,田景花,等.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27(3):29~32.

[10].Fan H,Cook JA.Molecular Mechanisms of Endotoxin Tolerance[J].EndotoxinRes,2OO4,10(2):7l一84、

中国古代香的知识

中国古代香的知识 香在古代人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使用。从熏燃、悬佩到涂傅、饮用、乃至到奇思妙想地用来计时,都反映了古人对"香"这种海外来物的认识以及古人精致的生活情趣。本文对古代人们的用香风俗作了细致的考察,希望对我们了解古代人们的社会生活有所助益。 说到香,我们首先想到的多是宗庙祠堂和寺院道观里的香烟缭绕,于是香在我们眼里就成了一种祭祀和宗教的用物,其实香在古代人们的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用途。 真正的香料并不产于中国,而远在西域诸国,正如范晔在为《和香方》所写的短序中说的:"甘松、苏合、安息、郁金、多、和罗之属,并被珍于外国,无取于中土" (《宋书·范晔传附孔熙先传》),所以宋代以前,除了朝贡以外,香料来源比较有限,香料种类也较少,除了祭祀和宗教用香外,香的使用并不广泛,是作为奢侈品而存在的。汉代时即便贵为皇后的明德马皇后都说 "吾为天下母,而身服大练,食不求甘,左右但着帛布,无香薰之饰者,欲身率下也。" (《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纪》) 魏晋南北朝以降,香多为宫中贵族之家焚熏涂傅,平民百姓是无福享用的。据史料记载东晋巨富石崇家的厕所"常有十余婢侍列,皆有容色,置甲煎粉,沉香汁,有如厕者,皆易新衣而出,客多羞脱衣。"(《晋书·王敦传》)一次平素崇尚节俭朴素的尚书郎刘寔去石崇家"如厕,见有绛纹帐,茵褥甚丽,两婢持香囊,寔便退,笑谓崇曰’误入卿内耳’崇曰’是厕耳’。寔曰:’贫士不能若此’" (《晋书·刘寔传》)像刘寔这样显贵人家尚用不起,更不用说布衣之家了。 宋明以来,在朝贡的基础上,海外贸易极大地扩大,各种香料通过海上之舟大量运入中国,民间各种修合之香也颇为盛行,香在人们生活中起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香的使用也更为广泛和多样化,极大地丰富着人们的生活。不过纵观中国古代生活中的用香,大体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熏燃之香 中国古代的达官贵人很早就注意到了香的妙用,通过熏燃香料来驱逐异味。石崇家的厕所因为焚香曾经声名显著,成为一时笑谈。在石崇以前熏香多出现于宫中。那时香大多产于西域诸国,西域离中原路途遥远,同时中原的海外贸易还没有发展起来,宫中仅有的香料都是通过西域诸国的朝贡得来的,熏香也最早成为宫中的习俗,大多用来熏炙衣被。《后汉书·钟离意传》记载,"蔡质《汉官仪》曰’尚书郎入直台中,官供新青缣白绫被,或锦被,昼夜更宿,帷帐画,通中枕,卧旃蓐,冬夏随时改易。太官供食,五日一美食,下天子一等。尚书郎伯使一人,女侍史二人,皆选端正者。伯使从至止车门还,女侍史絜被服,执香炉烧熏,从入台中,给使护衣服’也。"可见当时用香熏烤衣被是宫中的定制,并且有专门用来用香熏烤衣被的曝衣楼,有古宫词写到"西风太液月如钩,不住添香摺翠裘。烧尽两行红蜡烛,一宵人在曝衣楼"。当时熏香的器具很多,主要有熏炉和熏笼。在河北满城中靖王刘胜墓中,发掘的"铜薰炉"和"提笼"就是用来薰衣的器具;湖南长沙的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文物中,也有为了薰香衣而特制的薰笼。汉代更有博山香炉响誉于世。 唐代熏笼更为盛行,覆盖于火炉上供熏香、烘物或取暖。《东宫旧事》记载"太子纳妃,有漆画熏笼二,大被熏笼三,衣熏笼三"。 反映此时宫中生活的宫体词也有很多都提到这种用来熏香的熏笼,如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

各种染料的种类鉴别方法

一染料的种类 1、酸性染料,多适用于蛋白质纤维与尼龙纤维及真丝等。其特征是色泽鲜艳,但水洗牢度较差,干洗牢度优异,在天然死染色中使用比较广泛。 2、阳离子染料(碱性燃料),适用于腈纶、涤纶、锦纶与纤维素及蛋白质纤维。其特点是色泽鲜艳,很适合人造纤维,但用于天然纤维素与蛋白质织品的水洗与耐光色牢度很差。 3、直接染料,适合于纤维素纤维织品,水洗牢度比较差,耐光牢度不一,但经过改性的直接染料其水洗色牢度会得到很好的改善。 4、分散染料,适合于粘胶、腈纶、锦纶、涤纶等,水洗牢度不一,涤纶较好,粘胶较差。 5、偶氮燃料(纳夫妥染料),适合于纤维素织品,色泽鲜艳,较适合于艳丽的色泽。 6、活性染料,大多用于纤维素纤维织品,较少用于蛋白质。特点是色泽鲜艳、耐光,水洗、耐摩擦牢度较好。 7、硫化染料,适合于纤维素纤维织品,色泽灰暗,主要有藏青、黑色和棕色,耐光、耐水洗牢度极好,耐氯漂牢度差,长期存放织物会破坏纤维。 8、还原染料,适合纤维素纤维织品,耐光、水洗牢度很好,并且耐氯漂和其它氧化漂白。 9、涂料,适合于所有纤维,它不是一种染料,而是通过树脂机械的附着纤维,深色织物会变硬,但套色很准确,大部分耐光牢度好,水洗牢度良好,尤其是中、浅色。 而鉴别面料的简易方法 在择衣时有效地鉴别面料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感观识别法: 感观法需要一定的经验,但也不难做到,只要平时逛商场时有意地去触摸各种面料,久而久之就会有收获。 从以下四个方面可将纤维粗略地分开 手感:很软的是丝、粘胶、锦纶。 重量:比丝轻的是锦纶、腈纶、丙纶;比丝重的是棉、麻、粘胶、富纤;与丝重量相似的是维纶、毛、醋纤、涤纶。 强度:用手拉伸至断,强度较弱的是贴胶、醋纤、毛;较强的是丝、棉、麻、合成纤维等;沾湿后强度明显下降的是蛋白质纤维、粘胶、铜氨纤维。 伸长充:用手拉伸时感觉伸长度较大的是毛、醋纤;较小的是棉、麻;适中的是丝、粘胶、富纤及大部分合成纤维。 通过手感法鉴别真丝和人造丝 真丝手感柔软、富有弹性,轻揉时有丝鸣声,有凉感;而人造丝的手感比较粗硬,并有湿冷感。 真丝光泽较柔和,亮丽而不刺眼;人造丝的光泽类似金属。 抓紧织物再放开,真丝的褶皱较人造丝少。 把水滴在织物上,用手揉搓人造丝易破,真丝则较牢固。 通过感观特点区别各种纤维 纤维名称手感特点 棉纤细柔软,弹性小,易起皱褶。

分子生物学常用荧光核酸染料

由于只需简单温和的物理方法(光照)激发和检测,荧光染料是研究生物学微观世界特别是核酸时最常用的示踪工具之一。这里的荧光核酸染料主要指能特异结合核酸并改变发光特性的化合物,DNA电泳后检测凝胶的EB大概是最为人熟知的荧光核酸染料吧。除了染胶,荧光核酸染料还可用于荧光原位杂交中作为常见的复染剂,它们能以非共价键的方式与DNA/RNA结合从而显示原位杂交中的细胞背景信息。根据它们能否穿透细胞膜进入活细胞体内,还可分为两大类:通透性核酸染料和非通透性核酸染料。生物通在此简单比较一下在分子生物学实验和细胞学实验中常用的荧光染料。 分子生物学常用荧光核酸染料 荧光核酸染料在分子生物学最常见的应用无疑是电泳凝胶染色,以及定量PCR。 EB EB(溴化乙锭)本身在紫外下不发光,能与单链、双链甚至三链DNA高效结合并发出明亮的橙色荧光。因其廉价且灵敏度高,一直是琼脂糖核酸电泳最常用的荧光染料。EB的使用非常简单方便,电泳结束后染色可获得最佳效果,也可以在制胶时加入进行前染。前染有利于节约时间,但是易出现条带变形拖尾等问题。EB-DNA结合物会导致染料的光漂白和DNA单链断裂,且具有潜在的诱变作用。虽说以前的实验室里总会有个别做起实验来“精神可嘉,行为可怕”的家伙,一时找不到手套他们敢徒手拿EB胶,但大多数人对EB还是“敬而远之”的,没事谁都不愿靠近实验室里跑胶、看胶那一块地方。偏偏对于搞分子生物学的人来说,跑胶就像吃饭一样平常,于是大家只能硬着头皮天天和EB打交道,盼望EB的替代品早点出现在实验室。生物通在此简单回顾一下这几年纷纷登场的EB替代品。 SYBR系列染料 说到EB的替代物,首先想到的是Invitrogen旗下Molecular Probes专利持有的SYBR系列。自1993年SYBR核酸染料推出以来,就因其灵敏度和易用性而迅速大受欢迎,成为明星产品之一。这一系列包括4种染料:SYBR Safe、SYBR Gold、SYBR Green I和SYBR Green II。

第三章50种推荐精油

第三章50种推荐精油 经过长期的开发,到目前为止,芳香疗法所运用的有用植物精油众目何止百种,在这里只常见、常用以及容易买到的50种精油。 而单一精油的介绍与知识,也可以让运用者更能自由地调配复方精油。 佛手柑 学名:柑橘属Citrus bergamia 科名:芸香科Rutaceae 概说:它是柑橘属,但是不能食用;也是柑橘属中最矮小的一种,约5米高,黄绿色的果实很小、呈梨形,且表皮凹凸不平,是萃取精油的来源,叶子狭长、开白色的小花。 它是意大利的物产,因为土壤跟气候的关系,在其他地方很少见、也不易生长,所以纯精油价格并不便宜。除非是以未成熟就掉落的佛手柑果皮蒸馏的精油来替代,但精油效果并不好,最好的精油还是要以成熟的果皮压榨取得。 精油档案 萃取:压榨果皮而得精油,最高等的佛手柑精油是以手工的方法压榨。 特质:清新淡雅,类似橙和柠檬,略带花香,是香水中最常使用的精油之一。它融合了果香与花蚝的丰富气味,是香水制造者的最爱。 挥发性:快板 主要成分:芫荽酯、香柑油脂、柠檬烯、松油醇、芫荽醇 属性:阳 主产地:意大利、摩洛哥 历史 相传Christopher Columbus把佛手柑植物从Canary岛引进到西班牙和意大利。它的名字来自意大利佛罗伦萨北方的一个小城Bergemo,在意大利传统疗法中,经常以佛手柑果皮入药。 相配精油:黑胡椒、安息香、雪松、肉桂、芫荽、丝柏、茉莉、薰衣草、柠檬、欧薄荷、回青橙、花梨木、檀香 使用与配方 1、神经系统:有强化作用,像神经疲劳、神经性失眠、心力交瘁时可以舒缓压力。 ●舒缓/熏香:罗勒3滴+薰衣草3滴+罗马洋甘菊2滴 2、消化系统:它是优良的肠胃抗菌剂,对一般消化问题像打嗝、消化不良都有效,最重要的是它调整食欲的功能,不论对厌食、贪食症都有效。 ●消化/按摩:葡萄籽油16ml+小麦胚芽油4ml+佛手柑5滴+茴香3滴+姜2滴 3、泌尿系统:它最大的功能就是对膀胱以及尿道的作用,它对这两个地方的发炎症状都有不错的功效。 ●发炎/盆浴:佛手柑3滴+薰衣草2滴+茶树3滴 4、生殖系统:有抑制病毒的功能,可以治疗经性行为传染的疱疹,以及淋病、阴部瘙痒、白带。 ●盆浴:佛手柑3滴+没药2滴+德国洋甘菊3滴 5、皮肤:它的光敏性是柑橘属中最强的,用来制作晒黑剂;它也是对皮肤作用中最佳选择

利用荧光染料法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利用荧光染料法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是指基因组DNA中某一特定核苷酸位置上发生转换、颠换、插入或缺失等变化,并且任何一种等位基因在群体中的频率不小于1%。一般来说,一个SNP位点只有两种等位基因,因此又叫双等位基因。SNP是继RFLP 和STR后的第三代分子标记,具有数量多、分布广和遗传稳定等特点。它与许多疾病直接相关,是决定人类疾病易感性和药物反应差异的主要因素。因此,SNP分析对于群体遗传学、疾病相关基因的研究、新药研究、临床检验和分子诊断等领域有着重要作用。 荧光定量PCR中的SNP分析平台主要是基于等位基因特异性杂交原理,通过检测PCR过程中产生的荧光信号来区分等位基因,每检测一个SNP位点需要一对TaqMan探针(或分子信标)和一对位于检测位点的上下游引物。下面介绍一种新的基于荧光定量PCR 检测SNP位点的方法,它不需要设计特异性的TaqMan探针,只是通过溶解曲线的分析来区分等位基因,从而大大降低了检测成本。 该方法使用了两种不同的等位基因特异性正向引物,每个正向引物3′端的最后一个碱基对应于SNP位点的二等位基因,反向引物都一样,并使用荧光染料(SYBRGreenI)来检测PCR产物。纯合子基因组DNA只能被与其完全匹配的正向引物扩增,而杂合子基因组DNA能同时和两种正向引物结合扩增出两种PCR产物。 为了区分这两种扩增产物,我们在其中一个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的5′加一个20bp左右含GC重复序列。由于DNA的溶解温度主要与其片段长度和GC含量有关,经过修饰后的引物的长度和GC含量明显高于另一个等位基因特异引物,因此,使用这两种引物后的PCR扩增产物有着不同的Tm值。在PCR扩增结束后,运行一个溶解曲线程序,即让产物慢慢从60度升温到90度,从溶解曲线图上就可以分析出哪种等位基因参与了PCR扩增,由此也得到了相应的基因组的基因型。 补充一点: 1. 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过量SYBR Green I荧光染料,SYBR荧光染料掺入DNA 双链后荧光信号显著增强;当DNA变性时SYBR Green I染料释放出来,荧光急剧减少;随后在聚合延伸过程中引物退火并形成PCR产物,SYBR Green染料与双链产物结合,经检

第一章染料基础知识

第一章染料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染料的概念 一、何谓染料? 能使纤维或织物染成一定坚牢度和鲜艳度颜色的有色物质。作为染料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1)能溶于水或分散于水或用化学法使它溶解于水。 (2)对纤维有一定的亲和力。 (3)染着后在纤维上具有一定的坚牢度。 (4)染料必须具有颜色 二、何谓颜料? 是指一种不溶于水及一般有机溶剂的有色物质,对纤维没有亲和力,靠粘合 剂的机械粘附作用,使物体表面着色的物质,称为颜料。 三、染料和颜料的区别与联系 1.联系:两者都可以使纺织品着色。 2.区别: (1)染料可溶于水和溶剂,而颜料不溶于水和一般的溶剂。 (2)染料对纤维具有亲和力,以溶液或分散液的形式上染纤维;颜料对纤维没有亲和力,靠粘合剂的粘附作用而着色。 (3)染料主要用于纺织品及皮革的染色,颜料重要应用在油漆、油墨和橡胶等工业。 活性染料的性能 一、溶解性 品质的活性染料商品应用良好的水溶性。溶解度和配制的染液浓度与选用的浴比大小,加入的电解质多少,染色温度以及尿素的用量等因素有关。活性染料的溶解度差别较大,可参见各论,所列的溶解度是指该染料应用时允许的范围。应用于印花或轧染的活性染料,应选用溶解度在100克/升左右的品种,要求染料溶解完全,不混浊,不生色点。热水能加速溶解,尿素有增溶作用,食盐、元明粉等电解质会降低染料的溶解度。活性染料溶解时不应同时加入碱剂,以防染料发生水解。 活性染料溶解度的测定方法,有真空过滤法、分光光度法和滤纸斑点法。滤纸斑点法操作简便,适合工厂实际使用。测定时,先配制一系列不同的浓度的染料溶液,在室温(20℃)下搅拌10分钟,使染料充分溶解。用1毫升刻度的吸液管伸入试液中部,边搅拌边吸放三次。然后吸取0.5毫升试液,垂直滴于平放在烧杯口上滤纸上,重复一次。待晒干后目测试液渗圈,滤纸中以无明显斑点的前一档浓度作为该染料的溶解度,以克/升表示。有些活性染料的溶液,冷却后呈现混浊的胶体溶液,滴在滤纸上能均匀渗开,无斑点析出,并不妨碍正常使用。活性染料的性能 二、直接性 直接性是指活性染料在染液中被纤维吸收的能力。溶解度大的活性染料往往直接性较低,连续轧染和印花应选用直接性低的品种。浴比大的染色设备如绳状匹染

核酸凝胶染色剂-GelRed

环境安全、极其灵敏的核酸凝胶染色试剂GelRed&GelGreen-真正的EB替代者 水溶性包装产品通过美国环保标准的安全测试,废弃物可直接倒入下水道,而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G elRedTM和GelGreenTM是由美国 BIOTIUM 公司开发的两种集高灵敏度、低毒性和超稳定性于一身的,极佳的核酸凝胶荧光染色试剂。 目前,大多数商业化的核酸凝胶染色试剂总是在安全性、稳定性和灵敏性等方面不能完全令人满意。例如,EB 作为使用最广泛的核酸凝胶染色试剂,能够在多数应用中提供可以接受的灵敏度,但它是一种高诱变性的化学物质,且染色后背景荧光信号较高(图1)。SYBR Green I 和 SYBR Gold 也被宣传为最灵敏的凝胶染色试剂。但 SYBR Green I尤其是 SYBR Gold 在常用的微碱性电泳缓冲溶液或预制凝胶中会快速降解,稳定性差导致染色效果极不可靠。SYBRsafe 被认为是市场上较为安全的核酸染料,但它的染色效果还远不及 SYBR Green I,且毒性依然较高(图3)。GelRed和GelGreen无论用于预制凝胶染色还是凝胶电泳后染色,都表现出了极高的灵敏度。为配合312nm-UV凝胶成像系统而设计的GelRed,在使用了我们新开发的具有专利的试验步骤后(该试验步骤中使用稀释的NaCl溶液替代传统的TBE缓冲溶液),在凝胶电泳后染色中优于或者至少相当于 SYBR Gold。但与SYBR Gold 不同,GelRed在预制凝胶中使用时仍然有极高的灵敏度。我们新开发的GelGreen可以满足使用 488 nm 激光凝胶扫描仪或者可见光激发的 Dark Reader 的研究人员的使用要求。GelGreen 无论是在预制凝 胶还是凝胶电泳后染色中都与 SYBR Green I 灵敏度相当,但不存在后者的稳定性问题。实际上,GelRed 和 GelGreen ,特别是GelRed非常稳定,可以长期在室温下保存。当这两种染料稀释在TBE或者类似的电泳缓冲溶液中时甚至可以使用微波炉加热,便于采用常规方法制备预制凝胶。含有染料的预制凝胶可以成批制备,长期保存。同样重要的是,GelRed 和 GelGreen 相比 EB 或 SYBR Green 提高了安全性。独立的测试服务公司(Litron Laboratories, Inc.)进行的标准艾姆斯氏测试结果表明,在18.5μg/mL(该浓度远高于推荐用于电泳后染色的约 4μg/mL 的 3X 染色液)浓度下,GelGreen没有诱变性,而 GelRed 也仅在 S9 代谢活化时有微弱的诱变性。GelRed 和 GelGreen 的特殊化学结构使其难以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正是这一特性降低了染料的细胞毒性。见图3。相反,SYBR Green I 广泛地用于活细胞线粒体和核 DNA 染色,这正是由于它能快速的被细胞吞入。由于已知 SYBR Green I 对紫外线导致的突变有强烈的增强作用(Ohta et al. Mutat. Res. 492 , 91(2001)),因此它的高细胞膜透性使它在紫外环境观察时成为凝胶染色的主要有害物质。

熏香炉的功效

古代的熏香炉是金属或陶瓷做的外表有着精美图案的火炉,在里面点燃碳火,时时撒上香料散香。现代的“熏香炉”则是使用加热方法(一般是煮水)使香精的气味散发在空气中以调节环境气氛的一种器皿,它结合了陶瓷艺术、蜡烛火焰和芳香养生于一体,兼具实用、收藏、欣赏价值之功能。其构成由“炉体”、加热用蜡烛和香精(通常加入水中与水蒸汽一起挥发)。使用时,将选择好的适当香型的香精滴入适量于开敞或封闭的容器上,同时加入少许的水,再将蜡烛放入炉膛中点燃即可。本节主要介绍这种“煮水型”熏香炉。 “现代”熏香炉的使用,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瑞士和德国等,已有很长的历史,仅美国每年从中国进口的熏香炉数量就达数千万套,在其国内已基本普及使用。在发展中国家如非洲各国、印度及中国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熏香炉也正在悄然走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我国最大的熏香炉批发市场在浙江,其销售量每年以大约20%左右的速度在增长,市场前景极为可观。我国主要的熏香炉制造产地在广东省潮州和福建省的德化县,产品已远销全球各地 熏香炉的炉体一般用陶瓷或玻璃制成,可设计成各种不同的造型,如:茶壶、酒盅、各种动物和人物造型等,配以款式多样的精美的装饰图案,也可作为点缀家居及办公等室内环境的艺术品。其基本构成由加热炉膛和盛装香精的容器两部分组成,常见的有以下几种造 1、茶壶造型:将容器设计成茶壶的形状,在壶身或壶盖上开设若干小孔,加上壶嘴与外部环境相通,以便容器内香精气味的散发;炉膛形状与其上方的茶壶形容器相匹配,用于置放加热用的蜡烛,其上部应开设若干小孔,以利于炉膛内空气的流通,确保蜡烛能够充分燃烧。使用时,就如用火焰加热茶水,更增添趣味性和浪漫情调。 2、动物造型:将整个炉体设计成兔子、小猫、小鸭等各种可爱的动物形状,在其背脊或其它适当的位置巧妙地设置成开敞或封闭式的容器,用于盛装香精和水,容器之下是放置蜡烛、并能保证其充分燃烧的炉膛。使用时,感觉就象是从动物身上散发出香味。 3、吊篮造型:这种形式的熏香炉一般由玻璃制成,吊架与炉膛底座铸造成一体,用链索(精制的金属链条或用其他耐火材料做成的链索)将盛放香精的器皿悬吊起来。 熏香炉可以说是陶瓷制造业在现代生活中的又一创新,它使传统的陶瓷艺术和香精结合在一起,使人们在视觉和嗅觉上同时得到了满足。中国的陶瓷以其精致实用等优良品质,深受海内外人士的青睐。自宋朝以来,中国瓷器在外销商品中占据上风,成为中世纪中国最大宗的出口商品,当时欧洲人称瓷器为china,以致于把中国也称为China。在古代,中国陶瓷曾影响或改变了有些国家人民原有的生活习俗,改善了这些国家人民的生活质量,如当时东南亚一些国家,使用陶瓷代替了早期的植物叶子作为食用器具;在东非,由于中国瓷器耐酸碱无渗透性又结实耐用,远比东非传统的陶质、木质和金属质食具优越,故中国瓷碗、盘、瓶、罐等器皿成为当地民众的理想食具,间接地引起了当地人民饮食方式的变革。现在,随着瓷土原料精炼技术和烧窑技术的提高和成熟及研究开发人员的不断开发创新,陶瓷在生活、艺术等诸多领域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蜡烛柔和和火焰能够营造出浪漫、温馨的氛围,对眼睛的刺激作用也较少,给人以舒适的感觉,为情侣约会、家庭生活、生日Party等所采用。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人员的不断开发创新,蜡烛已从原先的单纯作为照明物,演变为现在的多种用途和功能。首先是其艺术造型,可以制成各种立体几何形状如圆柱体、棱锥体、立方体等;还可以制成花朵、蔬菜、水果、,贝壳和卡通人物造型等,琳琅满目,兼具实用性和趣味性;再则,蜡烛的颜色五彩缤纷、多姿多彩,加上各种装饰图案,使其更具艺术感;另外,蜡烛的支架形式也种类繁多、精美绝伦,与各种造型的蜡烛相互辉映,极具艺术情调。如今,蜡烛又不断地被赋予了许多新的功能,如在制造蜡烛时可加入各种香型的香精,当其点燃时,就会散发出宜人的香味,调节环境氛围。熏香炉使用的蜡烛一般为无烟蜡烛,以避免燃烧时的烟气对环境造

纺织面料染料分类

染料知识 最近,各位业务大姐们一直在问染料的事情,下面我从我上学时的服装面料书上摘抄了关于染料的分类和性质,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被客户问住,我自己温习了一遍的确蛮有意义的,希望各位有时间能仔细阅读,不要辜负俺一个一个字敲上来的。 1. 直接染料 直接染料广泛应用于棉及粘胶纤维的染色。该类染料对纤维素纤维的直接性较高,可直接进行上染。直接染料价格便宜,染色工艺简单,色谱齐全,色泽鲜艳,缺点是染色的湿处理牢度不够理想,一般要通过固色剂处理加以改善,耐日晒牢度则随染料品种差异较大。目前直接染料在纤维素纤维的成衣染色中应用较多。也可用于蚕丝的染色。 2. 活性染料 活性染料又称反应性染料,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可与纤维素纤维上的羟基或蛋白质纤维上的氨基反应的基团(活性基团),与纤维分子之间通过共价键结合,由于共价键的键能较高,因此该类染料具有良好的耐水洗牢度。活性染料色谱齐全,色泽鲜艳,匀染性好,使用方便,因此成为目前纤维素纤维染色的一类最主要的染料。活性染料主要用于棉、麻、丝、毛等纤维的染色。 3. 还原染料(士林染料) 此类染料不溶于水,染色时需要加烧碱和还原剂(保险粉)先还原成可溶性的隐色体钠盐,才能上染纤维,然后经氧化将纤维上隐色体氧化成原来的不溶性染料,纤维上才显示出染料原来的色泽。该类染料具有优异的耐水洗及耐日晒牢度,但价格较贵,工艺繁琐,染色成本高,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的染色。靛蓝是还原染料一个特殊的品种,如传统的牛仔裤及云南的蜡染布即用此类染料,该染料牢度较差。 4. 硫化染料 该染料与还原染料相似,是一类不溶于水的染料,染色时在碱性条件下采用还原剂还原成可溶状态,才能对纤维素纤维进行上染,上染后也要经过氧化才能回复为原来的不溶性染料而固着在纤维上。该类染料染色成本低,具有良好的水洗牢度,黑色品种耐日晒牢度优良,目前纤维素纤维的黑色品种主要用硫化染料。硫化染料不耐氯漂,对纤维有脆损作用,所使用的还原剂硫化碱对环境污染较大。 5. 不溶性偶氮染料 该类染料是由偶合组分(色酚)和重氮组分(色基)的重氮盐在纤维上偶合生成一类不溶于水的偶氮染料。染料色泽浓艳,具有优良的耐水洗牢度,但耐摩擦牢度较差,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的深色如大红颜色的染色。 6. 酸性染料 这类染料分子上均带有酸性基团,易溶于水。在酸性、弱碱性或中性条件下能够对蛋白质纤维和聚酰胺纤维染色的一类阴离子染料。该类染料色谱齐全,色泽鲜艳,工艺简便。酸性染料又分为强酸性浴、弱酸性浴和中酸性浴染色的酸性染料,前一种匀染性较好,但染色牢度较差;后两种匀染性差,但染色牢度较好。酸性染料主要用于羊毛、蚕丝、锦纶、皮革的染色。 7. 酸性媒染染料 此类染料染色前、染色过程中或上染到纤维上后必须加用媒染剂才能获得良好的染色牢度和预期的色泽,耐皂洗和耐日晒牢度较酸性染料好,只是颜色不如酸性染料鲜艳。主要用于羊毛或皮革的染色。 8. 酸性含媒染料 酸性含媒染料是一类含有媒染剂的络合金属离子的酸性染料,将染料分子与金属离子以2:1络合而制成的染料可在中性条件下进行染色,故又称中性染料。羊毛、锦纶等的染色牢度较好,但颜色不够鲜艳。 9. 阳离子染料(碱性染料) 阳离子染料是色素离子带有正电荷的一类染料,是在早先碱性染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腈纶出现后,发现可以用碱性染料染色,牢度较好,于是开发出了一类色泽鲜艳、牢度好、适合腈纶染色的碱性染料,成为腈纶染色的专用染料,这类染料成为阳离子染料。 10. 分散染料 属于非离子型染料,这类染料微溶于水,在水中以极细的颗粒存在,要靠分散剂将染料制成稳定的分散液后进行染色。主要用于涤纶和醋酯纤维的染色,也可用于染锦纶、维纶等染色。耐水洗及耐日晒牢度较好。

空熏品香(隔火熏香)的方法与步骤

空熏品香(隔火熏香)的方法与步骤 当前位置:酉圆香堂主页> 香道文化> 品香方法> 空熏品香(隔火熏香)的方法与步骤 时间:2012-01-12 01:39来源:酉圆香堂作者:酉圆香堂点击: 3344次 需要的器具: 1.香筷(铜):夹碳与香材 2.灰拍(铜):拍实香灰用具 3.香镊(铜):夹云母上香灰 4.龙泉冰裂品香炉 5.日本香道碳 6.日本硅藻土煅烧专用品香香灰 7.国产云母片 隔火熏香的方法

宋代之后,“隔火熏香”而不是直接“烧香”的方法就广为流行了,并深得文人雅士的青睐。虽然“熏”香不如“烧”香来得简单,但其香气更为醇和宜人,而且也能增添更多情趣,所以很多人也一直乐此不疲。 在此做个介绍,有兴趣的香友可以参考尝试一下,以下的图片和注解是为了让大家能更好的了解香道品香的步骤。 制备香品:熏烧的香应选择天然香料制作的优质香品,可以是合香,也可以是原态香材。其体积不宜过大,应将香品分割为薄片、小块、粉末等形状。 在香炉内放入充足的香灰,先用香筷旋转捣松香灰疏松(很重要哦,空气进入不到香灰里面不利于香碳的燃烧且容易熄灭)。 然后在炉灰中心慢慢开出一个深2cm的空洞作为炭孔。点燃香炭(火枪或防风打火机),待其燃烧。没有明火并变至红色,这样品香时就没有炭味的干扰了。 用香筷将烧透的炭夹入炭孔中,再用香灰盖上。隆起成30度左右山形,切记压得太紧,太紧空气就不够香碳的燃烧了。用香筷压出5个区域,在每个区域打上香筋,顺时针打。香炉被分割六了很大的三角的部分,有五个是打上香筋的区域,其中

一个就是开口(火窗)部分,鼻子闻香的方位。 用单根香筷在香灰中“扎”出一个气孔,通达香炭,以利于香炭的燃烧。可以借助香灰控制香炭的燃烧速度,香炭埋入香灰的程度视香品的特点而定,需要木炭的温度较高就可以埋得浅一些,反之则可以深一些,一般香碳跟灰表面一般是1厘米左右。在气孔开口处放上云母片。用香镊将香品置于垫片之上。若出烟,可以稍等,待其无烟时再开始品香;或将香灰加厚一点,即可减少烟气。 品香,一手持炉底托起香炉,一手轻罩以聚集香气,靠近香炉缓缓吸气品香。注意呼气时不宜正对香炉,可将头转向一侧换气。 慢慢的品闻,观其颜色、形式、香味,根据时间流逝的变化,按自己的感受写下香笺。空熏品香步骤比较多,适合时间比较充裕,对香品味较高的香友,如果是工作比较繁忙,但又想在闲时品一清香,在这里我们推荐你使用电子香炉,最简单,最方便的品香香炉.

染料分类

染料分类 染料是使纤维或其他基质染成鲜明而坚牢色泽的有机化和物作为染料除了具有鲜明的色泽外,还须能溶于水或借助于化学方法使之溶于水及制成分散液,在染色时舍染液而上染纤维,上染后具有一定的坚牢度,即在后加工或服用过程中保持不褪色。有一部分有色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不溶于水和一般有机溶剂,但也能上染纤维,他们往往借助于某些高分子物(粘合剂)将悬浮状态的颜料细小颗粒粘在纤维表面,这种有色物质称为颜料,颜料主要用于油漆、油墨、橡胶、塑料以及合成纤维原液着色。利用在纤维上经化学反应合成颜料的方法也可进行染色(酞箐染料)。 染料的特点: 1.有颜色 2.与水形成分散体系 3.上染纤维 4.有一定牢度 染料分类:(化学结构分类、应用分类) 一、化学结构分类: 1.偶氮结构(-N=N-) 2.蒽醌(A/Q)结构,分子中蒽醌结构: 3.靛系染料.如靛蓝,硫靛。 4.硫化染料,具有复杂的含硫结构。 5. 酞箐(PC)结构染料,分子中含有酞箐结构。 6.多甲川染料(箐系染料),在分子共轭体系中,含有(-C=C-)链段。 7.芳甲烷染料,包括二芳甲烷和三芳甲烷染料。 8.硝基和亚硝基染料,在染料中,硝基为共轭体系关键组成部分。 9.杂环染料,分子中含有杂环结构。 二、染料应用分类: 1.直接染料(direct dyes),染料分子多数为偶氮结构并含有磺酸基、羧酸基等水溶性基团,可溶于水,在水中以阴离子形式存在,一般染料对纤维素有亲和力,染料分子与纤维素分子之间以范德华力和氢键相结合,从而染着于纤维上。 2.酸性染料(acid dyes),是一类含磺酸基、羧酸基等极性基团的阴离子染料,通常以水溶性钠盐存在,在酸性染浴中,能与蛋白质纤维素分子中的氨基以离子键相结合而染着。结构上主要为偶氮和蒽醌所组成,亦有部分为三芳甲烷结构。

GoldView Ⅰ型核酸染色剂使用说明

GoldViewⅠ型核酸染色剂使用说明 货号:G8140 规格:1.0ml(10000×) 保存:常温保存,有效期至少一年。 产品介绍: GoldViewⅠ是一种可代替溴化乙锭(EB)的新型DNA染料,其灵敏度与EB相当,使用方法与之完全相同。在紫外灯下双链DNA呈现绿色荧光,而单链DNA呈红色荧光。通过小鼠皮下注射实验,尚未发现GoldViewⅠ有致癌作用;而溴化乙锭(EB)是一种强致癌剂。因此用GoldViewⅠ代替EB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使用方法: 将100ml琼脂糖凝胶溶液(浓度一般为0.8%~2%)放入微波炉中融化,冷却至60℃左右(不烫手时)后加入10ul GoldViewⅠ核酸染料,轻轻摇匀后倒胶(避免产生气泡),待胶完全凝固后上样电泳,电泳完毕在紫外灯下观察。 注意事项: 1、胶厚度宜不要超过0.5cm,胶太厚会影响检测的灵敏度。 2、加入GoldViewⅠ的琼脂糖凝胶反复融化可能对DNA检测的灵敏度产生一定影响,但不明显。 3、GoldViewⅠ在pH3.6-7.0之间能更好地与核酸结合,因此电泳时最好使用新鲜的电泳缓冲液。 4、由于GoldViewⅠ产生绿色荧光,因此不适于用一般单色胶卷拍照,可以使用凝胶成像系统保存图像。 5、含有GoldViewⅠ的凝胶不适于进行凝胶回收实验。要进行回收实验,请使用EB或

GoldViewⅡ型。 6、GoldViewⅠ特别适合于大片段DNA的检测(大于1kb的片段,检测灵敏度与EB相当);当DNA片段小于1kb时,检测灵敏度低于EB,特别是低于500bp的片段,GoldViewⅠ型可能亮度很弱或检测不到。如果检测小片段的DNA,请选用GoldViewⅡ型核酸染色剂,该染色剂适合于检测所有片段大小的DNA片段。 7、虽然尚未发现GoldViewⅠ有致癌作用,但由于GoldViewⅠ溶液酸性较强,因此对皮肤、眼睛会有一定的刺激,操作时应戴手套。 应用特点: 高效:GoldViewⅠ可以检测50ng级的DNA或RNA片段。其激发波长有多处,其中两处最强:230nm和490nm。安全:尚未发现GoldViewⅠ有致癌作用,使用该试剂不用接触EB(溴化乙锭)等有害物质。 相关试剂: D1200琼脂糖凝胶DNA回收试剂盒 G8142GoldView‖型核酸染色剂(5000×) D10106×DNA Lodding Buffer T106050×TAE缓冲液 E1027EB清除剂

DNAGREEN核酸染料使用说明

DNAGREEN核酸染料使用说明 货号:G7140 规格:0.5ml(10000×) 保存:常温运输,4℃保存,有效期一年。 注意:DNAGREEN核酸染料属于微量核酸检测试剂,使用时请按照说明书操作。 产品简介: 目前最常见的替代EB的核酸染料SYBR Green I(属于花氰类染料)虽然毒性比EB低、灵敏度比EB高,但由于其化学稳定性差;此外,SYBR Green I在电泳过程中能在DNA分子间移位,很容易使DNA条带模糊和扭曲,电泳清晰度和分辨率下降。所以在实际应用中依然不能有效替代EB。本产品是同时具有EB稳定性和SYBR Green I低毒性的新性核酸染料,其特点如下: 1.低毒。其主要成分未发现对人体有致癌性、未被列入有毒有害品,有利于保护使用者的健康和保护日益恶化的环境。 2.灵敏。检测灵敏度跟EB相当,能满足常规核酸电泳实验要求。 3.稳定。对光、水和热的稳定性跟EB相当,可加入琼脂糖凝胶中反复熔化。 4.无分子间位移现象。不会出现SYBR染料常见的条带模糊和扭曲现象。 5.使用方法多样。既可以加入熔化的胶中,也可以电泳后染色,还可用于PAGE。 6.跟各种常用的核酸电泳缓冲液(如SuperBuffer-2、TBE、TAE)兼容,但在SuperBuffer-2和TBE中背景最低。 7.观察时不需要任何额外的仪器设备或UV光源,可以使用现成的观察EB的300nm UV。 8.可用于RNA染色(也呈绿色)。 9.DNA或RNA浓度较高时还可以直接在日光下观察(需要将胶放在黑色背景下)。由于避

免了UV对DNA的伤害,尤其适用于胶回收实验。 使用方法: 电泳中染色: 本方法是将DNAGREEN直接加入溶化的凝胶中使用,只适用于琼脂糖凝胶电泳,不适用于PAGE。 1.将DNAGREEN直接加入到融化的琼脂糖凝胶中,每100mL凝胶加3-10uL DNAGREEN,混合均匀后倒胶。琼脂糖凝胶中不能含任何其他染料(如EB和SYBR Green I,否则会相互干扰)。在100mL琼脂糖凝胶中加入DNAGREEN的量不要超过10uL,否则背景增强。注意:一定要保证琼脂糖彻底熔化,尤其是在第一次熔化胶的时候,否则未熔化的小颗粒将产生跟染料相同的荧光。 2.将DNA样品与DNA上样液按比例混合后上样。注意:一定要使用不含SDS等去污剂的上样液,否则SDS会跟染料结合,极大地降低灵敏度。 3.上样后电泳,电泳参数同常规的电泳。 4.电泳结束后在300nm左右的UV下观察。注意:不要使用波长为260nm或360nm的UV,否则检测灵敏度会降低。如果DNA或RNA浓度较高,还可以直接在日光下直接观察(需要将胶放在黑色背景下),避免UV对DNA的伤害,尤其适用于胶回收实验。 5.用配置了520-550nm滤光片(一般呈黄色或深黄色)的相机拍照。注意:不要使用与EB兼容的红色滤光片(它能阻挡520-550nm的光)。如果能再加上能滤去UV的滤光片,效果会更好。 6.后续Southern、转膜或DNA胶回收实验按常规操作进行。 电泳后染色: 本方法是在电泳后对DNA进行染色,适用于琼脂糖凝胶电泳和PAGE。但该方法需要单独的 染色处理,染料用量较大,不推荐用于琼脂糖凝胶的染色。

染料的种类

染料的种类 1、酸性染料,多适用于蛋白质纤维与尼龙纤维及真丝等。其特征是色泽鲜艳,但水洗牢度较差,干洗牢度优异,在天然死染色中使用比较广泛。 2、阳离子染料(碱性燃料),适用于腈纶、涤纶、锦纶与纤维素及蛋白质纤维。其特点是色泽鲜艳,很适合人造纤维,但用于天然纤维素与蛋白质织品的水洗与耐光色牢度很差。 3、直接染料,适合于纤维素纤维织品,水洗牢度比较差,耐光牢度不一,但经过改性的直接染料其水洗色牢度会得到很好的改善。 4、分散染料,适合于粘胶、腈纶、锦纶、涤纶等,水洗牢度不一,涤纶较好,粘胶较差。 5、偶氮燃料(纳夫妥染料),适合于纤维素织品,色泽鲜艳,较适合于艳丽的色泽。 6、活性染料,大多用于纤维素纤维织品,较少用于蛋白质。特点是色泽鲜艳、耐光,水洗、耐摩擦牢度较好。 7、硫化染料,适合于纤维素纤维织品,色泽灰暗,主要有藏青、黑色和棕色,耐光、耐水洗牢度极好,耐氯漂牢度差,长期存放织物会破坏纤维。 8、还原染料,适合纤维素纤维织品,耐光、水洗牢度很好,并且耐氯漂和其它氧化漂白。 9、涂料,适合于所有纤维,它不是一种染料,而是通过树脂机械的

附着纤维,深色织物会变硬,但套色很准确,大部分耐光牢度好,水洗牢度良好,尤其是中、浅色。 染色的类型 纺织品的染色可以在任何阶段进行,可以在纤维、纱线、织物及成衣等不同阶段景进行染色。 1、散纤维染色在纺纱之前的纤维或散纤维的染色,装入大的染缸,在适当的温度进行染色。色纺纱大多采用散纤维染色的方法(也有不同纤维单染的效果),常用于粗纺毛织物。 2、毛条染色这也属于纤维成纱前的纤维染色,与散纤维染色的目的一样,是为了获得柔和的混色效果。毛条染色一般用于精梳毛纱与毛织物。 3、纱线染色织造前对纱线进行染色,一般用于色织物、毛衫等或直接使用纱线(缝纫线等)。纱线染色是染织的基础。常规纱线染色的方法有三种: ①绞纱染色——将松散的绞纱浸在特制的染缸中,这是一种成本最高的染色方法; ②筒子染色——筒子染色的纱线卷绕在一个有孔的筒子上,然后将许多的筒子装入染色缸,染液循环流动,蓬松效果与柔软程度不如绞纱染色。 ③经轴染色——是一种大规模卷装染色,梭织制造前要先制成经轴(整经),将整个经轴的纱线进行染色,如联合浆染机与经轴纱线束装染色。由于是经轴,所以多适用梭织染色使用。但随着经轴落筒

核酸染色剂

核酸染色剂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电泳后,核酸需经染色才能显色出带型,常用以下核酸染色剂: 1.(ethidium?bromide,?EB)最常用的核酸,这种扁平分子可嵌入核 酸双链的配对碱基之间,在紫外线激发下,发出桔红色荧光。激发荧光的能量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核酸吸收波长为260nm的紫外线后能将能量传送给,二是结合在DNA分子中的EB本身,主要吸收波长为300nm和360nm的紫外线的能量,来源于这两方面的能量,最终激发EB发射出波长为590nm的可见光谱红橙区的红色荧光。 EB-DNA复合物中的EB发出的荧光,比游离的凝胶中的EB发出的荧光强度大10倍,因此无需洗净背景即可清楚观察核酸带型。若EB背景太深,可将凝胶浸泡于1mmol/LMgSO4中1h或10mmol/L?MgCl2中5min,使非结合的EB褪色,这样可检查到10ng的DNA样品,EB也可用于检测或RNA,但其对单链核酸的亲和力相对较小,荧光产率也相对较低。 在凝胶或电泳缓冲液中加入终浓度为0.5μg/ml的EB,染色可在电泳过程中进行,能随时观察核酸的迁移情况,这种方法使用于一般性的核酸检测。但EB带正电荷,嵌入碱基后增加了核酸分子的刚性,使迁移率减慢,故不宜用于测定核酸分子量的大小,这时应在电泳后将凝胶浸入0.5μg/ml的EB水溶液中10min进行染色。EB见光易分解,应于4℃避光保存。 2.(acridine?orange,AO):吖啶橙可嵌入双链核酸碱基对之间,在 254nm紫外线激发下发出530nm的绿色荧光;还通过静电与单链核酸的磷酸基结合,在254nm紫外线激发下产生640nm的红色荧光。因此可区分单链和双链核酸,灵敏度分别为0.1μg和0.05μg。但吖啶橙的染色操作要求严格,应在 22℃,0.01mol/L(pH7.0)中避光浸

GelRed-核酸电泳用染料

GelRed核酸染料(10,000×水溶液) GelRed核酸染料特点 ● 无毒性:GelRed独特的油性和大分子量特点使其不能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内,艾姆斯氏试验结果也表明,该染料的诱变性远远小于EB。 ● 灵敏度高:适用于各种大小片段的电泳染色,对核酸迁移的影响小于SYBR Green I。 ● 稳定性高:适用于使用微波或其它加热方法制备琼脂糖凝胶;室温下在酸或碱缓冲液中极其稳 定,耐光性强。 ● 信噪比高:样品荧光信号强,背景信号低。 ● 操作简单:与 EB 一样,在预制胶和电泳过程中染料不降解;而电泳后染色过程也只需30 分钟 且无需脱色或冲洗,即可直接用紫外凝胶透射仪观察。 ● 适用范围广:可选择电泳前染色(胶染法)或电泳后染色(泡染法);适用于琼脂糖凝胶或聚丙 烯酰胺凝胶电泳;可用于 dsDNA 或 ssDNA 或 RNA 染色。 ●无需改变滤光片及观察装置:标准的 EB 滤光片或 SYBR 滤光片都适用,使用与观察EB相同的 普通紫外凝胶透射仪观察即可,在 300nm 紫外光附近可得到最佳激发。 GelRed使用方法简介 1.胶染法(用法同EB)(推荐方法) (1)制胶时加入GelRed核酸染料。每50mL胶中加入5μL GelRed 核酸染料。 (2)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电泳即可。 ◆注:此方法染色染料用量相对较少。500 μL染料大约可以做100块50mL的胶。当染料稀释 在 TBE 或者类似的电泳缓冲溶液中时可以使用微波炉加热,从而与通常制备预制凝胶的方法相同。含有染料的预制凝胶可以成批制备,并可以长期保存直到使用。 2.泡染法 (1)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电泳。 (2)用0.1M的NaCl水溶液按照3300﹕1的比例稀释GelRed浓缩液,混匀,制成3×GelRed染色溶液。(例如:在45mL水溶液中加入5mL 1M的NaCl溶液及15μL10,000× GelRed水溶液。) (3)将染色溶液倒入合适的聚丙烯容器中,放入凝胶,用铝箔等盖住容器使染料避光。室温振荡染色30分钟左右,染色时间因凝胶浓度和厚度而定。聚丙烯酰胺凝胶直接在玻璃平皿上染色,将配好的稀释溶液轻轻地倒在胶板上,让稀释液均匀地覆盖整个胶板,并染色30分钟。玻璃平皿必须预先经过硅烷化溶液处理(避免染料吸附在玻璃表面上)。 ◆注:用泡染法染色时,染料用量较多。单次制备的染色溶液可重复使用3次左右。

中国传统香的制做方法

中国传统香的制做方法 袅袅香烟,灵动飘逸,上通苍穹,下怡性情,净化环境,传统香竟能悠然于书斋琴房,又可飘渺于庙宇神坛,竟能在静室闭关默照, 又能于席间怡情助性,竟能空理安神开窍,又可十处化病疗疾。 在现在社会里,传统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它不仅是寺院、茶社、宾馆、写字楼等公共场所,也很适合在家庭中使用,读书、会客、写字作画时点一柱清香,可以养心意志,使人神清气爽,身心放松。 对于香的制作,中国古代就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与中医学说一脉相传的理论,有一个成熟的十分完善的工艺体系,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密不可分的部分,我国的传统香与中药的制作很相似,它也是以中药材和天然香料为原料,有各种各样的配方,不仅芬芳富裕,还有清新安神开窍等很多的养生功能,人们把传统香的制作概括为毒之于药,制之于法,行之以文,诚之于心,就是说制作传统香要以天然香药材为原料,按照特定的程序和法度来完成,制香的人还要正心诚意保持良好的心态,正是由于秉承了这一理念,才使传统香品不仅成为芳香之物更成为开晦养生之药。 传统香的外型丰富多彩,我们经常使用的有,线香,盘香等等,下面我们就以两种香为例,了解传统香的制作方法。 我国传统香的制作,一共要分六个步骤,包括制备原料、和料、成型、晾晒、

包装窖藏等几部分。制作传统香之前,首先要制备好所需的原料。 一、制备原料 传统香的原料:香药木粉粘结料附加性材料四部分组成,首先香药是传统香最核心的部分,他决定了香气的特征、香的功效,以及香的品级和档次,与中药里的配方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由制香人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香药包括天然香药和一些中药材,由于天然香料基本都收于中药材,所以历史上香和药是不分的,统称为香药,这也是现代香和传统香不同的工艺之处,制作传统香首先是要综合考虑香的用途,香型,品味等因素,再根据这些基本要求,选择香料或药材,采购来的香药即使品质优良,也仍然是生香药,若直接用来制香,未必能制出好的功效,甚至适得其反,这就需要对香药进行泡制,香药泡制是制作传统香制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道环节,对技术的要求也比较高,甚至对泡制的时间,容器的质地,都有很多讲究。 下面我们以最常用的檀香为原料给大家介绍一下檀香的泡制方法。 像檀香就是要去火,因为檀香生长在南方炽热的地区,他的火性比较大,那么这种香单独做香以后使人们容易气浮上燥,所以要先用茶叶、清茶或者用团茶把他的火去掉,这是一种最常用的最基本的方法: 首先将大块的檀木劈成长2-3厘米,粗3-5毫米的尺寸,这样有利于后面研磨工序的进行,然后将劈好的檀木全部倒入盆中,准备一套砂器茶具一壶开水和上等的乌龙茶,和云南团茶,以茶道一样,先用开水冲洗一遍茶具,再放入茶叶,茶叶也需要先冲洗一遍之后,才能使用,等到第二遍茶浸泡好以后,就可以把茶水均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