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及护理进展
住院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护理

住院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护理睡眠是人们正常的生理需要,不但可以消除疲劳,使人体产生新的活力,而且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老年人作为特殊人群,住院后因环境改变、心理、疾病等多种因素导致老年住院患者出现睡眠障碍,加之睡眠障碍本身就是老年人的常见症状[1],因此使多的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睡眠障碍,或使现有的较差睡眠状况加重。
虽然睡眠障碍不会直接威胁生命,却可造成焦虑、激惹、情绪不稳、烦躁不安、精神疲乏,影响患者病情恢复[2],严重者可致病情加重,延长住院时间[3]。
因此,给予针对性护理,满足住院老年患者休息与睡眠的要求,改善睡眠障碍,促进疾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是护理工作者的重要职责。
1影响住院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1.1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影响老年住院病人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中包括环境噪音和环境及人际陌生感.环境噪音主要来自病房信号灯的响声,监护仪器的报警声,治疗车轮的摩擦声,护士夜巡视的开关门声,过多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如:测血压、血糖,定期翻身、拍背等,其他病人的鼾声,厕所的冲水声等,同时病情平稳的和病情危重的病人同在一病室,病人间相互干扰,都会给其带来持不良的刺激,环境陌生分别是就寝场所不适应,与家人接触减少,同医护人员不熟悉,病友之间不交流等。
1.2生理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总体睡眠时间相对来说有所减少,且白天休息时间增加了,因此容易出现夜间入睡时间延长、易醒、早醒、多梦和再次入睡困难等。
1.3心理因素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受多种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4]。
环境的改变和身体健康状况都会给老年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均影响着老年病人的睡眠质量,住院时由于经济负担、家庭问题、工作问题以及担心检查结果,疾病预后等从而导致失眠。
1.4不良的生活习惯老年人多年来的生活模式中养成了许多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过度饮酒、吸烟、晚餐过多或过少、睡前喝大量水引起夜尿次数增加,睡前喝浓茶、饮咖啡类饮料、睡前谈论兴奋话题或看刺激性电视、服用兴奋类药物等,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影响睡眠。
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干预

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干预目的探究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为解决患者的睡眠问题寻找有效的护理模式。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心内科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原因,并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
结果造成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主要原因依次为:综合因素、疾病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及其他因素。
经过循证护理后,患者PSQI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疾病、心理及环境等综合问题是造成心内科老年患者夜间睡眠受影响的重要因素,通过循证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睡眠质量得到有效的改善,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借鉴价值。
标签:心内科;老年患者;睡眠障碍;原因;护理干预睡眠属于人体生理中一种规律、复杂的现象,对于生命功能的维持具有重要的作用。
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由于自身疾病的原因、治疗环境的变化会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睡眠质量。
睡眠障碍还会引发患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问题,造成患者大脑功能发生紊乱,具有多重危害性[1]。
对收治的50例心内科老年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引发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并给予了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其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50例心内科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原因,并给予患者系统性的护理干预。
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62~89岁,平均年龄(70.8±5.7)岁;住院12~28d,平均住院(18.7±4.3)d;其中冠心病23例,高血压21例,心律失常7例,心功能不全3例,扩张型心肌病1例。
1.2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与深入访谈法交替进行,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①患者的一般资料;②影响患者睡眠的因素;③睡眠质量评分。
住院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护理干预进展

住院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护理干预进展摘要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推进,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和生活质量深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住院老年患者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老年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良好的睡眠可以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患病住院的机会,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本文通过系统回顾住院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特点、相关因素以及护理干预,以期达到提高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住院老年患者睡眠障碍护理干预进展睡眠障碍是指夜间入睡困难,不能长时间连续睡眠,夜间经常醒来或清晨早醒,第二天醒来没有满足感和精神充沛的感觉,主要以患者进入睡眠周期的潜伏期较正常延长,入睡过程中自身生理性感觉增多为主。
据统计,我国于1999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2010年进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表明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3.3%,也是世界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已有2000万左右,而且还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随着高龄老人的增加,患病住院的老年人比例也有相应的提高,很多住院老人深受失眠的困扰。
2002年国际卫生和神经学基金会调查显示:我国人群有42.2%存在睡眠障碍,其中老年人占57.6%。
住院老年患者睡眠障碍属于一种亚健康状态,发生率高,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
睡眠障碍虽不会对患者的生命产生直接威胁,但可引起烦躁、焦虑、抑郁导致情绪不稳定,配合疾病治疗的积极性下降,影响疾病的预后和康复。
近几年国内外有大量关于睡眠障碍的调查研究,成为很多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内容。
住院老年患者睡眠障碍也备受医务人员、家庭及社会的关心。
现根据国内相关研究,将住院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护理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1 住院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特点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模式、结构和节律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住院老年患者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在住院期间总的睡眠时间短,卧床时间长,夜间敏感性增高易惊醒;白天精神不充沛常需要通过打盹补觉;睡眠规律改变,黑白颠倒,白天睡眠时间比晚上长;入睡时间延长,早醒;浅睡眠多,深睡眠少。
针对ICU患者睡眠障碍进行护理的研究进展

针对ICU患者睡眠障碍进行护理的研究进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危重病患者得以生存。
在重症监护室(ICU)内,这些患者往往会面临睡眠障碍的问题。
ICU患者的睡眠障碍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康复,还会增加医疗人员的负担。
针对ICU患者睡眠障碍进行护理的研究进展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ICU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影响和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
一、ICU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ICU患者睡眠障碍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ICU环境复杂,出现的噪音、光线和人员活动等因素会干扰患者的睡眠。
ICU内患者接受的治疗措施和监测项目频繁,比如输液、输血、抽血、监护仪器的报警等,也会对睡眠产生干扰。
再加上ICU患者疾病严重,身体不适和疼痛感会进一步影响睡眠的质量,使其难以入睡和维持睡眠。
ICU患者在病情急促的情况下常常处于焦虑和紧张状态,这也是睡眠障碍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ICU患者睡眠障碍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睡眠障碍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延长其住院时间,增加治疗成本。
睡眠障碍会使患者的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的风险。
睡眠不良还会影响患者的认知和情绪状态,使其出现认知障碍、焦虑和抑郁等问题。
睡眠不良还会加重ICU患者的恶性循环痛苦,使其身心健康都受到影响。
针对ICU患者的睡眠障碍,目前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护理措施。
管理ICU环境,减少噪音、控制光线等外部干扰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的重要措施。
对于ICU患者的治疗项目要进行合理管理,尽量减少夜间的干预性治疗。
合理的疼痛管理是改善ICU患者睡眠的关键,通过镇痛药物或其他非药物的方式来减轻疼痛感。
疾病教育和心理支持也是重要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提升其睡眠的质量。
近年来,一些新的护理措施也逐渐被引入到ICU患者睡眠的护理中,比如音乐疗法、按摩疗法等,这些新的护理手段也为改善ICU患者的睡眠效果提供了一些新的可能。
ICU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ICU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目的分析ICU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并总结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对96例ICU住院清醒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评价96例患者总体睡眠情况,并分析睡眠障碍原因。
结果ICU住院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为78.1%(75/96),高于国内普通人群水平(2=40.62,P<0.01);引起睡眠障碍的主要原因有担心疾病预后(70.7%)、仪器设备过于嘈杂(62.7%)和患者自身疾病带来的不适(56.0%)。
结论应积极控制引起睡眠障碍的可控因素,改进病房环境、减少噪音,并做好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ICU住院患者的睡眠。
标签:ICU;睡眠障碍;护理睡眠障碍可以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延缓组织修复和创伤愈合,并可引起人神经心理障碍[1],严重损害着人的健康,故而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睡眠问题作为一个影响人类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研究。
对于ICU住院患者来说,由于疾病以及其他多方面原因,睡眠障碍的发生更是常见,而睡眠障碍则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延缓了康复,甚至加剧了患者的死亡。
我院ICU病区自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对收入院的96例清醒患者采用问卷方式调查睡眠障碍的原因,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将经验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共观察了96例患者,男47例,女49例,年龄19~82岁,平均年龄(57.3±10.6)岁。
患者原患疾病包括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胰腺炎、外科手术后等,均入住ICU病房1个月以上。
所有患者排除精神疾病,既往无脑血管疾病病史,意识清醒且理解力正常。
1.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选择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李建明教授编制的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2]来评定ICU住院患者总体睡眠情况,并采用自设计睡眠障碍原因问卷调查表来了解ICU住院患者睡眠障碍具体原因。
SRSS总共包括十个问题,该十个问题分别引出了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不高、睡眠不足或觉醒不够、睡眠时长、入睡困难、睡眠不稳、早醒、多梦或梦魇、服安眠药物情况以及睡眠态度十个方面症状。
精神病人睡眠障碍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精神病人睡眠障碍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很多住院的精神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睡眠问题。
其是精神症状的一部分所以改善精神病人的睡眠问题对于其病情的治疗至关重要,因为睡眠障碍可直接影响病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睡眠的改善是提示病情转向好转,而频繁的失眠又往往是病情恶化的征兆[1]。
在精神科中患者出现睡眠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造成睡眠障碍的原因以及患者的症状都相对复杂,因而难以完全掌握睡眠障碍的机制。
严重的症状对于人们的工作、生活以及身体健康都将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是加重患者的病情,出现恶性循环[2]。
所以做好睡眠的观察和护理是精神科的重要护理工作。
1.影响睡眠的原因1.1 患者个人的精神症状兴奋、幻觉、妄想、被害或抑郁状态等。
1.2 住院的环境因素精神病院多为封闭式管理,多人居住病房中噪声干扰或对环境陌生或不良刺激。
1.3 病态所致不规律睡眠睡眠倒错,睡懒觉,就寝过迟等。
1.4 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及对病情的焦虑,恐惧,以及其他精神因素等。
1.5 某些躯体不适:牙疼、心慌、头痛等。
2.护理2.1 基础护理创造良好睡眠环境如保持病房空气清新,温度适宜,灯光柔和,安全的环境有利于睡眠。
晚间人睡前用温水洗脚或喝一杯温牛奶;无法入睡的病人在入睡前给予药物辅助入睡;病人入睡后,护理人员不得高声喧哗,护士夜间巡视的过程中动作要轻柔,尽量不要对患者造成干扰[3]。
帮助和督促病人遵守作息时间,尽量组织病人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减少卧床时间,以利于夜间睡眠。
晚饭不宜吃得过饱,尿频者睡前不宜多饮水,睡前禁服浓茶和饮料以及进行激烈的运动。
经常巡视病房,关心病人冷暖,密切观察病人睡眠情况并做好记录。
1.2 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采取合适的护理方法对易早醒的病人,晚餐后鼓励病人参加适宜的活动,睡前忌做兴奋的游戏、看小说和无休止的聊天,并指导病人不要过饥过饱,进食要适宜,督促病人睡前用热水泡脚,保持病人整洁,减缓脑部血液循环,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住院患者失眠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少外 界环境 对患者的不 良刺激 , 温度 : 冬季 1 -2 8 2℃ , 夏季 维普资讯 Nhomakorabea・
54 ・ 7
垦 堑盘查
堡 旦箜 誊 6 Sa i e J u 0,03,o 期 h xM d , n 2 8v 17N . n J e 0 . 6
使用方法 。争分夺秒 , 按顺 序实施急救护理措施 , 使各项操 作快速 、 准确 地进行 , 时解除威 胁患 者生命 的症 状 , 及 保证 呼吸循环稳定 。开通绿色生命通道 ( 先抢 救 , 后交钱 )缩短 , 就诊一住院一手术 时间 , 患 者抢 救成 功 率进 一 步提 高。 使 严重复合性创伤 , 常因损伤 部位多 且严重 , 并发症 多 , 死亡 率高, 给护理方面提 出了新 的课题 , 本患者的创伤在临床上
2 诊 断分类 2 1 入睡 困难 : . 从想要入睡到实际入睡 时间超过 1h 。
22 早醒 : . 早晨 觉醒 时间 比 以往 正常 时间提 前 2h以上 。 醒后不能再入睡 。
法 将这些噪音降至最低 。医务人 员巡视病 房时走 路要 轻 , 尽 量穿软底鞋 , 并尽 量放低 讲话声 音 , 作时做 到手轻 , 操 减
行四肢的屈 伸练习。
3 效 果
多见 , 在挽救生命 的同时 , 能恢复 基本正 常功能 , 是全 科医 护人员共同协作的结果 , 体现 了整体护理 的优势 。通过 也
对该 患者的救治及护理 , 我们总结 了一定 的经验 , 并能更好
ICU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护理

ICU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护理ICU患者普遍存在睡眠障碍,影响机体各系统的功能,严重者可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影响睡眠的因素有很多,护士应尽心尽责,通过对睡眠障碍原因的分析,进行有效的护理,减轻睡眠障碍对疾病的影响,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ICU;睡眠障碍;护理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__.04.275文章编号:1004-7484(20__)-04-2029-02睡眠不仅是一种生理需要,更是一种能力。
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容易受疾病和环境的干扰,而影响睡眠质量,这样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和负性情绪[1]。
睡眠是机体不可缺少的生理需要,是维持生命必须的生理现象,是恢复疲劳的有效方法,它对人体具有解除疲劳和恢复体力的作用[2]。
而夜间睡眠障碍者易引起夜间的血压、心率、心输出量周期性波动,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从而增加高血压、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疾病的发生率[3]。
而ICU患者由于环境变化,各种仪器的使用,疾病本身的影响等原因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对睡眠质量的要求也有了改变。
ICU患者作为特定的人群更需要充足的睡眠,睡眠形态紊乱的发生率较高,直接影响精神、体力的恢复及疾病的愈后。
因此,明确睡眠障碍的护理方法,改善睡眠质量对患者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4]。
1睡眠障碍的定义及表现1.1睡眠障碍的定义睡眠障碍是由于器质性或非器质性因素导致睡眠的量、质或时序的变化及失眠、嗜睡、睡眠-觉醒节律障碍或睡眠中出现异常的发作性事件即睡行症、夜惊症、梦靥症等[5]。
1.2睡眠障碍的表现睡眠障碍是失眠症的主要表现,可表现为初段失眠(入睡困难),中段睡眠(睡眠浅,易醒)、末段睡眠(早醒),也可表现为多梦、无睡眠感、睡醒后仍感乏力等,上述症状亦可混合存在[6-7]。
而ICU患者主要表现以下几种:1.2.1昼夜性节律去同步化(昼夜性睡眠倒置)ICU是挽救危重患者的集中病房,各项紧急的治疗和检查会在一天24小时随时发生,而且比较频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恶梦、 无睡眠感 、 睡后不解 乏等, 上述症状亦可混合存在Ⅲ 睡眠 。 障碍达到一定程度( 每周 至少 3次 , 并持续 1 个月 以上 , 精神 活
动效率下 降, 妨碍社会功能等 ) 即可诊断为失眠症 。 对于 内科住
理 工作 的一 项基本 职责 。在 临床 工作 中 , 士应 以生物 一心 护 理 一社会 医学模式为指导 , 实施整体护理 , 采用综合方法 , 提高
患者的睡眠质量。
11 生理病理 因素 .
一
是干扰住 院患 者睡眠的主要原 因之
。
人 类 睡 眠时 间 受 年 龄 影 响 , 般来 说 年 龄越 大 , 眠 时 间越 一 睡
绪, 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心理健 康及 治疗过程 。 比如过分担心疾 病 的预后 、 情反复 、 病 费用以及学 习工作 、 社会地位 的高低 , 对 生 活满意程度 、 社会支持度 、 日常生活 能力 、 配偶健康状况 , 可 导致 网状 内皮系统活 动增 强 , 感神经系 统兴奋 , 交 血浆 中去 甲 肾上腺素水平升高 , 机体活动增强 , 从而引起睡眠改变 。 以心 所
睡较矮 的枕头 、 盖被子 的一些习惯 等等。 影响睡眠 的药物包括 酒精 、抗心律失常 药物 、 咖啡因、 尼古丁 、 东莨菪碱药 物、 某些抗高血压药物 、 固 类
质量指数( S I ̄得 的比率 为 6 .%. 明住 院患者睡眠 障碍 P Q) 36 说
发生率远高于正常人 , 是影 响其 生活质量 的重要 因素之一。睡 眠障碍对f 床治疗护理有负性影响 , l 缶 要求 我们 在工作 中要加 强
理 因素与睡眠质量之间相互作用 。 1 治疗 护理 因素 . 4 频繁 的治疗 和护理操作经常影 响到 患者休 息 , 如夜 班定时巡视病房 ( 例 至少 每 2h1 ) 次 是护士 的
于睡眠影 响人 的精神 和体力 的恢复及 疾病 的康复 , 因此 , 了解
住院患者 的睡眠质量 , 分析影响睡眠的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 睡眠障碍是失 眠症 的主要表 现 ,可为初段 失眠 ( 睡困 入
声、 厕所的冲水声等 。 另外 , 环境陌生也是导致患者睡眠障碍的
因素 , 主要由于不适 应就寝场所 , 与家人接触减少 , 同医护人员
不熟悉 , 与病友 之间不交流等 。 1 心理 社会 因素 . 3 影 响住 院患者睡眠 的相关 因素 有学 者认为 睡眠质量差 的人往往持消极 的态度看待事物 , 而消极情
善。
的作用。按马洛斯 的人类基本需要理论 , 人的基本需要按其重 要性 的先后顺 序排列成五个层 次 ,排在第一 位的亦 即最重要
的、 最基本 的需要为生理需要 , 睡眠是与空气 响患者 睡眠的另一重要 因素是环境 的
噪声 、 灯光、 室温 、 通风、 床铺 、 夜间的治疗护理活动等。环境噪
声 主要来 自病房监护 仪器的报警声 、 各种 操作声 、 治疗车 轮的 摩擦声 、 护士夜间巡视病房的开关 门声 、 其他患者 的鼾声 、 说话
维持生命 的基础 , 是不可用其他方式来代替的休息方式 。白天 人体 内产生 的毒 素 , 主要是代 谢产物乳 酸 , 在睡眠 中才 可清 要
除排尽 , 而且人体 的新 陈代谢 在 白天是 以分解为 主 , 间睡眠 夜 时, 人体的新陈代谢 以合成 为主 。人在 睡眠 中时 , 免疫 功能增
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 因素及护理进展
张 璐
( 靖江市人 民医院 , 江苏 靖 江 2 4 o ) 15 O
睡眠是人类 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 睡眠质量与生命质量显
著相关 , 良好 的睡眠对维持 生命活动 、 保持体 魄健康具 有重要
然过程 , 只有在患 者获益 于治疗 , 症状 减轻 之后 , 眠才 能改 睡
常规工作 , 但患者诉说护士夜间查 房常常干扰其睡眠。 1 生活习惯 因素 . 5
1 药物 因素 . 6
患者吸烟 、 喝浓茶 、 晚餐 过饱 、 喜欢
院患者的睡眠状况 , 余红艳等闭 采用睡 眠状 况 自评量表 (R S SS)
得 出 7 . %的患 者 有 睡 眠 问题 , 程 利 萍 等 1 用 匹兹 堡 睡 眠 66 7 而 3 ] 采
21 改 善环境 及舒适 护理 .
为住 院患者创造 一个安静 、
短。 而躯 体 疾 病 是 影 响 患 者 睡 眠质 量 的重 要 原 因 , 中糖 尿 病 、 其
舒适 的睡眠环境 , 睡前通风 , 控制室 内温湿 度 , 对床垫 、 枕头等
冠心病 、 关节炎或 风湿 病、 光眼或 白内障、 神病 、 青 精 脑血管疾 病、 肿瘤 、 泌尿道疾病和肺气 肿或老年 慢性支气管 炎等疾病对 睡眠质量有显著影 响[ 4 1 。另外 , 夜间上厕 所 , 间易醒 、 夜 早醒 , 咳
对患者睡眠质量 的关注 和评 估 ,并积 极采取措施 控制影 响因 素, 尽量满足不 同患者的需要。 1 影响住院患者睡眠的相关因素
醇、 精神兴奋剂 、 甲状腺激素 、 黄嘌呤诱导剂等 。
2 睡 眠 障碍 的护 理
美 国护理专家 H ne o 指出 ,满足患者休息和睡眠是护 edr n s
绪 与心身疾病关系密切。 而患者睡眠质量差更容易产生负性情
强 ,睡眠时 T淋巴细胞和 B淋巴细胞 的数量都有 明显增加 , 免
疫球蛋 白的含量也在增加 , 所以 , 免疫功能 的节律是昼低夜高 。 当夜间睡眠被外界 因素或 内在 的不适打断 时, 可以引起患者再 次入睡困难 , 入睡后睡眠浅 , 这样会导致患者睡 眠不足 , 睡眠质 量下 降 , 削弱其免疫 功能 , 加重 原有 的疾病 , 至诱发 新 的疾 甚 病 。因此 , 院患者作为特定的人 群 , 住 更需要 有充足 的睡眠 。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