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素抗肿瘤及逆转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
姜黄素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

分是姜黄素(curcumin,Cur),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如抗炎、 抗氧化、抗凝、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抗肿瘤等。Cur逆转
肿瘤多药耐药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近年来研究
的热点。现将肘肿瘤多药耐药机制及Cur对其逆转的研究进
因的表达。从而逆转其对阿霉索的耐药。Varadkar等[16]发现
亡诱导药物的敏感性。 1.3凋亡相关基因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许多化疗药物都是 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来杀伤肿瘤细胞的,所以说阻lf:细胞凋亡可
酶等共同完成,当肿瘤细胞中这些酶的活性增强或合成增加
时,DNA的修复机制加强,削弱了抗癌药物的作用,从而导致
DNA复制所必需的酶。Lee等[5]发现无糖状态下的人结肠癌 细胞HT-29中的TopoⅡ表达降低。致使肿瘤细胞对鬼臼乙叉
苷等抗肿瘤药物产生耐药,而使用链霉菌属的分离物AA一98
耐药。Yang等¨¨用反义寡核苷酸技术特异性抑制人胃癌细 胞SGC7901/VCR中的HSP27后,发现其对长春新碱及阿霉 素更加敏感,再用免疫共沉淀检测HSP27后发现其具有DNA 修复功能。
等【l川将Cur作用于人乳腺癌细胞MCF-7及MCF-7AHR,发 现其能通过抗透明质酸酶反应(AHR)依赖信号途径,有效降
低细胞中BCRP的表达。
2.2
Cur逆转酶系统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
Andjelkovie等¨]
研究发现,Cur作用于人非小细胞肺癌耐药细胞NCI—H460/R 后,能使细胞中TopoⅡ和GST下调,增加药物的细胞毒性,使 细胞周期停滞于S期和Gz/M期,以及增加p53等凋亡相关基
[1 73 Antman EM,Hand M。Armstrong Pw,et a1.2007 fo—
姜黄素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

l eE] A C lC r i ,0 8 5 ( ) 20 i s J . m ol a do 2 0 , 1 2 : 1 . n l 1 1 J f S C a igto o i : o w c ny ug o a a f A . h s p nn h w l a o oi y u cn 8 e n r o f s et er e J . ol ado ,0 6 4 ( ) 1 6 . e h i [ ] JAm C i C r il2 0 , 8 9 : 7 3 s
重庆 医 学 2 1 0 0年 8月 第 3 9卷 第 l 6期
r f r o h Ame ia o lg f a d o o y Ame ia e) ! f t e o rc n c l e o c r il g / e r n c
2 5 22
h at so i in ts oc n pat eg ieie E ] J er asc t ak freo rci u l s J . ao c d n
Xi a等 利 用 RN 扰 技 术 特 异 性 地 抑 制 结 直 肠 癌 细 胞 A f MD 1 P g R 及 — P的 表 达 。 致 阿 霉 素 及 长 春 新 碱 在 胞 内 浓 度 的 导 上 升 , 而 使 阿 霉 素 及 长 春 新 碱 的 细胞 毒 性增 强 。 从
d t1 . 9 9 j is . 7 3 8 2 1 . 6 0 9 o : 0 3 6 /.s n 1 1 8 4 . 0 0 1 . 6 6
一d~= ~~.一 一一一 坩~~一 一 一 一m~ 一 Ⅲ~一~ 一 一 .一萋 洲 Ⅲ 一~ ~一~ 川 M 一 一 ㈣ "
姜黄素的抗肿瘤研究进展

姜黄素的抗肿瘤研究进展姜黄素的抗肿瘤研究进展【摘要】姜黄素属多酚类物质,为植物姜黄的根茎提取物。
大量研究证实姜黄素具有抗炎、抗氧化及抗肿瘤等生物学作用。
由于它在不同的肿瘤实验中展示出诱导细胞凋亡的能力,使得姜黄素成为癌症治疗剂的可能性。
【关键词】姜黄素;抗肿瘤;进展姜黄素是从姜黄中提取的一种酚类色素,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大量研究证实,姜黄素具有降脂、抗炎、抗氧化、去除自由基、抗微生物、抗肿瘤以及对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多方面药理作用。
由于姜黄素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浸润及转移,进一步说明了姜黄素在肿瘤治疗中的生物学价值,同时也成为国内外学者的抗肿瘤研究热点,涉及的研究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主要对其抗肿瘤生物学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前关姜黄素抗癌机制现认为主要是通过调控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影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激酶C信号转导通路,下调核转录因子-ΚB的活性,抑制环氧酶-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活性,诱导细胞周期停滞和细胞凋亡,抑制尿激酶的活性,抑制血管生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分泌等。
1 姜黄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范婷婷等【1】发现姜黄素能够抑制细胞PTN的表达和增殖,且这种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有研究说明【2】,姜黄素可抑制乳腺细胞增殖主要是通过诱导细胞分裂停滞在G2和G2/S期。
低浓度的姜黄素就可以抑制未成熟的淋巴瘤细胞增殖,且其作用与作用时间及剂量呈正比,同时下调p53基因、早期生长反响基因-1等的表达【3】。
提示姜黄素有望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用于癌症治疗。
2 姜黄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姜黄素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其中包括耐药的肿瘤细胞株;同时还能抑制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在细胞周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有研究【4】证实姜黄素可抑制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主要是通过抑制胸苷激酶活性来阻断细胞DNA的合成从而将肿瘤细胞阻滞在S期。
姜黄素对胰腺癌SW1990细胞耐吉西他滨的逆转作用及机制研究

姜黄素对胰腺癌SW1990细胞耐吉西他滨的逆转作用及机制研究我们使用不同浓度的吉西他滨处理SW1990细胞,观察细胞的存活率,并确定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
结果显示,SW1990细胞对吉西他滨表现出一定的耐药性,IC50显著高于对照组。
接着,我们将姜黄素与吉西他滨联合处理SW1990细胞,发现姜黄素能够显著降低SW1990细胞对吉西他滨的耐药性,使得细胞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增加,IC50显著降低。
这表明姜黄素具有逆转SW1990细胞对吉西他滨耐药性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探究逆转作用的可能机制,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我们检测了细胞凋亡情况,发现联合处理组中的凋亡率显著高于吉西他滨单药处理组,说明姜黄素能够增加SW1990细胞对吉西他滨诱导的凋亡作用。
我们检测了几个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发现联合处理组中凋亡蛋白Bax表达增加,而凋亡抑制蛋白Bcl-2表达减少,说明姜黄素可能通过调节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来增强细胞对吉西他滨的凋亡作用。
我们还发现联合处理组中细胞周期G0/G1期的比例增加,S期和G2/M期的比例减少,说明姜黄素可能还通过调节细胞周期来增加细胞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
我们还对姜黄素可能的信号通路进行了探究。
结果显示,联合处理组中p-AKT和p-ERK的表达水平较吉西他滨单药处理组有所下调,而p-p38的表达水平较吉西他滨单药处理组有所上调。
这表明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AKT和ERK信号通路的激活,同时增强p38信号通路的激活,来增加细胞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
本研究证实了姜黄素能够逆转SW1990细胞对吉西他滨的耐药性,并初步揭示了其可能的机制。
这为姜黄素作为辅助药物用于胰腺癌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并为进一步探究姜黄素的抗肿瘤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姜黄素的临床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希望未来能够为临床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姜黄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姜黄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管红婷;余成浩
【期刊名称】《中华中医药学刊》
【年(卷),期】2024(42)4
【摘要】姜黄素(Curcumin)是一类由姜科、天南星科植物等的部分植株根中获得的二酮类物质。
目前的科学研究已经证实,姜黄素能够利用各种机理和方法对肿瘤
细胞发生诱导凋亡、控制生长、抑制转化与侵袭、控制血管的形成、调节基因表达、对化学药物的增敏和逆转耐药性等的功能,因此可用于对子宫内膜癌、肝癌、结肠癌、胃癌、食管癌等各种癌症病变的诊断。
总结了姜黄素抗肿瘤的主要作用机制与相关的临床试验,以期为有关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总页数】9页(P143-151)
【作者】管红婷;余成浩
【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
【相关文献】
1.姜黄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姜黄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3.姜黄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4.姜黄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5.姜黄素抗肿瘤作用及
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姜黄素逆转紫杉醇耐药研究进展

姜黄素逆转紫杉醇耐药研究进展蒋洁敏,康向东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检验科,上海 200062摘要:紫杉醇是从天然植物红豆杉属树皮中提取的单体双萜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广泛用于乳腺癌、卵巢癌、肺癌等多种癌症的治疗,被列为乳腺癌和卵巢癌的一线化疗药物。
但与其他化疗药类似,耐药性是限制紫杉醇临床应用的一个主要原因。
以姜黄素为代表的低毒高效中药单体成为逆转紫杉醇耐药性的研究热点。
兹以姜黄素与紫杉醇用药间协同性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寻找化疗辅助药物提供参考。
关键词:姜黄素;紫杉醇;逆转耐药;综述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6.03.039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6)03-0129-05Research Progress in Drug Resistence of Curcumin Reversing Paclitaxel JIANG Jie-min, KANG Xiang-dong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Medicine, Putuo Hospital,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0062, China)Abstract: Paclitaxel is a kind of monomer diterpene compound extracted from the taxus chinensis, which has good anti-cancer activity. It is wide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ovarian cancer, lung cancer and other cancers. It also has been listed as the first-line chemotherapy medicine on breast cancer and ovarian cancer. However, the drug resistance is the main obstacle to clinical application similar to other kinds of chemotherapy medicine. The low toxicity and high efficient traditional medicine monomer, represented by curcumin, has become the research focus on reversing paclitaxel resistance.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on synergy between curcumin and paclitaxel, with a purpose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finding clinical assistant chemotherapeutic medicine.Key words: curcumin; paclitaxel; reversing medicine resistance; review紫杉醇抗肿瘤活性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临床应用已超过20年[1]。
姜黄素逆转P糖蛋白介导的膀胱肿瘤多药耐药的实验研究

Re e s lEfe to v r a f c fCur umi n P —g e a e a e c no p M di t d Bl dd r Tumo uli u — r sst nc r M tdr g e iia e
i Ce lLi e BI —8 / n l n U — 7 ADR
G zob et l opt , i a g , bi 4 0 2 , hn ) ehu aC nr si l Y h n Hue 4 3 0 C ia aH a c
ba a eyoc s nwtot rneoyi as J .Srk ,18 2 rl r r cl i i u ai t nr [ ] t e 9 9, 0 t uo h c t r t o 增加 H F一1 蛋 白的稳 定性 , I 抑制其降解来实现的 。 () 8. 1 : 4 本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血 再 灌 注 组 、 手 术 组 和 用 药 组 H F一 … 缺 假 I 张 薇, 李若溪 , 建华 , 许 等.低 氧条 件下 大 鼠视 网膜 HI F一1 n 1 的m N R A表 达 无 明 显 变 化 , 示 缺 血 缺 氧 并 非 在 基 因 转 录 水 提 及 P 3的 表 达 及 相 关 分 析 [ ] 5 J .国 际 眼 科 杂 志 , 0 6 6 20 , 平对脑组织 HI 的表达进行诱导 。 F一1【 0 ( 4): 9 . 7 5 目前 已有不少学者就 H F~ 仅在 脑缺血再灌 注时 的表达进 r ] 赵荣瑞 .缺氧诱导因子 一1 HF一1 的基 础研究与 临床意义 [ ] I 1 d (I ) J. 行 了研究 , 在基 因水 平的研究 尚为 数不 多。本 实验 运用 R a— 但 el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0 6,7 3 :2 . 20 3 ( )2 6 t eP R方法检 测了 H F一1 在盐酸川芎 嗪预处理 的大鼠缺血 『 贾闪闪, i C m I 5] 骆健峰 , 良冈, 胡 等.葛根 素对慢性 低氧高 二氧化碳性 肺 再 灌 注 脑 组 织 中 的 mR A 转 录水 平 , 研 究 H F一1【 脑 缺 血 N 为 I 在 0 动脉 高压大 鼠肺血管低氧诱导因子 1 d的影 响 [ ] 中 国新 约与临 J. 床 杂 志 ,0 6,5 6 : 4 . 20 2 ( ) 4 4 再 灌 注 时 的表 达 提 供 了重 要 实 验 思 路 和 手段 。
姜黄素逆转大肠癌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

E R等 研 究认为 L R P引起 多药耐 药的机制 有 两种 : ( 1 ) 阻
止 以 细胞 核 为靶 点 的 药 物 通 过 核 孔 进 入 细 胞 核 。 即 使 进 入 细
王 家智 ,陈小伍 ,朱达 坚
广东省佛 山市顺德第 一人 民医院( 5 2 8 3 0 0 )
多 药耐 药是 目前 肿 瘤 细胞 免 受 化 疗 药 物 攻 击 的 最 重 要 的细胞防御机制 , 它是 指 肿 瘤 细 胞 对 一 种 化 疗 产 生抗 药 性 同 时, 对 其他 从 未 接 触 过 的 、 结 构 和 作 用 机 制 完 全 不 同 的 抗 肿
广东 医学
2 0 1 3年 3 月 第3 4卷第 5 期 G u a n g d o n g M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 M a r . 2 0 1 3 , V o 1 . 3 4 , N o . 5
・
7 9 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姜 黄 素 逆 转 大肠 癌 多 药 耐 药 的研 究 进 展
胞 核 内的 药 物也 会很 快被 转 运 到 胞 质 中 , 以 降低 药 物 分 布 的
核质 比率; ( 2 ) 将 胞质 中的细胞 毒性 药物转 运至 运输 囊 泡,
使 药物 呈房 室 性 分 布 , 并 最 终 通 过 胞 吐 机 制 将 药 物 排 出 细
受体来抑制 B C R P m R N A表 达 , 从 而降低 B C R P生物合 成 , 发
瘤 药物也产 生抗 药性 的现 象 。大肠癌 细胞 的 多药耐 药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姜黄素抗肿瘤及逆转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任金妹1,2,3,纪宏宇1,2,3,唐景玲2,3,李梦婷1,2,3,崔超1,2,3,吴琳华1,2,3(1.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学部;2. 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3. 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6)关键词姜黄素;抗肿瘤;多药耐药肿瘤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化疗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然而重复使用化学药物,会让肿瘤细胞对药物产生耐药性。
据统计,90%的化疗失败是由于耐药性的产生。
因此,从中药中筛选提取出低毒的可逆转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有效成分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姜黄素(Curcumin,Cur),是从姜科姜黄属植物姜黄的根茎中提取出的主要活性成分,收载于各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在姜黄根茎中的含量约为2%~5%,目前被广泛用作色素、食品添加剂及调味品,由于安全无毒、无副作用,被WHO 和FDA批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编号08.321),其结构式见图1。
近年来,有关姜黄素各种药理作用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如抗炎、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等,其中一些药理作用已进入临床验证阶段,尤其是其抗肿瘤作用。
现将姜黄素抗肿瘤及逆转肿瘤多药耐药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以期为姜黄素的应用与研究提供参考。
图1 姜黄素化学结构1 姜黄素的抗肿瘤活性自1985年,印度Kuttan等首次提出姜黄素能明显抑制中国仓鼠卵巢细胞和Dulton淋巴瘤细胞的生长以来,姜黄素的抗肿瘤作用受到广泛的关注。
动物实验包括大鼠、小鼠,及人的细胞系,结果均表明姜黄素能够通过多种机制控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浸润和促进细胞凋亡,具有较强的抗癌潜力。
2000年,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将其列为第三代抗肿瘤药物,称其是21世纪有前途的抗癌新药。
姜黄素能够抑制几乎所有类型肿瘤细胞的增殖,此观点已经得到超过4400篇研究报道的证明。
姜黄素通过多种机制抑制结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卵巢癌、胶质母细胞癌和肺癌等30多种癌细胞的增殖。
有报道,姜黄素可特异性分布在肿瘤细胞的细胞膜与细胞核中,导致细胞中H2O2产量增加,从而选择性的杀死肿瘤细胞和非正常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没有影响。
Watson等[1]将结肠癌HCT-116细胞作为细胞模型,发现姜黄素通过氧化应激反应,产生超氧化阴离子来诱导其调亡。
肝癌HepG2细胞经姜黄素处理后,细胞形态由长梭形变为短圆形,从而导致细胞运动能力下降,线粒体膜发生裂解,最终使细胞发生调亡[2]。
用姜黄素处理胃癌细胞SGC-7901,能够有效的抑制其增殖并诱导调亡,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3]。
Deshpande[4]等发现口服1%的姜黄乙醇提取物能够明显抑制DMBA诱导的乳腺癌变。
姜黄素不仅能增加肿瘤细胞的凋亡,还能抑制血管的新生。
在姜黄素对前列腺癌抑制作用的研究中,发现姜黄素抑制了癌细胞的增殖,增加了细胞的凋亡,同时毛细血管密度也有显著性减少[5]。
以上实验均证明了姜黄素在体外具有明显的抑制生长和诱导凋亡作用,同时Katia等[6]使用C57BL/6小鼠MB49膀胱癌动物模型进行实验,证明了姜黄素在体内仍可以发挥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此外,有较多研究发现姜黄素还能够增强多柔比星,博来霉素等抗肿瘤药物的作用,还有研究表明姜黄素与5-Fu联合应用可协同抑制肠癌细胞的增殖以及HT-29细胞内COX-2的表达。
2 Cur对肿瘤多药耐药逆转的研究2.1 Cur逆转膜转运蛋白介导的多药耐药药物外排泵的过度表达是MDR的一个主要因素。
对几种MDR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环孢素A,他莫昔芬,右维拉帕米,伐司朴达和比立考达)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由于其剂量毒性反应较大,迄今为止,还没有成功应用于临床[7]。
有较多研究报道姜黄素能够逆转耐药细胞中过表达的ABC转运蛋白,即ABCB1,ABCG2,和ABCC1,同时并不引起全身毒性。
Angelini等[8]发现姜黄素能抑制P-gp的作用,从而明显增加多柔比星在子宫肉瘤耐药细胞MES-SA/Dx-5内的浓度。Hou等[9]实验证明姜黄素下调人结肠腺癌细胞Caco-2内P-g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DR1的表达。曹仕琼等[10]将姜黄素作用于肝癌耐药细胞株Bel7402/5-Fu,发现姜黄素对其耐药性具有逆转作用,作用机制可能是降低了耐药蛋白MRP1、P170、肺耐药相关蛋白(lung resistance related protein,LRP)的表达,从而减少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外排。
Sreenivasan等[11]发现在视网膜母瘤细胞中,姜黄素能够通过抑制MRP1的功能和表达来逆转细胞的耐药性。
Anuchapreeda等[12]还通过罗丹明123(Rh123)实验证实了姜黄素只抑制宫颈癌耐药细胞中P-gp的功能,对敏感细胞没有作用,表明姜黄素作为肿瘤化疗耐药的新型逆转剂并不作用于正常细胞,从而避免了对机体造成不良反应。
2.2 Cur逆转酶系统介导的多药耐药抗肿瘤药物诱导了药物代谢酶的表达,尤其是在耐药细胞中,包括细胞色素P450,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它们促进药物转化、代谢,从而降低抗肿瘤药物的细胞毒性作用。
研究表明姜黄素通过抑制I相酶系统来保护机体免受化学物质和致癌物的损害。
此外,姜黄素还能够诱导在消除毒性底物和氧化剂方面起重要作用的Ⅱ相酶系统,因此对肿瘤有较好的化学预防作用[13]。
拓扑异构酶Ⅱ(Topoisomerase,TopoⅡ)在DNA的复制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一种能催化DNA双链拓扑异构体相互变换的基本核酶,同时TopoⅡ还参与合成具有外排泵功能的膜蛋白,将药物泵出细胞。
Andjelkovic等[14]研究姜黄素对人非小细胞肺癌耐药细胞NCI-H460/R的作用,发现GST和TopoⅡ的表达降低,药物的细胞毒性增强,促使细胞周期停滞于S期和G2/M期,从而逆转细胞对多柔比星的耐药。
2.3 Cur逆转DNA修复机制介导的多药耐药在临床前研究中发现小分子化学抑制剂对正常的细胞均具有一定的毒性,而姜黄素能够诱导乳腺癌细胞中的DNA损伤,同时对正常细胞不产生影响。
Rowe 等[15]研究表明姜黄素能够诱导DNA损伤,增加BRCA1蛋白的表达及在细胞质中的滞留。
Xiao等[16]通过对人多发性骨髓瘤耐药细胞MOLP-2/R的研究,发现姜黄素能明显增强苯丙氨酸氮芥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凋亡诱导等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FA/BRCA途径来减少DNA的修复。
另外一个研究热点是联合用药,单独使用姜黄素或者环磷酰胺均不能诱导HT/CTX细胞凋亡,而联合使用之后细胞凋亡增加,同时有效的靶向到BRCA1-DNA修复途径,逆转了HT/CTX细胞的耐药现象[17]。
以上研究均提示,姜黄素可能是通过影响DNA修复的相关机制来逆转肿瘤的多药耐药。
2.4 姜黄素逆转细胞凋亡介导的多药耐药细胞凋亡是一种由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其调节异常可以导致多种疾病。
多种化疗药物都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来杀伤肿瘤细胞,目前凋亡相关基因与肿瘤细胞耐药的关系已逐渐受到重视。
Wahl等[18]对耐药的卵巢癌细胞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姜黄素通过激活内在和外在的凋亡通路,从而增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 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
此外,姜黄素还能够下调多种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包括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和炎症趋化因子类。
Gao等[19]通过MTS法进行细胞毒性的研究,发现姜黄素和TRAIL 单独作用于人神经胶质瘤细胞U87时,均不能够产生显著的细胞毒性,而两种药物联合使用之后能够协同促进细胞凋亡。
Shankar等[20]通过实验表明,用TRAIL 预处理后,姜黄素能够增敏耐TRAIL的体内移植瘤细胞,并增加其凋亡。
实际上,姜黄素不仅能够激活外部的凋亡通路,克服常规化疗药物的耐药性,还能够扰乱p53调节的Bcl2和IAP家族成员的表达来唤醒内部的凋亡通路,从而增强神经胶质瘤细胞对几种临床常用的化疗药物(顺铂,喜树碱,依托泊甙,多柔比星)以及放射疗法的敏感性,防止其出现放、化疗抵抗[21]。
Labbozzetta等[22]将姜黄素作用于乳腺癌细胞MCF-7后,能通过下调Bcl-2及相关基因转录产物来增强其对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而姜黄素在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R中通过影响人神经元凋亡抑制蛋白、生存素(Survivin)等达到类似的效果。
另一个研究表明姜黄素预处理后,低剂量的顺铂能通过增加Bax,减少Bcl和Bcl-xl的表达,同时激活caspase-9和caspase-3来增加细胞的凋亡。
这些研究表明姜黄素作为肿瘤细胞的抑制因子,具有多靶向效应物,扩张转录因子等作用,最终诱导细胞凋亡。
2.5 姜黄素作为增敏剂来逆转多药耐药研究表明姜黄素是表皮生长因子配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酪氨酸激酶的有效抑制剂,姜黄素抑制乳腺癌细胞中EGF激活的EGFR 磷酸化作用,以及蛋白激酶B的磷酸化,从而促进凋亡[23]。
Kunnumakkara等[24]通过对人结直肠癌细胞的体内外实验发现,姜黄素能降低VEGF的表达,并能增强肿瘤细胞对卡培他滨的敏感性,增加药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转移能力。Patel等[25]在结肠癌细胞(HCT-116、HT-29)中,将姜黄素和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和甲酰四氢叶酸钙联用,能够较好的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EGFR的减毒作用和胰岛素样生长激素-1存活信号通路相关。
2.6 姜黄素逆转NF-κB介导的多药耐药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是一种能与免疫球蛋白κ轻链基因增强子κB序列特异结合的核蛋白因子,大多数抗癌药物都能够激活NF-κB,导致耐药的产生。
临床上使用的NF-κB抑制剂(如硼替佐米),经常导致严重的毒副作用。
有多个研究证实姜黄素能够抑制IL1a,TNFα,脂多糖和凝血酶诱导的NF-κB的激活,从而提高化疗效果。
Sung等[26]通过体内外实验,证实姜黄素通过抑制NF-κB的活性,下调NF-κB调节的增殖相关基因(cyclin D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抗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Bcl-2,Bcl- xl,TRAF1,cIAP-1)的表达,从而逆转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耐药现象。
Murali等[27]研究表明使用姜黄素预处理6 h,能够有效的增敏耐顺铂的卵巢癌细胞,顺铂剂量比单独使用时至少低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