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外海沉管安装(林鸣等著)思维导图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难点及施工技术交流课件

未来工程的发展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 队伍,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提 高整个行业的素质和能力。
未来工程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共同推动行 业的发展和进步。
06
相关案例展示
国际著名海底隧道工程案例介绍
英法海底隧道
连接英国和法国之间的海底隧道,全长50.5公里,其中海底部分长37公里,是世 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之一。该隧道于1987年开工,1994年建成通车,建设过程 中采用了先进的盾构施工技术和防水材料,具有较高的施工精度和难度。
日本青函隧道
位于日本本州和北海道之间的海底隧道,全长53.85公里,其中海底部分长23.3 公里。该隧道于1964年开工,1988年建成通车,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先进的 施工技术和设备,包括超大直径盾构、高精度测量和岩石加固技术等。
我国其他大型海底隧道工程案例介绍
上海外环隧道
位于上海市外环线上的海底隧道,全长7.5 公里,其中海底部分长1.7公里。该隧道于 1999年开工,2003年建成通车,是我国第 一条真正意义上的海底隧道。建设过程中采 用了大直径盾构和钢筋混凝土管片的施工技 术,具有较高的施工精度和难度。
对未来工程的展望与建议
加强跨学科交流与合作
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
对于未来更加复杂的工程问题,需要加强 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集合多学科的优势 和资源,共同解决难题。
未来工程的发展需要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 ,不断探索新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以满 足更加复杂和严苛的工程需求。
加强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03
桥梁结构复杂,需要采用高强度钢材、大吨位 锚碇和先进的施工技术。
02 工程难点
施工环境复杂
“非”“仰”之辩

“非”“仰”之辩作者:来源:《作文周刊·高考版》2020年第45期模拟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三国时期文学家李康在《运命论》中说:“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意思是“德行高于众人,众人必定会对他加以诽谤”。
然而,汉代儒家学者郑玄却认为人们对“有高德者则仰慕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意为人们“看见品德高尚之人就会仰慕他,看见行为光明正大之人就会效仿他”。
某中学拟以“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正方)和“行高于人,众必仰之”(反方)为题举行一场辩论赛,请你选择其中一方的观点写一篇辩论词,以一辩的身份进行开篇陈词。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展示一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李炜韬各位评委、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正方一辩。
我方认为: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并非所有人都能抱着积极乐观的心态来看待这个世界,阳光也并不能洒满世间每一个角落。
如果人人都抱着“见贤思齐”的乐观态度,怎么还会有人与人之间的争名夺利、钩心斗角?在看到别人成绩显著、功成名就的时候,一些人除了羡慕,还会有嫉妒,更有甚者会萌生恨意。
这些人常常会怨天尤人,慨叹自己时运不济,抱怨别人凭什么比自己过得光鲜。
正是这种心理,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为了把德行高于自己的人抹黑,拉下马,不惜用贬低、非议、诬陷等卑劣手段。
这种种行为,彻底暴露了其人性中丑陋的一面。
其次,人的惰性也是导致非议“行高”之人的重要原因。
在有些人看来,“你”“行高”了,岂不就显得“我”“行低”了?要让“你”和“我”再次处于同等地位,最省时省力的办法不是“我”努力向上,而是把“你”也拖下来,而且拖得越低越好。
只有到那时,“我”才会有优越感。
正是惰性让这些人选择了用“非之”的态度对待“行高”之人。
“望人穷”“幸灾乐祸”等行为正是这种惰性心理的集中体现;“丧文化”也正是在这样的温床上潜滋暗长出来的。
并非所有人都能像孔子那样贤明,有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谦逊态度。
港珠澳大桥系列丛书沉管隧道设计施工手册

港珠澳⼤桥系列丛书沉管隧道设计施⼯⼿册沉管隧道⼯法是⽔下隧道建设的主要⼯法之⼀,其建设关键⼯序包括基础处理、管节预制、浮运、沉放对接、最终接头等。
1910年建成的穿越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Detroit)河铁路隧道是世界上第⼀条沉管隧道,采⽤钢壳式沉管隧道技术,其后在北美洲陆续建造了⼏⼗条这种结构的沉管隧道。
直⾄1942年建成的穿越荷兰⿅特丹马斯(Maas)河的公路沉管隧道,揭开了混凝⼟沉管隧道建设的序幕,也形成了沉管隧道两种主要结构型式,即钢壳式沉管和混凝⼟沉管隧道。
后来,⽇本在这两种主要结构型式的基础上进⾏融合,形成了⼀种新的管节结构,即三明治式沉管结构,并得到了⼴泛的应⽤。
沉管管节各部分名称通过百年的沉管隧道设计与施⼯技术积累,沉管技术在深⽔、复杂⽔流和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设计施⼯技术不断进步并渐趋成熟,已经能够跨越更深和更宽阔的河⼝、海峡⽔道。
其中⼏⼤标志性沉管隧道⼯程包括:⾸座混凝⼟沉管隧道⼯程马斯隧道,⼯⼚法预制的厄勒(Øresund)海峡沉管隧道,⼲坞内移动模架全断⾯⽔平浇筑节段的釜⼭—巨济沉管隧道,⽬前最深的海底沉管隧道博斯普鲁斯(Bosphorus)海峡沉管隧道,⽬前世界最长、埋深及体量最⼤的港珠澳⼤桥公路沉管隧道。
沉管隧道段标准横断⾯(以港珠澳⼤桥沉管隧道⼯程为例)港珠澳⼤桥东连⾹港,西接珠海、澳门,是集桥、岛、隧为⼀体的超⼤型跨海通道。
由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体承建的岛隧⼯程是⼤桥的控制性⼯程,是⽬前世界上综合难度最⼤的沉管隧道之⼀。
《沉管隧道设计施⼯⼿册》主要由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依托港珠澳⼤桥岛隧⼯程项⽬的建设经验,并结合世界上其他沉管隧道的建设经验,在多家设计、施⼯单位及同⾏的⽀持和共同努⼒下汇编完成。
编者们收集和研究了世界典型沉管隧道相关资料,根据参与港珠澳⼤桥沉管隧道的规划、调研、选型、建设等全过程的设计施⼯经验,并对当今世界上的主要沉管隧道设计施⼯技术进⾏了系统的梳理、总结与概括,最终编写完成了本⼿册。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岛隧工程沉管隧道浮运安装施工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岛隧工程沉管隧道浮运安装施工简介(仅供应聘人参考,不作为选聘文件组成部分)中铁武汉大桥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二〇一二年十一月目录3.2.6 管节浮运、安装与最终接头施工 (3)3.2.6.1 施工总体说明 (3)3.2.6.2 管节起浮、系泊 (12)3.2.6.3 管节浮运、安装 (15)3.2.6.4 管内作业 (19)3.2.6.5 最终接头 (19)3.2.7 回填覆盖施工 (21)3.2.7.1 施工设备 (21)3.2.7.2设备施工工效 (21)3.2.7.3 设备配置 (21)3.2.7.4 施工流程 (21)3.2.7.5 岛头段回填 (21)3.2.7.6 中间段回填(E4~E30) (23)附图:隧道基础碎石垫层详图 (24)管节结构标准断面图管接接头布置图钢剪力键一般构造图管接接头防水构造图节段接头布置图节段接头防水构造图管节导向装置工艺流程图管节拉合装置工艺流程图管节就位后馆内施工工艺及施工要求3.2.6 管节浮运、安装与最终接头施工 3.2.6.1 施工总体说明(1) 总体概况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隧道总长度为5664m ,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海上沉管岛隧工程,隧址穿越伶仃西航道和规划30万吨油轮航道,最大水下深度达到46m ,隧道纵断面见图3.2.6-1。
625m625m5664m西人工岛(West Artifical Island )东人工岛(East Artifical Island )37.95m11.5m伶仃西航道远期规划航道沉管隧道总长5664m图3.2.6-1 隧道纵断面示意图隧道由33节管节组成,其中E1、E2 、E32、E33长112.5m ,E29-1长172m ,最终接头长2m ,其余管节长度均为180m 。
隧道最终接头设置于E29和E30之间,长度为2m ,采用水下止水板方式施工。
隧道管节分段长度见表3.2.6-1。
表3.2.6-1 管节分段参数表描述E1-E2 E3-E28 E29-1最终接头 E29-2+E30 E31 E32-E33总长理论长度(m)112.5 180 172 2 5+175 180 112.5 5664(2) 浮运线路沉管管节在桂山-牛头岛管节预制场地预制和舾装完成后,通过出坞航道、榕树头航道,经临时航道或伶仃西航道进入隧道基槽,浮运线路见图3.2.6-2。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难点及施工技术交流课件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不同地层的岩土性质进行详细勘察和 试验,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同时,由于岩土性 质多变,需要不断调整施工参数和优化设计方案,以确保施 工质量和安全。
海洋环境影响
总结词
海洋环境对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的影响较大,主要包括风浪、潮汐、海流、海水腐蚀等方面。
详细描述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海洋环境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例如,为了应对风浪的影响, 需要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选择风浪较小的季节进行关键施工。同时,为了防止海水腐蚀,需要对桥梁 和隧道结构进行防腐处理,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隧道盾构技术
盾构机选型与设计
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选择合适 的盾构机型和刀盘、刀具等关键部件 ,并进行优化设计。
盾构隧道施工控制
盾构隧道防水技术
采用多重防水措施,包括防水混凝土 、橡胶密封垫等材料和技术手段,确 保盾构隧道在使用寿命期内不出现渗 漏现象。
采用自动化监测和控制系统,实时监 测盾构机的工作状态和隧道施工参数 ,确保盾构隧道施工质量和安全。
施工条件限制
总结词
由于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涉及多个方面,施工条件受到多种限制,如场地狭小、交通不便、环保要求高等。
详细描述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施工条件的限制,优化施工方案。例如,为了解决场地狭小的问题,可以采用预制 桥梁段和隧道洞口的施工方法,减少现场施工量。同时,为了满足环保要求,需要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减少施 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沉管隧道
采用沉管法施工,共33节 沉管,单个沉管长180米 ,宽38米,高11米,重约 55000吨。
人工岛
两个直径为100米的人工 岛,用于隧道的出入口和 通风 structure。
港珠澳海底隧道建设技术_图文

*
(1)隧址区海底地层分布
• 水深:隧道沿线7-16m左右,西深东浅,海中部微 隆,为浅滩。
• 淤泥:全新世海洋沉积物,厚10-20m,流塑状。 • 粘土:更新世海洋冲积物,厚5-15m,可塑~软塑
为主 。 • 砂砾层:更新世Biblioteka 洋冲积物,厚10-30m,粉~细~
中~粗砂、砾砂、圆砾土 ,饱和,中密~密实。 • 基岩:K10+400以东至东人工岛为燕山期花岗岩分
• 现行JTG B01要求; • 经济发达地区适应远期交通量、安全性和行车舒适性很
重要; • 纵坡加大会影响隧道乃至整个大桥的通行能力,为此要
设置爬坡车道(盾构段加宽几乎不可能)、增设安全保障 措施;
2.技术标准论证2
(2)设计频率
设计使用寿命(120年)、设计潮位频率
(3) 通航标准
通航净宽尺度、典型船舶类型、口门宽度、通航水位等
为61.6天。 • 主要灾害性天气:热带气旋、暴雨、龙卷风、雷击、短
时雷雨大风
(5 )通航条件
• 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港珠澳大桥通航净空尺度和技术要 求的批复》(交水发[2008]97号),同意隧道区伶仃西航 道和铜鼓航道采用30万吨级油轮、25万吨级散货船和15万 吨级集装箱船控制隧道最小通航宽度和埋深。
2008-12-22广东的反馈意见
2.技术标准论证7
(9) 沉管隧道其它技术标准
浮运期管段安全系数:1.04 运营期抗浮系数:1.2 混凝土强度及抗渗等级:C45、S12(管节)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50mm 不同工况下的荷载组合等
2.技术标准论证8
(10) 盾构隧道其它技术标准
衬砌结构变形:直径变形1‰D(隧道外径);环缝张开 <2mm,纵缝张开<3mm 抗浮安全系数:1.2 管片混凝土强度等级:C60 抗渗等级:S12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50mm 考虑不同工况下的荷载组合等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技术交流汇报 ppt课件

ppt课件
9
3.1 人工岛技术创新点
采用深插式钢圆筒形成整岛围护 止水结构,实现了: ➢ 快速成岛,形成陆域; ➢ 岛内降水、大超载比堆载预压; ➢ 岛内、岛外同时施工。
快速成岛
超载预压
同时施工
ppt课件
10
3.2 人工岛施工关键技术——钢圆筒制作运输
➢ 钢圆筒在上海振华重工长 兴岛车间内进行板单元的加工 ,在场地内进行分段拼装; ➢ 通过龙门吊及浮吊进行场 内运输及装驳。
➢ 经验证,控沉效果理想。
ppt课件
25
4.3.3 基槽精挖
• 开挖水深大(50m),开挖精 度要求高(-60~+40cm);
➢ 开发采用大型定深平挖抓斗和 挖深精度控制系统。已经过实 际施工验证满足要求。
金雄
ppt课件
26
4.3.4 基槽清淤关键技术
• 沉管隧道横卧珠江口,存在回淤; • 回淤将对隧道基础质量造成影响,并
Ⅳ
Ⅲ。顶板钢筋绑扎
Ⅳ。混凝土浇筑区
充气胶囊充气顶升钢筋笼,抽出钢筋绑扎台车, 分块转运至I区,重新拼装成新的绑扎台车。
ppt课件
底板钢筋加工、绑扎区 隔墙钢筋加工、绑扎区 顶板钢筋加工、绑扎区
混凝土浇筑区
38
4.5.5 管节节段预制流程——底板钢筋绑扎
1
台座1
1
台座2
顶板钢筋托架
内模
台座3
砼浇筑台座
天然地基
SCP
SCP+堆载预压
ppt课件
高压旋喷桩
PHC桩
22
4.3 沉管隧道基础特点
➢ SCP+堆载预压+碎石垫层; ➢ 高置换率SCP+抛石夯平+碎 石垫层; ➢ 天然地基+抛石夯平+碎石垫 层。
(完整word版)建设者的中国梦记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林鸣

建设者的中国梦记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林鸣在浩瀚的伶仃洋,一条雄伟壮阔的“跨海长虹"正在紧张有序地付诸建设。
这就是连接香港、珠海与澳门,集桥、岛、隧为一体的超级工程—-著名的港珠澳大桥。
它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被英国《卫报》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
项目中,海上人工岛和海底沉管隧道是整个工程中实施难度最大的部分。
其中,6公里的深埋沉管是我国建设的第一条外海沉管隧道,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公路沉管隧道和世界上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是公认的“当今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工程”。
直面这个“最具挑战性工程"的,是一支中国的交通建设队伍.队伍的举旗人,是中国交建总工程师、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林鸣.前不久,林鸣带领这支建设队伍到荷兰历史最悠久的工程顾问公司进行技术经验交流,荷兰公司升起中国国旗、奏响中国国歌以示敬重与欢迎。
自1881年成立以来,到访这家公司的外国专家与客人不计其数,而林鸣却见证了这家“百年老店”第二次举办外国国旗的升旗仪式.站在国旗下,林鸣激动而感慨:“国旗升起的一刻,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的建设者而自豪,也更加深刻地明白,自己肩上有着一份举世瞩目的重任。
”共和国长子的责任完成好这份举世瞩目的重任,需要最专业、最前沿的工程知识与技艺。
当今世界只有极少数国家掌握外海沉管建设核心技术,港珠澳大桥建设前,中国在此领域的技术积累几乎是空白,即便花上天价的咨询费用,也无法买到核心技术。
工程筹备阶段,林鸣的团队掌握的全部建设经验资料只有1张三年前在网上公开发表的沉管隧道产品宣传单页.外国专家笃定地对林鸣讲:“你们自己是没有能力做这件事情的。
"没有任何先例可循,林鸣拿起这张宣传单页,带领团队开启了这项世界级顶尖难度的技术攻关,他们首先从充分的研究论证开始.林鸣说:“即使我们的起步是0,我们往前走一步就会变成1。
"天马行空的头脑风暴与脚踏实地的研究论证,汇集成一次又一次充满艰难与曲折的讨论争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