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与动态博弈在管理中的应用

第七章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与动态博弈在管理中的应用

一.拍卖理论与拍卖方式的选择

1.什么是拍卖与招标

(1)日常生活对拍卖与招标的认识:拍卖是指以竞买的方式配置资源;招标是指以竞卖的方式配置资源;在拍卖中物品——交易标的物是已经存在的,买卖双方的信息比较对称,而工程及服务招标中工程及服务是未来提供的,交易中涉及更多的不确定性。

(2)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来看,拍卖与招标在实质上是一样的、同构的,所以我们并不区分二者(发现事物之间的同构是学问研究的一向基本能力,学问研究的基本倾向是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同构或类似性,以尽可能少的理论解释尽可能多的现象,而不是相反)。

2.四大经典的拍卖方式

(1)英国式拍卖:由低到高公开竞价,出价最高者获得拍卖标的物,以最高出价作为成交价。

(2)荷兰式拍卖:由高到低公开叫价,第一个应价者者获得拍卖标的物,以应价作为成交价。

(3)密封第一价格拍卖:拍卖参与人以独立的、密封的方式提交自己的报价,出价最高者获得拍卖标的物,以最高出价作为成交价。

(4)密封第二价格拍卖,又称vickrey拍卖:拍卖参与人以独立的、密封的方式提交自己的报价,出价最高者获得拍卖标的物,以第二高出价作为成交价。(在哪儿见过?)

3.独立私人价值(individual private value)拍卖与共同价值(common value)拍卖

(1)独立私人价值拍卖:每个拍卖参与人对拍卖品的估价仅取决于自己的个人偏好,每个人的估价行为均是独立的。如纯粹私人纪念品的拍卖。

(2)公共价值拍卖:对所有潜在的买主而言,拍卖品的价值是一样的(因为拍卖品的价值并不取决于每个买者的偏好),但具体的价值是多少事先并不确定(如开采权及经营权的拍卖),因而估价可能不存在独立性。因此,这种类型的拍卖容易出现“倒霉的赢家”现象(winner’s curse)。

4.从买方的出价策略角度对四大拍卖方式的研究

(1).假定拍卖参与人或买方是风险中性的;拍卖属于独立私有价值拍卖

(2)从买方的出价策略角度,英国式拍卖与密封第二价格拍卖具有策略等价性,在这两种拍卖方式中,买方具有占优策略——即自己的最优出价与别人的出价无关,其占优策略是自己的报价等于(或不超过)自己的保留价格,即买方是说真话的。

(3)从买方的出价策略角度,荷兰式拍卖与密封第一价格拍卖具有策略等价性,在这两种拍卖方式中,买方均面临出价高一点还是低一点的二难选择,其出价策略不存在占优策略,只存在最优反应策略——即自己的最优出价取决于别人的出价。

5.从资源配置效率角度对四大拍卖方式的研究

(1)英国式拍卖与密封第二价格拍卖中赢得拍卖品的最高出价来自对拍卖品评价最高的人;拍卖成交价等于第二高出价。假定买方是风险中性的,买方对拍卖品的私人评价服从[0,1]区间的均匀分布,买方采取线性报价规则,则在荷兰式拍卖与密封第一价格拍卖中最高出价来自对拍卖品评价最高的人;拍卖成交价等于[(n-1)/n]*V i。

(2)结论:在一定条件下,四大拍卖方式均能够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即能够保证对拍卖品评价最高的参与人获得拍卖品。但是,英国式拍卖与密封第二价格拍卖的良好福利性质更具有robust性质。

6.从卖方角度对四大拍卖方式的研究:采用何种拍卖方式能够使卖方获得更加有利的价格?

期望收益等价原理:假定买方是风险中性的,两类拍卖给卖方带来的期望收益是相等的。这是拍卖理论研究最重要的成果,vickrey因此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7.拍卖理论的其他重要拓展成果及其应用

(1)拍卖理论的其他重要拓展成果

A.买方的风险厌恶会影响密封第一价格拍卖与荷兰式拍卖,期望收益等价原理不再成立。

B.当存在公共价值时,英国式拍卖与密封第二价格拍卖的策略等价不再成立,英国式拍卖会导致可能更高的出价,出现倒霉的赢家。

C.研究各种拍卖方式的防串谋能力:在四大招标方式中,密封第一价格拍卖的防串谋能力最强,密封第二价格拍卖的防串谋能力比较弱。密封第二价格与英国式拍卖均有可能导致伪投标。

2.拍卖理论的若干重要应用

A.不良资产的拍卖应该尽量使用荷兰式拍卖;

B.如果希望成交价格理性,应该使用密封第二价格拍卖。

C.如果希望成交价格尽可能高,在共同价值拍卖中应该尽量使用英国式拍卖;在风险厌恶型参与人为主的独立私有价值拍卖中,可使用荷兰式拍卖与密封第一价格拍卖。

特别提示:(1)拍卖在公司管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2)以上关于拍卖的结论只要反过来说就是汉语中关于招标的结论。

讨论案例:北京将改进土地交易方式不再价高者得

2010年全国两会刚闭幕,3月15日北京土地市场就涌现出3个新的“地王”。当日上午,远洋地产旗下子公司以40.8亿元竞得大望京1号地,楼面价达2.75万元/平方米,被认为是北京市场上新的“单价地王”。下午,这一纪录被刷新。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旗下北京世博宏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17.6亿元的总价竞得海淀区东升乡地块,楼面价2.90万元/平方米。此外,当日中信地产以52.4亿元的总价竞得大兴区亦庄地块,成为总价新“地王”。

针对备受关注的央企“拿地热”,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则在3月19日宣布,为促进房地产

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北京市还将改进土地交易方式。控制非理性土地竞价,将设立地价合理区间,增加配建保障性房和承担公益性设施建设等要求作为土地竞买条件,不只是以“价高者得”。对于土地交易方式将如何变化,这位负责人表示,在一块土地交易前,将委托专家和评估机构,根据这一地区目前的房价和地价进行综合评估,确定一个地价的合理区间。如果土地竞价超过了这一区间,仍然还有开发商要加价,就不再是“价高者得”,而是综合评定竞标开发商的资质、资金能力、开发建设规划,特别是配建保障房和承担公益性设施建设等内容,来确定最终竞得者。(引自2010年03月20日《新京报》)

问题:现在许多人认为土地成交价格高涨、地王频出与我国实行价高者得的招拍挂模式有关,因此舆论纷纷要求改变这一交易模式。对此您是如何看待的?

8.对均值招标制度的一项研究

(1)均值招标:以所有招标参与人报价的平均数作为中标标准,在不高于平均价的参与人中,谁的报价最接近平均数,谁就中标。采用这种方法的初衷是为了克服低价招标方法,即密封第一价格招标方法的缺陷。这是我国建筑过程领域比较流行的一项招标方式,尽管各地的名称有所不同。

(2)对均值招标的评价:

A.一般而言是不存在博弈均衡的。

B.资源配置效率是低下的。

C.可能更加鼓励价格恶性竞争。

D.鼓励联盟或串标行为。

(3)均值招标的错误在于试图用逆向选择方法来解决由恶性价格竞争引发的道德风险问题。

二.逆向选择问题及其解决

1.信息不对称的另一种基本类型——隐藏知识(hidden knowledge)

隐藏知识:是指博弈参与人的类型一方知道而另一方不知道;我们既可以用博弈参与人的类型表示某个人的特征,也可以用博弈参与人的类型表示某个事物的特征;通常情况下是博弈参与人了解自己的类型而别人不了解,但也存在博弈参与人不了解自己的类型而别人反而了解的情形。

2.逆向选择:

(1)隐藏知识会导致逆向选择;隐藏行动会导致道德风险。

(2)逆向选择一词来自于保险行业。

例如,假设投保客户可以分为低风险与高风险客户,如果是低风险客户,保险公司的收费是2000元;如果是高风险客户,保险公司的收费是8000元;但是投保客户属于何种风险类型只有他自己清楚,保险公司并不清楚,保险公司只知道客户有50%的可能性属于低风险客户,有50%的可能性属于高风险客户;于是保险公司的收费就是5000元,这样一来,低风险客户就不愿投保,保险公司吸引的都是高风险的客户,即保险市场上出现了低风险客户被高风险客户逐出市场现象。

逆向选择现象也同样会出现在其他隐藏知识场合,逆向选择其实就是劣币驱逐良币,或者说,劣胜优汰。

阿克洛夫指出,逆向选择也许会导致市场完全崩塌。

3.逆向选择问题的解决思路

(1)信息劣势方通过自己的调查获取更多的信息,这个方法的缺点非常明显,所以这个解决方法只能适用于一些简单情形以及起辅助性作用,难以从使信息不对称问题获得较好的解决。

(2)由政府或第三方强制信息优势方充分地提供真实信息,如信息强制披露制度、强制标签制度。这个方法尽管在国内用得较多,但其效果非常令人怀疑。这个方法要奏效,必须具备一系列条件,如政府具有充分的监管能力,信息优势方是否披露了真实信息的事后验证成本对政府而言并不高,政府本身具有监管的积极性且公正无私,信息优势方不会存在说一套做一套的道德风险问题。

(3)由第三方收集、提供信息。这种做法仅适合于专业化知识造成的信息不对称,在这些场合通过第三方收集、提供信息可以充分发挥专业化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好处。在我国这种做法也非常普遍,如各种质量检测机构。但是这种做法要奏效,也必须满足一系列条件,如第三方是公正无私的,第三方具有足够充分的监管能力。

(4)创造一种让信息优势方自愿或不得不“讲真话”的机制。

这种思路与前面三种思路的区别在于:在前面三种思路中,其实是假设信息优势方不会自愿讲真话的;在前面三种思路中信息不对称的解决不是靠激励,而是靠其他手段,甚至是第三方的强制。

让信息优势方自愿或不得不讲真话的两种基本机制:

A.信号发送(signalling)机制:通过信号的发送,信息优势方主动向信息劣势方传递真实信息。这是斯彭塞开创的。

B.甄别(screening)机制:信息劣势方通过机制设计,诱使信息优势方不得不讲真话。这是斯蒂格利茨开创的。

讲真话机制的管理启示:在管理中说真话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机制设计问题。讲真话并不一定是通过言语,主要是指信息优势方的行动以及决策是否反映、提供了真实信息,是否根据自己掌握的真实信息选择行动与决策,因而重要的不在于设计出统计意义上或宏观意义上的“说真话”机制,而是寻找微观意义上的说真话机制。例如,关于“空置房”问题,合理的做法不是统计调查出有多少空置房,然后再加以治理,合理的做法应该是设计一个机制使得人们根本不敢隐瞒空置房的机制。

4.信号发送机制

(1)信号发送的一个例子:产品免费维修期限

(2)出现信号发送机制的前提:信息优势方存在竞争。并非所有的信息优势方均会发送信号,有积极性发送信号的是高质量产品提供者或高能力者。

(3)信号发送机制成功的关键:信号发送成本要在不同类型的参与人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

使得这种信号不是所有人都发得出来。这样消费者就可以通过观测信号准确判断出对方属于哪种类型的参与人。

思考:为什么不能凭“衣着”取人?为什么在我国文凭不能成为能力的信号?

不管何种类型的人均能够不费劲就发得出来的信号,也就是信号发送成本极低的信号,是无用的廉价信号,即cheap talking 。

(4)信号发送机制的启发与应用

在一个信息不对称的社会,不要埋怨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不要埋怨自己没有遇到伯乐,不要埋怨别人误解你,用自己可靠的信号证明自己。

在一个信息不对称的社会,不仅要提高自己的能力以及产品质量,还要想方设法让别人相信你真正是高能力的,相信你提供的产品是真正高质量的。尽管中国的市场竞争很激烈,但中国企业的市场营销普遍缺乏积极创新良好的信号发送机制的意识。

中国企业在市场营销中不是不采用质量信号发送机制,而是经常采用近乎廉价信号的信号发送机制。

思考:目前我国食品生产企业主要采用哪些质量安全信号?这些信号的效果如何?能否创新出有效的食品安全质量信号?

(6)发信号发送机制的基本博弈模型(signaling game )

A.该博弈的杰出贡献来自于Spence,属于逆向选择理论中的核心理论。该博弈获得的最重要的结论就是,要获得完美贝叶斯分离型纳什均衡,基本条件之一就是不同类型发送者的信号发送成本要与类型负相关。

B.信号发送博弈的基本模型

假设有两个参与人:信号发送者(sender )与信号接收者(receiver)。自然从发送者的类型集{1T t =……}I t 中按照概率()0i p t >抽取发送者的类型i t T ∈;发送者观测到i t 以后从可行的信号集{1M m =……}J m 中选择发送信号(messages )j m ;接收者观察到j m 以后从自己的可行行动集A {1a =……}K a 中选择行动k a ;最后,两个参与人的支付由(,,)s i j k U t m a 和(,,)R i j k U t m a 决定。

5.甄别机制

(1)甄别机制的一个例子:全赔与非全赔保险合同。

(2)甄别机制成功的关键:针对不同类型的参与人设计出不同的合同,即对方有几种类型,就必须提供几种合同;设计出的每种合同均应该满足激励相容条件。

激励相容是机制设计最重要的条件,在这里就是指设计出来的合同必须满足这样一个条件,每种类型的参与人均认为选择为自己这种类型的人设计出来的合同是最佳选择,从而使得不同类型的参与人选择不同的合同,于是参与人就通过自己的行动讲真话了,对方可以通过观察行动准确判断出该参与人的类型。因此,要使得甄别机制成功有效,也许需要设计者进行精心的计算。

甄别机制实际上与信号发送机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除了在谁先行动上有区别外。甄别机制要有效,就必须使得不同类型的参与人做选择的成本有着显著的差异。如果选择成本有着本质的差别,那么就能够实现激励相容。

(3)甄别机制的启发与应用

不要抱怨别人不诚实,因为理性人通常是如果撒谎能够获利就会撒谎,机会主义是许多人的社会本性,真正有智慧的人应该通过自己巧妙的机制设计使得对方即便心存欺骗,也不得不老老实实讲真话。

我国的遴选、提拔、评级、升迁制度不合理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甄别机制,从而无法阻止出现严重的逆向选择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不满。

思考:在雇佣新员工、评教授中,如何设计出有效的甄别机制?

(4) 甄别机制的基本博弈模型

A.甄别模型的杰出贡献源自于Stiglitz 。假设代理人的生产成本可能是c ,其概率为p ;生产成本也可能是c ,其概率为1p -。代理人是风险中性的,其效用函数为:U t cq =-。委托人是风险中性的,其效用函数为:()W S q t =-。假设代理人的生产成本是它的私人信息,委托人只知道概率分布,不知道代理人的准确类型。假设委托人拥有全部的讨价还价力量,而代理人要么选择接受,要么走人,它的保留效用水平为零。

B.模型求解

max (())(1)(())

:()(1)()W p S q t p S q t s t p t cq p t cq o

t cq t cq

t cq t cq

=-+--∙-+--=-≥--≥- 解规划问题有:**()S q c '=,**()()1p S q c c c p

'=+-- 6. “cheap talk ”博弈

(1)所谓“cheap talk ”是指发送者发送的不需要成本、没有约束力、不可证实的信号。在信号博弈中,“cheap talk ”是不可能传递私人信息的,即不是有信息含量的(informative )。(统计调查数据难以获得获得真实数据,通常也在于统计调查方法属于cheap talk )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具有信息含量的“cheap talk ”比比皆是,如中央银行与证监委的一些声明可以对市场产生巨大的作用;美国总统要动用否决权的威胁能够影响法案的通过;人民日报社论的巨大影响力。那么,如何解释这些具有信息含量的“cheap talk ”现象?

(2)“cheap talk ”博弈的基本模型

假设有两个参与人:信号发送者(sender )与信号接收者(receiver)。自然从发送者的类型

集{1T t =……}I t 中按照概率()0i p t >抽取发送者的类型i t T ∈;发送者观测到i t 以后从可行的信号集{1M m =……}J m 中选择发送信号(messages )j m ;接收者观察到j m 以后从自己的可行行动集A {1a =……}K a 中选择行动k a ;最后,两个参与人的支付由(,)s i k U t a 和(,)R i k U t a 决定。

(3)思考:与信号博弈模型相比,“cheap talk ”博弈模型的最大区别在哪?

在“cheap talk ”博弈模型中,信号不再直接影响参与人的支付,信号的唯一影响途径就是通过它所包含的信息内容影响接收者对发送者类型的信念,从而影响接收者的行动选择,进而间接影响双方的支付。

(4)信号博弈中“cheap talk ”不能传递信息,在于所有发送者对接收者可能的行动具有相同的偏好;“cheap talk ”要具有信息含量,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一是不同类型的发送者对接收者可能的行动具有不同的偏好,二是面对不同类型的发送者,接收者会偏好不同的行动;三是发送者与接收者的偏好不能是完全相反的。

三.混合着道德风险的逆向选择问题(略)

四.K reps,M ilgrom,R oberts,W ilson 的声誉(reputation )理论,又称KMRW 定理,或四人帮定理。 他们的基本结论就是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阶段博弈具有唯一纳什均衡的有限重复博弈也会实现博弈参与人之间的合作。

五.机制设计理论与显示原理(the revelation principle )——机制设计理论中的重要理论

1.机制

(1)机制:一个机制是由以下两部分组成的:每个参与人的策略集以及结果函数。所谓结果函数是指所有参与人的策略组合集合与备选方案集之间的映射。

(2)直接机制(direct mechanisms )与间接机制

直接机制是指这种博弈,每个参与人的唯一行动就是报告自己的类型,即i i A T =,其策略就是参与人在自己所有不同的类型情形下决定如何报告自己的类型。

(3)说真话的直接机制:每个参与人真实地报告自己的类型构成贝叶斯博弈的均衡,即每个参与人的均衡策略是()i i s t =i t 。当存在说真话直接机制就意味着该机制是激励相容的(incentive-compatible )。

2. 显示原理

任何贝叶斯博弈的任何均衡都可以用说真话的直接机制来表示,即任何贝叶斯博弈的任何均衡都可以用一个恰当构造的新贝叶斯博弈的均衡来复制,使得新贝叶斯博弈的均衡是说真

话的。显示原理是Myerson的杰出贡献。

3.显示原理可以帮助机制设计者减少需要考虑的机制数目,只需要考虑说真话机制。

六.管理中的“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

1.看不见的手——管理的最高境界

经济学以及博弈论机制设计理论告诉我们,管理的最高智慧就是用看不见的手进行管理,大至一个国家的管理,小至一个小企业的管理,均是如此。本课前面介绍了大量用看不见的手进行管理的例子。

看不见的手管理模式的核心特征是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能够自动和谐,要实现这一点,则管理机制必须是激励相容的均衡机制。这种管理境界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说的“无为而治”、“上善若水”。

2.看得见的手管理模式则是通过限制、约束乃至牺牲个人利益的方式实现公共利益,其具体手段有教育、强制、监督。其不具备激励相容性质,其实施不具备均衡特性。这是一种中国人一直推崇的传统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实际执行效果较差,管理成本高,因而在管理工作中应该尽量使用看不见的手进行管理。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博弈论 1.二手车市场为什么难以建立? 在发达国家,二手车(旧车)的价格往往比新车差一大截,即使旧车 本身没有什么质量问题,一旦旧车进入二手车市场,其价格就会与新车相 比差得老远。在我国许多城市,二手车市场甚至难以建立起来,原因是进 入市场的买车人太少。这是为什么呢?二手车市场的博弈理论为我们解答 了这个谜语。 在二手车市场上,卖车人比买车人更多地知道车的质量情况,但卖车 人不会将旧车的质量问题老老实实地告诉买车人。买车人也知道这种情形,因此,买车人在开出价格时会考虑到车的质量问题。假定没有问题的好车 价值20万元,有问题的坏车只值10万元,并且设买车人认为市场上出现 好车和坏车的可能性各占一半。这时,买车人开出的价格不会高于1/2某20+1/2某10=15万元。这样,如果卖车人的车果真是好车,他就不会出售,好车退出市场,但当卖车人的车是坏车时,他会十分积极地将只值 10万元的车按15万元卖给他。 但买车人知道愿意按15万元卖的车一定是坏车,从而认定市场上全 是坏车。所以,除非他愿意买一辆坏车,否则他会退出市场。当他愿买坏 车时,他只开出10万元的价。于是,旧车市场或者建立不起来,没有买主,或者充斥着坏车,真正的好车退出市场,而坏车在不断成交,但价格 很低。

类似现象广泛存在如人才市场、信贷市场等。如一个公司往往流走的是能力强的人,因为公司不能正确评价一个能力强的员工的能力,给予的薪水低于其市场价值。 2.维克里拍卖法 如果有一件古董需要拍卖,有许多人参加竞争性拍卖。这件古董在每个买主心中有一个价值评价。但是,卖主不知道买主的评价,买主也不会老实将其对古董的评价告诉卖主。不同买主之间也不知道其他人的价值评价。 如果采用“英式拍卖法”,买主们轮流出价,直到开出最高价的买主拿走古董并支付所开出的最高价格。按这种拍卖方法,古董并不能按买主心中的最高评价价值卖出。壁如,当买主中的最高评价为100万元,第二高评价为90万元时,当评价最高的买主开出91万元时,就可买走其评价为100万元的古董但只支付了91万元。由于这是公开竞价,会出现围标问题,即买主们合谋压价。 另一种方法是:“一级密封价格拍卖法”。买主每人将其开出的价格写入一个信封,密封后交给卖主。卖主拆开所有信封,将古董卖给信封中出价最高的买主,并要求支付最高的价格。这种方法可避免围标,但不能将古董按买主中最高的评价价值卖出。因为买主不会按心中的评价老老实实地将价格写为其价值评价。如果该买主认为古董值100万元,他不会写出价格为100万元,因为当他开出比100万更低一些的价格时,有可能赢得古董但净赚一个价值与价格的差额。如当他开出90万元时,有可能成交并净赚10万元。相反,当他开出100万元时,即使成交也无赚头。所以,大家都不会老老实实报出心中的价值。

博弈论与经济分析(不完全信息静态)

博弈论与经济分析(不完全信息静态) 第四章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不完全信息意味着至少有一个参与者不能确定另一个参与者的收益函数,或者说类型。 我们用一个例子来引入要讨论的问题: 例: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古诺模型 市场:P(Q)=a-Q ,Q=q1+q2 企业1:C1(q1)=cq1 企业2:以θ的概率为高成本,即222()H C q c q =;以1θ-的概率为低成本,即 222()L C q c q =。当然,H L c c >。 信息不对称:企业2知道自己的成本,也知道企业1的成本;企业1知道自己的成本,但是只知道企业2成本状况的概率分布。 以上都是公共信息,即企业1知道企业2享有信息优势,企业2知道企业1知道,企业1也知道企业2知道企业1知道……如此等等。 解题: 企业1会预测企业2在不同情况下的最优选择: 当企业2为高成本时2 122max[()]H q a q q c q * --- 当企业2为低成本时2 122max[()]L q a q q c q * --- 既然企业只知道企业2成本情况的概率分布,则企业1只能根据上述预测最大化自己的期望收益:1 121121max [(())](1)[(())]H L q a q q c c q a q q c c q θθ* * ---+---- 以上三个优化问题的一阶条件为: 12 ()2 H H a q c q c **--= 12 ()2 L L a q c q c **--= 221 [()](1)[()] 2 H L a q c c a q c c q θθ** *--+---= 联立求解: 221()()36 H H H L a c c q c c c θ * -+-= +-

完整版)博弈论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博弈论知识点总结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在相互作用中做出的决策以及均衡问题的学科。该学科的研究假设包括:1)决策主体是理性的,会尽可能地最大化自己的收益;2)完全理性是共同知识;3)每个参与者都能对环境和其他参与者的行为形成正确的信念和预期。 博弈中涉及到的变量包括:参与人、行动、战略和信息。完全信息指每个参与人都了解其他参与人的支付函数,而完美信息则指在博弈过程中,每个参与人都能观察和记忆之前的行动选择。不完全信息则表示参与人没有完全掌握其他参与人的信息,存在不确定性因素。 博弈与传统决策的区别在于,博弈是决策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考虑其他决策者的选择和效用函数。博弈的表示形式包括战略式博弈和扩展式博弈,其中战略式博弈适用于描述不需要考虑博弈进程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问题,而扩展式博弈则更适用于描述动态博弈问题。

与战略式博弈不同,扩展式博弈更注重参与者在博弈过程中面临的决策问题的序列结构分析,而不是仅关注博弈结果的描述。扩展式博弈包括参与人集合、参与人的行动顺序、序列结构和参与人的支付函数等要素。 战略式博弈是一种静态模型,而扩展式博弈是一种动态模型。 博弈论可以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其中合作博强调团体理性、团体最优决策和效率,而非合作博弈强调个人理性和个人最优决策。根据参与人行动先后顺序的不同,博弈可以分为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后者包括先行动者获得先行动者行动信息的情况。根据参与人对信息的掌握程度,博弈可以分为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博弈。 根据决策主体对信息的掌握程度和行动的先后顺序,博弈可以分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同类型的博弈有不同的均衡类型和求解方法,顺序的不同也会影响均衡结果。

博弈论第六章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题库

博弈论第六章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题库 【原创实用版】 目录 一、引言:介绍博弈论及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二、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定义和特点 三、博弈论第六章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主要内容 四、如何解决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问题 五、结论:总结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 正文 一、引言 博弈论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多个理性决策者在特定规则下的决策行为及其结果。在经济学中,博弈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许多领域,如市场竞争、价格博弈、合作与信任等。通过研究博弈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及其背后的决策过程。 二、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定义和特点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是指在博弈过程中,参与者拥有不完全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参与者需要根据已知的部分信息和其他人的可能策略来选择最佳行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特点包括: 1.参与者拥有不完全的信息,无法了解其他参与者的准确策略和支付函数。 2.参与者的决策是静态的,即他们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点上做出决策,不考虑未来可能的变化。 三、博弈论第六章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主要内容 博弈论第六章主要讨论了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解决方法,包括:

1.贝叶斯纳什讨价还价解:通过贝叶斯定理,参与者可以根据已知的部分信息和其他人的可能策略来推测其他人的支付函数,从而找到一个纳什讨价还价解。 2.声誉模型: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中,参与者可以通过建立声誉来影响其他参与者的决策。声誉好的参与者更容易达成合作,从而获得更好的支付。 3.信号博弈:信号博弈是一种通过发送信号来传递信息的博弈。参与者可以通过观察其他参与者的信号来推测其策略和支付函数,从而找到一个合适的行动。 四、如何解决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问题 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中,参与者需要根据已知的部分信息和其他人的可能策略来选择最佳行动。以下是一些解决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问题的方法: 1.充分沟通:参与者之间可以通过充分沟通来传递信息,从而减少不确定性,提高决策效率。 2.建立信任:在博弈过程中,参与者可以通过建立信任关系来降低其他参与者的背叛风险,从而更容易达成合作。 3.提高信息透明度: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参与者可以获得更准确的信息,从而更容易找到合适的策略。 五、结论 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和分析经济现象的有效方法。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中,参与者需要根据已知的部分信息和其他人的可能策略来选择最佳行动。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总结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总结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1.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特点:在博弈开始之前参与人之间的信息存在不确定性,但是参与人同时行动或者不是同时行动但是后行动者不知道行动者的行动信息。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中,在博弈开始前存在关于博弈人信息的不确定性,这个不确定像通常是博弈参与人的类型。 在市场进入博弈中不完全信息表现为:在位者的成本类型(高成本、低成本)在斗鸡博弈中不完全信息表现为:参与人的性格类型(强硬,软弱) 2.海萨尼转换 由于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中,参与人的类型存在不确定性,所以当一个参与人并不知道在与谁博弈时,博弈的规则是无法定义的,海萨尼提出了海萨尼转换解决这种不确定的问题。解决方法:海萨尼指出,引入虚拟参与人——自然,由自然先决定参与人的不同类型,将不完全信息博弈转换为不完美信息博弈。海萨尼通过引入“虚拟”参与人,将博弈的起始点提前,从而将原博弈中参与人的事前不确定性转变为博弈开始后的不确定性。这种通过引入“虚拟”参与人来处理不完全信息博弈问题的方法称为 Harsanyi转换。 3.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均衡——贝叶斯纳什均衡 贝叶斯博弈的定义: 贝叶斯博弈包含以下五个要素:1.参与人集合BΓ={1,2,…,n};2.参与人的类型集合T1,…,T2;3.参与人关于其他参与人类型的推断P1(t-1 |t1),…,Pn(t-1n|tn);4.参与人类型相依的行动集A(t1),…, A(tn);5.参与人类型相依的支付函数 贝叶斯博弈的战略:在贝叶斯博弈G={Γ;(Ti);(Pi);(A(ti);(ui(a(t);ti)}中,参与人i的一个战略是从参与人的类型集Ti到其行动集的一个函数si(ti);它包含了当自然赋予i的类型为ti时,i将从可行的行动集Ai(ti)中选择的行动。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例子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例子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者在相互影响下进行决策的数学模型。在博弈论中,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是一种常见的博弈形式。在这种博弈中,每个决策者只能获得有限的信息,无法完全了解其他决策者的策略和利益。本文将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特点和解决方法。 假设有两个商人A和B,他们同时决定是否进入一个新的市场。进入市场的成本是固定的,但市场的利润是不确定的。商人A可以选择进入市场或不进入市场,商人B也可以做出相同的选择。然而,商人们只能获得有限的信息,无法准确了解对方的决策和市场利润。 商人A和B的利益是相互关联的。如果两个商人都选择进入市场,他们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和风险,但如果市场利润高,他们也有机会获得更大的回报。如果一个商人选择进入市场而另一个商人选择不进入市场,前者将面临更大的风险,但如果市场利润高,他将独享这一利润。 在这个例子中,商人A和B都面临着不完全信息的情况。他们无法准确了解对方的决策和市场利润,只能根据自己的信息做出决策。这种情况下,他们需要通过分析对方的可能策略和利益来做出最优的决策。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使用博弈论中的概念和方法。首先,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博弈矩阵来描述商人A和B的策略和利益。矩阵的

行表示商人A的策略,列表示商人B的策略,每个单元格表示两个商 人在不同策略下的利益。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博弈论中的解概念来找到最优策略。例如,纳 什均衡是指在博弈中,每个决策者都选择了最优策略,而且没有动机 改变自己的策略。通过分析博弈矩阵,我们可以找到纳什均衡点,即 商人A和B都选择了最优策略。 在这个例子中,纳什均衡点可能是商人A和B都选择进入市场,或者都选择不进入市场。这取决于市场利润的不确定性和商人们的风险 偏好。如果市场利润高,商人们可能更倾向于进入市场以获取更大的 回报;如果市场利润低,商人们可能更倾向于不进入市场以避免风险。 然而,由于不完全信息的限制,商人A和B可能无法准确预测市场利润。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减少不确定性的影响。例如,他们可以进行市场调研,收集更多的信息来预测市场利润;他 们也可以与其他商人进行合作,共享信息和风险。 总之,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是博弈论中的一种常见形式。通过分析 博弈矩阵和应用博弈论的解概念,我们可以找到最优策略。然而,由 于不完全信息的限制,决策者可能需要采取其他策略来减少不确定性 的影响。博弈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这 类问题。

博弈论——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讲义

3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3.1 简介 博弈论在1970年代之后逐渐进入主流经济学体系,主要是由于它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经济分析中表现出特别的优势。 不完全信息指经济活动中一部分经济主体的某些特征对于其他主体来说是不清楚的。如在拍卖商品或工程招投标中。 信息不完全又称为信息不对称,即其他局中人没有特定局中人清楚特定局中人自身的特征。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就是假定某些局中人具有其他局中人不清楚的某些特征的静态博弈。 但对于局中人本身来说,他自身的这些不为人所知的特征对于他自己来说是清楚的,因而称这些特征为局中人自己拥有的“私人信息”(private information)。 在博弈论中,习惯地将局中人的“私人信息”集中表现为局中人的支付函数特征,也就是说,局中人的私人特征将完全通过其支付函数特征表征出来,而不完全信息就表现为一些局中人不清楚另一局中人的支付函数,当然,每个局中人是完全清楚自己的支付函数的。 3.2 理论: 静态贝叶斯博弈和贝叶斯纳什均衡 在假定局中人拥有私人信息的情况下,其他局中人对特定局中人的支付函数类型并不清楚,局中人不知道他在与谁博弈,在1967年前,博弈论专家认为此时博弈的结构特征是不确定的,无法进行分析。

Harsanyi (1967、1968)提出了一种处理不完全信息博弈的方法,即引入一个虚拟的局中人——“自然N ”。 N 首先行动,决定每个局中人的特征。每个局中人知道自己的特征,但不知道其他局中人特征。这种方法将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变成一个两阶段动态博弈,第一个阶段是自然N 的行动选择,第二阶段是除N 外的局中人的静态博弈。这种转换被称为“Harsanyi 转换”,它将不完全信息博弈转换为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博弈。 局中人拥有的私人信息为他的“类型”,由其支付函数决定,故常将支付函数等同于类型。用i θ表示局中人i 的一个特定类型,i H 表示局中人i 所有可能类型的集合,即i i H ∈θ,称i H 为局中人i 的类型空间,n i ,,1 =。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中,局中人的类型存在多种可能,因而与局中人相关的各种概念都随其类型的不同而不同。局中人的行动空间i A 将随类型i θ而变化,即)(i i i A A θ=。支付函数也是类型依存的,可将其记为:),,,,,(1i n i i i a a a u u θ = n i ,,1 =。 该式给出的是在其他局中人已选定行动j a ,n j ,,1 =,i j ≠时,局中人选行动)(i i i A a θ∈获得的支付。显然给定j a 时最大化i u 的i a 与i θ有关,即)(**i i i a a θ=,其中*i a 是给定j a 时最大化i u 的i a 。 用“类型依存”来描述包括最优战略在内的相关概念与类型的对应关系。

不完全信息博弈

不完全信息博弈 不完全信息博弈(Incomplete information game / Imperfect information game),也称贝叶斯博弈(Bayesian game) [编辑] 什么是不完全信息博弈 不完全信息博弈是指对其他参与人的特征、策略空间及收益函数信息了解的不够准确、或者不是对所有参与人的特征、策略空间及收益函数都有准确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博弈就是不完全信息博弈。博弈参与者对于对手的收益函数没有完全信息(incomplete information)。 在约翰·海萨尼的研究框架下,我们可以将自然(Nature)作为一个参与者引入到贝叶斯博弈中。自然将一个随机变量赋予每个参与者。这个随机变量决定了该参与者的类型(type),并且决定了各个类型出现的概率、或是概率密度函数。在博弈进行过程中,根据每个参与者的类型空间所赋的概率分布,自然替每个参与者随机地选取一种类型。海萨尼的这一方法将贝叶斯博弈从不完全信息转化为不完美信 息(此时,有的参与者不知道该博弈的历史)。参与者的类型决定了该参与者的收益函数。在贝叶斯博弈中,不完全信

息所指的是,至少存在一个参与者,他(她)不能确定其他某个参与者的类型,从而也不能确定其收益函数。 [编辑] 不完全信息博弈动态、静态分析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精炼贝叶斯 均衡 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是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均衡概念。 在市场进入博弈中,精炼贝叶斯均衡是:在位企业产品定价较高,潜在企业推断其为高成本,选择进入;在位企业产品定价较低,潜在企业推断其为低成本,选择不进入。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贝叶斯均衡贝叶斯均衡通常被描述为:在给定自己的类型和对手类型的概率分布的情况下,每个参与者的期望效用达到了最大化从而没有参与者愿意改变自己的行为或策略。 在下图的博弈中假定在位企业属于高成本类型的企业的概率大于0.2,潜在企业选择进入才是最优的。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案例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案例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是博弈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参与者在博弈过程 中并不了解对手的全部信息,从而导致决策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本文将通过一个简单的案例来解释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假设有两位商人A和B,他们分别经营着两家竞争性的商店。他们需要在某一 天决定是否要举行促销活动。如果A决定举行促销活动而B不举行,A将会获得 10个单位的利润,而B将会获得0个单位的利润;如果A和B都不举行促销活动,他们各自将会获得5个单位的利润;如果A不举行促销活动而B举行,A将会获 得0个单位的利润,而B将会获得10个单位的利润。在这个案例中,A和B在做 出决策的时候并不了解对方的决策,这就构成了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情形。 在这个案例中,A和B都面临着不确定性和风险。他们需要在不了解对方决策 的情况下做出自己的决策,这就需要他们根据自己的利益和对方可能的行为来进行推断和决策。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会采取不同的策略来应对对方的行为,比如采取保守策略或者冒险策略。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特点在于参与者并不了解对手的全部信息,这就需要他 们根据自己的判断和推断来做出决策。在这个案例中,A和B都需要考虑到对方 可能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利益来选择最优的策略。这就需要他们运用博弈论中的相关概念和方法,比如纳什均衡和最优反应等。 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中,参与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利益和对手可能的行为来做 出决策。他们需要在不确定性和风险的情况下做出最优的选择,这就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推断能力和决策技巧。同时,他们也需要考虑到对手的可能行为,并根据对手的行为来调整自己的策略。 总之,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是博弈论中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参与者在博弈过 程中并不了解对手的全部信息,从而导致决策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在这种情况下,

博弈论及其在经济中的应用

博弈论及其在经济中的应用 博弈论是一种研究决策过程中不同参与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在经济领域中,博弈论被广泛应用于市场机制设计、产业组织、国际贸易、金融市场等领域。本文将介绍博弈论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以及在经济中的应用,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博弈论的作用及结果。 博弈论的是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环境下,多个参与者如何通过选择最优策略来获取最大利益。博弈论的主要内容包括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静态博弈是指在博弈过程中参与者之间没有信息交流的博弈,例如囚徒困境。动态博弈则是指在博弈过程中参与者之间可以交流信息,进行策略调整的博弈,例如价格战。 博弈论在市场机制设计中的应用旨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例如,通过引入价格机制,可以调节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拍卖中,博弈论可以研究出价者之间的竞争策略,为拍卖方设计出更合理的拍卖规则。 博弈论在产业组织中的应用主要是研究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例如,在寡头市场中,企业之间往往会形成默契合谋来维持高价,此时政府需要设计有效的监管机制来防止企业合谋。博弈论还可以研究企业之间的策略性行为,例如在价格战中的最优策略。

在国际贸易中,国家之间往往存在关税和贸易壁垒的竞争。博弈论可以研究国家之间的最优贸易政策,例如关税报复和最惠国待遇等。博弈论还可以研究国际间的汇率问题,为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提供理论支持。 价格战是市场竞争中常见的一种策略,在此背景下,博弈论的价格战模型可以用来分析企业最优定价策略以及市场最终均衡结果。 假设市场上只有两家企业A和B,它们生产同质产品并互相竞争。企业A的边际成本为CA,企业B的边际成本为CB,且CA

管理决策中的博弈问题与案例分析

管理决策中的博弈问题与案例分析 (总14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决策理论与方法》课程论文管理决策中的博弈问题与案例分析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 学号: 姓名: 日期:二○一六年十二月

摘要 博弈论与决策论之间存在多方面的联系。首先,从理解和优化决策的意义上讲,博弈论应该被看成是一种决策理论,并且是一种规范性(prescriptive)决策理论,它不是描述具体的决策过程,而是指出决策的最优结果应该是什么。其次,博弈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决策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状态。决策论一般处理个人、集体或者组织的决策问题,而不处理决策者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博弈论恰好相反;再次,博弈论的一些分支可以看作是对决策论传统内容的深化。博弈论给现代管理决策和机制设计带来了全新的角度和革新,在现代管理决策中运用博弈论有助于我们做出更加合理正确的决策。 关键词:博弈论;决策论;管理决策

1博弈论简介 博弈的起源和发展 博弈论是二人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达到取胜的目的博弈论思想古已有之,中国古代的《孙子兵法》等著作就不仅是一部军事著作,而且算是最早的一部博弈论著作。博弈论最初主要研究象棋、桥牌、赌博中的胜负问题,人们对博弈局势的把握只停留在经验上,没有向理论化发展。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 近代对于博弈论的研究,开始于策梅洛(Zermelo),波莱尔(Borel)及冯•诺依曼(von Neumann)。1928年,冯•诺依曼证明了博弈论的基本原理,从而宣告了博弈论的正式诞生。1944年,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共著的划时代巨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将二人博弈推广到n人博弈结构并将博弈论系统地应用于经济领域,从而奠定了这一学科的基础和理论体系。 1950~1951年,约翰•福布斯•纳什(John Forbes Nash Jr)利用不动点定理证明了均衡点的存在,为博弈论的一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纳什的开创性论文《n人博弈的均衡点》(1950),《非合作博弈》(1951)等等,给出了纳什均衡的概念和均衡存在定理。此外,莱因哈德•泽尔腾、约翰•海萨尼的研究也对博弈论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今天博弈论已发展成一门较完善的学科。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博弈论又被称为对策论(Game Theory)既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分支,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 博弈论中的基本要素有以下几个: 局中人或参与者(Players) 规则(rules):规定博弈各方的行动顺序、方式、以及最终的结果等。 策略(Strategy):一整套的行动方案,规定了各种情况下的行动。

《博弈论》教学大纲(本科)

博弈论 一、课程介绍 博弈论,亦名“对策论”、“赛局理论”,属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博弈论已经成为经济学的标准分析工具之一。目前在生物学、经济学、国际关系、计算机科学、政治学、军事战略和其他很多学科都有广泛的应用。博弈论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 教学目标:使学生具备博弈论的思维,会使用博弈的方法来分析经济问题,掌握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二、课程教学内容 1.导论 掌握内容: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了解内容:博弈论与主流经济学的新发展,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及战略式表述 掌握内容:信息/完美信息与完全信息/不完美信息与不完全信息的区别与联系/共同知识的概念/战略鱼行动的区别与联系。 了解内容: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参与人/行动/支付函数。 3.纳什均衡及纳什均衡应用举例 掌握内容:纳什均衡的概念/占优策略均衡概念/重复提出均衡概念。 了解内容:古诺模型/豪泰林模型。 4.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掌握内容:掌握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的求解方法。 5.博弈的扩展式表述 掌握内容:博弈树的画法即代表的含义。 了解内容:信息集的概念。 6.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掌握内容:会用逆向归纳法求解子博弈。 了解内容: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概念。 7.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应用举例 掌握内容:产量领导模型/价格领导模型。 了解内容:宏观经济政策的动态一致性/讨价还价模型。 8.重复博弈 掌握内容:会求解重复博弈的纳什均衡,掌握冷酷战略的含义及应用。 了解内容:重复博弈的概念/有限次重复博弈与无限次重复博弈。 9.不完全信息博弈 掌握内容:不完全信息博弈的基本概念/贝叶斯法则应用。 了解内容:主观概率理论。 10.海萨尼转化 掌握内容:海萨尼转化的含义及方法。 122

博弈论在建筑工程管理的应用分析

博弈论在建筑工程管理的应用分析 摘要:博弈论属于经济学当中的一个研究前沿方向,在其他相关领域当中使用博弈论理论的相关研究都在持续完善及深入。但在建筑工程管理当中,博弈论还当未得到充分、广泛的使用。本文依据建筑行业的工程管理特点,在建筑行业当中引入博弈论思想,通过博弈论思想来对建筑工程管理的情况进行分析。 关键词:博弈论;建筑工程管理;动态博弈 博弈论属于一种研究行为主体均衡状态及互相作用的方式,其大大的改变了临床中传统分析经济时的个人孤立策略,更加侧重于分析在整个经济活动当中不同利益主体的相关行为可能产生的互相影响及作用,更利于相关建筑工程项目的各方更为透彻的对竞争者的相关思想及决策进行分析,尽可能的做到知己知彼,进而对其作出战略决策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依据。 一、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当中的博弈论的应用 在管理工程项目的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主要目的为确保在合同当中所规定的相关质量标准,不同方通过系列的管理监督质量的手段、方式及措施等监督工程项目的质量。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当中,主要的相关利益者包括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业主。因为业主跟施工单位拥有不完全相同的经济追求目标,即便双方签订了具有部分约束能力的承包合同,但是不能排除施工方因为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来进行相关有损工程质量的活动[1]。同时,监理单位实施工程项目的质量检查过程当中,因为资金及人员方面的限制作用,很难检查每一道施工单位的工序,仅仅通过抽查的方式来进行检查。所以,假如工程项目发生质量方面的问题,施工单位选择不欺瞒或者是欺瞒;而监理单位不检查或者检查,就形成了有关控制工程质量的博弈。为了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有学者提出了使用博弈论当中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定量分析工程项目的质量检查,较为详细的分析了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的具体行为。使用混合战略纳什(Nash)均衡确定均衡点,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4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4.1 精炼贝叶斯均衡概述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就其基本要素来看是不完全信息与博弈的动态性质的一种综合。在处理不完全信息要素时,通过将某些参与人“类型”的不确定性作为信息不完全性的一种表征,这种方法将继续得以采用,即博弈中参与人面临的信息不完全性(无论它是指何种信息)将完全由某些参与人的“类型”的不确定性加以刻画。同时,作为动态博弈,“序贯理性”的思想将一直得到贯彻。我们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中将信息不完全程度削减到零,则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就自然应退化成一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其相应的精炼均衡概念就由精炼贝叶斯回到子博弈精炼均衡。从这种意义上来看,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精炼均衡概念是子博弈精炼均衡概念的一种推广,正如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应被视作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一种推广一样。 例简单的非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N t1(p) t2 (1–p) 1 1 L R L R 2 2 L R L R L R L R u1u1u1u1 u1u1u1u1 u2u2u2u2 u2u2u2u2

参与人1的类型t 为个人信息。 参与人2 不知道t ,但知道t 的概率分布。 博弈的时序: (1)参与人1选择行动a 1 A 1; (2)参与人2观察a 1,选择a 2 A 2 博弈的收益: u 1 (a 1, a 2, t ), u 2 (a 1, a 2, t ) 精炼贝叶斯均衡 博弈的纳什均衡是一种“僵持”状态的战略组合,当所有的参与人都选择该战略组合中给出的相应战略时,任何一个参与人都不会有单方面偏离这一选择的动机。作为动态博弈,一个战略是参与人在其可能进行行动选择的所有信息集上将作何选择的一整套规定或计划,而作为不完全信息博弈,这种规定或计划还是“类型依存”的,即不同类型的参与人将选择不同的战略规定。因此,一个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纳什均衡将是指这样的一种类型依存性的战略组合(或战略组合的族),当给定其他参与人的战略时(其他参与人的战略是类型依存的,所以,说给定其他参与人的战略即指给定其他参与人的战略与类型的依存关系),任一参与人在其任何类型下由该组合给出的类型依存战略是其最优的。显然,这里还需要附加一个条件,即给定一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类型分布的先验概率密度,否则他将无法对选择的“最优性”加以判断。这种概率分布或密度来自于博弈开始之前参与人所拥有的信息,故称为“先验”信息或“先验”概率。 定义 一个n 人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参与人类型空间n H H ,,1 ,条件概率n i P i i i ,,1),|( =-θθ,其中i θ是参与人i 的类型, i i H ∈θ,i θ

博弈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博弈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近年来,博弈论的理论与应用迅速发展, 有人将这种迅速发展与100 年前的“边际革命”相比拟,惊呼“博弈论革命"已经来临。事实上,博弈论确实给企业战略管 理学带来史无前例的深刻影响。它提供了新的研究管理战略的方法论,改变了管理 战略研究的一些约束条件,它的思想和建模方法已经渗透到了管理战略的各个领域。总之,博弈论既是战略管理研究的利器,又是连通理论与应用的一座金桥,博弈论的 出现使企业战略管理研究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关键词:博弈论;企业管理;战略影响 1博弈论的基本理论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的一门 学科, 换句话说它主要研究理性个人之间的相互冲突与合作。博弈论依当事人是否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分为合作博弈论和非合作博弈论, 合作博弈论强调团体理性、效率、公平, 非合作 博弈论强调个人理性、个人最优决策,目前管理学对非合作博弈论研究得多一些。博弈论的基 本概念包括局中人、战略、支付、行动、信息、结果和均衡。其中局中人、战略、支付是描 述一个博弈所需要的最少要素, 行动、信息将三要素联系在一起, 局中人、行动和结果统称为 博弈规则, 博弈分析的目的就是使用博弈规则预测均衡。而博弈按局中人行动的先后顺序可以划分为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 按局中人对其他局中人的特征、战略空间以及支付函数的知识可以划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将上述两个角度的划分结合起来, 我们就得到了四种不同类型的博弈: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不完全信 息动态博弈, 与上述四种不同类型的博弈相对应的是四种不同类型的均衡:纳什均衡、子博弈 精练纳什均衡、贝叶斯纳什均衡、精练贝叶斯纳什均衡。 2 博弈论给企业管理战略提供了新的方法论 博弈论作为一门学科, 更多的是为管理学研究提供一种方法。所以, 博弈论对管理战略研 究的影响, 首先就在于它对企业管理战略研究的方法论的影响。 2.1 系统方法虽然系统论的观念早已提出, 但是博弈论使管理战略专家们在新的高度和新 的角度上重新审视系统方法。在研究系统行为时, 管理战略家们引入博弈论, 看到了一番新天地。将博弈论这一带有个体行为特征的概念转移到系统行为研究中来, 打破了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绝然分开的界限, 也使各个体更加紧密地联合起来。在博弈中, 战略受所有局中人的影响, 支付是所有局中人战略或行为的函数, 均衡是所有局中人最优战略或行为的组合, 各局中人均 以其他局中人的随机信息来决策战略。博弈论的基本点就在于一系统与另一系统发生直接相 互作用, 能针对另一系统的即时行为作出响应。博弈论的研究与发展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定义系统的三个基本点:1)信息相关性。信息的获取、传递与转换都是为了提高系统的有序程度, 消 除系统运动的不确定性。系统吸收信息、产生信息、消除变异度的能力直接影响系统的自适 应能力。2)系统的反馈性。系统是有目的的, 有目的的行为都需要负反馈, 如果要达到系统的 目标的话, 来自该目标的若干信号就有必要校正系统的行为。博弈论为对这种反馈性进行研究提供了可能。3) 整体性。在博弈中, 任何局中人的战略与支付都不可能独立存在, 这进一步促 使人们认识到系统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干性。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 面对虚拟企业的建立、跨国公司的兴起等新的管理现象, 把复杂的客体当作系统来看待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2.2 对策论的数学工具19 世纪70 年代将微积分引入管理学领域, 使管理学从常量研究发 展到变量和增量研究, 使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成为管理学研究的主要特征。边际分析法成为管理学研究的科学工具和最优化管理的有效方法, 但边际分析法在处理战略管理这样的问题时却显得非常无能为力。博弈论革命开创了研究复杂管理现象的新思路, 成为管理学研究的强有力工具。以往在处理决策问题时, 管理学家们只有数学规划等工具, 这样的工具主要是解 决资源合理分配问题, 可以看成没有竞争情况下的决策。 3 博弈论使企业管理战略研究的约束条件放宽 3.1 使对完全信息约束条件的松绑成为可能传统的市场经济理论认为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

博弈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博弈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为这些事情困惑过:为什么员工技能竞赛,技能比拼很难开展,即便开展了,为什么工作效率也没有像预想的那样提高?为什么企业中总有些人拖大家的后退而不努力工作?为什么有的领导手段强硬,有的领导风格怀柔?你是否为“办公室政治”烦恼不已?你有没与遇到过和你看法不一致,总是与你针锋相对的下属?遇到强硬的下属你该怎么办?为什么酒店联盟或者企业间的联盟总是很难做?你是否在做决策之时衡量反复却不知道选择何种策略?。。。。。。。。等等等等这些问题、困惑你是否明白其中的原理?你如何提出科学而又合理解决方法? 以上种种问题,你都能从博弈理论中得到合理而科学的解释。而大家是否了解博弈论呢。我们这次分享就是和大家一起了解博弈论的一些知识,并以隐藏在我们身边的博弈为例子,给大家提供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思路。 那么什么是博弈论呢?所谓博弈论,就是一套研究互动决策行为的理论。它实际上也可以看做是一种方式,既谋略性思考问题的方式。对博弈论通俗的理解就是,关于人与人的斗争中“老谋深算”的学问。 假如你正跟恋人用手机通电话,突然信号断了。这时你是会立即拨电话过去,还是等你的恋人拨电话过来?很显然,你是否拨电话过去取决于你的恋人是否会拨过来。如果你们其中一方拨,那么另一方最好是等待;如果一方等待,那么另一方最好拨过去。如果双方都拨,那么就会出现线路忙;如果双方都等待,那么时间就会在等待中消逝。 这,就是博弈。 “要在现代社会做一个有文化的人,你必须对博弈论有大致的了解。”

——萨缪尔森 在博弈中,你必须考虑对方的选择来确定你的最优选择,而对方也必须考虑你的选择来确定他的最优选择,你从博弈中得到的赢利——或者说是利益,不仅取决于你自己的行动,也取决于对方的行动,而对对方来说也是如此,你们当中的每一方都试图尽可能的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总之,你们的行动既互相影响又相互依赖,这正是博弈最本质的特征。 在一场博弈中,每个人的目标都是其利益的最大化。在博弈理论中,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就是人们不会有道德,良心和情感上的考虑,所有的一切都只以是否符合自身利益作为选择标准。不过我们又是也会从心理上,情感上对这一假设进行修正。不过,这种假设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成立的。虽然我们研究的是对抗性行为,但是大家不要寄希望于博弈论可以使你所向无敌,不过博弈论确实可以增强你对某些局势的洞察力,因为他有自己独特而又保持逻辑内在一致性的思考方法。 我们来看一个现实的例子。一个经理,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而让手下有两个主管进行比赛,获胜者将得到一笔奖金。如果这两个员工都拼命工作,那么每人都有1/2 的概率得到奖金,但是每个人也都会承受艰苦工作而带来的负效用,而经理自然可以得到好处。但是这两个员工实际上也可以合谋而皆不努力,这时他们两个得到奖金的概率仍然是1/2,但是谁也不需要承担艰苦劳动所带来的负效用,这使得每个员工都从合谋中得到了好处。不过,经理遭殃了,因为预期的工作效率下降了。假如你是这个经理,你会怎么做?有什么办法来防范合谋呢?大家可能会想到监督。监督的确可以防范合谋,但是进行有效的监督是很困难的,一是监督者也有可能与被监督者合谋,二是对于隐性的默契合谋,监督

静态与动态博弈分析

目录 摘要 (2) 一、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2) 1、背景 (2) 2、博弈的假设与建模 (2) 3、结合案例博弈分析 (3) 4、结论与思考 (4) 5、建议 (4) 6、小结 (5) 二、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5) 1、背景 (5) 2、模型的建立与假设 (6) 3、分析过程 (7) 4、结论 (8) 5、建议 (8) 6、小结 (9)

完全信息问题的博弈分析 摘要: 通过用博弈分析方法对日常生活中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现象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问题分析事件发生的本质,从而在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下,找到利益最大化的均衡策略,不仅可以预测参与人的策略选择,更重要是提高自身决策水平和决策质量,实际即是博弈论在现实的运用。本文选取两个案例作为完全信息静态和动态分析的背景。 关键词:博弈论、现实运用、社会现象、招聘 一、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完全信息:每个参与人对其他所有参与人的战略选择和支付收益完全了解。 静态博弈:所有参与人在共同决策环境中同时选择行动策略,每个参与人只选择一次。 纳什均衡:在给定的其他参与人选择的前提下,参与人根据自身收益选择的最优战略。 1、背景: “除非有人证物证,否则我不会再去扶跌倒的老人!”广东肇庆的阿华在扶起倒地的70多岁阿婆却遭诬陷后表示。事发7月15日早上,阿华开摩托车上行人道准备买早餐,看到路边有位老太太跌倒在求救,阿华立刻停下来,扶起老奶奶,殊不知却遭到阿婆的诬陷,随后和阿婆的女婿发生争执。阿婆被送到医院住院观察。为调查真相,交警暂扣了阿华的摩托车。事发后几天,阿华说没睡过一次好觉,还向单位请了几天假,天天在附近找证人,就是为了证实自己清白。 这起社会事件引发了我们的深思:阿婆在路边跌倒,路人是否应该扶起?在这个过程中,跌倒的阿婆是否讹钱与是否采取帮忙的路人构成博弈问题,以下通过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分析,解析这一社会现象。 2、博弈的假设与建模: 假设:参与博弈的双方是理性人,都会选择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动。

《决策理论与方法》课程论文--管理决策中的博弈问题与案例分析

《决策理论与方法》课程论文管理决策中的博弈问题与案例分析 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 学号: 姓名: 日期: 二○一六年十二月

摘要 博弈论与决策论之间存在多方面的联系。首先,从理解和优化决策的意义上讲,博弈论应该被看成是一种决策理论,并且是一种规范性(prescriptive)决策理论,它不是描述具体的决策过程,而是指出决策的最优结果应该是什么。其次,博弈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决策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状态。决策论一般处理个人、集体或者组织的决策问题,而不处理决策者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博弈论恰好相反;再次,博弈论的一些分支可以看作是对决策论传统内容的深化。博弈论给现代管理决策和机制设计带来了全新的角度和革新,在现代管理决策中运用博弈论有助于我们做出更加合理正确的决策。 关键词:博弈论;决策论;管理决策

1博弈论简介 1.1博弈的起源和发展 博弈论是二人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达到取胜的目的博弈论思想古已有之,中国古代的《孙子兵法》等著作就不仅是一部军事著作,而且算是最早的一部博弈论著作。博弈论最初主要研究象棋、桥牌、赌博中的胜负问题,人们对博弈局势的把握只停留在经验上,没有向理论化发展。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 近代对于博弈论的研究,开始于策梅洛(Zermelo),波莱尔(Borel)及冯•诺依曼(von Neumann)。1928年,冯•诺依曼证明了博弈论的基本原理,从而宣告了博弈论的正式诞生。1944年,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共著的划时代巨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将二人博弈推广到n人博弈结构并将博弈论系统地应用于经济领域,从而奠定了这一学科的基础和理论体系。 1950~1951年,约翰•福布斯•纳什(John Forbes Nash Jr)利用不动点定理证明了均衡点的存在,为博弈论的一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纳什的开创性论文《n人博弈的均衡点》(1950),《非合作博弈》(1951)等等,给出了纳什均衡的概念和均衡存在定理。此外,莱因哈德•泽尔腾、约翰•海萨尼的研究也对博弈论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今天博弈论已发展成一门较完善的学科。 1.2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博弈论又被称为对策论(Game Theory)既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分支,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 博弈论中的基本要素有以下几个: 局中人或参与者(Players) 规则(rules):规定博弈各方的行动顺序、方式、以及最终的结果等。 策略(Strategy):一整套的行动方案,规定了各种情况下的行动。 相机策略(contingent strategy):仅在不确定事件发生时才会采取的策略。 行动(action):局中人在特定条件下的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